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运河史、济州河》辨析

《元史、运河史、济州河》辨析

一、《元史·河渠志·济州河》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敏[1](2021)在《元代山东进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中华[2](2020)在《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杭大运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文化。国家积极倡导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弘扬大运河文化的背景下,保持大运河文化记忆,延续大运河历史脉络,才能推动京杭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的内容丰富、构成复杂,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与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研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目的是为大运河沿线地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提供借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身份认同,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此,论文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变迁和再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也就是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进而阐述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最后提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首先,从大运河济宁段相关的文字记载、文化遗产和记忆群体等文化记忆的客观外化物中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然后,选取文化记忆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被经历的时间、符号化的空间、相关联的群体和被遗忘的事件四个方面,着重探讨明清至今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由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涵盖面广,因此每个方面又结合大运河济宁段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记忆内容,涉及仪式性质的河神信仰、空间性质的运河街区和不断扩大的记忆群体,以及被遗忘的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探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变迁,落脚点在于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因此,基于当代社会框架提出大运河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尤为关键。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从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性出发,主要分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以及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两大块,具体举措包括大运河济宁段历史书写活态转化、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文化街区保护改造,以及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和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通过这些实现文化记忆由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变,加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促进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杨义辉[3](2020)在《蒙元时期契丹军研究》文中指出金元之际,契丹人纷纷投效蒙古。归附的契丹人,尤其是其中占多数的契丹军,随蒙古军队征金灭宋,统一全国,为蒙元政权立下了赫赫功勋。契丹军归附后,在蒙古国时期,主要是作为千户制下的军事武装力量,以及北方汉人世侯麾下的武装力量,随蒙古人攻伐金国。自窝阔台派阔端征蜀以来,南下作战成为契丹军发展的主流,在其后蒙哥征宋与忽必烈灭宋的战争中,都有契丹军参与其间,为蒙元王朝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元朝承平之际,契丹军镇戍南方,维护地方稳定,是一股重要的镇戍力量。而契丹军在归附蒙古政权后,其变迁则呈现两个方向:一为随蒙元军队南下,征战、镇戍于南方,进而世居其地,呈现汉化趋势;另一部分则依然在北方原居留地域内,呈现出蒙古化趋势。至元二十一年,元廷又从政策层面确认了这种分化的趋势。整体而言,南下的契丹军较留在北方的契丹军,记载更多,因此事迹更为显着;居留北方的契丹军则因等同于蒙古人之故,因而地位高于南下者。契丹军作为蒙元政权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也是蒙元政权忠诚而又坚定的维护者。蒙古人对契丹军一度很是倚重,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具体情境发生变化,由于在时空上打破了地域隔阂与族群壁垒,契丹军丧失了原有的民族特性,加之契丹军的“根脚”不深,使之逐渐衰落,并最终消亡,湮没于史。

汪艳[4](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顾大治[5](2018)在《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出现不同步的矛盾。同时,对城市空间与形态的研究日益向历史与社会层面拓展,这对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丰富城市的特色风貌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对少量大城市、历史悠久的古城和近代对外开放城市等类型研究较多,但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关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地处中部地区的有着较为曲折发展历程的省会城市合肥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区域关系、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形态变迁为切入点,综合系统的研究其城市历史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剖析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规律及内、外部影响机制。论文以合肥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关系为背景,在梳理合肥城市发展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自合肥城邑初现至1949年建国前的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的规律与特征,提出萌芽期、兴盛期、激宕期、中兴期、衰落期五个历史阶段划分,从城市功能演变的视角出发,对每个阶段的城市发展及形态变迁,以时间和空间的双主线展开时空分析。并结合空间句法,对明代至1949年的合肥城市形态的变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多元视角对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演变逻辑进行归纳分析,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形态变迁过程、变迁途经以及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论文在基于古代城市图学及空间历史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深层次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动态分析及内、外部影响机制研究,分别从自然地理特征、政治功能与行政等级、经济功能、军事功能、区域交通、区域联动发展等六个因素层面进行外部影响机制的归纳总结,从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变迁、城市轴线演变与城市中心空间变迁等方面对内部影响机制的阶段及途径进行总结。尝试初步构建基于区域视角下的多维度的合肥城市发展与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框架,剖析合肥城市发展演变的典型代表性与自身特殊性。论文对合肥城市发展和形态变迁背后的内、外部的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内、外部影响机制分析,指出割据与中都成为合肥古代城市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就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外部影响机制而言,政治、经济、军事是多元影响机制,自然地理环境是推拉动力机制,交通发展是导向机制,而区域联动则成为城市形态变迁最长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内部影响机制分析,指出城市功能空间融合、城市中心相对集聚成为合肥城市形态变迁史上重要的内部空间特征。基于此,论文构建了完整的城市形态变迁的内、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系统,为当前合肥老城的保护规划与城市更新提供了科学支持,在丰富中部地区案例城市范型研究的同时,理论架构对相关城市研究也具有以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合肥城市历史空间的认知、保护与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广骞[6](2018)在《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杭运河是维系元、明、清各朝封建统治的经济命脉,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京杭运河流经山东各府州县方志中,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各类诗文作品,较为集中、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山东运河风貌,是对山东境内京杭运河进行专题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本论文在充分翻检和使用山东方志的基础上,对山东方志中收录的与运河有关的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挖掘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为本论文以下各章节提供了铺垫。第一章结合元代以来山东区划变迁,对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情况进行概括和研究。在论述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时,注重摸清方志纂修底数及存佚情况,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章在对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来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山东运河诗文文献的含义,并概括出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地域性、政治性、时代性、丰富性、累积性等特色,为在以下章节对相关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细致的专题论述,确定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范围。第三章主要按照不同的时代,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前山东中西部与后世运河地域相关地区的诗文创作进行专题研究,以体现山东沿运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创作和流布的连贯性,更为全面地展现山东运河相关地域诗文的纵向历史风貌。第四章至第九章是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后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研究和论述,在时间上承接第三章,主要基于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按照不同的内容和类别,分专题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第四章主要研究运河工程类诗文,第五章主要研究运河行役类诗文,第六章主要研究运河灾荒战乱类诗文,第七章主要研究运河商贸经济类诗文,第八章主要研究运河祠祀类诗文,第九章主要研究运河写景怀古类诗文。不同章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整体风貌。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对相关诗文如工程类诗文进行量化分析,二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将诗文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相关文献进行结合研究,四是将挖掘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认知价值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力求较为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现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的风貌。第十章是对上述第四至第九章的补充,主要从作者身份的角度,分别对山东方志收录的康熙、乾隆二帝出巡运河诗文进行专题研究,并论述了作者特殊身份对运河诗文创作的影响。第十一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东运河沿线地域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在文献校勘、文献辑佚等方面的价值和不足。本章主要使用版本目录学的方法,初步对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进行了评述。此外,本论文编制了四个附录,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现山东历代方志的纂修及保存运河文献的情况。其中附录一、附录二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山东通志纂修情况及京杭运河所经山东府州县建制沿革及志书纂修情况,并对其价值、特色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进行了评价。附录三、附录四就明、清两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情况制作了表格,是对上述附录一、附录二的有用补充。

王越[7](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薛琦[8](2018)在《清代运河兴衰对济宁地区的影响》文中指出运河济宁段初名济州河,始凿于元代,从须城安山到济州,接泗水入黄河。明代将济州河与其北的会通河沟通,统称为会通河。清代仍延用其名称。济宁地区的河道因处于南北运河海拔的最高点,成为明清两代运河整修的重要节点。运河开通以后,漕船来往不息,沟通南北,对济宁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运河航运兴盛时期,济宁地区运河沿线的城镇如雨后春笋,纷纷崛起,济宁城成为运河沿线重要的经济都会,社会繁荣,文化昌盛,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清中期以后,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运河经营与管理积弊累累。咸丰年间,黄河改道,济宁地区的运河河道仅可以南行,沟通南北的运河航运遂告中断。再加上近代海运、铁路等新型交通方式的传入,运河作为传统的运输方式仍然存在,但在竞争中渐处下风。随着政府对运河河道修治的逐渐减少,运河航运停止,济宁运河沿线一带的社会发展速度下降,济宁地区因河而兴的城镇纷纷走向没落,频繁的自然灾害使人们的生活越发艰难。济宁地区对运河的依赖性虽不及临清、张秋,但运河的兴衰也是影响清代济宁地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沈胜群[9](2017)在《清代漕运旗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清一代,清廷在继承历代漕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性质与实际需求形成了新的漕运制度,代表了古代内河漕运的最高水平。作为基层群体,漕运旗丁是清廷对隶属卫藉承担漕粮运输任务人的称谓,其参与了整个运漕过程,从粮米兑运到抵通交仓,再到押船回南,各环节无不体现其身影。在南北货物流通、区域文化信仰形成,运河沿线民间信息传播中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漕运制度的变迁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漕运旗丁群体及其与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探求内河漕运的终结、漕运政策的演变,以及清中期后国家控制的松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京杭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存在,旗丁群体的考察利于展现运河风貌与古今变迁过程,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清初,清廷一方面采取诸如保留前朝漕运卫所,重建漕运官制等措施巩固京师粮储,另一方面又改卫军为屯丁,逐渐弱化遗留卫所的军事色彩。最终,漕运卫所丧失了原有的军事、守御等功能,其内部“军役”亦随着“行政化”改革而趋于单一,屯种与漕运成为其主要任务。特殊情况下,虽兼它役,但仍为运役而服务。为满足出运诉求,清代统治者在明末运军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手段扩大旗丁佥选范围,使卫所中原无运役之丁加入漕运中来,并重新“定义”了漕粮运输群体与名称。其承运者曰旗丁的做法不仅彰显了本朝特色,也暗示了其身份性质上仍保存着浓厚的明代卫军气息。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因旗丁匮乏,清廷重新厘定漕运规制:每船佥选正身殷丁一名,其余雇募水手九名。雇募行为的出现使旗丁逐渐退居管理漕船之位,扮演前朝漕运组织中旗甲的角色,进一步明确旗丁漕运中的身份、地位,也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军户家族运役、角色承袭等内在特征。作为社会群体,旗丁与其它群体一样深受政策变动的制约,在制度与实践两个层面,清廷政策与态度始终占据主导因素,旗丁多表现出配合或接受的举动,故仍是政策的实践与执行者。这是传统皇权政治下无法避及的事务处理与运作模式,也考验着统治者和部院衙门的办事效率,为清中后期漕运困境埋下隐患。此外,在协济漕船出运与屯田贴运等方面,部分区域内旗丁间存在私议规程,这是一种自发的,有较强约束力,取得官方授权后的私议,维护群体利益的同时为清廷权力的延伸与下行预留了空间。漕粮运输属于季节性活动,深受水文、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之相伴的旗丁社会活动与商贸往来等亦表现出季节性。出运中,旗丁携家带口的生活方式并未褪去传统水运的船户居住模式,但例带土宜的规定却给予其“商人身份”,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沿途贸易活动,极大刺激运河沿线市镇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旗丁“多重”的社会角色。无论何种角色,受物价上涨与陋规等因素的制约,旗丁都无法解决自身疲乏的生计问题。其一方面不断采取捎带、夹带、盗取粮米等方式,满足沿途开销之用,另一方面又诉求于清廷救济,然这些临时性措施并未彻底改变旗丁疲乏之状,时间既久,此群体愈发贫穷。迫于运漕压力与运河沿线祭祀文化的浸染,其群体内部逐渐孕育出独特的崇祭文化。不但船尾等绘制图案,船舱内部供奉神龛,而且沿途路遇庙庵亦要焚香祭拜,甚至泊船演戏,以祀神灵。与之相应的是清廷不断通过增修庙宇、加封神明庙号等方式在信仰中浸入官方意志,规范旗丁崇祭行为的同时推动了信仰文化的发展。崇祭文化的繁盛内向性强化旗丁身份与运役,也构成内河漕运文化中的一部分。祭祀活动与泊船演戏等行为使旗丁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谙熟各类信息,不自觉成为肩负民间信息的传递者,此种行径或增强了运河南北货物流通,或因传播虚假信息,旗丁成为政府管制对象,或道听途说,丰富了枯燥的运漕生活,这些都证明旗丁群体在民间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民间信息传播流通快,可塑性强等特点。漕运制度发展中,律令式的政策缺乏弹性与张力,清廷虽小修小补,但仅能解决一时的漕运困境。至道光朝,迫于运漕压力,清廷试行南粮海运。此后,海运南粮时断时续,直至清末。粮米海运后,寄生于内河漕运的丁舵等人处于“半失业”状态,清廷虽有安置措施,但数目庞大的旗丁仍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数以万计的水手等雇募人员游食于运河两岸,加重了清中后期的社会危机。另,内河漕运中频出的派系之争与社会冲突也考量着清廷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制度的僵腐,整个漕运运作系统已出现怠坏的迹象,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在诉苦无门的情况下,旗丁往往利用运漕之便,走上赴京呈控的道路。为化解危机,改善国计民生,清中期后,一批以大吏、学者与幕僚为主体的地方精英逐渐参与漕运治理中来,其或建言献策,或躬身于实践,在革除积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经世之策凸显了改革之音,也暗示了清廷权力重心的下移,但这些社会应变终究未能遏制漕运的颓势,甚至成为内河漕运走向终结的推力。清末,随着漕运制度与体系的解体,旗丁群体消亡于人们的视野中。整体而言,漕运旗丁在清代社会中表现诸多特性,其揭示了传统内河漕运的衰落过程与国家应对机制的演变,在漕运制度规定与实际运行,以及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互动博弈等多个层面中都发挥了不同作用,也凸显了其地位和影响。除此之外,旗丁作为社会中的人,又具备下层群体的基本特征,其社会关系的构建与分化、流散等情形呈现了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轨迹,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社会的变迁过程。

邓文韬[10](2017)在《元代唐兀人研究》文中认为西夏遗民在元代有唐兀人、河西人和西夏人等多种称谓,而以“唐兀”最为常见。元代的“唐兀人”已不再单纯指代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党项人,而是涵盖了原西夏王国境内所有党项、汉人、鲜卑、沙陀、回鹘、女真、回回、吐蕃等民族在内的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在元王朝的统治下,唐兀人或是因作官、游学、求法等原因主动外迁,或是因签军出征以及被诸王功臣掠为投下而被动外迁,形成了在元代南北各地几乎都有分布的历史格局。就分布地域来看,北方地区唐兀人的主要迁入地是华北平原,南方地区唐兀人的主要迁入地在长江下游沿岸、淮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凡是跨越南北的二次迁徙,唐兀人中只见有北方迁入南方,未见有南方迁入北方者。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是唐兀人的主要迁出地,元朝建立后,在西夏故地迁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移民进行屯田开发,这使得外迁和留下的唐兀人都获得了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在仕宦方面,元朝早期登上政治舞台的唐兀人大多是经由怯薛出仕或承袭军职,元朝中后期则一般通过科举和国子学贡举入仕。就其任职情况来看,无论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中皆有唐兀人高官,不过他们之中始终没有形成拥有能够左右元朝国策或全面掌控政局的权臣家族。在地方官署中,唐兀人的任职地域主要是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承担治理和监督原南宋境内人群的重任。在儒学、佛教、监察、军政、站赤、礼乐、地方财政等方面,唐兀人利用西夏王国对国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因俗而治”的丰富政治经验,为元王朝创设了许多有助于统治多民族国家的制度。迁离河西故地以后,唐兀人的姓名、婚姻和家庭观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姓名的使用上,元代唐兀人出现了使用赐姓、自行改姓和不称姓氏三种趋势,使用党项旧姓者已非常稀少,蒙、汉双名并用较为常见。在通婚方面,男性唐兀人多以汉人女子为主要通婚对象,门第较高的女性唐兀人却以蒙古人作为主要出嫁对象:唐兀人与其他族群进行族际联姻的现象,在元代早期较之晚期更为常见,而唐兀氏女性遵循“夫为妻纲”,为夫守节等行为显然是受到了汉民族的文化影响。聚族而居、奉养长辈、教育子弟和丧葬循礼是唐兀人家庭观念中最为突出的四个特征。按照元代户籍政策,分别被归入到民户、河西户、军户、站户、儒户、僧户等多种户计之中的唐兀人,以僧户和儒户的经济地位最高,往往能够享受到蠲免部分赋役的优厚待遇。就文化领域而言,唐兀人儒士通过拜理学名家为师或与之交游,而接纳吸收了元代儒家各派的学术思想,细致考证其师承,可知以吴澄为代表人物的草庐学派最受其青睐。正因其深知儒学教化风俗与传续道统的作用,唐兀儒士出任地方官后多有兴学事迹,而这些兴学事迹所发生的地域分布大致与他们在地方基层政权机构中任职的地域分布比例相近。经过汉地与江南文化百余年的浸润与熏陶,被程朱理学思想所强化的“君臣大义”,即绝对的、无条件的忠君观念在唐兀人的思想意识之中根深蒂固,他们便做出了与祖辈在西夏灭亡时降附蒙古所不同的政治选择,从而在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了忘身殉国的烈士或不仕新朝的遗民。元代河西儒士的崇佛活动表现于与僧侣进行交游,参与修缮寺院,施印西夏文佛经和为寺院题写书法,考究其年代,我们可以发现元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河西儒士已成为唐兀人佛事活动的最主要发起者,反映自唐宋以来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趋势已然影响到了唐兀人儒士的行为。至于唐兀人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则主要依靠道观来进行维系,一方面体现为唐兀人修缮、维护道观及其产业,另一方面体现于唐兀氏文人为道观题写文学作品。相较之下,伊斯兰教和景教在唐兀人共同体中似乎没有广泛的流传。元朝中后期以来,迁入到各地定居的唐兀人在构建前西夏时期的谱系时往往将先世追溯为汉人世家。这种血缘认同的汉地化,最终取代了西夏遗裔对河西故地的乡土认同,泯灭了他们区别于汉人的自我意识。而当明朝建立,唐兀人不再以色目人的身份作为特权集团之一员时,维系这一政治共同体的所有纽带便断裂了,使之最终完成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二、《元史·河渠志·济州河》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史·河渠志·济州河》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研究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概述
    (一)文化记忆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
    (一)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字记载
        1.运河着述中的记载
        2.地方志中的记载
        3.诗文、游记中的记载
        4.碑刻、砖刻中的记载
    (二)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大运河济宁段的记忆群体
三、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
    (一)被经历的时间:大运河济宁段区域信仰演变
        1.明清时期济宁河神信仰的仪式
        2.清末以后济宁宗教信仰的传播
    (二)符号化的空间:大运河济宁段沿岸街区变化
        1.老运河沿岸街道名称沿革
        2.济宁代表性运河记忆空间
    (三)相关联的群体:大运河济宁段记忆群体扩大
        1.久居济宁的居民群体
        2.旅居济宁的商人群体
        3.迁居济宁的回族群体
    (四)被遗忘的事件:大运河济宁段水利枢纽消亡
        1.济宁段分水枢纽的建设过程
        2.作为文化遗产的记忆唤醒
四、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
    (一)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
        1.历史书写活态转化
        2.文化遗产有效利用
        3.文化街区保护改造
    (二)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
        1.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
        2.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蒙元时期契丹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学术史回顾
        (一) 蒙元军制研究
        (二) 契丹军研究
        (三) 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金元之际的契丹人与最早附蒙的契丹军
    第一节 金元之际的契丹人及其动向
        一、金朝后期对契丹人的政策
        二、金元之际契丹人的动向
    第二节 最早归附蒙古的契丹军
        一、耶律阿海、秃花兄弟归附时间考
        二、耶律阿海、秃花兄弟事迹
第二章 木华黎经略中原与蒙古伐金时期的契丹军
    第一节 木华黎经略中原时期的契丹军
        一、石抹明安家族
        二、耶律留哥所部
        三、石抹也先及其子查刺
        四、征战中原的其他契丹军
    第二节 太宗三万户时期的契丹军
        一、西路征宋军中的耶律秃花之子朱哥
        二、三万户之一的石抹札刺儿
        三、留居东北地区作战的契丹军
    第三节 增立七万户时期的契丹军
        一、石抹札剌儿之子重喜
        二、塔不已儿
        三、石抹孛迭儿
第三章 忽必烈总领漠南与征宋时期的契丹军
    第一节 久在川蜀作战的契丹军
        一、买住、忽林带、百家奴
        二、秃满答儿事迹考辨
    第二节 蒙哥伐宋之时的契丹军
        一、西路军中的契丹军
        二、东路军中的契丹军
    第三节 忽必烈灭宋时期的契丹军
        一、中路军中的契丹军
        二、东路军中的契丹军
第四章 元朝镇戍地方的契丹军
    第一节 石抹也先家族与沿海万户府
        一、石抹也先家族袭任万户诸人
        二、副万户的文治武功
        三、石抹也先家族所领黑军的兴衰
    第二节 镇戍江南三行省的两个契丹军家族
        一、塔不已儿家族十字路万户
        二、石抹札剌儿家族与毗阳万户府
    第四节 述律杰家族与保宁万户府
        一、述律杰史实新研
        二、述律杰家族与保宁万户府
    第五节 镇戍地方的其他契丹军
        一、耶律秃花曾孙忙古带
        二、石抹狗狗家族与夔路万户府
第五章 契丹军之贡献与变迁
    第一节 契丹军之军事贡献
        一、对蒙古军队攻城战法的影响
        二、契丹军充任先锋
        三、劝阻蒙古军队的屠杀
        四、充任质子,入值宿卫
    第二节 契丹军之政治贡献
        一、蒙古国时期
        二、元朝时期
    第三节 奥鲁制度与契丹军的变迁
        一、蒙元军队的奥鲁制度
        二、诸契丹军家族奥鲁概况
        三、契丹军的变迁
    第四节 契丹军的衰亡
        一、具体历史情境的影响
        二、契丹军自身族群壁垒的打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契丹军家族世系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畴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畴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合肥市城市发展概况
    2.1 合肥市城市概况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1.1 合肥市概况
        2.1.2 合肥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2 合肥地名的由来辨析
        2.2.1 合肥的古今名称
        2.2.2 合肥名称由来考辩
    2.3 合肥的历史建制与沿革
        2.3.1 合肥历史溯源
        2.3.2 合肥建制沿革简考
        2.3.3 1949年前合肥城市建设活动与形态变迁阶段划分
第3章 隋以前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形态变迁
    3.1 秦以前合肥的聚落发展
        3.1.1 夏商时期——“南巢”方国
        3.1.2 西周时期——封“庐子国”,立都庐邑
        3.1.3 春秋战国时期——庐邑列城,楚地陪都
        3.1.4 萌芽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3.2 秦汉时期合肥城的建立与变迁
        3.2.1 秦代合肥——列城立县
        3.2.2 汉代合肥的发展与变迁
        3.2.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2.2.2 城市建设与变迁—立城定基
        3.2.2.3 城市功能发展—输会与都会
        3.2.3 兴盛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合肥城的变迁
        3.3.1 三国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3.3.1.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3.1.2 城市建设与变迁—新旧并存
        3.3.1.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型城市
        3.3.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
        3.3.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3.2.2 城市建设与变迁—中部边城
        3.3.2.3 城市功能—军事营寨城
        3.3.3 激宕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4章 隋唐至北宋合肥城的变迁
    4.1 隋唐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1.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4.1.2 城市建设与变迁—再建新城
        4.1.3 城市功能—交通-政治型城市
    4.2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2.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4.2.2 城市建设与变迁—避乱发展
        4.2.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经济平衡型城市
    4.3 北宋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3.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4.3.2 城市建设和变迁—城郊扩张
        4.3.3 城市功能—经济-政治型城市
    4.4 中兴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5章 南宋至民国时期合肥城的变迁
    5.1 南宋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1.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5.1.2 城市建设与变迁—形成合肥城区核心
        5.1.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型城市
    5.2 元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2.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2.3 城市功能
    5.3 明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3.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3.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3.2.1 城市建设活动
        5.3.2.2 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3.3 城市功能—地方政治、经济中心
    5.4 清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4.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4.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4.2.1 城市建设活动
        5.4.2.2 清前期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4.2.3 清中后期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4.3 城市功能—地方政治、文化中心
    5.5 民国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5.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5.5.2 城市建设与形态变迁
        5.5.2.1 城市建设活动
        5.5.2.2 城市建设计划与城市规划
        5.5.2.3 抗战前合肥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5.2.4 抗战后合肥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5.3 城市功能—各项功能低落
    5.6 衰落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6章 1949年前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外部机制研究
    6.1 自然地理特征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1.1 自然地理特征与合肥城市形态历史变迁
        6.1.2 城市整体形态与水系间的变迁特征
        6.1.3 城市形态阶段变迁整体特征与影响因素
    6.2 政治功能及行政等级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2.1 各时期合肥城市政治地位与城市形态变迁之间的关联性特征
        6.2.2 合肥城市政治功能及行政等级对城市整体形态变迁的决定性影响
    6.3 城市经济功能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3.1 合肥区域的经济腹地和农业生产情况
        6.3.2 合肥各时期经济发展及其对城市形态变迁的影响
        6.3.3 合肥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确立与发展
        6.3.4 合肥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变迁
    6.4 城市军事功能变迁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4.1 合肥区域的区位军事战略特征
        6.4.2 合肥城市军事功能与政治功能的脱离阶段——萌芽期、兴盛期
        6.4.3 合肥城市军事功能与政治功能的高度正相关阶段——激宕期、中兴期、衰落期
    6.5 城市区域交通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5.1 水运——江淮水道及其变迁
        6.5.2 陆运
        6.5.3 近代公路与铁路
        6.5.4 合肥城市区域交通变迁的特征规律
    6.6 区域联动发展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6.1 合肥与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紧密依存阶段——萌芽期、兴盛期
        6.6.2 合肥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相对紧密的阶段——激宕期
        6.6.3 合肥与国家政治中心相对远离,但与经济中心相对紧密的阶段——中兴期
        6.6.4 合肥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阶段——衰落期
        6.6.5 合肥各时期在区域中作用及其形态变迁关联特征
第7章 1949年前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内部机制研究
    7.1 内部机制影响的阶段及主要途径分析
    7.2 城市功能空间形态变迁分析
        7.2.1 城市商业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2.2 城市行政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2.3 城市交通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3 城市轴线与城市中心空间变迁的内部机制影响分析
        7.3.1 城市轴线与中心空间的形态变迁
        7.3.2 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形态的耦合变迁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及历史文献
    二、学术着作
    三、期刊杂志
    四、学位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6)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BACT
绪论
第一章 山东境内京杭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第一节 山东行政区划的变迁与方志的纂修
    第二节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第三节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第四节 民国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第二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略述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来源、含义及编纂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特色
第三章 元初京杭运河开通之前与运河有关的诗文
    第一节 唐代之前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第二节 唐宋时期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第三节 金末至元初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第四章 山东方志河渠修治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治黄保运类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治理类诗文
    第三节 山东方志保障泉源类运河诗文
第五章 山东方志纪程述行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路线的运河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细节的运河诗文
第六章 山东方志灾荒战乱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灾荒的运河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战乱的运河诗文
第七章 山东方志商贸经济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垣桥梁等修筑类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镇商贸繁荣类诗文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税收管理类诗文
第八章 山东方志祠祀风俗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水神祠祀类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治河人物祠祀类诗文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时令风俗类诗文
第九章 山东方志写景怀古类运河诗文
    第一节 山东方志描绘运河自然风光的诗文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运河登临怀古的诗文
第十章 山东方志康熙、乾隆帝出巡运河诗文
    第一节 康熙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第二节 乾隆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第十一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校勘价值评述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辑佚价值略述
    第三节 山东方志未收运河诗文举隅
结语
附录一: 《山东通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附录二: 山东府州县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附录三: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附录四: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清代运河兴衰对济宁地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运河的研究
        (二)有关山东地区运河的研究
第一章 清朝以前济宁地区发展情况
    第一节 济宁地区地理概况与元代以前历史发展
        一、济宁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元代以前济宁历史发展
    第二节 元、明时期济宁段运河及其对济宁地区的影响
        一、元代济宁地区运河的初步开凿
        二、明代济宁地区运河的完善
        三、元明时期济宁受运河影响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清前期济宁运河的治理及对地方的影响
    第一节 清代济宁城的运河管理机构及治理情况
        一、运河管理机构
        二、清前期济宁运河的治理
    第二节 清前期济宁的发展情况
        一、商品贸易的繁荣
        二、济宁城布局变化
        三、济宁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
        四、城乡集市的变化
        五、农业种植种类的变化
        六、文化教育的发展
        七、民风民俗的变化
第三章 嘉庆到清末运河的变化及对地方社会影响
    第一节 嘉庆以后运河概况
    第二节 运河衰败对济宁的影响
        一、经济衰落
        二、城镇没落
        三、灾害频发
        四、匪患猖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清代漕运旗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及意义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文献支撑与用途说明
    四、本论文研究方法、局限与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研究范围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 漕运制度历史沿革与明清漕运制度概况
    第一节 明代以前漕运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明清两代漕运制度述略
        一、“承前启后”的明代漕运
        二、“独具特色”的清代漕运
第二章 清代漕运旗丁群体形成与运漕活动季节性特征
    第一节 明清易代后漕运旗丁群体的形成
        一、清代漕运卫所军役概况
        二、清代卫所屯丁构成及职责
        三、漕运旗丁“释义”考
    第二节 清代漕运旗丁制度与实践双层面考察
        一、漕运制度层面考察:禁令与章程
        二、漕运实践层面考察: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三节 旗丁漕粮运输与社会活动季节性特征
        一、漕粮运输与旗丁社会活动季节性变化
        二、漕粮运输与旗丁社会活动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旗丁挽运漕粮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状况
    第一节 危险的“旅程”:旗丁漕粮运输中的日常生活
        一、京杭运河区域自然环境
        二、运漕中旗丁“旅居”方式与日常生活
    第二节“流动”的运粮人:旗丁漕粮挽运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旗丁挽运漕粮中的社会关系类型
        二、漕运社会关系网络下的旗丁角色
    第三节 落魄的“窘境”:旗丁生计问题探析
        一、落魄的“窘境”
        二、生计窘迫缘由
        三、丁贫下漕运困境
        四、清廷改善旗丁生计政策与措施
第四章 清代漕运旗丁群体文化与社会观念
    第一节、旗丁群体文化与社会观念形成
        一、地缘:运河沿线乡土文化的浸染
        二、漕运:祭祀、演戏等活动的影响
        三、形成:奢靡消费、崇祭与信仰文化
    第二节、旗丁群体文化观念内向与外延
        一、内向:旗丁身份、运役等“内核性”文化的强化
        二、外延:涉漕区域文化、漕运文化等相关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清代旗丁挽运漕粮中的商贸活动与信息流通
    第一节、漕运制度下旗丁例带土宜政策
    第二节、旗丁漕粮挽运中的“利己”活动
        一、商货的夹带
        二、漕粮的盗卖与掺杂
        三、商货的捎带
    第三节、漕粮运输中南北货物流通与商贸活动
        一、丰富了区域市场货物多样性
        二、繁荣了运河沿岸市镇的经济
    第四节、清代京杭运河南北沿岸民间信息传播与扩散——以漕运旗丁为载体的考察
        一、旗丁出运中商业信息的传播
        二、漕船往来中其它非官方信息的传播
        三、旗丁民间信息传播功效的“双重性”
        四、信息传播中旗丁漕运角色强化与社会秩序
第六章 道光朝漕运改制后旗丁群体处境与流向
    第一节、内河漕运危机与海运试行
        一、屡修屡坏的河道
        二、盘坝与拉纤的艰辛
        三、海运的试行
    第二节、漕粮河海并运后旗丁处境与安置
        一、生计维艰的“官差”
        二、清廷安置丁舵措施
    第三节、漕运改制后旗丁群体流向与影响
        一、海运后旗丁群体的流向
        二、旗丁多渠道流向的影响
第七章 漕政视阈下旗丁积弊、地方矛盾与社会应变
    第一节、漕运机制怠坏与“丁疲”的双重性
        一、漕运制度运作机制的怠坏
        二、丁疲问题的双重性
    第二节、旗丁派系之争与社会冲突
        一、派系之争
        二、社会冲突
    第三节、漕政视阈下清中晚期地方吏治与社会危机——以旗丁呈控案为中心的考察
        一、乾隆朝后旗丁呈控案件述要
        二、漕政运作系统的混乱与无序
        三、地方吏治的怠坏与社会危机
    第四节、地方精英为主导的社会应变策略
        一、地方官僚的处理与应对
        二、学者、幕僚等经世之策
        三、地方精英在旗丁积弊改革中的作用
结论
    一、应役与承运:漕运旗丁群体角色再审视
    二、政府与民间:双视角下的旗丁政策再回溯
    三、国家与地方:政策变动中的旗丁群体再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后记

(10)元代唐兀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元代“唐兀”的概念及其族群构成
    第一节 西夏遗民在元明典籍中的称谓
        一、唐兀人
        二、河西人
        三、西夏人
        四、其他
    第二节 “唐兀”在元代史籍中的概念
        一、单纯指代党项族
        二、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的政治共同体代称
        三、西夏王国
        四、地理区域
        五、姓氏
        六、人名
        七、曲牌名
        八、军事组织与军队名
    第三节 元代唐兀人共同体的构成
        一、党项人
        二、汉人
        三、鲜卑人
        四、沙陀人
        五、回鹘人
        六、女真人
        七、回回人
        八、吐警人
        九、其他
第二章 元代唐兀人的迁徙与分布
    第一节 唐兀人进行民族迁徙的历史前提
    第二节 元代北方地区唐兀人的迁入
        一、腹里地区(中书省辖地)
        二、河南江北行省北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三、陕西行省
        四、北方其他地区
    第三节 元代南方地区唐兀人的迁入
        一、河南江北行省南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二、江浙行省
        三、江西行省与湖广行省
        四、四川行省与云南行省
    第四节 元代唐兀人的迁出地——西夏故土
        一、唐兀人的主要迁出地
        二、留居河西的唐兀人及其在西夏故地的迁徙
        三、其他民族迁入西夏故地
第三章 元代唐兀人的仕进及其政治活动
    第一节 唐兀人的入仕途径
        一、由怯薛入仕
        二、由荫袭入仕
        三、由科举入仕
        四、由贡举入仕
        五、由吏员入流及其他
    第二节 元代唐兀人在中央的任职
        一、中书省与六部
        二、御史台
        三、枢密院及侍卫亲军
        四、诸院、寺、府、监
    第三节 元代唐兀人在地方机构中的任职
        一、行省与宣慰司
        二、诸路、府、州、县与录事司
        三、地方监察机构
        四、其他地方官署
    第四节 唐兀人入仕元朝的意义——以制度贡献为中心
        一、儒户及相关制度
        二、帝师、八思巴祭祀、僧狱制度与司禋监
        三、御史台
        四、军政与站赤制度
        五、其他制度
第四章 元代唐兀人的姓名与婚姻
    第一节 元代唐兀人的姓名——以传世文献为中心
        一、用旧姓
        二、用赐姓
        三、自改姓
        四、不称姓
        五、唐兀人的名——以蒙古名为例
    第二节 元代唐兀人婚姻若干问题考补
        一、元代唐兀人婚姻补考
        二、通婚对象的族属
        三、初婚的婚龄
        四、婚姻观念与婚俗
        五、几种特殊婚姻形态
第五章 元代唐兀人的家庭观念与户计归属
    第一节 元代唐兀人的家庭观念
        一、聚族而居
        二、奉养长辈
        三、教育子弟
        四、丧葬循礼
    第二节 元代唐兀人的户计归属与经济地位
        一、民户
        二、河西户
        三、军户
        四、站户
        五、僧户
        六、儒户
第六章 元代唐兀人的儒学与宗教活动
    第一节 元代唐兀人的儒学
        一、以理学名家为师友,崇尚闽洛诸子
        二、对地方教育事业的重视
        三、对忠君观念的升华
    第二节 元代唐兀人的宗教活动
        一、佛事活动——以河西儒士为中心
        二、其他主流宗教活动
        三、民间地方信仰活动
尾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元史·河渠志·济州河》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山东进士研究[D]. 高敏. 安徽大学, 2021
  •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D]. 张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蒙元时期契丹军研究[D]. 杨义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5]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D]. 顾大治. 东南大学, 2018(05)
  • [6]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D]. 周广骞. 上海大学, 2018(02)
  •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清代运河兴衰对济宁地区的影响[D]. 薛琦.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9]清代漕运旗丁研究[D]. 沈胜群. 吉林大学, 2017(09)
  • [10]元代唐兀人研究[D]. 邓文韬. 宁夏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元史、运河史、济州河》辨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