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统战部工作任务

党委统战部工作任务

一、党委统战部的工作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华[1](2019)在《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并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报告中他还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统一战线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统一战线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仅是高校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比较集中的地方,它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总体构思:先是,从基本概念入手对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积极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对其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做好这一工作的对策。全文分为五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单独列章,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体上总结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对文章的重难点及创新点进行解说,最后概括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第三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从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方面进行论证。第四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通过现状调查总结取得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正文: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入手进行对策探究。篇末结束语:今后,还需要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这一课题,让统一战线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丁长艳[2](2012)在《“政党中心主义”的逻辑与转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亦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政治身份中,人民政协制度最显着的特征定位是执政党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执政党组织的政治叙事结构中,人民政协制度一直是占据一席之地的。本文以人民政协制度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历史发展的维度通过对人民政协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结构形态的把握,探究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发展逻辑关系是什么,即“政党中心主义”行为是人民政协制度产生与变迁的政治基础与动力所在;在此基础之上,从人民政协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变迁的脉络中把握“政党中心主义”行为模式的变迁与转型,并进一步阐释这种变迁逻辑支配下人民政协制度政治基础的变化形态,以及这种现实与演变形态蕴含的政治学内涵。最后,“政党中心主义”行为逻辑的转型为人民政协制度提供了继承与变迁的历史与现实要素,借助于“社会”的政治化与制度化的双重过程,完善或是重新建构执政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人民政协制度的结构形式缘起于1946年与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外在形式,从参加主体方面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党派”之间的会议。除了在1949-1954年间,人民政协的全国委员会代行权力机构的政治功能之外,人民政协制度一直是作为中共的统一战线组织。就此间与后来的发展状况来看,人民政协制度成为“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并且在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提供了一种政治联系的媒介;另一方面,人民政协制度在整个政治系统中变成“政党中心主义”行为逻辑下的政治性结构,不仅在政治结构中承载了“学习”与“改造”的政治任务,亦在人民政协内部对各参加主体进行“政治整合”,为确保政治系统“政治输出”的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组织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制度与功能变迁的趋势来看,除了继续承载执政党统战组织的政治定位以外,它与政府过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在政治过程方面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产生了行为的“同步效应”特征。人民政协制度在结构形态方面展现了执政党组织与民主党派、社会之间的特定关系。本文将这种关系在人民政协制度中的表现概念化为“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表达的基本关系就是,人民政协制度因中共组织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二元特征,也获得了同样的组织禀赋。在这种结构中,重要的一点是人民政协制度的阶级性是由执政党与国家所代表,并且对其有绝对的话语权,人民政协自身只拥有群众性,即参与由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支配的每次政治运动。一方面,人民政协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参与“政党中心主义”行为逻辑涵盖的政治事务,成为执政党功能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参加人民政协内部的“阶级代表者”与各自所属阶级之间的联系,这是其群众性的重要体现。执政党通过对这二元属性的结合,形成“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人民政协制度作为“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理所当然地它只有与执政党组织保持高度的契合才能获得自身的阶级性。此时的人民政协获得了承载政治主体属性的功能,在执政党功能体系以及中国的政治结构中获得一席之地。正如,人民政协制度的产生那样,它的变迁与转型不仅取决于执政党对政治阶级身份的确认,更多地是来自于执政党对政治身份变化的经济社会关系以及结构的自察,并为之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政党、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变动中的“社会”开始成为这种互动行为中的“一极”,不断成长的社会主体获得了自主的权利意识,并且组成公民的集合体,“政党中心”的结构与行为模式都面临转型的发展任务。“社会”的成长与执政党所强调的阶级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执政党与国家对社会阶级的制度化意味着对社会身份与行为的确认。一方面来源于对公民身份的承认,即实现由群众的整体定位到以公民为重要特征的个体赋权;另一方面,如何将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整合进政治系统是执政党组织及其政治性结构都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人民政协制度经过功能的拓展与转型之后,从执政党的“统战组织”嵌入到中国的政治结构与政治过程之中,并且在政治空间中为其延伸了新的“政治身份”——多党合作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等。这种拓展实际上承认了对社会与社会阶级的主体独立性的相对确认,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由原来“阶级的官僚化”形态开始转变为具有独立代表性的“协商政治”形态,由相对简单的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亦呈现出了部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特征。综观人民政协制度结构形态的变迁以及政治基础的演变,本文认为:人民政协制度的变迁形态展现了中国“政党中心主义”的基本行为逻辑,即政党中心主义经历了从单纯的组织整合到制度整合的特征。具体而言,“政党中心主义”的行为模式在具体形态方面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由纯粹的阶级整合凝聚政治力量赢得国家政权的行为逻辑,开始转变为在巩固国家政权基础上开始强调社会阶级的重要性。从这个层面而言,成熟的社会阶级不仅是国家形态完善的重要标志,亦是政党组织成熟的基本要求。

江光亮[3](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提出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张献生[4](2021)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文中指出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形成的根本经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在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不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是决定统一战线前途命运、能否发挥凝心聚力作用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实现条件"。一个根本保证,即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五个实现条件,即以大团结大联合建立队伍,以探索总结规律把握方向,以坚持政治领导形成共识,以照顾同盟者利益激发动能,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合力。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形成的根本经验,也是新时代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遵循。

杜俊奇[5](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张汉[6](2018)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而高校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则是凝聚高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合理有序地参政议政的重要组织基础。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影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因素,共有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微观因素、高校内部微观因素、地方中观因素和全国性宏观因素四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微观因素包括主委、委员和一般成员,其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的功能分别是组织整合与运行。高校内部微观因素包括高校党委及党委统战部、高校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其功能是组织适应。地方中观因素包括北京地方党委及党委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其功能是组织规训与支持。全国性宏观因素包括中共中央及中央统战部和民主党派中央,其功能是确立组织使命感和基本制度。

唐丕跃[7](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许翾[8](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贺永泰[9](2011)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西北局(简称西北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建立的中央局。它是在西北地方党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奠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前身是陕甘宁边区党委——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和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1941年5月成立,1954年12月撤销,历时13年。西北局党的组织系统是其整个组织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机构、组织和党员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织包括同级党组织和下属党组织。同级党组织是指非党组织系统的政府党团(组)、军事系统党组织和群众团体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西北局党的组织系统的基础和细胞。在建国后西北局的建党工作中,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入党问题别具特色;在整风、土改和运动中整党是西北局基层党组织发展和巩固的根本途径。西北局成立前,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党委就在西北地区建立过一些民族工作机构,特别是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局成立后,在其工作机构中除了设立专门的民族工作委员会外,在其他重要部门,如统战部、中央调查研究局第四分局等部门内也设置了从事民族工作的分支机构;不仅如此,边区政府也设置了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系统也建有专门的民族学院,所有这些合成一个民族工作系统。民族工作系统是西北局组织系统的最大特色,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组织保证。陕甘宁边区时期,西北局提出并实践了回民自治。建国以后,西北局提出了西北民族区域自治实施计划,并领导实现了省级以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西北局的同级组织是政府、军事和民众团体三个系统。后三者虽然各有其隶属关系,但在工作中均接受西北局的领导,西北局通过大政方针和一系列的组织措施来实现对它们的领导。党政军民关系从领导上讲都是党内关系。但是,西北局成立前后,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之间曾存在着党政民不分,军政民不团结、各自为政和对西北局闹独立性等不正常不协调的关系。为了理顺关系,1942年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确立了党的一元化领导,边区党政军民各系统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双拥”运动,使党政军民各组织得以协调而正常的运转。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派出机构和代表机关,受中共中央直接领导,负责中央政策在西北地区的贯彻执行。西北局在中共中央的直接指导下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西北局与其他中央局之间,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块块”关系,各成系统;工作中是协作关系,相互支持、相互学习。西北局与其他中央局相比,既具有中央局的共性,又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色。西北局作为中共中央组织机构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中共在西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它的设立是中共中央的一种组织措施,其立废皆与党的“统一”领导直接相关;它的组织系统的演变反映了中国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变化,表征着中共历史方位的变化,说明中共的组织建制逐步向正常化轨道转化;它的组织系统及其组织行为为中共中央的政策在西北地区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它在组织运作过程中创造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民族自治两大民主形式。

沈桂萍[10](2003)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切入,首先界定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及组织过程的特殊要求,出此界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外延、特点及教育结构和形式等内容。之后,追踪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进一步说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对立统一性的规律。接着,从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出发,研究当代各民族发展繁荣战略的特殊内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需需求,分析少数民族干部个体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绪言——对论文的选题、基本构想、主要内容、核心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理论意义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说明。 第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对少数民族干部含义、特点、职责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结构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分析了建国前和建国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总结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主要不足。 第三部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运用民族教育学理论,分析建立在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结构基础上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理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要求,进而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在机制、规律和特点。 第四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运用社会学和民族学田调查方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地位、作用和综合素质进行调研分析,概括了当前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特点。 第五部分——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首先界定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目标和任务,然后提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功能扩展问题,并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附录——专家访谈笔录。共收录与在北京、甘肃、新疆的5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原始访谈记录,为更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官员提供参考。

二、党委统战部的工作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委统战部的工作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重难点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新时代的内涵和特点
        2.1.2 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外代表人士
        2.1.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2.2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
        2.2.1 有助于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2.2.2 有助于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2.3 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2.4 有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第3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
    3.1 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统战工作的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统战工作思想
        3.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理念
    3.2 实践依据
        3.2.1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发展历程
        3.2.2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发挥情况
        3.2.3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及做好其思政工作的客观要求
第4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4.1 现状调查
        4.1.1 基本情况
        4.1.2 现状分析
    4.2 取得的工作经验
        4.2.1 关心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生活
        4.2.2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2.3 鼓励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4.2.4 注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创新能力的培养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意识有待加强
        4.3.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效果有待改善
        4.3.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4.3.4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有待拓展和畅通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主观原因
        4.4.2 客观原因
第5章 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
    5.1 基本原则
        5.1.1 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以求同存异为基础,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5.1.3 以团结联合、凝聚力量为目标,坚持“十六字”方针
    5.2 基本方法
        5.2.1 通过联谊交友工作打好基础
        5.2.2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5.2.3 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推进队伍建设
    5.3 基本途径
        5.3.1 树立新时代“大统战”工作观念
        5.3.2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领导
        5.3.3 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
        5.3.4 拓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2)“政党中心主义”的逻辑与转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政党中心主义”行为逻辑:支配人民政协制度的“历史”、“理论”或“事实”
        (一) “政治空间”内人民政协制度的定位
        (二) 以“政党”为中心的统一战线叙事
        (三) “政党中心”的政党结构理论
        (四) 有“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五) “不谋而合”:“政党中心主义”的事实
    三、 理论问题与研究视角
        (一) “政党、国家与社会”的研究背景
        (二) “政党中心主义”及其政治性结构
        (三) 人民政协制度的结构形态
        (四) 政党结构(核心政党)的转型
        (五) 现代国家建设
    四、 结构-功能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基础
    一、 “政党中心主义”的政治性结构分析:阶级性与群众性
        (一) 基本涵义
        (二) 阶级性
        (三) 群众性
    二、 “政党中心主义”的形态变迁:人民政协制度历史基础
        (一) 现代化与政党的合意
        (二) 国家与政党的利益相关性
    三、 国家的“领导”核心:“政党中心主义”的可能性
        (一) 政党的阶级“代表性”:阶级意识与阶级组织
        (二) “政党-国家”形态:组织为“统治党”与“执政党”的身份政治
        (三) 制度化:政党中心主义政治性结构的内在诉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政治性结构从组织化到制度化:人民政协制度的变迁
    一、 国家型构的合法性:人民政协制度的缘起
        (一) 人民政协“制度形式”的相似渊源:两次政协会议
        (二) 人民政协制度的形成:政党与社会重构国家的协商场域
    二、 政党整合的实现:人民政协制度的建构过程
        (一) 执政党的属性与国家建设——人民政协的外部结构
        (二) 内部“结构-功能”视角下的人民政协制度
    三、 “政党”与“国家”之间的机构:人民政协制度的成型
        (一) 转变后的相对稳定与历次政治动员中受到的冲击与改造
        (二) 改革后的恢复与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阶级的“官僚化”:人民政协制度的结构形态
    一、 组织与消失的“权力”: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设计
        (一) 组织结构
        (二) 作为“统一战线”的机构
    二、 执政党的领导权:人民政协制度的“合法性”
        (一) 执政党的外部领导权与在人民政协机构内的领导权
        (二) “统战部”的外部权力
    三、 “统战组织”与“政府体系”的交叉:人民政协制度的运行现状
        (一) “统一战线”定位的政治性质:从承载政党的阶级性向阶层性转变
        (二) “政府体系”的组成部分:从承载政党的群众性向公共性转变
    四、 官僚化的“国家”制度:人民政协制度的结构形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商政治:人民政协制度结构形态的继承与转换
    一、 协商政治的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结构形态变迁的基础
        (一) 执政党执政目标与方式的转变:政治与经济
        (二) 执政党与民主党派、政府关系的变化
        (三) 执政党执政目标与方式的根源:革命与现代化
    二、 重构“内部社会”:结构形态变迁的内容
        (一) 政党组织的代表性重构
        (二) 人民政协制度的调整与转型
    三、 协商的制度场域:结构形态变迁的结果
        (一) “内部社会”的结构
        (二) 协商政治中的“代表性”与“自主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党中心主义”的转型: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空间
    一、 统一战线组织:执政党的重要整合方式
        (一) “统战”式的政治整合:“政党中心主义”的传统行为逻辑
        (二) 后“统战”时代的政治整合:“政党中心主义”的适应性转型
    二、 “政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政党”与“国家”之间
        (一) 活跃于“政府过程”之中:“政党”与“国家”的双向塑造
        (二) “政府体系”形态的形成:意识、结构与行动
    三、 制度吸纳社会:寻求政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
        (一) “政党中心主义”政治结构的“松绑”与转型
        (二) “社会阶级”的制度化
    本章小结
结语 “社会阶级”的政治化与制度化:“政党中心主义”转型中的双向运动
参考文献
后记

(3)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小结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小结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小结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小结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小结
结论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二、实现广泛团结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基本前提
三、把握规律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内在要求
四、政治领导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核心要义
五、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必要条件
六、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体制保障

(5)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6)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阈中的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一)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微观因素:组织整合与运行
        1. 主委
        2. 委员和一般成员
    (二) 高校内部微观因素:组织适应
        1. 高校党委及党委统战部
        2. 高校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
    (三) 地方中观因素:组织规训与支持
        1. 地方党委及党委统战部门
        2.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
    (四) 全国性宏观因素:确立组织使命感与基本制度
        1. 中共中央及中央统战部
        2. 民主党派中央
三、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二) 改善高校内部微观统战工作环境
    (三) 改善地方中观统战工作环境
    (四) 进一步加强国家政党制度建设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研究现状概述
        (二) 主要成果分析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五) 加强民族团结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四) 坚持协商民主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9)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综述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问题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问题
    注释
第一章 西北局的建立
    第一节 西北局建立的基础
        一、萌芽:大革命时期西北早期地方党组织的建立
        二、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西北局的建立
        一、西北局的前身
        二、西北局的建立
        三、西北局的撤销
    注释
第二章 西北局党的组织系统
    第一节 机构
        一、领导机构
        二、工作机构
    第二节 党的组织
        一、同级党组织
        二、下属党组织
    第三节 党员
        一、党员队伍的发展
        二、党组织的巩固
    注释
第三章 西北局的民族工作系统与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西北局的民族工作系统及其工作
        一、西北局成立前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机构
        二、西北局的民族工作系统
    第二节 西北局与西北民族区域自治
        一、抗战时期西北局与边区"民族自治"
        二、建国初期西北局与西北民族区域自治
    注释
第四章 西北局与同级政权、军事、民众团体的关系
    第一节 西北局的领导方式
        一、西北局与政权系统的不对称性
        二、西北局对政权的领导方式
        三、西北局对军事的领导方式
        四、西北局对民众团体的领导方式
    第二节 党政军民关系
        一、党政军民间不正常的关系
        二、关系的调整:整风运动与"双拥"运动
    注释
第五章 西北局与中共中央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
    第一节 西北局与中共中央的关系
        一、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和代表机关
        二、中共中央对西北局的直接指导
        三、西北局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政策
    第二节 西北局与其他中央局的关系
        一、组织上的块块关系
        二、工作上的协作关系
        三、与众不同的组织特色
    注释
结束语 西北局在中共组织史上的历史地位
    一、西北局在中共组织史上的历史地位
    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基础
        1 研究相关动态
        2 作者研究条件
    三. 论文研究方案及实施
        1 指导思想
        2 研究方法
        3 基本内容
        4 主要理论创新
第一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
    一. 少数民族干部定义
    二. 少数民族干部特点
    三. 少数民族干部职责
    四.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涵
第二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一. 建国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三.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色
    四. 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绩
    五.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不足
第三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一. 当代中国民族国情与民族关系特点
    二.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 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3 维护社会稳定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4 民族关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三. 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2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双重性特点更加突出
        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受环境影响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成败对民族地区各项发展事业的反作用越来越大
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
    一. 本部分理论模式
        (一) 调查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二) 调查方法及实施情况
    二.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群体存在合理性的调研
    三. 少数民族干部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 少数民族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五.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1 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2 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
        3 少数民族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六. 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和教育方式的调研
第五部分 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
    一. 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二. 围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育内容创新
    三.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培训方法创新
    四. 坚持开放式办学模式,实现培训途径创新
    五. 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实现培训机制创新
    六. 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培训体制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调查问卷(部分)
    二. 部分访谈笔录
    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党委统战部的工作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D]. 周文华. 南华大学, 2019(01)
  • [2]“政党中心主义”的逻辑与转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D]. 丁长艳. 复旦大学, 2012(03)
  • [3]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4]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J]. 张献生.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01)
  • [5]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6]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J]. 张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2)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9]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D]. 贺永泰. 复旦大学, 2011(12)
  • [10]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D]. 沈桂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党委统战部工作任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