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

祝贺

一、祝贺·祝愿(论文文献综述)

李婵娟[1](2021)在《南园十二子的结社活动与生命价值》文中指出以陈子壮为首的"南园十二子"传承南园五先生以来的诗学传统,以复兴南粤诗坛为己任,在明清之际的岭南诗坛影响甚大。他们通过结社雅集充分展现了明清之际岭南文人的高洁襟怀与生命价值,其诗歌创作体现了深切的民生关怀及浓郁的家国情怀。在历史的尘封中深入挖掘南园十二子的交往与文学活动,有助于管窥明清之际岭南文人的生存状态与隐微心态,也有助于发掘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岭南人文精神。

俞霄[2](2021)在《现代汉语表情言语行为动词的语用研究》文中提出

耿芳[3](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何峰,尖参公保[4](2020)在《名刹塔尔寺与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文中认为塔尔寺与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有着密切关联,其中第六世、九世、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较长时间驻锡塔尔寺,互动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依据藏文史料,就塔尔寺与三位班禅额尔德尼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总结出爱国爱教是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藏传佛教的兴衰系于国运、反对分裂是中央政府的一贯原则等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帅[5](2020)在《《燕京妇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是最早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的对日汉语教材,《燕京妇语》是其中针对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一本。《燕京妇语》是为生活在北京的日本妇女而编写的一本汉语口语教材。这本教材以多种形式的对话和各种实用的话题覆盖了当时中上层社会女性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女性汉语教材。《燕京妇语》虽然有不少瑕疵,但它的价值不容忽视。它对当前的教材编写仍然有很多借鉴作用。截至目前,对《燕京妇语》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多从某一方面,如北京话特色、话题选择、礼貌语、疑问句式等对《燕京妇语》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本文以《燕京妇语》为研究对象,对其框架结构、语言风格和编写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并探讨了其作为一部汉语教材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究发现,在框架结构方面,《燕京妇语》无论是整体的编排顺序还是局部的编排顺序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螺旋式的结构,并且整部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对答类型;在语言风格方面,《燕京妇语》和其本身作为汉语口语教材的定位是相契合的,整部教材口语色彩十分浓厚,并且体现了很多当时的北京话特色。在编写原则方面,《燕京妇语》非常好地贯彻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并体现了较强的趣味性原则以及一定的科学性原则。但是《燕京妇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系统的语言知识,缺乏相应的练习,部分内容编排不合理,细节不够严谨等。最后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燕京妇语》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工作的启示。尤其是《燕京妇语》作为一部专为日本女性而编写的汉语教材,对当前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很有借鉴意义。随着汉语学习多目的、多领域、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对于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当前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仍是教材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希望通过对《燕京妇语》的研究,让更多的教材编写者和专家学者关注到专门用途的对外汉语教材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芳蕾[6](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术文本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其翻译对于宣传学术思想,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术文本的高度专业性,学术文本的翻译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而国内学术文本方面翻译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次翻译材料节选自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的语言学学术着作《语用礼貌学》(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一书的第七、八、九章内容,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用词严谨、行文简洁、表述准确、逻辑严密。文中大量使用语言学的专业术语,以及使用较多名词化结构;句法方面,多使用被动语态以客观陈述、使用长句以表达复杂的概念,句型变化较多。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术文本翻译的重难点,从而总结功能对等理论下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在翻译专业术语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在名词化结构的翻译中,采用词性转换法和增译法。在句法层面,译者在处理被动句时,采用译为主动句、译为无主句等翻译策略;对于长难句的翻译,采用了变序法和拆译法。通过以上方法,更好地实现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

致远[7](2020)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新实用汉语课本》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乌两国的关系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对乌兹别克斯坦来说,拥有更多汉语人才就意味着拥有更多与中国交流合作的机会,因此在乌兹别克斯坦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日益高涨。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教材的话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了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并从性别、年龄、汉语水平等因素与话题兴趣的相关性。此外,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1-4册)的话题设置情况,并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借鉴《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话题设置的经验。希望本研究能为编写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材与教学中的话题选择提供参考。

刘咏聪[8](2019)在《晚清婚姻文化中的重逢花烛庆典:邬启祚夫妇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逢花烛"指古代夫妇庆祝结褵六十周年,重新燃点花烛,再次举行婚礼。本文以广东番禺邬启祚(字继蕃,号吉人,1830—1911)及其妻周氏(1828—1915)之重逢花烛庆典进行个案研究,并运用邬家着述及结集三百多篇贺作的《南山佳话》爲主要参考文本,尝试推敲当时盛况,亦藉以窥探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较少爲人注意的一面。

鲍立娟[9](2019)在《《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文中提出1911年8月密勒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份在华美式报纸《大陆报》,打破了英国报业在华垄断局面,一度成为远东地区销量最大的外文日报,在华经营时间长达38年。《大陆报》与当时在华外报的最大区别在于头版刊登重要新闻,刊登大量中国新闻。头版的阅读者人数是其他版面的两倍,报纸的头版报道往往反映出报刊最关注的内容。因其头版大量报道中国新闻,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大陆报》对于西方读者认识真实的中国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份在华美式报纸如何报道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中国,目前为止尚无研究。将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有助于理清美国报业传统在华的出现、传播,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多样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密勒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在华发行量最大的外报,更有助于以史为鉴,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因此,本文根据《大陆报》(1911-1916)的文本材料,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中国创刊,创刊后如何在中国扎根。然后通过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一般规律。从报道频率上来看,《大陆报》的头版中国报道基本与中国的现实律动保持一致;从议题设置来看,头版以时政性的硬新闻为主,兼具文化、社会、经济等新闻报道;《大陆报》对中国新闻的报道是从“国际新闻的视角”出发,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平衡,这也是起初《大陆报》获得大量读者,迅速打开发行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大陆报》对于中国内政的报道量最大,其次是国际关系议题的报道,再者是社会议题,文化议题,经济议题的报道占比最小。以此为基础,本文对这些议题进行整合归类,从《大陆报》如何报道中国内政,报刊如何建构中国的国际关系,如何看待西方的文化生活,如何践行其提出的“致力于中国发展”的方针几个方面分析《大陆报》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待中国。通过1911-1916年的报刊原始资料分析,本文认为片面地从“利他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一份完全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报刊;或者单纯地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大陆报》只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都是有失偏颇的。《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对美国来说,《大陆报》为其了解中国事务提供了一个媒介平台,打破了英式报刊的垄断,发出了上海滩的“美国之音”;对中国来说,在国际上传递了较为真实的中国图景,在国际舆论上对中国有所助益。《大陆报》报人以“美式精英”视角来看待中国,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支持中国发展;但是报刊也实践着其“致力于中国发展”的办报方针。美国人从报刊实践中获得物质利益、权力秩序和个人声望,中国借此机会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在国际舆论上获得助益。这一过程或多或少是一个“等价互惠”的存在。

陈馨碧[10](2019)在《俄语祝福语篇中的新年定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定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标记,也是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定型”是最具代表性的定型现象,它是定型在语言层面的投射和实体化,是对语言外世界某客体的主观认识。俄语新年祝福语作为俄罗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祝福的表达,是对俄罗斯民族生活习惯、传统风俗、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本文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下以语言定型理论为基础,选取俄语新年祝福语篇作为语料,对其中的新年定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中对新年定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并列举了大量与新年情景和新年形象相关的语言定型,对新年定型的成因、特点和功能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通过对俄语祝福语篇中新年定型的分析,挖掘该定型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探索其内部的精神内涵及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性。本文对俄语祝福语篇中新年语言定型的研究,不仅是对文化语言学中定型研究对象的扩展和对语言定型理论的深化,也为俄语新年祝福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有助于俄语学习者们更好地学习俄语言语礼节,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新年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随着中俄两国人民交往的不断深入,正确理解和使用新年定型能够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祝贺·祝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贺·祝愿(论文提纲范文)

(1)南园十二子的结社活动与生命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社之前的早期集会活动
二、南园十二子的正式结社
三、黄牡丹和诗推动的社集高潮
四、南园诗社的衰退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5)《燕京妇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燕京妇语》概况
        1.1.1 《燕京妇语》的编者
        1.1.2 《燕京妇语》的成书背景
        1.1.3 《燕京妇语》的体例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日本汉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
        1.3.2 对日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1.3.3 《燕京妇语》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文献来源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文献来源
第二章 《燕京妇语》的框架结构
    2.1 全书中课的编排顺序
        2.1.1 话题内容编排基本符合螺旋式结构
        2.1.2 语言难度基本持平
    2.2 同一课中各节的编排顺序
    2.3 节中会话的局部结构
        2.3.1 以常规的话轮转换方式居多
        2.3.2 包含多种形式的对答类型
第三章 《燕京妇语》的语言风格
    3.1 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
        3.1.1 语音
        3.1.2 词汇
        3.1.3 语法
    3.2 体现了当时的北京话特色
第四章 《燕京妇语》的编写原则
    4.1 针对性原则
        4.1.1 教学对象明确
        4.1.2 教学内容针对性强
    4.2 实用性原则
        4.2.1 话题实用
        4.2.2 语料真实
    4.3 趣味性原则
        4.3.1 语言趣味性强
        4.3.2 文化内容趣味性强
    4.4 科学性原则
        4.4.1 采用北京官话作为教材语言
        4.4.2 编排较为合理
第五章 对《燕京妇语》的评价及《燕京妇语》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5.1 对《燕京妇语》的评价
        5.1.1 《燕京妇语》的优点
        5.1.2 《燕京妇语》的不足
    5.2 《燕京妇语》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5.2.1 内容编排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5.2.2 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编写教材
        5.2.3 将语言知识和交际功能结合起来
        5.2.4 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5.2.5 开发更多的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燕京妇语》平均句长统计详表
附录二:《燕京妇语》长句分布统计详表
致谢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1.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1.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is
    2.1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cademic Texts
    2.2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3 Guidance of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3.1 Lexical Equivalence
        3.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3.1.2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3.2 Syntactic Equivalence
        3.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2.2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7)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新实用汉语课本》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汉语教材话题研究综述
        1.2.1 汉语教材话题研究
        1.2.2 中亚地区汉语教材话题研究
        1.2.3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材话题研究情况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设计思路
    2.2 术语的界定
        2.2.1 话题
        2.2.2 话题兴趣
    2.3 研究对象
        2.3.1 塔什干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
        2.3.2 《新实用汉语课本》
    2.4 研究材料
        2.4.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调查》
        2.4.1.1 问卷的编制
        2.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4.2 对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与教师的访谈内容
    2.5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调查分析
    3.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一级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1 乌兹别克斯坦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2 文化生活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3 基本信息话题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4 日常生活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5 情感与态度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6 社会生活相关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1.7 世界话题兴趣相关数据分析
        3.1.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二级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3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三级话题兴趣数据分析
        3.1.3.1 感兴趣话题
        3.1.3.2 一般兴趣话题
        3.1.3.3 不感兴趣话题
    3.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影响因素分析
        3.2.1 性别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
        3.2.2 年龄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
        3.2.3 汉语水平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
        3.2.4 访问中国的经历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
    3.3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特征
第四章 教材话题设置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的对比分析
    4.1 《新实用汉语课本》话题设置情况
        4.1.1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话题标注情况
        4.1.2 《新实用汉语课本》话题分布调查分析
        4 .1.2.1第一册话题分布情况
        4.1.2.2 第二册话题分布情况
        4.1.2.3 第三册话题分布情况
        4.1.2.4 第四册话题分布情况
    4.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与教材话题设置对比分析
        4.2.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与教材话题设置情况对比
        4.2.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一般兴趣话题与教材话题设置情况对比
        4.2.3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不感兴趣的话题与教材的话题设置情况对比
    4.3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与教材话题设置匹配情况
第五章 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材话题选取的建议
    5.1 关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
    5.2 关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个体背景差异
    5.3 关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感兴趣的本土话题
    5.4 关注乌兹别克斯坦的国情与文化
    5.5 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晚清婚姻文化中的重逢花烛庆典:邬启祚夫妇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邬启祚夫妇生平概要
三、 邬氏重逢花烛之文献记録
四、 从文本所见邬氏重逢花烛之细节
    1. 致贺者对邬氏夫妇生命历程的解读
    2. 重逢花烛庆典流程之书写
    3. 亦庄亦谐、羡戏交集的祝贺
    4. 闺房韵事的丰富想象
五、 余 论

(9)《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研究问题的由来
    一、选题价值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章节架构
第一章:《大陆报》的创办与经营
    一、时代背景:美国新扩张主义与中国的外交方针
    二、媒介环境:上海成为全国报业中心与租界内的言论自由
    三、创办人密勒及其编辑方针
    四、经营运作
第二章:《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总体特征
    一、报道总量与频率分析
    二、报道的议题类别分析
    三、《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主导视角与报道理念
        (一) 国际新闻视角下的头版中国报道
        (二) 力求平衡的报道理念
第三章:《大陆报》视野下的民初政局
    一、从革命到共和:古老帝国的年轻转向
        (一) 辛亥革命爆发:多方消息来源报道革命进展
        (二) 政体更换:君主还是共和
        (三)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身份认同
    二、关注中国现状:民初政治如何转型
        (一) 支持“共和国列强贷款”
        (二) 国会—尝试共和的想象与幻灭
        (三) 报刊如何看待二次革命
        (四)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形象塑造
    三、《大陆报》视域下的帝制运动
        (一) 帝制筹备期报刊对袁世凯与帝制的看法
        (二) 公开称帝期:报道各地情况、观望局势发展
        (三) 取消帝制后反袁声浪高涨
第四章:《大陆报》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建构
    一、“分离中国领土的开始”:报刊对中俄蒙古问题的报道
        (一) 持续报道事件进展、关注政府因应措施
        (二) 反映公众对俄情绪
        (三) 揭示俄国目的:“开辟在华特殊利益领域”
    二、报刊对日本的否定态度
        (一) “强大而霸道的邻国”:中日南京事件与直隶事件的报道
        (二) “远东悲剧的第一幕”:报刊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报道
        (三) 批判日本对华的巨额索赔
    三、报刊对美国正面形象的塑造
        (一) 非常事态的介入:灾荒救济中“美国帮扶”的形象塑造
        (二) “道德影响”:美国退出六国银行集团
        (三) 建构中美“特殊关系”:美国承认中华民国
第五章:报刊与西方文化生活观念
    一、西方视野下的休闲生活与时尚
    二、提倡西方教育
    三、宣扬基督教文化精神
第六章:“致力于中国发展”—《大陆报》报人的努力
    一、支持中国禁鸦片运动
    二、关注城市边缘人生计
    三、主张废除妾室制度
第七章:结论
    一、美国报业传统的移植
    二、美国“精英”的中国观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俄语祝福语篇中的新年定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依据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定型理论
        2.1.1 文化空间下的定型研究
        2.1.2 认知空间下的定型研究
    2.2 语言定型理论
        2.2.1 语言定型的含义
        2.2.2 语言定型的结构
    2.3 语言定型与语言世界图景
    2.4 本章小结
3 俄语祝福语篇中的新年定型
    3.1 新年的情景定型
        3.1.1 新年到来的情景
        3.1.2 新年进行的情景
        3.1.3 新年伴随的情景
    3.2 新年的形象定型
        3.2.1 新年装饰物的形象
        3.2.2 新年饮食的形象
        3.2.3 新年人物的形象
        3.2.4 新年自然物的形象
    3.3 本章小结
4 对俄语祝福语篇中新年定型的分析
    4.1 影响新年定型形成的因素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日常生活
        4.1.3 社会历史背景
        4.1.4 宗教
        4.1.5 民族思维方式
    4.2 新年定型的特点
        4.2.1 复现性
        4.2.2 稳固性
        4.2.3 民族性
    4.3 新年定型的功能
        4.3.1 认知功能
        4.3.2 交际功能
        4.3.3 社会化功能
    4.4 本章小结
5 新年定型折射出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特性
    5.1 双重宗教性
        5.1.1 内在的狂欢精神
        5.1.2 善良的民族本性
    5.2 民族文化性
        5.2.1 超物质的价值取向
        5.2.2 补偿性的心理
        5.2.3 矛盾性的心理
    5.3 宗教与人本的哲学性
        5.3.1 共同性
        5.3.2 追求自由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祝贺·祝愿(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园十二子的结社活动与生命价值[J]. 李婵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现代汉语表情言语行为动词的语用研究[D]. 俞霄.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名刹塔尔寺与历辈班禅额尔德尼[J]. 何峰,尖参公保.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燕京妇语》研究[D]. 王帅. 南京大学, 2020(09)
  •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D]. 李芳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7]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新实用汉语课本》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D]. 致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晚清婚姻文化中的重逢花烛庆典:邬启祚夫妇个案研究[J]. 刘咏聪. 人文中国学报, 2019(01)
  • [9]《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D]. 鲍立娟. 上海大学, 2019(04)
  • [10]俄语祝福语篇中的新年定型研究[D]. 陈馨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祝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