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对乙烯的反应和抗性

绿色植物对乙烯的反应和抗性

一、绿化植物对乙烯的反应与抗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楠[1](2021)在《四种景观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Pb、Zn矿渣堆放点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耐性菌株,研究其与实验室保存的两株菌株的耐Cd特性;选用黑麦草、黑心菊、桂花、栀子花,研究四种景观植物与耐性菌株淡紫拟青霉、拟青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联合修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Pb、Zn矿渣堆放点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耐Pb2+(2500mg/L)的真菌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淡紫拟青霉和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耐Cd浓度为400 mg/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耐Cd浓度为200mg/L。(2)Pb添加浓度为1500mg/kg时,同时施加Cd能抑制黑心菊和桂花干重的增加,对黑麦草干重无显着影响,对栀子花的干重有一定促进作用,在Cd添加浓度为25mg/kg时开始对栀子花干重产生抑制作用;各重金属处理中黑心菊Pb转运能力强于黑麦草、桂花、栀子花;当Pb、Cd添加浓度分别为1500、1mg/kg时,黑麦草能高效积累Pb,黑麦草、桂花、栀子花能高效积累Cd。(3)拟青霉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同时作用于植物中,能有效缓解Pb、Cd对桂花和栀子花的毒害,菌株分泌物促进栀子花利用细胞壁固定重金属,阻碍重金属进入细胞,维持正常生理代谢,促进植物生长。菌株单接种和双接种处理均能有效缓解Pb、Cd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Pb、Cd对黑心菊根部的毒害作用更明显;黑心菊与PL+PS协同时对地上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优;单接种和双接种处理均在与Cd浓度为5mg/kg、25mg/kg同时胁迫时效果明显。(4)Pb、Cd胁迫下,PS+SM对桂花、栀子花Pb的转运和富集能力及Cd转运能力的影响较小,当Pb、Cd添加浓度分别为1500、1mg/kg时,PS+SM对两种植物Cd富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呈现出浓度效应。植物Pb、Cd富集能力与Pb、Cd处理浓度大小有关;单接种和双接种处理均能有效提升植物Pb、Cd富集能力,且均更有利于提高植物Cd富集能力,双接种处理效果优于单接种。菌株单接种处理能促进黑麦草Pb转移能力,抑制Cd向上转移;Pb与Cd(1mg/kg)共同胁迫时,双接种处理均能提高黑麦草Pb、Cd转运能力;单接种和双接种处理均更有利于提高黑心菊Pb转运能力。(5)菌株单接种和双接种均能有效促进活化土壤中Pb、Cd有效态含量,增加植物吸收重金属,双接种处理促进效果相对优于单接种。

陈首业[2](2021)在《利用西伯利亚白刺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提高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是一种典型的盐生植物,隶属蒺藜科(Zygophyllaceae)白刺属(Nitraria),生长在盐、碱和干旱胁迫的恶劣环境中,蕴含丰富的抗逆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Na+/H+逆向转运蛋白在植物抵御盐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能够将胞质中过量的Na+排出到胞外;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NHX1)能够将胞质中过量的Na+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液泡中,二者均可减少胞质内Na+的累积,维持细胞的离子稳态,从而抵御盐胁迫带来的伤害。因此,研究西伯利亚白刺的NsSOS1和NsNHX1基因并将其应用到经济作物的遗传改良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西伯利亚白刺的耐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前期克隆了西伯利亚白刺耐盐相关基因NsSOS1和NsNHX1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表达特性并探究了其对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影响。盐胁迫西伯利亚白刺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信号途径。在盐胁迫条件下,白刺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家族中NsNHX1和NsSOS1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在木本模式植物杨树中异源表达的结果表明,NsSOS1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赤霉素、NaCl、4℃和甘露醇的诱导;NsNHX1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赤霉素、乙烯利、NaCl和甘露醇的诱导。对转NsSOS1基因杨树进行耐盐性检测发现,转基因杨树的株高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生物量、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Non-transgenic,NT),而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NT,表明过表达NsSOS1基因能够提高转基因杨树的耐盐性。前期研究结果证实过表达NsNHX1能够提高转基因杨树的耐盐性,在此对两种转基因杨树的Na+和K+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NsSOS1减少了转基因植株Na+的含量,过表达NsNHX1增加了转基因植株Na+的含量,表明NsSOS1介导了过量Na+的外排,NsNHX1介导了过量Na+的区隔化,它们对提高转基因杨树耐盐性有重要作用。对两种转基因杨树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进行分析,发现NsSOS1和NsNHX1在转基因杨树中的过表达引起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MAPK信号途径和苯丙烷的生物合成等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显着改变,这些途径协同作用增强了转基因杨树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为探究西伯利亚白刺的耐盐机制,解析NsSOS1和NsNHX1基因的表达特性和作用机制,以及利用西伯利亚白刺耐盐基因资源进行农林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蒲小剑[3](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林昕[4](2021)在《白桦BpERF1.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高低温、盐碱化、旱涝等非生物胁迫不但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制约着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应对外界胁迫的防御体系,在遭受胁迫影响时,植物迅速感知并传递胁迫信号,激活逆境响应转录因子,从而启动下游抗逆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ERF亚家族的一员。ERF转录因子可以通过识别并结合GCC-box和DRE/CRT顺式元件来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团队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中鉴定并克隆出BpERF1.1基因,是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ERF1基因的一条同源基因。为了探索BpERF1.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以野生型及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为实验材料开展本项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将BpERF1.1基因连接到pMDTM 19-T入门克隆载体上,以便于后续对BpERF1.1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进行分析。构建pBI121-BpERF1.1-GFP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法将其瞬时转化到洋葱表皮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发光情况,获得BpERF1.1基因的定位信息。结果表明BpERF1.1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2)以qRT-PCR技术分析了BpERF1.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BpERF1.1基因在白桦的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且具有特异性;低温处理(4℃)的24h内,BpERF1.1基因的表达量持续上调,表明BpERF1.1基因可被低温条件诱导。(3)构建BpERF1.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ROK II-BpERF1.1),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转入白桦叶片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从中筛选出了 11个成功过表达BpERF1.1基因的白桦植株,用于研究非生物胁迫下BpERF1.1基因的功能。(4)对野生型白桦和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进行低温和盐胁迫处理,通过观测其表型变化和测定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CAT酶活性、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野生型和转基因白桦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抗逆能力。研究发现在胁迫处理后,转基因白桦的受损情况显着轻于野生型,且转基因白桦细胞内MDA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的现象证实了这一点;转基因白桦细胞内SOD酶活性、POD酶活性、PRO含量等生理指标显着高于野生型,表明过表达BpERF1.1基因可能导致一些过氧化物清除酶和修复蛋白等含量的升高,减小胁迫后活性氧所致的损伤,增强胁迫后的自我修复,从而提高白桦对胁迫的耐受力。(5)对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进行转录组测序,以野生型白桦为对照组分析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将差异基因进行“生物过程”的GO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出30个参与响应刺激的基因,其中包括响应胁迫、响应非生物刺激等。其中包含众多与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与转录因子,如HSP17.6C、MYB30、PRKⅡE、GI等基因,它们均与植物抗逆能力息息相关,且被BpERF1.1基因的过表达所上调表达。过表达BpERF1.1基因使这些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改变,从而提高了白桦对逆境的耐受能力。

黄沁梅[5](2021)在《野菊镉响应基因CibZIP43及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观赏及文化价值,具有较强耐寒耐旱性,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目前对于野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价值、挥发性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等方面,而对于通过基因工程及分子育种技术挖掘野菊的优良基因,以改良园林植物的抗逆性的研究还很少见。bZIP转录因子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调控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野菊镉胁迫转录组进行分析,挖掘野菊镉胁迫响应基因,对其抗性功能进行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野菊镉胁迫转录组进行分析,共筛选出41个CibZIP基因,构建野菊与拟南芥bZIP基因的系统进化树,41个野菊bZIP基因被划分为12个亚家族,与拟南芥的分类相似。对镉胁迫下的bZIP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有4个基因在根中上调表达,2个基因在根中下调表达,1个基因在叶中下调表达。综合对转录组的分析结果,选择TRINITYDN155816c0g1 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ibZIP43。2.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CibZIP43。对CibZIP4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ORF全长为516 bp,编码171个氨基酸,属于不稳定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其蛋白结构以α螺旋及无规则卷曲为主,具有4个糖基化位点和19个磷酸化位点。将CibZIP43蛋白与其他同源物种进行多序列对比,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其与青蒿亲缘关系最近。在20 mg/L CdCl2处理下,CibZIP43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1 h时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8 h时在根中表达量最低。3.构建pBI121-CibZIP43-GFP植物表达载体,利用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收获T1代种子播种于筛选培养基中筛选,获得阳性植株,进一步通过DNA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4.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CibZIP43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1900bp,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具有植物激素类响应元件、响应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光响应元件以及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元件。5.根据顺式作用元件位置,将启动子1900bp分为5段5’端缺失片段,分别命名为P(1900bp)、P1(1504bp)、P2(1046bp)、P3(585bp)、P4(246bp),并替换PBI121-GUS载体上原有CaMV35s启动子。将构建好的5个载体及空载用注射法转化本氏烟草,并进行GUS染色。结果发现空载、P及P3染色较深,P1、P2、P4染色较浅,说明该启动子5段5’端缺失片段均有活性,且P和P3活性较强。

程园[6](2021)在《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衰老是果蔬采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是引起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引起果蔬衰老的关键因素之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作为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多种防卫反应。本研究以三季梨果实为材料,研究采后苯并噻重氮(ASM)和PD98059(MAPK级联途径阻断剂)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ROS代谢、MAPK级联途径、转录因子及色素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SM处理提高了梨果皮和果肉中过氧化氢(H2O2)、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但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PD98059+ASM处理抑制了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但促进了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2)ASM处理还促进了梨果皮和果肉中PcMAPKKK1、PcMAPKK2、PcMAPKK3、PcMAPK4和PcMAPK6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MYC2和PcPIF4表达,下调了果皮中PcHY5、PcPIF1和PcPIF3基因表达,但促进了果肉中PcHY5、PcPIF1和PcPIF3表达。PD98059+ASM处理降低了ASM处理正效应,削弱了MAPK级联途径的激活以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3)采后ASM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皮和果肉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果皮中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叶黄素的积累。ASM处理促进了果皮和果肉中PcLYCE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NYC1、PcHCAR、PcPPH、PcSGR1/2、PcPAO、PcPSY、PcLYCB、PcCRTZ2和PcCCS1表达。PD98059+ASM处理加速了乙烯释放,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及其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采后ASM处理促进了梨果实ROS代谢,并激活MAPK级联途径,从而磷酸化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了乙烯的合成,延缓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乌日娜[7](2021)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文中认为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是苜蓿属牧草及其他牧草抗逆性改良的优质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手段挖掘扁蓿豆抗性基因将其导入其他牧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改良效果,因此对扁蓿豆抗逆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对苜蓿属牧草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直立型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Zhilixing’)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结合形态、生理及其分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索了在低水势环境下扁蓿豆的响应机理以及适应机制,同时挖掘扁蓿豆抗旱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验证其抗旱功能,为其分子育种的创新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直立型扁蓿豆叶片的气孔参数、生理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等对干旱胁迫均有响应,在干旱胁迫至叶片萎蔫复水后各指标基本能恢复,直立型扁蓿豆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阶段适应性。(2)从扁蓿豆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2905个响应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的DEGs。干旱胁迫下,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代谢途径。复水后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昼夜节律调节等途径。表明扁蓿豆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3)过表达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烟草的抗逆性、生物量及种子产量均优于野生型,且开花早,生育期短,是其应对逆境胁迫的方式之一。(4)扁蓿豆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植株根系的发育。MrERF、Mrb ZIP均能够使主根伸长的同时增加侧根数量,而Mr SURNod主要促进烟草根系的伸长。这样的根系特征有利于转基因烟草的株高、生物量增加。(5)MrERF、MrbZIP基因是响应干旱、盐胁迫的正调控因子,而Mr SURNod是响应干旱与低温胁迫的正调控因子。综上,扁蓿豆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复水,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其中以MrERF基因的效果最优。

刘冬颖[8](2021)在《刺槐-根瘤菌共生系统中三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NopP与GS6880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固氮效率最高的固氮系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一种生长迅速、抗逆性强且固氮能力突出的豆科乔木,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地区人工造林等生态恢复战略的重要先锋树种。开展根瘤菌-刺槐共生固氮体系相关研究既有助于发挥刺槐的生态价值,也可加深对共生固氮机理的了解。Mesorhizobium amorphae CCNWGS0123(GS0123)菌株由本实验室自刺槐根瘤中分离,可与刺槐特异性结瘤。三型分泌系统(type 3 secretion system,T3SS)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分泌毒力蛋白的工具,在病原菌对宿主的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根瘤菌亦可通过T3SS分泌效应因子到宿主细胞内,进而调控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建立,前期工作已证明GS0123-刺槐共生固氮体系的建立需要α-Rhc I家族T3SS-I的参与。本研究即以GS0123-刺槐共生固氮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分泌实验鉴定出GS0123菌株的两个三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type 3 secretion system effectors,T3Es)NopP和GS6880。随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nopP基因缺失突变体(△nopP)、GS6880基因缺失突变体(△GS6880)和相应回补菌株,并进行了植物回接实验;在侵染前期,分别测定接种野生型根瘤菌和突变体根瘤菌的刺槐共生相关生理指标,并以刺槐根为样品进行了转录组学和磷酸蛋白组学分析。在侵染后期,统计结瘤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并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根瘤内部显微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瘤固氮区类菌体形态。最后分别以两个效应蛋白为诱饵蛋白进行酵母双杂交筛库实验筛选其在宿主植物中的靶标蛋白,并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蛋白互作结果,同时利用荧光蛋白标记对效应因子及其靶标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nopP和GS6880基因位于根瘤菌GS0123共生质粒T3SS基因簇中,在植物共生信号类黄酮的诱导下,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分泌实验表明这两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是T3SS-I的效应因子。qRT-PCR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侵染前期表达量显着上调,表明二者主要在侵染前期发挥作用。(2)△nopP菌株接种刺槐后,在侵染前期引发刺槐根中活性氧含量、果胶酯酶及果胶裂解酶酶活瞬时下降,植物防御相关基因瞬时下调;刺槐根瘤固氮酶活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略有下降,根瘤内部显微结构以及固氮区类菌体形态未观察到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NopP可能在侵染前期瞬时激活植物防御,但对GS0123菌株的侵染能力及与刺槐的共生效率影响较小。此外,在酵母双杂交文库中筛选到NopP在刺槐中的靶标蛋白Trafficking protein particle complex subunit 13-like protein(TRAPPC13),二者均定位于细胞膜上。(3)△GS6880菌株接种刺槐后,在侵染前期引发刺槐根中活性氧含量升高,防御相关激素水杨酸以及茉莉酸含量升高,部分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一些防御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在烟草叶片中,GS6880可抑制由INF1诱导的细胞死亡,但对由Bax诱导的细胞死亡无抑制作用。与接种野生型根瘤菌的刺槐相比,接种△GS6880突变体菌株的刺槐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所结根瘤数目略有增加,同时根瘤体积减小,根瘤干重和固氮酶活显着下降;根瘤内部显微结构和固氮区类菌体形态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GS6880参与抑制侵染前期宿主刺槐的防御反应。(4)经筛选鉴定,CDPK-related kinase 3(CRK3)是GS6880在刺槐中的靶标蛋白,GS6880与CRK3蛋白C端相互作用。GS688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CRK3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膜和叶绿体上,二者可共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膜。根据转录组及磷酸蛋白组数据分析,在接种△GS6880的刺槐根中鉴定到15个表达水平发生显着变化的共生固氮相关基因,4个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显着上调的共生固氮相关蛋白。综上所述,NopP和GS6880作为根瘤菌GS0123的T3Es,在刺槐细胞内分别与TRAPPC13和CRK3相互作用,并在GS0123-刺槐结瘤共生体系建立早期发挥作用,其中NopP可瞬时激活刺槐免疫,GS6880参与抑制刺槐免疫。

孙兰平[9](2021)在《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文中认为化学肥料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土壤以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代替化肥与农药,改善因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发掘和利用高效的PGPR资源,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芍药(Paeonia actiflora Pall.)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芍药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植物互作的生态调控机制和PGPR的促生机理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芍药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芍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另一方面,以 1-氨 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mpane-1-carboxylate,ACC)作为唯一氮源,通过定向富集法,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并通过菌株特性研究筛选出促生能力较好的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促生能力较好的PGPR回接到芍药根际,验证其对芍药的促生特性和促生效果,以期为芍药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凤羽’、‘大富贵’、‘杨妃出浴’及‘向阳奇花’4个芍药品种的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大富贵’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而‘紫凤羽’的物种多样性最低。4个芍药品种的根际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细菌。土壤因子对芍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中pH、AKP/ALP和UE的影响最大。(2)以ACC作为唯一氮源,在芍药根际土中分离并筛选出13株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并命名YDSY1-YDSY13。经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3株菌株分别为黄质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flavum)、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欧文氏菌(Erwinia sp.)、杓兰泛菌(Pantoeacypripedii)、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耐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psychrotolerans)、草螺菌(Herbaspirilumsp.)、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泛菌(Pantoea sp.)、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3)对筛选出的13株菌株进行菌株特性分析,发现这13株菌株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其中YDSY11活性最强。此外,有5株菌株(YDSY8、YDSY2、YDSY12、YDSY7 和 YDSY4)具有产生 IAA 的能力,7 株菌株(YDSY7、YDSY4、YDSY6、YDSY9、YDSY11、YDSY13和YDSY5)具有合成嗜铁素的能力;8株菌株(YDSY3、YDSY4、YDSY11、YDSY2、YDSY13、YDSY12 和 YDSY1)具有溶磷能力。(4)将促生特性较好的3株菌株YDSY8(草螺菌,Herbaspirilumsp.)、YDSY11(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和 YDSY12(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michiganensis)回接到芍药根际,发现这3株菌株均可以提高芍药的形态指标(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和生理指标(SPAD、SOD、POD、CAT、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YDSY8的促生效果最好。

张玉静[10](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认为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绿化植物对乙烯的反应与抗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化植物对乙烯的反应与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景观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土壤铅、镉污染现状
    1.3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
    1.4 铅、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1.4.1 耐性植物、超富集植物
        1.4.2 植物修复技术
        1.4.3 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
    1.5 铅、镉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1.6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耐Pb、Cd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培养基配制方法
        2.1.3 仪器
        2.1.4 耐铅菌株的富集与分离
        2.1.5 耐铅菌株的驯化与纯化
        2.1.6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1.7 耐铅菌株对镉的耐性
    2.2 结果分析
        2.2.1 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2.2.2 菌株分子学鉴定
        2.2.3 耐Pb菌株对Cd的耐受性
    2.4 小结
3 Pb、Cd污染环境下植物的耐性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与土壤
        3.1.2 实验设计
        3.1.3 植物和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对干重的影响
        3.2.2 对四种植物体内Pb、Cd含量的影响
        3.2.3 对富集系数的影响
        3.2.4 对转运系数的影响
        3.2.5 对四种植物Pb、Cd吸收量的影响
    3.3 小结
4 Pb、Cd污染环境下桂花、栀子花与菌株联合修复盆栽实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植物和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接种PS+SM对桂花、栀子花干重的影响
        4.2.2 对桂花、栀子花体内Pb、Cd含量的影响
        4.2.3 对桂花、栀子花Pb、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4.2.4 对桂花、栀子花根际土壤Pb、Cd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
5 Pb、Cd污染环境下黑麦草与菌株联合修复盆栽实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植物和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单接种对黑麦草修复Pb、Cd污染的影响
        5.2.2 双接种对黑麦草修复Pb、Cd污染的影响
    5.3 小结
6 Pb、Cd污染环境下黑心菊与菌株联合修复盆栽实验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实验设计
        6.1.3 植物和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单接种对黑心菊修复Pb、Cd污染的影响
        6.2.2 双接种对黑心菊修复Pb、Cd污染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利用西伯利亚白刺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提高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1.2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
        1.1.3 质膜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1.1.4 液泡膜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1.1.5 Na~+/H~+逆转运蛋白基因在植物耐盐性改良中的应用
    1.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及载体
        2.1.3 试剂及配置
    2.2 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2.2.1 测序材料的准备
        2.2.2 测序技术方法与过程
        2.2.3 转录组数据分析
        2.2.4 qRT-PCR验证白刺转录组数据
    2.3 西伯利亚白刺NsSOS1和NsNHX1的表达特性分析
        2.3.1 杨树的遗传转化、筛选及鉴定
        2.3.2 转Pro.NsSOS1::GUS杨树的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
        2.3.3 转Pro.NsSOS1::GUS杨树的GUS染色
        2.3.4 转Pro.NsNHX1::GUS杨树的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
        2.3.5 转Pro.NsNHX1::GUS杨树的GUS染色
        2.3.6 NsSOS1和NsNHX1响应非生物胁迫/激素的表达分析
    2.4 西伯利亚白刺NsSOS1和NsNHX1对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影响
        2.4.1 转NsSOS1杨树叶圆盘的抗逆性检测
        2.4.2 1/2MS培养基中转NsSOS1杨树的耐盐性检测
        2.4.3 土壤栽培下转NsSOS1杨树的耐盐性检测
        2.4.4 盐胁迫下转基因杨树的离子含量检测
        2.4.5 转NsSOS1杨树的内、外源SOS1基因的相对表达
        2.4.6 转NsNHX1杨树的内、外源NHX1基因的相对表达
        2.4.7 统计学分析
    2.5 转基因杨树的转录组分析
        2.5.1 测序材料的准备
        2.5.2 测序技术方法和流程
        2.5.3 转录组数据分析
        2.5.4 qRT-PCR验证杨树转录组数据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盐胁迫西伯利亚白刺转录组分析
        3.1.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1.2 转录组拼接
        3.1.3 Unigene功能注释
        3.1.4 基因表达定量
        3.1.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1.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3.1.7 差异表达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3.1.8 白刺转录组数据的qRT-PCR验证
    3.2 西伯利亚白刺NsSOS1和NsNHX1基因表达调控机理
        3.2.1 转Pro.NsSOS1::GUS杨树的遗传转化、筛选及鉴定
        3.2.2 转Pro.NsNHX1::GUS杨树的遗传转化、筛选及鉴定
        3.2.3 转Pro.NsSOS1::GUS杨树的GUS染色
        3.2.4 转Pro.NsNHX1::GUS杨树的GUS染色
        3.2.5 NsSOS1 响应非生物胁迫/激素处理的表达分析
        3.2.6 NsNHX1响应非生物胁迫/激素处理的表达分析
    3.3 西伯利亚白刺NsSOS1和NsNHX1对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影响
        3.3.1 转NsSOS1杨树叶圆盘的抗逆性检测
        3.3.2 转NsSOS1基因杨树在培养基中的耐盐性检测
        3.3.3 转NsSOS1基因杨树在土壤栽培下的耐盐性检测
        3.3.4 盐胁迫下转NsSOS1杨树的离子含量检测
        3.3.5 盐胁迫下转NsNHX1杨树的离子含量检测
        3.3.6 转NsSOS1杨树的内、外源SOS1基因的相对表达
        3.3.7 转NsNHX1杨树的内、外源NHX1基因的相对表达
    3.4 转基因杨树的转录组分析
        3.4.1 测序数据质量汇总
        3.4.2 参考基因组比对
        3.4.3 基因表达定量和差异基因统计
        3.4.4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4.5 差异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3.4.6 转基因杨树转录组数据的qRT-PCR验证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引物序列
致谢

(3)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白桦BpERF1.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1.2.2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1.3 转录因子
        1.3.1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
        1.3.2 转录因子ERF1研究进展
    1.4 白桦概述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白桦BpERF1.1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实验载体及菌株
        2.2.3 实验试剂与酶
        2.2.4 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2.2.5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白桦BpERF1.1基因的克隆
        2.3.2 白桦BpERF1.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4 结果与分析
        2.4.1 BpERF1.1基因的克隆
        2.4.2 BpERF1.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5 本章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白桦BpERF1.1基因的表达模式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植物材料及其处理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药品及培养基配置
        3.2.4 实验仪器与器皿
    3.3 实验方法
        3.3.1 白桦的组织培养
        3.3.2 白桦的低温胁迫处理
        3.3.3 白桦总RNA的提取
        3.3.4 qRT-PCR模版cDNA的制备
        3.3.5 BpERF1.1基因的qRT-PCR
    3.4 结果与分析
        3.4.1 BpERF1.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3.4.2 BpERF1.1基因在低温胁迫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3.5 本章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白桦BpERF1.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植物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载体、菌株
        4.2.4 实验药品及培养基配制
        4.2.5 实验仪器与器皿
    4.3 实验方法
        4.3.1 BpERF1.1基因过表达载体(pROKII-BpERF1.1)的构建
        4.3.2 过表达载体(pROKII-BpERF1.1)的表达分析
        4.3.3 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的获得与筛选
    4.4 结果与分析
        4.4.1 BpERF1.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4.2 过表达载体(pROKII-BpERF1.1)的表达分析
        4.4.3 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的获得与筛选
    4.5 本章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白桦BpERF1.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植物材料
        5.2.2 其他材料
        5.2.3 实验试剂
        5.2.4 实验仪器与器皿
    5.3 实验方法
        5.3.1 植物材料的处理
        5.3.2 白桦的生理指标测定
        5.3.3 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中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白桦在正常条件下的表型观察
        5.4.2 白桦BpERF1.1基因在低温胁迫中的功能
        5.4.3 白桦BpERF1.1基因在盐胁迫中的功能
        5.4.4 白桦BpERF1.1基因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
        5.4.5 过表达BpERF1.1基因白桦中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5.5 本章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野菊镉响应基因CibZIP43及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bZIP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1.1.1 bZIP转录因子结构及分类
        1.1.2 bZIP转录因子的功能
    1.2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1.2.1 启动子的结构
        1.2.2 启动子的分类及功能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野菊镉胁迫下bZIP转录因子分析
    2.1 试验方法
        2.1.1 野菊bZIP转录因子筛选
        2.1.2 野菊bZIP转录因子保守序列分析
        2.1.3 野菊bZIP转录因子家族进化分析
        2.1.4 野菊bZIP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野菊bZIP转录因子筛选
        2.2.2 野菊bZIP转录因子保守序列分析
        2.2.3 野菊bZIP转录因子家族进化分析
        2.2.4 野菊bZIP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野菊CibZIP43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及菌株
        3.1.3 相关培养基及试剂配置
    3.2 试验方法
        3.2.1 野菊总RNA的提取
        3.2.2 cDNA合成
        3.2.3 目的片段扩增反应
        3.2.4 目的片段胶回收
        3.2.5 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3.2.6 转化大肠杆菌
        3.2.7 阳性克隆筛选与鉴定
        3.2.8 质粒提取
        3.2.9 野菊CibZIP4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0 野菊CibZIP4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野菊CibZIP43基因克隆
        3.3.2 目的片段菌液PCR验证
        3.3.3 野菊CibZIP43基因序列分析
        3.3.4 野菊CibZIP4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3.5 野菊CibZIP4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菊CibZIP43基因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菌株
        4.1.3 相关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4.2.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4.2.3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4.2.4 拟南芥的培养及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4.2.5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筛选
        4.2.6 转基因拟南芥DNA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4.3.3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4.3.4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4.3.5 转基因拟南芥分子水平检测
    4.4 本章小结
5 野菊CibZIP43基因启动子克隆及瞬时表达分析
    5.1 试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及菌株
        5.1.3 相关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5.2 试验方法
        5.2.1 野菊总DNA提取
        5.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5.2.3 CibZIP43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克隆
        5.2.4 CibZIP43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5.2.5 CibZIP43启动子及5'端缺失片段的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5.2.6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本氏烟草
        5.2.7 启动子活性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野菊CibZIP43启动子克隆
        5.3.2 野菊CibZIP43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5.3.3 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的克隆及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5.3.4 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5.3.5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5.3.6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对烟草的转化
    5.4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苯并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1.1.1 采前处理
        1.1.2 采后处理
        1.1.3 ASM诱导果实抗性的机理
    1.2 果蔬体内ROS代谢
        1.2.1 ROS产生
        1.2.2 ROS清除系统
        1.2.3 ROS的功能
    1.3 MAPK级联途径
        1.3.1 MAPK级联途径功能
        1.3.2 MAPK级联途径与ROS的关系
    1.4 转录因子
        1.4.1 MYC2 转录因子
        1.4.2 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
        1.4.3 下胚轴伸长5(elongated hypocotyl5,HY5)
    1.5 色素代谢
        1.5.1 叶绿素代谢
        1.5.2 类胡萝卜素代谢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处理和取样
        2.3.2 ROS产生相关指标测定
        2.3.3 ROS清除相关指标测定
        2.3.4 ROS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3.5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产生的影响
        2.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清除系统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MAPK级联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处理和取样
        3.3.2 MAPK级联途径和TF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MAPK级联途径的影响
        3.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TFs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处理和取样
        4.3.2 乙烯释放量测定
        4.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4.3.4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4.3.5 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4.4.2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中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4.4.3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皮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分子响应
        1.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
        1.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1.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1.2 植物干旱后复水研究现状
    1.3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扁蓿豆干旱胁迫研究现状
        1.3.2 扁蓿豆抗逆基因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材料培养与试验处理方法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幼苗叶片表皮及气孔特征变化
        2.2.2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条件下扁蓿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
        2.2.3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扁蓿豆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2.4 干旱胁迫对扁蓿豆形态及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响应
        2.3.2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响应
        2.3.3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扁蓿豆生物量的影响
        2.3.4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
        2.3.5 扁蓿豆对复水的适应策略
    2.4 小结
3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1 材料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剂配制
        3.1.4 转录组学分析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3.2 结果分析
        3.2.1 测序总RNA质量检测
        3.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测序质量评估
        3.2.3 Unigene功能注释
        3.2.4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3.2.5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2.6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3.2.7 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分析
        3.2.8 qRT-PCR验证
    3.3 讨论
        3.3.1 扁蓿豆中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3.3.2 扁蓿豆重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3.3.3 扁蓿豆复水的分子响应
        3.3.4 转录因子分析
        3.3.5 AP2 转录因子分析
        3.3.6 bZIP转录因子分析
    3.4 小结
4 抗旱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4.1 目的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3 试验方法
    4.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4.3.3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4.3.4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4.4 讨论
        4.4.1 转录因子在抗旱研究中的作用
        4.4.2 MrERF基因功能预测
        4.4.3 MrbZIP基因功能预测
    4.5 小结
5 转基因烟草的抗逆功能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抗生素筛选
        5.1.2 PCR检测
        5.1.3 qRT-PCR检测
        5.1.4 种子萌发期抗旱鉴定
        5.1.5 苗期抗旱鉴定
        5.1.6 统计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阳性植株筛选
        5.2.2 基因在T1 代植株中代表达情况
        5.2.3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5.2.4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形态生理变化
    5.3 讨论
        5.3.1 3 个抗旱相关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5.3.2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表达分析
        5.3.3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5.3.4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的生理变化
    5.4 小结
6 结论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刺槐-根瘤菌共生系统中三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NopP与GS6880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固氮
    1.2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
        1.2.1 概述
        1.2.2 根瘤的形成过程
        1.2.3 结瘤过程的调控
    1.3 细菌的T3SS
        1.3.1 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系统
        1.3.2 T3SS的结构与功能
        1.3.3 根瘤菌的T3SS
        1.3.4 根瘤菌的T3Es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选题目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效应因子的筛选与突变体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菌株与质粒
        2.2.2 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效应因子的预测
        2.3.2 类黄酮对潜在效应因子基因的诱导
        2.3.3 细菌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3.4 荧光定量分析
        2.3.5 分泌实验
        2.3.6 缺失突变体菌株的构建
        2.3.7 回补菌株的构建
        2.3.8 生长曲线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潜在效应因子的筛选
        2.4.2 类黄酮对潜在T3Es表达的影响
        2.4.3 分泌实验
        2.4.4 突变菌株及回补菌株的构建
        2.4.5 突变菌株及回补菌株的生长曲线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opP在共生系统中的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与质粒
        3.2.2 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植物回接实验
        3.3.2 基因表达分析
        3.3.3 植物ROS含量测定
        3.3.4 固氮酶活的测定
        3.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3.6 根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
        3.3.7 根瘤固氮区超薄切片观察
        3.3.8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3.3.9 酵母双杂交实验
        3.3.10 酵母质粒提取
        3.3.11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
        3.3.12 免疫共沉淀实验
        3.3.13 亚细胞定位
        3.3.14 转录组分析
        3.3.15 细胞壁重构相关酶活测定
        3.3.16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nopP在结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3.4.2 NopP的靶标筛选与验证
        3.4.3 NopP和 TRAPPC13 的亚细胞定位
        3.4.4 NopP对共生的影响
        3.4.5 转录组分析NopP缺失所引起的刺槐响应
        3.4.6 NopP对刺槐根ROS含量的影响
        3.4.7 结瘤早期细胞壁重组相关酶活性测定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S6880 在共生系统中的功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与质粒
        4.2.2 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蛋白互作结构域检测
        4.3.2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4.3.3 磷酸蛋白质组分析
        4.3.4 植物水杨酸及茉莉酸含量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GS6880 在结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4.4.2 GS6880 对刺槐防御反应的影响
        4.4.3 GS6880 的靶标筛选与验证
        4.4.4 GS6880 与CRK3 的互作分析
        4.4.5 crk3 在结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4.4.6 GS6880 和CRK3 的亚细胞定位
        4.4.7 GS6880 对共生的影响
        4.4.8 转录组分析GS6880 所引起的刺槐响应
        4.4.9 磷酸蛋白组分析GS6880 所引起的刺槐响应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NopP和 GS6880是GS0123的T3Es
        5.1.2 NopP在侵染前期瞬时激活刺槐防御
        5.1.3 GS6880 在侵染前期抑制刺槐防御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根际微生物
        1.1.1 根际微生物的概念
        1.1.2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1.1.3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1.1.4 根际微生物研究方法
    1.2 根际促生菌
        1.2.1 根际促生菌的概念
        1.2.2 根际促生菌种类
        1.2.3 根际促生菌的作用
    1.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
        1.3.1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离与筛选
        1.3.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
        1.3.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应用与发展前景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芍药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
        2.1.1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2.1.2 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2 土壤DNA提取、16s rRNA测序及序列分析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理化性质
        2.3.2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alpha和beta多样性
        2.3.3 根际微生物群落在门和纲水平上的组成变化
        2.3.4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生模式
        2.3.5 根际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讨论
第3章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芍药根际促生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3.1 材料
        3.1.1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3.1.2 仪器设备
        3.1.3 培养基的配制
        3.1.4 主要化学试剂及其配制
    3.2 方法
        3.2.1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富集、筛选和纯化
        3.2.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形态与生理学鉴定
        3.2.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2.4 ACC脱氨酶活性的测定
        3.2.5 IAA合成能力的测定
        3.2.6 嗜铁素合成能力的测定
        3.2.7 溶磷能力的测定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具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菌株形态学特性
        3.3.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生理学特性
        3.3.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3.4 ACC脱氨酶活性
        3.3.5 IAA合成能力
        3.3.6 嗜铁素合成能力
        3.3.7 溶磷能力
    3.4 讨论
第4章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对芍药的促生作用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菌株及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1.4 培养基的配制
    4.2 方法
        4.2.1 菌液的制备
        4.2.2 实验设计
        4.2.3 形态指标的测定
        4.2.4 生理指标的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回接对芍药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3.2 菌株回接对芍药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4.3.3 菌株回接对芍药SPAD的影响
        4.3.4 菌株回接对芍药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4.3.5 菌株回接对芍药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1.1.1 羽化行为
        1.1.2 求偶行为
        1.1.3 交配行为
        1.1.4 产卵行为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2.1.3 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3.1.3 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4.1.3 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5.1.3 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6.1.3 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6.3 讨论和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7.1.3 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二.发明专利
    三.科研项目
    四.学术活动
    五.留学经历

四、绿化植物对乙烯的反应与抗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景观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研究[D]. 孙楠.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利用西伯利亚白刺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提高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的研究[D]. 陈首业.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4]白桦BpERF1.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中的功能研究[D]. 林昕.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5]野菊镉响应基因CibZIP43及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黄沁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D]. 程园. 渤海大学, 2021(09)
  • [7]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D]. 乌日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8]刺槐-根瘤菌共生系统中三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NopP与GS6880的功能研究[D]. 刘冬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D]. 孙兰平. 扬州大学, 2021(08)
  • [10]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绿色植物对乙烯的反应和抗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