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水土保持树种模糊评价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树种模糊评价

一、毕节地区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Fuzzy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西[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梁锦桃[2](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小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断陷盆地,旱涝频繁,资源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低,石漠化程度剧烈等)突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会阻碍经济建设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使研究区的生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保护技术为手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与技术,为断陷盆地的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可参考的科学技术支持和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2-2016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s,ESV)呈上升趋势,1982、2003和2016年的ESV分别为90.11亿元、105.65亿元和136.81亿元。1982-2016年,调节服务为小江流域的主体服务类型,占到总价值的一半,其次依次为支持、供给和文化服务。不同形貌类型的ESV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河谷区、中山区、槽谷区、平坝区、洼地区。研究期内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调节服务居主导地位。(2)生态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依靠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技术。其中,经济林灌草的技术是治理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石漠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搭配种植经济林灌草既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创收,拓宽增收渠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当中去。可在中山区、河谷区采用“核桃+火棘+牧草”的配置方式,平坝区、台地槽谷区采用“经果林+作物+牧草”的配置模式,峰丛洼地区则以经果林为主。(3)针对断陷盆地的地貌分区,基于每个分区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模式。中山区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槽谷区主要发展旱地经济作物;洼地区利用大型溶洞的奇观和便利的交通,积极发展旅游业;平坝区应利用有利的水土条件发展蔬果和养殖业;河谷区可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如塔拉。(4)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中山区、台地槽谷区、峰丛洼地区、平坝区、河谷区的综合效益分别为良、中、中、良、良。研究区生态系统不断恢复,推动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施紫越[3](2020)在《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活动最强烈、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区地带特有的能量梯度(复杂的地质构造、集中的降水程度等)使其成为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分布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武陵山区的中心腹地,日益增加的泥石流隐患威胁着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针对湘西州泥石流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迫切需要进行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本文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经验公式、地貌参数、模型应用、ArcGIS统计评价等方法,对湘西州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危险性区划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了如下结论:(1)基本阐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泥石流最集中于龙山县、花垣县和保靖县,主要分布在沅水、武水河谷及其支流两侧;每年的6月、7月、8月是泥石流暴发的高频期,5月、9月是泥石流暴发的低频期;泥石流均由暴雨引发,以沟谷型发育为主,目前多处于壮年期,活跃性较强。(2)初步明确泥石流的影响因素:高程2001000m,坡度2040°、沟谷密度1.11.4km-1的陡坡地带;12181357mm的年降水量;断裂带与次级断裂的破碎集中带;风化较为强烈的寒武系灰岩与白云岩,志留系页岩与粉砂岩,二叠系、奥陶系、震旦系页岩、硅质岩,白垩系砂岩与泥岩,青白口系板岩等基岩;矿山活动产生的废渣堆积;地震活动的累计影响。(3)构建基于信息量、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和最大熵模型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引入理论检验和野外检验方式,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湘西州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4)划分泥石流危险性区域:认为年降水量、地层岩性、坡度和断裂构造是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泥石流危险性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片状和条带状特征;将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等5个区域。(5)探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将泥石流防治区分为8处重点防治区、3处次重点防治区和8处一般防治区,建议在工程建设时做好泥石流灾害的全面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于受泥石流灾害威胁严重、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居民点,结合相关扶贫与生态移民的政策,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加强各社区内泥石流的防灾宣传、知识培训与相关演练,使灾害的防治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沈师蒙[4](2019)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国家储备林树种分布预测与评价 ——以贵州省册亨县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口对木材的消费刚性增长,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超过50%,加之原木贸易受阻,资源配置难度加大,木材安全风险相当突出。为保障国内木材供需平衡,推动木材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在建立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基地内储备林树种适宜性和适生性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册亨县作为研究区,以杉木、桉树和青冈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势树种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数据拟合Richards树高-胸径曲线,计算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的立地指数,结合小班地形数据和小班土壤数据,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模拟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的适宜性分布区域,建立册亨县国家储备林树种适宜性评价体系模型。此外,利用二类调查数据,获取多种立地条件下目标树种小班分布数据和非目标树种小班分布数据,结合地形数据和土壤数据建立样本集,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预测研究区内目标树种潜在分布区域,分析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地形因子、土壤因子作为输入因子,立地指数作为输出因子,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通过Richards树高生长模型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MSE为0.60770-1.84134,分裂属性数据为9-10,说明模型误差曲线波动范围较小,模型总体较为稳定。根据立地指数计算结果平均值,将立地指数模拟结果转换为适宜区与不适宜区,建立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目标树种适宜性评价体系。(2)册亨县林地中适宜杉木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40652.33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南部、西北部区域;适宜桉树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35006.30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区域;适宜青冈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65612.82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区域。(3)杉木、桉树的生长主要受海拔、坡向、坡度3种地形因子的影响,青冈的生长主要受海拔、基岩裸露率、土层厚度3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杉木、桉树、青冈的分布主要受海拔、枯落物厚度、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基岩裸露率、坡位7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穆洪晓[5](2019)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典型案例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生态工程治理项目,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尚未形成规范的石漠化治理技术体系,缺少全面的治理效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归纳总结石漠化治理技术,建立了石漠化治理技术清单。根据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运用聚类分析法、频度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和模型进行了研究,并用于评价云南省西畴县兴街项目区三光小流域的石漠化治理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查阅,建立了石漠化治理技术清单,共包含技术65项,其中工程技术24项,生物技术17项,耕作技术13项,其他技术11项,典型模式5项,为喀斯特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2)运用专家咨询法、频度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构建包括4个层次、22个评价指标的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其中生态效益分为水文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和人为要素4个要素,包括10个指标;经济效益分为农业要素、其他产业要素和综合要素3个要素,包括6个指标;社会效益分为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2个要素,包括6个指标。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3)以三光小流域为案例区,通过入户调研、实地监测等方法收集基础数据,运用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案例区的治理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的石漠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得分值从2013年的1分增加到2018年的1.77分,其中,生态效益的提高最为显着。

陈海喜[6](2019)在《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全文通过“3S”技术获取全省草地数据,并将草地数据与地貌、坡度、坡向、降水、温度、岩性、土壤等地理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探讨草地在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分布状况,为草地的规范管理提供直接参考。同时通过合理选取适合贵州情况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对全省草地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为全省草地生态负债表编制提供参考,并就各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生态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全省共有草地11526.92km2,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6.54%,平均图斑面积小、破碎度大,且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西北部、东南部。境内草地类以灌草型为主,占总草地面积的56.54%。第二,在空间分布上,坡向对草地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各坡向上草地面积分布相对均匀,其余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分布影响较大,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草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第三,全省草地总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为359.35×108元,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畜产品价值>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价值>废弃物降解价值>营养物质循环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草产品价值,其中以提供草产品及支持畜牧业生产的直接经济价值才50.30×108元,而其所创造的间接生态价值达309.05×108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6.01%,是草地直接经济价值的6.14倍,表明全省草地生态系统除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直接的经济价值外,还具备更大的生态维护价值。从各草地类角度分析,全省草地类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山地草甸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人工草地。第四,各地理环境因子对单位面积草地生态服务价值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地貌>土壤类型>坡度>温度>降水>土层厚度>坡向>岩性。

翟荣飞[7](2016)在《基于GIS的山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脆弱性评价 ——以乌江北源为例》文中提出乌江北源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贵州最大的河流,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及脆弱性进行研究,把握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乌江北源的生态建设、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基础。以2000年和2010年2期土地覆被数据和30m×30m DEM数据为基础,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个景观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运用ARCGIS软件平台和FRAGSTATS软件,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景观类型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从景观敏感度和景观适应性相结合的角度,构建景观脆弱性评价模型,评价景观脆弱性,并利用Geoda软件分析景观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乌江北源生态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如下:(1)2000-2010年流域景观格局及变化特征。2000年至2010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在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优势景观类型为林地。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斑块分维数减小,斑块分维数下降最大值的景观类型为林地景观,湿地斑块分维数增加。流域景观在总体上呈现出斑块破碎程度减缓、景观斑块分布日趋均匀、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升高的特点,说明人类的干扰程度日益加剧。(2)2000年-2010年不同景观类型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与坡度的关系表现为:林地分布主要集中在缓坡和斜坡;草地主要分布在平坡和缓坡;耕地主要分布在缓坡、斜坡地带;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坡区和缓坡区;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缓坡区和陡坡区。与高程的关系表现为:第一高程(<1200m)带耕地是主要景观;第二高程(1200-1600m)带林地和耕地是主要景观类型,第三高程带(1600m-2000m)林地、草地分布面积最大值;第四高程带(>2000m)林地-草地-未利用地交错分布。(3)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景观脆弱度变大,但各景观脆弱度排序未发生改变。2000年各景观类型脆弱度在0.6631-1.0029之间,不同景观类型间表现为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林地>建设用地>湿地;2010年各景观脆弱度范围为0.6595-0.9994,排序为: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林地>建设用地>湿地。将研究区脆弱度分为五个级别,Ⅱ级、Ⅲ级、Ⅳ级面积比例占研究区主导地位,2000-2010年,Ⅰ级区面积变小,面积减少了8907hm2,分布向东向南移动;Ⅱ级区和Ⅲ级区面积分别增加了39101hm2、32086hm2;Ⅳ级区面积减少64636hm2;Ⅴ级区面积变化较小。(4)脆弱性的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值在2000年、2010年分别是0.385、0.403,说明其空间分布不属于随机分布。局部2000年H-H区主要分布在七星关区西部与赫章县交界处、赫章县中部及大方县,说明该区局部脆弱性的相关较强;L-L值区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威宁县、大方县西部。(5)针对对乌江北源景观脆弱性特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根据不同脆弱区进行相应生态恢复;实行功能分区,因地制宜的政策打造经济林;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建设、建立完善的林业奖惩制度等方面对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生态保护对策与措施。

王理德[8](2016)在《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及土壤系统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羊河流域下游在我国的生态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该区域大面积农田退(弃)耕,形成植被性次生草地,它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十分脆弱的旱生化草原生态系统。这类次生草地如果不及时保护,长时间大面积撂荒,就会风蚀沙化,成为新的沙尘源,形成恶性循环,使次生草地土壤生态系统再遭破环,其结果加剧和导致石羊河中下游成为全国的沙尘源区和特级告急的生态危机区,不利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因此,如何保护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退耕区次生草地,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民勤绿洲不同年限(1 a、2 a、3 a、4 a、5 a、8a、15 a、24 a及31 a)退耕区次生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替代法,研究植被组成以及土壤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土层(0-10cm、10-20cm、20-30cm及30-40cm)及季节(春夏秋冬)的变化,研究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系统演变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探讨该地区次生草地人工干预恢复技术对策,为退耕区次生草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科技支撑,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群落自然演变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匀度则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样地共发现植物34种,其中草本植物28种、灌木植物6种,隶属14科;表现出“多数种属于少数科、少数种属于多数科”的特点,大部分植物种为单属单科。植被演变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即: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快速生长期(退耕13a)、一年生草本向多年生草本演变期(退耕38a)、多年生草本向灌木演变期(退耕824a)和以灌木为主的植被稳定期(退耕2431a)。(2)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表层土壤(020 cm)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下层土壤(2040 cm)含水量差别不明显。细砂粒含量在50%以上,粘粒含量小于10%,土壤类型为沙土。随着次生草地自然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粘粒逐渐减少,砂粒不断增加,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层为010 cm。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土壤孔隙度也出现了变化,但差异不明显。(3)在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系统演变过程中,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的大部分营养元素(有效钾、缓效钾、铵态氮、有效磷、全氮、速效磷)与有机质逐渐减小,而全盐量与ph明显增大,特别是盐分在退耕初期(14a)含量较低,在退耕5年后含量明显升高,表聚现象突出,说明土地盐渍化严重,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4)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在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是优势菌群,随土层加深与恢复年限的延长,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小。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生物量氮逐渐减小,而生物量磷呈增加趋势;随土层加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及生物量磷逐渐减小,010cm微生物生物量在4层微生物总生物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5)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010cm酶活性在4层总酶活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随着退耕区次生草地恢复年限的延长,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减小,蔗糖酶和磷酸酶变化不明显。(6)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各相关因子都表现出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虽然不同因子变化规律不同,但大体可以归纳为2类。第一类: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如: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硝态氮、有机质、mg2+、ca2+、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等。第二类:春冬季在土壤中含量较高,夏秋季含量较低。如:土壤速效磷、有效钾、速效钾、缓效钾、hco3-、cl-和so42-等。(7)canoco是国际上一种比较成熟而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专门做排序的软件。排序作用就是将样方或植物种排列在一定的空间,使得排序轴能够反映一定的生态梯度,从而能够解释植被或植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表明:土壤粘粒、含水量、ph值、全钾、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cl-、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磷、脲酶、蔗糖酶等因素是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有效钾、硝态氮、有效磷、钾离子、氯离子、全盐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数量、碳酸氢根离子、全氮及电导率等因子也与土壤系统演变有显着的相关性。(8)聚类分析表明: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系统演变过程中,5a、8a及15a左右分别是三个关键时期。在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保护过程中,从退耕第5a左右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人工有效干预,否则到第8 a左右就难以修复,到第15 a以后,土壤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修复及保护难度,修复相当困难。

盛艳[9](2014)在《赤峰市松山区耕地演变及地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耕地资源已成为十分短缺的资源。赤峰市松山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区,全区52.51%的耕地属于坡耕地。因此,开展赤峰市松山区耕地演变规律、地力评价和耕地演变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对该推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LUCC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松山区20年的耕地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评价体系对松山区现有耕地开展了地力评价,基于CA-Markov模型对松山区耕地演变进行模拟,提出了耕地高效利用的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LUCC理论从松山区耕地时空演变及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各行政单元之间耕地演变的相关性;基于生态学理论和地形因素从景观水平和地形方面分析了耕地演变过程;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松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空间分异明显;松山区各个乡镇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结构特征分异明显,土地总体开发程度较低。(2)松山区耕地总面积经历了急剧增加-增加的变化过程,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但城郊地区的耕地呈现减少态势;耕地演变的空间差异性显着,分为耕地面积减少区,耕地面积缓慢增长区,耕地面积快速增长区;各乡镇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全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研究期内减少的耕地主要流向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和未利用地;从Global Moran’s I指数值的变化显示松山区耕地面积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态势在不断加强,且积聚态势由东部各乡镇转移到中南部地区。(3)景观水平上,松山区整体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剧,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各种斑块类型面积比重越来越平衡;耕地的斑块数量不断增加,而连通性降低,耕地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增强,耕地空间格局稳定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干扰程度较大。(4)耕地空间格局的垂直分布与高程、坡度和坡向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表现为随高程的增加,耕地在各高程区域中的相对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形区域耕地的转化存在一定差异,低地形区域是耕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最为活跃的区域,在高地形区域,耕地主要转化为牧草地和林地;随着坡度的增加,耕地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对坡度选择性较高;耕地主要分布于半阴坡和半阳坡,同时阴坡和半阴坡的耕地呈现下降趋势。(5)耕地演变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经济因子和农业生产效益两个主成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耕地数量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驱动模型。2.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松山区现有耕地进行了地力评价,结果表明:(1)依据研究区的耕地利用特点,构建了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耕地地力评价,多种方法有机的结合使整个评价过程实现了基本定量化,评价结果很好的表达了研究区耕地地力的空间差异。(2)评价结果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低,且耕地地力的空间差异显着,耕地的一级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四级和五级地集中于西部,松山区耕地地力总体水平低下。3.基于CA-Markov模型对松山区耕地演变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制定的土地转换规则切实可行,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较高,能够反映未来耕地演变的总体趋势。模拟结果显示耕地在未来的10年依然在增加,但增加速度明显缓慢。同时未来耕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将有所缓减,开始向规模化发展。耕地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减弱,松山区耕地空间格局稳定性逐渐增强。4.根据耕地演变规律和地力评价结果,揭示限制耕地生产潜力和高效利用的因素。通过改变和调控限制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潜力,从多方面提出了耕地的高效利用模式。

曹琦[10](2014)在《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主导着区域百年至千年尺度的变化,而在短时间尺度上,自然因素存在累积效应而相对稳定,因此人类活动对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区域环境变化具有主导作用。反映在流域方面即人类活动正深度扰动着绿洲表层水-土资源系统变化过程。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在西北干旱区承担着绿洲发育、生态屏障等主要功能,是重要的内陆河流域之一,黑河中游地区的人口规模和GDP分别占全流域的88.47%和87.93%。张掖市甘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中游的东片,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相对充足,年径流量占黑河中游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2%;甘州区是张掖市唯一的市辖区,在黑河中游各县市中,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口数量均处于领先地位;该区是典型的农耕区,人类活动强度在中游各县市中最大,人文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最强烈,水-土-气-生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印记也最明显,人文因素对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作用过程及模式在黑河中游绿洲具有典型代表性,其中水土资源系统尤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被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当代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利用的结果;干旱区绿洲水资源不仅仅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资源,也是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被程度综合指数,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人文因素指标体系,模拟人文因素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随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提取影响不同用地类型的关键人文因素指标。其次分析研究水资源系统的利用现状以及各用水部门的用水结构特征,在明晰水资源系统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水资源发展的人文评价指数,通过指数反映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变化以及人文因素对水资源发展变化的驱动作用;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个人文因素的贡献率大小进行排序,提取主要的人文因素指标;后采用分层聚类法对各人文因素作用趋势按照年份进行分类,以呈现出人类行为在研究年限内对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影响作用的相对变化情况。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选取关键人文因素与水土资源一起构建研究区人口、经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Population-Economic-Land resource-Water resources of Zhangye Ganzhou, ZGPELW)开发利用的系统动力学ZGPELW模型。以2000-2009年各类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调试和验证,以2009年作为基准年,2020年为中期规划年,2030年为远期规划年,对中期规划年间各类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做具体模拟,对远期规划年间各类指标变化情况做趋势预测,以反映研究区土地和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模拟和预测在未来不同目标的情景设置中,关键人文因素作用下水土资源发展模式。主要分析结论如下:(1)从整体结构变化来看,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不明显,其中建设用地扩张最为迅速,农业用地资源有所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呈现非农化趋势;人口规模、贫富状况、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政策措施、文化观念等人文因素形成合力推动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不同类型用地变化过程中各人文因素驱动力大小不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文章评价指标体系中,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上升以及电机井年末数持续增加分别是2002-2011年甘州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建设用地、耕地变化的主导人文因素指标。(2)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经济发展”、“水务建设”、“人口规模”和“水资源开发”是影响甘州区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人文因素公因子;采用分层聚类法对各年份人文因素作用综合评分并进行分级归类得出,人类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的作用力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3)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得出,各模拟情景中水土资源的发展特点为:情景1——基于历史发展趋势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土地资源中仅农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土地不变,水资源中生态用水比例持续下降;情景2——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土地资源中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土地减少,用水总量激增,无法完成向下游分水的计划;情景3——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变化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对未利用和难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优于情景Ⅰ和情景Ⅱ,水资源利用总量到远期规划年减少为6.11亿m3,四个部门的用水变化趋势为工业用水先逐年增加,而后在2027年左右开始下降,生活用水总体略有增加,2029年开始下降,农业用水降低,生态用水提升。

二、毕节地区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Fuzzy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毕节地区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Fuzzy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5 生物多样性
        6 涵养水源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人口密度
        2 人均收入
        3 林产值
        4 产业结构变化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6 恩格尔系数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8 贫困率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 指标体系建立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1 标准化方法
        2 极差标准化
    (三)指标权重确定
        1 权重计算方法
        2 指标权重计算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六 综合效益评价
    (一)“两山”效益
        1“两山”理论
        2“两山”效益评价
    (二)扶贫效益
        1 扶贫发展
        2 扶贫效益评价
    (三)惠民效益
        1 惠民内涵
        2 惠民效益评价
    (四)综合效益
        1 综合效益
        2 综合效益评价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断陷盆地生态环境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
        1.3.3 传统的石漠化治理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1.3.4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环境地质条件
        2.3.1 地理地质
        2.3.2 地质环境区划
    2.4 气象
        2.4.1 气温
        2.4.2 日照时数
        2.4.3 降水
        2.4.4 蒸发
    2.5 水文
    2.6 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
    2.7 社会经济状况
    2.8 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情况
第3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2.2 小江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确定
        3.2.3 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量估算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敏感性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格局的变化情况
        3.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3.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3.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项价值变化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3.4 讨论
        3.4.1 断陷盆地流域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
        3.4.2 石漠化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
    4.1 断陷盆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4.2 断陷盆地区不同海拔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断陷盆地区的共有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第5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示范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石漠化治理的耦合模式
        5.1.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5.1.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5.2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5.2.1 岩溶中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2 溶丘台地槽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3 岩溶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4 盆底沉积平坝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5 小江岩溶河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6 讨论
        5.2.7 小结
    5.3 示范点的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5.4 小江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5.5 小江流域建设成果
第6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监测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体系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生态监测与数据分析
        6.3.1 石漠化监测
        6.3.2 植物多样性监测
    6.4 不同地貌类型石漠化治理模糊评价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7.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7.2 模式推广的适宜性分析
        7.2.1 模式推广适宜性
        7.2.2 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7.3 推广的保障措施
        7.3.1 技术措施
        7.3.2 政策措施
        7.3.3 其它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8.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8.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
        8.1.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8.2 创新点
    8.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参与课题项目
    获奖情况
    学术论文
    专利
致谢

(3)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泥石流研究进展
        1.2.2 国内泥石流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4 区域矿产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野外实测数据
        3.1.2 室内分析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危险性评价方法
        3.2.2 模型检验方法
4 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4.1 泥石流时空分布特征
        4.1.1 泥石流时间分布
        4.1.2 泥石流空间分布
    4.2 泥石流主要类型
        4.2.1 水体供给类型
        4.2.2 土体供给类型
        4.2.3 集水区地貌类型
        4.2.4 流体性质类型
        4.2.5 物质组成类型
    4.3 泥石流小流域特征
    4.4 泥石流沟谷活跃性特征
5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1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体系构建
    5.2 泥石流影响因素分析
        5.2.1 泥石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5.2.2 泥石流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5.2.3 泥石流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5.2.4 泥石流与降水量的关系
        5.2.5 泥石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5.2.6 泥石流与矿山开采活动的关系
        5.2.7 泥石流与沟谷密度的关系
    5.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
        5.3.1 高程
        5.3.2 坡度
        5.3.3 地形起伏度
        5.3.4 沟谷密度
        5.3.5 地层岩性
        5.3.6 断裂构造
        5.3.7 地震活动
        5.3.8 采矿影响带
        5.3.9 年降水量
    5.4 基于不同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4.1 信息量模型应用
        5.4.2 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应用
        5.4.3 最大熵模型应用
    5.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5.5.1 基于理论方法的检验
        5.5.2 基于野外调查的检验
6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灾害防治探讨
    6.1 泥石流危险性影响因子分析
    6.2 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
    6.3 泥石流防治区划及防治措施探讨
        6.3.1 泥石流防治区划分
        6.3.2 泥石流防治措施探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国家储备林树种分布预测与评价 ——以贵州省册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方法
4 目标树种适宜性评价
    4.1 立地指数
    4.2 建模过程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目标树种潜在分布预测研究
    5.1 建模过程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典型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石漠化的概念
        1.2.2 石漠化治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2.3 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技术清单资料收集
        2.1.2 模型建立资料收集
        2.1.3 案例区数据收集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石漠化治理技术清单
    3.1 工程技术
    3.2 生物技术
    3.3 耕作技术
    3.4 其他技术
    3.5 典型模式
        3.5.1 顶坛模式
        3.5.2 晴隆模式
        3.5.3 毕节模式
        3.5.4 恭城模式
        3.5.5 “六子登科”模式
4 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4.3.2 构建判断矩阵
        4.3.3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3.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3.5 评价指标的权重
    4.4 小结
5 典型案例区治理效益评价与分析
    5.1 案例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地理特征
        5.1.3 社会经济状况
        5.1.4 主要生态问题
        5.1.5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5.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生态效益
        5.2.2 经济效益
        5.2.3 社会效益
        5.2.4 综合效益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指标筛选专家打分表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6)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分类
        1.2.4 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
        1.3.4 研究创新点
        1.3.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畜牧业发展概况
    2.2 数据获取
        2.2.1 草地数据获取
        2.2.2 其他数据收集
第三章 草地基本状况分析
    3.1 草地面积分布
    3.2 草地地类分析
    3.3 草地盖度分析
    3.4 草地生物量分析
    3.5 各县份草地牲畜负载率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草地空间格局分析
    4.1 地貌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2 坡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3 坡向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4 降水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5 温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6 岩性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7 土壤类型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8 土层厚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4.9 小结
第五章 草地资源评价估算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草地资源评价的理论依据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1.3 评价指标体筛选的方法
        5.1.4 价值核算体系的筛选
    5.2 直接经济价值分析
        5.2.1 草产品价值分析
        5.2.2 畜牧产品价值估算
        5.2.3 全省草地总经济价值分析
    5.3 间接生态价值分析
        5.3.1 涵养水源价值估算
        5.3.2 土壤保持价值估算
        5.3.3 固碳释氧价值估算
        5.3.4 净化空气价值估算
        5.3.5 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
        5.3.6 废弃物降解价值估算
        5.3.7 废弃物降解价值估算
    5.4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评价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草地生态价值的地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分析
    6.1 不同地理环境下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分布状况
        6.1.1 地貌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6.1.2 坡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3 坡向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4 降水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5 温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6 岩性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7 土壤类型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1.8 土层厚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2 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生态价值空间异质的影响分析
        6.2.1 信息熵理论
        6.2.2 熵权计算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GIS的山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脆弱性评价 ——以乌江北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脆弱性界定
        1.2.3 景观格局脆弱性研究
        1.2.4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及面积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河流水文
        2.2.4 植被土壤
    2.3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数据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3.2.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2.3 地形因子分级
        3.2.3.1 坡度分级
        3.2.3.2 高程分级
        3.2.4 景观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3.2.4.1 景观敏感度指数
        3.2.4.2 景观适应度指数
        3.2.4.3 景观脆弱性指数
        3.2.5 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四章 乌江北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4.1 景观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
        4.1.1 流域景观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
        4.1.2 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特征
        4.1.3 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特征
        4.1.4 景观的动态度分析
    4.2 景观格局的地形因子分异特征分析
        4.2.1 坡度分异特征分析
        4.2.2 高程分异特征分析
第五章 乌江北源景观脆弱性分析
    5.1 评价单元的选择
        5.1.1 评价单元分类
        5.1.2 评价单元确定
    5.2 景观脆弱性评价
        5.2.1 景观类型脆弱度分析
        5.2.2 区域景观格局综合脆弱度分析
        5.2.2.1 景观脆弱度指数计算
        5.2.2.2 景观格局脆弱度等级划分
        5.2.3 不同脆弱区景观类型面积分布
    5.3 景观脆弱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5.3.1 全局自相关分析
        5.3.2 局部自相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与实践经历

(8)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及土壤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依据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1.1.2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1.3 土壤酶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次生草地物种多样性及植被自然演变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布置与植被调查
        3.1.2 物种多样性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3.2.2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次生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
        4.1.2 土壤物理性质各因子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4.2.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4.2.3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4.2.4 土壤空隙度变化特征
        4.2.5 土壤物理性质各因子季节动态变化特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次生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壤样品采集
        5.1.2 土壤化学性质各因子测定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5.2.2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5.2.3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化学特性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5.3 讨论
        5.3.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无机氮变化特征
        5.3.2 土壤磷素及钾素变化特征
        5.3.3 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特征
        5.3.4 土壤可溶性盐离子变化特征
        5.3.5 土壤化学各因子季节动态变化
        5.3.6 土壤化学性质各因子间的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次生草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土壤样品采集
        6.1.2 土壤微生物的分析测定
        6.1.3 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6.2.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研究
        6.2.3 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变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次生草地土壤酶活性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土壤样品采集
        7.1.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7.1.3 土壤酶活性加权平均值计算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
        7.2.2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蔗糖酶活性特征
        7.2.3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脲酶活性特征
        7.2.4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磷酸酶活性特征
        7.2.5 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次生草地植被与土壤系统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8.1 数据处理
    8.2 植被变化与土壤系统演变的关系
        8.2.1 植被恢复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关系
        8.2.2 植被恢复与土壤化学特性的关系
        8.2.3 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8.2.4 植被恢复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8.3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
        8.3.1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8.3.2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性
    8.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
        8.4.1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关系
        8.4.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特性的关系
    8.5 土壤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的相关性
    8.6 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酶活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8.7 土壤系统演变特性
    8.8 讨论
    8.9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科技查新报告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赤峰市松山区耕地演变及地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农业生产概况
        2.4.1 农业生产现状
        2.4.2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3.2.1 数据源
        3.2.2 数据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RS和GIS技术的应用
        3.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
        3.3.3 数学模型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松山区耕地演变规律
    4.1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4.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1.2 耕地利用结构分析
        4.1.3 耕地利用程度分析
        4.1.4 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2 松山区耕地时空演变
        4.2.1 耕地资源时间序列的演变
        4.2.2 各乡镇耕地变化速度分析
        4.2.3 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
        4.2.4 耕地资源转入与转出特征分析
        4.2.5 耕地变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耕地景观格局演变
        4.3.1 景观指数的选择
        4.3.2 耕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3.3 耕地景观类型格局变化分析
    4.4 基于地形因素的耕地演变
        4.4.1 地形因子分级
        4.4.2 基于高程的耕地空间格局的分布及其变化
        4.4.3 基于坡度的耕地空间格局的分布及其变化
        4.4.4 基于坡向的耕地空间格局的分布及其变化
    4.5 耕地演变的驱动机制
        4.5.1 自然因素
        4.5.2 社会经济因素
        4.5.3 政策因素驱动
    4.6 小结
5 耕地地力评价
    5.1 数据处理分析
    5.2 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5.2.1 评价单元的划分
        5.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3 评价单元数据的获取
        5.2.4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5.2.5 各因素评价隶属度的计算
        5.2.6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5.3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耕地地力等级数量分析
        5.3.2 各等级耕地基本情况分析
        5.3.3 耕地地力等级空间分异
        5.3.4 各乡镇耕地地力等级空间分布
    5.4 小结
6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耕地演变模拟
    6.1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6.1.1 数据格式转换
        6.1.2 元胞、元胞空间和元胞状态的定义
        6.1.3 邻域的定义
        6.1.4 转换规则的定义
        6.1.5 CA模型循环次数的设定
    6.2 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
    6.3 土地转换适宜性图集
        6.3.1 MCE模型
        6.3.2 土地转换适宜性图集的生成
    6.4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6.5 目标年耕地演变模拟结果分析
    6.6 小结
7 耕地高效利用模式
    7.1 耕地生产潜力分析
    7.2 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7.2.1 对光资源的利用
        7.2.2 对热量的利用
        7.2.3 对水资源利用
        7.2.4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7.3 影响耕地高效利用的限制因素
        7.3.1 地形因素
        7.3.2 耕地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
        7.3.3 耕地地力
        7.3.4 耕地利用方式
    7.4 耕地高效利用模式
        7.4.1 坡耕地高效利用模式
        7.4.2 耕地重点整理区
        7.4.3 种植业分区
        7.4.4 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区
    7.5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1.3 黑河流域相关研究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主要人文因素作用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幅度分析
        3.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速度分析
        3.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综合指数
    3.2 关键人文因素作用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及主要人文因素作用分析
    4.1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4.1.1 用水总量分析
        4.1.2 用水结构分析
    4.2 水资源人文指数分析
        4.2.1 水资源供需指数
        4.2.2 水资源可利用指数
        4.2.3 水资源社会经济指数
        4.2.4 水管理响应指数
    4.3 关键人文因素甄别及综合评价
        4.3.1 因子筛选及信度、效度检验
        4.3.2 公因子分析
        4.3.3 人文因素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因素主导的水土资源耦合发展模拟研究
    5.1 构建模型
        5.1.1 ZGPELW模型系统分析
        5.1.2 ZGPELW模型中参数分析
    5.2 ZGPELW模型调试和结果分析
        5.2.1 ZGPELW模型调试
        5.2.2 结果分析
    5.3 情景分析
        5.3.1 情景1:基于现有发展趋势的水土资源开发模拟情景
        5.3.2 情景2: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资源开发情景模拟
        5.3.3 情景3:调整种植业结构情景模拟
    5.4 三种情景下水土资源比较分析
        5.4.1 土地资源系统
        5.4.2 水资源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人文因素载荷表
附录2:因子得分表
附录3:基于STELLA语言的情景1代码
附录4:基于STELLA语言的情景2代码
附录5:基于STELLA语言的情景3代码

四、毕节地区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Fuzzy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D]. 梁锦桃.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3]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施紫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国家储备林树种分布预测与评价 ——以贵州省册亨县为例[D]. 沈师蒙.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典型案例研究[D]. 穆洪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D]. 陈海喜.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基于GIS的山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脆弱性评价 ——以乌江北源为例[D]. 翟荣飞.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8]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及土壤系统演变研究[D]. 王理德.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9]赤峰市松山区耕地演变及地力评价研究[D]. 盛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10]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D]. 曹琦. 兰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树种模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