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

杰出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

一、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特约评论员[1](2010)在《语言研究所六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刊编辑部[2](1991)在《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廖秋忠先生因病不幸于1991年10月27日逝世,终年45岁。廖秋忠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学家,是我国最早着手研

陈章云[3](1992)在《《廖秋忠文集》出版》文中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力量编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廖秋忠文集》,于近日面世。十月二十七日,在这位年青的语言学家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社科

尹思齐[4](2020)在《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论析》文中研究表明自偏误理论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领域以来,偏误研究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中语法偏误研究成果最为丰硕。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对外汉语教学“瓶颈”问题初露端倪,语篇教学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得以“暂露头角”,其相应的语篇偏误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以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为考察对象,归纳论析语篇偏误疏失现象的具体情况,探寻形成该现象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语篇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我们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进行简要阐述;根据搜集整理的资料确定本文研究范围,说明研究方法;从语篇及偏误分析的理论、语篇偏误分析的现状和语言疏失现象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论述;详细介绍相关术语,即本文主要分析对象“语篇”及相关概念“衔接与连贯”。第二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对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疏失现象的具体分析。我们根据偏误分析运用的三个环节筛选判别、分析解释和纠正偏误,将搜集的语料分类,摘选部分典型偏误分析疏失语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分析,并重新对分析疏失语例进行修改。第三章是根据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统计分析结果,探寻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原因。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着手分析,总结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自身存在的语言能力欠缺和研究态度散漫等问题,而语篇偏误分析本身也存在异于语法词汇偏误分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第四章为应对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措施。我们认为要在提升自身语篇分析等理论知识及实践运用的同时,树立严谨的语篇偏误分析态度,从内部因素出发减少语篇偏误疏失现象的产生。第五章为结语。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重申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仍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庞海燕[5](2018)在《现代汉语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廖秋忠先生关于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分类为基础,选取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为研究对象,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分布、篇章语义关系以及篇章功能。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并对关于该类连接成分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对“单句”、“复句”以及篇章的层级结构等术语进行确定。第二部分为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分布情况考察。该类连接成分中,“同样(地)”、“更(是)”、“尤其(是)、特别(是)、尤”符合连接成分的典型用法,即不作句内成分,位于句首,主语之前,连接小句、复句及段落,但内部各成分所连接的语言单位具有不一致性;另外,该类连接成分的非典型用法常以副词形式,位于句内,谓语之前,充当句内成分,或与“VP+的+是”、“Adj+的+是”等结构连用,连接小句、复句或段落。与其他词语的共现搭配方面,该类连接成分可以同类连用,或与转折义副词“反而、但是、却”等、追加义副词“也”共现连用。除此之外,该类连接成分的连接能力具有不一致性,连接能力由强到弱分别为:尤其(是)>特别(是)>同样(地)>尤>更>比较>最>再。第三部分为语义关系考察。首先,该类连接成分存在完整语义模式和次完整语义模式。完整语义模式为X+X谓+(,/;/。)+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Y+Y谓;而各成分内部的次完整语义模式则呈现不一致性。其次,从语言单位的角度看,该类连接成分所连接的比较项之间形成并列关系和包含关系;从整体篇章的逻辑关系角度看,该类连接成分所形成的的篇章具有比较关系和递进关系。比较关系主要包括类似关系和差异关系;递进关系主要包括显性递进关系和隐性递进关系。并且,该类连接成分的递进关系语义序列呈现多样性,主要为因果递进序列和转折递进序列。第四部分为篇章功能考察。发现该类连接成分具有焦点标记功能,篇章衔接功能以及篇章连贯功能。焦点标记功能体现在“前项信息+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后项信息”的结构中,该类连接成分作为对比焦点,突出后项信息;衔接功能为句法成分衔接和增补衔接;连贯功能则体现的语义追加方面,类同连接成分表示并存型追加;胜过连接成分表示主次型追加;尤最连接成分表示极端型追加。

《语言研究》编辑部[6](1991)在《廖秋忠先生逝世》文中认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廖秋忠先生因病于1991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45岁。廖秋忠先生是台湾嘉义县人,1976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

黄健秦[7](2013)在《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意义入手,寻求形式和意义的互证。努力厘清三对关系:空间与实体,空间量与物量,空间量标记与物量标记。在与物量的辨析中建构空间量表达系统。重点选定了六个专题,着重解决过去习焉不察和解释不清的现象。理论运用务实为主,不囿于一家一派,以描写清晰和解释清晰为最高目标。各章安排如下:第一章,空间量问题概说。本章进行理论建构,文献综述和表达方式的归纳。空间量的定义是:语言表达中的空间概念所具有的量性特征。可分为事物自身的空间量属性(包括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事物之间的空间量关系(包括主次关系、对等关系)。空间量在量范畴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在空间量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六个专题研究,选取的语法事实分别与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强弱度、全称量化、主观性问题相关。第二章,空间形状量与名量词系统。有近四成的名量词具有形状量,但“数量名”中物量的凸显导致了空间量的隐退,我们借鉴分类词重视“外形”的思路,将名量词分为“度量衡量词、形状量词、个化量词”三类“造词法”和“容器量词、临时量词”两类“用词法”,概括出“量词化”的实质就是“去空间量化”。第三章,空间大小量与名词、量词重叠。本章从理论上对物量的“多少量”和空间量的“大小量”作出区分,进而跨方言考察量词重叠中空间量的呈现问题。四川资中城区方言存在名词、量词重叠表“小量”的实例,这和普通话的表“多量”为主形成对比。我们对这些方言实例予以例举、分类和解释。第四章,空间维度量与存现句。本章重新审视存现句的构句规则与消歧问题,也即存现构式义和准入条件。我们认为空间量与主语/界标,物量与宾语/射体构成无标记组配,主、宾语对立依存,但并不同质。我们还重新看待宾位上数量定语的作用,提出“空间量单一”和“物量不光杆”两项限定原则。第五章,空间量强弱度与“可逆句难题”。本章针对可逆句的否定不对称现象,根据维度量强弱度分出三类实体名词:强空间量→弱空间量→零空间量,从空间量到物量形成一个连续统。我们发现只有强空间量出现的一类可逆句,涉及到空间分割,否定后才仍然对称。这类可逆句也能与存现句相呼应,能够添加维度量标记。这两方面的操作可以实现对“可逆句难题”的有效分解。第六章,空间全称量与“一、满、全”。本章引入全称量限以辨析“满NP”和“全NP”两类构式的似同实异:“满”是“空间全称量算子”,而“全”是“物量全称、整体量算子”,“满”和“全”做主语时分别担任存现主语和施动主语。“一”在空间全称量表达上更加主观化。我们再结合存现句与全称量,重新解释了“V满”问题。第七章,主观空间量与“在+处所”问题。本章从主观性角度考察“在+L”型空间量在四个句位上的主观性差异,尤其是言者对“在LV”和“V在L”两类空间量的参与度差异和主观渗入,以及“V在L”的进一步语法化。用统计数据描写并解释了四类构式的语体差异、成因及语用效果。第八章,结语。基于“空间量-物量”糅合与分离的全新视角。

张占山[8](2006)在《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吸收格语法、配价语法及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组合能力和组合语义关系描写框架,将处于聚合关系的谓词同义词的辨析交由组合关系来解决。循此思路,对谓词同义词的辨析应按照句法功能、语义组合关系(语义角色关系)、语义属性三个优先性由大到小的层级进行,最终将句法功能、语义角色关系都相同的谓词同义词的辨析推进到对担当语义角色的名词短语的语义属性的观察上。在句法功能的观察上,指出了分属不同小类的谓词同义词组的句法功能差异。在语义角色关系的观察上,综合已有的各家研究成果建立谓词语义角色关系数据库,通过与谓词同义词数据库联表查询提取其角色关系差异,指出了语义角色重叠情况的不一致及语义角色默认值的不同也是某些类谓词同义词的重要差异。在语义属性的观察上,选取了有生与无生、个体与集体、具体与抽象、物体与事件、数的信息、评价特征、主体意愿、自己与他人八个语义属性进行了相对封闭的观察,找出了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的谓词同义词组。这种对语义属性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概括的结果可以对人类近义语码的选择能力作出有效解释,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汉语语言知识库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语义属性的描写理论上是无穷尽的,其深浅的度应由对同义词的辨析来决定,只要能够显示谓词同义词的区别即可。本文并对语义结构比较特殊的存在语义的表达所用的词汇和语法手段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马晓红[9](2005)在《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探讨陈望道先生的语法和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陈望道在研究中借助广博的学科基础和深厚的唯物辩证法、语言学理论基础,采用古今中外法和中国化的研究方法,其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语法修辞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的语法修辞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历史贡献在于发动了“文法革新讨论”,提出了功能学说,并以功能学说建构了词类系统和句法体系。他在《文法的研究》这篇重要论文中纲领性地说明了功能理论,阐述了功能词类理念及其在汉语词类划分上的运用,明确提出了汉语词类划分当以功能为中心的观点。《文法简论》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语法体系。书中全面论述了“词类区分的准据是功能”的观点,认为功能就是词在语文组织中的活动能力。他的功能观点已被语法学界广泛接受。他的词类体系中的词类理念、划分词类的标准和方法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陈望道区分词类的方法,与目前语法学界根据西方认知理论中的原型理论和词类范畴家族相似性来建立词类体系的方法相契合。他的句子分类不分单复句、句法分析时结合语义的句法体系也很有特色。 他对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修辞学发凡》这本书及一些修辞学论文中。这本“千古不朽的巨着”建立了我国修辞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既兼顾文言文修辞,又兼顾白话文修辞,在中国确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学体系,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这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确立了语言本位的思想;创立了“题旨情境”说;建立了“两大分野”的修辞系统;按语辞魅力的深浅建立了作为其整个修辞学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辞格系统,对汉语的修辞格作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修辞的极值原则,对后世的修辞学研究影响很大。 研究陈望道对中国的语法修辞学研究的贡献可以推动学术的继承和创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遵循语言研究中国化的方向,同时有助于我们从新的历史高度认识和弘扬优秀的语法修辞学的学术传统。

曹爽[10](2016)在《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方位词置于名词之后,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该结构既能表示具体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也能表示抽象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前人研究多关注具体名词与方位词组合表达的具体空间关系和意义,对抽象空间关系和意义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抽象名词性成分与方位词的组合是方位结构抽象义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从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有十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例,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章回顾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方位词、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对本文主要运用的认知隐喻理论进行阐释,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认知隐喻的类型等内容,指出汉语的“NP/N抽+F”结构属于本体隐喻结构,它以隐喻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和抽象概念具体化,用理解具体物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物。第三章对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进行综论。首先确定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提出抽象名词确定的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讨论抽象名词范畴的原型效应;其次分析现代汉语“NP/N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指出“NP/N抽+F”结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有短语和词两种性质。第四章分析“NP/N抽+上”结构,考察“NP/N抽+上”的类型、语义性质、语义特点和功能扩展。指出“NP/N抽+上”是一个基于整体-平面的隐喻结构,其语义系统呈现出层级性和相对性、多面性和游移性相互交织的特点,并发展出具有指称功能的“VP/V+上”结构。第五章分析“NP/N抽+上”结构的一个实例“理论上”,考察“理论上”的性质和语义,指出“理论上”有情态标记化倾向,认为“理论上”具有提供可能性、增强委婉性、弱化确切性、提示焦点性的语用功能。第六章研究“(在)NP/N抽+下”结构,首先分析“(在)NP/N抽+下”的构成特点;其次通过对与“下”组合的抽象名词性成分的考察,分析“(在)NP/N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条件”的隐喻结构;最后分析它与“在NP/N(的)VP/V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同质性,确定二者之间的功能扩展关系。第七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NP/N抽+上”结构和“NP/N抽+下”结构的不对称,并从人类的生理功能、原型空间语义、认知识解方式、有标记无标记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不对称的动因。第八章分析“NP/N抽+里”结构,考察“NP/N抽+里”的结构形式和“NP/N抽”的构成,重点分析“NP/N抽+里”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结构,讨论“NP/N抽+里”容器隐喻的特点并分析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第九章对“NP/N抽+里”和“NP/N抽+内”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隐喻映射范围、功能扩展、适用语体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指出它们虽然同为容器隐喻结构,但语义性质不同,反映在容器和容物上都存在差异;“NP/N抽+里”结构和“NP/N抽+内”结构在共时上的差异与历时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分析“NP/N抽+F”结构的来源和发展。“NP/N抽+F”来源于“NP/N具+F”结构,并扩展出“VP/V+F”和“AP/A+F”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部分“N抽+F”结构出现了词汇化现象,从方位短语演变为词。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获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

二、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论文提纲范文)

(4)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语篇分析理论研究
        1.3.2 相关偏误分析理论研究
        1.3.3 关于对外汉语语篇偏误分析现状的研究
        1.3.4 语言分析疏失现象的研究
    1.4 相关术语
        1.4.1 “语篇”的界定
        1.4.2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2 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的疏失现象
    2.1 偏误用例判别疏失
        2.1.1 偏误与失误
        2.1.2 真偏误与假偏误
        2.1.3 用例偏误归类错误
    2.2 偏误用例分析疏失
        2.2.1 语篇语法分析固化
        2.2.2 分析解释不当
    2.3 偏误用例纠错疏失
        2.3.1 用例纠正错误
        2.3.2 纠错过简或过繁
        2.3.3 纠错时对用例语境失察
3 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特点及原因
    3.1 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特点
    3.2 语篇偏误分析中出现疏失的原因
        3.2.1 个人语感、语篇偏误类别对偏误分析的影响
        3.2.2 研究者的专业课程及背景导致知识储备的不足
        3.2.3 偏误分析缺乏严谨性
        3.2.4 语篇分析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4 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语篇理论修养,完善相关本体知识
    4.2 强化语篇分析意识,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4.2.1 树立语篇分析意识
        4.2.2 提高语篇偏误分析实践运用能力
    4.3 偏误分析力求严谨,纠偏结论反复考量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现代汉语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1.1 篇章连接成分的重要性
        0.1.2 实际教学所需
    0.2 选题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语料来源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语料来源
    0.4 相关研究综述
        0.4.1 国外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0.4.2 国内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0.5 相关术语的界定
        0.5.1 关于“单句”和“复句”
        0.5.2 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章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分布考察
    1.1 篇章连接成分典型用法的篇章分布
        1.1.1 类同连接成分典型用法的篇章分布
        1.1.2 胜过连接成分典型用法的篇章分布
        1.1.3 尤最连接成分典型用法的篇章分布
    1.2 篇章连接成分非典型用法的篇章分布
        1.2.1 作为副词的句内分布
        1.2.2 作为副词的短语结构分布
    1.3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与其他词语的共现形式
        1.3.1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与同类的共现
        1.3.2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与副词的共现
    1.4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连接能力考察
        1.4.1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统计
        1.4.2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连接能力考查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语义关系考察
    2.1 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语义结构模式
        2.1.1 完整语义结构模式
        2.1.2 次完整语义结构模式
    2.2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在模式中的语义关系
        2.2.1 包含关系
        2.2.2 并列关系
    2.3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在篇章中的逻辑语义关系
        2.3.1 比较关系
        2.3.2 递进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功能考察
    3.1 焦点标记功能
        3.1.1 焦点的含义及分类
        3.1.2 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与焦点标记
    3.2 篇章衔接功能
        3.2.1 衔接的含义
        3.2.2 句法成分衔接
        3.2.3 增补衔接
    3.3 连贯功能
        3.3.1 连贯的含义
        3.3.2 语义追加功能
    3.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空间量问题概说
    1.1 理论建构
        1.1.1 空间量的定义和分类
        1.1.2 空间量的作用
        1.1.3 空间量在量范畴中的地位
        1.1.4 空间量的次类
        1.1.5 语言学理论、方法技术和语料来源
    1.2 汉语空间量范畴研究综述
        1.2.1 空间与认知(欧美、日本、国内研究)
        1.2.2 量范畴研究综述
        1.2.3 空间量研究综述
    1.3 空间量表达拾遗
        1.3.1 词类举例
        1.3.2 句式构式举例
        1.3.3 特殊表达举例
    1.4 内容安排和布局
第二章 空间形状量与名量词系统
    2.1 名量词的空间量属性
    2.2 名量词研究综述
        2.2.1 性质及来源
        2.2.2 重量轻形的研究传统
        2.2.3 名量词表空间量的统计
    2.3 量词与分类词
        2.3.1 “数-分类词”凸显空间形状量
        2.3.2 两个术语的厘清
    2.4 空间量形容词与“数量名”结构
        2.4.1 “数+形+量+名”中空间量的凸显
        2.4.2 “形+量”的词化
    2.5 形状量词的来源
        2.5.1 名源
        2.5.2 动源
        2.5.3 部分集合量词的来源
    2.6 “量词化”的实质就是“去空间量”
        2.6.1 物量的凸显与空间量的隐退
        2.6.2 数词对量词空间量的抑制
        2.6.3 量词化与空间量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大小量与量词重叠
    3.1 空间量与物量——“大小”与“多少”之辩
    3.2 量词重叠的形式与性质
    3.3 普通话量词重叠的量性特征
        3.3.1 表物量的“多量”为主
        3.3.2 “口”的重叠统计
        3.3.3 “点”的重叠统计
        3.3.4 量词重叠主要是物量问题
    3.4 资中城区话的名词重叠
        3.4.1 分类举例
        3.4.2 表小量与主观性
    3.5 资中城区话的量词重叠
        3.5.1 分类描写
        3.5.2 表小量与主观性
        3.5.3 “卡”、“拃”的个案对比
    3.6 资中城区话重叠表“少量”和“小量”的机制
        3.6.1 名词来源
        3.6.2 量词来源
        3.6.3 重叠的机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量单用原则与存现句
    4.1 存现句与空间维度量的关系
        4.1.1 存现句研究简述
        4.1.2 存现句中空间量
    4.2 空间量标记与物量标记
    4.3 “空间”与“实体”辨析
        4.3.1 实体-空间问题述评
        4.3.2 套娃图示与“打开”机制
    4.4 物量和空间量的消长凸显
    4.5 对存现句传统解释的反思
    4.6 存现句构句规则
        4.6.1 空间量单一
        4.6.2 物量凸显手段之一——带物量标记
        4.6.3 物量凸显手段之二——复杂定宾
        4.6.4 物量凸显手段之三——体标记
        4.6.5 物量宾语不光杆的机制
        4.6.6 存现句的语用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量强弱度与“可逆句难题”
    5.1 问题的提出
        5.1.1 双数量结构的实例与整合
        5.1.2 可逆句难题——否定式不对称现象
    5.2 双数量可逆构式及其空间量原型义
        5.2.1 文献回顾
        5.2.2 空间量原型义
        5.2.3 可逆的认知动因——空间量等值比配
        5.2.4 可逆变换后的高层次语义差异
    5.3 可能补语的置入及其解释
        5.3.1 肯定可能式问题
        5.3.2 否定可能式问题与不对称现象的解释
    5.4 名词的空间量再分类
        5.4.1 强空间量与弱空间量
        5.4.2 零空间量
    5.5 可逆句难题的分解——空间量分割与物量分配
        5.5.1 两种不同质的分配
        5.5.2 三类空间量强弱度
        5.5.3 余论 1:存在句的证据
        5.5.4 余论 2:时间量与空间量的竞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全称量与“一、满、全”
    6.1 问题概貌和研究思路
        6.1.1 Q 类词的量化实质及细微差异
        6.1.2 NP1 的性质
        6.1.3 “一/满/全+NP1”的指称问题
        6.1.4 NP2 与 NP1 的关系
    6.2 “一、满、全”文献综述
    6.3 Q 类词的本质差异及序列
        6.3.1 “全”的量化实质:全称量化与整体量化的跨类
        6.3.2 “全”的浮游受限
        6.3.3 “满”的量化实质:空间量化
    6.4 “全+NP”、“满+NP”的似同实异
        6.4.1 “身”类词
        6.4.2 “院、场、城、屋、地、家”类词
        6.4.3 “一/满/全+NP1”的指称问题
        6.4.4 “满”和“全”与“都”的隐现
    6.5 “V 满”“V 不满”的问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观空间量与“在+处所”问题
    7.1 问题及文献综述
    7.2 “在+处所”类空间量及其主观性
    7.3 “在+处所”类空间量的句位占据
    7.4 “在+处所”类空间量的语体差异
        7.4.1 小说语体的统计
        7.4.2 小说语体中空间量构式的特点
        7.4.3 政论语体的统计
        7.4.4 政论语体中空间量构式的特点
    7.5 主观性理论与空间量
    7.6 空间量构式的语用效果
        7.6.1 文学留白与 C 式的妙用
        7.6.2 政论语体对 C 式的妙用
        7.6.3 政论语体对 A、B 式的混用
        7.6.4 小说体对 D 式的运用
        7.6.5 空间量构式的连续统模型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独立且糅合的空间量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HLR 婴幼儿语料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汉语谓词同义词辨析理论:现状与反思
    2 谓词同义词辨析理论的新动向
第一章 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1 语义角色与谓词组合能力和组合关系描写框架的构建
    2 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3 基于该框架的谓词同义词辨析的优势与不足
    4 基于语料调查的实证方法
第二章 谓词同义词的语法功能差异
    1 不同词性的同义词的句法功能差异
    2 相同词性的谓词同义词的句法功能的差异
    3 句型句式的差异
第三章 谓词同义词语义角色差异
    1 语义角色数目差异
    2 语义角色关系的差异
    3 语义角色的重合情况的差异
    4 语义角色的默认值的差异
第四章 谓词同义词相同角色关系下的语义属性差异
    1 语义属性
    2 语义角色的类型范畴差异
    3 语义角色的其他语义属性差异
    4 语义属性描写度的把握
第五章 现代汉语的存在义的同义表达手段
    1 对存在句的范围界定和结构分析
    2 表达存在义的同义词
    3 表达存在义的语法手段
    4 结论
简单的结语
附录:本文所论及的谓词同义词词组
参考文献
后记

(9)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形成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前人的研究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陈望道语法和修辞的学术思想概说
    第一节 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唯物辩证法
        二、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第二节 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重实用的态度
        一、对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
        二、对词的用法的研究
    第四节 古今中外法和学术中国化
        一、古今中外法
        二、学术中国化
    第五节 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特点
        一、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前沿性
        二、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开创性
        三、陈望道语法和修辞思想的奠基性
第二章 陈望道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发动文法革新讨论
    第二节 功能学说的提出
        一、《文法的研究》
        二、《文法简论》
    第三节 功能学说的内容
        一、功能释义
        二、配置关系和会同关系
        三、结合了功能的句法分析
        四、单项功能和综合功能
        五、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六、经常功能和临时功能
    第四节 以功能学说建构的词类系统
        一、革新词类理论
        二、划分词类标准
        三、划分词类方法
        四、有特色的词类系统
        五、对词类划分的影响
    第五节 以功能学说建构的句法体系
        一、句法分析的三个基本法式
        二、组织的定义
        三、句子类型分类独特
        四、有特色的句法体系
        五、句法体系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 陈望道对中国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在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变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一、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变的发动和起步时期
        二、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变的继续和完成时期
    第二节 构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科学修辞学体系
        一、关于修辞学体系构建的理论论述
        二、《发凡》建立的现代修辞学的科学体系
    第三节 修辞学理论的独特建树
        一、明确了修辞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功用
        二、提出了语言本位说
        三、创立了题旨情境说
        四、阐明了修辞的极值原则
    第四节 陈望道的语体风格论与复旦大学的语体风格研究
        一、陈望道有关语体风格的论述
        二、复旦大学的语体风格研究
    第五节 陈望道修辞思想启发了修辞学史研究
        一、陈望道有关修辞学史的论述
        二、复旦大学的修辞学史研究
    第六节 实用修辞研究
结语
附录一 复旦大学语法和修辞研究大事记
附录二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不同版本
附录三 陈望道研究资料索引(1992-2004)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10)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和意义
        0.1.1 研究对象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理论和方法
        0.2.1 理论背景
        0.2.2 研究方法
    0.3 研究内容和体例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1.1 抽象名词研究综述
        1.1.1 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
        1.1.2 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
        1.1.3 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
        1.1.4 研究评价
    1.2 方位词研究综述
        1.2.1 方位词的定性研究
        1.2.2 方位词的演化研究
        1.2.3 方位词的功能和认知研究
        1.2.4 方位词的类型学研究
        1.2.5 研究评价
    1.3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综述
        1.3.1 共时视角的研究
        1.3.2 历时视角的研究
        1.3.3 研究评价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隐喻理论述略
    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说
        2.1.1 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
        2.1.2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关于认知隐喻理论的讨论
    2.2 认知隐喻的类型
        2.2.1 Lakoff& Johnson的三种隐喻类型
        2.2.2 对Lakoff& Johnson隐喻分类的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综论
    3.1 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
        3.1.1 意义标准
        3.1.2 形式标准
    3.2 抽象名词的典型性
        3.2.1 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3.2.2 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
        3.2.3 抽象名词的原型效应
    3.3 单音方位词的选择及其性质与命名
        3.3.1 选择“上”“下”“里”研究的依据
        3.3.2 “NP/N_抽+F”结构中单音方位词的性质和命名
    3.4 “NP/N_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
        3.4.1 “NP/N_抽+F”结构的类型
        3.4.2 “NP/N_抽+F”结构的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整体和平面的隐喻:“NP/N_抽+上”结构
    4.0 引言
    4.1 “NP/N_抽+上”的构成类型
        4.1.1 开放式和封闭式
        4.1.2 熟语化和附缀化
        4.1.3 单义性和多义性
    4.2 “NP/N_抽+上”的语义性质
        4.2.1 述人:个人是整体,属性是平面
        4.2.2 述物:事物是整体,构成是平面
        4.2.3 述事:事件是整体,阶段是平面
        4.2.4 述时:时间是整体,时段/时点是平面
        4.2.5 其他“NP/N_抽+上”
    4.3 “NP/N_抽+上”的语义特点
        4.3.1 层级性和相对性
        4.3.2 多面性和游移性
    4.4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及功能扩展
        4.4.1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
        4.4.2 “NP/N_抽+上”的功能扩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论上”的语义及情态标记化
    5.0 引言
    5.1 “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质
        5.1.1 方位短语“理论上”
        5.1.2 情态标记“理论上”
        5.1.3 两种“理论上”的区别与联系
    5.2 方位短语“理论上”的语义和语义模式
        5.2.1 名词“理论”的语义
        5.2.2 “理论上”的语义
        5.2.3 “理论上”的语义模式
    5.3 “理论上”的语用功能
        5.3.1 提供可能性
        5.3.2 增强委婉性
        5.3.3 弱化确切性
        5.3.4 提示焦点性
    5.4 “理论上”情态标记化的机制
        5.4.1 句法位置
        5.4.2 语义虚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条件的隐喻:“(在)NP/N_抽+下”结构
    6.0 引言
    6.1 “(在)NP/N_抽+下”结构的构成特点
        6.1.1 “在”的隐现性
        6.1.2 “NP/N_抽”的类别性
        6.1.3 “(在)NP/N_抽+下”的修饰性
    6.2 “(在)NP/N_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
        6.2.1 客体条件
        6.2.2 主体条件
        6.2.3 “条件”与“事件”的语义关系
    6.3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关系
        6.3.1 “在NP/N(的)VP/V下”的抽象指称性
        6.3.2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同质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NP/N_抽+上”与“NP/N_抽+下”的不对称研究
    7.0 引言
    7.1 “NP/N_抽+上/下”结构形式不对称
        7.1.1 与介词的搭配不对称
        7.1.2 与修饰成分的共现不对称
        7.1.3 功能扩展的形式不对称
    7.2 “NP/N_抽+上/下”结构语义不对称
        7.2.1 有“上”无“下”的语义不对称
        7.2.2 有“下”无“上”的语义不对称
        7.2.3 有“上”有“下”的语义不对称
    7.3 “NP/N_抽+上/下”结构表达作用不对称
        7.3.1 强调:“NP/N_抽+上”结构的表达作用
        7.3.2 衬托:“NP/N_抽+下”结构的表达作用
    7.4 “NP/N_抽+上/下”结构不对称的动因
        7.4.1 人类生理功能的不对称
        7.4.2 原型空间语义的不对称
        7.4.3 认知识解方式的不对称
        7.4.4 无标记有标记的不对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NP/N_抽+里”结构
    8.0 引言
    8.1 “NP/N_抽+里”的构成
        8.1.1 “NP/N_抽+里”的结构形式
        8.1.2 “NP/N_抽”的构成
    8.2 容器隐喻与“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8.2.1 容器隐喻
        8.2.2 “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8.3 “NP/N_抽+里”的容器隐喻特点
        8.3.1 容物的必有性
        8.3.2 容物形式的复杂性
    8.4 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
        8.4.1 基于身体的体验性
        8.4.2 容器图式的简便性
        8.4.3 容器图式的普适性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比较研究
    9.0 引言
    9.1 “NP/N_抽+里”和“NP/N_抽+内”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
        9.1.1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里”中的抽象名词
        9.1.2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内”中的抽象名词
        9.1.3 对“NP/N_抽+里”和“NP/N_抽+内”无选择倾向的抽象名词
    9.2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其他差异
        9.2.1 隐喻映射范围的大小差异
        9.2.2 功能扩展的远近差异
        9.2.3 适用语体的差异
    9.3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语义分析
        9.3.1 容器差异——可开放容器与唯封闭容器
        9.3.2 容物差异——离散性容物与弥散性容物
        9.3.3 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9.4 方位词“里/内”的语义演变及“NP/N+里/内”的历时发展
        9.4.1 方位词“里”和“内”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9.4.2 “NP/N+里”和“NP/N+内”的历时发展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NP/N_抽+F”结构的来源及发展
    10.1 从“NP/N具+F”结构到“NP/N_抽+F”结构
        10.1.1 “F”:从无到有
        10.1.2 “NP/N”:从具体到抽象
    10.2 从“NP/N_抽+F”结构到“VP/V+F”和“AP/A+F”结构
        10.2.1 “NP/N_抽+F”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10.2.2 “NP/N_抽+F”功能扩展的表现
    10.3 “NP/N_抽+F”结构的词汇化
        10.3.1 结构凝固
        10.3.2 语义融合
    10.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研究所六十年[J].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中国语文, 2010(04)
  • [2]优秀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J]. 本刊编辑部.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 [3]《廖秋忠文集》出版[J]. 陈章云.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04)
  • [4]硕士论文中语篇偏误分析疏失现象论析[D]. 尹思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代汉语比较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D]. 庞海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廖秋忠先生逝世[J].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 1991(02)
  • [7]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D]. 黄健秦.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1)
  • [8]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D]. 张占山. 厦门大学, 2006(01)
  • [9]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 马晓红. 复旦大学, 2005(07)
  • [10]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D]. 曹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杰出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逝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