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下期看点

读者来信·下期看点

一、读者来信·下期要目(论文文献综述)

黄巧燕[1](2020)在《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众多文化名人辗转来到桂林,在这风景秀美的西南一隅开展大量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战时桂林信息交流枢纽、文化传播要地的作用。1940年11月1日,田汉同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中国现代剧作家,于桂林创办《戏剧春秋》期刊,历时两年,1942年10月30日停刊。《戏剧春秋》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戏剧刊物,其内容包括戏剧作品、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戏剧活动信息等。《戏剧春秋》发行的两年中,刊载了田汉、欧阳予倩、郭沫若、洪深、许之乔、夏衍、熊佛西等中国现代着名戏剧家的优秀戏剧作品、戏剧理论及评论文章,成为抗战戏剧和中国现代戏剧的丰富成果和珍贵文献。本论文是学界首次对《戏剧春秋》期刊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期刊所载剧作进行深度探讨,从多个维度对其戏剧作品进行分析,探索《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第一章对《戏剧春秋》期刊进行整体研究。以《戏剧春秋》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为基础,系统阐释《戏剧春秋》办刊历程及栏目设置,理清《戏剧春秋》办刊宗旨、编撰队伍、编辑思想、经营过程,为《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深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主题进行分类解读。从《戏剧春秋》聚焦战时生活、鼓舞军民战斗、弘扬爱国精神等三个方面解读《戏剧春秋》所载剧作传递的强烈战斗主题。第三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剖析。聚焦多元的戏剧类型、多彩的戏剧话语、开放式戏剧结构,挖掘剧作的审美特征及艺术价值。第四章对《戏剧春秋》期刊的传播意义作整体阐释。分析《戏剧春秋》期刊对抗战戏剧运动的促进作用和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明确《戏剧春器》期刊及剧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孙蕴芷[2](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宋瑞荣[3](2017)在《20世纪80年代《故事会》办刊思路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故事会》积极调整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主动反映民间意识形态,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故事会》逐渐形成“以内容为王”格局,在主题上一方面积极皈依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宣传正能量;另一方面回归传统、回归民间,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群众丰富的生活、展现他们活跃的思想价值取向。在形式上,通过各种方式加深与读者的联系,表现出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互动的关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与论文的需要和研究角度相关的学术研究综述,论文的资料来源和主要研究方法,并对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界定。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新故事发展方向的拟定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的重建,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了文艺政策的调整对新故事发展方向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故事会》是如何通过组织新故事创组理论与实践活动与社会意识形态重建关系的。第二章则讨论了《故事会》在期刊策划,即在定位刊物与读者、进行栏目设置上体现出的以读者为本的读者指向性的追求。第三章探讨了《故事会》作品主题与时代性要求之间的关系,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故事会》刊载的新故事在主题上反映出的顺应历史语境变迁的特点;第二节讨论了20世纪中后期新故事在主题上坚持“专业守望”与形式上遵守“市场期望”的结合。第四章主要写意义建构:《故事会》办刊思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从作者创作故事、读者阅读故事、《故事会》编辑修改故事三方面表现社会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即意义建构的过程。

严芳[4](2017)在《《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萌芽》的期刊转型进行了现象分析和成因探究,展现了以《萌芽》为代表的这一类既保留一定的文学性追求又寻求市场认同,既非作协体制内专业作家写作又非纯粹的市场化娱乐化通俗化写作的“中间派”文学及文学刊物的存在状态,并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萌芽》转型的成因、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转型曾饱受诟病,对催动其转型的文学生产机制变迁进行剖析将有助于对部分文学“市场化”转型的正确理解。本文首先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的作品转换、“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的编者和作者间的身份转换、中青年到青少年的读者转换和“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的办刊理念转换这四个方面对《萌芽》的期刊转型路线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推动《萌芽》转型的多方动因进行了探究,包括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带来的《萌芽》的资金困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这三个方面,对《萌芽》转型前后面临的内外环境展开论述,展现《萌芽》转型不仅是期刊的自主选择,也是大环境发生改变情况下的被动之举。最后,本文就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萌芽》所承载的在“主流”和“市场”的夹缝中发展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探析,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具体表现为在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和创作心态,在“纯文学”和“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和文学创作立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等。《萌芽》的转型过程表现出了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部分文学期刊发展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进退两难的办刊取向,对《萌芽》转型的研究是研究19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变迁作用下当代文学发展路向和问题的有效视点,能够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特征,有益于丰富对当代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王雅雯[5](2013)在《做好科技期刊的补白工作》文中认为期刊出版过程中较易产生文末空白。文末空白过多不仅影响版式的美观也严重浪费了版面。利用有限的版面资源,实现补白服务于期刊的目的,是责任编辑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论述科技期刊如何选择补白题材,发挥补白服务于期刊的功能,并提出了做好补白工作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段春波[6](2012)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据,分析科技期刊在编辑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端传妹[7](2012)在《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刊《小说月报》(1910——1931)在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中占有独特地位:它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它是当时唯一一个通过“革新”转型成功的文学期刊,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团体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代会刊。作为文学、媒介、出版机构共同塑造的现代刊物,它为研究现代文学产生之初的媒介环境和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本论文以现代文学发生时期媒介生态研究视角结合《小说月报》的微观分析,试图为深入理解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导论。论文首先回顾了《小说月报》现有的研究成果。然后,论述了印刷媒介作为社会变迁的“酵素”,媒介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技术发展的必然,人为的因素只不过是适应了这一必然的趋势。第一章,从《小说月报》1911——1931存在期的文化和出版环境出发,通过对民初上海文化生活的描述、出版环境改变之下文人生存方式的改变描绘出《小说月报》在发生之初的媒介生态环境,对现代文学发生中的媒介和出版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章,论文探讨了《小说月报》转型前后作为一份成功的文学期刊的不变因素。从杂志本身的特质、对读者的培养和商务印书馆的机构运作三个方面,全面探讨《小说月报》作为一份现代文学杂志的成功因素。第三章,论文主要分析《小说月报》的编辑群体。作为《小说月报》转型的显在变因,《小说月报》的五位编辑以各自鲜明的编辑特色和不同的办刊理念共同塑造了《小说月报》。《小说月报》的转型成功不是取决于某一位编辑而是五位编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论文主要对《小说月报》作为纯文学期刊的文学策略进行了研究。语言问题是用以划分《小说月报》不同阶段的显在标志、翻译文学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重点所在、《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的紧密关系是其成为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的重要原因。从这三个角度去研究《小说月报》,是希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对现代文学发生及其蕴含的历史经验进行新的反思。结语。主要总结了《小说月报》对当代文学期刊的启示。

吴芳芳[8](2010)在《《小朋友》1922-1937》文中认为1922年4月6日创刊以来,《小朋友》杂志算起来已经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朋友”了。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变迁,如今的《小朋友》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但是一代又一代编辑人和作者仍旧传承着创刊者最初的梦想。作为持续出刊时间最长和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期刊,《小朋友》杂志见证并记录了这个漫长过程中,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历程。1937年10月28日,《小朋友》在抗日战争的炮火里第一次停刊。复刊后的《小朋友》其编辑方针和内容风格较之以前都有变化。故本篇论文以1922年至1937年这段时期的《小朋友》为研究对象。论文开篇在简短地回顾《小朋友》的历史之后,介绍了它创刊之初的编辑方针和读者定位。接着总结了它在1937年之前的编辑特点和装帧设计之特色。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这两个章节,作者介绍了这一时期里《小朋友》的主要作者及他们的创作情况,并进而得出《小朋友》杂志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儿童文学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在比较同一时期儿童杂志《儿童世界》的基础上,作者分析得出了《小朋友》杂志成功并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

蒋霞玲[9](2010)在《期刊“读者、作者、编者”栏目的编辑现状与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抽样调查了应用学科的几种期刊的"读者、作者、编者"栏目情况,分析了这一栏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好此栏目的建议:加强读者作者信息的反馈;编辑要善于为读者作者提供线索进行学术交流与探索;要勇于纠正已刊载文章中的错误;应主动与作者沟通挖掘作者的潜力,成为培养作者的有心人;实现读者作者国际化。

郭晟梅[10](2007)在《“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相关学术平台论文的统计分析,以实例和数据证明了“一稿多投”现象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对学界多学科视角讨论“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了疏理,并以库恩“范式”理论为基点探讨了各学科不同视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内外部分重要学术规范和稿件处理规则,从作者、法律、学术资源、学术氛围等维度分析了网络环境、信息爆炸背景下,我国学界“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以局部合理性的观点提出了当代学术环境下,基于学术范式的“一稿多投”现象的可能处理方式。

二、读者来信·下期要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来信·下期要目(论文提纲范文)

(1)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三、选题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烽火硝烟催生的《戏剧春秋》
    第一节 《戏剧春秋》诞生背景
        一、硝烟四起的危难岁月
        二、抗日救亡的浪潮激荡
        三、文艺抗战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戏剧春秋》办刊历程
        一、创刊目的与出版经营
        二、编辑队伍与撰稿团体
    第三节 《戏剧春秋》栏目设置
        一、戏剧理论
        二、戏剧作品
        三、通讯报道
        四、人物专栏
第二章 演绎家国沧桑的《戏剧春秋》
    第一节 聚焦战时生活展现人民苦难
        一、刻画中国百姓的悲惨遭遇
        二、呈现日本民众的艰难生活
    第二节 抒写军民战斗鼓舞全民抗战
        一、军民前方抗敌的战斗画卷
        二、民众敌后抗战的斗争场面
    第三节 塑造战斗英雄弘扬爱国精神
        一、高渐离卧薪藏胆勇敢刺杀秦始皇
        二、岳飞上阵杀敌顽强抗击金兵
        三、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回国战敌寇
第三章 充盈艺术价值的《戏剧春秋》
    第一节 多元的戏剧类型
        一、话剧
        二、戏曲
    第二节 多彩的戏剧话语
        一、俗雅兼备的戏剧台词
        二、丰富精道的舞台提示
    第三节 开放式戏剧结构
        一、矛盾集中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二、高潮迭起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第四章 传播影响深远的《戏剧春秋》
    第一节 《戏剧春秋》的战时意义
        一、肯定战时剧运成果激励战时剧运开展
        二、剖析战时演剧问题批判错误演剧方向
        三、倡导现实戏剧创作明确战时戏剧功能
    第二节 《戏剧春秋》的当代启示
        一、戏剧创作应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二、戏剧创作应着力服务大众生活
        三、戏剧创作应注重提升审美追求
        四、戏剧创作应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20世纪80年代《故事会》办刊思路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故事发展方向的拟定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的重建
    1.1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新故事发展方向大讨论
        1.1.1 故事工作者座谈会与故事属性的确立
        1.1.2 故事的具体发展策略探讨
    1.2 新故事创作理论、实践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的重建
        1.2.1 新故事创作理论探讨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隐退
        1.2.2 新故事创作实践与社会意识形态新型关系的搭建
第二章 《故事会》期刊策划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凸显
    2.1 《故事会》刊物和读者定位的扩大
    2.2 《故事会》栏目设置的丰富性
        2.2.1 80 年代初期栏目划分与故事体裁
        2.2.2 80 年代中后期栏目分类的题材化
第三章 《故事会》作品主题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呼应
    3.1 80 年代初期故事主题的选择与历史语境的变迁
    3.2 80 年代中后期故事主题与“市场期待”的结合
        3.2.1 坚持内容为本,情趣向上
        3.2.2 提升竞争能力,眼睛向下
第四章 意义建构:《故事会》办刊思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4.1 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4.2 《故事会》编辑的意义建构
    4.3 读者接受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4)《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萌芽》期刊的转型
    第一节 作品转换——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
    第二节 作者与编者间的身份转换——从“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
    第三节 读者转换——从中青年到青少年
    第四节 办刊理念转换——从“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
第二章 《萌芽》期刊路线转型的多重动因
    第一节 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和《萌芽》的资金困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
    第三节 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
第三章 在“主流”与“市场”的夹缝中——《萌芽》所承载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 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与作家心态
    第二节 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与文学创作立场
    第三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萌芽》简史
    附录二: 1981-1997年《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获奖名单
    附录三: 1988—2014年全国文学、艺术类期刊出版概况
    附录四: 《萌芽》获奖作品集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5)做好科技期刊的补白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补白的功能
    1.1 扩充期刊信息量的功能
    1.2 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1.3 发挥引导读者的功能
    1.4 优化版面的功能
2 围绕期刊主体内容,拓宽补白选题的思路
    2.1 为重要作者增加专家信息报道
    2.2 为重点文章配发编者按
    2.3 配合增设专题专栏的征稿启示
    2.4 下期要目和推荐文章
    2.5 期刊规范化信息
    2.6 与期刊和编辑部相关的动态信息
    2.7 重要新闻事件和科技动态
3 补白需注意的事项
    3.1 建立补白数据库
    3.2 版权问题
    3.3 补白标题列于目次中
    3.4 补白数量的控制
    3.5 补白与布白的把握
    3.6 补白内容不能喧宾夺主
    3.7 补白文章采用的字体字号
4 结语

(6)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 专业信息不对称
    (二) 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 专业知识不对称。
        2. 作者署名。
        3. 一稿两投。
        4. 伦理学问题。
        5. 非一次文献。
        6. 统计学处理信息。
    (三) 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 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 编辑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 审稿专家与期刊编辑部间的信息不对称。
        3. 审稿专家与作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不对称的调控
    1.完善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
    2.加强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的沟通

(7)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小说月报》(1910——1931)的研究现状
    二、作为“酵素”的印刷媒介与社会变迁
    三、文学传播与媒介转换
    四、本论文的整体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10——1931的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娱乐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媒介关系的构建
    第二节 现代传媒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章 《小说月报》的媒介特性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以图画开启民智
    第二节 《小说月报》对读者群体的培养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现代的营销体系
第三章 《小说月报》的编辑群体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编辑对期刊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前期《小说月报》的编辑及期刊风格
    第三节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编辑及期刊风格
第四章 《小说月报》的文学策略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从“文白混杂”到“白话为尊”
    第二节 从“归化”到“异化”
    第三节 从“人办文学研究会”到“文学研究会办人”
结语
附录:《小说月报》(1910-1920)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后记

(8)《小朋友》192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小朋友》历史回顾
第二章 《小朋友》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
    2.1 办刊宗旨
    2.2 读者定位
第三章 早期《小朋友》的编辑特点
    3.1 集编着于一身
    3.2 内容通俗有趣味
    3.3 随着小读者的需要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替
    3.4 全面的读者联系
第四章 早期《小朋友》的装帧设计
第五章 主要作者及儿童文学创作
    5.1 黎锦晖和儿童歌舞剧
    5.2 董纯才的动物科普创作
    5.3 陈伯吹与停刊前的《小朋友
    5.4 素心的儿童诗
第六章 《小朋友》与“儿童文学运动”
    6.1 文学研究会与“儿童文学运动”
    6.2 “儿童文学运动”时期的《小朋友》和《儿童世界
    6.3 《小朋友》和“儿童文学运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界定
    2.研究方法
    3.研究基础
    4.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统计研究
    1.1 概论
    1.2 分类别、分时段的统计分析
        1.2.1 政治经济法律类
        1.2.2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类
        1.2.3 教育与社会科学类
        1.2.4 医药卫生类
        1.2.5 理工A类(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1.2.6 农业
        1.2.7 文史哲类
        1.2.8 搜索结果的解读
    1.3 典型案例研究
第二章 国内外"一稿多投"研究状况分析
    2.1 "一稿多投"现象的学理研究
        关于"一稿多投"的概念界定
        2.1.1 国内研究部分
        2.1.1.1 学科角度
        2.1.1.2 "一稿多投"研究观点综述
        2.1.2 国外研究部分
    2.2 库恩的"范式"理论
        2.2.1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关范式的论述
        2.2.2 当前"范式"研究发展状况
    2.3 国内外"一稿多投"研究现状的"范式"解读
        2.3.1 学科角度
        2.3.1.1 编辑学范式
        2.3.1.2 法学范式
        2.3.1.3 传播学范式
        2.3.1.4 政治学范式
        2.3.2 不可通约性影响下的学科差异
第三章 "一稿多投"现象局部合理性分析
    3.1 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相关约定
        3.1.1 国外部分
        3.1.2 国内部分
    3.2 基于学术环境的局部合理性分析
        3.2.1 作者维度
        3.2.2 法律维度
        3.2.3 学术资源
        3.2.4 学术氛围
        3.2.5 知识的有效传播
        3.2.6 市场化分析
结论
    4.1 基本观点
    4.2 部分建议
        4.2.1 关于书籍出版中"一稿多投"
        4.2.2 关于论文发表中"一稿多投"处理建议
        4.2.2.1 对大学科研导向建议
        4.2.2.2 对编辑的建议
        4.2.2.3 对法律的建议
        4.2.2.4 对作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中涉及人物简介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节选)
    附录3—1:重要学术期刊约稿规定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Categories of Signed Papers
        Science Express
        Manuscript Selection
        Submission Requirements
        Conditions of Acceptance
        Science Contact Information
    附录3—2:稿约
    附录4—1:研究文献(部分)
    附录4—2:研究文献(部分)
        Discussion
        Action
    附录4—3:研究文献(部分)
        Discussion
        Action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读者来信·下期要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D]. 黄巧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2]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3]20世纪80年代《故事会》办刊思路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研究[D]. 宋瑞荣. 山西大学, 2017(03)
  • [4]《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D]. 严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做好科技期刊的补白工作[J]. 王雅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5)
  • [6]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 段春波. 编辑之友, 2012(05)
  • [7]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D]. 端传妹.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8]《小朋友》1922-1937[D]. 吴芳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9]期刊“读者、作者、编者”栏目的编辑现状与建设的思考[J]. 蒋霞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01)
  • [10]“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D]. 郭晟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读者来信·下期看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