宋代学场与币租

宋代学场与币租

一、宋代的学田与货币地租(论文文献综述)

柴荣[1](2016)在《中国古代官学田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学田在南唐时期已有萌芽,但其演变成受法律规范的官学田制度则始于宋代。官学田的来源包括朝廷赐田、政府拨付、学校购买以及私人捐赠等。从权属而言,官学田大部分属于官田,除非是来自私人的没有变更土地权属的仍然属于民田。官学田从其审批获得到日常管理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官学田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平等的租佃契约关系,官学田的收入是中国古代宋之后政府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经费来源。

孙硕[2](2019)在《清代山东学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地方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对缓解地方教育经费紧张,发展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发展于元明,在清代达到顶峰。本文以清代山东学田为研究主体,就山东学田制度的实施、来源、管理经营、特点及历史意义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论述清代山东学田的发展情况。从山东学田的产生、各时期的变化及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情况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探讨山东学田的主要来源。山东学田主要来源有:政府拨田、民间捐赠、出资买田。其中在清前期官府拨田占主要地位,中后期捐资买田慢慢超过拨田和捐田,成为地方学田的主要来源途径。第三部分:探讨清代山东学田的管理与经营。清代山东学田主要采取租佃方式经营,货币地租占据主导;学田的收入、支出也是学田经营的重要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学田侵占。第四部分:阐述山东学田的主要特点。依据图表资料,总结出清代山东学田具有政策稳定,保有量大,官学田存在地区差异,私学田数目多规模小,四氏学田地位特殊这几个特点。第五部分:阐述对清代山东学田的评价。第一,为清代山东地方学校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第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第三,利用民间力量集资办学,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

杨际平[3](1992)在《宋代民田出租的地租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代租佃关系十分发达。但在当时各类田土中,何种地租形态占主导地位,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一种颇看影响韵意见是:“对分制在宋代以及以后租佃制时期都占统治地位”,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与之密切相关。笔者以为,在宋代,无论是官田出租或是民田出租,定额租都古主导地位。关于宋代官田的地租形态,笔者已有专文论列,本文则着重探讨民田租佃中各种地租形态所占的比重。一、劳役地租与贷币地租都比较少见宋代一些地旷人稀、生产落后的山区,人身依附关系还很强。如钱若水《太宗皇帝实录》卷78至道二年(999)8月28日条记;“巴蜀民以财力相君,每富人家役属至数千户,小民岁输租庸。”《宋史》卷304《刘师道传》记:“川陕[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

漆侠[4](1979)在《宋代货币地租及其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加剧,我国封建经济制度在两宋三百多年中发生了比较显着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许多地区虽然还存在着庄园农奴制,但从全国范围看,占主导地位的已经是封建租佃制了。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最发展的地区,象以太湖为流域中心的两浙路一带,在租佃制中更发展起来了以实物和以货币为形态的定额地租,更加突出了宋代经济制度的变化。本文打算对货币地租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错谬之处请同志们多加指正。

漆侠[5](1982)在《宋代封建租佃制及其发展》文中认为 若干年来宋代封建租佃制是中外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问题的进展虽然不小,但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因而仍有继续探讨之必要。就我的认识所及,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宋代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别,封建经济制度虽然早已在广大地区占支配地位,但它的发展阶段性在各地区表现得极为不同。例如,在以夔州路为中心的地区,庄园农奴制依然居于支配地位;但在全国广大地区,封建租佃

贾灿灿[6](2011)在《宋代的学田制度》文中指出学田制度,即学校通过朝廷拨赐、官府购买、民众捐赠等途径获得田产,然后将田产以租佃的形式出租出去,以其收入的租税作为办学及养士经费的制度。学田,最早起源于南唐烈祖升元元年(937年)的江州东佳书堂。到宋代有官学学田与书院学田之分。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出现正式的官学学田,仁宗时立学赐田制度基本形成,神宗、徽宗时进一步发展。至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北宋全国学田总量达105990顷。南宋时期,各地学田的数量较北宋有所增长,书院学田在理学家们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田之所以能在宋代兴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崇儒右文”政策的推行及学校教育的发展等等。学田的来源途径主要有:朝廷赐田、各级官府拨田、地方官府的购田、民众乡绅的捐赠及学校自置田地。其中朝廷赐田、官府拨田及购田为官学学田的主要来源途径。而民众乡绅的捐赠及学校自置则为书院学田的主要来源方式。学田在宋代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经营管理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学田的管理分置办权与经营权。经营权也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由朝廷直接管理,主要是在官学学田中。一是由学校自行管理,主要是在由私人捐助所建的书院中。在经营方式上,采取租佃形式,地租采用定额形式,具体包括实物地租与货币地租两种形态,其中实物地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管理措施上,为防止学田被形势之家、豪强地主的侵佃、兼并,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即,将学田载入册籍或砧基簿;建立学田碑;严格学田制度管理。学田制度的创立对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不仅为学校的兴办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封建社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大大推动了宋代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脚步,而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民众的素质,反过来又可带动学田制度的继续发展。学田制度的形成,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经费的基本形式,对元、明、清产生深远影响。

贾灿灿[7](2013)在《宋代学田的经营管理及影响》文中认为学田在宋代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经营管理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学田的管理分置办权与经营权。置办权最初归国家所有,后逐渐下放到州县。经营权,一是由朝廷直接管理;二是由学校自行管理。在经营方式上,采取租佃制形式,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在管理措施上,为防止学田被形势之家、豪强地主侵佃、兼并,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可行政策。学田制度的推行,对宋代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元、明、清产生深远影响。

柴荣[8](2003)在《透视宋代土地租佃制度——对宋代土地经营过程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宋代土地租佃制在官田和私田上广泛适用。在土地租佃制下,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是实物地租,同时,货币地租也有很大的发展。永佃权的转让及"二地主"的出现更加剧了租佃关系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宋代土地租佃的性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佃农的法律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租佃契约关系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

包伟民[9](1988)在《论宋代折钱租与钱租的性质》文中认为 一、叙论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诸王朝社会发展阶段的讨论,除了十分引人注目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之外,地租形态的变化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宋至清,历史上是否产生过货币地租,产生于何时,其范围程度如何,这些都与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有直接联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我们研究货币地租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首

张瑞杰[10](2014)在《宋代学田制度综论》文中指出教育与教育经费的关系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教育经费的有无决定着教育的存在与否,教育经费的充足与否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与教育经费的这种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早有论及,春秋早期齐国的思想家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春秋末年鲁国思想家孔子曾阐述过“富然后教”的思想;宋代的王安石也曾认识到“富然后善”的重要性,因此,“教养相资”和“养教相资”的做法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宋代的学田制度作为教育经费形式之一,对其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宋代的学田、教育经费、教育问题等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当今我国在教育经费问题上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有启示作用,因此成为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重点对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论述,此外,阐述了研究的创新点和方法。第二部分:学田释义考与宋代学田制度形成的原因。这一部分结合相关史籍对学田的涵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重点对学田制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田制度是宋代社会背景下的产物:经济上在于宋代学校面临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性问题,积贫积弱的经济局面使得宋廷政府财政短缺,而土地富饶的补充性作用,使得赐田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宋廷政府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政治上在于“崇儒佑文”的文教政策以及“一道德”的统治理念使学田成为统治者发展教育的工具,以便其以教育为手段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教育上在于“兴学改革”规定在各州、郡、县等地建立学校以及“科举改革”要求士人参加科举需要在本地接受教育等政策,促进了学田制度在地方学校的兴起;思想上在于理学思想传播的需要,刺激了书院的兴起,促进了学田制度在书院的实施。第三部分:宋代学田的主要类别及其特点。这一部分分析了宋代学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情况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论述。就实施情况而言,学田广泛存在于宋代的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各种类型的私学中。就在实施中所表现的特点而言:时间上官学较集中、私学松散;地点上由于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广泛分布在江浙地区;途径上以朝廷赐田、官府拨田和民间捐赠为主;田地类型上表现出因地而宜、因需而变的特点;规模上官学和私学虽然大小不一但都表现出灵活性和增长性的特点。第四部分:宋代的学田经营制度。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田的出租,即学校并不直接经营而是以租佃的形式租佃给耕作者,包括租佃对象、租佃关系、租佃形态三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二个环节是学田的收入,即收取一定的租税,包括租税的形态和租税多寡问题的分析;第三个环节是学田的支出,即学田的用途问题,由于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特点,宋朝政府、地方官员、社会人士以及每所学校对学田用途的希望是不一样的,故而总体规定也不一样,但所隐含的具体用途有餐田、建学田、岁修田、祭祀田、宴会礼宾田、寓所田等。第五部分:宋代的学田管理制度。宋代的学田是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和社会四级共同协调的管理体制。宋朝中央政府的管理侧重于对学田进行宏观规划并制定具体的方针;地方政府一方面对中央政府的决策具有实施权,另一方面对于学校管理学田的事宜具有命令权和监督权;学校拥有对学田租的管理权和支配权;社会人士具有舆论监督权。此外,对学田被豪绅侵佃这一特殊问题,四级管理者采取了多种方式管理学田以免其被侵占。第六部分:宋代学田制度的特殊性及其教育作用。学田制度对宋代教育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解决了宋朝政府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学校的建立和兴起,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了科举取士的弊端——“士子离籍冒贯”;促进了教育社会教化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田制度的存在加强了宋朝政府对学校的控制,尤其是书院官学化的倾向,使学校失去了思想独立性;地主豪绅的侵田现象使学校经费失去独立性的同时,也影响了学校存在的稳定性;学校自行管理学田以及学田的救济性质,为不思学习的学生和不思教学的教师所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此外,宋代的学田制度对元、明、清、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以及我国当前教育经费的改革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宋代的学田与货币地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的学田与货币地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官学田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官学田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田土来源
    (一)官学田的起源定型过程
    (二)官学田的权属及其田土来源
二、官学田使用收益中的权责关系
    (一)官学田的审批监管制度
    (二)官学田的税收优惠法律规范与实践
    (三)官学田使用收益中的租佃契约关系
三、官学田制度的实施状况及其社会功效
    (一)官学田收益的直接用途
    (二)官学田制度的整体社会功效
四、结束语

(2)清代山东学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范畴
        0.1.1 研究对象界定
        0.1.2 研究时间与空间
    0.2 研究现状
        0.2.1 关于学田制度的研究
        0.2.2 关于教育经费问题的研究
        0.2.3 清代地方学田研究现状
        0.2.4 清代山东地区教育的相关研究
    0.3 研究意义
    0.4 本论文创新点
    0.5 本论文不足之处
1 清代山东学田的发展情况
    1.1 学田的产生与兴起
    1.2 各级各类学校学田保有情况
        1.2.1 官学学田
        1.2.2 私学学田
        1.2.3 书院学田
2 清代山东学田的来源
    2.1 官府拨田
        2.1.1 诉讼田
        2.1.2 欺隐田
        2.1.3 无主荒地
        2.1.4 寺田或废寺田
    2.2 民间捐田
        2.2.1 个人捐田
        2.2.2 合捐田
    2.3 出资买田
3 清代山东学田的管理与经营
    3.1 学田的管理主体
    3.2 学田的经营方式
    3.3 学田收入的支出
        3.3.1 官学学田经费支出
        3.3.2 私学学田地租支出
        3.3.3 书院学田的地租支出
    3.4 学田的侵占与保护
4 清代山东学田的特点
    4.1 政策稳定,保有量大
    4.2 官学田存在地区差异
    4.3 私学田数目多规模小
    4.4 “四氏学”田地位特殊
5 清代山东学田的评价
    5.1 为清代山东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
    5.2 有利于古代社会人才的培养
    5.3 利用民间力量集资办学,促进了教育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宋代货币地租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关系中的货币地租
二对有关地主土地所有制中货币地租材料的剖析
三论宋代货币地租的发展

(5)宋代封建租佃制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代封建租佃制的基本特征
二、封建租佃制关系在两浙等路的进一步发展
    (一)从纵的方面看。
    (二)从横的方面看。
    (三)从征收量来看。
    (四)从与市场的联系看。
三、论封建租佃制关系及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6)宋代的学田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学田的发展及兴盛原因
    1.1 发展状况
    1.2 兴盛原因
2 学田的来源途径
    2.1 朝廷赐田
    2.2 各级官府的拨田
    2.3 地方官府的购田
    2.4 官绅民众的捐赠
    2.5 学校自置田地
3 学田的经营与管理
    3.1 管理体制
    3.2 经营方式
    3.3 管理措施
4 宋代学田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1 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4.2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7)宋代学田的经营管理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宋代学田的管理与经营
    1.1 学田的置办权与管理权
    1.2 学田的租佃形式
    1.3 遏制学田兼并、侵佃现象的举措
2 宋代学田的作用及其影响
    2.1 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2.2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9)论宋代折钱租与钱租的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论
二、实物折钱租
三、钱租
四、宋代是否存在产生货币地租的历史条件

(10)宋代学田制度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学田释义考与宋代学田制度形成的原因
    2.1 学田释义考
    2.2 宋代学田制度形成的原因
        2.2.1 解决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需要
        2.2.2 “崇儒佑文”与“一道德”的文教政策的影响
        2.2.3 兴学改革与科举改革的刺激
        2.2.4 理学思想传播的需要
第3章 宋代学田的主要类别及其特点
    3.1 宋代学田的主要类别
        3.1.1 中央官学学田
        3.1.2 地方官学学田
        3.1.3 私学学田
    3.2 宋代学田的主要特点
        3.2.1 官学集中,私学松散
        3.2.2 以江南为中心,遍布宋朝所辖疆域
        3.2.3 因地而宜,因时而变
        3.2.4 朝廷赐田,官府拨田,民间捐赠
        3.2.5 没田为主,公田次之
        3.2.6 官私学大小不一,趋势相同
第4章 宋代的学田经营制度
    4.1 宋代学田的租出:租佃
        4.1.1 租佃对象
        4.1.2 租佃关系
        4.1.3 租佃形态
    4.2 宋代学田的收入:租税
        4.2.1 租税形态
        4.2.2 租税多寡
    4.3 宋代学田的支出:用途
        4.3.1 用途的总体规定
        4.3.2 用途的具体分类
第5章 宋代的学田管理制度
    5.1 中央政府的管理
        5.1.1 中央政府管理学田的机构及职权分配
        5.1.2 中央政府管理学田的范围
    5.2 地方政府的管理
        5.2.1 地方政府管理学田的官员及职权分配
        5.2.2 地方政府管理学田的范围
    5.3 学校的管理
        5.3.1 学校管理学田的官员及职权分配
        5.3.2 学校管理学田的范围
        5.3.3 学校管理学田的方式
    5.4 社会人士的管理
    5.5 各级管理者防止豪势侵占学田
        5.5.1 豪势侵占学田的方式
        5.5.2 各级管理者防止豪势侵占学田的主要措施
第6章 宋代学田制度实施的特殊性及其教育作用
    6.1 宋代学田制度实施的特殊性
    6.2 宋代学田制度对宋代教育的两面性作用
        6.2.1 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6.2.2 促进了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6.2.3 促进了科举制度弊端的改革
        6.2.4 促进了教育社会教化作用的发挥
        6.2.5 限制了教育独立
    6.3 宋代学田制度对元、明、清、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影响
    6.4 宋代学田制度对当今中国教育经费改革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宋代的学田与货币地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官学田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 柴荣. 政法论丛, 2016(04)
  • [2]清代山东学田研究[D]. 孙硕. 辽宁大学, 2019(01)
  • [3]宋代民田出租的地租形态研究[J]. 杨际平.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01)
  • [4]宋代货币地租及其发展[J]. 漆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01)
  • [5]宋代封建租佃制及其发展[J]. 漆侠.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4)
  • [6]宋代的学田制度[D]. 贾灿灿. 郑州大学, 2011(04)
  • [7]宋代学田的经营管理及影响[J]. 贾灿灿.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8]透视宋代土地租佃制度——对宋代土地经营过程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 柴荣.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 [9]论宋代折钱租与钱租的性质[J]. 包伟民. 历史研究, 1988(01)
  • [10]宋代学田制度综论[D]. 张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宋代学场与币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