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光的本质

第十七章 光的本质

一、第十七章 光的本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宗镐[1](2017)在《江门心学—从陈白沙到刘蕺山》文中提出心学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道学思潮,其构成除了宋代陆象山(1139~1193)开创的金溪心学和明代王阳明(1472~1529)开创的姚江心学之外,还有明代陈白沙(1428~1500)开创的江门心学,它们共同构成并推动了中国历史上心学思潮的蓬勃发展。江门心学是指由明代陈白沙开创并被其后学继承和发展的心学流派,它属于道学思想,大而言之,属于儒学思想。就时间来看,该学派以陈白沙于公元1465年提出“自得之学”为开端,以刘蕺山于公元1645年绝食殉国为终点,先后延续了一百八十年之久。就空间而言,该学派发祥于明代的广东,而逐渐传播于当时中国的大多数省份。可见,江门心学是一个传播广泛和绵延悠久的学术流派。目前学界主要将“江门心学”视为陈白沙及其弟子的道学思想,甚至有学者认为江门心学是“陈(白沙)湛(甘泉)哲学”。本论文对“江门心学”的界定,可以视为是在《明史.儒林传》和《白沙子研究》对“江门心学”界定的基础上,所给出的一个比较崭新的界定。江门心学作为一个存在空间广泛和存在时间悠久的学术流派,必然拥有众多的道学者和道学着作。同时,也必然具有其发展的具体历程。就目前掌握的有关江门心学的文献资料来看,江门心学有比较清晰的发展过程:诞生——发展——鼎盛——衰落——解构——终结。这个发展历程就本论文所研究的江门心学学术形态来看,是白沙学——小白沙学——甘泉学——湛门诸子学——江门末学——蕺山学。学界以往对江门心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沙学和甘泉学的研究,虽也涉及小白沙学派和湛门诸子的研究,但几乎都是因仍《明儒学案》而仅仅提及其中一些学人的道学宗旨。本论文不但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小白沙学和湛门诸子学,而且对以往没有关注到的江门末学也有比较详细的研究,这可以视为本论文的一个创新。同时,将蕺山学视为江门心学并予以具体地分析和论证,这同样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通过对以上诸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寻绎出江门心学的道学特色。就思想方法而言,有“怀疑—自得”和“浑沦—合一”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就思想内容而言,其宇宙论域主张理气合一,道无内外;其心性论域主张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一,天理与人欲合一,心无内外;其工夫论域主张从主静工夫入手,学无内外,强调工夫洒脱自然;其境界论域主张臻于物我一体之境,体验鸢飞鱼跃之趣,从而超越自然生命的死亡,成就与道合一的真我。就学者气质而言,江门学者大都具有艺术气质,他们主张用诗歌和书法来传达道学思想,其中不乏书法家和诗人。就道学统系而言,江门学者没有自觉的道统意识和门户阈限,他们倾向于承续周濂溪和程明道肇端的道南学派。江门心学的道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十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自我意识,江门学者普遍主张通过怀疑来挺立自我,从而实现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这是江门心学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最富有价值的思想。以往学界有对于江门心学某些学者道学宗旨的概括,而缺失对江门心学学术宗旨的概括。本论文通过对二十位江门心学学者道学思想的研究,概括出了江门心学的道学特色,这是本论文的又一创新。江门心学不单是明代心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姚江心学诞生和发展的助推器,它对中国心学思潮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江门心学主张精神自由,反对思想束缚,主张在满足人欲的过程中彰显天理,这些思想对中国启蒙思潮的诞生发挥过启发作用。对江门心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心学思潮乃至道学思想,也有益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

马娟[2](2019)在《《韩诗外传》引《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韩诗外传》是西汉时期着名的诗学典籍,对研究汉代诗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学界已有一部分《韩诗外传》的研究成果,但对《韩诗外传》引“诗”的研究,目前仍零散的分布于各文章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观点。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韩诗外传》的引“诗”方式、诗学思想及其对《新序》引“诗”的影响等方面,能够对《韩诗外传》的引“诗”情况有更清晰完整的认识。《韩诗外传》的成书时期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大致不出于孝文、孝景帝统治时期。西汉初期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汉承秦制的政治制度及良好的自然环境等条件为韩婴完成《韩诗外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韩诗外传》的引“诗”方式可分为三类,即引“诗”嵌于文中、引“诗”缀于文末及特殊引“诗”方式。《韩诗外传》引“诗”与其篇章编排存在相关联系。从《韩诗外传》引“诗”方式以及引“诗”与编排体例的关系出发,可以更加明确《韩诗外传》引“诗”与述事的关系。《韩诗外传》与《新序》的引“诗”比较而言,两者在数量及引用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但两书仍然有一部分引“诗”与论述事件同时重合的章节,从中可以窥见《韩诗外传》对其后着作引“诗”的影响。《韩诗外传》引“诗”体现的诗学思想表现在以美刺言“诗”、以吉凶言“诗”几个方面。《韩诗外传》诗学思想形成既受到孔子、孟子及荀子等前人诗学思想的影响,又受到西汉时期社会思想的影响。《韩诗外传》诗学思想在吸收继承他人的基础上又有自己创造性的发挥,使其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张岱[3](2019)在《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但丁及《神曲》是国际学术界的中心论题之一,历经七百余年的国外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中国学界的《神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与国际学界相比有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运用符号学、福柯治理-权力理论等跨学科的现代理论批评方法来重新观照《神曲》,论证该诗是一个基于符号空间建构对人实现灵魂治理的整体意义系统,具有综合性、开创性和建构性的特征。通过深入《神曲》文本构造的内部,从功能实现的角度发掘其符号空间的意指关系与灵魂治理的运行模式,进而达到对这部古老的诗歌经典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当代价值的再认识,也由此检验以上相关现代批评方法的适用性和理论弹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内容组成:第一章是针对《神曲》文本中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的总论。《神曲》植根于具有高度符号学性的中世纪文化语境,通过隐喻和象征机制完成了文本的符号化,建构起一个以知觉空间为基本规定的符号意指系统。但丁在《神曲》中大量地使用西方传统中的“牧羊人”隐喻,反映出对福柯所述中世纪基督教牧领制度和牧领话语的反引导,也传达了一种代替教会组织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引导人走出迷途的诗人牧领意识。为了取得牧领的合法性,但丁式的灵魂治理是一种“代上帝言说”的修辞,兼具神圣性的色彩和功能化的内核,它以一种突出引导功能的“类属-贬扬”机制贯穿于地狱、炼狱、天国三者构成的对称性符号空间,建立起一套动态、自洽的灵魂治理体系。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神曲》“地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与治理模式。地狱作为一个呈下降趋势的大漏斗形深渊,其昏黑压抑的地理环境的符号投射意义是彻底地镇压和永恒地惩罚。地狱空间的分布与罪恶的等级呈现出高度秩序化的同构关系,反映了但丁对罪恶的起源、发展与后果这一人类统一问题的深度思考,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古代文明和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罪恶问题未阐明的空白之处。在作为“惩罚之城”的地狱符号空间中,但丁化身为一个诗人“立法者”,描绘了一套囊括犯人自述、定罪、量刑和区别化惩罚的法律体系,建构了一种对灵魂进行治理的律法模式。这种模式的功能意义在于,以对地狱犯罪者终极严厉惩罚的表演式展示,实现对世人的劝诫和规训。第三章分析了《神曲》“炼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关于炼狱的具体化描绘是《神曲》中一个超越文化传统的独创。朝圣者但丁螺旋上升的前进及时间结构的诞生都指示出炼狱是一个暂时“涤罪之所”的符号空间。炼狱中符号的组织秩序是人的灵魂“净化”过程,但丁在其中建构了一种拯救的灵魂治理模式,即人通过忏悔、代祷、受罚、缴纳赎罪金等方法完成涤罪就可以进入天国。拯救的治理模式包含着但丁对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人与神之间亲密互信的乐观设想,这也是《神曲》能够成其为“喜剧”的内在要求。而设置拯救的功能性意义在于,以犯小罪者可弥补、能得救的实例和一些对应性美德的展示,实现对《神曲》中的人物和《神曲》阅读者的双重规训。第四章分析了《神曲》“天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与地狱、炼狱中空间构造方式不同,在天国中但丁用一种神秘的解释结构刻意消解了托勒密的天体运行体系的实体空间感,旋转的十重天所形成的同心球体是中世纪文化中的完美图形,意在指涉天国作为“幸福之境”的空间意义。《神曲》中的天国是基督教天国想象和新柏拉图主义宇宙异象的合成体,而贯穿其中的是一套真理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但丁设计了诸天体中关于“自由意志”“世俗国家”“正义”等伦理、神学重大问题的真理讲述结构,描绘了居于天国的灵魂和天使的生平事迹和幸福程度,构成了一种对世人正面说教式的规训。而以上帝之恩典对人类收获彼岸幸福的假设,为解决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问题提供了启示。第五章中分析了《神曲》“地狱-炼狱-天国”组成的“三重王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神曲》中以迷失者但丁的“朝圣之旅”将地狱、炼狱天国串联成《神曲》全篇中整体的符号空间,诗人在建构这一符号空间时使用了一种建筑式的造型艺术手法,突出了诗歌的视觉性和结构感。而他在三重宇宙中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地狱中下降-炼狱中上升-天国中旋转”的运动轨迹,这种轨迹的符号意义是人的灵魂在“堕落-净化-皈依”三重境界中的不断升阶。在《神曲》中,但丁以强力诗人的雄心把自己设想为上帝般的存在。因为只有凭借在诗学意义上获得的绝对自由,他才能尽情地展现自主性和个人性,并在一个如此庞大、繁复的符号世界里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

孙柏林[4](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表明“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田景华[5](2018)在《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光的本质”教学为例》文中认为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概念之一,但对于光既是波又是粒子,且随着观测手段不同而分别观察到波动性或粒子性这点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讲解得比较抽象,学生一般都难以理解和消化。本文通过从对光本性研究的历史出发,详细介绍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世纪之争。通过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为出发点和主要线索,跟随大争论年代诸多着名物理学家的脚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两个方面,进而统一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从光的本性的教学中让学生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树立研究过程中不畏权威、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而发现物理规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牛志威[6](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焦荣[7](2020)在《《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语》诸篇均程度不等地涉及到礼乐问题。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其中与礼乐有关的话题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参与讨论者、谈论的对象、受众等,分别是:春秋末期之前的先贤和孔子同时代人;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其弟子接触到的诸国君主、贵族、名士、家人等。话题发起者和讲述者主要是孔子;参与讨论者和受众主要是孔门弟子等。《论语》中讨论礼乐问题的方式,因时因事而异,主要有:讲述、问答、辩论和具有批判性的质问等类型。其中,以问答式和讲述式最为普遍,辩论式和质问式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与礼乐有关的困惑、波动和僭越等现象,往往问题比较尖锐,情绪颇为激烈。《论语》中思考、讨论、讲述礼乐之论的内容,分别涉及礼乐制度及其实践、礼乐沿革及其传承、礼乐对社会治理和养成君子人格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这些信息,与孔子的日常教学内容“六艺”以礼乐贯穿诸艺的情形相印证,与孔子终其一生呼吁实施仁政,认为维护礼乐制度是通往仁政的必由之路的思路相吻合。因此对《论语》中有关礼乐方面的信息进行探讨,既有利于客观了解先秦时期的礼乐内涵及其制度变化,也有利于深入研究孔子和儒家的礼乐思想以及礼乐对于人格养成和社会治理的影响。

孙亚杰[8](2021)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辩证法(διαλεκτικη)是古希腊哲学家——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本的哲学探究方法,是他们特定的推理风格。其中,亚里士多德作为集大成者,不仅对辩证法予以全面、丰实、细致的种种刻画和论述,而且广泛地运用于其百科全书式的诸多研究领域。不过,亚里士多德关于辩证法诸种不同的理论性阐明以及他那主题宏富、形式多样的哲学探究过程,也为后世学界对其辩证法的基本内涵、活动领域、主要功能、哲学地位等议题的理解带来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成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着迷并引发连绵争论的深层原因,也构成了对辩证法展开一项尽可能系统、详尽的勘察和研究之必要性和意义所在。申言之,首先,对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提供一种相对完整、有序的图景,一方面可以解释或消融那些看起来不一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更合理地理解和评估这种辩证法的价值与功能,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其次,有鉴于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源流关系,本项研究对于澄清亚里士多德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之间诸种关联,也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认知角度。再次,由于辩证法涉及哲学活动的开展同一定意义上的理性共同体、思想共同体的复杂关系,涉及某种跨学科探究的特征和能力,本项研究也有助于为我们今天的哲学活动乃至正在进行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一重要事业,贡献某些可能的启发与教益。基于上述背景和动因,本项研究以亚里士多德主要哲学性作品或具有哲学意义的着述,即《工具论》《物理学》《论天》《动物志》《论动物的部分》《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形而上学》等为基本范围,以辩证法为核心对象,深入探究这种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基本结构、运用方式、与第一原理的关系等重要难题。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展开,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在第一章,相对于国际学界三种主要观点,我们既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是对苏格拉底反诘法(the Socratic elenchus)的完全挪用或重述——无论这种重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不认为二者之间全无干系,而是论证一个新的解释方案:备受争议的苏格拉底反诘性哲学活动,确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重要源泉,但是,有鉴于苏格拉底反诘性的辩证程序同其哲学目标之间的张力,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既包含着对苏格拉底反诘法程序的某些描述和揭示,也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了进一步富有成效的重大补充、修正和发展。这种修正和发展不仅是哲学方法论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深深渗透着亚里士多德总体上对哲学活动一般结构——包括哲学活动的起点、领域和对象等方面——的独特理解。第二章聚焦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辩证法的复杂关联。我们并不否认评论者们大力揭示的前后承继关系,但是更希望阐明亚里士多德尤其是其前期作品《工具论》对柏拉图辩证法所作的重要革新。质言之,作为一切严肃的哲学活动之基本展开方式,柏拉图的辩证法不单纯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更是方法论、存在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而《工具论》在避免承诺理念论形而上学的前提下,仍然坚守哲学活动或哲学性科学探究中辩证法在方法论上的主导地位,不过,这种意义上的辩证法,在辩证活动的范围、始点、程序等方面,对柏拉图辩证法都进行了重要革新和发展。第二部分集中探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基本结构,包含第三章、第四章。其中,第三章着重探究作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起点的现象(φαινóμενα)概念两种含义之间关系。对于学界既有的两种立场,我们更加支持相似论主张,即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ενδοξα)之间具有同一化的基础和可能,但是,我们认为,多数相似论者对于这一主张的论证未能深入到根本缘由,因此尝试以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考察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立场和人类认识结构方面的观点,重新论证他将两种含义共同作为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据,并由此对不同领域中现象的使用方式提供一种连贯性解释。第四章以《论题篇》《辩谬篇》等为主要依据,详尽厘析辩证法的具体运作程序,并将其总结为如下步骤:(1)选择论题。辩证法考察的论题必须是与相关的有声望意见和多数人意见有别,或者有声望的意见各自之间也存在分歧,只有这样的论题才具有探究价值。(2)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dialectical proposition)。对论题的考察有立论和驳论两条路径,驳论的起点是论题之下各种有声望意见中能够产生困惑的命题,立论则需要自己通过感知到归纳(επαγωγη)的过程建构命题。(3)对上述辩证命题从语义和四要素(即定义、种、特性、偶性)方面展开考察和辩驳(πειραστικοι),并以经过考察的命题为前提(πρóτασιζ)建构三段论式推理。(4)针对建构起来的推理论证进行批判、分析和疏解(λνσιζ),即发现、揭示三段论推理中前提上或推理过程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分别以相应方式予以修正和解决。另外,在辩证程序的诸多运用中,我们认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有关四因说的两次探究,相对来说对辩证法的呈现完整而又典型,因为它既有驳论过程,也有立论路径。所以,本章还通过对四因说探究过程的详细阐释,具体例示辩证法的一般程序结构。第三部分探讨辩证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运用,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主要论证两个核心主张,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提出的拯救现象法(saving the phenomena)三个步骤,亦即摆出现象、讨论难题、最大限度保留有声望的意见,是辩证法驳论路径的表述;辩证法构成了伦理学探究的主导性方法。这两项论证都以第四章确立的辩证法基本程序为依据。尤其是在第二个主张的论证方面,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并揭示《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于幸福定义的整个探究过程——提出命题“幸福是合乎(最完满)德性的灵魂活动,并且是因其自身被追求的、自足的”,对其进行四要素方面的辨析与确立,最终得到定义“幸福是沉思活动”——与辩证法程序中立论路径相一致,并逐一反驳学界相关反对理由,最终表明,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整个伦理学探究中具有关键作用和主导性地位。第六章考察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探究领域——尤其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动物学和天体学探究领域——的功能与地位。在动物学探究领域中,我们反对现有的流行主张,即动物学探究方法单纯是《后分析篇》中的证明性科学方法,而仍然坚持辩证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天体学探究领域中争议巨大的合理论证(ενλóγοζ)问题,我们也不同意新近学者的判断,而是重新揭示了它与辩证法的一致性关联。第四部分探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与第一原理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部分,相对于这一问题关涉的诸多立场,我们首先对第一原理(πρωτη αρχη)的种类和层次进行明确区分,继而分别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和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第七章探究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的关系。根据对《论题篇》《后分析篇》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我们将亚里士多德具体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图景描述为:(1)具有感官知觉的人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和记忆并形成经验;(2)对不同经验进行整理或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差别和相似;(3)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假定性的辩证命题,或在有声望意见中选取具有考察价值的命题;(4)根据辩证法规则对命题进行考察(41,2,…n),修正和完善命题,不断提高命题确定性;(5)获得真命题(51,2,…n),并反复前述步骤,获得多个真命题;(6)把握解释力最高的命题作为第一原理;(7)从第一原理向下推理得到科学知识。基于对理知(voνζ)两种层次的能力的判定,(5)(6)两步的完成都需要理知的参与。如此,辩证法在赢获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就一目了然,亦即,虽然(5)(6)两步体现了理知的重要性,但是,从第一原理的整体探究过程来看,辩证法的贡献和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正是基于辩证法依照各种细致规则对命题繁复细节的勤恳考察,我们才能逐步靠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第八章考察形而上学探究中的辩证法角色。由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或公理是从事具体科学研究都需要知晓或预设的普遍原理,对它们的探究就相对统一,甚至可以说,探究这些原理正是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任务——尽管《工具论》区分了十个范畴并否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之关系的研判,就可以通过对辩证法在形而上学探究中角色地位的考察来实现。我们在这一章论证了一个明确观点,即辩证法作为形而上学探究方法的不二之选,乃是获取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主要方法。这一主张通过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部分得到论证。理论依据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承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之际,也在多处文本中表明或暗示了将要使用辩证法探究这门科学的想法和决心;实践依据则在于《形而上学》中辩证法的多次实际运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第七卷着眼于“依其自身之存在”(τò ǒν τò καθ’ ανττο)的实体(ονσια)探究就采取了一种辩证性的探究方法,并且,在此探究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新的关键性问题,即“如此这个或那个的质料如何成为某种个体性事物”——第八卷、第九卷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展开和回应。这样一来,从辩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长期困扰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形而上学》核心卷次中“依其自身之存在”(perse being)的探究类型和“潜能/现实之存在”(potential/actual being)的探究类型之间真实关系问题,也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合理解释:既不能笼统认为后者不过是对前者“一以贯之”乃至“自然而然”的补充,也不能直接将后者看作是完全独立于乃至对抗于前者的另一种“全新”进路,毋宁说,后者是对前者有所承继又有转换和更新的发展与完善。另外,我们也认为,第四卷第四章关于不矛盾律(principle of non-contradiction)的论证也确实属于一种辩驳性论证,不过,我们尝试采用一种不同于厄文、博尔顿等学者的新思路,重新阐述不矛盾律的确立和辩护策略,进而更为深入地揭明这种策略的辩证法特征,以及形而上学各种第一原理——主要就是不矛盾律、范畴上的实体性形式(substantial form)原理、潜能/现实原理——之间的基本关系。

郑瑞杰[9](2019)在《清华简《系年》词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华简(贰)》是2008年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一部分,于2011年12月整理出版。全书仅有一篇,名爲《系年》。《系年》是一部基本完整的历史着作,共有138支简,全篇分爲23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系年》中的词汇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揭示先秦语言面貌,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所裨益。全文共分爲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系年》简文的基本内容,简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概况,并着重叙述了与《系年》词汇相关的研究现状。然後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确定了词的统计标准,最後做了研究前的几点说明。主体部分“清华简《系年》词类整理(上、下)”,全面考察了清华简《系年》中的词汇。首先依据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将简文中的词汇分爲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十一类。然後从意义上考察,对每一类词进行了细致的再分类,同时对它们在简文中的词形、实际意义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讨论。“清华简《系年》字词关系研究”部分分爲三节讨论。第一节主要分析了《系年》中的一词多形现象;第二节列举了词的兼类现象;第三节总结了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义项。“结语”部分总结了《系年》词汇的特点。《系年》中单音词占总数的85%,处於绝对主导地位。动词和名词是其词汇系统的主体,但词类发展已基本完善。复音词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系年》的词汇特点符合先秦汉语的词汇特征,又有自己的风格。

李世持[10](2017)在《秦简人名整理与命名研究》文中提出立足於秦简人名的穷尽整理及命名取义研究,本文全面搜集和整理了目前所刊布秦简中最主要的三大批《秦简牍合集(第一1)》(1)《岳麓书院藏秦简》(2)《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和《里耶秦简博物馆藏秦简》共十二函秦简材料,从中整理出人名760个,凡2008见。其中能考辨者680个,未能辨或未能确辨者80个(见附录二)。本文对前者逐一进行命名取义考辨,并在考辨人名取义时兼释了48个现行罕见或较爲罕见姓氏,其中有两个目前暂未见记载的姓氏:“缭”“?”。本文考辨人名取义时,充分注意到秦简人名的时代性、尽可能避免以後起义诠释秦简中的人名。考辨中综合考虑材料的时代性、地域性,命名的性别差异、心理特点等文化因素,同时尽可能多地参引甲骨文、金文、盟书、古陶文、秦代玺印、汉代印文中与人名相关的材料以及传世文献中的人名语料,力图使秦简人名命名取义考辨做到考证详实,结论可靠。依据取义研究结果将其归纳爲人名取义源於自然、人名取义源於个人、人名取义源於社会和人名取义源於兼义等四编凡十七章进行阐述。分类简述如下。第一编爲人名取义源於自然,分爲第一章至第四章凡四章阐述。主要考辨了取义源於自然的人名凡166个。分别从动物类、植物类、时空类和其他类等四个主题考察取义源於自然认识的人名。第一章考辨动物类人名51个。动物类人名主要涉及了野生动物和家养畜类。其中野生动物分别涉及了兽类、鸟类和虫鱼类人名。兽类人名最多,又较集中於中型和大型兽类。从性别分布看,兽类男性人名占多数。家养畜类人名涉及了猪类、犬类和马类,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家养畜类人名中没有出现女性人名。第二章考辨植物类人名46个。植物类人名分爲草类、农作物类、木类等三类。从性别分布看,女性人名较多取义草类、男性人名较多取义於木类。第三章主要考辨时空类人名37个。时间类人名分爲干支类和非干支类,以男性人名爲主。空间类人名主要分爲方位类和地名类,亦是以男性人名爲主。因爲男女性人名的基数差异较大,本文认爲时空类人名的性别倾向并不明显。第四章考辨了自然类其他人名32,涉及了色彩类、山川河流类、星宿类、自然现象类,种类繁多。同样从性别分布看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总观自然篇人名所涉类别十分广泛:不仅有动物、植物、时空,色彩,还有山川河流的名称、状态,星辰、自然现象等无所不包。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中人名又比较集中於动物、植物和时空三类,说明对这三类的人名程度最高。而取义的性别差异表现爲男性倾向於取动物名,女性则倾向於取植物名。第二编爲人名取义源於个人。分爲第五至第七章凡三章阐述。主要考辨取义源於人自身的人名120个。分爲身体类、健康类和心理类三个主题。第五章考辨了身体类人名44个。又分爲对人体的认识和容貌体态的认识两小类阐述。从性别分布看,女性取义於人体认识和容貌体态认识的人名相对较多。第六章考辨了健康类人名42个。根据对疾病认识的程度分爲疾病名称、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追求等三小类分别讨论。本章男性人名占绝大部分,特别是健康和长寿类人名,女性人名只在男女同名人名中各出现了1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七章考辨了心理类人名34个。这类人名比较集中於愉悦心情,男女均有分布。总观人类篇人名的特点是比较集中於生理认识和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取义於心理志气的人名相对偏少并主要倾向於取义愉悦这一积极健康的情绪。说明当时对人自身认识的关注点是生理健康,尤其是男性的生理健康,忽略心理健康。不重视心理健康当是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追求延年益寿可能是社会上层阶级价值追求的模范效应。第三编爲人名取义源於社会,分爲第八至第十六章凡9章阐述。主要考辨取义源於社会认识的人名330个。涉及了称谓、生产、生活、品德、审美、评价等六个方面。第八章考辨了称谓类人名44个。称谓类人名主要集中在性别称谓、身份称谓和亲属称谓上,这说明当时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团体是亲属团体,对人与人关系认识最深刻的是性别认识和社会身份的认识,体现了社会认知中对男性性别和社会身份的强调。第九章考辨了生产类人名43个。该类人名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作爲当时社会经济支柱的四大生产活动的田猎、农耕、商业和征战等,仅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了1个女性人名。其他类生产活动中女性人名也仅有1个,男女同名人名主要分布在没有明显体力要求的“儋”“援”“窑”等活动中。说明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中,女性不是社会生产的主力,男性才是社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重男轻女思想的形成有其客观社会现实性。第十章考辨了生活类人名50个。涉及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名称,主要特征是交通类及器用类人名中的兵器和食器类表现出很强的性别差异,没有女性人名。第十一、十二两章考辨了品德类人名64个。品德类人名的义类分布主要集中在谦恭、忠义、宽仁、方廉、刚勇等五个方面。从义类分布看,其中最多是谦恭、其次爲忠义、其次爲宽仁、其次爲方廉、最次是刚勇。说明当时社会对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德要求是谦恭、忠义、宽仁、方廉、刚勇等品德,而尤其是谦恭、忠义、宽仁等三种品德。儒学中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思想反映了礼、义、仁三个,应该是社会认知对“礼”“义”“仁”三种思想达成了基本共识。这或许就是战国末期至秦朝时社会哲学思想从百家争鸣的状态开始走向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开始。从性别差异看,“谦虚”品德是唯一没有性别差异的一种品德,即是说“谦虚”这一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要求,无论男女,应该也无论老幼。第十三、十四两章考辨了审美类人名62个。审美类人名的义类分布主要集中在善美、盛大、平安吉凶等三类,最多又集中在善美和平安吉祥这两类中。可见在命名心理上,人名取义是倾向於美好吉祥的含义。第十五、十六章考辨了社会评价类人名68个。社会评价类人名的义类分布集中在财富、才智和成就等三类,财富类最多,其次爲才智类,最次爲成就类。这一分布特点反映出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本能。占有物质财富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获得其他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才智则是获取财富的物理条件,拥有才智才有获取物质财富的可能性。而成就会更多地体现出精神的自我实现。人名义类分布最多爲财富,说明当时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的追求。这一规律至今也未改变。总观社会类人名,其特点是比较集中在品德、审美和评价类等三个方面。男女性人名用字取义分布曲线基本一致。第四编爲人名取义源於兼义。分爲一章阐述,即第十七章。第十七章考辨了语义兼属多个语义范畴的人名64个。按照兼属义类的多少分爲取义兼属同义类中不同小类的人名、取义兼属两个大义类的人名和取义兼属三大义类的人名。其中以取义兼属两大义类的人名最多,该类人名又明显集中在取义兼属自然认识和社会认识这一小类上。兼类人名取义集中於这类人名体现出词汇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最基本的感官直觉意义发展到理性的抽象意义。该类人名的义类研究是较好的词汇研究材料。秦简牍人名中还有极少数量复音节人名,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复音节人名的结构研究可以爲语法研究提供可靠材料。整理归纳出的人名高频用字也爲研究人名文化提供了材料。本文的最大特点是人名取义考证详实,研究具有穷尽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所选语料时代明确、材料真实,是研究秦代文明文化的宝贵材料,能够爲学界人名姓氏学提供补充材料和研究思路。也爲完善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二、第十七章 光的本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七章 光的本性(论文提纲范文)

(1)江门心学—从陈白沙到刘蕺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江门心学的研究对象
        1.1.1 江门心学的历史考证
        1.1.2 “江门心学”的概念界定
    1.2 江门心学的研究现状
        1.2.1 江门心学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1.2.2 江门心学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1.3 江门心学的研究设计
        1.3.1 江门心学的研究内容规范
        1.3.2 江门心学的研究方法预设
诞生篇:白沙学
    第一章 “人生贵识真”
        1.1 “我以道眼观”
        1.1.1 “孟子未知人世事”
        1.1.2 “爱菊还他晋时人”
        1.2 “名教要人扶”
        1.2.1 “世缘可徇聊同俗”
        1.2.2 “未有凑泊吻合处”
    第二章 “吾坐养吾真”
        2.1 “大疑则大进”
        2.1.1 “怀疑”的方法意涵
        2.1.2 “怀疑”的现实意义
        2.2 “学贵乎自得”
        2.2.1 “自得”的丰富内涵
        2.2.2 “自得”的现实意义
        2.3 “求诸言语外”
        2.3.1 “以我而观书”
        2.3.2 “何事欲无言”
    第三章 “以自然为宗”
        3.1 “浑沦本无物”
        3.1.1 “天地间一气”
        3.1.2 “太极之浑沦”
        3.1.3 “心在无物处”
        3.2 “端居养静虚”
        3.2.1 “静坐中养出端倪”
        3.2.2 “致虚所以立本也”
        3.2.3 “行乎日用事物中”
        3.3 “勿忘勿助间”
        3.3.1 “勿忘勿助”的内涵
        3.3.2 “勿忘勿助”的渊源
    第四章 “俯仰宇宙间”
        4.1 “进到鸢飞鱼跃处”
        4.1.1 “万古周流本自然”
        4.1.2 “说到鸢飞鱼跃处”
        4.2 “生生化化各自然”
        4.2.1 “一场变化”
        4.2.2 ”宇宙在我”
        4.3 “百年真乐超人世”
        4.3.1 “曾点见趣”
        4.3.2 “孔颜之乐”
        4.4 “吾所以游于艺也”
        4.4.1 诗歌艺术和道学思想
        4.4.2 书法艺术和道学思想
    第五章 “创开眼孔人”
        5.1 “白沙倡道东南”
        5.1.1 白沙之学本是心学
        5.1.2 白沙肇创江门心学
        5.2 “渐启良知一宗”
        5.2.1 白沙学开启阳明心学
        5.2.2 白沙学滋养阳明后学
    本篇小结
发展篇:小白沙学
    第六章 “自家主人”
        6.1 “学贵知疑”
        6.1.1 “学贵知疑”
        6.1.2 “学贵能疑”
        6.2 “学贵自得”
        6.2.1 “闻道自得”
        6.2.2 “超悟自得”
        6.2.3 “真学自得”
        6.3 “无言之教”
        6.3.1 “无言之教”的内涵
        6.3.2 “无言之教”的方法
    第七章 “道在人心”
        7.1 “道之在人”
        7.1.1 “道在人事”
        7.1.2 “道在人心”
        7.1.3 “气常洗然”
        7.2 “枢纽在心”
        7.2.1 “心兮本虚”
        7.2.2 “心无内外”
    第八章 “观内得外”
        8.1 “修身治人”
        8.1.1 持敬修身
        8.1.2 政事治人
        8.2 “心得身体”
        8.2.1 “端本澄源”
        8.2.2 “四海皆春”
        8.3 “默观吾妙”
        8.3.1 “端默”工夫
        8.3.2 “闲心”工夫
    第九章 “造乎圣域”
        9.1 “鸢飞鱼跃”
        9.1.1 “鸢飞鱼跃”
        9.1.2 “吾任吾真”
        9.2 “心境俱寂”
        9.2.1 “心境俱寂”
        9.2.2 “浮游尘表”
        9.3 “至人心境”
        9.3.1 “至人心境”
        9.3.2 “大人心境”
        9.4 道寓诗书
        9.4.1 “诗教”的继承
        9.4.2 “书教”的继承
    本篇小结
鼎盛篇:甘泉学
    第十章 “由我不由人”
        10.1 “涵养”与“学问”
        10.1.1 “明睿之知”
        10.1.2 “贯珠”之知
        10.1.3 “神授”之知
        10.2 “贵疑”与“自得”
        10.2.1 “学贵疑”
        10.2.2 “求自得”
        10.3 “无言”与“读书”
        10.3.1 “无言之教”
        10.3.2 “以我观书”
    第十一章 “宇宙间一气”
        11.1 “天人一气”
        11.1.1 “虚无即气”
        11.1.2 “气为定品”
        11.1.3 “气即种也”
        11.1.4 “何空之云”
        11.2 “理气一也”
        11.2.1 “即气即道”
        11.2.2 “道生于心”
        11.2.3 “道合内外”
        11.3 “万物一体”
        11.3.1 “万物同体”
        11.3.2 “至感而通”
        11.3.3 “天人合一
    第十二章 “宇宙内一心”
        12.1 “心无内外”
        12.1.1 “心体高明”
        12.1.2 “心体广大”
        12.2 “性气一也”
        12.2.1 “性即气也”
        12.2.2 “性气一体”
        12.3 “心统性情”
        12.3.1 “性为心理”
        12.3.2 “心动为情”
    第十三章 “体认是工夫”
        13.1 “体认天理”
        13.1.1 “体认天理”的时空合一
        13.1.2 “体认天理”的心事合一
        13.1.3 “体认天理”的动静合一
        13.1.4 “体认天理”的知行合一
        13.2 “勿忘勿助”
        13.2.1 “勿忘勿助”即“中正”
        13.2.2 “勿忘勿助”即“自然”
        13.2.3 “勿忘勿助”即“主敬”
        13.3 “默坐澄心”
        13.3.1 “默坐澄心”的形式
        13.3.2 “默坐澄心”的内容
        13.3.3 “默坐澄心”的渊源
    第十四章 “见道与天游”
        14.1 “鸢飞鱼跃”
        14.1.1 “自然道理”
        14.1.2 “自然功夫”
        14.1.3 “自有之中”
        14.2 “自乐其乐”
        14.2.1 “自有其乐”
        14.2.2 “吾乐吾真”
        14.2.3 “何往非乐”
        14.3 “德艺一贯”
        14.3.1 “诗者心声”
        14.3.2 “字者心画”
    第十五章 “坐进复浑沦”
        15.1 “浑沦之学
        15.1.1 “浑沦”的理论表现
        15.1.2 “浑沦”的思想渊源
        15.2 “学以救弊”
        15.2.1 救阳明心学之弊
        15.2.2 救阳明后学之弊
        15.3 “中正之路”
        15.3.1 “救偏之极致”
        15.3.2 “心得其中正”
        15.4 “合一之学”
        15.4.1 “合一之道”
        15.4.2 “合一之功”
    本篇小结
衰落篇:湛门诸子学
    第十六章 “挺然自做人”
        16.1 “江门论学贵疑”
        16.1.1 “默则之疑”
        16.1.2 “摄疑明信”
        16.2 “学者当自得之”
        16.2.1 “自家知道”
        16.2.2 “求诸吾心”
        16.2.3 “自得境界”
        16.3 “不得求见于言”
        16.3.1 “别无可言”
        16.3.2 “不先道破”
        16.3.3 “须得大意”
        16.4 “挺然自做人”
        16.4.1 “傀儡在场上”
        16.4.2 “士以此成俗”
        16.4.3 “挺然自做人”
    第十七章 “天地间只一气”
        17.1 ”元气即太极也”
        17.1.1 “本体”之“气”
        17.1.2 “有蔽”之“气”
        17.2 “道亦即是气”
        17.2.1 “道与气一
        17.2.2 “道无内外”
        17.2.3 “道本自然”
        17.3 “说天是个影子”
        17.3.1 “必求端于天”
        17.3.2 “性外别无天”
    第十八章 “圣学只在心”
        18.1 “学以尽性”
        18.1.1 “性本善也”
        18.1.2 “性无善恶”
        18.2 “心统性情”
        18.2.1 “心即道也”
        18.2.2 “心无善恶”
        18.2.3 “心无内外”
        18.2.4 “心亦是气”
        18.3 “圣学研几”
        18.3.1 “天然自有之几”
        18.3.2 “即事而研其几”
    第十九章 “因病制药方”
        19.1 “默识仁体”
        19.1.1 “默识仁体”
        19.1.2 “默坐澄心”
        19.1.3 “动静皆默”
        19.1.4 “白沙玄论”
        19.2 “知止为先”
        19.2.1 “知止为先”
        19.2.2 “求止至善”
        19.3 “讨真心”
        19.3.1 “天命真心”
        19.3.2 “寻讨明白”
        19.3.3 “粗上得精”
        19.3.4 “自然之道”
        19.4 “变化气质”
        19.4.1 “心同形异”
        19.4.2 “变化气质”
    第二十章 “宇宙大汉子”
        20.1 “万物一体”
        20.1.1 “物我同体”
        20.1.2 “天下为公”
        20.2 “鸢飞鱼跃”
        20.2.1 “鸢飞鱼跃之机”
        20.2.2 “圣人尽性之乐”
        20.3 “游戏生死”
        20.3.1 “真生真死”
        20.3.2 “生死已断”
        20.4 “游艺一端”
        20.4.1 “白沙因诗写道”
        20.4.2 “愿学而未能大”
    第二十一章 “论学须救敝”
        21.1 湛门诸子与姚江心学
        21.1.1 湛门诸子与阳明心学
        21.1.2 湛门诸子与阳明后学
        21.1.3 调和“天理”与“良知”
        21.2 湛门诸子与佛道思想
        21.2.1 “三教真谛同归”
        21.2.2 “三教心性同一”
        21.2.3 “佛氏学无格物”
    本篇小结
解构篇:江门末学
    第二十二章 “矫枉过正”
        22.1 “诋及阳明”
        22.1.1 姚江末学之弊
        22.1.2 攻击阳明心学
        22.2 “争高门户”
        22.2.1 以白沙攻击阳明
        22.2.2 门户之争的原因
        22.3 “病乎心学”
        22.3.1 批评心学思想
        22.3.2 解构江门心学
    第二十三章 “异端学心”
        23.1 “外儒内禅”
        23.1.1 姚江染禅
        23.1.2 江门染禅
        23.2 “阴用佛老”
        23.2.1 “以儒师禅”
        23.2.2 “崇儒辟佛”
        23.3 “心溺世衰”
        23.3.1 走向否定心学
        23.3.2 解构江门心学
    第二十四章 “一本程朱”
        24.1 “公共之理”
        24.1.1 “理现即象”
        24.1.2 “外物无道”
        24.2 “性具于心”
        24.2.1 “言性以理”
        24.2.2 “气质之性”
        24.2.3 “以恶为性”
        24.3 江门印迹
        24.3.1 曙台道学的江门印迹
        24.3.2 止庵道学的江门印迹
    第二十五章 “白沙自得”
        25.1 “自得之学”
        25.1.1 “深造自得”
        25.1.2 “疑以得信”
        25.2 “圣贤心学”
        25.2.1 “一性圆融”
        25.2.2 “性即理也”
        25.3 “戒慎恐惧”
        25.3.1 “学问工夫”
        25.3.2 “鸢飞鱼跃”
    本篇小结
终结篇:蕺山学
    第二十六章 “道用江门千圣统”
        26.1 “今日乃见白沙面”
        26.1.1 “白沙知己”
        26.1.2 “江门崛起”
        26.2 “大疑而后能大信”
        26.2.1 “学求自得”
        26.2.2 “学贵知疑”
        26.2.3 “以吾观书”
        26.3 “自其合者而观之”
        26.3.1 “浑然一理”
        26.3.2 “合一之旨”
    第二十七章 “有是气方有是理”
        27.1 “无极而太极”
        27.1.1 太极理气合一
        27.1.2 “独便是太极”
        27.2 “道者气之道”
        27.2.1 “盈天地间一气”
        27.2.2 “盈天地间皆理”
        27.2.3 “理即是气之理”
        27.3 “形下即形上”
        27.3.1 “性即气,气即性”
        27.3.2 “道即器,器即道”
    第二十八章 “性体即在心体中”
        28.1 “心只是个浑然之体”
        28.1.1 “心只有人心”
        28.1.2 “心之体本虚”
        28.1.3 “觉者心之体”
        28.1.4 “心以物为体”
        28.2 “气质义理只是一性”
        28.2.1 “性只有气质之性”
        28.2.2 “天下无心外之性”
        28.3 “人心天理人欲之几”
        28.3.1 “人心之几”
        28.3.2 “自私自利”
        28.3.3 “妄根所中”
        28.3.4 “天理人欲”
        28.4 “求之天地万物之情”
        28.4.1 “喜怒哀乐”
        28.4.2 “性之情也”
    第二十九章 “圣门只是个慎独”
        29.1 “慎独”与“主敬”
        29.1.1 “学以克己为功”
        29.1.2 “君子得之敬也”
        29.2 “慎独”与“主静”
        29.2.1 “独体本无动静”
        29.2.2 “学固无间动静”
        29.3 “慎独”与“诚意”
        29.3.1 “意为心之所存”
        29.3.2 “意根上讨分晓”
        29.4 “慎独”与“自然”
        29.4.1 “勿忘勿助之间”
        29.4.2 “直是活泼泼地”
    第三十章 “生死一关究竟地”
        30.1 “宇宙皆吾本内事”
        30.1.1 “合天地万物”
        30.1.2 “宇宙归吾身”
        30.2 “生死只是寻常事”
        30.2.1 “知生死之说”
        30.2.2 “尽生死之道”
        30.2.3 “人心真乐地”
        30.3 “千秋闲气一代完人”
        30.3.1 “证其所以为人”
        30.3.2 “为天地间完人”
    本篇小结
结论
    31.1 江门心学的理论特色
        31.1.1 思想方法的特色
        31.1.2 思想内容的特色
    31.2 江门心学的思想价值
        31.2.1 “怀疑—自得”思想方法的价值
        31.2.2 “浑沦—合一”思想方法的价值
    31.3 江门心学的学术影响
        31.3.1 对中国心学思潮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1.3.2 有中国启蒙思潮诞生的启发性因素
    31.4 江门心学的研究价值
        31.4.1 有助于学人全面地认识心学
        31.4.2 有助于学人深刻地认识心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学术着作
致谢

(2)《韩诗外传》引《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韩诗外传》作者及成书
    一、韩婴生平
    二、《韩诗外传》版本梳理
    三、《韩诗外传》成书背景
        (一)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三)汉承秦制的政治制度
        (四)优越的地理环境
第二章 《韩诗外传》引“诗”分析
    一、《韩诗外传》引“诗”方式
        (一)引“诗”嵌于文中
        (二)引“诗”缀于文末
        (三)特殊引“诗”方式
    二、《韩诗外传》引“诗”与编排体例的关系
        (一)《韩诗外传》十卷本的由来
        (二)《韩诗外传》引“诗”与编排体例的关系
第三章 《韩诗外传》与《新序》引“诗”比较
    一、两书引“诗”数量比较
    二、两书引“诗”形式比较
        (一)同事同“诗”
        (二)同事不同“诗”
        (三)其他特例
    三、两书引“诗”差异形成原因探析
第四章 《韩诗外传》引“诗”体现的诗学思想
    一、先秦儒家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孔子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二)孟子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三)荀子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二、《韩诗外传》引“诗”体现的诗学思想
        (一)以美刺言“诗”的诗学思想
        (二)以谶纬言“诗”的诗学思想
        (三)其他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韩诗外传》引“诗”列表
附录二 《新序》引“诗”列表
附录三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国外《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国内《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神曲》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总论
    一、中世纪文化语境中的《神曲》符号空间
        (一)中世纪文化的符号学性
        (二)《神曲》文本的符号化机制
        (三)《神曲》的符号空间建构
    二、牧领话语与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一)基督教牧领制度与牧领话语
        (二)但丁对牧领话语的反引导
        (三)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三、基于符号空间建构的《神曲》灵魂治理
        (一)但丁式灵魂治理:神圣性与功能化
        (二)灵魂治理结构:类属-贬扬机制
        (三)对称性符号空间:一套活的灵魂治理体系
第二章 地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一、惩罚之城:地狱空间的符号化
        (一)地理环境的意义投射
        (二)空间与罪恶的同构关系
        (三)人间的罪恶分类法
    二、律法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一)由罚入刑的诗意立法
        (二)惩罚与规训的双重变奏
        (三)以“永恒之法”治理灵魂
第三章 炼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一、涤罪之所:炼狱空间的符号化
        (一)高山的符号指涉
        (二)净化的秩序组织
        (三)动态结构的诞生
    二、拯救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一)拯救的运行机制
        (二)温和的规训技艺
        (三)作为喜剧的独创
第四章 天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一、幸福之境:天国空间的符号化
        (一)同心球体的完满
        (二)精神的和谐系统
        (三)等级制的宇宙观
    二、真理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一)真理的讲述结构
        (二)正面说教式的规训
        (三)神圣洞见的超前性
第五章 三重王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一、朝圣之旅:宇宙空间的符号化
        (一)建筑手法的世界
        (二)迷失得救的诗学
        (三)运动轨迹的意蕴
    二、“三位一体”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一)道德-政治-神学“三位一体”
        (二)诗学意义的治理术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5)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光的本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内容介绍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1 教材内容介绍
    1.2 教学重难点分析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设计思路
    2.2 教学过程
        2.2.1 光的本性第一次大争论
        2.2.2 光的本性第二次大争论
        2.2.3 光的本性第三次大争论
        2.2.4 光的本性最新研究进展
3 教学总结与思考

(6)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价值
    二、基本概念
    三、相关研究现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参与者
    第一节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及讨论者
        一、《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发起者
        二、《论语》中礼乐之论的主要讲述者
        三、《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讨论者
    第二节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谈论对象
        一、《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谈论对象及内容出处
        二、相关礼乐话题分析
    第三节《论语》中礼乐之论的受众及讨论方式
        一、《论语》中礼乐之论的受众
        二、《论语》中礼乐之论的讨论方式
第二章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考察
    第一节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信息
        一、礼乐制度的沿革
        二、礼乐的程式
        三、礼乐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的实践
        一、祭祀
        二、交往
        三、治理
        四、演礼
第三章 《论语》中所见礼乐的功用
    第一节 人格塑造
        一、待人接物方面
        二、日常行为举止方面
        三、饮食方面
    第二节 社会功用
        一、礼乐教化
        二、维护等级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文献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反驳、伦理教育与定义性知识
    第二节 从反诘法到亚里士多德的辩驳法
    第三节 回答者的任务、辩证命题的四要素与定义性知识
    第四节 辩证法与哲学活动的一般结构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与发展
    第一节 柏拉图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
    第二节 《工具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及其动因
第三章 作为辩证法之起点的现象: 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
    第一节 现象: “观察到的事实”和“看起来如此的事物”
    第二节 两种解释方案: 相似论和差异论
    第三节 通向相似论解释的一种新思路
    第四节 不同探究领域中现象概念的进一步说明
第四章 辩证法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考察命题与疏解难题
    第二节 一个实例: 四因说的两次辩证性探究
    第三节 辩驳法与好辩或诡辩
第五章 伦理学探究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拯救现象法作为辩证法的一种运用形式
    第二节 辩证法在伦理学探究中的普遍适用性
第六章 自然科学探究中辩证法的功能与地位
    第一节 动物学与天体学中的探究过程
    第二节 作为科学探究主要任务目标的两种类型原因
    第三节 探究两种类型原因的方法进路
    第四节 对自然科学中辩证法之使用的进一步阐明
第七章 通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后分析篇》中的第一原理
    第二节 具体科学第一原理与归纳、理知(vο(?)ζ)
    第三节 辩证法与定义
    第四节 通向第一原理过程中辩证法之作用的内在根据
第八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第一节 作为普遍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七卷的实体(ο(?)σ(?)α)探究
    第三节 辩证法与不矛盾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清华简《系年》词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词的统计标准
        一、单音词的统计标准
        二、复音词的判断标准
    第四节 凡例
第一章 清华简《系年》词类整理(上)
    第一节 名词
        一、人物类名词
        二、动物类名词
        三、自然类名词
        四、生活类名词
        五、政治类名词
        六、军事类名词
        七、抽象词、时间词和方位词
    第二节 动词
        一、生产生活类动词
        二、内政外交类动词
        三、战争杀伐类动词
        四、行动行爲类动词
        五、言说感知类动词
        六、使令能愿类动词
        七、存在判断类动词
    第三节 形容词
    第四节 数词和量词
        一、数词
        二、量词
    第五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第二章 清华简《系年》词类整理(下)
    第一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否定副词
        五、语气副词
        六、方式副词
        七、关联副词
    第二节 介词
    第三节 连词
    第四节 助词
    第五节 语气词
第三章 清华简《系年》字词关系研究
    第一节 《系年》中的一词多形现象分析
    第二节 《系年》中词的兼类现象
    第三节 《系年》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词汇检索表
    附录B 人物表
    附录C 地名表
    附录D 国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秦简人名整理与命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秦简材料简介
    第二节 秦简及其他出土文献人名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秦简人名概貌
    第五节 凡例
第一编 人名取义源於自然
    第一章 人名取义源於动物
        第一节 取义源於野生动物
        第二节 取义源於家养畜类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人名取义源於植物
        第一节 取义源於草类
        第二节 取义源於农作物
        第三节 取义源於木类植物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人名取义源於时空
        第一节 取义源於纪时
        第二节 取义源於空间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人名取义源於自然之其他
        第一节 取义源於色彩
        第二节 取义源於山川河流或其他现象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编 人名取义源於个人
    第五章 人名取义源於个人身体
        第一节 取义源於人体部位
        第二节 取义源於容貌体态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人名取义源於健康
        第一节 取义源於疾病名称
        第二节 取义源於身体健康
        第三节 取义源於延年益寿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人名取义源於心理
        第一节 取义源於愉悦情绪的人名
        第二节 取义源於其他情绪的人名
        第三节 取义源於性格志气的人名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编 人名取义源於社会
    第八章 人名取义源於称谓
        第一节 取义源於性别称谓
        第二节 取义源於身份称谓
        第三节 取义源於亲属称谓
        第四节 取义源於其他称谓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人名取义源於生产
        第一节 取义源於田猎
        第二节 取义源於农耕
        第三节 取义源於商业
        第四节 取义源於争斗
        第五节 取义源於其他类生产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人名取义源於生活
        第一节 取义源於衣食
        第二节 取义源於城郭居处
        第三节 取义源於交通工具
        第四节 取义源於所用器物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人名取义源於品德(上)
        第一节 取义源於谦恭
        第二节 取义源於忠义
        第三节 取义源於方廉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二章 人名取义源於品德(下)
        第一节 取义源於宽仁
        第二节 取义源於刚勇
        第三节 取义源於其他类品德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三章 人名取义源於审美(上)
        第一节 取义源於美善
        第二节 取义源於盛大
        第三节 小结
    第十四章 人名取义源於审美(下)
        第一节 取义源於平安吉凶
        第二节 取义於光明
        第三节 小结
    第十五章 人名取义源於评价(上)
        第一节 取义源於财富
        第二节 取义源於成就
        第三节 小结
    第十六章 人名取义源於评价(下)
        第一节 取义源才智
        第二节 取义源於其他评价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编 人名取义源於兼义
    第十七章 人名取义兼属多类语义范畴
        第一节 取义兼属同义类中不同小类
        第二节 取义兼属两个大类语义范畴
        第三节 取义兼属三大义类
        第四节 小结
附录一 已释人名表
附录二 罕见姓氏表
附录三 待考人名表
参考文献
後记

四、第十七章 光的本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江门心学—从陈白沙到刘蕺山[D]. 刘宗镐. 西北大学, 2017(10)
  • [2]《韩诗外传》引《诗》研究[D]. 马娟.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3]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D]. 张岱. 武汉大学, 2019(06)
  •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5]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光的本质”教学为例[J]. 田景华.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03)
  • [6]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D]. 焦荣. 兰州大学, 2020(10)
  • [8]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D]. 孙亚杰. 山东大学, 2021(11)
  • [9]清华简《系年》词汇整理与研究[D]. 郑瑞杰. 河南大学, 2019(01)
  • [10]秦简人名整理与命名研究[D]. 李世持. 西南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第十七章 光的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