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变的相关性

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变的相关性

一、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宇[1](2019)在《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辨证论治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是回顾性分析,根据试验目的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消化科、感染科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病例共136例,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主要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ALB、γ-GGT、ALP、CHE)、PT、AFP、Child-pugh分级。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HBeAg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好发于4655岁,女性好发于5655岁。2.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及水湿内阻证居多。3.本研究中代偿期者39例(28.7%),失代偿期者97例(71.3%)。不同中医证型间西医临床分期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指标的关系:在ALT及AST水平上,均以湿热蕴结证水平最高,各中医证型间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值在湿热蕴结证和肝气郁结证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E均值上,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B均值上,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IL及DBIL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A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P水平上,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γ-GGT水平上,各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PT间的关系:在PT值上,湿热蕴结证最长,肝气郁结证最短,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与肝气郁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湿热蕴结证中AFP均值最高,肝气郁结证中最低,6组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比较的关系:136例患者Child-pugh分级以B级最多(43.38%),其次分别为C级(29.41%)、A级(27.21%)。A级主要以肝气郁结为主,湿热蕴结证分布于A、B、C三级,但以B、C级多见,水湿内阻证主要分布在B级,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主要分布在B、C两级,瘀血阻络证在A、B、C三级中分布较均匀,各中医证型间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AST、TBA、TBIL、DBIL、ALB、ALP、CHE、PT等检测指标及Child-pugh分级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表明该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是可行的。

赵丽红[2](2014)在《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炎肝硬化是由于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肝小叶的结构,代之以再生结节和假小叶,使肝脏正常血液供应被破坏,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及肝功能障碍等。根据中医理论,肝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存在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的异常,其中“肝藏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瘀、阴虚等基本病机。本研究拟从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入手并由病理反推生理,为阐释“肝藏血”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一定依据。目的1梳理“肝藏血”的理论与肝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分析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构建探讨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2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其“肝藏血”功能异常相关的证候要素血瘀、阴虚等的表现特点。3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临床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并由病理反推生理,为阐释“肝藏血”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构建研究思路通过梳理中医对“肝藏血”功能及功能异常表现和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西医对肝脏生理和肝炎肝硬化病理生理的认识,归纳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的证候要素以及微观指标,构建探讨两者间相关性的研究思路。2临床数据采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采集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微观指标。3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供本课题研究使用)参照现行的多个诊疗共识,结合前期文献回顾与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二轮专家论证制订。4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症状与证候要素量化表》根据信息采集表中对中医症状和体征的量化分级形成,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为相关症状、体征得分的加和。5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类型转换等。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6.1分析分布特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三组间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统计推断以0.05作为检验水准。6.2分析相关性(1)线性趋势图:观察血瘀、阴虚的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与微观指标水平均值的线性趋势。(2)简单相关分析:连续、分类变量分别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3)多元线性回归:以血瘀、阴虚的证候要素量化得分为因变量,微观指标水平为自变量,自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判定为血瘀或阴虚合并血证为因变量,以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分别进行单自变量的模型拟合。(5)逐步贝叶斯判别分析:以是、否判定为血瘀或(和)阴虚以及其是、否合并各血证作为因变量,以微观指标为自变量,自变量筛选采用Wilks’ Lambda法。结果1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肝藏血”功能异常的血瘀、阴虚等基本病机密切相关。以统计学方法为工具,探讨患者的血瘀、阴虚(或合并血证)与微观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脏体积、胃镜检查、肝脏储备功能、血管活性物质等指标)的相关性。2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2.1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瘀503例,阴虚448例,湿热257例,气滞438例,气虚517例,阳虚428例,水停462例。2.2血瘀、阴虚的分布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中,血瘀分别占52.50%、69.60%,量化得分分别为4.97±2.41、5.96±2.61(P<0.05);阴虚分别占55.40%、56.30%,量化得分分别为5.33±2.05、5.55±2.15(P>0.05)。2.3血证的分布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患者在代偿期/失代偿期分别有5例/38例,5例/33例,7例/16例,72例/78例,43例/70例。齿衄多合并鼻衄,吐血多合并便血,前者两期均有分布,后者主要分布在失代偿期。2.4血瘀、阴虚与血证组合的分布67.40%的吐血、71.00%的便血、91.30%的紫斑、92.00%的齿衄及96.40%的鼻衄患者均合并血瘀或(和)阴虚。血瘀、阴虚得分在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分别合并各血证的三组间存在差异,在合并紫斑、吐血、便血时均较高。3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3.1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瘀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分别比较患者血瘀组与非血瘀组、血瘀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微观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血瘀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和得分差异,在血瘀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白蛋白、白球比、前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4)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5)脾脏长径增长、厚径增厚;(6)门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等。比较患者血瘀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差异,在血瘀合并血证出现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降低;(4)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肝炎肝硬化患者阴虚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分别比较患者阴虚组与非阴虚组、阴虚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微观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阴虚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和得分差异,在阴虚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2)球蛋白升高、白球比降低;(3)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4)脾脏厚径增厚;(5)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6)NO水平降低,等。比较患者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在各微观指标是、否异常两组的分布差异,在阴虚合并血证出现时,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MELD评分升高;(4)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三组间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比较血瘀组、阴虚组与(血瘀合阴虚)组及其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三组间指标水平的差异,微观指标的变化有:(1)血瘀或(血瘀合阴虚)与阴虚相比,白蛋白、白球比、总蛋白降低,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门、脾静脉流速降低;(2)(血瘀合阴虚)与阴虚相比,红细胞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阴虚或(血瘀合阴虚)与血瘀相比,5-HT、NO水平降低;(4)阴虚与血瘀相比,门静脉内径变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4.1肝炎肝硬化血瘀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总结血瘀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线性趋势、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表现,与血瘀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白球比降低;(4)脾脏厚径增厚;(5)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减低、门静脉内径增宽;(6)AT-Ⅱ水平升高;(7)MELD、Child-Pugh评分升高;(8)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等。总结血瘀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简单相关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表现,与血瘀合并血证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2)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3)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等。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肝炎肝硬化阴虚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总结阴虚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线性趋势、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表现,与阴虚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2)白球比、前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3)门静脉内径变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升高、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5)5-HT、TNF-α、NO水平降低,等。总结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在简单相关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表现,与阴虚合并血证呈正相关的微观指标有:(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2)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3)肝固有动脉内径扩张,等。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肝炎肝硬化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三组间的判别分析在判别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时有贡献的微观指标为红细胞、白蛋白、门静脉内径、5-HT和TNF-α。在判别血瘀、阴虚与(血瘀合阴虚)分别合并吐血、便血、紫斑、齿衄、鼻衄时有贡献的微观指标为红细胞、白细胞、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Child-Pugh评分和NO。结论1随着肝炎肝硬化血瘀程度的加重,门静脉高压加重,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加重,肝脏储备功能降低,肝脏凝血功能障碍,等。(?)2随着肝炎肝硬化阴虚程度的加重,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加重,等。3从肝炎肝硬化的病理反推生理,初步表明,“肝藏血”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脏功能、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功能、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功能、肝脏储备功能等有一定相关性。

李佳娜[3](2020)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学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吉大一院肝胆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77例,其中包括乙肝肝硬化103例,丙肝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34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10例,不明原因肝硬化7例;选取同期慢性肝炎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51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8例。收集并整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用spss24.0软件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法分析;双变量关联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结果1.肝硬化组与肝炎组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208.48±93.59和156.79±57.49,肝硬化组的GP73表达水平较肝炎组显着升高(p<0.001);代偿期肝硬化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157.34±90.22和223.75±90.14,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血清GP73水平显着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组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115.00±48.84、159.32±47.37和181.16±46.68,轻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中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与重度组之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与血清AST(r=0.404,p<0.05)、ALT(r=0.226,p<0.05)、TBil(r=0.527,p<0.05)、PT(r=0.477,p<0.05)呈正相关;与ALB(r=-0.611,p<0.05)、血小板计数(r=-0.179,p<0.05)、PTA(r=-0.398,p<0.05)呈负相关。慢性肝炎组中血清GP73水平与血清AST(r=0.258,p<0.05)、ALT(r=0.312,p<0.05)、TBil(r=0.437,p<0.05)、PT(r=0.541,p<0.05)呈正相关;与ALB(r=-0.447,p<0.05)、血小板计数(r=-0.379,p<0.05)、PTA(r=-0.516,p<0.05)呈负相关。3.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及不明原因肝硬化组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199.62±100.01、204.21±71.17、235.67±91.28、192.14±124.62和218.50±94.19,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组中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136.76±57.64、198.66±80.37和207.91±94.40,肝硬化各级组内GP73水平呈逐级递增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乙型肝病HBV DNA<50IU/ml与HBV DNA≥50IU/ml组中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99.00(88.25,149.25)和204.00(151.00,257.00),在HBV DNA≥50IU/ml的慢性乙型肝病组的血清GP73水平显着高于HBV DNA<50IU/ml的慢性乙型肝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组与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组血清GP7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7.39±80.44、187.89±87.83,消化道出血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组与肝硬化未合并肝性脑组中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分别为318.71±126.83、198.40±85.08,肝性脑病组血清GP73水平显着高于未合并肝性脑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升高,显着高于肝炎组;2.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C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A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3.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不明原因肝硬化组其血清GP73水平无差异。

童洪飞[4](2017)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预测肝癌和肝硬化病理分级及评估肝功能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纤维化可以向肝硬化发展,最终演变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目前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评估主要依靠肝穿刺组织的病理检查,HCC病理结果需依靠术后检查,肝穿刺有一定的缺点。因此需寻找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来预测肝纤维化、肝硬化和HCC的病理学分级,并且能精确评估肝功能的情况。因此本实验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分析Gd-EOB-DTPA增强MRI预测HCC的病理学分级;(2)分析大鼠Gd-EOB-DTPA增强MRI预测肝硬化的病理学分级;(3)分析Gd-EOB-DTPA增强MRI与不同病变程度肝脏的病理学相关性;(4)Gd-EOB-DTPA 增强 MRI 在评估功能性肝体积(functional liver volume,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中的作用。方法:1.分析Gd-EOB-DTPA增强MRI癌灶信号绝对增强强度(absolute enhancement value,AEV)和对比增强率(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CER),及癌灶对肝脏的对比增强率(CERtl,CERtumor to liver)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2.分析大鼠肝脏Gd-EOB-DTPA增强MRI的AEV和CER。根据Laennec分级系统对肝硬化进行分级。分析AEV和CER与肝硬化病理分级的相关性。3.定量分析Gd-EOB-DTPA增强MRI癌灶周围肝脏的AEV和CER。分析AEV和CER与不同病变程度肝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4.计算肝段的CER和解剖性肝体积(anatomical liver volume,ALV)。利用Ⅰvol×ⅠCER+Ⅱvol×ⅡCER+……+Ⅷvol×ⅧCER.计算 FLV。分析 ALV 和 FLV 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CERtl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最显着的负相关性。ROC曲线中,CERd在肝癌分化程度Ⅰ和Ⅱ级,Ⅱ和Ⅲ级,Ⅲ和Ⅳ级间的临界值为分别为0.535,0.40,0.295。CERtl与病理分级的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62。2.肝硬化的病理分级和CER之间存在更显着的负相关。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性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来分析。轻和中度肝硬化,中和重度肝硬化之间的CER临界值分别为0.535和0.335。CER和病理分级之间的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 0.73。3.不同病变肝脏的病理分级与CER有最显着的负相关性。通过ROC曲线的分析,正常肝脏和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间的CER临界值分别为0.76和0.46。分析CER和不同病变程度肝脏病理分级之间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1。在轻和中度肝硬化组,中和重度肝硬化之间CER临界值分别为0.425和0.325。分析CER和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0。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ALV的相关性(r =-0.792,p<0.001);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与 FLV 的相关性(r=-0.911,p<0.001)。FLV 与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有更显着的负相关性。结论:1.CERtl与HCC的分化程度之间有比较显着的相关性。分析Gd-EOB-DTPA增强MRI可以预测病理分级。2.CER与肝硬化的病理分级存在比较显着的相关性,CER在区别不同病变程度肝脏病理学分级的能力较差,但可以预测肝硬化的病理分级。3.结合CER和ALV计算肝脏的FLV实现区域性肝功能的整合,较ALV能更好的反映肝脏的功能。项目创新性:1.定量分析Gd-EOB-DTPA增强MRI,创新性的使用公式CER=SIth-SItu/SIlh-SIlu 预测 HCC 的病理学分级。2.创新性的利用定量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并通过计算CER预测肝硬化的病理学分级。3.创新性的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和ALV计算肝脏的FLV,并实现区域性肝功能的计算和整合。

罗莉芬[5](2019)在《轻微型肝性脑病预后因素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影响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预后因素,为MHE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收治住院的,符合纳入和排除诊断的108例肝硬化合并MHE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确诊MHE日期为随访起点,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再次入院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失访,随访时间至2019年1月31日,同时收集MH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等相关指标,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MHE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影响MHE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2)对108例肝硬化合并MHE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探讨,其中对照组57例(在低蛋白饮食、复合辅酶护肝等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乳果糖口服);治疗组51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MHE中医辨证分型参照《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的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本研究纳入临床常见证型(含例数)如下:对照组(肝郁气滞证25例、湿热证19例及瘀血证13例);治疗组(肝郁气滞证24例、湿热证15例及瘀血证12例)。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CT-A、DST、Child-pugh分级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MHE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NCT-A、Child-pugh分级、感染、治疗方式。运用Log Rank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生存率,结果示,中医辨证论治组生存率较对照组高。(2)在中医辨证论治探讨中,对照组57例,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1%。经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组51例,显效19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2%。经卡方检验,χ2=4.03,P=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CT-A、DST、Child-pugh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示,在Child-pugh分级评分中,各证型治疗组的改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中,各证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CT-A、DST在治疗组中的肝郁气滞证与瘀血证疗效优于相应对照组(P<0.05),湿热证的改善与相应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1)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硬化合并MHE患者预后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并筛选出NCT-A、Child-pugh分级、感染、治疗方式为影响MHE独立预后因素。(2)中医辨证论治治疗MHE总有效率高于乳果糖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于改善MHE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优于乳果糖;在降低Child-pugh分级评分方面,疗效与乳果糖相当;在缩短NCT-A时间、提高DST得分方面,肝郁气滞证与瘀血证疗效优于乳果糖,湿热证疗效与乳果糖相当。

邓锡源[6](2016)在《ARFI技术与血清总胆汁酸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成像技术定量参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和实验室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中的特点,以及肝脏SWV、血清TBA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在临床当中,应用肝脏SWV值与血清TBA水平,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提供相关联的依据。方法利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对86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肝脏,进行SWV测量。对每一位研究对象,重复测量10次,将成功率(SR)>60%,并且四分位间距与测量值中位数的比值(IQR/M)<30%,作为有效数据标准,取平均值,纳入统计数据。测量的当天,空腹情况下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总胆汁酸。根据临床指标,对86名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对所得肝脏SWV值、血清TBA值进行正态及方差齐性检验。绘制散点图,并做统计分析,对肝脏SWV值与血清TB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SWV值、TBA值与Child-Pugh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肝脏SWV值及血清TBA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的界值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结果86例患者中有40名男性,46名女性,年龄平均(56±11.2)岁,肝脏SWV值为2.44 m/s±0.39 m/s,血清TBA值为27.2μmol/L±29.7μmol/L;性别、年龄在Child-Pugh A、B、C三个级别中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组的肝脏SWV值与血清TBA值分别为:1.07m/s±0.09m/s、4.46μmol/L±2.02μmol/L,研究组肝脏SWV值与血清TBA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SWV值与血清TBA值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三个级别中的平均值分别为2.34m/s±0.33m/s,14.6μmol/L±13.8μmol/L;2.39m/s±0.39m/s,35.6μmol/L±36.5μmol/L;2.76m/s±0.34m/s,38.9μmol/L±31.8μmol/L,在三个级别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SWV与血清TBA,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对所得SWV值采用组间方差检验,结果Child-Pugh C级的SWV值与A、B级的SWV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Child-Pugh A级的肝脏SWV值与B级之间SWV值无统计学意义,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24-2.46m/s、2.25-2.53m/s、2.57-2.94m/s。对血清TBA,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结果证实血清TBA在不同Child-Pugh分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约为:9.99-19.20μmol/L、22.71-48.58μmol/L、21.89-55.84μmol/L。根据ROC曲线所示SWV与TB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684,(aP=0.000,aP<0.05;cP=0.022,cP<0.05),界值点分别为:2.49、23.85。肝脏SWV值及TBA值与Child-Pugh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随着Child-Pugh级别的升高,肝脏SWV值及TBA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在诊断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而ROC曲线下面积所得SWV值更高。结论肝脏SWV值及血清TBA值与Child-Pugh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肝脏SWV值及血清TBA值能够作为临床Child-Pugh分级的有效补充,达到更佳的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目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汪燕云[7](2020)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文中提出目的: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障碍常伴随出凝血系统的异常变化,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差异,肝硬化患者伴随出血和(或)血栓时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出血和(或)血栓的关系。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18年7月—2019年4月住院确诊的68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2.根据所需排除条件收集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3.分析两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PLG)活性的差异;4.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15例)、Child-Pugh B级(34例)、Child-Pugh C级(19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的差异;5.根据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将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9例)和无出血组(59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发生出血时的变化;6.根据是否伴有门静脉血栓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5例)和无血栓组(53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在发生血栓时的变化;7.分析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或)门静脉血栓不良事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均呈升高趋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在Child-Pugh肝功能A级和C级间及Child-Pugh肝功能B级和C级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在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呈现下降趋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纤溶酶原在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Ⅴ及蛋白S在Child-Pugh肝功能A级和C级间及Child-Pugh肝功能B级和C级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无明显变化,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无出血组比较,肝硬化出血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因子Ⅷ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无血栓组比较,肝硬化血栓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酶原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因子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常出现出血和(或)血栓等不良事件;出血组(9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47.4%;血栓组(15例)中仅1例为Child-Pugh肝功能B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B级患者的2.9%,其余14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73.7%;同时伴有出血和血栓的病例有3例,均为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占总Child-Pugh肝功能C级患者的15.8%。结论:1.肝硬化患者常伴随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异常变化,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异常变化越明显,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2.与肝硬化无出血患者比较,肝硬化出血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3.与肝硬化无血栓患者比较,肝硬化血栓患者显示出更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4.肝硬化患者发生出血和(或)血栓相关不良事件与Child-Pugh肝功能相关,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越高,发生出血和(或)血栓事件的风险越高。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检测,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出血和(或)血栓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李昊[8](2016)在《87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搜集整理876例初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PLC)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全面分析PLC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PLC的认识,并指导PLC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6例初次诊断为PLC的病例,均来源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的住院患者。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等一般资料,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6例初次诊断PLC患者中,男性688例(占78.5%),女性188例(占21.5%),男、女比为3.65:1,PLC中、年老高发,分别为656例(占74.9%)和183例(占20.9%),平均发病年龄为(56.02±10.053)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女性(t=-5.415,P=0.000),分别为(55.07±9.832)岁和(59.48±10.12)岁。其中,HBV相关性肝癌639例(占72.9%),HCV相关性肝癌140例(占16.0%),HBV/HCV相关性肝癌20例(占2.3%),酒精相关性肝癌60例(占6.8%),其他病因相关性肝癌17例(占1.9%)。2.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551例(占62.9%)、乏力116例(占13.2%)、上消化道出血51例(占5.8%)、黄疸36例(占4.1%)、发热22例(占2.5%)、水肿20例(占2.3%),48例(占5.5%)症状不明显。3.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1)HBV/HCV相关性肝癌组的胆碱酯酶水平和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2)酒精相关性肝癌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07),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0)。饮酒的年限与γ-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呈正相关(ρ=0.432,P=0.001)。(3)HCV相关性肝癌组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6)。(4)HBV相关性肝癌组的谷草转氨酶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5)HBV相关性肝癌组的AFP阳性率(85.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HCV相关性肝癌组81.6%;HBV/HCV相关性肝癌组73.7%;其他病因相关肝癌组50.0%;酒精相关性肝癌组57.4%),且各组之间AFP阳性率的差异显着(χ2=36.367,P=0.000)。(6)HBV相关性肝癌组肿瘤最大直径和门静脉癌栓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4.Child-Pugh分级及BCLC分期:(1)876例初次确诊的PLC患者中,Child-Pugh分级明确的有870例,其中Child-Pugh评分A级376例(占42.9%),B级359例(占41%),C级135例(占15.4%)。HBV相关性肝癌组、HCV相关性肝癌组、HBV/HCV相关性肝癌组、酒精相关性肝癌组及其他病因相关肝癌组之间的Child-Pugh分级情况无明显差异(χ2=6.017,P=0.645)。(2)876例初次确诊的PLC患者中,BCLC分期明确的有873例,其中BCLC分期0期13例(占1.5%)、A期255例(占29.1%)、B期127例(占14.5%)、C期350例(占40.0%)、D期128例(占14.6%)。HBV相关性肝癌组、HCV相关性肝癌组、HBV/HCV相关性肝癌组、酒精相关性肝癌组及其他病因相关肝癌组之间的BCLC分期情况差异不显着(χ2=25.844,P=0.056)。5.606例HBV相关性肝癌组中,有440例患者无抗HBV治疗史,其中,HBs Ag、HBe Ab、HBc Ab阳性组232例(占52.7%),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130例(占29.5%),HBs Ag、HBc Ab阳性组39例(占8.9%),HBs Ag、HBe Ag、HBe Ab、HBc Ab阳性组17例(占3.9%),HBe Ab、HBc Ab阳性组10例(占2.3%),HBc Ab阳性组10例(占2.3%),HBs Ag、HBe Ab阳性组2例(占0.4%)。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的HBV DNA定量高于其他各组(H=73.737,P=0.000)。HBV DNA定量与腹水量、ALT、AST呈正相关(ρ=0.168,P=0.000;ρ=0.240,P=0.000;ρ=0.213,P=0.000),与ALB呈负相关(ρ=-0.165,P=0.001),与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均呈正相关(ρ=0.157,P=0.001;ρ=0.096,P=0.046)。6.140例HCV相关性肝癌组的HCV RNA定量与腹水、肿瘤数目、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均无显着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1.876例初次确诊的PLC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3.65:1。好发于中老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6.02±10.053)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以HBV相关性肝癌所占比例最高。2.初次确诊为PLC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乏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发热、水肿等。以腹痛腹胀最为常见。3.(1)HBV/HCV相关性肝癌组的胆碱酯酶水平及血小板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各组。(2)酒精相关性肝癌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及肿瘤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饮酒年限与γ-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呈正相关。(3)HCV相关性肝癌组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4)HBV相关性肝癌组的谷草转氨酶水平、AFP阳性率、肿瘤最大直径和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各组。4.初次确诊的PLC患者中Child-Pugh分级以A级和B级所占比例最多。BCLC分期以C期所占比例最高。5.未接受过抗HBV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中,以HBs Ag、HBe Ab、HBc Ab阳性组所占比例最高。HBV DNA定量与腹水量、ALT、AST、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

冯跃民[9](2020)在《肝细胞癌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与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目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第5大常见癌症,也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大病因。在我国,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2位。HCC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但是临床上HCC的预后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虽然目前HCC的治疗在外科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治疗方式选择和策略应用缺乏准确性、个体化以及HCC本身侵袭性较强,常合并有肝硬化,即使在根治治疗后,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70%,生存率低于20%;另一方面,由于早期HCC无明显临床症状,导致相当部分的H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了根治机会,仅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姑息治疗方法,疗效甚微。因此,针对HCC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应用策略,探究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靶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外科切除是HCC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临床上仅约20%的患者符合切除指征,且由于多数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肝功能储备较差,外科切除术后是并发症发生率和HCC复发率均较高。RFA是目前最常用的HCC局部治疗方法,2018年美国NCCN肝癌诊疗指南指出:对于≤ 3cm的单个HCC结节,RFA可以作为外科根治性切除的替代疗法。研究发现,RFA对于≤ 2cm的HCC结节的完全消融率高于90%,但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完全消融率迅速下降,导致RFA术后HCC复发率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RFA存在的“热沉效应”,即在RFA治疗中,RFA产生的热量被肿瘤及毗邻肝组织血管内的快速血流带走,导致目标区域消融温度下降,降低了 RFA的疗效。对于RFA存在的这一限制,临床上常采用TACE联合RFA疗法治疗HCC。这一联合疗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TACE治疗可栓塞肿瘤区域内的肝动脉,从而降低热沉效应,增加RFA消融温度和范围。另一方面,RFA治疗中所产生的热量可增强TACE的药物抗癌作用。其中,TACE治疗与RFA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选择,是这一联合治疗的关键策略问题。间隔时间过长,可造成血管再通和新血管生成,一方面会促进热沉效应,从而降低后续RFA的疗效,另一方面再通和血管生成可促进肿瘤转移,影响HCC患者的预后。而间隔时间过短,则可能加重联合疗法对肝功能造成的二次损害,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时间间隔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联合治疗的疗效,必须选择合理的时间间隔,以在防止血管再通与充分保留肝功能之间取得平衡。然而,目前对于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亟待进一步研究确定。在HCC局部治疗中,MWA是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局部消融治疗方法。MWA依靠组织和血管中的极性分子(主要为水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高速摩擦产生热量致肿瘤坏死。与RFA相比,MWA可以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高的消融温度和更大的消融范围,且消融效果理论上不受肿瘤附近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因此,MWA可能对HCC中约占三分之一的血管周围HCC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理论优势。血管周围HCC的准确定义为HCC结节与门静脉的第一或第二级分支或肝静脉(直径≥3mm)毗邻。这种毗邻关系导致外科切除和RFA在治疗血管周围HCC时的并发症风险较高、疗效欠佳。然而,由于在MWA治疗过程中快速地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消融区,肝组织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备受关注。目前,临床上MWA治疗血管周围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研究。HCC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治疗后易复发,但是目前尚无对于复发HCC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南和共识意见。外科再切除和RFA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复发性HCC最常用的两种根治性方法。与原发HCC相比,患者确诊复发HCC时肿瘤结节直径一般较小(可能与原发HCC术后随访普遍较规范有关),但复发肿瘤结节数量常为多个。同时,由于患者曾行肝癌外科切除术,复发HCC时肝脏储备功能受限。复发HCC行再切除可能导致残余肝脏体积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高。RFA与再切除相比,患者肝实质损失较少,对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较小,但是RFA术后HCC潜在再复发风险可能相对较高。目前,对于再切除和RFA治疗复发HCC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针对复发HCC治疗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尽管外科手术切除是HCC的首选治疗方式,局部介入治疗的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仍存在相当部分的HCC患者由于肿瘤分期、肝功能状态等原因,无法接收外科和局部介入手术治疗。对于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中晚期HCC患者,分子靶向药物的诞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血管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条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也相继诞生了多种针对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取得明确疗效的药物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是多数靶向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应用无个体化差异。如何寻找更加精准的治疗靶点,筛选、富集优势人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磷酸酶(Phospholysine phosphohistidine inorganic pyrophosphate phosphatase,LHPP)是一种组氨酸磷酸酶。研究发现,组氨酸磷酸酶可通过对含有磷酸组氨酸的蛋白质发挥去磷酸化作用,调节磷脂酰肌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等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组织生长。最近的研究报道,LHPP在部分HCC患者和造模小鼠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LHPP在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是促进HCC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LHPP对于人HCC组织生长的影响还尚未研究。本研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我们针对原发HCC的治疗策略选择,分析了目前临床上应用较普遍的TACE联合RFA疗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治疗HCC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4-5周是TACE联合RFA治疗HCC的理想间隔时间。第二部分,针对原发HCC治疗方式的个体化应用,我们进一步对比了近年来发展较快,普遍认为应用前景较好的MWA疗法与RFA疗法治疗血管周围HCC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MWA对于门静脉周围的单发肝癌结节患者具有显着的治疗优势。第三部分,针对HCC术后复发率高,相关治疗指南不明确的问题,我们对比了 RFA和外科再切除治疗复发HCC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RFA对于多发(2-3个)复发HCC结节患者具有显着的治疗优势。第四部分,我们探究了 LHPP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并运用较前沿的人体组织体外培养技术,探究了 LHPP对于人HCC组织生长的影响,证明了 LHPP对HCC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不同类型HCC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了临床依据,同时为HCC的精准无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部分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最佳时间间隔研究目的TACE联合RFA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原发性HCC治疗策略。在该联合疗法的临床应用中,为了在防止血管再通与充分保留肝脏储备功能之间取得平衡,TACE与RFA时间间隔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还缺少时间间隔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TACE联合RFA治疗HCC的合理间隔时间。方法1.回顾性纳入TACE联合RFA治疗HCC的患者233例,患者治疗前Child-Pugh分级为A或B,根据TACE和RFA的间隔时间(1-7周)对患者进行分组。2.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特征信息,以及接受联合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治疗后的肿瘤消融反应(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和疾病稳定)、并发症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3.分析不同时间间隔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肿瘤消融反应,探究时间间隔与消融反应的关系。4.分析不同时间间隔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究时间间隔与肝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5.分析不同时间间隔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总生存期,探究时间间隔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肿瘤消融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有效率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2.间隔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联合治疗1月后Child-Pugh评分明显升高(p<0.01)。其他组患者联合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无显着提高。3.研究所纳入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4.间隔时间为4和5周的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均为42个月,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对于Child-Pugh分级A或B的HCC患者,TACE与RFA之间的最佳时间间隔为4-5周。第二部分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血管周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目的血管周围HCC在HCC病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肿瘤相邻的肝内血管可极大得影响HCC治疗的疗效及预后,但目前针对血管周围HCC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推荐意见尚未建立。近年来逐渐应用的MWA被认为具有治疗血管周围HCC的理论优势,本研究旨在对比MWA和RFA治疗血管周围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多中心回顾性收集MWA和RFA治疗的血管周围HCC患者170例,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MWA组63例,RFA组107例。2.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特征和肝功能等基本特征信息并进行倾向评分配对(propensity score-matched,PSM)。3.随访患者消融后的肿瘤消融反应、术后并发症、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4.分别对比总体队列和PSM队列MWA和RFA组的基本特征信息、肿瘤消融反应、术后并发症、OS和PFS。5.按照肿瘤毗邻血管类型(门静脉/肝静脉)和毗邻血管的肿瘤结节数目(单发/2-3个)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肿瘤治疗反应对比中,MWA组和RFA组的疾病控制率在总体队列(93.7%vs.90.7%,p=0.492)和 PSM 队列中(92.7%vs.92.7%,p=1.00)中相当。2.MWA 组 1 年、3 年和 5 年的 PFS 分别为 70.5%、55.3%和 52.2%,RFA组为 61.3%、33.2%和 28.1%(p=0.017)。3.MWA组和RFA组的OS在总体队列(p=0.249)和PSM队列(p=0.345)中均无统计学差异。4.MWA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RFA组(27.0%vs.6.5%,p<0.001),但所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院前均治愈,无并发症相关的致残或死亡病例。5.亚组分析中,对于门静脉周围HCC患者,MWA组的平均PFS明显优于RFA组(44.9vs.35.8个月,p=0.048)。对于单发血管周围HCC结节,MWA组的平均PFS明显优于RFA组(50.9vs.42.1个月,p=0.014)。结论与RFA相比,MWA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对于门静脉周围HCC和单结节性血管周围HCC患者,推荐应用MWA进行治疗。第三部分射频消融和外科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目的HCC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后5年HCC复发率高达70%。但是,目前对于复发性HCC的治疗方式选择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RFA和再切除作为复发性HCC一线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究复发性HCC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1.多中心回顾性收集接受RFA和再切除治疗的外科切除术后复发HCC患者290例,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对病例进行分组:RFA组199例,再切除组91例。2.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抗病毒治疗以及原发和复发HCC肿瘤特征、肝功能等特征信息并进行倾向性评分配对(PSM)。随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OS 和 PFS。3.分别对比总体队列和PSM队列RFA组和再切除组的基线特征、术后并发症、OS和PFS。4.按照最大肿瘤长径(≤3cm/3-5cm)、肿瘤结节数目(单发/2-3个)和复发时患者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B)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总体队列中,RFA组和再切除组1年、3年和5年OS分别为90.7%、69.04%、55.6%和 87.7%、62.9%、38.1%(p=0.11),RFA 组和再切除组 1 年、3 年和 5年 PFS 分别为 56.5%、27.9%、14.6%和 50.2%、21.9%、19.2%(p=0.80)。2.PSM队列中,RFA组和再切除组1年、3年和5年的OS和PFS也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3.RFA组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5%vs.9.1%,p<0.001)、轻微并发症发生率(39.3%vs.94.9%,p<0.001)和患者住院时间(5 vs.14 天,p<0.001)上均优于再切除组。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2个或3个复发性HCC肿瘤结节的患者,在总体队列和PSM队列中RFA组的OS均明显优于再切除组(p=0.009,p=0.038)。结论总得来看,对于外科切除术后的复发HCC患者,RFA与再切除具有相同的疗效,但RFA术后并发症较少。对于复发性HCC中2个或3个复发肿瘤结节的患者,推荐接受RFA治疗。第四部分组氨酸磷酸酶LHP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抑制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LHPP在原发性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指标和H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究LHPP对人HCC组织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1.收集临床行外科切除治疗的HCC及癌旁组织60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数据。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chemistry,IH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等试验方法检测LHPP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和差异。3.分析LHPP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HCC复发的相关性。4.在培养的Huh7细胞和HepG2细胞中,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1,10,100μg/ml)的LHPP处理。应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验检测细胞和组织的存活率,探究LHPP对于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5.离体培养人HCC组织、癌旁组织,模拟肿瘤在体内的生长状态。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1,10,100μg/ml)的LHPP处理。培养一周后,应用CCK-8试验检测组织的存活率,探究LHPP对于人HCC组织生长的作用。结果1.在本研究纳入的60例HCC以及癌旁组织中,IHC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LHPP在癌组织中LHPP的低表达率为63.3%,其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0.064±0.016 vs.0.078±0.0222,p<0.01)。Western Blot和qRT-PCR试验也发现,LHPP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2.LHP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LHPP表达与HCC患者存在肝硬化(p=0.003)和门脉癌栓(PVTT)(p=0.036)存在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分化程度,肝癌结节大小和数目等无相关(all p>0.05)。3.LHPP的表达与H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LHPP高表达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明显优于 LHPP 低表达组(p=0.046)。特别是对于HCC术后短期复发(≤2年),LHPP低表达组发现HCC短期复发患者15例(39.5%),LHPP高表达组发现HCC短期复发患者3例(13.6%),LHPP低表达组的HCC短期复发率显着高于LHPP高表达组(p=0.035)。4.LHPP对于肝癌细胞系的作用:随着LHPP浓度的增加(0,1,10,l00μg/ml)和作用时间的延长,LHPP对于2个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和HepG2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抑制作用明显呈量效关系(p<0.05)。5.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给予不同浓度(0,1,10,100μg/ml)的LHPP处理,培养一周后,利用CCK-8测定法检测癌和癌旁肝组织的抑制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HPP处理的肝癌组织的存活率随着LHPP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不同浓度LHPP处理的癌旁组织的存活率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LHPP在H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降低,其低表达与肝硬化相关,并提示门脉癌栓和HCC术后复发(特别是短期内复发)的可能,外源性LHPP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和人HCC组织的增殖和生长。

李盛楠[10](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因素,为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初治患者133例为病例组(CHB+NAFLD组),选取同期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治患者139例为对照组(CHB组)。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各有40例患者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收集两组患者可能与CHB合并NAFLD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慢性病史情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初次血清学指标、初次腹部超声及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LSM、CAP)结果。初次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 L、DBi L、ALB)、脂代谢指标(TG、TC、HDL-C、LDL-C、Ap0A1、Ap0B)、空腹血糖(FBG)、尿酸(UA)、肝纤维化四项(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透明质酸)、乙肝两对半及HBV DNA结果;应用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显示,病例组及对照组在年龄(t=0.979,P=0.328)、性别(χ2=1.364,P=0.243)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BMI(27.74±3.91 vs 24.06±4.04,t=-7.610,P<0.001)、慢性病史情况(χ2=7.253,P=0.007)、ALT(125.08±389.17 vs 57.59±36.99,t=-1.991,P=0.048)、AST(68.09±181.86 vs 35.97±18.56,t=-2.027,P=0.045)、GGT(72.75±92.44 vs 32.01±16.41,t=-5.009,P<0.001)、TG(1.71±0.99 vs1.21±0.85,t=-4.467,P<0.001)、HDL-C(1.41±0.38 vs 1.52±0.38,t=2.254,P=0.025)、FBG(6.55±2.19 vs 5.61±1.19,t=-4.329,P<0.001)、UA(345.80±57.81 vs 296.41±64.10,t=-6.664,P<0.001)、HBc Ab(339.22±222.20 vs458.12±199.85,t=4.644,P<0.001)、HBV DNA(3.99±2.33 vs 4.62±2.34,t=2.141,P=0.033)、PCIII(105.51±77.64 vs 170.17±210.23,t=3.392,P<0.001)、IV-C(111.06±99.65 vs 156.30±170.69,t=2.683,P=0.008)、LN(98.52±64.41 vs 168.11±172.66,t=4.440,P<0.001)、LSM(7.55±4.13 vs9.82±7.18,t=3.218,P=0.001)、CAP(257.94±55.33 vs212.07±53.06,t=-6.978,P<0.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些指标与CHB患者发生NAFLD有关系。同时在CHE、TBi L、DBi L、ALB、TC、LDLC、Ap0A1、Ap0B、HA、HBs Ag、HBs Ab、HBe Ag、HBe Ab等指标方面,两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BMI(OR=5.607,95%CI:2.434-12.914)、ALT(OR=3.562,95%CI:1.013-12.528)、GGT(OR=31.517,95%CI:6.236-159.282)、TG(OR=3.861,95%CI:1.549-9.625)、FBG(OR=4.148,95%CI:1.757-9.966)、UA(OR=3.338,95%CI:1.520-7.334)、PCIII(OR=5.556,95%CI:1.538-20.069)、CAP(OR=32.019,95%CI:8.866-115.631)、合并慢性病(OR=38.287,95%CI:8.666-169.154)为CHB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而AST(OR=0.065,95%CI:0.012-0.364)及HBc Ab(OR=0.181,95%CI:0.077-0.423)的升高不增加CHB合并NAFLD的风险。4在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分级、炎症活动分级、纤维化分期三个方面,两组患者病理结果有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BMI、ALT、GGT、TG、FBG、UA、PCIII、CAP、合并慢性病为CHB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2 AST及HBcAb的升高不增加CHB合并NAFLD的风险。3合并NAFLD后CHB患者乙肝病毒复制减弱、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图0幅;表13个;参163篇。

二、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Child-Pugh分级标准
        2.3 肝硬化腹水分级诊断标准
        2.4 肝硬化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技术路线
        4.3 统计学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5.2 肝硬化病程分析
        5.3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5.4 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分布特征
        5.5 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的关系分析
        5.5.1 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5.5.2 中医证型与性别组成的关系
        5.6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5.6.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5.6.2 中医证型与CHE、ALB的关系
        5.6.3 中医证型与TBIL、DBIL、TBA的关系
        5.6.4 中医证型与ALP、γ-GGT的关系
        5.6.5 中医证型与PT、AFP的关系
        5.7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第二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结果分析
        2.1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病程分析
        2.3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2.4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2.5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2.5.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2.5.2 中医证型与CHE的关系
        2.5.3 中医证型与ALB的关系
        2.5.4 中医证型与TBIL、DBIL的关系
        2.5.5 中医证型与TBA的关系
        2.5.6 中医证型与ALP的关系
        2.5.7 中医证型与γ-GGT的关系
        2.5.8 中医证型与PT的关系
        2.5.9 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
        2.6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肝硬化的中医证候与西医指标关系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肝藏血”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探讨
    第一节 中医关于肝藏血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 西医对肝脏生理及肝炎肝硬化病理生理的认识
    第四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的表现特点
        资料和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二节 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2 影像学检查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3 肝脏弹性硬度检查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4 血清学指标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4.1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率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4.2 FIB-4 指数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5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5.1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生物学特性
        2.5.2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发现与表达分布
        2.5.3 高尔基体蛋白73 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关系
    2.6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度标准
        3.1.2 肝硬化分期
        3.1.3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3.2 研究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中表达水平的比较
        4.2.1 GP73 在肝硬化组和肝炎组中的表达水平及分析比较
    4.3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表达水平与反应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其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1 GP73与AST、ALT、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小板、PT、PTA的相关性分析
    4.4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
        4.4.1 GP73 在不同病因肝硬化组中的水平比较
        4.4.2 GP73 在肝硬化不同肝脏损伤程度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比较
        4.4.3 分析GP73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中与乙肝病毒定量的关系
    4.5 GP73 在肝硬化合并并发症组与未合并并发症组中的表达水平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预测肝癌和肝硬化病理分级及评估肝功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定量分析Gd-EOB-DTPA增强MRI预测肝癌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定量分析大鼠Gd-EOB-DTPA增强MRI预测肝硬化病理学分级的实验研究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定量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学分级的研究
    引言
    材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Gd-EOB-DTPA增强MRI在评估功能性肝体积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中的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轻微型肝性脑病预后因素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结果
        1.4.1 MHE临床一般资料
        1.4.2 实验检查及辅助检查
        1.4.3 MHE预后单因素分析
        1.4.4 MHE预后多因素分析
        1.4.5 绘制生存曲线
    2 轻微型肝性脑病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2.1 一般资料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判定
        2.4 结果
    3 讨论
        3.1 轻微型肝性脑病预后因素分析
        3.2 MHE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研究概况
        1.1 MHE的概述
        1.2 MH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MHE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1.4 MHE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研究概况
        2.1 中医学对MHE的认识
        2.2 MHE的病因病机
        2.3 MHE的中医治疗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ARFI技术与血清总胆汁酸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肝硬化
        1.1.2 肝硬化的检查方法
        1.1.3 肝脏组织活检
        1.1.4 ARFI技术
        1.1.5 血清总胆汁酸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Child-Pugh分级标准
        2.2.2 超声检查
        2.2.3 血清TBA的测定
        2.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Child-Pugh分级结果
    3.2 研究组和健康组的肝脏SWV与血清TBA比较
    3.3 肝脏SWV测值、血清TBA水平、Child-Pugh间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肝硬化的CT和MR检查
    4.2 肝硬化的超声诊断
        4.2.1 二维超声技术
        4.2.2 超声造影
        4.2.3 超声弹性成像
    4.3 肝硬化血清学检查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该研究的不足
附图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性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2.1 资料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2.2.2 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2.2.3 肝硬化出血组与无出血组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2.2.4 肝硬化血栓组与无血栓组间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2.2.5 肝硬化不良事件(出血与血栓)与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2.3 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87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1 HBV与PLC
        2.2.2 HCV与PLC
        2.2.3 饮酒、吸烟与PLC
        2.2.4 黄曲霉毒素与PLC
        2.2.5 遗传因素
    2.3 临床表现
    2.4 实验室检查
    2.5 影像学检查
        2.5.1 超声学检查
        2.5.2 肝脏CT
        2.5.3 肝脏MRI
    2.6 病理学检查
    2.7 预后
    2.8 治疗方法
        2.8.1 外科手术治疗
        2.8.2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2.8.3 局部消融治疗
        2.8.4 全身疗法
        2.8.5 局部放疗
        2.8.6 中药治疗
        2.8.7 细胞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3.3.2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一般情况
    4.2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病因分析
    4.3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
    4.4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4.4.1 初次确诊PLC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4.4.2 初次确诊PLC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4.5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Child-Pugh分级情况
    4.6 初次确诊PLC患者BCLC分期情况
    4.7 未经抗HBV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癌特征分析
        4.7.1 HBV病原学标志物分析
        4.7.2 HBV DNA定量分析
        4.7.3 HBV DNA定量与腹水、肿瘤数目、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4.8 未经抗HCV治疗的HCV相关性PLC特征分析
        4.8.1 HCV基因型分布特征
        4.8.2 HCV RNA定量与腹水、肿瘤数目、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4.9 饮酒年与酒精相关性PLC患者腹水量、肿瘤数目、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第5章 讨论
    5.1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一般情况
    5.2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临床表现
    5.3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5.4 初次确诊PLC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情况分析
    5.5 HBV相关性肝癌的特征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肝细胞癌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与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最佳时间间隔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第二部分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血管周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第三部分 射频消融和外科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第四部分 组氨酸磷酸酶LHP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外文论文3

(10)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病例组及对照组的选择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及年龄的比较
        1.2.2 单因素分析
        1.2.2.1 病例组与对照组BMI及慢性病史比较
        1.2.2.2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1.2.2.3 病例组与对照组脂代谢指标比较
        1.2.2.4 病例组与对照组乙肝病毒指标比较
        1.2.2.5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1.2.2.6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
        1.2.3 多因素分析
        1.2.4 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结果比较
    1.3 讨论
        1.3.1 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
        1.3.2 CHB合并NAFLD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
        1.3.3 CHB合并NAFLD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1 CHB合并NAFLD的流行病学
    2.2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2.3 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
        2.3.1 CHB合并NAFLD的环境影响因素
        2.3.2 CHB合并NAFLD的遗传影响因素
    2.4 CHB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
        2.4.1 生化指标学特征
        2.4.2 乙肝病毒指标学特征
        2.4.3 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2.5 CHB合并NAFLD的诊断
    2.6 CHB合并NAFLD的治疗
    2.7 CHB与 NAFLD的相互影响
        2.7.1 CHB对 NAFLD的影响
        2.7.2 NAFLD对 CHB的影响
    2.8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D]. 李兴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赵丽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 李佳娜. 吉林大学, 2020(08)
  • [4]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预测肝癌和肝硬化病理分级及评估肝功能中的应用[D]. 童洪飞.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5]轻微型肝性脑病预后因素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D]. 罗莉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ARFI技术与血清总胆汁酸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D]. 邓锡源. 兰州大学, 2016(11)
  • [7]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D]. 汪燕云. 兰州大学, 2020(01)
  • [8]87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D]. 李昊. 吉林大学, 2016(09)
  • [9]肝细胞癌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与对比研究[D]. 冯跃民. 山东大学, 2020(10)
  • [10]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盛楠.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Child-Pugh分级与肝脏病变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