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黑变病一例

皮肤黑变病一例

一、皮肤黑变病一例治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涛,杨柳[1](2019)在《杨柳运用中药色象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文中研究指明杨柳教授总结前人经验,传承创新,提出以五脏五色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理论来探讨"中药色象"的治疗原理,用白色类药物治疗色素增加的皮肤病。阐述其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提出在色相理论指导下,选用较浅颜色药物组方治疗黄褐斑,病症相和,经验医案验证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借鉴与推广。

郭妍[2](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咸政宇[3](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血府逐瘀汤医案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梳理和归纳与气滞血瘀证相关的血府逐瘀汤在临床各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疾病特征及核心指征,并明确血府逐瘀汤适用人群的流行特点、发病规律、应用范围和诊疗思路,以便更加准确的运用血府逐瘀汤对临床各类疾病进行诊断与辨证,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患者,并可从一定程度上反应气滞血瘀证的疾病特点。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气滞血瘀证的理论及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搜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疾病的临床文献,筛选出430例符合要求的有效验案来加以整理归纳,设计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症状、疾病分类、舌诊、脉诊、病程、加减用药、病因、中医病名、西医病名、情绪状况等资料规范化后纳入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其中包括频数频率统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并对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在430例医案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为1:1.31;发病年龄中18~65岁的青中年人群占89.25%;一年四季发病较均匀,但以春季略多,占36.08%;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占65.33%;情绪不畅占发病诱因的51.74%,劳累过度、受凉或外感风寒、外伤等为其常见病因;血府逐瘀汤患者多见于神经精神疾病(25.35%)、心血管疾病(12.79%)、妇科疾病(12.56%)。在出现频率大于5%的各类血府逐瘀汤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症状中心胸憋闷、心前区疼痛、心慌心悸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神经精神疾病症状中失眠、烦躁或忧郁、头痛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妇科疾病症状中经色暗、经血夹块、痛经、月经量少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皮肤科疾病症状中皮肤瘙痒、红色皮疹或风团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外科疾病是以身体各部位外伤疼痛为主,如腰部疼痛(19.33%)、胸痛(19.33%)、头痛(11.54%)、胁肋胀痛(19.33%)、局部损伤疼痛(30.77%);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症状中功能性发热、多汗分别各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中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聚为一类,出现频率最高;五官科疾病的症状出现的频次频率相近,聚类分析图表各项指标较为独立,故无明显聚类意义。在430例患者的关联舌象中,苔薄白与质暗红最为常见,且苔薄白最易伴有质暗红;关联脉象中,以弦细脉与细涩脉最为常见,及细脉最易相伴弦脉与涩脉;关联舌脉中,质暗红与弦脉、涩脉与质暗红最为常见,及质暗红最易伴有弦脉、涩脉最易伴有质暗红;关联临床症状中,失眠与烦躁最为常见,且失眠最易伴有烦躁。加减用药除用以增强活血行气的功效外,亦多辅以补益气血之品,如黄芪、熟地黄、白芍等。研究结论:该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与气滞血瘀证相关的血府逐瘀汤在临床各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疾病特征及核心指征。

李俊凯,李宁,韩瑞婷,余海滨[4](2015)在《浅谈《金匮要略》之面黑》文中研究指明面黑言面部色泽发黑,或局部或整体,仲景《金匮要略》所述面黑之病因多缘于淤血、水饮及脾肾两虚,治疗以瘀水同调、脾肾同调、补肾活血法为准则,其独特的理论思想,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董振花,付志华,李建,卢思英,樊子双,秦博文[5](2015)在《皮肤黑变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文中指出皮肤黑变病(riehl′s melanosis)是一种皮肤色素增多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颈部的褐色或蓝灰色网状色素沉着斑。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晰,截至目前,医学方面一般从光敏刺激、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神经化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在病因病理、临床治疗方面报道较多,与本病相关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报道并不多见。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对皮肤科黑变病患

王丹青,张燚,展昭新[6](2015)在《田素琴教授辨治皮肤病经验撷菁》文中研究说明田素琴教授在近50年的工作中,结合临床与科研实践,研究现代医学进展,在中医皮肤科领域已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体系,中医特色突出,在银屑病、白癜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痤疮、黄褐斑、各种面部皮炎、各种疣类皮肤病、真菌类皮肤病、脱发、皮肤癌、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疮、结节病、毛发红糠疹、红皮病、性传播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上颇有建树,临床疗效突出。

刘利利[7](2012)在《单味中药脱色及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皮肤色素代谢障碍与多种体内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色素障碍性疾病(如白癜风、黄褐斑)易诊而难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色素代谢的研究迅猛开展。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色素代谢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阐述中药调节色素代谢的作用机制,为治疗色素代谢性疾病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成分或方剂,对有关中药与色素的代谢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与规律仍未能得到深入的科学阐述,因此临床上缺乏较为理想治疗手段及方法。目前许多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已经有了初步的揭示,研究的方法技术亦日益成熟。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观察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的研究上,鲜有从中药色象理论的角度设计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的研究,有关色象中药对黑素代谢影响与干预机理的研究尚为缺乏。吾师杨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探索与理论研究,在取象比类思维启示下创立了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中药色象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认为中药颜色与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首次将这种表明药材颜色与疗效相关的现象称之为“中药色象”,将这种治疗色素病色效相关的中药,称之为“色象中药”。初步研究中药药材颜色与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和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对药材本身的颜色与药效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中药色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技术,对色象中药调节与干预色素代谢机理的现代分子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白癜风作为色素脱失性疾病的典型病种,临床上易诊而难治。中医药治疗白癜风具有鲜明的特色,强调证候分型与辨证论治。但目前白癜风的证候分型及方药种类繁多,缺乏统一性和标准化。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白癜风患者出现“无症可辨”或“少症如何辨”的情况,基本除了皮肤出现白斑以外,没有其他特殊的伴随症状。对此,吾师提出了以“祛风、活血、补肾”为基本治则,并结合分期论治的治疗方案。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中医传统治验及现代研究表明治疗色素病有效的使用频率高的黑白两类中药共10味,以目前研究技术较为成熟的酪氨酸酶、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单味中药经活性炭脱色后对体外培养的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的影响,以及采用中药血清学的方法研究4种具有不同功效的复方含药血清对黑素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色象中药与色素代谢的相关性,为色象理论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以后白癜风的辨证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中医药治疗色素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方法与内容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筛选出中医传统治验及现代研究表明治疗色素病有效的使用频率高的中药,依据饮片的外在颜色分为黑(深色)、白(浅色)两组,每组各选5味药作为代表药,制备各单味中药水提液,取上述中药水提取液100ml,用紫光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吸光度值,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每味中药的脱色工艺进行筛选,以最佳脱色条件进行脱色后取上清液过滤后备用,并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稀释,使药物终质量浓度为10μg/ml。2、参照医学实验动物学及中药血清学的方法,制备四种不同功效配伍的复方含药血清,并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稀释,使含药血清的终浓度为5%、10%、20%、30%,并以此四种浓度进行研究。3、应用细胞培养学技术,将人A375黑素瘤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黑白两组中药水提取液脱色前后、四种不同功效配伍的复方含药血清在不同浓度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黑白两组中药水提取液脱色前后、四种不同功效配伍的复方含药血清在不同浓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NaOH裂解法测定黑白两组中药水提取液脱色前后、四种不同功效配伍的复方含药血清在不同浓度对细胞中黑素合成含量的影响。每种药物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重复3次,并设对照组:单纯培养基组、中药对照组(培养基+中药)和空白对照组(培养基+细胞)3、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Dunnett检验和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单味中药和复方含药血清各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数据均以±s表示,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味中药调节黑素代谢测定结果:①未经活性炭脱色的中药中,制首乌、补骨脂、丹参、鸡血藤、墨旱莲、桃仁对TYR活性具有激活作用(P≤0.05或P≤.01);茯苓、白芷、白芨对TYR活性具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而经活性炭脱色后,制首乌、墨旱莲对TYR活性无激活作用(P>0.05),丹参、鸡血藤、补骨脂对TYR活性的激活作用明显降低,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或P<0.01)。桃仁、茯苓、白芷、白芨、白术脱色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经活性炭脱色的中药中,制首乌、补骨脂、丹参、鸡血藤、桃仁对黑素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P≤0.05或P≤0.01);白芷、白芨、白术对黑素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1)。而经活性炭脱色后,丹参、鸡血藤对黑素细胞增殖无促进作用(P>0.05),白术、白芨、补骨脂对黑素细胞抑制或促进作用明显降低,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茯苓脱色后对黑素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桃仁、白芷、墨旱莲、白术脱色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未经活性炭脱色的中药中,补骨脂、丹参、鸡血藤、桃仁对黑素细胞合成具有促进作用(P<0.01);白芨、白术对黑素细胞合成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经活性炭脱色后,桃仁、鸡血藤对黑素细胞合成无促进作用(P>0.05),丹参、补骨脂对黑素细胞合成作用明显降低,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或P<0.01),墨旱莲、茯苓脱色后对黑素细胞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或具有显着性(P≤0.01),白芷脱色后对黑素细胞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与未脱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制首乌、白芨、白术脱色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测定结果:①相应浓度各方之间比较,含药血清浓度为5%时,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Ⅰ方、Ⅱ方、Ⅲ方对酪氨酸酶活性激活作用不显着,仅Ⅵ方含药血清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显着激活作用(P=0.014<0.05),Ⅵ方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显着高于Ⅰ方、Ⅱ方(P=0.01和P=0.004<0.01),与Ⅲ方作用无显着差异(P=0.233>0.05);含药血清浓度为10%时,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0.05)。含药血清浓度为高浓度(20%-30%)时,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Ⅰ、Ⅲ、Ⅵ方对A375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激活作用,以Ⅵ方作用最显着(P<0.001),且与相应浓度的其它三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应复方各浓度间比较:Ⅰ方各浓度间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中药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增强,20%与30%含药血清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203>0.05),与5%和10%含药血清浓度激活作用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Ⅱ方各浓度间比较,5%、20%、30%含药血清浓度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与10%含药血清浓度相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三种浓度间无显着差异(P=0.484>0.05)。Ⅲ、Ⅵ方各浓度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意义(P<0.01),中药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②相应浓度各复方之间比较,含药血清浓度为低浓度5%-10%时,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各方对黑素增殖作用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浓度为20%时,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复方Ⅰ、Ⅱ、Ⅲ、Ⅵ方对黑素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Ⅵ方作用最显着(P<0.001),且与同血清浓度的其它三方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含药血清浓度为30%时,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Ⅰ、Ⅲ、Ⅵ方对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增殖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或P≤0.01),各方之间比较,Ⅰ方、Ⅲ方与Ⅵ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9>0.05),Ⅱ方与Ⅵ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相应复方各浓度间比较:Ⅰ方各浓度间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中药对黑素增殖的促进作用增强,20%与30%含药血清浓度对黑素增殖的促进作用无显着差异(P=0.831>0.05),与5%和10%含药血清浓度促增殖作用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Ⅱ方各浓度间比较,10%、20%、30%含药血清浓度对黑素增殖的促进作用均高于5%含药血清浓度(P≤0.01),其中20%含药血清浓度促进作用最强,与其它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方、Ⅵ方各浓度间比较,均以20%含药血清浓度促黑素增殖作用最强,与其它含药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③中药各复方之间促进黑素合成作用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含药血清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黑素合成,各复方对黑素合成促进作用高于空白血清对照组。复方Ⅰ、Ⅱ、Ⅲ方之间比较,三者对黑素合成促进作用无显着差异(P=0.480>0.05),Ⅵ方对黑素合成促进作用显着高于其它组。复方中药不同含药血清浓度对黑素合成促进作用比较差异有显着差异(P<0.001),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各方对黑素合成促进作用增强,10%含药血清浓度对黑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5%含药血清浓度,20%与30%含药血清浓度对黑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5%、10%含药血清浓度,此两种浓度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915>0.05)。结论1、经活性炭脱色后,黑色(深色)、白色(浅色)中药大部分失去或降低了对黑素代谢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黑色药物更显着。说明药材颜色与色素代谢调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具有祛风、活血和补肾三重作用的Ⅵ方在促进黑素代谢的作用上优于祛风除湿Ⅰ方、养血活血Ⅱ方和滋补肝肾Ⅲ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浓度时作用最显着。表明白癜风治疗以祛风、活血、补肾为基本治则效果最好,这为以后临床中白癜风以“祛风、活血、补肾”为基本治则,并结合分期论治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验根据,对白癜风辨证论治及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嘉莹,吴小红,蒋连泓[8](2011)在《皮肤黑变病治验1例》文中研究表明皮肤黑变病临床较为罕见。笔者随蒋连泓教授临床实习,目睹老师采用中药治疗皮肤黑变病1例3个月告愈,现介绍如下。李某,女,43岁,2010年11月10日初诊。患面部黧黑斑3年,加重半年余。患者长期情志抑郁,3年前患闭经,偶有少量清稀白带,面部出现黧黑斑。曾外用搽剂及口服维生素类药治疗无效。刻诊:前额、鼻梁骨

崔鹏[9](2011)在《Riehl’s黑变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及导师辨证治疗经验总结》文中认为Riehl’s黑变病(Riehl’s melanosis)是近年发病率持续增高的一种主要累及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颈部逐渐出现的紫褐色色素沉着斑伴见毛细血管扩张和“粉尘”外观为其特征性表现。本病发病原因复杂,包括接触致敏物、外界环境刺激、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及个人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清楚,目前国际上对本病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黑素(melanin)代谢障碍方面,随着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水平,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国际上对本病仍无公认的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手段仍集中在对症治疗阶段,主要包括系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外用皮肤脱色剂、剥脱剂等,近年有报道强脉冲激光技术也运用到本病的治疗中,但远期疗效尚不肯定。中医学对本病最早的记载始于距今已有两千年的《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后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也多有阐发。现代医家广泛采取辨证论治、针药并用、中西并举等多种治疗方法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极大的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因此,提高对Riehl’s黑变病的认识和探索中医药对本病的有效治疗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本文包括中、西医文献综述和导师经验两部分。在文献综述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复习,第一部分从现代医学的历史回顾、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要点、治疗进展等方面对RM作了系统论述;第二部分从中医学角度系统总结了近代各家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分型、治疗经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目前对RM的理论、临床及科研的现状。论文的最后部分介绍了导师陈可平主任医师临床运用疏肝补肾、活血祛瘀法辨证治疗RM的经验,探索了中医药方面对RM的有效治疗途径,以期对临床RM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谢家宝[10](2011)在《色象中药调节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白癜风、黄褐斑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这类疾病的防治。近年来,国内开展中医药与色素代谢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许多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已经有了初步的揭示,研究的方法技术亦日益成熟。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观察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的研究上,鲜有从中药色象理论的角度设计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的研究,有关色象中药对黑素代谢影响与干预机理的研究尚为缺乏。中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以白治黑,以黑治白”的临床经验,导师杨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探索与理论研究,在取象比类思维启示下创立了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中药色象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认为中药颜色与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首次将这种表明药材颜色与疗效相关的现象称之为“中药色象”,将这种治疗色素病色效相关的中药,称之为“色象中药”。初步研究中药药材颜色与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白蒺藜作为临床上治疗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常用药物,既治疗色素增加病,又治疗色素减退病。近年来有关白蒺藜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实验结果报道差异较大,甚至相反。我们以往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蒺藜具有双向调节黑素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但其双向调节的内在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因此,对色象中药调节黑素瘤细胞代谢及白蒺藜双向调节黑素代谢这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中医药理论发展、中药开发研究、色素病理论的创新以及临床实践的指导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筛选出中医传统治验及现代研究表明治疗色素病有效的使用频率高的黑白两类中药各10种,以目前研究技术较为成熟的酪氨酸酶、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作为观察指标,研究色象中药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采用中药血清学的方法研究白蒺藜双向调节色素代谢的作用机制,探讨色象中药与色素代谢的相关性,为色象理论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中医药治疗色素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对中医药治疗色素病的理论进行新的梳理,进而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方法与内容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筛选出中医传统治验及现代研究表明治疗色素病有效的使用频率高的中药,依据饮片的外在颜色分为黑(深色)、白(浅色)两组,每组各选10味药作为代表药,制备各单味中药水提液,并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稀释,使药物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10μg/ml、5μg/ml。2、参照医学实验动物学及中药血清学的方法,制备不同给药剂量白蒺藜含药血清,并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稀释,使三种给药剂量含药血清药物终质量浓度均为20μg/ml,并以此浓度进行研究。3、应用细胞培养学技术,将黑素瘤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黑白两组不同浓度中药水提取液、不同给药剂量白蒺藜含药血清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给药剂量白蒺藜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NaOH裂解法测定不同给药剂量白蒺藜含药血清对细胞中黑素合成含量的影响。每种药物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重复3次,并设对照组。3、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每一实验均重复3次,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Dunnett检验比较黑白两组中药不同浓度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动物血清实验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药调节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黑色组药物中,鸡血藤、丹参、菟丝子、补骨脂在低、中、高浓度(5、10、20μg/ml)、制首乌、红花、女贞子在中、高浓度(10、20μg/ml)、熟地、益母草在高浓度(20μg/ml)、墨旱莲在低浓度(5μg/ml)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色组中,白芨、山药在高浓度(20μg/ml)、茯苓、白芍在中、高浓度(10、20μg/ml)、白蒺藜、白芷、当归在低、中浓度(5、10μg/ml)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白芷、白蒺藜、当归在高浓度(20μg/ml)、桃仁在中、高浓度(10、20μg/ml)、白茯苓、白芍在低浓度(5μg/ml)对酪氨酸酶活性则有促进作用。白术、薏苡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白蒺藜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作用(P<0.01或P<0.05);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白蒺藜含药血清对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有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文结论1、黑(深)色组10味中药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并呈现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的趋势;白(浅)色组10味中药中有7种中药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呈现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的趋势。说明黑(深)色组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白(浅)色组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2、白蒺藜、白芷、白茯苓、白芍、熟地黄五味中药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白蒺藜、白芷呈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白茯苓、白芍、熟地黄则呈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3、桃仁虽为白色但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起到促进作用。4、白色组中药中,白术、薏苡仁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不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5、白蒺藜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含量的影响与大鼠给药剂量有关,并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即低、中剂量含药血清(10g、30g)对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含量主要起到抑制作用,而高剂量含药血清(60g)对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含量主要起到促进作用。提示,临床上应用白蒺藜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时,在应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时宜用低剂量,而色素脱失性疾病宜用高剂量。

二、皮肤黑变病一例治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黑变病一例治验(论文提纲范文)

(1)杨柳运用中药色象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索证揣因,色象、脏象相关,整体与局部辨证结合
    1.中药色象理论
    2.临床应用
病案举隅

(2)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血府逐瘀汤医案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第一节 气滞血瘀证的中医理论研究
        1. 气滞血瘀证在中医内科病中的研究
        1.1 气滞血瘀证在心系病证中的研究
        1.2 气滞血瘀证在脾胃系病证中的研究
        1.3 气滞血瘀证在肝胆病证中的研究
        1.4 气滞血瘀证在肾系病证中的研究
        1.5 气滞血瘀证在气血津液病证中的研究
        1.6 气滞血瘀证在肢体经络病证中的研究
        2. 气滞血瘀证在中医外科病中的研究
        3. 气滞血瘀证在中医妇科病中的研究
        4. 讨论
    第二节 血府逐瘀汤的现代临床运用研究
        1. 治疗心血管疾病
        2. 治疗神经精神疾病
        3. 治疗妇科疾病
        4. 治疗皮肤科疾病
        5. 治疗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6. 治疗五官科疾病
        7.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8. 治疗其他类疾病
        9. 讨论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清理与规范化
        3.2 研究内容
    4. 研究结果
        4.1 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频数统计结果
        4.2 血府逐瘀汤在现代临床医学应用中的分布情况
        4.3 医案中各类临床疾病症状的聚类分析结果
        4.4 医案中舌象、脉象、临床症状的频数分布
        4.5 医案中舌象、脉象、临床症状关联分析结果
        4.6 常用加减药物的频数统计结果
        4.7 气滞血瘀对机体情志的影响的频数统计
    5. 讨论
        5.1 血府逐瘀汤适用人群的流行特点、发病规律分析
        5.2 血府逐瘀汤在临床各类疾病中的疾病特征及核心指征
        5.3 医案中舌象、脉象、临床症状的特点及规律
        5.4 医案中舌象、脉象、临床症状的关联分析特点
        5.5 医案中常用加减药物的特点与规律
        5.6 气滞血瘀对机体情志的影响特点及规律
第三部分 总结
创新点与不足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浅谈《金匮要略》之面黑(论文提纲范文)

1 面黑的病因
    1.1 瘀血致面黑
    1.2 水饮致面黑
    1.3 脾肾两虚致面黑
2 面黑的治则
    2.1 瘀水同调治面黑
    2.2 脾肾同调治面黑
    2.3 补肾活血治面黑

(5)皮肤黑变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6)田素琴教授辨治皮肤病经验撷菁(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2 审因施治皮肤病
3 辨证施治六法
    3.1 清热解毒化瘀法
    3.2 清热凉血泻火法
    3.3 清热凉血祛风法
    3.4 补气养血、疏肝解郁法
    3.5 养血祛风润燥法
    3.6 扶正固本法
4 小结

(7)单味中药脱色及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单味中药脱色对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的影响
    2 复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1 中药色象理论的形成的理论基础
    2 中药脱色及色素代谢调节的实验研究
    3 白癜风分期论治方案及含药血清的实验研究
    4 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成绩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9)Riehl’s黑变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及导师辨证治疗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综述一、Riehl's黑变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历史回顾
    1.2 现代病因学说
        1.2.1 长期使用粗制化妆品
        1.2.2 紫外线照射及光敏性
        1.2.3 营养不良
        1.2.4 内分泌功能障碍
        1.2.5 抑郁或焦虑状态
        1.2.6 其它因素
    1.3 发病机制现代研究进展
        1.3.1 生理性黑素代谢
        1.3.2 病理性黑素代谢
    1.4 临床表现
    1.5 组织病理
    1.6 诊断要点
    1.7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7.1 一般治疗
        1.7.2 药物治疗
        1.7.3 物理治疗
2 综述二、Riehl's黑变病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2.1 古代医家对Riehl's黑变病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2.3.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3.2 单方单药治疗
        2.3.3 外治用药
        2.3.4 其他疗法
        2.3.5 中西结合
    2.4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进展
3 导师经验总结
    3.1 临床回顾
    3.2 病因病机认识
        3.2.1 感受邪毒
        3.2.2 肝气郁结
        3.2.3 肾阴亏虚
        3.2.4 瘀血阻滞
    3.3 辩证论治
    3.4 方药分析
        3.4.1 滋补肝肾
        3.4.2 疏肝解郁
        3.4.3 养血活血
        3.4.4 气阴双补
        3.4.5 活血祛瘀
        3.4.6 消食化滞、健运脾胃
        3.4.7 清热解毒
        3.4.8 引经药
    3.5 常用成药
        3.5.1 脑血康胶囊
        3.5.2 滋补肝肾丸
    3.6 外治法
    3.7 调护
    3.8 跟师心得
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色象中药调节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二部分 色象中药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1. 多巴速率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部分 不同给药剂量白蒺藜含药血清对黑素代谢的影响
    1. MTT法检测黑素瘤细胞增殖
    2. NaOH裂解法检测黑素合成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件 细胞照片
附件 博士生期间的工作成绩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四、皮肤黑变病一例治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柳运用中药色象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J]. 杨波涛,杨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1)
  • [2]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血府逐瘀汤医案证治规律研究[D]. 咸政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2)
  • [4]浅谈《金匮要略》之面黑[J]. 李俊凯,李宁,韩瑞婷,余海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24)
  • [5]皮肤黑变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J]. 董振花,付志华,李建,卢思英,樊子双,秦博文. 重庆医学, 2015(19)
  • [6]田素琴教授辨治皮肤病经验撷菁[J]. 王丹青,张燚,展昭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 [7]单味中药脱色及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影响的研究[D]. 刘利利.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8]皮肤黑变病治验1例[J]. 赵嘉莹,吴小红,蒋连泓. 山西中医, 2011(07)
  • [9]Riehl’s黑变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及导师辨证治疗经验总结[D]. 崔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色象中药调节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D]. 谢家宝.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皮肤黑变病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