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树种——芒果

珍贵树种——芒果

一、珍贵树种——木莲(论文文献综述)

徐晨,田红,申晴,陈鸿,成彦丽,张远兵[1](2021)在《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木兰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分布及园林应用状况,对安徽省木兰科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方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获取数据,掌握木兰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状况,并对该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在安徽省的园林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分布的木兰科植物现共有6属34种(含1亚种1变种1杂交种)。结论:木兰科在安徽省树种种类分布较多,但在园林应用方面的树种却比较单一。从地理分布情况看,木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偏南的地区,如江淮丘陵区和皖南山地丘陵区,而在安徽省北部地区分布较少。

刘朝阳[2](2020)在《4种乡土珍贵树种叶功能性状和小枝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植物功能性状是指一切对植物的定居、生存和适应有着重要影响的植物属性,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分异性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将有助于加深了解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为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对人工林的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工林群落中环境因子相对均匀,为不同树种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素材。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良凤江林场人工种植的4种乡土珍优树种(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Magnolia blues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基于个体层次,对其叶功能性状和小枝生物量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地土壤环境因子,探索其对植物叶功能性状和小枝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植物叶功能性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彼此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了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叶干物质量与叶厚度相关性不显着,叶含水率与叶厚度、叶面积、叶干重和比叶重相关性不显着,其余各功能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不同地区的植物叶功能性状不同,具有显着的区域特异性。树种、树龄和冠层高度均会对植物叶功能性状分异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树种是主要影响因素,树龄和冠层高度是协影响因素。4种树种的功能性状受冠层高度高度影响的表现:灰木莲>望天树>观光木>红锥;树龄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观光木/望天树>红锥。树龄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大于冠层高度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3)研究区的土壤均为酸性土壤,土壤盐碱度p H介于3.81~4.41之间;土壤全氮含量(TN)平均为1.044 g·kg-1,介于0.892~1.302 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SOM)平均含量为27.46%;土壤速效磷含量(AP)变化较大,最大的是82.688 mg·kg-1,而最小的只有0.773 mg·kg-1;土壤全钾含量(K)均值为2.482 g·kg-1,变化相对较小。土壤物理性质中,变化最大的是含水率(SMC),土壤的最大含水率为35.7%,最小的只有15.3%;其余各物理因子变化较小,土壤容重(SBD)、土壤总孔隙度(TPS)、土壤毛管孔隙度(SCP)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SNPC)的均值分别为1.271 g·cm-3、46.4%、33.2%、13.2%。土壤化学因子与叶功能性状的相关性:p H>AP>SOM>K>TN。土壤理化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差异,土壤物理性质与叶功能性状的相关性:SMC>TPS>SCP>SBD>SNPC。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不同植物的小枝生物量分配存在差异,植物的遗传特性是小枝生物量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会对小枝生物量分配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SBD、SOM、SMC和AP。植物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SB-LB)异速生长关系主要受到植物遗传特性的影响,冠层高度和树龄对其影响不显着。

刘涛,左秋玉,杨梅[3](2020)在《套种华盖木、亮叶木莲、红豆杉对杉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期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杉木间伐后补植珍贵树种华盖木、亮叶木莲、红豆杉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混交类型提高杉木生长因子的程度依次为杉木×华盖木>杉木×亮叶木莲>杉木×红豆杉.杉木×华盖木可以显着提高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含量及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杉木×亮叶木莲可以提高全钾、水解氮含量及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杉木×红豆杉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弱,但在全氮含量上仍显着高于杉木纯林.总体上看,木兰科树种与杉木异龄混交表现为互相促进的种间关系,有利于改良林地化学环境,对土壤持水量、孔隙度和通气性能的改善作用显着,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可为杉木人工纯林逐渐改造为异龄混交复层林提供参考.

刘奎[4](2019)在《酸铝胁迫下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灰木莲(Magnoliaceaeglanca Blume)是木兰科木莲属植物,属于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由于其干形通直、树姿优美、花果华丽、速生等特性,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铝毒害是限制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和作物生产以及森林退化的主要因子,而柠檬酸能够与铝螯合成无毒性的复合物,大大降低或者消除铝对植物的毒害,因此研究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有利于提高苗木质量、保护稀有树种的种质资源等,而且能够为木兰科树种在铝胁迫研究方面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该研究以灰木莲幼苗作为试验材料,使用硫酸铝和柠檬酸交互处理苗木,铝有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 mg/L、60mg/L(A1)、120mg/L(A2)、150mg/L(A3),在每个铝处理的基础上增施柠檬酸,设置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 mmol/L、5 mmol/L(Nl)、10 mmol/L(N2)、15mmol/L(N3),未施铝和柠檬酸处理为空白对照组CK,该研究目的是分析铝和柠檬酸对灰木莲生长生理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研究灰木莲自身对铝胁迫的耐受范围和探讨不同浓度柠檬酸对灰木莲的解铝毒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2N3处理最有利于灰木莲幼苗苗高的生长;A3N3处理最有利于灰木莲幼苗地径的生长;A1N1处理最有利于灰木莲幼苗叶面积的增加,灰木莲叶形指数最大的是A1N3处理。铝处理下,生物量、根冠比和含水率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灰木莲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根冠比促进作用最大的是A3N2处理,对灰木莲幼苗叶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大的是A1N2处理。2.A1N3处理最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和叶绿素总量;A1N2处理最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最高和最低的处理分别是A2N1和A3N2,而A1N2处理和A3N2处理分别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3.A3处理能够显着提高灰木莲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促进作用最为显着的分别为A3N3和A2N3处理;A1处理的灰木莲幼苗叶片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最高;A3N3处理下灰木莲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A1和A2处理下的灰木莲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提高,分别比空白对照CK高出187.3%和278.7%,其中A3N1处理对灰木莲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4.A3N3处理有利于灰木莲幼苗根对全N的吸收,N3处理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茎的全N含量,而N1处理对灰木莲幼苗叶中的全N含量促进效果最佳;N1、N3和A2N3处理分别对灰木莲幼苗根,茎和叶的全P含量促进效果最佳;A3N3、N3和A1N1分别对灰木莲幼苗根、茎和叶的全K含量促进效果最佳;A1N2处理有利于灰木莲幼苗根对全Ca的吸收,而A2N3和A2N3处理分别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茎和叶的全Ca含量;N2、N1、A2N3处理分别对灰木莲幼苗根、茎和叶的全Mg含量促进效果最佳;对降低灰木莲幼苗根、茎和叶中铝含量最佳的是A1N3、A1N2和A1N3处理;N2处理有利于灰木莲幼苗根对全Zn的吸收,N3处理则对灰木莲幼苗茎和叶的全Zn含量均有最佳的促进效果;A2N3处理有利于提高灰木莲幼苗根和茎的全Fe含量,N3处理对灰木莲幼苗叶的全Fe含量促进效果最佳。5.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全N、全Ca和全Fe最有利于灰木莲幼苗苗高的生长,并且地径增量与可溶性糖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全A1与灰木莲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总生物量与全N、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Pn)显着正相关,全A1与生物量显着负相关;A3N2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QI)最高,说明该处理最有利于均衡灰木莲苗木的生长;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在A1铝浓度下,柠檬酸缓解铝毒效应的最佳浓度是N1。A2铝浓度下,外源添加N2、N3浓度的柠檬酸可以有效促进灰木莲幼苗的生长,提高灰木莲幼苗内部有机产物合成以及改善各营养元素的利用状况。N3浓度的柠檬酸可以有效缓解A3浓度铝的胁迫效应。

陈永安[5](2019)在《广西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研究改造》文中提出广西星岛湖景区由国有钦廉林场的一部分林地组成,湖内共1026个大小不一的岛,旨在建立成一岛一景的景观。目前景区上种植了大面积的桉树和马尾松,作为旅游景点,景区存在树种单一、缺乏观赏性,季相变化不明显、生态稳定性较弱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景区的林相加以改造。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AHP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星岛湖东景区林相进行改造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现状研究(1)星岛湖东景区共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等5种植被型。针叶林有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有:马尾松+黄花风铃木林、马尾松+沉香林、马尾松+红锥林、马尾松+格木林、马尾松+火力楠林、马尾松+观光木林、马尾松+灰木莲林、马尾松+金蒲桃林、马尾松+高贵绿柄桑林、马尾松+五味子林等10种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有:沉香林、刨花润楠林、格木林、红锥林、巨尾桉林、厚荚相思林、巨尾桉+刨花润楠、沉香+巨尾桉林、格木+巨尾桉林等9种植物群落,落叶阔叶林有枫香林,加上灌丛共22种植物群落型,其中马尾松林和桉树林占地面积最大。(2)星岛湖东景区中马尾松、巨尾桉在乔木层中重要值最高,是东景区植物群落的优势树种;灌木层以山油麻、山胡椒、白檀等为优势灌木;草本层以毛蕨、肾蕨、铁芒萁等为优势草本;调研群落的乔灌草搭配混杂,缺乏景观层次感。(3)星岛湖东景区调研样地总共应用植物49科72属81种,主要运用乔木31种,灌木22种,其中色叶树种5种,观花、观果类植物19种,植物运用种类和频率明显不足,色叶树种较少、季相变化不明显,观花类、观果类植物应用较少,缺乏园林景观树种,景观美度不足,需要进一步对景区林相进行改良。(4)星岛湖东景区主要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其中沉香、刨花润楠、格木、红锥、灰木莲、金蒲桃等树种多数为近几年才栽植,说明景区的林相会随着这些树种的长大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群落中多数巨尾桉的树龄已达7年、马尾松的树龄已达39年,都已经到了砍伐期,有利于景区进行林相改造。2.构建星岛湖东景区林相评价体系,对各个评价因子的重要值进行比较,准则层的比较中,生态质量(0.5697)>景观层次(0.2864)>功能价值(0.1439),说明对景区进行林相改造时,应该以提升景区的生态质量为首要目标;生态质量层次中,权重值最大的是植物配置合理程度(0.3160),说明在对景区进行林相改造时选择的植物必须与景区原有树种相互协调,相互衬托,才会使植物群落更加具有观赏性;景观层次中,权重最大的是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度(0.1247),说明合理的乔、灌、草植物的搭配可以让景区林相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功能价值层次中,权重最大的是植物健康状况(0.0929),且该项得分超过了其它两项权重总和,说明群落植物的健康状况对景区的功能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最后给出了星岛湖东景区的林相改造方案,结合景区林相评价体系所提炼的生态质量优先、景观层次次之、最后考虑功能价值的指导思想,在尽量保留景区原有树种的前提下,以建立稳定性更高的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目标,增种彩叶树种、乡土树种、观花类、观果类、观干类植物,以营造景区一岛一景,步移换景,季相变化明显的林相。

黄梦茹[6](2019)在《丰城市城区园林植物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城市空间面临着扩建,绿化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需求,为城市添彩加绿已成为我国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掌握城区绿化现状以便指导当地园林绿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丰城市为例,对城区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摸底调查,以期为丰城市城区绿地改造工程提供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选取样方对植物群落进行实地勘测,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绿地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并运用AHP法对前期调研筛选出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对城区绿化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及配置推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园林绿化树种组成:丰城市共有园林植物312种,隶属于94科210属。其中乔木占一半以上59.6%,有186种。其余依次为灌木75种、草本39种、藤本12种。而最大科为蔷薇科,最大属为含笑属。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为主,与当地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树种主要以观叶(35.6%)、观花(30.4%)为主,观果(12.5%)次之,观枝干最少仅2.6%。观叶主要以观秋色叶为主(65.8%);观花主要以观白花(34.7%)、红花(27.4%)、黄花(26.3%)为主;观果以观红果为主(43.6%);观赏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春季。(2)植物群落特征:除道路绿地外,其余四种绿地中54个样地乔木平均密度为6.67株/100㎡,平均高度5.44 m。灌木平均密度是3.29株/100㎡,平均高度1.93 m。色块苗平均密度是20.21㎡/100㎡,平均高度0.82 m。乔灌数量比平均为2.03:1,乔灌种类比平均为1.82:1;平均Gleason指数值和Simpson指数值分别是1.78和0.68。综合重要值排在前十的乔木依次是桂花﹥香樟﹥广玉兰﹥杜英﹥紫叶李﹥樱花﹥银杏﹥玉兰﹥复羽叶栾树﹥鸡爪槭。综合重要值排名前十的灌木依次是:紫薇﹥山茶﹥海桐﹥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木芙蓉﹥含笑﹥小叶女贞﹥紫荆﹥木槿。综合重要值排名前十的色块苗依次是:红叶石楠﹥毛鹃﹥红花檵木﹥小叶女贞﹥金边黄杨﹥窄叶十大功劳﹥栀子﹥茶梅﹥八角金盘﹥龟甲冬青。(3)AHP法评价结果:各个指标层的权重排序依次是适应性(0.4687)﹥观赏性(0.2800)﹥生态性(0.1361)﹥经济性(0.1152)。树种评价等级为二、三等级的树种居多,占52.6%,且香樟综合排名第一。

潘正伟[7](2018)在《绿枝牵红线 林木结良缘——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研讨会侧记》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林科院油茶种质资源库里,一排排油茶树抱子怀胎;广西东盟(南宁)科技示范园区中,一坡坡桉树林笔直挺拔;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内,一片片珍贵树种高大苍翠……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研讨会的参会代表们看得兴趣盎然,离别意犹未尽!11月28日,参会代表们参观广西林科院科技成果展示厅、油茶种

林慧娟[8](2018)在《毛竹林套种乳源木莲后的竹林分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在毛竹林中套种乳源木莲的生长效应。对ZR6(乳源木莲采用株行距6m×6m套种)、ZR8(乳源木莲采用株行距8m×8m套种)和CK(不套种乳源木莲)三种处理开展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中套种乳源木莲,乳源木莲生长发育较好,毛竹新竹胸径(2016-2017年)增大,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ZR6处理更好。毛竹林套种乳源木莲是一种改善毛竹林分结构,保育珍贵阔叶树种的有效、可行、科学经营方式,在适宜地区可推广应用。

刘军[9](2018)在《三年半生灰木莲、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尾巨桉作为广西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其种植树种结构单一、轮伐周期短、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研究树种的结构调整。本文以尾巨桉纯林、灰木莲纯林、香梓楠纯林、灰木莲X尾巨桉及香梓楠X尾巨桉五种类型的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林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的积累、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不同混交模式对林木生长指标、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林分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根据林分调查数据及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尾巨桉纯林、灰木莲×尾巨桉、香梓楠×尾巨桉三种栽培模式,尾巨桉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及公顷蓄积差异显着,灰木莲X尾巨桉混交桉树生长效果最好,尾巨桉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单株材积分别为14.2m、11.4cm、0.06386m3;珍贵树种灰木莲、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林与纯林的比较中,灰木莲X尾巨桉混交灰木莲平均树高达3.4m、平均地径3.3cm,树高、地径为灰木莲纯林的1.5、1.7倍,说明灰木莲和尾巨桉混交能够促进灰木莲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对香梓楠生长量的影响不大。混交模式中,灰木莲X尾巨桉混交尾巨桉单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91.71kg/株,相比尾巨桉纯林跟香梓楠X尾巨桉达极显着差异,说明灰木莲和尾巨桉混交有利于尾巨桉单株生物量的积累。(2)不同林分中土壤养分差异显着,香梓楠纯林、香梓楠X尾巨桉混交有利于土壤全N、速效N含量的富集,并且香梓楠X尾巨桉混交土壤全N含量达最大值0.63g/kg;香梓楠X尾巨桉混交、灰木莲纯林栽培林地P素含量低于1.Og/kg,P素含量较低;灰木莲纯林和香梓楠纯林栽培能提高土壤全K’含量,达到0.68g/kg;香梓楠纯林栽培能促进林地土壤速效K的富集,与其它林分相比达最大值66.22mg/kg。尾巨桉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受土壤速效钾影响较大,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乔木层生物量的积累主要受速效N和速效磷的影响,相关性显着。(3)不同林分的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显着,以香梓楠X尾巨桉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为98.172U/g·24h,灰木莲纯林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低,为29.093U/g·24h;以灰木莲X尾巨桉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为4.702U/g·24h,尾巨桉纯林的土壤脲酶活性最低,为1.733U/g·24h;以香梓楠X尾巨桉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为2.455U/g·24h,灰木莲纯林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低,为0.727U/g·24h;灰木莲X尾巨桉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好,为1.562U/g·24h,香梓楠纯林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差,为1.081U/g·24h。尾巨桉单株生物量的积累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着相关。而尾巨桉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则主要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达极显着相关。(4)灰木莲纯林叶面积指数与其他4个林分差异显着,尾巨桉纯林叶面积指数最高为1.61,灰木莲纯林的叶面积指数最低为0.98;尾巨桉纯林、灰木莲纯林和香梓楠纯林的叶倾角差异不显着,灰木莲X尾巨桉和香梓楠X尾巨桉林分的叶倾角差异不显着,灰木莲X尾巨桉叶倾角最大为35.09°,香梓楠纯林的叶倾角最小为21.93°;灰木莲X尾巨桉、灰木莲纯林和香梓楠X尾巨桉林分的透光率差异不显着,尾巨桉纯林透光率最高为45.00%,香梓楠纯林的透光率最低为21.00%。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积累与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相关性不显着,而与林分透光率达极显着负相关。在5种造林模式中,营造混交林能促进尾巨桉树高的生长,而枝下高纯林则极显着高于混交林。灰木莲与尾巨桉混交早期,有利于灰木莲树高、地径的生长,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香梓楠平均冠幅极显着高于香梓楠纯林。尾巨桉纯林全N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其它4种林分类型则呈现升高的趋势,5种模式林分P素总含量大小纯林大于混交林,各林分土壤全K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林分土壤的速效N含量表现为珍贵树种纯林优于其他林分,土壤速效K含量表现为纯林大于混交林,纯林的速效K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而混交林的速效K含量则随土层深度的加大而减少。尾巨桉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受土壤速效K影响较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N、全K、全P、速效N、速效P相关性不显着或呈负相关。而尾巨桉生物量的积累主要受速效N和速效P的影响,相关性显着。混交林林地土壤蔗糖酶活性能显着大于纯林林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同一林地的表层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比深层土的活性高。混交林林地土壤脲酶活性能显着大于纯林林地土壤脲酶活性。混交林林地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能显着大于纯林林地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同一林地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表层土的比深层土的活性高。引入灰木莲的林地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引入香梓楠的林地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同一林地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土的比深层土的活性高。林木生物量的积累主要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着相关。而尾巨桉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则主要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达极显着相关。叶面积指数混交林的大于纯林的,针叶树的叶倾角大,阔叶树的叶倾角小,叶面积指数小、叶倾角大的透光率高。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积累与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相关性不显着,而与林分透光率达极显着负相关。乔木层生物量的积累与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及林分透光率相关性显着,且与林分透光率达极显着正相关。

陆晨[10](2018)在《6个木兰科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评价》文中认为木兰科树种为我国主要城市绿化树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利用前景,但目前对其大多数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基础薄弱。本文以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马关木莲(Manglietia maguanica H.T.Chang et B.L.Chen)、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 Dandy)、诗琳通含笑(Michelia sirindhorniae Noot.&Chalermglin)、华盖木(Pachylarnax sinica(Law)N.H Xia et C.Y.Wu)和云南拟单性木莲(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观察测定各参试树种的组织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生态参数,旨在阐明并评价其耐水性特征,为华南区域城市园林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试树种叶、茎和根的组织含水率均值分别为76.80%、70.64%和83.39%,其中,香木莲叶组织含水率最大;诗琳通含笑的根组织含水率、茎组织含水率和叶相对含水率最大,但其叶水分饱和亏最低。(2)参试树种苗木日耗水量均值为52.3 g。其中,诗琳通含笑日总耗水量为155.6 g最大,明显高于其他树种,具有较强的蒸腾耗水量。(3)在形态解剖结构中,大果木莲的根内皮层厚度、根中柱鞘厚度、茎气腔面积、茎气腔比例和叶栅栏组织厚度最大;诗琳通含笑的根气腔面积最大;云南拟单性木莲的根气腔比例、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最大;华盖木的叶海绵组织厚度、叶气腔面积和叶气腔比例最大;马关木莲的茎形成层厚度最大。(4)各参试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由大到小顺序为:马关木莲>大果木莲>诗琳通含笑>云南拟单性木莲>华盖木>香木莲。各参试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兼有―双峰型‖和―单峰型‖,云南拟单性木莲、大果木莲、马关木莲呈―双峰型‖,华盖木、诗琳通含笑、香木莲呈―单峰型‖。各参试树种日蒸腾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诗琳通含笑>马关木莲>华盖木>香木莲>云南拟单性木莲>大果木莲。各参试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顺序为:香木莲>大果木莲>华盖木>云南拟单性木莲>马关木莲>诗琳通含笑。(5)各参试树种光饱和点由大到小依次为:诗琳通含笑>马关木莲>华盖木>大果木莲>云南拟单性木莲>香木莲。参试树种光补偿点由大到小依次为:大果木莲>诗琳通含笑>云南拟单性木莲>马关木莲>华盖木>香木莲。(6)参试树种相对电导率随浸水时间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各树种最大相对电导率上升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华盖木>香木莲>马关木莲>云南拟单性木莲>大果木莲>诗琳通含笑。浸水过程中参试树种Fv/Fm和Yield下降比例最大均为马关木莲,最小为诗琳通含笑。(7)采用主成分法对各参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六个参试树种耐水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诗琳通含笑、大果木莲、马关木莲、香木莲、华盖木、云南拟单性木莲。诗琳通含笑表现出优良耐水性,其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珍贵树种——木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珍贵树种——木莲(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徽省自然地理条件
2 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统计
    2.1 合肥市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与地理分布
    2.2 黄山市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与地理分布
    2.3 阜阳市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与地理分布
3 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价值
    3.1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3.2 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3.3 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sinoamericanum)
    3.4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3.5 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
    3.6 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3.7 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3.8 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
    3.9 二乔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
    3.1 0 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
    3.1 1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3.1 2 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3.13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
    3.1 4 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3.1 5 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
    3.16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3.17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
    3.18灰木莲(Manglietia sumatrana var.glauca)
    3.19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
    3.20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
    3.21白兰花(Michelia alba)
    3.22含笑(Michelia figo)
    3.23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
    3.24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3.25广东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3.26多花含笑(Michelia floribunda)
    3.27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
    3.28灰毛含笑(Michelia foveolate var.cinerasce)
    3.29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
    3.30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
    3.31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
    3.32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
    3.33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
    3.34观光木(Michelia odora)
4 结论与讨论

(2)4种乡土珍贵树种叶功能性状和小枝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和类别
        1.2.2 植物功能性状的关联
        1.2.3 植物功能性状的分异
        1.2.4 植物功能性状的环境影响因素
        1.2.5 植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1.2.6 四种乡土珍贵树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关联性
        1.4.2 植物叶功能性状分异规律
        1.4.3 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素的响应
        1.4.4 植物小枝生物量异速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收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南宁自然概况
        2.1.2 良凤江林场自然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样地建设和样品收集
        2.2.2 植物样品测定
        2.2.3 土壤样品测定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植物功能性状处理方法
        2.3.2 土壤数据处理方法
        2.3.3 植物小枝生物量的等速检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3.2 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分异规律
        3.2.1 植物叶功能性状种间变异分析
        3.2.2 同一高度种间变异分析
        3.2.3 种内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变异分析
        3.2.4 种内不同树龄的叶功能性状变异分析
    3.3 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土壤影响因素研究
        3.3.1 土壤情况概况
        3.3.2 叶功能性状与土壤养分冗余分析
        3.3.3 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3.4 植物生物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3.4.1 研究区植物当年生小枝生物量概况
        3.4.2 冠层高度和树龄对小枝生物量的影响
        3.4.3 不同冠层高度和树龄的小枝生物量异速生长分析
        3.4.4 土壤理化因子对小枝生物量指标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相关性
    4.2 植物叶功能性状种内和种间变异
        4.2.1 不同树种种间差异特征
        4.2.2 同一高度不同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4.2.3 相同树种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种内变异特征
        4.2.4 相同树种不同树龄的叶功能性状种内变异特征
    4.3 土壤理化因子对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4.4 小枝生物量分配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4.4.1 小枝生物量分配策略及异速生长关系
        4.4.2 土壤理化因子对小枝生物量分配的响应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3)套种华盖木、亮叶木莲、红豆杉对杉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林分概况
    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生长情况
    2.2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3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4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4.1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4.2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2.4.3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4.4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 结论

(4)酸铝胁迫下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灰木莲生物生态学特性
    1.2 灰木莲研究进展
    1.3 植物铝毒害的形成原因
    1.4 铝毒的危害机理
    1.5 植物的耐铝毒机制
    1.6 有机酸在植物铝毒害方面的作用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目的与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
        2.3.1 生长及生物量
        2.3.2 生理指标测定
        2.3.3 植物养分元素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铝和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1.1 苗高
        3.1.2 地径
        3.1.3 生物量
        3.1.4 叶片形态
        3.1.5 小结
    3.2 铝和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3.2.1 叶绿素含量
        3.2.2 光合特性
        3.2.3 小结
    3.3 铝和柠檬酸对灰木莲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3.3.1 丙二醛(MDA)
        3.3.2 可溶性糖
        3.3.3 可溶性蛋白
        3.3.4 多酚氧化酶(PPO)
        3.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3.6 过氧化物酶(POD)
        3.3.7 过氧化氢酶(CAT)
        3.3.8 小结
    3.4 铝和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
        3.4.1 全N
        3.4.2 全P
        3.4.3 全K
        3.4.4 全Ca
        3.4.5 全Mg
        3.4.6 全Al
        3.4.7 全Zn
        3.4.8 全Fe
        3.4.9 小结
第四章 铝和柠檬酸处理下灰木莲幼苗指标的综合评价
    4.1 铝和柠檬酸处理下灰木莲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1 灰木莲幼苗生长与生理的相关性
        4.1.2 灰木莲幼苗生长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4.2 铝和柠檬酸处理下灰木莲幼苗的主成分评价分析
    4.3 铝和柠檬酸处理下灰木莲苗木质量指数(QI)的评价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灰木莲幼苗生长形态对铝和柠檬酸交互处理的响应
        5.2.2 灰木莲幼苗光合特性对铝和柠檬酸交互处理的响应
        5.2.3 灰木莲幼苗抗性生理对铝和柠檬酸交互处理的响应
        5.2.4 灰木莲幼苗养分分配对铝和柠檬酸交互处理的响应
    5.3 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广西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研究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林相与林相改造
        1.3.2 植被与植物群落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地现状
    2.1 地理区位
    2.2 气候
    2.3 地形地貌
    2.4 研究地现状分析
第三章 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现状
    3.1 星岛湖东景区植物群落现状调查
        3.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3.1.2 计算公式
    3.2 星岛湖东景区植物群落现状分析
    3.3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现状特点
        3.3.1 针叶林
        3.3.2 针阔混交林
        3.3.3 常绿阔叶林
        3.3.4 落叶阔叶林
        3.3.5 灌丛
    3.4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存在问题
        3.4.1 树种结构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
        3.4.2 林分结构不合理,林相单调
        3.4.3 缺乏色叶树种,季相变化不明显
    3.5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评价体系的建立
        3.5.1 林相评价的方法和原则
        3.5.2 构建林相评价体系
        3.5.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3.5.4 各层指标权重值分析
    3.6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改造依据
第四章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改造规划
    4.1 总体目标
    4.2 指导思想
    4.3 改造原则
    4.4 植物选择原则
    4.5 改造类型与技术
        4.5.1 片状种植
        4.5.2 带状种植
        4.5.3 补植套种
    4.6 林相改造方案
        4.6.1 总体规划
        4.6.2 针叶林
        4.6.3 针阔混交林
        4.6.4 常绿阔叶林
        4.6.5 落叶阔叶林
        4.6.6 灌丛
    4.7 苗木供应预算
        4.7.1 苗木要求
        4.7.2 苗木数量需求预算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问题
        5.2.2 不足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调研样地植物名录
附表2 星岛湖东景区林相评价因子权重咨询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丰城市城区园林植物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园林植物发展历程
        1.2.2 园林植物的功效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丰城市城区绿地园林植物资源调查
    2.1 丰城市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树种组成成分分析
        2.3.2 植物的地理区系分析
        2.3.3 珍稀植物树种分析
        2.3.4 植物的乡土性分析
        2.3.5 植物的芳香性分析
        2.3.6 按观赏部位进行统计分析
        2.3.7 按季相景观进行统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丰城市城区绿地植物群落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3.2 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群落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3.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3 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群落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3.3.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4 单位附属绿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群落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3.4.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5 广场绿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5.1 群落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3.5.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6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6.1 道路板型分析
        3.6.2 树种组成成分分析
        3.6.3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7 丰城城区绿地植物群落综合分析
        3.7.1 群落树种数量特征综合分析
        3.7.2 群落结构特征综合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丰城市城区绿地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评价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
        4.1.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4.2 树种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4.3 树种的评分与分级
        4.3.1 树种的综合评分与分级
        4.3.2 树种等级分析
    4.4 丰城市城区应用树种的推荐
        4.4.1 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
        4.4.2 一般树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丰城市城区绿地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5.1 丰城市城区绿地存在问题
        5.1.1 植物种类多样性较低
        5.1.2 绿地管护不到位
        5.1.3 植物配置不合理
        5.1.4 水生空间植物景观缺乏
    5.2 丰城市城区绿地优化策略
        5.2.1 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5.2.2 加强园林植物养护
        5.2.3 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5.3 各类型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3.1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3.2 广场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3.3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3.4 单位附属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3.5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园林树种组成分析结果
        6.1.2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
        6.1.3 AHP法评价结果
        6.1.4 城区绿地存在问题分析结果
    6.2 讨论与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丰城市城区园林植物名录
附录二 园林植物评价指标权重评估表
附录三 评价指标评判细则表
致谢

(8)毛竹林套种乳源木莲后的竹林分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乳源木莲生长状况分析
    3.2 毛竹生长及产量变化
4 小结

(9)三年半生灰木莲、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三种树种的研究现状
        1.1.1 桉树的研究现状
        1.1.2 灰木莲的研究现状
        1.1.3 香梓楠的研究现状
    1.2 林分生物量的研究现状
    1.3 土壤养分的研究现状
    1.4 土壤酶的研究现状
    1.5 林冠层和林分光环境的研究现状
    1.6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林分生长调查
        2.2.3 林分冠层光资源调查
        2.2.4 土壤样品采集
        2.2.5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2.2.6 土壤酶活性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混交模式生长影响分析
        3.1.1 对尾巨桉生长量的影响
        3.1.2 对灰木莲及香梓楠生长量的影响
        3.1.3 对尾巨桉生物量的影响
        3.1.4 对灰木莲和香梓楠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1 对全N含量的影响
        3.2.2 对全P含量的影响
        3.2.3 对全K含量的影响
        3.2.4 对速效N含量的影响
        3.2.5 对速效P含量的影响
        3.2.6 对速效K含量的影响
        3.2.7 林木生长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3.3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3.3.3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
        3.3.4 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3.3.5 林木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3.4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光环境分析
        3.4.1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统计
        3.4.2 不同混交模式叶面积指数分析比较
        3.4.3 不同混交模式叶倾角分析比较
        3.4.4 不同混交模式透光率分析比较
        3.4.5 林木生长与林分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混交模式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
        4.1.2 不同混交模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4.1.3 不同混交模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4.1.4 不同混交模式与林分冠层结构和光环境之间的关系
    4.2 讨论
        4.2.1 不同混交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混交模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4.2.3 不同混交模式对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4 不同混交模式对林分冠层结构和光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10)6个木兰科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植物水分生理与其耐水性的相关性研究
        1.2.2 植物光合生理与其耐水性的相关性研究
        1.2.3 植物解剖形态与其耐水性的相关性研究
        1.2.4 水淹胁迫
        1.2.5 植物耐水性综合评价指标
        1.2.6 木兰科植物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域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水分生理参数指标测定
        2.3.3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2.3.4 形态解剖特征测定
        2.3.5 生化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试树种水分生理参数指标
        3.1.1 组织含水率
        3.1.2 叶片组织相对含水率与水分饱和亏
        3.1.3 叶片保水力
        3.1.4 苗木现实耗水量
    3.2 参试树种光合参数指标
        3.2.1 光合蒸腾参数
        3.2.2 光响应参数特征
    3.3 参试树种形态解剖指标
        3.3.1 根形态解剖指标特征
        3.3.2 茎形态解剖指标特征
        3.3.3 叶形态解剖指标特征
    3.4 参试树种生化指标特征对其耐水性的影响
        3.4.1 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3.4.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5 参试树种的水分适应性综合分析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参试树种水分生理参数特征
    4.2 参试树种光合生理参数特征
    4.3 参试树种形态结构解剖特征
    4.4 参试树种生化参数特征
    4.5 综合分析与评价
    4.6 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珍贵树种——木莲(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J]. 徐晨,田红,申晴,陈鸿,成彦丽,张远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1(06)
  • [2]4种乡土珍贵树种叶功能性状和小枝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刘朝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3]套种华盖木、亮叶木莲、红豆杉对杉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期影响[J]. 刘涛,左秋玉,杨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4]酸铝胁迫下柠檬酸对灰木莲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分配的影响[D]. 刘奎. 广西大学, 2019(01)
  • [5]广西星岛湖东景区森林景观研究改造[D]. 陈永安. 广西大学, 2019(01)
  • [6]丰城市城区园林植物调查与研究[D]. 黄梦茹.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7]绿枝牵红线 林木结良缘——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研讨会侧记[J]. 潘正伟. 广西林业, 2018(12)
  • [8]毛竹林套种乳源木莲后的竹林分状况分析[J]. 林慧娟. 福建林业, 2018(03)
  • [9]三年半生灰木莲、香梓楠与尾巨桉混交的初步研究[D]. 刘军. 广西大学, 2018(12)
  • [10]6个木兰科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评价[D]. 陆晨.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珍贵树种——芒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