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玉环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一、玉环的活力从何而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指出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刘烁宇[2](2021)在《论《长恨歌·仙会》中杨玉环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烁宇嗓音嘹亮、扮相端庄大方,基本功扎实,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跟随张晶学习了梅派《生死恨》《黛玉葬花》《太真外传》《凤还巢》等戏,毕业时凭借此文获得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导师张晶寄语刘烁宇:"她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进取,无论是在表演上还是专业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她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马路游[3](2021)在《新世纪唐朝题材古装剧中“盛世”景观的影像呈现与文化认同》文中指出

宁亚群[4](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于丽梅[5](2021)在《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变化必将对其他要素的配置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政策的提出,海岛经济快速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使海岛人口迁移呈现出岛内居民迁出和岛外人口迁入的特殊现象。12个海岛县(区)人口迁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2018年,除定海区和崇明区外,其余海岛县(区)迁出人口均大于迁入人口,人口迁出现象比较严重,对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促进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对海岛人口迁移的时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与OLS回归估计方法,对海岛人口迁移及迁移类型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长海县为例,从微观层面切实探究海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为明晰海岛人口迁移现状及采取措施解决现存的海岛人口问题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12个海岛县(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旅游发展在总体趋势向好的情况下,各个海岛县(区)之间差异明显,对海岛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异产生影响。第二,在海岛人口迁移演变特征方面,海岛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9-2018年,海岛总和迁移量逐渐减少,但海岛间的迁移存在差异性,其中崇明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其次为平潭区、普陀区,而长海县与南澳县人口迁移数量最少。从迁移类型区划分上看,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指标,海岛人口迁移类型区的划分具有大致相同的趋势,海岛人口迁移较为活跃,且人口迁出类型区逐渐增多,迁入类型区逐渐较少,海岛人口迁出现象较为严重。第三,对海岛总体迁移与海岛迁移类型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海岛不同迁移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影响因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教育水平是共同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对海岛人口迁移的微观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海岛生活环境对海岛居民的迁移意愿的产生具有显着影响,与前文宏观层面影响因素研究较为一致,海岛的娱乐设施、就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治安、教育条件及自然环境指标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产生都具有显着影响。但公共交通条件指标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产生不具有显着影响,由此可以发现,部分宏观因素如海岛交通条件的便利程度会促进海岛人口的迁移,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交通不便利而产生迁移意愿。

徐晓娟[6](2021)在《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结构的演化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和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减少交通对景区发展造成的掣肘,促进地区旅游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性研究可为区域旅游景区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浙江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景区和交通相关资料,基于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以及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格局、交通通达性进行研究分析,揭示A级景区空间结构和交通通达性的演变规律,为浙江省A级景区优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从浙江省整体空间看,浙江省2010年至2019年A级景区数量增长明显,各城市间差异较大,景区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同时,A级景区在空间上分布状态也发展变化,由集聚状态向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转换。进一步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其整体空间格局发现,浙江省A级景区集聚性不断下降,均匀性逐渐上升。(2)从空间结构演化看,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景区空间变化差异大。5A级景区为均匀分布,但趋于集聚型分布,4A级景区均为集聚型分布,集聚程度变化小,但总体上集聚程度加剧,3A级景区由均匀分布向集聚分布转变。人文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总体上北多南少,东多西少,人文类景区高集聚区为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四市,自然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格局与浙江省地形地貌高度相关。乡村田园类景区发展迅速,景区数量明显增加,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多变,无明显分布规律。现代娱乐类景区发展相对较慢,景区数量增长不明显,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3)从A级景区与交通通达性来看,浙江省陆路交通通达性越好的区域A级景区等级越高,A级景区分布越密集。不同类型的A级景区与交通线之间的关联性不同,人文景观类A级景区和现代娱乐类A级景区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1km内,与交通通达性联系最为密切,乡村田园类景区次之,自然景观类景区数量在通达性较弱的地区有较高占比。(4)从A级景区与交通网络分布模式来看,浙江省A级景区以交通线为发展轴,随着通达性水平的提高,A级景区在交通路网的辐射影响下向外围不断扩张,以交通为轴线,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正在由“点-轴”式向网络式发展转变。(5)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地区交通通达性水平的提升,同时,地区交通网络结构的完善促进A级景区在空间上得到优化提升。本文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等进一步深化研究。对浙江省A级景区通达性研究,本文仅以交通节点进行计算测量,在今后的研究中若能细化至景区本身则更能反映客观事实。

胡凌燕[7](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胡圆圆[8](2020)在《《长恨歌》听觉叙事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古代叙事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其声音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诗歌的内容,可以将诗歌分为"贵妃承恩""马嵬留魂""玄宗思妃""玄宗寻妃"四个部分,且每个部分对应一幅音景。通过对这四幅音景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长恨歌》的听觉叙事对于环境塑造和人物刻画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为诗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此外,巧用有声与无声的对比及隐性声音的大量运用是该诗听觉叙事的两大特点。

王茜茜[9](2021)在《艺术评论中译英的难点与策略 ——以《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阳光下的城市》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成为向外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客观需求。以艺术评论为代表的艺术类文本外译需求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一类重要的翻译文本。通过艺术评论,外国读者既能够深入地认识中国艺术家与中国艺术作品,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现状与悠久历史。因此,艺术评论外译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和我国国家形象传播都可谓意义深远。本文基于《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阳光下的城市》两个项目,总结了中文艺术评论的语言特点及英译难点。翻译中,译者往往不但要处理大量艺术专业术语、包含中文独特概念的评论性表达,还要应对原文突出的写作风格,以及模糊而松散的逻辑等等。针对上述难点,笔者由面及点地提出了这类文本中英译的策略:首先,译者应该在译前整体把握原文,框定需要了解的知识范围,以在译文质量和时间、精力成本间取得平衡;在此知识范围内,译者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多媒体资源,直观地认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了解艺术评论的对象;译者还可通过查找特定平行文本积累相关语言及背景知识。此外,对于有志于长期从事艺术评论翻译的译者而言,需注意积累各个艺术门类的知识和翻译经验,实现触类旁通的效果。其次,笔者总结了针对术语和评论性表达的处理策略,如翻译术语时查证需与自译并重,对译入语读者而言的陌生概念需注意阐明,同类术语翻译需成体系,从评论者视角出发解读评论性表达等等。最后,对于中文特色词语、逻辑和写作风格的处理,笔者认为,译者需注意首先满足文本的信息功能,再考虑审美功能,如需注重挖掘和传递四字词语中的信息,借助互联网随时检查译文是否准确、地道,在翻译中需定位、梳理原文模糊而松散的逻辑,并在译文中进行体现等等。

彭辉[10](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玉环的活力从何而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环的活力从何而来(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三、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2)论《长恨歌·仙会》中杨玉环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唱腔的处理
二、身段的处理
三、情绪的把控

(4)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现有文献评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2.2.2 人口迁移类型
        2.2.3 海岛与海岛旅游
    2.3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2.3.1 宏观迁移理论
        2.3.2 微观迁移理论
3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分析
    3.1 海岛县(区)基本情况
        3.1.1 海岛自然地理情况
        3.1.2 海岛经济发展
        3.1.3 海岛旅游发展
        3.1.4 海岛人口情况
    3.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海岛人口迁移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3.2.3 海岛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4.1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宏观分析
        4.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2 影响因素分析
    4.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微观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岛民生活环境满意度分析
        4.2.3 生活环境满意度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海岛基本情况分析
        5.1.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时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5.1.3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4 岛民生活环境感知差异反映出海岛建设需要改善的侧面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深度方面
        5.2.2 在影响因素选取方面
        5.2.3 在数据采集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长海县人口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1.1.2 景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1.1.3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评述
3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浙江省概况
        3.1.2 浙江省旅游业与A级景区概况
        3.1.3 浙江交通发展概况
    3.2 相关数据来源
        3.2.1 景区数据来源
        3.2.2 交通数据来源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3.3.2 交通通达性研究方法
4 A级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4.1 A级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4.1.1 景区数量变化
        4.1.2 景区等级变化
        4.1.3 景区类型变化
    4.2 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4.2.1 空间分布类型演化
        4.2.2 空间分布方向演变
        4.2.3 空间格局演化
5 A级景区交通通达性分析
    5.1 A级景区与交通线路缓冲区
        5.1.1 整体分布与交通缓冲区关系
        5.1.2 不同等级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5.1.3 不同类型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5.2 交通节点与A级景区的通达性分析
        5.2.1 地级市节点交通通达性
        5.2.2 县市(区)节点交通通达性
6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的关系及优化措施
    6.1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关系研究
        6.1.1 交通通达性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6.1.2 A级景区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交通通达性的提升
    6.2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6.2.1 存在问题
        6.2.2 优化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四、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总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长恨歌》听觉叙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恨歌》的音景建构
    (一)“贵妃承恩”之音景
    (二)“马嵬留魂”之音景
    (三)“玄宗思妃”之音景
    (四)“玄宗寻妃”之音景
二、《长恨歌》听觉叙事的特点
    (一)巧用有声与无声的对比
    (二)隐性声音的大量运用
三、结语

(9)艺术评论中译英的难点与策略 ——以《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阳光下的城市》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描述与中文艺术评论语言特点概述
    第一节 《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与《阳光下的城市》项目概况
    第二节 中文艺术评论语言特点概述
第二章 艺术评论中译英难点概述
    第一节 涉及大量艺术专业术语
    第二节 中文独特概念难以找到英文对应表达
    第三节 写作风格突出易影响译文地道程度
    第四节 原文逻辑往往松散而模糊
第三章 艺术评论中译英策略
    第一节 整体把握原文,搭建知识体系
        一、通读全文,框定知识范围
        二、 “关键词搜索”:利用多媒体资源身临其境
        三、查找平行文本,积累语言背景知识
        四、艺术相通,坚持积累各门类知识
    第二节 术语及评论性表达的翻译策略
        一、查译并重,阐明陌生概念
        二、同类术语成体系翻译
        三、从评论者视角拆解评论性表达
    第三节 中文特色词语、逻辑与写作风格应对策略
        一、四字词语,以信息传递为重
        二、随时检查译文表达是否地道
        三、定位并梳理松散、模糊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
附录二 阳光下的城市

(10)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学术创新
        1.3.4 器名定则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2.1 研究回顾
    2.2 新岗遗址分期
        2.2.1 遗址概况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2.3 墓葬分期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2.3.1 遗址概况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3.3 墓葬分期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2.4.1 遗址概况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4.3 墓葬分期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2.5.1 遗址概况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5.3 墓葬分期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2.6.1 遗址概况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6.3 墓葬分期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2.8.2 其他遗址分期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3.1 研究回顾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3.3.1 遗址分布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4.1 研究回顾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4.4.1 自然因素
        4.4.2 经济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5.1 研究方法
    5.2 新岗墓地分析
        5.2.1 墓葬分类
        5.2.2 社会结构
        5.2.3 墓组分析
        5.2.4 新岗墓地小结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5.3.1 墓葬分类
        5.3.2 社会结构
        5.3.3 墓组分析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5.4 崧泽墓地分析
        5.4.1 墓葬分类
        5.4.2 社会结构
        5.4.3 墓组分析
        5.4.4 崧泽墓地小结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5.5.1 墓葬分类
        5.5.2 社会结构
        5.5.3 墓组分析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5.6 毘山墓地分析
        5.6.1 墓葬分类
        5.6.2 社会结构
        5.6.3 墓组分析
        5.6.4 毘山墓地小结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6.1 研究回顾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6.4.3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致谢

四、玉环的活力从何而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2]论《长恨歌·仙会》中杨玉环的塑造[J]. 刘烁宇. 中国京剧, 2021(08)
  • [3]新世纪唐朝题材古装剧中“盛世”景观的影像呈现与文化认同[D]. 马路游.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5]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丽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D]. 徐晓娟.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7]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8]《长恨歌》听觉叙事初探[J]. 胡圆圆.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艺术评论中译英的难点与策略 ——以《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阳光下的城市》项目为例[D]. 王茜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10]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

标签:;  ;  ;  ;  

玉环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