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静止期全人群伯氨喹食盐疗效初步观察

疟疾静止期全人群伯氨喹食盐疗效初步观察

一、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彤[1](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索绍能,陆池[2](2015)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三都水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都县)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总结推广防治经验。方法将三都县1955—2013年历年的疟疾防治总结、各类报表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5年三都县疟疾发病率为1 133/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009—2010年发病率已控制在1/万以下,发病率均未超过5/万。2011、2012和2013年已经连续3年无病例。结论三都县已经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 26345-2010)》标准,三都县59年来的防治策略和综合性抗疟措施是有效的。

程健生[3](2012)在《亳州市外出人员疟疾发病与外出史关系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出人员疟疾发病与外出史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外出人员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入户走访,对毫州市四县区20个疟疾高发行政村2007-2009年外出人员疟疾发病及其外出类型、返乡与否和未外出人员疟疾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不同外出类型发病情况,比较不同外出类型人员在疟疾流行季节返乡和未返乡者疟疾发病情况,评估外出人员因返乡感染疟疾的风险。结果2007-2009年外出人员共发生疟疾病例53例,其中一年、连续两年、连续三年、连续四年及以上外出人员疟疾发病率分别为33.4/万、21.2/万、8.8/万和8.2/万,其中一年与连续两年外出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与连续三年、连续四年及以上外出人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乡人员疟疾发病率为22.1/万,未返乡人员为9.7/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和连续两年外出类型中返乡人员和未返乡人员发病率分别为37.5/万、24.4/万和30.6/万、19.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连续三年及连续四年及以上外出类型中返乡人员与未返乡人员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三年和连续四年及以上外出类型中返乡人员发病率(17/9626)为未外出人群发病率(412/68801)的1/3.39(OR=0.294,95%CI:0.181-0.477)。结论一年和连续两年外出人群,以及连续三年、连续四年以上外出人员中疟疾流行季节返乡者是毫州市外出人员中感染疟疾的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干预,防止疟疾从高疟区向低疟区或无疟区传播,以尽早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目的通过对外出人员疟疾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专项调查,了解适宜外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为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毫州市所辖四县区20个疟疾高发行政村2009年外出人员疟疾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出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8.4%,其中,“确诊疟疾病例免费治疗政策”知晓率最高(92.6%),“恶性疟能直接威胁生命”及“药物蚊帐处理方法”等应答较差(分别为9.3%、2.1%);愿意使用蚊帐的占46.1%,发热病人及时就诊的占32.8%%,用药物处理蚊帐的占3.0%。在此之前了解疟疾防治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广播电视(31.4%),93.6%的人希望了解更多的防治知识,最喜欢的方式为医生讲解(45.8%)。结论外出人员疟疾认知水平较低,有较大的健康教育需求,现有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确定“药物处理蚊帐”和“恶性疟防治”等适宜的核心信息,采取以“医生讲解”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许汴利,苏云普,刘颖,张红卫,贺丽君,陈建设[4](2011)在《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防治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分析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流行情况,评价疟疾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方法收集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流行、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年间河南省共进行传播休止期治疗19 704.54万人次,流行季节服药治疗24 041.57万人次,治疗疟疾现症病人和疑似病人4 181.02万人次。结论河南省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疟疾发病,今后仍应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从控制疟疾努力向消除疟疾迈进。

丁帅[5](2011)在《我国间日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基因dhfr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和迅速扩散使全球疟疾防治面临严重困难。特别是疟原虫已对多种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致使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回升,每年有3至5亿疟疾病例和至少一百万人因感染疟疾死亡。应对这一严峻形势,除了采取研发疫苗及新型抗疟药等措施,还迫切需要建立不同地区疟原虫药物抗性基因的突变及其流行规律、起源、分布、分子进化和种群结构等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这对降低疟原虫抗性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乙胺嘧啶抗性是由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突变所致,且抗性程度与不同突变的单倍型相关。本研究采集我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样本,检测间日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Pvdhf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单倍型,旨在分析我国乙胺嘧啶抗性虫株的流行状况及分布。通过检测Pvdhfr基因侧翼微卫星多态性及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的基因多态性,探讨我国间日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基因Pvdhfr突变的起源与传播。间日疟原虫样本采集自我国三个主要疟疾流行区,即云南省、海南省、及华中地区的安徽、河南、湖北省。云南样本主要采集自怒江上下游流域,2005至2009年采集全血/滤纸/玻片样本共计277例;海南样本主要采集自发病率较高的西部及南部山区,2003至2007年采集滤纸/玻片样本共计58例;华中样本均采集于2007至2008年,皖、豫、鄂三省的滤纸样本数分别为252、260和48例。我们选用QIAamp DNA Mini Kit制备基因组DNA。全血及滤纸血样分别按照血液样本及血斑样本实验方案进行处理。玻片样本经85℃预热、溶解后,参照血斑样本实验方案抽提基因组DNA。为确保扩增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我们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PCR扩增dhfr片段全长。我们对三个地区共计556份样本进行测序,共检测到Pvdhfr基因在7个位点发生了非同义突变,导致第13、57、58、61、99、117和173位氨基酸变异,其中以117N/T突变频率最高,占总样本的69.6%;其它等位基因突变依次为58R、57I/L、61M和99S,分别占总样本的39.2%、29.7%、28.2%和18.9%;173F和13L的突变频率较低,占总样本的1.1%和1.8‰;84例样本未检测出点突变,占总样本的15.1%。另外,在Pvdhfr基因的串联重复序列GGDN岛内,169例样本表现为第98至103位氨基酸缺失,6例样本在第103位氨基酸后表现为18或36个碱基插入。三个地区Pvdhfr基因的SNP和单倍型差异明显。云南地区间日疟样本的突变位点数目和单倍型种类最多。突变位点包括非同义突变13L、57I/L、58R、61M、99S、117N/T、173F与同义突变15A、38G、69Y、134V,单倍型共计18种,其中ILRMHTI和IIRMHTI两种四重突变型流行最广泛,分别占云南地区样本数的35.7%和22.2%;其次为ILSMHTI等三重突变型,占11.7%;IFRTHNI等双重突变型占10.9%;IFSTHNI等单重突变型占13.4%;野生型仅占云南地区样本数的6.1%。52例样本有GGDN岛内第98至103位氨基酸的缺失。所有海南地区间日疟样本皆检测到第58R和117N位点突变,且只表现为一种单倍型IFRTHNI;串联重复序列GGDN岛内均无缺失或插入(indel)。华中地区间日疟样本检测到99S和117N位点突变,但第99位点氨基酸突变与乙胺嘧啶抗性无关。单倍型种类包括野生型IFSTHSI、单重突变型IFSTHNI和IFSTSSI、双重突变型IFSTSNI。在华中地区样本中,河南和安徽均以单重突变型IFSTHNI为主,分别占本省样本数的48.1%和37.1%,而在湖北省样本中野生型占大多数。另外,华中地区间日疟样本在串联重复区表现出相对丰富的indel,安徽、河南、湖北的indel比例分别为39.7%、41.9%和68.75%。此外,在分析我国Pvdhfr基因突变及单倍型的基础上,结合叶酸代谢通路中另一关键靶酶——二氢蝶呤合成酶(Pvdhps)的点突变特征,我们进行了Pvdhfr和dhps基因中各抗性相关突变位点的连锁分析。除Pvdhfr基因58位与117位和Pvdhps基因382位与383位及383位与553位有明显连锁外,5号染色体Pvdhfr基因117位与14号染色体Pvdhps基因383位间存在跨染色体的连锁不平衡,这可能由乙胺嘧啶/磺胺多辛的选择性压力造成,两位点在抗性种群中被固定为静态的连锁位点。为探讨我国间日疟原虫Pvdhfr突变的起源与分子流向,我们检测了其侧翼微卫星多态性。微卫星选择的标准为:构成重复元件的核苷酸数最少为2、最多为5;重复次数最少为8,最大重复单位长度不超过100bp;可选择完全重复型、不完全重复型及复合型;微卫星分布于抗性基因上下游相应区域,位于非编码区。基于以上标准,我们选择了位于dhfr上游93kb、38kb、2.6kb和下游4.9kb、37kb、94kb的六个微卫星,分别命名为u93、u38、u2.6、d4.9、d37和d94。从上述单倍型中选择了4种,即IFSTH/SSI组、IFSTHNI组、IFRTHNI组和II/LRMHTI组,分别代表野生型虫株和不同抗性程度(低、中、高)虫株。根据样本来源地不同,再对IFSTHNI组、IFRTHNI组和II/LRMHTI组单倍型进行华中地区、海南、云南三个地区的进一步分型。每个微卫星位点设计2至3对引物,经巢式或半巢式PCR获得特异性好的目的条带。用QIAxcel毛细管凝胶电泳仪检测后,以软件Bio Calculator进行数据采集与输出。若在某位点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峰形,次/主峰比值>1/3且次峰相对峰面积大于30%,即认为存在两个峰值;如重复实验仍无改善,则判断该样本为多克隆感染,从样本分析数据中删除。我们对上述微卫星数据进行以下分析:运用GENALEx、MS tools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平均等位基因数目和期望杂合度;运用Network构建中央连接网络图,通过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各进化路径的交叉关系,判断多种不同的单倍型是独立起源还是由同一起源经突变累积进化而成。六个微卫星位点均显示出多态性,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不同抗性程度虫株组在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目及期望杂合度均有差别。其中,野生型虫株组在各个位点始终保持高度的多态性,杂合度在0.7—0.8之间;低度抗性IFSTHNI组在u2.6位点杂合度值降至0.32,高度抗性II/LRMHTI组在d4.9位点杂合度值降至0.29。以各微卫星位点距Pvdhfr基因的物理距离为横坐标,期望杂合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见各抗性组在毗邻Pvdhfr附近的微卫星处杂合度降低,呈低谷趋势,表明抗性在种群内以选择性扫荡方式扩散。此外,低度抗性IFSTHNI组、中度抗性IFRTHNI组、高度抗性II/LRMHTI组在u2.6位点的主要等位基因型分别为265、260、290/295,在d4.9位点的主要等位基因型分别为112/114、122、112,显示出不同的多态性特征。在与Pvdhfr紧密毗邻的微卫星u2.6位点,II/LRMHTI组杂合度未降低,这是由于等位基因型290和295的平均分布。由地理隔离带或小区间疟疾防治的差异引起四重突变株在省内发生两次不同起源的概率极小,更可能的原因是偏向性突变对总核苷酸数较大的微卫星的限制作用致使微卫星不稳定,故我们认为云南省四重突变株在省内是唯一、独立起源。高度抗性组中两例河南样本HM3、HM4在u2.6位点的微卫星长度与来自华中地区的IFSTHNI组数值相同,推测华中四重突变型仍为本地起源,而非云南省四重突变株输入;根据中度抗性组与高度抗性组在u2.6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和联系,我们认为海南云南的抗性虫株是经药物压力筛选各自独立产生,但不排除两地不同株系间的输入及重组的可能。利用微卫星数据构建的中央连接网络图显示三种抗性单倍型各自聚集成簇、彼此远离,证实了三地抗性虫株皆为独立起源。我们还选取了IFSTHNI组、IFRTHNI组和II/LRMHTI组中90例样本,进行间日疟环子孢子蛋白(PvCSP)的巢式PCR扩增和测序;CSP蛋白是蚊体内疟原虫对外界信号识别和转导、运动及免疫逃避的重要蛋白,其中央重复基序可反映媒介按蚊与疟原虫的相对适应性。序列分析表明,华中样本与云南海南样本在中央区九肽重复单位的排列组成上差异明显,这极可能与传疟媒介类型有关。我们推测,即使由人员流动等因素造成抗性虫株输入,来自云南或海南的抗性虫株也不能适应华中本地的节肢动物宿主,无法促成新一轮抗性传播。在识别为VK210型的云南和海南样本中,九肽重复单位组成相似;而在为数相对少的、识别为VK247型的云南和海南样本中,九肽重复单位组成虽相似,但中央重复基序后的插入区则显示出序列差异。如前所述,不排除云南海南两地不同株系之间的入侵及重组的可能,但两地间日疟样本在Pvdhfr单倍型和微卫星多态性上的差异表明,本地起源的抗性虫株仍在当地保持绝对优势。小结:我国间日疟原虫在乙胺嘧啶抗性基因Pvdhfr上有广泛的点突变特征。但云南、海南、及华中三地间日疟样本的Pvdhfr基因的SNP和单倍型差异明显。云南地区样本的突变位点数目多、突变频率高、单倍型种类多,提示整体抗性程度较高;海南地区全部样本都含有与抗性密切相关的突变位点,但单倍型固定;华中地区仅发现与抗性相关的单重突变,且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以上分子特征与各地乙胺嘧啶用药史和疟疾流行特征吻合。同时,我们识别了三个乙胺嘧啶抗性虫株的起源地—云南、海南和华中地区,抗性在种群内均以选择性扫荡方式传播。海南与云南的抗性虫株经由药物压力筛选、各自独立产生;华中地区出现的四重突变型仍为本地起源,是在单重突变株的基础上积累进化形成。本研究样本的来源地包括南部疟疾高传播区及中部疫情不稳定区,能真实反映我国间日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流行程度及抗性产生传播状况,为建立我国疟原虫抗药性虫株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提供资料;同时证实了微卫星检测和分析技术能够成功运用到间日疟乙胺嘧啶抗药性起源追溯的研究中,为其他疫区的起源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蒙俏俊,蒙日朗,莫创捷[6](2009)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0年疟疾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环江县19502008年疟疾疫情、防治监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疟疾防治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490.16/万降至2007年的0.027/万,2008年,经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全县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结论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毛南族疟疾高发区,只要政府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但要继续加强疟疾监测,才能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李华宪,陈国伟,龙先明,龙智,张吉乾,梁秀敏,肖才刚,李萍[7](2008)在《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的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在疟疾回升或爆发点现场的应用效果,为该类疟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盐津、彝良、永善三县2003~2006年期间疟疾点状爆发和回升地区的现场防控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整理和分析。结果盐津、彝良和永善3县2005~2007年疟疾发病占全市11县的92.65%。发生于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和彝良县牛街镇花果村的疟疾点状爆发及大幅回升,属历史高疟区的当地病例传播引起;发生于彝良县钟鸣乡麻窝村和永善县码口乡烟坪村的疟疾病例,属于历史无疟区的输入性突发疫情。通过应用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率>10/万地区的防治对策,及时控制疟疾的爆发、回升及输入性疫情。各村点次年疟疾发病率下降55.56%~100%;输入性疟疾病例及时治愈,没有发生二代病例,次年亦未发生疫情。结论认真执行分类指导、分层防治疟疾的原则,就能有效的控制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疟疾流行。

朱东山,杨维中,李华忠,郑灿军,苟锦博[8](2007)在《中部疫情不稳定地区疟疾发病特征及休止期策略》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安徽及其周边疟疾高发区疟疾发病特征,探讨休止期科学合理的服药策略。方法收集相关省20042006年网络直报数据、年报数据及五省联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通过Excel5.0和MapInfo Professional7.8软件作图。结果中部疫情不稳定地区疟疾发病特征包括病例分布广而散、中华按蚊疟区发病超过嗜人按蚊疟区并逐年上升、发病时症状典型、月分布明显和发病以新发病人为主。结论症状典型有利于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休止期根治对防治有疟史者的复发是必要的,但对以长潜伏期发病为主的地区,达不到清理潜在传染源的目的,全民服药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新的以"灶点"(如水体周围)为依据的服药范围划分方法值得研究。

张红卫,苏云普,许汴利[9](2006)在《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回顾》文中指出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学、传播媒介和现场控制等方面回顾了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疟疾流行的现状,提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程富川,芦利凤,王乐君,刘文炳,田凤岭,申明德,姚子方[10](1976)在《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一九五○年 Edgcomb 等报告伯喹在治疗疟疾中效果良好以来,国外在运用中曾先后设计各种疗程。A1viing 一九五三年设计15mg×14天疗法,一九六○年又设计45mg×8周疗法。其它还有20mg×10天疗法和15mg×21天疗法等。国内则多因克服送药困难,先后设计22.5mg×8日疗法,30mg×7日疗法、×5日疗法、×3日疗法等等。这些设计分别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疗程

二、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三、山河与疟疾
        四、区位与疟疾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一、恶鬼致病
        二、疫气致病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一、道德因素
        二、现实因素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一、病原的认识
        二、病因的认识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三都水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亳州市外出人员疟疾发病与外出史关系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研究之一 亳州市外出人员疟疾发病与外出史关系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之二 亳州市外出人员疟疾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治措施
    1.1 休止期服药
    1.2 预防服药
    1.3 现症病人治疗与发热病人血检
    1.4 防蚊灭蚊
    1.5 保障措施
2 防治效果
    2.1 控制了大范围的疟疾流行
    2.2 控制了恶性疟流行
    2.3 实现了全省基本消灭疟疾
    2.4 控制多处局部暴发流行后, 抗疟成果进一步得到有效巩固
3 防治效果评价
    3.1 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2 在控制流行的基础上遏制了周期性流行强度
    3.3 疟疾在全省报告传染病中的构成比显着减少
    3.4 依靠科学研究促进抗疟事业的向前发展
4 展望

(5)我国间日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基因dhfr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疟疾的危害和流行现状
    二、疟原虫抗药性与抗药性监测方法
    三、乙胺嘧啶作用机制及其抗性分子机制
    四、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与步骤
结果
    一、Pvdhfr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
    二、微卫星长度多态性
    三、PvCSP基因多态性
讨论
    一、Pvdhfr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分析
    二、利用微卫星和PvCSP识别抗性的起源与传播
结论与意义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的现场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昭通市2005~2007年疟疾发病情况
        2.1.1 各县疟疾病例分布
        2.1.2 主要疟疾流行区盐津、彝良、永善3县乡镇疟疾分布
    2.2 现场之一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田湾社、小华社疟疾爆发点
        2.2.1 疫情概况
        2.2.2 疫情分析
        2.2.3 疫情处理
        2.2.4 效果评价
    2.3 现场之二 彝良县牛街镇花果村疟疾疫情大幅回升
        2.3.1 疫情概况
        2.3.2 疫情分析
        2.3.3 疫情处理
        2.3.4 效果评价
    2.4 现场之三
        2.4.1 疫情概况
        2.4.2 疫情分析
        2.4.3 疫情处理
        2.4.4 效果评价
    2.5 现场之四 永善县码口乡烟坪村输入性疟疾突发疫情
        2.5.1 疫情概况
        2.5.2 疫情分析
        2.5.3 疫情处理
        2.5.4 效果评价
3 讨论

(8)中部疫情不稳定地区疟疾发病特征及休止期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2 发病特征
3 讨论
4 休止期治疗策略探讨
    4.1 休止期治疗的必要性
    4.2 针对长潜伏期地区的休止期策略
        4.2.1 全民服药的可行性
        4.2.2 针对长潜伏期地区休止期策略探讨

(9)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研究
    1.1 疟原虫虫株
    1.2 间日疟原虫生物学特性
2 媒介按蚊研究
    2.1 中华按蚊
    2.2 嗜人按蚊
3 疟疾流行病学研究
    3.1 疟区的划分
    3.2 流行规律
4 诊断
5 疟疾防治研究
    5.1 病因治疗
    5.2 传播媒介的防治
        5.2.1 生物防制
        5.2.2 化学防制
6 疟疾控制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
7 研究展望

四、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2]三都水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J]. 索绍能,陆池. 职业与健康, 2015(07)
  • [3]亳州市外出人员疟疾发病与外出史关系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 程健生.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5)
  • [4]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 许汴利,苏云普,刘颖,张红卫,贺丽君,陈建设.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1(05)
  • [5]我国间日疟原虫乙胺嘧啶抗性基因dhfr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丁帅.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6]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0年疟疾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J]. 蒙俏俊,蒙日朗,莫创捷. 医学动物防制, 2009(11)
  • [7]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的现场应用效果评价[J]. 李华宪,陈国伟,龙先明,龙智,张吉乾,梁秀敏,肖才刚,李萍.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4)
  • [8]中部疫情不稳定地区疟疾发病特征及休止期策略[J]. 朱东山,杨维中,李华忠,郑灿军,苟锦博. 中国热带医学, 2007(08)
  • [9]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回顾[J]. 张红卫,苏云普,许汴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01)
  • [10]伯喹食盐进行疟疾休止期全民服药效果的初步观察[J]. 程富川,芦利凤,王乐君,刘文炳,田凤岭,申明德,姚子方.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76(01)

标签:;  ;  ;  ;  ;  

疟疾静止期全人群伯氨喹食盐疗效初步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