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与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玉丰水泥等3家国有企业签署债转股协议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与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玉丰水泥等3家国有企业签署债转股协议

一、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鱼峰水泥等三家国有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孙毅[2](2012)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国际共识和国家战略。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资源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挤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发展难题,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实现区域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将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绿色转型,推进传统的、资源依赖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对完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资源型区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尝试构建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科技创新绿色融合、制度创新绿色引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点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省为例,从省域层面或是案例层面进行剖析。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尝试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数理模型界定了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绿色转型模式是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趋近的过程模式,采取“寻优”而非“择优”的演化路径。初步建立了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出绿色转型的起步期、深化期、成熟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从“黑色”到“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最终再到“深绿色”的资源型区域绿色发展轨迹。二是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资源型产业的锁定与突破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从资源型区域的初始条件、自强机制、锁定效应三个方面揭示了路径依赖的存在,探讨了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转变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产业配套、产业植入等产业多元化路径。以山西为例,分析了“黑色”产业路径的形成条件、资源依赖的强化效应及其路径锁定表现。同时,指出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是资源依赖的产物,并通过构建“资源依赖状况指数”度量山西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程度。三是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集约利用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从利益驱动与技术挤出效应、价格粘性与产业惯性、外部性与环境累积效应、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系统阐释了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的改造,加入耗竭性资源与环境因素,得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资源再生率、可耗竭资源损耗及转化率、环境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资源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通过构建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修复机制,以实现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基于供、求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及融合机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资源产业部门的高收益引发科技创新预期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供给不足,“资源诅咒”、“反工业化”现象造成科技创新需求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开展。科技创新的绿色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等加大科技投入供给,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培育现代企业,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供、求两方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增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分析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考核制度。

胡洪斌[3](2011)在《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广谱现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甚发达和完善的转型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实施规制。在不断放松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同时,产业进入条件规制则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制的标准和内容都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与此相反,现有的大多数关于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则散见于法学、产业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文献中,对其全面和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现实中产业进入规制的广谱实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转型过程俨然就是一个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过程。他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进入和扩张,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新兴部门的再配置。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实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产业进入规制”为特殊性前提,开始市场经济意义的产业进入规制;是一边完善市场机制、“制造”独立市场主体、塑造市场结构、建立竞争环境,一边进行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实践。这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进入规制源起和发展环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制衡机制,在经济上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规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由此,在没有充分把握中国“特殊性”前提和整体发展的全貌,直接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规制进行分析,往往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做出了一般性的效率评价,也往往会由于模型变量的权重变动、数据获取的完整程度,或数据样本的时间跨度等因素,难以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和相应的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认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韩鹰东[4](2011)在《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带给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它推动并强化了企业国际化,巨型化的趋势。超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出现,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对于这些大公司而言,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充分利用了全世界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的企业纷纷推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变革,企业并购是这种变革的突出表现。施蒂格勒(G.J.Stigler)经过研究认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适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同时,随着中国入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冲击不断加强,在这一背景下,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以显得迫在眉睫。跨国并购正是一条捷径。跨国并购是指跨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投资行为,是企业并购现象与跨国投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要想融入国际经济体系,首先就是要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因此,跨国并购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背景下,中国跨国并购有了更多机会。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迅猛展开,伴随着这次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这种调整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企业并购发生,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从某些产业,或者产业的低端环节中退出,于是便会出售相应的子公司或工厂给其他企业,尤其是来自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的企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讨论战略并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世界上几次重要的并购浪潮,重点说明了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指出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并购浪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企业出于战略的角度而并购相关企业。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讨论了并购和战略并购的起源和发展。首先,论文对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其次,论文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多元并购、财务并购、资源并购的发生背景和影响、特殊动因、历史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呈现出规模更大、金额更多、范围更广的特征,企业并购的基本动因表现出明显的战略驱动的特征,企业并购的目的呈现出强烈的战略意图。最后,论文概括了战略并购的基本特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动机在于寻找战略优势;强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重并购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效应;并购范围呈现跨国化和全球化。同时本文也并对比考察了国际上几个重点国家的战略并购的经济环境并购现状以及特点。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找出一个具有特点的企业进行战略并购案例分析,在选定的国家中主要有:中国(联想集团并购IBM电脑部门),欧美国家(力拓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日本(索尼并购哥伦比亚公司)和韩国(SK并购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重点分析了韩国国内的经济形式和政策对企业战略并购的影响,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也给出了企业战略并购的案例分析,最后给出了关于战略并购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吴秀波[5](2008)在《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重上市又称为跨境交叉上市,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时在境内外两地(或以上)市场挂牌交易,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机制。对于一家准备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大型企业而言,由于融资需求巨大,势必对市场带来压力,选择在一个还是在多个金融市场融资值得考虑;在面临新的投资机会时,选择在现有的市场再融资还是到异地市场再融资同样值得考虑。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双重上市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有学者质疑双重上市的绩效,但是主流的观点仍认为跨境双重上市存在诸多优点。自从1993年8月27日青岛啤酒(H股)返回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并挂牌上市以来,公司的股票同时在香港与内地交易所双重上市的现象越来越多。截至2008年8月底,同时在香港和内地证券市场双重上市的中国公司共有56家。可以合理预计,未来采取双重上市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当前,在双重上市的股票发行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发行次序安排。从中国现有情况看,实现双重上市机制的发行次序包括:(1)“先H后A”模式;(2)“先A后H”模式;(3)“A+H同步发行”的模式。分析它们的差异,为今后的发行上市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回归A股发行模式。中国海外上市兵团规模庞大,越来越多的海外上市公司将回归A股市场。尽管大型H股公司已经回归A股市场,但是红筹股公司还没有成功回归的案例。对H股回归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很有必要。回归的发行模式包括:(1)直接在A股市场IPO;(2)换股吸收合并现有A股公司;(3)中国联通模式;(4)创设中国存托凭证(CDR)。每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海外上市公司应采取何种发行模式最好?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将有序开放,并将最终建成国际知名资本市场,外国公司也会来A股市场发行上市,海外上市公司成功回归的经验会给它们带来帮助。第三,实现双重上市的监管合作。长期来看,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最终走向融合。但是在现阶段,内地与香港在新股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两地的监管竞争将导致“相互降低监管标准”(race down the bottom),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不利。采取让公司双重上市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矛盾,而内地与香港应如何开展监管合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海外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模式选择,对红筹股公司的回归提供解决方案,协调两地与香港之间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现有文献的简单回顾。第二章全球双重上市的现状与文献综述。早期的文献主要关注双重上市的股价反应,认为双重上市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提高股价、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扩大投资者基础。近期的文献则主要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考察,认为双重上市可以提供法律绑定效应、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借助外国资本市场实行有效的监督等等。双重上市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则包括溢出效应和分流效应,但是难以确定净效应。第三章沪港公司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上)。H股回归经历折射了双重上市政策的摇摆不定,社会各界对双重上市缺乏理性思考。现有的关于双重上市公司业绩的研究并不全面。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双重上市是企业的市场选择之一。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可解决企业再融资问题、股权分置问题,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做大做强。实证结果表明,H股公司的回归平抑了A股市场的泡沫。第四章沪港公司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下)。内地公司赴香港发行上市包括H股模式和红筹股模式,具体选择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与上市地同期发行的新股相比,并不存在整体压低内地公司发行价问题。香港上市在解决生产所需的资金的同时,也存在牺牲境内投资者利益、主要惠及境外机构等等问题。由于内地大小非问题严重,因此赴香港发行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第二发行地。第五章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选择。“先H后A”模式主要适用于现有存量海外公司的回归;A+H同步发行由于存在较多的协调问题,尽管有两个成功发行的案例,将来难以成为主流模式:内地上市公司有再融资的需要,而大量限售股解禁后,市场可能会有较长的低迷期,“先A后H”应该是今后主流的发行模式。第六章IPO模式与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比较。与换股吸收模式相比,采取IPO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熊市环境IPO不可行、难以解决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等。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的优点包括实现A股市场上市、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缓解合并所需融资压力、获得协同效应等;缺点则包括合并成本不确定、失去现金融资的好机会、复杂的审批程序等等。换股吸收合并的基本原则是双方股东的财富不能因为换股而减少,介绍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的成功案例。第七章实现红筹回归的发行模式创新。红筹股公司的回归一直是市场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回归模式有三种:直接IPO、联通模式、CDR模式。采取IPO方式回归的优点是配套政策措施较少,缺点则是存在存量或增量发行争论、发行主体法律资格障碍等,上述缺陷都可以克服,目前管理层迟迟未能批准红筹回归的原因在于担忧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太快以及如何协调香港利益问题。联通模式需要国务院特批,并无推广价值。创设CDR实现红筹公司回归的时机已经成熟,与其让投资者到境外去投资,不如主动创设一些新的投资工具如CDR,使投资者在境内就可以买到境外公司的股票,而且可以避开IPO模式存在的法律障碍、存量与增量之争,有效协调内地与香港市场方面的利益。第八章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两地关于H股和红筹股实施监管合作的历史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现阶段新的问题包括红筹股公司回归问题、两地关于上市资源的争夺问题、两地关于跨境发行股价操纵问题、资金的跨境灰色流动问题、股票发行中的股票面值问题、大股东跨境套现问题等等。应借鉴欧盟成功经验,完善两地发行上市监管合作。第九章文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代栓平[6](2008)在《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不完全契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发展创新型企业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创新型企业融资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融资机制设计是一个更加贴近事实的视角。本文首先对创新型企业性质及其融资契约关系进行了界定,然后重点探讨融资契约中的控制权配置、阶段性融资以及资本退出问题,建立了一个阶段性融资下的控制权配置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创新型企业试点,及其必备的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概括评价,并从不完全契约理论角度分析现状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黄格非[7](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国内外融资决策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融资行为和决策机制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市场格局和融资行为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各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黑箱进行了揭示,构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系统分析框架,对决策的主体、决策目标、决策程序和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政府干预过多造成的金融压抑扭曲了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资金的财务成本不是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决定因素,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遵循相机决策模型,即取决于资金到位的快慢和管理层的管理成本,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绩效普遍下降,说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从微观看,由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经理层与股东的两类代理问题均非常严重,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造成的巨大的代理成本使得再融资决策背离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论目标,因此运用发达市场的公司融资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难以做出了有效的解释。这使得作者转向宏观领域,试图从转轨经济和金融发展理论中寻求答案。尽管中国的货币化程度(M2/GDP的比例)在2005年已高达164%,金融相互联系系数(FIR)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银行系统持有的资产占总金融资产比重占绝对优势,2005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4万亿,银行存贷差逾9万亿,由于缺乏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机制,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供给仍然十分短缺。我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可供选择的投融资渠道有限且没有充分的自主权,金融市场严重分割,金融产品种类少、数量少,政府对利率进行控制,资本市场的资源被导向政府偏好的部门,都说明我国还存在着普遍的金融压抑。金融压抑破坏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使得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最后,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二元特征随之消失,解决了两类股东的主要利益冲突,使得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制度背景和市场预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效率,笔者从完善公司治理和推进金融深化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积极推进管理层持股,降低代理成本,逐步放松政府管制,推动金融创新,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效率,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成熟市场逐渐接轨。全流通后的中国再融资市场的格局、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特征和融资决策机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债券市场将逐渐兴旺发达,控制权因素、公司估值及发行时机将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扎玛[8](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袁涌波[9](2005)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系统考察,本文试图回答“如何提升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绩效”,并期望能为其他未上市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也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一些反思。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理论作了一个文献回顾,构筑了全文的理论基础。接着考察了全球四种公司治理模式,得出了几点启示:股权相对集中模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模式;分权分责的制衡关系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在履行受托责任中具有关键作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倍受注目。民营企业上市标志着民营经济真正走上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舞台。目前,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已有200多家。民营企业在上市前一般实行家族治理,上市后,家族公司转向公众公司,家族治型公司治理模式面临着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型。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但由于民营上市公司也处于转轨经济的大环境下和独特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加上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因此它在治理结构上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弊病。从内部治理机制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产生的制衡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绩效。大股东的监控富有效率,集中表现在公司绩效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上升。独立董事的引入有利于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民营上市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控股的家族企业。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不仅造成董事会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失效,而且使得民营上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侵害现象。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剧了大股东(非流通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流通股东)利益的程度。从外部治理机制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股票的市场定价机制、经理人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加上债权人的软约束,造成了外部治理机制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约束作用非常小。外部控制权市场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约束作用,但它依然严重滞后,主要问题是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阻碍了接管兼并市场的真正形成。总之,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提升,但照搬国外任何一种治理模式都将会引起严重的缺陷。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我们的结论是: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但公司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股东的监控富有效率。其他大股东的存在对第一大股东产生的制衡作用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大多由大股东控制,尤其是家族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增强了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但现实中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依然是个难题。民营上市公司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对有效,对家族上市公司而言,家族和经理人共同分割企业控制权的“折中治理”是较为普遍的演化模式。外部控制权市场虽然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严重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流通阻碍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真正形成。外部控制权市场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初步产生了约束作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根本冲突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非管理者与大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肖丕楚[10](2005)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存量资产,尤其是重化工业、原材料制造业和采掘业内的传统优势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它们曾经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断丧失,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表现为制度残缺、流程缓慢、组织机械、经营困难,缺乏自生能力,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包袱。而且,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传统体制的弊端和痕迹在国有大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和集中,改革的难度也更大。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果这部分庞大的存量资产不能够得到有效盘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就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传统优势企业是指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指标进行评价,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运行和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消耗型的大型国有企业(包含国有控股企业)。从时间上看,它主要指建成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批骨干企业;从投资主体来看,它主要是由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兴办和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从组织机构和形式来看,大多数依旧采用传统的科层制、官僚制等刚性的大型组织结构;从行业分布来看,它包括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从空间分布来看,它们广泛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成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微观基础和载体。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传统优势企业,可通过时间判断标准、产权主体标准、企业规模标准和产业分布标准四个标准进行界定。 中国落后地区工业化路径的选择与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崛起,需要用一种全

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鱼峰水泥等三家国有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鱼峰水泥等三家国有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构架
        一、 总体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构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 创新点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第一节 区域发展难题与“资源诅咒”研究动态
        一、 国外“资源诅咒”及其区域发展难题研究进展
        二、 我国对“资源诅咒”的研究述评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 国外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探索及其研究
        二、 国内资源型城市/区域转型研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研究进展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二、 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经济研究
        三、 资源集约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
        四、 绿色转型研究进展
第二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传统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一、 产业锁定效应——产业结构单一化
        二、 生产外部效应——增长方式粗放化
        三、 要素挤出效应——要素结构初级化
        四、 财富流失效应——发展能力弱化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内涵、目标与路径
        一、 绿色转型内涵
        二、 绿色转型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
        三、 绿色转型的数理描述与双重目标
        四、 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与演化路径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构架
        一、 绿色转型基本框架构想
        二、 产业绿色转型
        三、 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四、 科技创新绿色融合
        五、 制度创新绿色引领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指标体系与阶段判定
        一、 绿色转型指标体系构建
        二、 绿色转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赋权
        三、 绿色转型阶段判定
第三章 资源型区域的产业锁定效应与绿色转型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路径依赖
        一、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二、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三、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路径创造
    第二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黑色”路径依赖的形成
        一、 资源型产业的“黑色”路径
        二、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衡量与评价
        三、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一、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方向
        二、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三、 阳煤集团高碳产业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章 资源型区域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的数理解析与形成机理
        一、 资源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
        二、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及其形成机理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破解思路
        一、 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
        二、 循环经济与资源集约利用
        三、 生态环境补偿与修复机制
        四、 破解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保障机制
    第三节 山西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探索
        一、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二、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三、 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践
        四、 晋煤集团煤—气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资源型区域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与绿色融合
    第一节 挤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形成机理
        一、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表现
        二、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成因解释:挤出效应
    第二节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与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一、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机制分析
        二、 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路
    第三节 山西科技创新挤出与融合的实证分析
        一、 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
        二、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探索
        三、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评价
        四、 潞安集团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六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和对策措施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推动产业转型的绿色制度
        一、 加快资源型区域绿色政府建设
        二、 推动资源型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
        三、 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制度
        一、 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制度
        二、 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三、 构建资源集约利用机制
        四、 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制度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
        一、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二、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三、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发展绿色经济的制度
        一、 构建绿色金融制度
        二、 实施绿色财政制度
        三、 培育绿色核算制度
    第五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绿色转型的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一、 构建综改区政策体系
        二、 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三、 完善绿色财税制度
        四、 创新绿色金融制度
        五、 构建绿色价格机制
        六、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七、 健全绿色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管制与规制
        1.2.2 产业进入与产业进入行为
        1.2.3 产业进入规制、进入数量规制与进入条件规制
    1.3 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1.3.1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属性和逻辑
        1.3.2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
        1.3.3 产业进入规制需求的理论延伸
        1.3.4 对"过度进入"规制的再认识
        1.3.5 产业进入规制功能的理论反思
        1.3.6 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2.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及其行为方式
        2.1.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构成
        2.1.2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经济人"假设
        2.1.3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行为方式
    2.2 基于"ER-SCP"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2.2.1 "ER-SCP"分析框架的构建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2.3 竞争性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2.4 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2.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2.3.1 针对负外部性的产业进入规制
        2.3.2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产业进入规制
        2.3.3 产业进入规制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3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进入规制
        3.1.2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产业进入规制
    3.2 中国产业进入数量规制的发展现状
        3.2.1 竞争性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3.2.2 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3.3 中国产业进入条件规制的发展现状
        3.3.1 针对环境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3.2 针对信息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3.3 针对安全生产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3.4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存在问题
        3.4.1 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3.4.2 规制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导致的问题
        3.4.3 监督机制和机构缺位导致的问题
        3.4.4 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4 中国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4.1 加强规制的基本思路
        4.1.1 遵循原则
        4.1.2 选择规制目标
        4.1.3 降低规制成本和提供规制收益
        4.1.4 采取多种规制形式和政策工具
        4.1.5 建立独立、统一、高效和权威的规制机构
        4.1.6 建立规制的行政监督机制及相应机构
    4.2 完善规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4.2.1 建设专业的规制立法团队
        4.2.2 制订并颁布《规制改革法》
    4.3 完善规制机制的建设
        4.3.1 建立规制政策的评价方法
        4.3.2 有效防止规制滞后
        4.3.3 完善并发展复审制度
        4.3.4 建立普遍服务义务的长效解决机制
        4.3.5 建立规制的补偿机制
        4.3.6 健全产业退出保障机制
    4.4 完善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建设
        4.4.1 建立宪政约束机制
        4.4.2 健全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4.4.3 建设诚信政府
        4.4.4 强化规制信息的透明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主题与背景
    1.2 研究的基础内容与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并购相关问题分析
    2.1 并购历史回顾
        2.1.1 第一阶段19世纪末的横向并购
        2.1.2 第二阶段20世纪初的纵向并购
        2.1.3 第三阶段60年代的混合并购
        2.1.4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财务并购
        2.1.5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并购
        2.1.6 第六阶段21世纪初的资源并购
    2.2 企业跨国并购类型的分类
        2.2.1 避开贸易壁垒型跨国并购
        2.2.2 以追求先进技术为目的的跨国并购
        2.2.3 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经营资源型跨国并购
        2.2.4 战略资源获取型跨国并购
    2.3 文献综述
        2.3.1 企业并购的主要相关理论
        2.3.2 马克思关于企业并购的主要思想
        2.3.3 企业并购理论
    2.4 并购相关概念
        2.4.1 企业并购的概念
        2.4.2 企业并购的基本种类
    2.5 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2.5.1 一般动因
        2.5.2 财务动因
    2.6 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2.6.1 协同效应
        2.6.2 市场份额效应
        2.6.3 战略转移效应
    2.7 并购对企业的作用
        2.7.1 控制权的转移
        2.7.2 投资见效快
        2.7.3 易于进入新领域,克服行业进入壁垒
    2.8 并购的意义
        2.8.1 并购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8.2 并购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必要手段
        2.8.3 并购的良性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条件
    2.9 战略并购
        2.9.1 战略及其战略并购的相关概念
        2.9.2 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研究述评
        2.9.3 战略性并购的特点
        2.9.4 战略并购的类型
        2.9.5 战略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
第3章 中国企业的战略并购
    3.1 中国并购概述
        3.1.1 跨国并购迅速发展从而加快了融入国际化的进程
        3.1.2 资源型企业并购持续升温
        3.1.3 横向并购和强强联合成为中国企业并购的主流
        3.1.4 并购交易的支付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3.2 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回顾
        3.2.1 探索阶段(1984—1987)
        3.2.2 第一次并购浪潮(1987—1989)
        3.2.3 第二次并购浪潮(1992—2001)
        3.2.4 第三次并购浪潮(2002至今)
    3.3 企业并购对中国企业和运作的影响
        3.3.1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3.3.2 外资并购的消极作用
        3.3.3 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积极作用
        3.3.4 中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4 中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3.4.1 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3.4.2 跨国并购行业以能源、制造产业为主
        3.4.3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成为企业并购的主体
        3.4.4 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得到规范
        3.4.5 跨国并购地域分布较广
        3.4.6 跨国并购活动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3.5 中国案例——联想集团
        3.5.1 并购公司介绍
        3.5.2 并购动因
        3.5.3 并购过程
        3.5.4 并购分析
第4章 欧美企业战略并购
    4.1 欧美企业并购的一般性问题分析
        4.1.1 全球企业并购的特点
        4.1.2 全球企业并购的动因
        4.1.3 全球企业并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2 力拓集团并购加拿大铝业
        4.2.1 并购公司介绍
        4.2.3 并购动因
        4.2.4 并购过程
        4.2.5 并购分析
第5章 日本企业战略并购
    5.1 国内环境简介
        5.1.1 日本国内经济环境
        5.1.2 日本国内并购特点
    5.2 日本并购案例
        5.2.1 并购公司简介
        5.2.2 并购动因
        5.2.3 并购过程
        5.2.4 并购分析
第6章 韩国经济与企业战略并购
    6.1 国内环境简介
        6.1.1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6.1.2 韩国经济崛起发展原因
        6.1.3 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6.2 韩国企业战略驱动型并购案例
        6.2.1 并购公司简介
        6.2.2 并购动因
        6.2.3 并购过程
        6.2.4 并购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全球企业并购的基本经验总结
        7.1.1 企业并购具有必然性并按其基本规律运行
        7.1.2 企业并购需要市场中介组织的有效介入和市场化操作
        7.1.3 企业并购需要严格的法律规制
        7.1.4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并购的负面效应
        7.1.5 企业并购必须按照程序展开
    7.2 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1 全球企业并购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挑战
        7.2.2 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给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机遇
    7.3 中国企业应对全球企业并购的策略
        7.3.1 转变思想观念和重视企业并购
        7.3.2 重视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7.3.3 把企业发展战略与资本运营结合起来
        7.3.4 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并购整合
参考文献
致谢

(5)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S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双重上市现象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1.7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全球双重上市行为现状与相关文献的综述
    2.1 全球双重上市行为蓬勃发展
        2.1.1 时代背景
        2.1.2 跨境交叉上市的表现
    2.2 双重上市动因文献综述
        2.2.1 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关注双重上市动因
        2.2.2 从公司治理角度考察双重上市动因
        2.2.3 双重上市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2.2.4 对海外关于双重上市研究的小结
    2.3 关于A+H双重上市问题文献回顾
        2.3.1 关于A+H双重上市问题的研究
        2.3.2 对境内公司赴海外上市发行利益争论
        2.3.3 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带来的负面影响
        2.3.4 对现有文献的简评
3 公司沪港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上)
    3.1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企业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
        3.1.1 相关博弈规则
        3.1.2 仅允许在国内单一交易所发行情形
        3.1.3 仅能选择一家交易所发行情形
        3.1.4 允许在两个交易所双重上市情形
        3.1.5 小结
    3.2 双重上市政策摇摆不定——以H股公司回归政策演变为例
    3.3 沪港双重上市行为绩效评价困难
        3.3.1 对双重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不全面
        3.3.2 沪港双重上市行为并非市场选择结果
        3.3.3 境外研究方法不能简单照搬
    3.4 海归公司IPO平抑了A股市场泡沫
        3.4.1 2007年新股发行情况
        3.4.2 回归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分析
        3.4.3 回归A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分析
        3.4.4 小结
    3.5 双重上市对A股市场主体的影响
        3.5.1 回归A股给公司本身带来的影响
        3.5.2 回归A股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影响
4 公司沪港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下)
    4.1 赴香港上市模式的选择
        4.1.1 海外上市模式
        4.1.2 赴香港上市的模式选择
    4.2 对大型国企香港上市发行定价合理性的考察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对发行定价的实证分析比较
        4.2.3 小结
    4.3 内地企业香港发行上市带来的影响
        4.3.1 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取得的成绩
        4.3.2 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存在的问题
        4.3.3 修订发行制度安排,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
    4.4 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需要赴香港再融资
        4.4.1 A股市场"新兴加转轨"特征依旧
        4.4.2 内地市场融资功能有限
        4.4.3 A股面临规模巨大的限售股全流通问题
        4.4.4 大小非减持套现的理论基础
        4.4.5 大小非减持套现的现实基础
        4.4.6 现行缓解大小非的政策效果不大
        4.4.7 双重上市——探索部分限售股香港减持的可行性
        4.4.8 A股限售股香港发行模式设计
        4.4.9 转H股是否涉及支付对价问题
        4.4.10 小结
5 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选择
    5.1 先H后A模式存在的问题
        5.1.1 缺少定价权造成净权益向境外投资者转移
        5.1.2 H股发行量普遍高于A股
        5.1.3 后续募资基本在A股市场进行
        5.1.4 大盘股回归时的市场压力分析
        5.1.5 过高的A/H价差造成不稳定因素
    5.2 A+H同步发行模式分析
        5.2.1 境内外同步发行的优点
        5.2.2 境内外同步发行的问题及协调
        5.2.3 境内外同步发行对定价的影响
        5.2.4 A+H同步发行难以成为未来主流发行模式
    5.3 先A后H发行模式分析
        5.3.1 先A后H发行模式的优点
        5.3.2 先A后H发行模式的缺点
        5.3.3 先A后H发行模式前景可期
        5.3.4 从案例看采取"先A后H"发行模式应注意问题
6 IPO模式与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比较
    6.1 回归采用IPO方式可能面临的问题
        6.1.1 在市场不景气时大盘股面临发行风险
        6.1.2 因避免同业竞争而需要整合
    6.2 回归A股发行创新模式: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
        6.2.1 换股合并风行世界
        6.2.2 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含义
        6.2.3 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动因
        6.2.4 跨市场换股合并模式的负面影响
    6.3 公司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原则和实践
        6.3.1 遵循合并双方股东财富不因合并而减少的原则
        6.3.2 潍柴动力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案评析
        6.3.3 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方案评析
7 实现红筹回归的发行模式创新研究
    7.1 IPO模式及前景
        7.1.1 IPO模式的优缺点
        7.1.2 相关监管部门欢迎IPO模式
        7.1.3 法律、技术障碍可以突破
        7.1.4 回归受阻的真正原因
    7.2 联通模式评析
        7.2.1 中国联通两地上市概况
        7.2.2 联通模式的优点评析
        7.2.3 联通模式的缺点评析
        7.2.4 联通模式的变种
    7.3 创设CDR实现红筹股公司的回归
        7.3.1 存托凭证的功能与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7.3.2 CDR的推出对市场参与方都是有利的
        7.3.3 CDR的设计
        7.3.4 对几个问题的考虑
8 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
    8.1 证券监管合作不能适应双重上市发展需要
        8.1.1 监管合作不适应两地证券市场进一步接轨问题
        8.1.2 如何处理回归A股市场的红筹股及H股面值问题
        8.1.3 如何看待双重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的跨市场套利
    8.2 加强沪港双重上市发行监管合作的途径
        8.2.1 确立证券发行监管合作的目标
        8.2.2 确立证券合作监管的原则
        8.2.3 借鉴欧盟成功经验,完善发行监管合作制度
        8.2.4 具体问题磋商解决
9 文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沪港双重上市应定位为市场选择行为
        9.1.1 限制性融资政策是"双刃剑"
        9.1.2 是否双重上市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9.1.3 双重上市现象长期存在
    9.2 沪港双重上市公司数量会增加
        9.2.1 更多的香港上市公司会回归A股市场
        9.2.2 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需要赴香港上市融资
    9.3 完善沪港双重上市行为的发行政策
        9.3.1 确立双重上市的监管原则
        9.3.2 改革内地新股发行制度
        9.3.3 鼓励采取多种发行模式实现沪港双重上市
        9.3.4 加强境内投资者保护力度
        9.3.5 加强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6)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不完全契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创新型企业融资性质的界定
        二、创新型企业融资契约关系的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融资的契约建构
    第一节 契约的基本性质
        一、契约为什么是不完全的
        二、契约不完全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契约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含义
        二、企业融资契约的治理意义
第三章 控制权配置、阶段性融资与融资契约
    第一节 控制权的基本问题研究
    第二节 控制权配置的基本模型
        一、Aghion-Bolton(1992)“控制权相机转移”模型
        二、Dewatripoint-Tirole(1994)模型
        三、Kirilenko(2001)的控制权连续配置模型
        四、对上述三个模型的评价
    第三节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阶段性与融资需求
        一、种子期融资
        二、初创期融资
        三、发展期融资
        四、成熟期融资
    第四节 阶段性融资的基本模型
        一、Admati, A. R和 Pfleiderer, P(1994)的模型
        二、Gompers, P.(1995)的模型
        三、Neher(1999)的模型
        四、Cornelli and Yosha(2003)的模型
    第五节 阶段性融资下的控制权配置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基本模型
        三、结论与展望
第四章 资本退出与创新型企业融资
    第一节 资本退出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退出条款与融资契约设计
        一、债权人的退出选择
        二、股权投资人的退出选择
第五章 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试点与发展
        二、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现状
        三、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市场的现状
    第二节 融资契约设计:中国命题何在?
        一、中国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缺少什么?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7)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1.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1.3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章节结构
        1.2.1 学术构想与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章节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外关于公司融资决策分析的理论框架
        2.1.1 资本结构理论是分析公司融资决策的理论基础
        2.1.2 战略公司财务理论——基于企业管理和产业组织的资本结构理论
        2.1.3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公司投融资行为的解释
        2.1.4 证券设计理论
    2.2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SEO)的理论研究
        2.2.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比较——对增发与配股的比较
        2.2.2 SEO公司的市场表现
        2.2.3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
    2.3 公司债务融资理论
        2.3.1 债务工具的选择理论
        2.3.2 债务期限选择理论
    2.4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融资的研究现状
        2.4.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研究
        2.4.2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分析与测算
        2.4.3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和融资决策研究
        2.4.4 国内关于再融资绩效的研究情况
        2.4.5 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研究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常规股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
    3.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发展概述
        3.1.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格局分析
        3.1.2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政策的导向
        3.1.3 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3.2.1 研究方法说明及样本选择
        3.2.2 数据分析
        3.2.3 分析结论
    3.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实证分析
        3.3.1 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3.3.2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条款设置分析
        3.3.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上市公司创新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
    4.1 定向增发(私募股权)与换股并购
        4.1.1 定向增发(私募股权)与换股并购的基本概念
        4.1.2 相关法律规定
        4.1.3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实践
        4.1.4 定向增发的适用范围
        4.1.5 武钢增发案例(整体上市和定向增发)
    4.2 管理层股票期权和职工持股计划
        4.2.1 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职工持股计划(ESOP)的国际经验
        4.2.2 相关法律规定
        4.2.3 国内上市公司的相关实践
        4.2.4 案例:万科股权激励方案
    4.3 分拆上市研究
        4.3.1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实践
        4.3.2 分拆上市的监管规定
        4.3.3 分拆上市的利弊分析
        4.3.4 案例分析:TCL整体上市(换股并购)和海外分拆上市
    4.4 发行认股权证
        4.4.1 认股权证在公司再融资中的应用
        4.4.2 法律规定及相关实践
        4.4.3 案例分析:长江电力认股权证
    4.5 多地上市
        4.5.1 中国企业境内外多地上市概况
        4.5.2 多市场上市动因分析
        4.5.3 多地上市案例分析:中兴通讯(A股上市公司增发 H股)
第五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实证研究
    5.1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分析
        5.1.1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现状
        5.1.2 上市公司债务结构现状
        5.1.3 对上市公司债务结构成因的分析
    5.2 企业债券
        5.2.1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5.2.2 企业债券主要针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发债少
        5.2.3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优势
        5.2.4 中移动企业债券融资案例(H股公司境内发行企业债)
    5.3 短期融资券
        5.3.1 法律条件
        5.3.2 短期融资券的特点和优势
        5.3.3 短期融资券的市场发展情况
        5.3.4 短期融资券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5.3.5 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5.3.6 案例:长江电力短期融资券
    5.4 附认股权公司债券
        5.4.1 附认股权公司债券概述及海外市场经验
        5.4.2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与可转债的异同分析
        5.4.3 我国推出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的意义
        5.4.4 相关法规
        5.4.5 发展趋势
    5.5 资产支持债券
        5.5.1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5.5.2 非信贷资产支持债券产品——证监会的专项理财计划
        5.5.3 人民银行即将推出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
        5.5.4 案例分析:中国联通收益计划
    5.6 次级债
        5.6.1 商业银行次级债
        5.6.2 证券公司次级债
        5.6.3 案例分析:浦发银行次级债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分析
    6.1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概述
        6.1.1 融资决策的目标与动力
        6.1.2 融资决策的主要内容
        6.1.3 决策程序与决策机制
        6.1.4 融资决策的实施及评价
    6.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外部环境因素
        6.2.2 公司内在特性因素
    6.3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相机决策模型
第七章 主要利益相关者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中的影响力分析
    7.1 再融资市场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7.2 外部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中的作用
        7.2.1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7.2.2 中小投资者的作用
        7.2.3 债权人的作用
    7.3 投资银行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中的作用
        7.3.1 投资银行的角色
        7.3.2 投资银行的目标:长期声誉与短期盈利的权衡
    7.4 监管当局在再融资决策中的作用
        7.4.1 管制环境分析
        7.4.2 监管政策评价
        7.4.3 监管体系改革方向
    7.5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相机决策模型的扩展
第八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分析
    8.1 股改后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趋势分析
        8.1.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8.1.2 新股发行与股份回购相结合,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及私有化将更普遍
        8.1.3 上市公司将根据资本市场状况,交替使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工具
        8.1.4 公司债券市场将得到迅速发展,债权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8.1.5 再融资将更多与并购、分拆等公司重组及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等结合进行
        8.1.6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和融资工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8.2 股改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机制的影响分析
        8.2.1 股改前后再融资对各股东的利益影响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8.2.2 股改后再融资动机的变化
        8.2.3 股改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控制权因素成为影响融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8.2.4 股改后再融资决策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8.3 全文结论、相关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3.1 结论
        8.3.2 相关政策建议
        8.3.3 论文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五 区域创新理论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三 技术创新能力
        四 企业规模度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作者声明

(9)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全文的结构
    三、创新点及方法论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和评述
    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
    三、大股东与公司治理
    四、内部人控制理论
    五、董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和高管人员报酬与公司治理
    六、控制权市场、债权约束与公司治理
    七、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
    八、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
第三章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
    二、日德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三、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四、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
    五、比较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初步考察
    一、民营上市企业的界定
    二、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三、中国民营企业的上市方式──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五、上市前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
    六、上市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型及面临的问题
    附录4.1 案例分析──新希望的成长之路
第五章 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一、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三、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约束的比较
    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差异及逆向选择效应
    五、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简要比较
第六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
    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 股权集中度
        (二) 控股权与控股模式
        (三)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实证分析
        (四)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CR5-CR1)指数与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五) 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六)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流通性与公司绩效
第七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一、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制衡
    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
        (一) 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二) 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
        (一) 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
        (二) 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三)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五、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约束的实证考察
第八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权益保护
    一、公司治理中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一个博弈模型
        (二) 小股东的弱势地位
        (三)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
    二、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权益侵害的实证分析
        (一) 民营企业直接上市家族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
        (二) 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和金字塔式控股的危害
        (三)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程度的实证分析
        (四) 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对立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对立的表现形式
        (五) 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
    五、结论
    附录8.1 案例分析──留不住那一抹斜阳(德隆启示)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本文的结论
    二、改进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3.2 案例分析与行业分析相结合
        1.3.3 系统分析方法
        1.3.4 集成分析法
    1.4 基本假设
        1.4.1 产业演进路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完全一致性假设
        1.4.2 企业能力重于企业资源的假设
        1.4.3 企业契约本质论假设
        1.4.4 企业资产专用性与通用性假设
        1.4.5 企业五维变量的集成假设
    1.5 框架结构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传统优势企业: 界定、演进与分化
    2.1 传统优势企业: 定义与特征
    2.2 传统优势企业的类型
    2.3 传统优势企业的生成与演进路径
        2.3.1 传统优势企业的生成阶段
        2.3.2 传统优势企业成长阶段
        2.3.3 传统优势企业扩张阶段
        2.3.4 传统优势企业稳步发展阶段
        2.3.5 传统优势企业的调整阶段
    2.4 传统优势企业的地位评价
        2.4.1 传统优势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物质载体
        2.4.2 传统优势企业是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的提供主体
        2.4.3 传统优势企业是落后地区经济腾飞的物质基础
    2.5 传统优势企业的分化
        2.5.1 地区间分化
        2.5.2 行业间分化
        2.5.3 行业内分化
3 企业转型: 理论、现实与拓展
    3.1 产业经济学的分析与解释
        3.1.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
        3.1.2 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
    3.2 组织理论与组织学的研究成果
        3.2.1 组织理论简单的历史回顾
        3.2.2 组织衰退及其治理
    3.3 企业再造: 转型的流程视角
        3.3.1 企业再造的定义
        3.3.2 企业再造的背景和动因
        3.3.3 企业再造理论的适用对象
        3.3.4 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再造的核心
        3.3.5 流程再造的三个层面
        3.3.6 从再造到企业X再造
    3.4 企业转型: 基于集成的视角
        3.4.1 企业转型的定义
        3.4.2 企业转型——公司大变革
        3.4.3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 一种拓展
4 复兴之路: 诱因、目标与路径
    4.1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诱因分析
        4.1.1 经济全球化与外部推动
        4.1.2 经济转轨: 运行模式的转变
        4.1.3 科学技术: 企业转型的物质载体
        4.1.4 产业环境: 产业衰退与资源枯竭
        4.1.5 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与市场秩序
        4.1.6 企业自身: 改制的不彻底性
    4.2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目标定位
        4.2.1 整体目标——目标的阶段性与统一性
        4.2.2 地位目标——由传统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企业法人
        4.2.3 目标分解——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基本内容
    4.3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4.3.1 传统优势企业路径依赖与设计
        4.3.2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动力学分析
5 制度约束与体制转型
    5.1 产权多元化的假设与思路
        5.1.1 一股独大与产权多元化
        5.1.2 产权多元化的现状和困难
        5.1.3 多元化产权制度的设计
    5.2 债权约束与主银行制度
        5.2.1 预算软约束的创新性解释
        5.2.2 主银行制度与相机治理
        5.2.3 重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3 人力资本产权与契约重构
        5.3.1 人力资本置换: 资产置换的拓展
        5.3.2 信息甄别: 人力资本置换的前提
        5.3.3 要素重整: 人力资本置换的核心
        5.3.4 契约锁定: 人力资本置换的强化
    5.4 再造传统优势企业创新机制
        5.4.1 传统优势企业面临双重陷阱的原因解释
        5.4.2 再造传统优势企业创新机制的现实选择
6 功能约束与流程再造
    6.1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定位分析
        6.1.1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的复合性
        6.1.2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的冲突性
        6.1.3 传统优势企业功能分解的三大命题
    6.2 传统优势企业主辅业分离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关于主辅业资产的重新解释
        6.2.3 主辅业分离的步骤和路径
        6.2.4 主辅业分离的操作模式
        6.2.5 主辅业分离的案例剖析
    6.3 传统优势企业流程再造
        6.3.1 业务流程再造的模式创新
        6.3.2 业务流程再造案例解析——以杭钢集团为例
7 “大企业病”与组织转型
    7.1 “大企业病”: 产生与预防
        7.1.1 大企业病产生的机理分析
        7.1.2 大企业病的典型症状剖析
        7.1.3 大企业病: 治疗与克服
    7.2 “大企业病”: 组织视角的审视
        7.2.1 企业冗员较多,运作效率低下
        7.2.2 沟通链条过长,委托—代理关系复杂
        7.2.3 过细的部门分工割裂企业流程
        7.2.4 组织整体上缺乏顾客导向的思想
        7.2.5 缺乏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7.3 组织裂变与空间扩张
        7.3.1 组织裂变: 定义和特征
        7.3.2 组织裂变: 动力与阻力
        7.3.3 组织裂变: 物质基础与条件
        7.3.4 组织裂变: 方法和模式
        7.3.5 组织裂变与空间再造
    7.4 组织演进的趋势与流程型组织
        7.4.1 组织演进与变革的趋势分析
        7.4.2 从传统组织到流程型组织
8 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
    8.1 产业转型与多元化路径选择
        8.1.1 产业转型的壁垒分析
        8.1.2 产业转型的适用对象
        8.1.3 产业转型的方式选择
        8.1.4 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序列
        8.1.5 产业转型的风险防范
    8.2 产业深化与产业升级
    8.3 产业分解与企业共生
        8.3.1 共生理论研究成果简单回顾
        8.3.2 共生模式选择
        8.3.3 共生机制及其传导: 数学模型解释
9 成本分担与政府援助
    9.1 改革成本分担问题
    9.2 政府援助问题
        9.2.1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定的援助政策
        9.2.2 以印度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援助
        9.2.3 我国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的政策选择
10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鱼峰水泥等三家国有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3]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 胡洪斌. 云南大学, 2011(07)
  • [4]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D]. 韩鹰东. 辽宁大学, 2011(01)
  • [5]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D]. 吴秀波. 复旦大学, 2008(08)
  • [6]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不完全契约视角[D]. 代栓平. 吉林大学, 2008(10)
  • [7]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D]. 黄格非. 同济大学, 2006(06)
  • [8]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9]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袁涌波. 复旦大学, 2005(02)
  • [10]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D]. 肖丕楚. 四川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与青海铝业、盘锦乙烯、柳州玉丰水泥等3家国有企业签署债转股协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