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AMP的浓缩结晶

5' - AMP的浓缩结晶

一、5'——AMP的浓缩结晶法(论文文献综述)

相蕊[1](2021)在《艾克曼菌中Amuc1102和Amuc1098蛋白的初步晶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黄文怡[2](2021)在《用于·OH检测的二氢喹啉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长伟[3](2021)在《核电级高纯硼酸制备新技术及纯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硼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虽然是硼资源大国,但是由于硼矿品位较低和加工工艺限制,致使所产高纯硼酸无法达到核电工业要求,核用硼酸主要依赖进口,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便捷低廉地提供核电用硼酸,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用硼酸制备技术非常迫切。本论文旨在制备出核电级高纯硼酸,在前人硼酸酯制备基础上,为了对比制备过程中不同硼源对硼酸转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硼源酯化法工艺;为了解决酯化法过程中生成的水难以除去的问题,开发了酯交换技术,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了解决酯交换法所得样品钙和镁含量波动问题,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酯化法制备高纯硼酸工艺研究。对工业硼酸自制的焦硼酸和甲醇为原料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水浴温度对转化率和最佳工艺参数下产品纯度的影响;在和其相同反应时间和水浴温度下,对以工业硼酸、氧化硼和甲醇为原料采用酯化法,研究了不同原料摩尔比,对转化率和在最佳条件下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焦硼酸为原料时,最佳工艺参数为,摩尔比1:9,反应时间1.5h,水浴温度为70℃,硼酸转化率92.39%;以硼酸为原料当摩尔比为1:9时,硼酸转化率90.01%;以氧化硼为原料当摩尔比为1:7时,硼酸转化率88.56%。产品纯度检测发现除钙杂质外其余杂质均在0.50 ppm以下,没有明显差别。(2)酯交换法制备高纯硼酸工艺研究。以工业硼酸、交换剂和甲醇为原料,先由硼酸和交换剂为原料制备出中间过渡物然后再和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酯产率和酯交换率的影响,检测了最佳工艺参数下产品纯度,还研究了水解用水量对水解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摩尔比1:5:10,酯交换反应时间3.5h,酯产率82.22%,酯交换率95.34%,除水率86%以上,水解用水量为共沸物质量的1.2倍时,水解产率为80.74%,产品纯度检测发现除钙外其余杂质均在0.30 ppm以下。(3)高纯硼酸制备过程中钙和镁含量波动研究。通过控制蒸馏过程得到不同蒸馏馏份,向原料中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钙和镁杂质,以及向原料中加入不同的常见络合剂,探究对钙和镁含量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此工艺对镁杂质基本能起到完全去除作用,能使其含量降低到0.50 ppm以下;对钙杂质得到其波动的可能原因,通过加入EDTA能使钙含量降低到0.52 ppm,从而达到核电级硼酸的要求。

母倩文[4](2021)在《SHP2抑制剂的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转移及肿瘤发生发展等生理病理活动,主要由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s)和激酶(Kinases)协同完成。SHP2(Src homology-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是由PTPN11编码的重要酪氨酸磷酸酶,参与调控多种癌症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SHP2突变可引起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努南综合征和豹皮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发生,因而开发SHP2抑制剂对治疗SHP2相关疾病尤其是癌症具有重要意义。SHP2_E76K突变是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突变,而现有抑制剂对该突变型SHP2的抑制活性低于野生型;此外,SHP2与同源蛋白SHP1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因此,抑制剂的选择性颇为关键。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针对SHP2_E76K突变体建立抑制剂筛选平台,并针对SHP1测试化合物的选择性,旨在为高活性、高选择性的SHP2抑制剂发现提供苗头化合物。为此,我们首先构建了SHP2和SHP1相关的多种蛋白质(野生型SHP2全长蛋白,SHP2_WT;E76K突变型SHP2全长蛋白,SHP2_E76K;SHP2催化结构域蛋白,SHP2_PTP;野生型SHP1全长蛋白,SHP1_WT;E74K突变型SHP1全长蛋白,SHP1_E74K;SHP1催化结构域蛋白,SHP1_PTP)的表达质粒并纯化得到后续实验所需的目标蛋白。随后,建立针对SHP2和SHP1的酶活测试方法,并靶向SHP2_E76K对2560个老药进行抑制剂筛选,发现10个对SHP2_E76K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中艾曲波帕乙醇胺和漆树酸的抑制活性最佳,对SHP2_E76K的IC50值分别为4.5μM和6.5μM。在针对SHP1测试化合物的选择性实验中,漆树酸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SHP2_WT和SHP1_WT的IC50值分别为2.2μM和10.1μM。我们利用蛋白热迁移方法(Thermal shift assay,TSA)验证活性化合物与SHP2的结合,其中头孢曲松和硫辛酸有较为明显的热迁移现象,ΔTm值分别是2.0℃和1.5℃。接着,我们利用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小分子与SHP2的可能结合模式,发现这些小分子可与底物结合口袋中的关键氨基酸K364、K366、C459、S460和R465等形成了氢键、盐桥等相互作用。最后,我们通过筛选960个晶体条件得到SHP2的晶体生长条件,并使用X-射线衍射法收集晶体数据,尝试解析小分子与蛋白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但没有发现小分子抑制剂的电子云密度,目前仅解析得到SHP2_PTP(1.7?)和SHP2_WT(2.5?)的单晶结构。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SHP2抑制剂的筛选平台,针对老药化合物筛选得到了多个抑制SHP2的活性化合物,解析得到了高分辨率的SHP2_PTP和SHP2_WT蛋白质自身的晶体结构,为后续SHP2抑制剂的优化和复合物结构解析奠定了重要基础。

朱志斌[5](2021)在《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内酯是银杏提取物中主要的活性物质,目前已报道约12种,分别是常量银杏内酯GA、GB、GC、GJ、白果内酯BB,微量银杏内酯GK、GL、GN、GP、GQ、GM等。银杏内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清除自由基等广泛的生理作用,对保护脑缺血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保护神经损伤均有显着作用。银杏内酯B(GB)为研究最活跃的化合物之一,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抗肿瘤靶点和通路较丰富。除GB外的其它内酯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构建天然源银杏内酯化合物库并研究银杏内酯抗肿瘤活性,开发内酯单体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工艺,实现常量银杏内酯快速制备,开发稀有内酯化合物GL、GK、GN合成工艺,解决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稀有内酯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初步研究银杏内酯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以GB为母核拼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苯甲酸类小分子侧链,合成了系列GB-苯甲酸衍生物,初步评价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银杏总内酯为原料,优化获得最佳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95 m L/min,柱温35℃,进样量10.0 m L/次,分离时间60 min;蒸发光检测器检测条件:雾化室温度70℃,载气为N2,流速2.5 L/min,单次最大上样300.0 mg。可一次制备得到的5种常量内酯单体,分别为GC、GJ、BB、GA、GB,纯度>98.0%,收率>95.0%,具有分离快速、高效的优势。以GA、GB、GC分别为底物制备稀有内酯GK、GL、GN的简便方法。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GA、GB、GC各100.0 mg分别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搅拌,氮气保护下降温至-25℃,滴加3.0 m L/g DAST反应0.5 h,室温搅拌至底物反应完全,纯水淬灭,旋蒸除去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甲醇溶解,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分别制备得到稀有内酯GL 22.8 mg、纯度98.3%、收率22.8%,GK 44.0 mg、纯度99.0%、收率42.7%,GN 7.3 mg、纯度98.6%,收率9.0%。(2)噻唑蓝(MTT)法体外细胞实验初步研究了已获得的8个天然内酯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μmol/L GA、GB、GC、GJ、GK、GL、GN和BB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8.76%、37.5%、36.79%、22.8%、20.2%、26.74%、11.12%、14.79%。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分别为28.22μmol/L、14.93μmol/L、15.33μmol/L、34.21μmol/L、39.36μmol/L、>100μmol/L、>100μmol/L、23.39μmol/L,其中GB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抑制活性最强。(3)基于活性最优原则选择GB(1)为原料,分别用对氯苯甲酸、对氟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3-甲氧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二硝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剂和1-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缩合剂作用下合成。反应结束后,经高压制备色谱纯化得到合成衍生物2~12,并通过核磁共振谱进行了1H NMR、13C NMR结构表征确定结构。其中GB C-1位衍生产物有:1-(4-氯苯甲酰基)GB(2)、1-(4-氟苯甲酰基)GB(4)、1-(4-甲氧基苯甲酰基)GB(6)、1-(4-硝基苯甲酰基)GB(8)、1-(3-甲氧基苯甲酰基)GB(10)、1-(3’5’-二硝基苯甲酰基)GB(12);GB C-10位衍生产物有:10-(4-氯苯甲酰基)GB(3)、10-(4-氟苯甲酰基)GB(5)、10-(4-甲氧基苯甲酰基)GB(7)、10-(4-硝基苯甲酰基)GB(9)、10-(3-甲氧基苯甲酰基)GB(11)。Sci Finder数据库检索证实这11个GB衍生物为未经文献报道过的新化合物。(4)体外细胞实验初步研究了GB及11种GB-苯甲酸衍生物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噻唑蓝(MTT)法体外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2、3、6、7、10、11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05μmol/L、13.72μmol/L、63.30μmol/L、31.79μmol/L、46.93μmol/L、24.65μmol/L。Annexin V/PI双染法测试显示化合物3诱导SKOV3细胞凋亡稍优于1、6、10,凋亡率为37.10%。分析发现C-10位酯化衍生产物诱导SKOV3细胞凋亡活性高于C-1位的酯化衍生产物。

王亚森[6](2021)在《人源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优化》文中认为人源溶菌酶(h LYZ)是一种新型抗菌物质,其作用机制与传统抗生素不同,h LYZ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又因为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因此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分泌表达h LYZ,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编码h LYZ的碱基序列并进行人工合成,将h LYZ基因序列构建到质粒p PIC9K中,得到重组质粒p PIC9K-h LYZ,再利用组成型启动子PGAP取代p PIC9K-h LYZ中的诱导型启动子PAOX1,得到重组质粒p PIC9K-PGAP-h LYZ。将含有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质粒分别插入到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中,分别利用诱导型启动子PAOX1和组成型启动子PGAP分泌表达h LYZ,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其在毕赤酵母的发酵上清液中分泌表达,并以溶壁微球菌为指示菌在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出h LYZ的活性。在摇瓶水平上优化h LYZ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诱导型启动子PAOX1发酵生产h LYZ的最适条件为26℃,p H 6.0,甲醇诱导后96 h酶活达到最高,酶活可达16,400±700 U·m L-1;组成型启动子PGAP发酵生产h LYZ的最适条件为28℃,p H 6.0,使用葡萄糖为碳源后48 h酶活达到最高,但仅达到310±17.3 U·m L-1,因此本研究选用诱导型启动子PAOX1发酵生产h LYZ。(2)本研究通过结合多种策略提高h LYZ的分泌效率及酶活。优化了h LYZ的分泌信号肽,使用十种信号肽分别替代p PIC9K-h LYZ中的α信号肽,其中,HFBI信号肽(Hss)效果最佳,可将h LYZ的分泌酶活提高至24,880±1034.6 U·m L-1,为出发菌株的1.51倍。在使用最佳信号肽的基础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毕赤酵母中的液泡分选受体VPS10-1/2基因,构建了两株单基因缺陷型和一株双基因缺陷型菌株。研究表明,相比其他菌株,敲除了VPS10-1基因的菌株对h LYZ的分泌效率提升最大,其酶活提高至59,080±3040U·m L-1,为出发菌株的3.6倍。最后,本研究探究了十种毕赤酵母内源伴侣蛋白/转录因子对h LYZ分泌效率及酶活的影响,并共表达了Ero1p和Pdi1p两种伴侣蛋白提高h LYZ的分泌酶活,最终在摇瓶水平上将h LYZ的分泌酶活提高至88,780±4830 U·m L-1,为出发菌株的5.41倍。(3)为了降低h LYZ的生产成本,通过对毕赤酵母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ROMY培养基。利用5 L发酵罐发酵生产h LYZ,通过对甲醇诱导时菌体的浓度优化提高h LYZ的分泌表达,5 L发酵罐中最高酶活达到352,000±16696.5 U·m L-1,蛋白含量达到3.18 mg·m L-1,为h LYZ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孟详东[7](2021)在《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文中认为污水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废弃物,水分和有机物含量高,极易变质腐败。污泥内富集大量微生物、病原体、药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给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带来极大风险。同时,污泥中富含高热值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具有能源和资源化利用潜力。特别是污泥中富集了污水中50%以上的磷元素,是巨大的磷资源库。因此,在污泥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置的基础上,实现磷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热处置方法因其能大幅缩减污泥体积、消灭病原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和回收利用能量等优势成为污泥处置研究热点。同时,污泥热处置会提高产物中磷含量。然而,目前缺少适用于磷资源回收利用的污泥热处置方法,对污泥热处置过程磷形态转化、产物中磷资源回收利用或改性的研究不足。对此,本文以实现污泥中能源和磷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目标,设计利用污泥自身热值、降低飞灰产量的低温燃烧系统,对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各相产物组分分布特点、热处置方式和条件对磷迁移影响、低温热处置过程中磷转化路径以及热产物中磷释放回收方法和机理等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改性研究,对混烧特性、产物和混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全面研究,为污泥的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案。本文首先利用流化床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三种方法,研究热处置方式、温度和气氛对固相产物磷富集率、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热处置可提高热产物磷含量至85 mg/g以上。高温焚烧不利于磷的富集和有效性的提高,焚烧温度高于800℃时,磷富集率低于75%。提高氧气浓度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纯氧低温灰中生物有效磷含量48.7 mg/g。低温燃烧和热解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污泥中重金属随氧化程度加深从易浸出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低温氧化方式是适用于污泥中磷回收利用的热处置方式。开展了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和气相、液相产物的研究。利用污泥低温燃烧设备研究空气流速和污泥粒径及含水率对燃烧峰值温度、锋传播速度和气、液相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气流速小于10.4 mm/s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空气流速增加,超过这一范围时对流换热增强,减缓了燃烧锋面蔓延速度;空气流速增加降低了液相产物的产率。增加含水率会降低峰值温度和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含水率超过11%的污泥无法维持低温燃烧;含水率的提高不利于污泥的完全燃烧,提高了液相产物产率。增加污泥粒径降低了低温燃烧的峰值温度;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粒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粒径大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受比表面积影响,氧化反应速率主导对蔓延速度的影响,小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主要受堆积密度影响,堆积密度的增大减缓了污泥质量损失速度,增大粒径会提高焦油产率,对焦油中各组分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小。研究了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污泥中无机磷占总磷的含量超过80%,热解促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使正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提高热解温度有助于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向磷灰石无机磷(AP)转化,AP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污泥中的有机磷和多聚磷酸盐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别转化为无机磷和正磷酸盐,使蓝铁矿(Vivianite)和水铁矿磷酸盐络合物(P-Ferrihy)转化为Fe PO4和钙-磷化合物,促进产物中钙-磷化合物的形成。污泥低温燃烧灰中总磷和无机磷含量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加,促进了NAIP向AP的转化,有助于促进燃烧灰中Ca HPO4和P-Alumina分别向HAP和Al PO4转化,氧化程度加深使Fe PO4向铝-磷或钙-磷化合物转化,提高了污泥灰中磷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和回收进行了研究。利用“酸提取-树脂净化-磷酸铵镁结晶”方法将低温燃烧灰中磷以高纯度鸟粪石(Mg NH4PO4)形式回收。使用盐酸提取低温灰中的磷,酸浓度不低于0.4 mol/L时,液固比对磷浸出效率影响小;液固比不高于20 ml/g时,酸浓度对金属元素浸出效率影响小;优化的酸提取条件为0.8 mol/L的盐酸溶液,20ml/g液固比,磷的提取效率为97.2%,提取液中金属杂质含量低。参数方程Thomas模型对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液中Fe3+过程的描述性好,综合模拟和实验结果确定净化富磷提取液的最佳参数条件。以高纯度鸟粪石晶体从净化液中提取磷的最佳条件为溶液中氮、磷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1,溶液p H值为10.0。本研究提高磷回收效率至84%,含磷终产物鸟粪石晶体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磷肥限制标准。最后,对玉米芯、稻壳和大豆秸秆与污泥低温混烧过程磷迁移特性和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掺混增加了污泥基燃料中挥发分含量和热值,减少了灰分含量,提高了燃烧速率。混烧后铁-磷化合物和Na OH可溶性磷含量减少,钙-磷化合物和HCl可溶性磷含量增加。污泥中的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与生物质中的有机植酸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解,释放出的正磷酸根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Fe PO4、Al PO4、Ca3(PO4)2和Mg3(PO4)2等金属磷酸盐。燃料中钙取代铁-磷化合物和铝-磷化合物中铁和铝生成Ca2P2O7,Ca(PO3)2,Ca HPO4和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生物质为该转化提供钙源和镁源,促进铁/铝-磷化合物向钙/镁-磷化合物转化。钙源的增加促进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向羟基磷灰石转化。钙或镁含量高的生物质有助于提高产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生物质中钙含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叶心[8](2021)在《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咖啡碱(Caffeine)是一种嘌呤类生物碱,具有缓解疲劳、兴奋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情绪等作用,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咖啡碱自然存在于许多植物的叶子和种子中,在茶叶中的含量最高。目前工业上通过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生产茶多酚时会得到三个组分,即水相Ⅰ、乙酸乙酯相Ⅱ和水相Ⅱ(萃余液),萃余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但常被作为废水直接排放,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茶叶深加工企业效益,建立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咖啡碱十分必要。本文对萃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探究纯化得到的茶叶咖啡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预防作用,以期为茶叶咖啡碱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主要成分分析及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研究。萃余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分别占萃余液干重的51.46%、22.85%和10.43%,乙酸乙酯相Ⅱ主要由茶多酚组成,其它化学成分的含量极低,而水相Ⅰ主要由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构成。经过萃取工艺,茶多酚在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32.45%、23.75%和43.81%,咖啡碱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63.33%、33.89%和2.78%,超过90%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分配在水相Ⅰ中,活性较高的酯型儿茶素主要分配在乙酸乙酯相Ⅱ中,而非酯型儿茶素则主要分配在萃余液内。结果表明,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能够较好地实现茶叶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茶多酚,萃余液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咖啡碱含量较高,选用升华法对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较为适宜。2.萃余液前处理剂的筛选与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优化。通过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的咖啡碱,筛选出咖啡碱回收率和纯度较高的碳酸钠作为前处理剂,探究了p H、升华温度、升华时间和碳酸钠添加量对咖啡碱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升华工艺条件:升华温度214℃,升华时间28 min,碳酸钠添加量与原料质量之比为2.3:1(w/w),该条件下咖啡碱回收率可达76.21%,咖啡碱纯度高于98.5%。使用最佳升华工艺对四种不同原料中的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以传统升华方法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升华工艺适用于不同原料中咖啡碱的分离纯化,且回收率比传统升华方法提高约29%,并进一步证实茶多酚是影响咖啡碱回收率的主要因素,而茶多糖会降低咖啡碱的纯度。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定了纯化所得物质为无水咖啡碱,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得咖啡碱晶体形态呈针状和棒状,表面堆积致密,品质较高。3.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作用研究。通过给小鼠喂食高脂饲料构建小鼠NAFLD模型,对比观察高脂饮食下摄入不同剂量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肥胖、脂质积累、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脂饮食组,茶叶咖啡碱预防组可以降低小鼠体重和白色脂肪系数,增大棕色脂肪系数;降低小鼠血清中TG、TC和LDL-C的含量,增加HDL-C的含量,降低小鼠肝重指数和肝脏中TG、TC的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葡萄糖耐受;降低小鼠肝脏中MDA含量,增加小鼠肝脏中SOD、CAT和GSH含量;下调小鼠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上调小鼠血清中IL-10的水平;肝脏切片HE染色显示,茶叶咖啡碱减轻了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空泡的产生,茶叶咖啡碱具有明显预防NAFLD的作用。4.茶叶咖啡碱对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中炎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q RT-PCR检测小鼠肝脏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茶叶咖啡碱能下调高脂饮食小鼠肝脏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来预防肝脏炎症的产生,通过抑制脂肪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ACC-1和SCD1的表达、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PPAR-α和CPT-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肝脏内脂肪的堆积,从而起到预防NAFLD的作用。

谭旭[9](2021)在《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制备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氨羟苄头孢菌素等。目前,D-HPG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以及海因酶转化法。化学法需要多步骤的工艺流程、苛刻的反应条件以及昂贵的前体物质,而海因酶转化法则存在生产强度低和光学纯度低的问题。本研究报道了一条新型D-HPG合成路线,该路线以廉价的L-酪氨酸为底物,依次经过L-氨基酸脱氨酶(L-AAD)、4-羟基扁桃酸合酶(Hma S)、(S)-扁桃酸脱氢酶(MDH)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DAPDH)的催化最终生成D-HPG。然后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提高了DAPDH的还原胺化活性并通过启动子工程优化了路径酶的蛋白表达水平,最终提高了该级联反应的D-HPG合成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构建并验证D-HPG合成级联路径。首先,筛选到Proteus mirabilis来源的L-AAD(Pm L-AAD)、Streptomyces ambofaciens来源的HmaS(Samb HmaS)、Pseudomonas aeruginosa来源的MDH(Pa MDH)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来源的DAPDH突变体(CgDAPDHBC621)作为级联反应的路径酶,并通过体外反应验证了该级联路径的可行性;随后,通过体外转化实验,鉴定了低催化活性的CgDAPDHBC621是该级联反应的限速酶。(2)蛋白质工程改造CgDAPDHBC621提高还原胺化活性。根据DAPDH催化酮酸还原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推测出D-HPG与CgDAPDHBC621之间的氢原子转移距离(d C6HDAP-C4NNADP)不满足催化距离的要求;基于此猜想,设计了“构象旋转”的蛋白质改造策略,筛选得到最佳突变体T4(CgDAPDHBC621/D120S/W144S/I169P),与亲本酶T0(CgDAPDHBC621)相比,T4的比酶活提高37倍,kcat/Km值提高119倍;分子对接表明:(1)D-HPG的酚羟基与残基之间的空间冲突得到了缓解,并为D-HPG提供了构象旋转的空间;(2)突变加强了D-HPG与蛋白之间的氢键作用并消除了D-HPG与W144残基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3)dC6HDAP-C4NNADP由3.5(?)缩短至2.7(?);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突变体蛋白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还原胺化反应的进行。(3)四酶组装合成D-HPG。构建最佳突变体T4与PmL-AAD、SambHma S和Pa MDH的共表达菌株,并通过启动子调控策略优化了Pa MDH和CgDAPDHBC621的表达水平得到菌株Escherichia coli 05;然后,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了E.coli 05的最佳产酶条件:最适起始诱导菌体浓度OD600值为4,最适诱导剂种类为IPTG,最适诱导温度为25oC,最适诱导时间为15 h;通过转化条件优化,确定了E.coli 05转化L-酪氨酸生成D-HPG的最佳转化条件为:50 g·L-1 L-酪氨酸,20 g·L-1全细胞催化剂,最适转化温度30oC,最适转化p H 8.5;将反应放大到3-L发酵罐水平进行规模化制备,20 h内将50 g·L-1L-酪氨酸转化生成42.69 g·L-1 D-HPG,转化率达到92.5%。

王力[10](2021)在《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儿茶素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尚未有很好的简便、快速、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制备高纯度EGCG的方法。此外,EGCG较低的贮藏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也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本文研究并优化了国产大孔树脂纯化茶多酚中EGCG单体的工艺,并以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为载体包埋EGCG后对其储藏稳定性、胃肠道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小鼠结肠炎模型探究胆盐脂质体包埋前后EGCG功能活性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具有高吸附量和解吸率的NKHC-2树脂和LX-20B树脂,通过动态乙醇梯度洗脱实验进一步筛选出对EGCG分离效果较好的LX-20B树脂用以研究EGCG的纯化工艺。动态吸附/洗脱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0.2 BV 250mg/m L茶多酚溶液以1 BV/h的流速上样后,先用2 BV去离子水洗脱得组分W,再用1 BV 3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30-1,继续用1 BV 3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30-2,最后用3 BV 8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80。其中,组分E30-2中EGCG纯度可达70.08±2.55%,EGCG回收率可达68.07±2.43%。树脂重复使用6次之后,分离效率无显着变化。组分E30-2在40%(w/w)的水溶液中结晶7 d之后,EGCG纯度可达95.87±0.89%。通过紫外光谱、质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图确定了纯化所得物质为EGCG,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本文中纯化所得EGCG的晶型结构为I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EGCG结晶形态为细长型碎片结构。以EGCG包埋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值为指标,制备了一种含有胆盐的EGCG脂质体,称为EGCG胆盐脂质体。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胆固醇:Tween40为1:4(w/w)、胆酸钠:Tween40为1:8(w/w)、EGCG添加量为50 mg时,在该条件下EGCG包埋率为85.93±1.43%、粒径为189.2±12.7 nm、PDI为0.234±0.012、Zeta电位为-39.2±1.8 m V。以EGCG保留率、粒径和Zeta电位值为指标,测定EGCG包埋体系的储藏稳定性和模拟胃肠道稳定性。在p H 6环境中储藏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19倍和1.20倍。在Na Cl溶液(0、20、50、100 mmol/L)中储存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8、1.08、1.09、1.21倍,而胆盐脂质体中游离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7、1.05、1.10、1.22倍。在25℃和37℃下储存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8和4.94倍,而胆盐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7和4.33倍。这些结果表明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能够提高EGCG在p H 6、不同浓度Na Cl溶液(0~100mmol/L)和不同温度(25℃和37℃)下的稳定性。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游离EGCG、EGCG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经过胃肠道模拟消化后EGCG保留率分别为3.09±0.41%、24.02±3.93%、55.74±6.85%和71.67±4.05%,表明EGCG胆盐脂质体的胃肠道稳定性最高。选择胃肠道稳定性最高的EGCG胆盐脂质体,通过大鼠实验进行EGCG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胆盐脂质体的包埋可以延缓EGCG在体内的释放,且能够将EGCG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下面积提高约1.98倍。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并探究EGCG和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在20 mg/kg/d的剂量下,相比EGCG,EGCG胆盐脂质体能够更显着地减少小鼠体重损失、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组织损伤评分,恢复结肠长度。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指标的测定探究EGCG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EGCG能够通过恢复小鼠结肠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uperoxide dismutase,SOD),降低结肠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下调小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上调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以改善小鼠结肠炎症,相比EGCG,EGCG胆盐脂质体在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水平,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小鼠结肠中MPO活性,下调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的水平上显着优于EGCG,从而更好地缓解小鼠结肠炎症状。

二、5'——AMP的浓缩结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AMP的浓缩结晶法(论文提纲范文)

(3)核电级高纯硼酸制备新技术及纯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硼酸的研究进展
    1.1 硼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硼酸的应用及相关标准
    1.3 硼酸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1.4 硼酸提纯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重结晶法
        1.4.2 离子交换法
        1.4.3 络合法
        1.4.4 酯化-蒸馏法
        1.4.5 其他方法
    1.5 硼酸三甲酯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1.6.1 论文研究目的
        1.6.2 论文主要内容
        1.6.3 论文研究意义
2 酯化法制备高纯硼酸工艺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1.2 实验结果表征测试方法
    2.2 焦硼酸和甲醇酯化法工艺
        2.2.1 实验过程
        2.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 硼酸和甲醇酯化法工艺
        2.3.1 实验过程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氧化硼和甲醇酯化法工艺
        2.4.1 实验过程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酯交换法制备高纯硼酸的工艺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3.1.2 实验结果表征测试方法
        3.1.3 实验原理
        3.1.4 实验步骤
    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2.1 不同交换剂摩尔比对酯产率和酯交换率的影响
        3.2.2 不同甲醇摩尔比对酯产率和酯交换率的影响
        3.2.3 不同的酯交换反应时间对酯产率和酯交换率的影响
        3.2.4 水解用水量设计
    3.3 样品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钙和镁含量波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4.1.2 结果测试方法
        4.1.3 实验步骤
    4.2 研究低沸点挥发物的影响因素
        4.2.1 研究不同蒸馏馏分对低沸点钙和镁挥发物的影响
        4.2.2 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钙和镁杂质对低沸点挥发物的影响
        4.2.3 精馏柱长度对钙杂质含量的影响
        4.2.4 络合剂对钙杂质含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SHP2抑制剂的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
    1.2 SHP2 的结构与功能
    1.3 SHP2 突变引发的疾病与抑制剂研究进展
    1.4 SHP1 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研究进展
第2章 SHP2和SHP1 蛋白表达与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和菌株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2.2.4 载体构建
        2.2.5 目的蛋白的表达
        2.2.6 目的蛋白的纯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HP2 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2.3.2 SHP1 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靶向SHP2 抑制剂的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高通量抑制剂筛选方法
        3.2.3 蛋白热迁移实验(Thermal shift assay,TSA)
        3.2.4 分子对接(Docking)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针对老药库的抑制剂筛选结果
        3.3.2 化合物的选择性测试
        3.3.3 化合物与SHP2 的结合验证
        3.3.4 化合物与蛋白结合模式探究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SHP2 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蛋白晶体培养
        4.2.3 蛋白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4.3 蛋白晶体条件筛选与结构解析
        4.3.1 蛋白晶体条件筛选
        4.3.2 SHP2 晶体结构解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酪氨酸磷酸酶相关疾病及抑制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 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银杏内酯
        1.2.1 银杏内酯的化学结构及组成
        1.2.2 银杏内酯化合物来源
        1.2.3 银杏内酯的药理活性
        1.2.4 银杏内酯分析方法
    1.3 银杏内酯衍生物合成及活性研究
        1.3.1 银杏内酯修饰合成原理
        1.3.2 银杏内酯衍生物构效关系
    1.4 银杏内酯B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1.4.1 抗卵巢癌
        1.4.2 抗乳腺癌
        1.4.3 抗结直肠癌
        1.4.4 抗膀胱癌
        1.4.5 抗肝癌
        1.4.6 抗胰腺癌
        1.4.7 抗前列腺癌
        1.4.8 抗肺癌
        1.4.9 抗食管鳞状细胞癌
    1.5 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的意义
第2 章 天然银杏内酯单体筛选库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银杏内酯GA、GB、GC、GJ、BB单体制备
        2.3.2 银杏内酯GN、GK、GL的制备
        2.3.3 银杏内酯单体化合物核磁共振检测
    2.4 实验结果
        2.4.1 银杏内酯单体GA、GB、GC、GJ、BB制备
        2.4.2 银杏内酯GN、GK、GL的制备
        2.4.3 银杏内酯单体结构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3 章 天然银杏内酯抗SKOV3 卵巢癌细胞活性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试剂及其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银杏内酯药物母液配制
        3.3.2 肿瘤细胞体外培养
        3.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及讨论
        3.4.1 银杏内酯对SKOV3 细胞的增殖抑制
        3.4.2 半数抑制率浓度IC_(50)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 章 GB-苯甲酸衍生物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GB-苯甲酸衍生物合成路线图
        4.3.2 合成方法
        4.3.3 合成产物纯化
        4.3.4 GB-苯甲酸衍生物结构鉴定
    4.4 结果及讨论
        4.4.1 GB-苯甲酸衍生物纯化结果
        4.4.2 GB-苯甲酸衍生物结构鉴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GB-苯甲酸衍生物抑制SKOV3 肿瘤细胞活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GB-苯甲酸衍生物母液配制
        5.3.2 肿瘤细胞体外培养
        5.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5.3.4 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SKOV3 细胞凋亡
        5.3.5 数据分析
    5.4 结果及讨论
        5.4.1 GB-苯甲酸衍生物对 SKOV3 细胞的增殖抑制
        5.4.2 半数抑制率浓度IC_(50)分析
        5.4.3 GB及 GB-苯甲酸衍生物对人SKOV3 细胞凋亡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人源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溶菌酶概述
        1.1.1 溶菌酶的起源
        1.1.2 溶菌酶的类型
        1.1.3 溶菌酶的催化机制
        1.1.4 溶菌酶的应用
        1.1.5 溶菌酶的提取生产方式
        1.1.6 重组溶菌酶研究现状
    1.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简介
        1.2.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势
        1.2.2 毕赤酵母的启动子类型
    1.3 蛋白质N末端工程调控
    1.4 蛋白质分泌信号肽简介
    1.5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简介
    1.6 液泡分选受体Vps10p简介
    1.7 本研究所用伴侣蛋白和转录因子简介
        1.7.1 蛋白质分泌途径中的相关因子
        1.7.2 蛋白质伴侣蛋白
        1.7.3 蛋白质转录因子
    1.8 本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8.1 本研究意义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质粒、引物、信号肽序列和sg RNA序列
        2.1.2 酶、试剂及耗材
        2.1.3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配制
        2.1.4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毕赤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3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4 大肠杆菌的质粒转化
        2.2.5 目的基因的扩增、酶切及连接
        2.2.6 质粒的构建
        2.2.7 DNA Donor的构建
        2.2.8 酵母菌落PCR
        2.2.9 毕赤酵母的质粒转化及筛选
        2.2.10 毕赤酵母摇瓶发酵
        2.2.11 有机溶剂沉淀法浓缩发酵上清液
        2.2.12 hLYZ的分泌表达检测
        2.2.13 hLYZ的活性检测
        2.2.14 hLYZ发酵条件优化
        2.2.15 抑菌圈实验
        2.2.16 毕赤酵母发酵罐发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启动子对hLYZ分泌表达及酶活测定
        3.1.1 高拷贝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3.1.2 hLYZ的分泌表达检测
        3.1.3 hLYZ的活性检测
        3.1.4 诱导型启动子分泌表达hLYZ的发酵条件优化
        3.1.5 组成型启动子分泌表达hLYZ的发酵条件优化
        3.1.6 不同启动子分泌表达hLYZ对比
    3.2 多策略提高诱导型启动子对hLYZ的分泌表达效率及酶活
        3.2.1 N端工程改造对hLYZ分泌表达的影响
        3.2.2 信号肽优化对hLYZ分泌表达的影响
        3.2.3 敲除VPS10 基因对hLYZ分泌表达的影响
        3.2.4 共表达伴侣蛋白/转录因子对hLYZ分泌表达的影响
        3.2.5 抑菌圈实验比较各菌株的hLYZ分泌表达
    3.3 毕赤酵母工业培养基优化
        3.3.1 几种发酵培养基的对比
        3.3.2 毕赤酵母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4 5L发酵罐发酵生产hLYZ
        3.4.1 甲醇诱导菌体浓度优化
        3.4.2 甲醇/山梨醇共流加策略对hLYZ分泌表达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7)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
    1.3 城市污水污泥成分、危害及处置现状
        1.3.1 城市污水污泥的组成成分
        1.3.2 城市污水污泥的危害
        1.3.3 污泥处置方式及现状
    1.4 磷资源概况
    1.5 污水污泥中磷资源概述
    1.6 污泥热处置过程中磷迁移转化的研究概况
        1.6.1 污泥焚烧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2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3 污泥水热炭化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7 污泥中磷资源回收研究概况
        1.7.1 湿化学回收法
        1.7.2 热化学回用法
        1.7.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表征方法
    2.1 污泥低温燃烧实验装置
    2.2 样品特性表征方法
        2.2.1 SMT磷形态分级测定方法
        2.2.2 液相~(31)P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2.2.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分析
        2.2.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5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2.2.6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2.2.7 BCR重金属分级测试及浸出实验方法
第三章 污水污泥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产物中磷含量及有效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的理化性质
        3.3.2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总磷含量及富集率的影响
        3.3.3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及气/液相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工况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分析
        4.3.2 污泥低温燃烧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5.1 简介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5.3.2 低温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对污泥中磷形态影响
        5.3.3 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形态转化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及回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酸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及重金属释放影响
        6.3.2 单独存在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
        6.3.3 共存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特性
        6.3.4 阳离子交换法对富磷提取液中金属离子和磷的去除效果
        6.3.5 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迁移转化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材料分析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污泥及混合燃料理化特性
        7.3.2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的特性及对磷富集效率的影响
        7.3.3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机理
        7.3.4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对产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小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茶叶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简介
    1.2 咖啡碱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2.1 咖啡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来源
        1.2.2 咖啡碱的分离纯化
        1.2.3 咖啡碱的生物活性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1.3.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1.3.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1.3.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1.3.4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咖啡碱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动物与饲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茶叶萃余液的制备
        2.2.2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2.2.3 升华法分离纯化茶叶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2.2.4 原料对咖啡碱纯化效果的影响
        2.2.5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鉴定
        2.2.6 动物实验设计
        2.2.7 动物实验样品的采集
        2.2.8 葡糖糖耐受测试
        2.2.9 胰岛素耐受测试
        2.2.10 血清生化分析
        2.2.11 肝脏组织生化分析
        2.2.12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HE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2.2.13 肝脏RNA提取与实时定量PCR测定
        2.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3.2 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确定
        3.2.1 前处理剂的筛选
        3.2.2 单因素实验
        3.2.3 响应面优化实验
    3.3 原料对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效果的影响
        3.3.1 不同原料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3.3.2 茶多酚和茶多糖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3.4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表征
        3.4.1 UV-Vis分析
        3.4.2 FTIR分析
        3.4.3 HPLC-MS分析
        3.4.4 茶叶咖啡碱的微观形态
    3.5 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评价
        3.5.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3.5.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影响
        3.5.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脂和肝脂的影响
        3.5.4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3.5.5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3.5.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3.5.7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3.5.8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3.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6.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6.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6.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概述
        1.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应用
        1.1.2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1.2 L-酪氨酸的生物催化衍生化的研究进展
        1.2.1 L-酪氨酸的侧链衍生化反应
        1.2.2 L-酪氨酸的α-羧基衍生化反应
        1.2.3 L-酪氨酸的α-氨基衍生化反应
        1.2.4 L-酪氨酸的多基团衍生化反应
    1.3 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伯胺的研究进展
        1.3.1 L-亮氨酸脱氢酶
        1.3.2 苯丙氨酸脱氢酶
        1.3.3 L-赖氨酸脱氢酶
        1.3.4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质粒和菌株
        2.1.2 引物
        2.1.3 试剂和酶
        2.1.4 仪器
        2.1.5 培养基
    2.2 突变体的设计与构建
        2.2.1 DNA基本操作技术
        2.2.2 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2.2.3 分子对接
        2.2.4 突变体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酶活检测
        2.3.2 核酸电泳及蛋白电泳
        2.3.3 HPLC分析
    2.4 重组共表达菌株的生产与转化能力评价
        2.4.1 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2.4.2 全细胞转化条件优化
        2.4.3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规模化制备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设计与构建
        3.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设计
        3.1.2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体外构建
        3.1.3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体外验证
        3.1.4 限速步骤的鉴定
        3.1.5 小结
    3.2 蛋白质改造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提高催化活性
        3.2.1 突变体的理性设计
        3.2.2 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
        3.2.3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研究
        3.2.4 突变体提高催化活性的机制解析
        3.2.5 小结
    3.3 四酶组装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
        3.3.1 级联路径的体内构建
        3.3.2 级联路径的体内优化
        3.3.3 全细胞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体系优化
        3.3.4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规模化制备
        3.3.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EGCG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1.1.1 溶剂萃取法
        1.1.2 吸附柱法
        1.1.3 凝胶柱色谱法
        1.1.4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1.1.5 逆流色谱法
        1.1.6 模拟移动床色谱法
        1.1.7 分子印迹材料分离法
        1.1.8 膜分离法
    1.2 EGCG应用的局限性
    1.3 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1.3.1 结构改性
        1.3.2 EGCG纳米颗粒
        1.3.3 EGCG纳米乳液
        1.3.4 EGCG脂质体
        1.3.5 EGCG类脂质体
        1.3.6 胆盐脂质体
    1.4 EGCG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2.2.2 EGCG的分离纯化研究
        2.2.3 EGCG的结构鉴定
        2.2.4 EGCG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的制备
        2.2.5 EGCG包埋体系的表征
        2.2.6 EGCG包埋体系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2.2.7 EGCG包埋体系的体外模拟消化
        2.2.8 EGC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2.9 EGCG与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茶多酚组成成分分析
    3.2 吸附树脂的筛选
        3.2.1 树脂的静态筛选
        3.2.2 树脂的动态筛选
    3.3 LX-20B树脂纯化 EGCG工艺优化
        3.3.1 上样浓度的确定
        3.3.2 上样流速的确定
        3.3.3 洗脱体积的确定
        3.3.4 洗脱流速的确定
    3.4 EGCG的制备
    3.5 EGCG的结晶研究
    3.6 EGCG纯化研究比较
    3.7 LX-20B树脂吸附模型
    3.8 EGCG结构鉴定
        3.8.1 UV-Vis分析
        3.8.2 HPLC-MS分析
        3.8.3 FTIR分析
        3.8.4 ~1H NMR分析
        3.8.5 EGCG的晶型结构鉴定
        3.8.6 EGCG微观形态
    3.9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制备
        3.9.1 EGCG脂质体的制备
        3.9.2 EGCG类脂质体的制备
        3.9.3 EGCG胆盐脂质体的制备
    3.10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表征
    3.11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储藏稳定性
        3.11.1 不同pH下的稳定性
        3.11.2 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稳定性
        3.11.3 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3.12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模拟消化
    3.13 EGCG药代动力学研究
    3.14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3.14.1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总体状况评价
        3.14.2 小鼠结肠组织切片形态观察
        3.14.3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14.4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5'——AMP的浓缩结晶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艾克曼菌中Amuc1102和Amuc1098蛋白的初步晶体学研究[D]. 相蕊. 安徽大学, 2021
  • [2]用于·OH检测的二氢喹啉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黄文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核电级高纯硼酸制备新技术及纯化机理研究[D]. 李长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SHP2抑制剂的发现研究[D]. 母倩文. 南昌大学, 2021(01)
  • [5]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D]. 朱志斌.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人源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优化[D]. 王亚森. 江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D]. 孟详东. 浙江大学, 2021
  • [8]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D]. 叶心. 江南大学, 2021(01)
  • [9]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D]. 谭旭. 江南大学, 2021(01)
  • [10]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 王力.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5' - AMP的浓缩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