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 many a 和 if a 的用法

强调 many a 和 if a 的用法

一、many a与if a的强调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应聪[1](2014)在《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文中提出非人称构式(Impersonal Construction,或Impersonals)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反映人们概念化事件的方式,表达静态的抽象性概念意义。典型的英语非人称构式一般由“非人称标记语it+非人称述谓+非人称参照语”构成。其中,非人称标记语it表征该构式的认知参照场域,而非人称参照语则具化标记语的指称内容;非人称述谓通常以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为语义中心,表达判断、情感、评价和态度等意义,突显事件的静态情景,形式上以“BE+AP”为原型。英语非人称构式本质上是一类“抽象认知参照点构式”(Abstract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认知主体被消显,识解为一般的概念化者,主要焦点突显是非人称标记语建构的认知场域,该场域突显认知主体的相关“注意辖域”,同时也是构式识解的起点和认知参照点。因此,英语非人称构式反映人类以抽象实体为认知参照点进而认知更为抽象的实体的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从中明显反映了认知参照点的抽象性特征,构式的原型意义是:在非人称标记语it所表征的特定抽象认知参照场域中,任何概念化者(包括被消显的一般概念化者)都会对目标参照语的“有效性”做出与非人称述谓一致的心理认知判断。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句法结构、功能、语义等不同角度研究英语it-IMPS,也有部分学者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探讨该构式中代词it的语义结构。从整体上看,现有论着对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各自为阵,并未对非人称构式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对该构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描写阶段,缺乏对其形式和意义产生理据的探索。就英语it-IMPS的研究而言,学者们更多讨论的是该构式的形式问题,大多数学者或以该构式的句法形式为主体,或以其中的非人称标记语it为主体,对这种语言现象加以描写与分类,但都多以定性描写或个案分析为主,很少有学者建构理论框架对英语it-IMPS与其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作深入研究,更鲜有学者基于大量真实语料对该构式的使用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定性定量分析。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在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构式意义和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中心,基于“控制循环模型”和“认知参照点理论”建构“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Cognitive Reference Field Control Model),并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研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有三个基本理论前提,分别是:1)人类具有“整体扫描”和“顺序扫描”的基本认知能力;2)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构式,构式与构式成分存在互动关系,构式成分之间存在整合关系;3)意义是基于用法模型动态在线建构的,具有体验性、百科知识性和图式性。据此,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认为,认知主体以其对客观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为基础形成基本的概念结构和知识结构,并以这些概念结构和知识结构构建起来的认知域为当前认知活动的背景,在当下的“即时注意辖域”内选择特定的认知参照点对抽象的目标对象进行心理提取,展开认知控制活动。这种认知控制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从抽象到抽象的心理认知过程。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遵从人类认知活动的参照性原则,主要解释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为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提供更为可行和合理的解释。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强调“以理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法和“基于用法”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从权威的“英语国家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以“It+Link Verb+AP+X”、“It+Link Verb+NP+X”和“It+Lexical Verb (+NP)+X”为主要句法检索表达式,提取出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用例频率最高的10个系动词及与这几个系动词共现的前100个形容词和70个名词,以及该构式中用例频率最高的50个词汇动词,总计108,696个用法实例,并以此为语料依据对出现在该构式中的述谓构成类型和语义特征进行描写和概括,归纳出各类目标述谓的语义共性。结果表明,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分别由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充当,从构成成分及典型性来讲,有如下3点特征:1)be动词的述谓用例最多,BE+AP是述谓的典型成分;2)述谓的典型性顺序为:Link Verb+AP> LinkVerb+NP> Lexical Verb+NP;3)参照语的典型性顺序为:that-分句> to-分句>-ing分句> wh-分句。从语义内容来讲,有如下3点特征:1)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共享静态性、抽象性、主观性和心理活动性等语义特征;2)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共享判断、情感、态度、评价等语义内容;3)主观判断类语义是典型的述谓语义内容。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在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指导下,通过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基于本研究拟构的理论框架和整理的语料,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研究在语义和语义-句法界面两个层次上展开。在语义层次,本研究对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标记语、述谓、参照语的语义特征基于语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概括。在语义-句法界面,一方面以该构式中各类述谓的语义共性为基础,提出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阐述目标述谓的语义特征与该构式特征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探究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并概括总结出该构式的意义建构特征。研究表明,基于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语义制约机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进入其中的述谓有4个语义制约条件,分别是:1)述谓须描述事件情景,突显事件的静态性特征;2)述谓须反映一般认知主体对目标命题的主观认识,突显事件的主观性特征;3)述谓须表征抽象性概念内容,突显事件的抽象性特征;4)述谓表达一般认知主体的心理活动或情感事件,突显事件的心理活动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接着分析了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目标述谓与该构式特征的关联,体现为如下3个方面:1)中心语为形容词的述谓描写的静态关系与该构式反映的静态事件情景相关联;2)中心语为名词的述谓侧显的抽象事体与该构式表征的抽象控制事件相关联;3)中心语为动词的述谓表达的心理过程与该构式表达的心理活动性相关联。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目标述谓与非人称构式的语义相容性,解释了目标述谓与英语非人称构式共现的理据。最后,本研究在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意义建构机制的指导下,模拟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模式,将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总结为:非人称标记语构建认知参照场域、非人称述谓突显静态情景和非人称参照语具化指称内容。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体现出三点特征,即完形性、抽象参照性和指称概括性。总之,本研究以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为理论框架,延伸了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领域,将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从动词延伸到了代词、形容词和名词与构式的互动研究领域,并以真实的语料数据为支撑,系统描写并解释了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进入其中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和该构式意义建构特征,揭示了认知参照点的抽象性,为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对英语非人称构式这一类语言使用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田延明[2](2012)在《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把图式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语言多个维度中存在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以往的关于语法规则的研究要么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表面,强调语言的形式化的操作,要么只是聚焦于交际者的心智空间,抽象地论证语言的心智加工过程,没有充分挖掘语言形式表征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本文在图式理论和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连续认知表征现象,识解语言连续变化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最后构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为多维度对语言进行认知识解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模式。应用图式理论研究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图式可以为我们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和连续现象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解读。图式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图式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图式具有重复性、可激活性、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更新性、具象到抽象的级阶性。图式具有预测、推理、选择、计划提取和组织记忆的功能。由此可见,图式是我们有效解读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平台。范畴是概念单位;范畴表征的是一系列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类似的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关涉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于一些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将其归入不同的范畴,然后用语言来反映这一事实。范畴化就是指语言范畴得以建立的认知过程。范畴由成员组成,是灵活的,其边界是模糊的,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有典型性,故称其为原型。语言范畴是由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过渡的连续统。有证据表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范畴是概念群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等级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框架和认知域。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互补认知思维方式,通过隐喻和转喻使得语言范畴的延展成为可能。以上所述的图式和范畴化的理念成为了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本文的基本理论假设如下:·语言离散-连续图式模式是基于以下认知操作机制建立起来的:识解(观察框架、信息表征的精密阶、视角、交际信息的主-客体性级阶、事件情景阶段的心理扫描、静-动场景扫描、突显);语言编码者心智空间的建构、语言解码者的心智空间推定。·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是我们进行语言解码和编码的重要认知模式。离散和连续图式认知方式具有互补性,既要把握语言图式的相对离散性,又要认清图式成员特征发展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语言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机制在语言中有多维度的表征。这使得语言学习者能够以一种辩证客观的态度来审视语言,探索语言的奥秘。探究语言系统的规律只靠语言自身是难以诠释清楚的。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和人的认知方式中来挖掘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语言的语法是基于用法的,因为语法为言者呈现某一场景提供了多样化的结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明确划分语言各维度范畴之间的界限,即把握语言图式的离散性,找到语言中的规化内容,又要以连续的观点探究边缘成员的特点以及非范畴化现象,为探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发现:·提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对于我们学习和探究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弥补以往语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的每个维度都构建了可供语言学习者选择的原型语言图式,也会构建边缘图式。并识解其存在的认知理据。·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意识。没有对这一认知模式的深刻认知,就是当前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用连续的观点来观察、研究语言,我们将无法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大量的异化的、非常规现象。更无法解读语言范畴连续性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语言各个维度范畴动态演变的连续统。这可以使语言学习者以语言离散-连续认知模式为参照点,理解和分析语言中的大量的规化和异化的现象,为语言的理解和输出找到合理的认知理据。让语言学习者把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而克服语言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表现轻能力的弊端。·厘清语言范畴内部要素间以及语言各个维度间的关系。以表征事体的名词和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为中心,分别建立了名词的指称、数化和属性表征的连续统,同时又以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与表征事体的名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事件、体、时态、情态和语气表征的连续统。名词语言范畴连续统和动词语言范畴连续统的互动,为语言实现情景表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提炼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系统性的反思。·通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解码和编码阶段出现的语言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动因;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反思和对语言的认知规律思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会聚性证明法来观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加工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用自我内省法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是十分有效的。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和广大外语教师来说,回顾自己学习英语的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会,有助于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照他人的经验及有关理论,可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识解是语言信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为交际者建构心理空间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概念范畴与语言范畴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洞察语言范畴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模式解读语言,语言的语法表征了母语交际者全部的母语词汇范畴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要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任何一个要素的解读都离不开另外两个要素的支撑。

王敏辰[3](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葛泞萌[4](2019)在《《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为积累社科类文本翻译经验、拓展逻辑学领域知识,并与市场需求趋势接轨,笔者选择了 Critical Th binking:theacsis(《批判性思维:基础》)一书进行翻译,其作者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Stuart Hanscomb。本报告以该文本第四、七、八章(依据章节内容相关性来选取)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针对本文本的特点与难点,从词汇、句子、语篇和标点符号四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在词汇方面,本报告主要探讨术语的翻译和普通词汇的翻译;在句法方面,主要涉及被动句以及长难句的翻译;在语篇方面,主要从语境和衔接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标点符号方面,主要涉及破折号和括号的翻译。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有该领域专业的背景知识,深刻理解源语言内在的逻辑推理后,才能“见山不是山”,才能转化为可读性强的译入语;其次,通过大量查阅平行文本、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以及查阅专业词典等方式多方查证术语,此外,对普通词汇的翻译不能掉以轻心,用逻辑性的专业化语言来翻译;最后,标点符号的翻译不应一味的拘泥于其形式,应灵活变通。目前批判性思维、逻辑学的翻译研究较薄弱,对此领域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此书中译本的阅读,相信对人们论证能力的提高、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养成将大有裨益,同时,通过对译文翻译的探究,期望能为该领域的翻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为逻辑学领域的翻译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唐晓东[5](2019)在《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为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以述谓这一句法功能为主线,重新梳理和界定相关工具性概念,对英语述谓结构的句法配置进行系统性描写、分析和解释,用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解释英语教学语法,建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语法理论解释体系。语言的核心功能是述谓。一个完整的述谓结构由指称语和述谓语构成。一个句子包含至少一个述谓结构。如何在英语单位句子中标记一个或多个述谓结构是个句法问题。本文将英语述谓结构的直接构成单位,即短语,进行七分,在此基础上推定英语简单句的句法标记方式为只标记主要述谓成分,指称成分和辅助述谓成分为无标记形式,该句法标记方式就英语语言自身而言是最经济的。在分析英语主要述谓和辅助述谓的句法组合关系时,本文得出:1)英语句法结构的标记项全部居于结构首位,符合VO型语言核心居首(结构右分支)的共性倾向。2)排除并列项的情况下,英语单位句子中存在0-9个辅助述谓成分的句法槽位。同时,本文发现句法结构的述谓性对英语句法配置具有较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1)人类语言中述谓性短语倾向多于指称性短语:英语仅负责述谓的短语有4类,仅负责指称的短语有1类,既可述谓也可指称的短语有2类。2)跨语言N-V结构是最典型的述谓结构,居于V槽位的句法结构倾向具有述谓性:英语指称性结构居于V槽位时,也会获得述谓性。3)冗余述谓缺省原则:在充当述谓性成分的结构中,如果存在可以或倾向删除的具有述谓性的成分,那么,这个可以或倾向删除的述谓性成分是冗余述谓项,其所在结构中必定含有其他能够赋予该结构述谓性的成分。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中介词和being的省略现象。论证过程中,本文重新界定的传统英语教学语法的相关工具性概念有:短语、分句、小品词(归入“副词”类别)、补语、双宾结构(归入“宾补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界定为“独立宾格结构”)。文末从短语类别、句法标记方式、句法组合与聚合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句法配置具有理据性。本文旨在桥接理论语法与英语教学语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应用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可为英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提供参考,为跨语言视角的单语句法研究提供参考。

宋桔[6](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着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着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李芳蕾[7](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文中提出学术文本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其翻译对于宣传学术思想,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术文本的高度专业性,学术文本的翻译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而国内学术文本方面翻译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次翻译材料节选自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的语言学学术着作《语用礼貌学》(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一书的第七、八、九章内容,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用词严谨、行文简洁、表述准确、逻辑严密。文中大量使用语言学的专业术语,以及使用较多名词化结构;句法方面,多使用被动语态以客观陈述、使用长句以表达复杂的概念,句型变化较多。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术文本翻译的重难点,从而总结功能对等理论下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在翻译专业术语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在名词化结构的翻译中,采用词性转换法和增译法。在句法层面,译者在处理被动句时,采用译为主动句、译为无主句等翻译策略;对于长难句的翻译,采用了变序法和拆译法。通过以上方法,更好地实现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

李大国[8](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提出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余承法[9](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研究表明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龚雪丽[10](2019)在《《女性主义文体学》(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选用英国着名学者萨拉·弥尔斯(Sara Mills)编写的《女性主义文体学》(第三、四章)为英译汉笔译实践材料,探讨学术着作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学术着作不同于普通文本,其专业性较高,是某一领域研究成果的精华,也是同一领域研究者参考的重要文献资料。因此,翻译学术着作时,译者既要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本内容,又要兼顾译文的可读性。本篇报告以英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文本分类说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为指导,从词汇、句法、修辞等三个层面探讨学术着作的行文特点及相应的翻译策略。纽马克根据语言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并明确提出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而语义翻译则多用于表达型文本。源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导功能,并兼具表达功能,因此,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以交际翻译为主,辅以语义翻译,并针对具体翻译问题,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增补、转换、分译等多种翻译技巧,以求贴合原文,提高译文质量。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第二章介绍了翻译实践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译后审校修订等部分。第三章简要描述了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及其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性。第四章是案例分析,详细描述了译者在翻译词汇、句法、修辞等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技巧,并辅以实例论证。第五章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包括在此次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收获,问题与不足以及一些建议,以期对未来学术类文本翻译能有所帮助。

二、many a与if a的强调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ny a与if a的强调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因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选择
    1.4 研究意义
    1.5 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非人称构式的研究现状述评
    2.1 引言
    2.2 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回顾与分析
        2.2.1 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2.2.2 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2.3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回顾与分析
        2.3.1 生成语法的“外置结构”观
        2.3.2 系统功能语法的“主位化评述结构”观
        2.3.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非人称构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及其构式观概述
        3.2.2 构式语法的“互动观”
        3.2.3 认知语法的“控制循环模型”
        3.2.4 认知参照点理论
    3.3 理论框架: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
        3.3.1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构建理据
        3.3.2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前提和假设
        3.3.3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运作机制
    3.4 小结
第四章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下的非人称构式界定和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4.1 引言
    4.2 非人称构式及其与人称构式的对比分析
        4.2.1 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4.2.2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4.2.3 英语非人称构式与人称构式的对比分析
    4.3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4.3.1 代词 it 的用法和非人称标记语 it 的意义
        4.3.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述谓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4.3.3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参照语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4.4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原型和边缘构式
    4.5 小结
第五章 以语料为基础的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描述
    5.1 引言
    5.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述谓的构成
    5.3 形容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5.3.1 形容词的类型
        5.3.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形容词的分布特征
    5.4 名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5.4.1 名词的类型
        5.4.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名词的分布特征
    5.5 动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5.5.1 动词的类型
        5.5.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动词的分布特征
    5.6 小结
第六章 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
    6.1 引言
    6.2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语义制约机制分析
    6.3 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
        6.3.1 述谓具有静态性特征
        6.3.2 述谓具有主观性特征
        6.3.3 述谓具有抽象性特征
        6.3.4 述谓具有心理活动性特征
    6.4 述谓语义特征与英语非人称构式特征的关联
        6.4.1 形容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6.4.2 名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6.4.3 动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
    7.1 引言
    7.2 意义的动态建构性
        7.2.1 词汇语义的动态建构
        7.2.2 构式意义的动态建构
    7.3 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7.3.1 非人称标记语 it 的认知参照场域建构作用
        7.3.2 非人称述谓的静态事件情景突显作用
        7.3.3 非人称参照语的指称内容具化作用
    7.4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特征
        7.4.1 完形性
        7.4.2 抽象参照性
        7.4.3 指称概括性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和启示
    8.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假设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图式概念的发展历史
    2.2 图式的特征
    2.3 图式与语言解码之间的关系
    2.4 图式与语言解码失误
    2.5 图式的差异性
    2.6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
        2.6.1 语言图式认知模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
        2.6.2 范畴化与图式表征级阶性
        2.6.3 非范畴化与非典型图式
        2.6.4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运行机制
        2.6.5 词的分类标准
        2.6.6 意义的提取方式
        2.6.7 语义研究范式
        2.6.8 语言结构中的突显关系
        2.6.9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
第3章 离散-连续图式在词汇维度表征中的认知研究
    3.1 音义理据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认知音位学的基本观点
    3.3 元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3.4 辅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3.5 语言图式与词汇认知表征
        3.5.1 词汇象征单位的语义解读参数
        3.5.2 语言象征单位的自治性与依附性
        3.5.3 语言象征单位的语义压制与整合
        3.5.4 词、意义与概念表征关系
        3.5.5 英语词类通转的认知动因
        3.5.6 英语词汇语素序列图式认知模型构建
        3.5.7 隐-转喻认知机制与词汇语义延展
第4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名词范畴认知表征
    4.1 事物范畴化与名词范畴图式表征
        4.1.1 事物属性与名词表征
        4.1.2 区分物体与物质的核心标准
        4.1.3 物体与物质的语言表征认知识解
        4.1.4 “物体-物质”互动认知连续统表征
    4.2 事物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表征认知研究
        4.2.1 指称、指称物和指称表达的界定
        4.2.2 指称的类型
    4.3 事物量化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研究
        4.3.1 量化的分类
        4.3.2 集合量化
        4.3.3 级阶量化
        4.3.4 集合量词和级阶量词的序列关系
    4.4 离散-连续图式与事物属性认知表征
        4.4.1 限定语和修饰语的界定
        4.4.2 限定和非限定修饰语
        4.4.3 限定的类型
    4.5 前置修饰语的离散-连续统序列表征
    4.6 形容词和分词前后置及其语义表征
    4.7 谓语形容词与属性分配
    4.8 事体关系的限定:所属表达短语和介词短语表征
    4.9 事体情景的限定:关系小句表征
第5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动词情景表征认知研究
    5.1 动词体范畴的事件情景类型表征
        5.1.1 情景和基本体范畴类型
        5.1.2 完成型事件和正在完成活动
        5.1.3 有界和无界活动
        5.1.4 实现性和集聚性活动
        5.1.5 行为和重复性活动
        5.1.6 状态的类型
        5.1.7 英语动词时态符号表征认知识解
    5.2 动词时范畴的认知研究
        5.2.1 时间和时态
        5.2.2 一般现在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2.3 一般过去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2.4 现在完成时: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时态
        5.2.5 过去完成时:事件时间序列关系图式表征
        5.2.6 将来情景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3 情态认知表征研究
        5.3.1 情态的界定
        5.3.2 情态的表达方式
        5.3.3 强制情态
        5.3.4 赋予能力情态
        5.3.5 英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图式表达
第6章 离连-续散图式与句子认知表征
    6.1 英语动词义值研究:构式意义
    6.2 事件图式与参与角色
        6.2.1 存在图式
        6.2.2 发生图式
        6.2.3 行为图式
        6.2.4 体验图式
        6.2.5 归属图式
        6.2.6 运动图式
        6.2.7 迁移图式
    6.3 句子多维结构图式中的动词义价
        6.3.1 零义价动词图式
        6.3.2 单义价动词图式
        6.3.3 双义价动词图式
        6.3.4 三义价动词图式
        6.3.5 动词义价整合图式研究与句法教学
    6.4 动词核心句式衍生机制研究
        6.4.1 核心句式的衍生的认知动因
        6.4.2 原型句嬗变类型
        6.4.3 独立与非独立句的互补呈现
        6.4.4 焦点位移与句式转化
        6.4.5 英语句式嬗变动因
        6.4.6 英语句式嬗变的认知机制
    小结
第7章 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构建与外语教学
    7.1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词汇教学
    7.2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构式教学
    7.3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时体教学
    7.4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情态教学
    7.5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建构与识解
第8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涵陈述及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8.4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项目描述
    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文本分析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监控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
        3.1.1 专业术语翻译
        3.1.2 普通词汇翻译
    3.2 句子翻译
        3.2.1 语态转换
        3.2.2 句子拆分
    3.3 语篇翻译
        3.3.1 语境与语篇
        3.3.2 衔接与语篇
    3.4 标点符号翻译
        3.4.1 括号的翻译
        3.4.2 破折号的翻译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经验与收获
    4.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翻译实践中英对照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 本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回顾
    2.1 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存在的问题
        2.1.1 以往对“短语”和“分句”的划分
        2.1.2 以往对“小品词”的界定
        2.1.3 以往对“补语”的界定
        2.1.4 传统英语句型结构的划分
        2.1.5 以往对“双宾”结构的界定
        2.1.6 传统语法中的“独立主格结构”
        2.1.7 部分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及物性问题
        2.1.8 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2.2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思路
第三章 本文核心理论假设及英语述谓标记方式
    3.1 语言的述谓功能
        3.1.1 述谓的基本结构单位:短语
        3.1.2 述谓的层级
    3.2 有关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3.3 英语的短语类别和述谓标记方式
    3.4 N-V结构式的述谓性
        3.4.1 N-V语序的普遍性
        3.4.2 跨语言证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主要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4.1 指称成分的句法特征
        4.1.1 可数名词
        4.1.2 不可数名词
        4.1.3 名词性结构
    4.2 主要述谓成分的句法特征
    4.3 主要述谓的组合关系
        4.3.1 并列关系
        4.3.2 从属关系: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补语从句)
        4.3.3 从属关系: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4.3.4 从属关系: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语辅助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5.1 补语的功能和形式
        5.1.1 “小品词”的重新界定
        5.1.2 介词和副词的区分
        5.1.3 双宾结构的本质——主动宾补结构
        5.1.4 关于只存在“名词性补语从句”的解释
    5.2 从主要述谓到辅助述谓(从核心事件到非核心事件)
        5.2.1 辅助述谓结构(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标记
        5.2.2 英语的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
        5.2.3 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的经济性和像似性动因
        5.2.4 独立宾格结构
    5.3 辅助述谓的组合关系
        5.3.1 英语句子最多由12 个句法位置构成
        5.3.2 补语、定语、状语的区分
    5.4 英语句型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语七类短语的功能验证
    6.1 指称功能
    6.2 述谓功能
        6.2.1 主要述谓——作表语
        6.2.2 辅助述谓——作补语
        6.2.3 辅助述谓——作定语
        6.2.4 辅助述谓——作状语
    6.3 某些所谓特殊句法现象的解释
        6.3.1 具有述谓性的名词短语
        6.3.2 关于men/women的述谓性
        6.3.3 特定结构引起的冗余述谓缺省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语句法配置的理据性
    7.1 跨语言短语类别及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1.1 短语类别的理论假设
        7.1.2 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2 组合关系的趋简性
        7.2.1 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
        7.2.2 句法标记方式的趋简性
        7.2.3 结构的递归性
        7.2.4 句法形式趋简
    7.3 聚合关系的复杂性
        7.3.1 结构的多功能性
        7.3.2 语法化
        7.3.3 结构的递归性
        7.3.4 英语基本句型的连续性(模糊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创新
    8.2 主要成果
    8.3 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6)《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一、副词的构成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第五章 结语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附录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7)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1.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1.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is
    2.1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cademic Texts
    2.2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3 Guidance of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3.1 Lexical Equivalence
        3.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3.1.2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3.2 Syntactic Equivalence
        3.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2.2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8)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材料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3.2 原型释义模式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3.3.1 原型的含义
        3.3.2 非原型的含义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3.5.1 完型性
        3.5.2 整合性
        3.5.3 框架性
        3.5.4 动态性
        3.5.5 认知模糊性
        3.5.6 认知经济性
        3.5.7 认知优先性
    3.6 小结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4.1 形态意义模块
        4.1.1 收词
        4.1.2 注音
    4.2 概念意义模块
        4.2.1 定义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4.2.3 对应词
        4.2.4 词源
        4.2.5 插图
    4.3 语法意义模块
        4.3.1 词法层面
        4.3.2 句法层面
        4.3.3 章法层面
    4.4 语用意义模块
        4.4.1 语词层面
        4.4.2 语句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小结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5.4.1 词典内容
        5.4.2 词典排版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6.1 形态意义模块
        6.1.1 收词
        6.1.2 注音
        6.1.3 构词法信息
    6.2 概念意义模块
        6.2.1 词目定义
        6.2.2 词目翻译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6.2.4 插图
        6.2.5 词源
    6.3 语法意义模块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6.4 语用意义模块
        6.4.1 语词层面
        6.4.2 语句层面
        6.4.3 篇章层面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6.5.1 近义替换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6.5.3 辨义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6.7 小结
    6.8 余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主要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致谢

(9)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一、全译定义
        二、全译原则
        三、全译过程
        四、全译单位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二、“化”之哲学通解
        三、“化”之美学专解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五、“化”之译学新解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一、全译核心之“化”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第一节 等化机制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第二节 繁化机制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第三节 简化机制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节 移化机制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第五节 换化机制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第六节 分化机制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第七节 合化机制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二合机制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第三节 多合机制
        一、三合机制
        二、四合机制
        三、五合机制
        四、六合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女性主义文体学》(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Features of Feminist Stylistics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1 Comprehension
        2.1.2 Parallel Texts
        2.1.3 Translation Schedule and Plan
        2.1.4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2.2 While-translation Descriptions
        2.2.1 Formulating the Glossary
        2.2.2 Translating the Text
        2.2.3 Difficulties Confronted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3.1.1 Text Types
        3.1.2 Semantic Translation
        3.1.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2 Applicability of the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Practice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1.1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Lexical Meaning
        4.1.2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Syntactic Structures
    4.2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4.2.1 Maintenance of Sentence Sequences
        4.2.2 Translation of the Rhetorical Devices
        4.2.3 Express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Academic Text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Glossary
    Appendix Ⅳ The Nam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Master Degree's Acquirement

四、many a与if a的强调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D]. 马应聪. 河南大学, 2014(02)
  • [2]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 田延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葛泞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D]. 唐晓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 [7]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D]. 李芳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8]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9]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10]《女性主义文体学》(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龚雪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强调 many a 和 if a 的用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