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杯,出土宋代茶具

青铜杯,出土宋代茶具

一、铜盏,出土的宋代茶具(论文文献综述)

吴韦[1](2021)在《宋代文人饮茶风尚与茶具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东伟[2](2021)在《汪世显家族墓出土随葬品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黎俊熠[3](2021)在《传统邛窑陶瓷产品的活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邛窑作为四川地区生产陶瓷器物的古窑口,始烧于东晋,衰于宋,这期间跨越了800多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陶瓷名窑,主要生产碗、盘、儿童玩具等生活用品,其中最着名的产品为省油灯、邛窑高足瓷炉及“邛三彩”器物。“邛三彩”比唐三彩还早200多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但因战争、洪水等不可控因素,邛窑遭受到了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邛窑遗址才被考古学家挖掘出来。1988年“邛窑”遗址被设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崃市政府也在大力保护邛窑文化,80年代由邛窑传承人何平扬等人领头成立了邛窑陶瓷厂,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材料不断出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方式使邛窑陶瓷在当代社会经济中无法生存而倒闭,邛窑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邛窑产品面临绝迹。邛窑作为四川地区独特的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极大的传承、发展与研究价值。作为民用陶瓷产品,它不能仅仅存放在博物馆中作为历史的见证,而是应该“活”在当下,在人们平凡的生活中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因此,本论文针对当前邛窑发展的困境和问题,按照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运用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对传统邛窑陶瓷产品进行设计研究,与现代生活接轨,实现传统邛窑陶瓷产品的“活用”,为邛窑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推动邛窑产品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本论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博物馆、图书馆、网络平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研究了邛窑的历史、文化、发展概况、产品特色,并对其工艺技法、装饰艺术纹样进行梳理,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陶瓷器物不同的塑型方法、装饰工艺技法、邛三彩釉色配比等等,挖掘传统邛窑陶瓷产品与现代陶瓷设计的契合点,紧跟时代步伐。最终设计制作出具有邛窑元素的、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和生活需求的陶瓷产品,使得邛窑产品能够回归民窑的本质,成为生活中有用的产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活”下来,进一步促进邛窑的推广与传播,使之传承并不断发展。

沈晔[4](2021)在《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文中指出安徽柳孜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柳孜行政村,2012年分别进行第两次发掘并出版了发掘报告书。报告中详细编写了遗址出土遗物的基本情况。本文是在发掘报告的基础上,研究柳孜遗址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唐宋瓷器,将遗址出土瓷器与窑址、墓葬材料作对比,推断窑口。之后再与纪年材料对比分析,进行断代。最后大致统计相关窑口及各窑口器型的数量,推测分析出唐宋时期的瓷器贸易情况、运输路线以及所反映的消费情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柳孜遗址的发掘情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述;第二部分是通过与窑址、墓葬材料的对比,按照釉色、器型对柳孜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做分析,以论证所属窑口,补充一些窑口材料;第三部分是对遗址中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笔者根据上一章的窑口分析,结合纪年材料,对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第四部分是对该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论述、分析,主要是从窑口构成、瓷器器型以及器表的墨书题记三个方面做统计,挖掘其背后的陶瓷贸易并做原因分析,了解当时百姓对瓷器的偏好、消费需求。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唐宋地层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涉及的窑口众多且瓷器种类繁多。对它们的研究,能够为瓷器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价值。并且还能通过对瓷器的研究了解唐宋时期这一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及与商品消费。

程红琳[5](2021)在《论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的设计特征》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近年来文化自信的增强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价值被逐步认识并挖掘出来。虽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方面往往面临后劲不足,缺乏深度的问题。因此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服务。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在中华陶瓷文化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大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陶瓷灯具文化并深入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回望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发展史,有众多优秀陶瓷灯具设计的经典案例,彰显了中国传统陶瓷灯具的设计特征和设计文化,蕴含了人们实际需求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本文通过类型学、应用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实用功能的合理性、科学性、生活性;认知功能的寓意性、民俗性、情感性;审美功能的时代性、愉悦性和表现性阐述了陶瓷灯具功能的设计特征。目的是探寻中国传统陶瓷灯具设计遵循的设计思想,从中国传统陶瓷灯具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传统陶瓷灯具的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思想信仰。对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的设计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中国传统陶瓷灯具设计的演变规律和设计思想,对当下我国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宋潇[6](2020)在《山西地区宋金时期茶盏研究》文中认为宋金时期,全民兴起饮茶之风,斗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盏的烧造和使用,以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为代表的各地窑口均开始大量烧造茶盏,上至皇室贵族,下至百姓无不热衷于饮茶、斗茶。山西有着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制瓷原料,具有天然的优势,不少窑口有生产过茶盏,山西地区发掘出土的宋金墓葬壁画常有茶盏出现,但近年来关于山西地区宋金时期茶盏的资料文献并不多,并未对其有着全面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与考古出土遗物,对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的茶盏进行相关整理和分析。首先回顾了明清前后至现代关于茶盏的研究动态,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接着对盏的字形与器物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从而引申出茶盏与相似器物关系的分析;其次,整理归纳山西地区宋金墓葬遗址、壁画砖雕中的盏类器物及器物组合,结合文献资料,从中总结宋金时期茶盏特点,明确茶盏形制与其常见组合形式,进一步归纳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墓葬遗址、壁画砖雕中的茶盏;然后,对山西地区宋金墓葬遗址出土物及壁画中所见茶盏与酒盏进行辨别,从器物形制大小、釉色、器物组合等方面阐述,了解茶盏与酒盏的不同;最后,山西陶瓷业历史悠久,宋金时期,介休窑、怀仁窑、榆次窑、临汾窑、霍州窑等窑址百花齐放,一些窑址生产的油滴、兔毫、鹧鸪斑茶盏为其典型产品,因此,笔者对山西宋金时期烧造茶盏的代表性窑口进行介绍与分析。

程思萌[7](2020)在《山西油滴盏与金代茶文化》文中研究表明金代,山西地区大量生产黑釉油滴盏,极具特色,且不乏精品。但至今为止,鲜少有学者关注山西地区所产的油滴盏。本文以山西油滴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山西油滴盏在金朝是作为茶器使用的,故本文关注金代的茶文化史实,以探明山西油滴盏生产的历史文化背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明确本文的选题意义,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西油滴盏和金代茶文化。回顾前人关于山西油滴盏和金代茶文化的研究。由于生产山西油滴的大部分窑址都没有进行正式的发掘,所以关于山西油滴的系统论述较少,也没有出版关于山西油滴的专着。但在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中对山西油滴盏有所提及,虽观点较少,但可梳理出大概的学术史。回顾前人关于金代茶文化的研究,涉及茶禁政策、饮茶习俗,榷场贸易等多个方面。本文的第二章讨论的是山西油滴盏。在北方烧制油滴盏的诸多窑口当中,尤以山西境内的窑口烧制的油滴盏量大且精。金代山西地区的临汾窑、介休窑、怀仁窑、榆次窑和朔州窑等窑口就均有生产油滴盏,且各具特色。有一部分山西油滴盏的完整器保存在国内外博物馆中。还有一部分山西油滴盏以残片的形式保留在民间收藏家手中或流通于民间市场。本文收集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的油滴盏标本材料进行介绍。根据釉斑的颜色可将所收集的山西油滴盏材料分为银油滴、金油滴和金银重叠油滴三类。有的油滴盏上较大的油滴聚集在一起,通过聚集而成特殊的形状,根据形状的不同又可分为特殊的礼花斑盏和焰火斑盏两类。文章依据上述分类标准,将所收集到的山西油滴盏材料进行分类。从收集到的山西油滴盏标本的器型、釉色、斑纹形态、胎色等多方面详尽对其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综合描述。综合博物馆和收藏家所藏的山西油滴盏,文章总结出质量上乘的山西油滴盏的形貌特征。山西的油滴盏起初是模仿建窑油滴盏生产的,在外形上与建窑油滴盏有相似之处,但通过细致观察,山西油滴盏和建盏是存在有许多的不同之处的。文章从形成机理、斑纹形态、器型等多方面探究山西所产油滴盏与建窑所产油滴盏的差异之处。在山西油滴盏上有一些独特的现象出现,如重内不重外、上护胎釉、有大体量器物出现等。文章从多方面探讨这些独特之处,并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山西省内金代有多个窑口生产油滴盏,文章选择这其中生产油滴盏量较大,较为重点三个窑口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怀仁窑、介休窑和临汾窑。文章主要探讨这三个窑口的地理环境、始烧年代、延续时间、烧制产品和典型器物。山西地区开始烧制黑釉瓷器的时代较晚,却在金代大规模的烧制黑釉瓷,文章从多方面深入论证金代山西地区大量烧制黑釉瓷器的原因。本文的第三章为金代茶文化。相较与登峰造极的宋代茶文化,世人对金代茶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相关研究也比较少。因金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故部分人先入为主的认为金人鲜少饮茶,没有形成自己的茶文化体系。文章列举相关依据,反驳此种观点。深入探究可知,金朝人的饮茶史是十分丰富的。文章根据《金史》等文献资料的记载,文章分皇室贵族饮茶、百姓饮茶和佛道品茶三方面梳理金代茶文化史实。金朝皇室的饮食生活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粗陋到精致讲究的变化过程,学习汉人饮茶正是此变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金朝的政治生活当中,上尊谥、朝拜仪、皇帝仪卫、外使接待仪等典仪中,都涉及到了茶,并对茶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金人百姓将茶作为待客的必备之物,同时在祭祀、婚嫁等场合也要用到茶,还创作有与茶相关的诗作。文献中多有关于佛家、道家饮茶的记载,还有出土文物证实佛家饮茶的史实。壁画墓在金朝墓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今为止发现的金朝壁画墓中有十余座墓葬的壁画中出现了饮茶、备茶的场景。文章收集这十余座有饮茶、备茶场景壁画的墓葬信息,并通过其地理位置、下葬时间、墓主人身份对这十余座墓葬进行细致分析。通过饮茶、备茶壁画中的细节还原金人的饮茶习惯和使用器物。

田书其[8](2020)在《由出土茶具看宋人的饮茶风尚》文中指出从现已出土的宋代遗迹中的茶具来看种类十分丰富,其反映出的这一时期饮茶活动的繁复与宋人对待饮茶的考究态度。从出土文物的时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具在造型、纹样装饰上都略有差异,而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饮茶方式的改变,宋初沿袭唐的煮茶,到中后期一直流行的斗茶,再到北宋中晚期至南宋的沏茶,可见茶具为适应人的需要而不断改变,这样的宋代茶具使宋代的瓷器艺术达到巅峰。茶具作为茶的副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作为使用器具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丰富着宋代的饮茶活动。

袁佳君子[9](2020)在《宋代金银器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隋唐时期,统治阶级使用金银器皿很普遍。然而,在文人士大夫、富商贵贾,甚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金银器皿作为一种日用器,则是自晚唐以后。尤其在两宋时期,禁限制度的松懈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用物风尚的影响下,金银器皿不仅在宴飨、茶饮、书事等活动中大量出现,城市中大小酒楼、脚店,甚至宗教场所也少不了各式银质器皿的使用。因此,在这样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金银器皿呈现出了很多与前期不同的新面貌:灵巧、多样,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总体来讲,纹样类型以仿生植物纹为主,抽象的鸟兽类纹饰明显减少。器皿多轻薄、小巧,造型丰富,追求象生。纹样与器形设计相宜,崇尚灵动、诗意、典雅、适用和贴近世俗生活的装饰风格。本文力图对两宋金银器皿的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审美的内在逻辑。首先,从两宋时期金银器皿现存实物和相关文献资料着手,参考考古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宋代礼俗对器皿式样进行分类研究。以此为研究基础,主要从设计学研究角度分析宋代金银器皿的造型、装饰纹样及制作工艺的典型特征,在设计艺术史、工艺史、文化人类学、美学等多学科基础上进行学理上的解读,并对其设计方法、设计思维、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的角度,窥见宋代金银器皿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胡雄健[10](2020)在《瓯窑瓯器话茶瓯》文中研究说明瓯窑是指分布于温州瓯江流域的青瓷窑址,也指古代瓯窑生产的青瓷瓷器,因瓯江和温州的简称"瓯"而得名。瓯窑创烧于东汉中晚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的青瓷窑口之一,是越窑系中一个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青瓷窑口,目前已知的古窑址就有200多处。古代瓯窑的窑火从东汉经三国吴、西晋、六朝一直连续燃烧到唐宋时期,薪火相传越千年,随着瓯江上游龙泉青瓷和相邻闽北黑釉建盏的异军突起而渐趋衰落。瓯窑之瓯,不但是地域学概念,而且也是我国古窑中唯一的器物学概念,即瓯器,其中包括饮茶之器(茶瓯)和饮酒之器(酒瓯)。唐宋时期的"茶瓯"曾在浙南闽北大放异彩,并与中国的茶文化和唐

二、铜盏,出土的宋代茶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盏,出土的宋代茶具(论文提纲范文)

(3)传统邛窑陶瓷产品的活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邛窑概况
    2.1 邛窑概述
    2.2 历史及文化意义
    2.3 邛窑陶瓷产品的特点
3 传统邛窑的工艺概述
    3.1 邛窑的制作流程及原材料
    3.2 邛窑的塑型工艺
    3.3 邛窑的装饰工艺
4 传统邛窑陶瓷产品活化应用的思考
    4.1 “活化”概念的界定
    4.2 邛窑陶瓷产品活化再设计的原因与开发现状
    4.3 传统邛窑陶瓷产品活化应用遵循的原则
5 作品设计与制作
    5.1 设计调研
    5.2 前期实践探索
    5.3 课题设计分析
    5.4 “邛生”花器系列设计制作与展示
    5.5 “邛生”茶具套装设计制作与展示
    5.6 作品实物综合展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瓷器概况
        1.2.2 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遗址出土瓷器的窑口分析
    2.1 长沙窑
        2.1.1 青釉碗
        2.1.2 青釉盏
        2.1.3 青釉壶
        2.1.4 青釉钵
        2.1.5 青釉盒盖
    2.2 寿州窑
        2.2.1 黄釉碗
        2.2.2 黄釉罐
    2.3 越窑
        2.3.1 青釉碗
        2.3.2 青釉盒
    2.4 巩义窑
    2.5 萧窑
    2.6 烈山窑
        2.6.1 白釉碗
        2.6.2 白釉彩绘碗
        2.6.3 白釉彩绘盘
    2.7 湖田窑
        2.7.1 青白釉碗
        2.7.2 青白釉印花碗底
        2.7.3 青白釉盘
        2.7.4 青白釉盏
        2.7.5 青白釉瓷钵
        2.7.6 青白釉盒
        2.7.7 青白釉器盖
    2.8 临汝窑
        2.8.1 青釉盏
        2.8.2 青釉印花碗
    2.9 定窑
    2.10 磁州窑
        2.10.1 白釉划花碗
        2.10.2 白地黑花器
    2.11 吉州窑
        2.11.1 绿釉盏
        2.11.2 绿釉划花罐
    2.12 登封窑
        2.12.1 白釉珍珠地划花
        2.12.2 白釉划花碗
    2.13 当阳峪窑
        2.13.1 白釉剔花器盖
        2.13.2 白釉黑花盏
        2.13.3 白釉褐彩盒
    2.14 八义窑
        2.14.1 白釉红绿彩碗
        2.14.2 白釉红绿彩盏
第三章 遗址中出土唐宋瓷器分期
第四章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
    4.1 出土瓷器窑口构成
        4.1.1 唐五代时期
        4.1.2 北宋时期
        4.1.3 南宋(金)时期
    4.2 各窑口器型的特点
        4.2.1 唐五代时期
        4.2.2 北宋时期
        4.2.3 南宋(金)时期
    4.3 器表的墨书题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论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的设计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传统灯具的研究现状
        1.3.2 中国传统器物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与产品功能概述
    2.1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概述
        2.1.1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的定义与分类
        2.1.2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的发展过程
    2.2 产品功能概述
        2.2.1 产品功能的概念
        2.2.2 产品功能的分类
3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实用功能的设计特征
    3.1 合理性
    3.2 生活性
    3.3 科学性
4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认知功能的设计特征
    4.1 寓意性
    4.2 民俗性
    4.3 情感性
5 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审美功能的设计特征
    5.1 时代性
    5.2 愉悦性
    5.3 表现性
6 基于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研究的设计实践
    6.1 设计目标
    6.2 设计定位
    6.3 设计方案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分类与范例对照表(不完全统计)

(6)山西地区宋金时期茶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明清之前的茶盏研究
        1.2.2 明清后至今的茶盏研究
    1.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茶盏的相关介绍
    2.1 盏的发展简述
        2.1.1 “盏”字的出现
        2.1.2 盏的发展与盏托的出现
    2.2 茶盏的相关器物
        2.2.1 茶碗
        2.2.2 茶瓯
        2.2.3 茶杯
第三章 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的茶盏
    3.1 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历史背景
    3.2 墓葬遗址中的盏类器物整理
        3.2.1 白瓷盏
        3.2.2 黑瓷盏
        3.2.3 绞胎盏
        3.2.4 青瓷盏
        3.2.5 酱釉瓷盏
        3.2.6 绿釉瓷盏
        3.2.7 黄釉瓷盏
        3.2.8 其他
    3.3 墓葬遗址出土盏类器物组合
    3.4 墓葬遗址壁画砖雕整理
    3.5 总结
        3.5.1 宋金时期茶盏特点
        3.5.2 山西地区宋金墓葬遗址中茶盏整理
        3.5.3 山西地区宋金壁画中茶盏及组合
第四章 相关问题研究
    4.1 宋金茶盏与酒盏
    4.2 宋金时期山西地区烧造茶盏的窑址
        4.2.1 榆次孟家井窑
        4.2.2 临汾平阳窑
        4.2.3 怀仁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山西油滴盏与金代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山西油滴盏
    第一节 山西油滴盏的器物及标本
    第二节 山西油滴盏的特点
    第三节 生产山西油滴盏的主要窑口
    第四节 金代山西地区大量烧制黑釉油滴盏的原因
第二章 金代茶文化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中的金代茶文化
    第二节 金代墓葬壁画中的饮茶、备茶场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由出土茶具看宋人的饮茶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代出土茶具的演化
    (一)器物类型演化
        1. 茶碗的使用及变化
        2. 茶盏使用及变化
    (二)器具造型的演变
        1. 执壶造型演变
        2. 茶盏造型演化
    (三)釉色纹饰的演变
二、宋人饮茶需求在茶具中的体现
    (一)茶具类型适应饮茶需求
    (二)器型的演变适应饮茶需求
    (三)釉色装饰演变适应审美需求
三、从出土茶具中看待宋人对茶具的态度
四、结论

(9)宋代金银器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宋代金银器皿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物料来源与管理制度
    第二节 生产组织与生产方式
        一、官营手工业的主要生产组织与雇工来源
        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与商贸习俗
    第三节 经济环境与市场推广
        一、经济环境
        二、商品化与品牌推广意识
第二章 宋代礼俗与金银器皿式样
    第一节 盏、杯、碗
        一、盏
        二、杯
        三、碗
        四、托与台
    第二节 盘与碟
    第三节 注子与温碗
    第四节 瓶与壶
    第五节 渣斗
第三章 宋代金银器皿的造型与装饰
    第一节 造型艺术
        一、应物肖形
        二、守格与遂变
        三、交流与融合
    第二节 纹样装饰
        一、纹饰的分布及构成
        二、纹样的题材
        三、装饰设计分析
    第三节 制作工艺
第四章 宋代金银器皿所体现的审美风尚
    第一节 器皿与生活
    第二节 设计之观念
        一、极致的喜好表达
        二、用与巧的平衡
        三、适应市场的设计与生产
    第三节 情与理:物之意蕴
        一、“中隐”思想的影响
        二、雅俗相融,雅居主流
        三、传统伦理价值观的赓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铜盏,出土的宋代茶具(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文人饮茶风尚与茶具关系研究[D]. 吴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汪世显家族墓出土随葬品调查研究[D]. 东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传统邛窑陶瓷产品的活化应用研究[D]. 黎俊熠.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D]. 沈晔. 山西大学, 2021
  • [5]论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功能的设计特征[D]. 程红琳.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6]山西地区宋金时期茶盏研究[D]. 宋潇. 山西大学, 2020(01)
  • [7]山西油滴盏与金代茶文化[D]. 程思萌. 南京大学, 2020(04)
  • [8]由出土茶具看宋人的饮茶风尚[J]. 田书其. 艺术品鉴, 2020(11)
  • [9]宋代金银器皿研究[D]. 袁佳君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10]瓯窑瓯器话茶瓯[J]. 胡雄健. 东方收藏, 2020(07)

标签:;  ;  ;  ;  ;  

青铜杯,出土宋代茶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