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四例

半夏泻心汤四例

一、半夏泻心汤治验四例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Daniel Eng(伍天宁)[1](2019)在《黄连汤方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具体临床指征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临床证据来阐述和探讨黄连汤的方证,以便提高医疗效果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了保持临床实用性,选用关于黄连汤的临床资料(包括古代医案28例,现代医案100例,导师黄煌教授门诊病历50例以及各种已发表的临床研究15篇)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述资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从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两大方面来归纳出黄连汤证的特点。结果:(1)黄连汤适用体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适用黄连汤的人群以中年男性为最多。患者体形多消瘦,面色黄暗无华,唇色红或暗,易汗,舌质淡、红或暗,舌苔腻,脉弦、细或弱,腹诊时上腹部硬满,上腹部压痛,脐周有跳动感等。在精神方面,常有烦躁、乏力、失眠等,或有抑郁偏向、酒精成瘾等。在发病趋向方面,其人在饮食不当、饮酒、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或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在生活方式方面,常有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黄连汤证的出现。总之,其人既有明显的脾胃虚证,又有热或湿热的趋向。(2)黄连汤适用病症。黄连汤的主治症状类型包括腹痛类症状(以上腹痛为多,但也可表现为下腹痛、腹胀等)、呕吐类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泛酸等)、腹泻类症状(大便溏、大便次数多、肠鸣等)、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等)和胸部症状(胸闷、心悸等)。黄连汤证的次要症状类型包括口腔症状(口腔溃疡、舌痛、口苦、口渴等)、身体寒热类症状(怕冷、发热等)、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排尿困难、尿频、阳痿、异常了宫出血等)、体重下降以及头晕类症状(头晕、眩晕等)。黄连汤的主要适用疾病类型是消化道炎症及其相关病症,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口腔溃疡、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其他重要的适用疾病类型包括胆囊炎、心脏病(早搏、冠心病等)、功能性胃肠病及类似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恶阻、肾脏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结论:本研究首次根据个案报道、病历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归纳出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以及首次对黄煌教授应用黄连汤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此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讨论黄连汤的《伤寒论》原文的意义、黄连汤证的鉴别、常用加味药及其临床指征和关于应用黄连汤的注意事项。

赵占领[2](2018)在《清代医家运用《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清代医家运用《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规律,总结清代医家运用这些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病证分布和脉证指征,探讨其对这些经方在主治、辨证、配伍、剂量、剂型、炮制减毒、服法等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情况。筛选部分特征性验案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有所裨益。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在《伤寒论》所使用的84味药物中,筛选出公认的毒性药物15味,在《伤寒论》中择出使用这15味药物的60方剂。以这60首方剂为主要检索词在第五版中华医典中进行主要检索,并以15味毒性药物进行补充检索,找出所有清代医家使用这些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医案,作为原始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对医案中的性别、舌象、脉象、疾病、症状、药物等进行规范,采用频数分析法、优选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由于内容过多,此处仅举例而言。主治方面,清代医家大大扩展了《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主治范围,如仲景使用含有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太阳误汗伤阳证和少阴阳虚水泛证,清代医家用之治疗痰饮、汗证、腹痛、呕吐、咳喘、中风、阴斑等;再如仲景使用含有半夏的小柴胡汤治疗少阳枢机不利引起的一系列病证,如胸闷胁痛、呕吐、发热等柴胡七大症,以及太少两感、少阳阳明并病以及热入血室等证,清代医家除用于治疗上述病证外,更多用于外科的痈疽、疮疡、肿块、疙瘩,内科的疟疾、汗证、血证、阴痿、滑精、癫狂,妇科的胎动不安、妊娠出血,头面五官科的耳肿、耳痛、头痛、齿痛,骨伤科的骨折、杖伤,等等,可以看出清代医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各科疾病,充分体现了经方的精妙之处,能灵活运用于多种病证。症状方面,《伤寒论》原文对症状的记述比较精简,唯在鉴别诊断时会列举比较多的症状进行比较,清代医案中,有些症状描述比较简略,有些症状描述就比较详细,将这些详细的症状和《伤寒论》相关条文进行对比解读,常常会对经方的辨证和使用大有裨益。舌脉象方面,《伤寒论》中舌象的记载比较少,清代医案中舌象的记载也不多,常常几十例医案中只有几例记载舌象的,辨证时多不作主要参考。《伤寒论》中脉象的记载比多,比如六经提纲脉、鉴别诊断脉等,提纲脉为六经病的典型脉象,临床上不多见,清代医案中脉象的记载比较全面,如真武汤的脉象,《伤寒论》中记载少阴病脉微细,清代医案中除微细脉之外,还有弦、沉、散、小等多种脉象,通过对真武汤医案中出现脉象的分析,能够对真武汤的病机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伤寒论》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临床使用。剂量方面,通过统计分析换算得出,从汉代仲景时期到清代,经方中药物的剂量呈减轻的趋势,如附子的剂量,从经方中的常用量一枚两枚(仲景时期附子一枚约15g)减到二三钱不到10g,只有个别情况会出现大于原方用量;再如小柴胡汤、小青龙汤、三泻心汤原方中半夏的剂量半升约61g,清代医案中出现的剂量最小为3g,最大为24g,以12g最为常用。可见随着对毒性药物认识的深入,用药安全意识的提高,古今人们体质的差异,毒性药物的剂量正在逐渐减小。剂型方面,含有附子、蜀椒的乌梅丸在《伤寒论》中作为丸剂使用,清代医家多将之用为汤剂治疗呕吐、腹痛、胁痛等。含有杏仁的大青龙汤为内服汤剂,治疗伤寒表实内有郁热证,缪宜亭将之改为外洗剂治疗受寒引起的足趾疼痛。《伤寒论》中瓜蒂散为煮豆豉汁冲服瓜蒂末,清代医家用之(?)鼻,治疗湿邪头疼和发黄。服法方面,仲景使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时会啜稀粥助药力发汗,麻黄汤则不用,然谢星焕用麻黄汤加厚朴治疗虚人受湿发黄时,亦嘱病人服药时啜热粥,一者病人体虚,粥能补益中焦,二亦借其温热之力发汗。此亦因人制宜之法也,灵活变通,举一反三。炮制减毒方面,清代医家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了发展。仲景使用经汤洗的吴茱萸,清代多出盐水泡和炒两种方法;《伤寒论》中使用大戟甘遂时,未言炮制方法,清代医家使用大戟时涉及的炮制方法有水浸晒干炒、洗淡炒、面裹煨等,甘遂的炮制方法有面包煨、猪肾煨、猪心血煅等。这些炮制方法较仲景时期已经很完善,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既能增加用药安全性,又能扩大毒性药物的使用范围。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清代医家在继承《伤寒论》学术精髓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使用《伤寒论》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时,在主治、辨证、配伍、剂型、服法、炮制减毒等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为后学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为临床使用毒性方药提供重要的帮助。

刘志刚[3](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陈薇莉[4](2009)在《白头翁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经方的应用在近代中医临床研究上益发展露头角,以其方虽简,却用量讲究,配伍严谨,疗效卓着,临床随证选用,每建奇功。此次研究特选白头翁汤来做探讨。白头翁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厥阴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传统为治疗热痢下重的中医经方。本论文的目的为探求古方中是否能再找出新思维?白头翁汤是否仅能用于治疗热痢,若配伍其他方药或方剂是否更能强化其作用抑或能用于新的疾病治疗上。甚者,于现代临床使用上有何新的方法与禁忌。通过对白头翁汤相关文献的研究,详细地比对白头翁汤方源的组成及不同的功效,并回顾了该方在我国古代临床应用的历史,结合现代的临床应用,对白头翁汤的病因病机及药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发现白头翁汤的病因为湿热,其表现常兼肝火、湿热、气滞三者互结之证。除具备了清热燥湿、凉肝解毒的功效外,也确立了归经于肝,为治疗厥阴热利主药的盛誉。此外立基于上,通过现代各大医师于期刊发表之白头翁汤新用及在台湾中医院临床应用体会,探讨了白头翁汤的常用治疗疾病谱和加减药物后对不同疾病的诊治,发现,白头翁汤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从基本的热痢表现如急、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到湿热气滞或兼夹火毒表现者皆可参酌用之。如痔疮、泌尿道感染、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产后血淋、带下、痿症等。又以其病位在肝、大肠,故可以使用于症如急性结膜炎、肝胆囊疾患、妇女乳痈、月经病、军丸炎、反复性鼻衂、肝脾不和所致之胃炎、木火刑金之肺系疾病等。当然,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头翁汤煎液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杀灭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滴虫。故可用于相关感染性疾患的治疗,如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疡,细菌性痢疾,泌尿道感染,霉菌及滴虫性阴道炎,急慢性盆腔炎、人芽囊原虫病等。也发现在治疗使用汤药的方法上除去口服之外还有灌肠、甚至外敷等方法对疗效的增加有正向的帮助。又,以方中四药尽皆苦寒原不适用于阴虚血少或脾胃虚寒者但透过适当的加减则仍可使用收效。所以慎用而毋须禁用。透过对白头翁汤的研究,期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方药应用广泛,在某些疾病治疗上与西方医学有不惶多让之效,甚至,毒副作用更小,从而关心中医药、热爱中医药药和研究中医药。

张亮亮[5](2009)在《桂枝茯苓丸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桂枝茯苓丸历代文献的收集整理,揭示桂枝茯苓丸的应用规律,并对其现代方证作出归纳和提炼。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归类,分为方剂类文献、方论类文献、药理及实验研究类文献、医案类文献及临床观察类文献,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和特点选取不同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其中前三类文献采用传统的文义解读,对比分析法,后两类文献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别对古代,国内,日本及黄煌教授应用桂枝茯苓丸的经验从疾病谱-适应人群体质特征-典型指征三方面进行归纳。通过以上结论的横向对比,进行补充和取舍,归纳出更为完善,临床指导意义更明确及表述更规范的桂枝茯苓丸方证。结果:1)通过文献统计与分析,对不同时代的桂枝茯苓丸方证进行了归纳;2)结合时代背景、学术背景对上述方证的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3)通过历代方证之间的对比与综合,归纳出完善而规范的桂枝茯苓丸方证;4)对桂枝茯苓丸临床使用的相关问题,如方证鉴别,药物基原、剂量、剂型和使用禁忌等进行了探讨。结论:1.对桂枝茯苓丸方证从典型指征、患者体质状态和疾病谱三方面做如下表述,1)典型指征为“气上冲、少腹急结、肌肤甲错”,气上冲包括一系列望诊可见的面部表现及患者自觉地精神神经系统表现,望诊可见面部脸红、面部潮红:或脸色发暗:或面部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面部皮肤粗糙,或见脱发、痤疮;精神神经系统表现如烦躁、焦虑、失眠、头痛、头晕、心悸、肩颈拘急、口渴不欲饮等;少腹急结包括患者自觉的下腹各种疼痛,如隐痛、冷痛、刺痛、胀痛、经期腹痛等;也包括医生临床诊察所得腹肌抵抗、肿块、硬结、压痛等,按照日本医家经验,压痛或抵抗出现于左侧时,诊断意义更大;肌肤甲错包括皮肤色暗、干燥、瘙痒、脱屑、静脉曲张、青筋浮露;或小腿易抽筋;或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等。2)桂桂枝茯苓丸体质:女性以育龄期及更年期为主,男性以60岁以上老年男性多见,体型中等或壮实,肌肉坚紧,脸色红、暗红或潮红,或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面部色斑,痤疮,口唇暗红;情绪不稳定,易于焦虑烦躁,常伴见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精神神经系统表现;或自觉面部发热感,胸痛、胸闷、心悸、腰酸、腰痛、小腹坠胀疼痛等躯体症状;皮肤干燥或起鳞屑,尤其以下肢为明显,下肢常冰冷,易生冻疮、易抽筋。女性常有月经不调,痛经,经期推迟、闭经、或月经量少、经色紫暗、夹血块;腹部充实,腹壁较紧张,下腹部按之多有抵抗、压痛,以左下腹更为常见,大便多秘结。3)主治疾病谱:对桂枝茯苓丸的主治疾病谱进行分析,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归纳,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疾病,产科及妇产科术后疾病、妇产科疾病、增生性包块疾病、闭合腔炎症性疾病、循环及血管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症候群、眼科疾病和皮肤科的某些疾病。2.相关问题:桂枝茯苓丸中“桂”以肉桂为佳,芍药以“赤芍”为佳;剂型上,推荐使用蜜丸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使用中等剂量,作为体质调理可小量常服。在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稽留流产等情况不推荐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产科及妇产术后可对病用药,但中病即止,不可长服。

王皓宇[6](2006)在《吴茱萸汤抗消化性溃疡药效学及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从药效学基础上对吴茱萸汤的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提供更客观的指征,并从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两方面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为临床抗溃疡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与结果:采用幽门结扎法、醋酸涂抹法和应激法复制大鼠消化性溃疡模型。在药效学基础上探讨吴茱萸汤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对多种方法所致的急、慢性溃疡模型均有明显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提高6-酮-前列腺素水平、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胃液一氧化氮水平和抑制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实现的,说明吴茱萸汤可以通过抑制攻击因子与促进防御因子发挥抗溃疡作用。验证了温中补虚,降逆散寒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恩妵[7](2005)在《《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代表着作,至今有 1800 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张仲景着述的这本中医学经典,历经岁月的锤炼,到如今依然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指针书。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在 21 世纪的今天仍能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应用。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或日本,《伤寒论》都是传统医学学术研究的中心体系,至今成为医学徒的必修教材和指导临床医家医疗实践的宝典,从中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其学术上的地位和临床实践方面的实用性。 据记载,《伤寒论》在统一新罗时代传入到韩国。此后韩国历代医家对其进行过研究和应用,并通过继承和发展,创立了一些具有韩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但是历代文献中关于《伤寒论》的内容很少,更没有系统进行全面论述的关于《伤寒论》的专着。虽然近年韩国国内对《伤寒论》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研究方向和内容比较分散和繁杂,难以得到对它的宏观认识。所以首先探索韩国《伤寒论》研究的学术发展面貌是非常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摆在韩国《伤寒论》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弥补目前韩国国内外没有系统整理和研究《伤寒论》在韩国学术发展史的论文或专着的空白,作者通过本论文首次对韩国《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详尽全面地收集和调查相关资料。在对有关资料进行鉴别、考证、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评论。 为了更好地让学者了解《伤寒论》在韩国的发展史,首先把韩国医学从上古时代至今的历史分为上古时代、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高丽时代、朝鲜时代前期、朝鲜时代后期、高宗时代、日帝时代、解放以后等 9 个阶段简要地进行介绍,接着在这一整体韩国医学史发展脉络中,寻找《伤寒论》的学术发展轨迹。目前没有对《伤寒论》传入韩国年代的明确记录,金斗钟在《韩国医学史》中认为《伤寒论》在统一新罗时期传入韩国,但是无法考证具体年代,大约在公元 700 年到 800 年之间,当时对它的研究并不活跃。 在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伤寒论》传入韩国以后到解放以前的研究概况。这个时期,韩国医学家对《伤寒论》的应用和研究并不活跃,作者重点选择在韩医学上最具代表性的专着许浚的《东医宝鉴》和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分析和探讨《伤寒论》对韩国解放前医学的影响。 《伤寒论》传入韩国后直到朝鲜前期,对它的研究依然甚少,比如在当时比较推崇的医籍《乡药集成方》和《医方类聚》中对《伤寒论》的应用很少。 到了朝鲜中期许浚的《东医宝鉴》中《伤寒论》也没有得到重视。《东医宝鉴》对《伤寒论》的直接应用甚少,主要引用的是《内经》和金元医学,引用最多的是《丹溪心法》的内容。《东医宝鉴》之前韩国医学因为没有相应哲学理论的支持而一直不成体系,没有作为独立的医学而存在。当时韩医学最需要的是医学哲学理论的导入,这就是《伤寒论》得不到重视而《黄帝内经》受到重视的原因。许浚的《东医宝鉴》成立了韩-2- 《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国的自主医学,此后与中国的医学交流趋向减少,《东医宝鉴》作为新的医源而发挥作用。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以后,《伤寒论》才真正在学术高度上受到重视。李济马在《寿世保元医源论》中高度评价张仲景、朱肱、许浚等医家,在书中最多引用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济马四象医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伤寒论》的影响。《东武寿世保元》中引用的文献总共是 22 种,在 137 例文中对《伤寒论》的引用文多达 66条,将近达半数。从此可见《伤寒论》是东武病证理论的重要基础。《东医寿世保元》在注重个人体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的辨证内容进行再解释,建立了更加具体的辨证体系。《伤寒论》是历代辨证论治的指南针,其丰富的辨证内容始终影响着四象医学的辨证体系。比较《伤寒论》和四象医学,《伤寒论》是从恒动观出发,把疾病分为三阴三阳六个类型进行观察的动态医学;四象医学是从个体体质的差异中把握人体为太少阴阳四个固定模式的静态医学。但是动静的概念亦与阴阳、先天和后天、形和气一样,包含动中之静、静中之动的两面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第三部分,重点整理和分析解放以后的韩国《伤寒论》学术发展动态,分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两个部分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在理论研究部分介绍了对《伤寒论》的翻译和注释、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研究、关于《伤寒论》的文献整理和研究等;在临床研究部分介绍了伤寒方的基础实验研究、伤寒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并附带介绍伤寒方治疗验例。对原文的翻译与注释是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的基础;在《伤寒论》理论体系研究中,大多数为对中国文献的参照和应用,少有独到见解;而伤寒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从多角度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伤寒论》相关内容,颇为详尽和全面。在基础实验研究方面,大体研究内容和方法跟中国没有太大差别,主要是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手段,来证实和分析相关伤寒方剂。在临床应用方面,主要进行对某类方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伤寒方剂的疗效进行验证,并对其适应范围进行扩充,详细记述了相关伤寒方的临床治疗验例,为以后学者的临床应用奠?

李宝勤[8](2005)在《经方治疗疑难杂证四则举隅》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在肿瘤临证中,应用经方大柴胡汤、金匮肾气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分别对晚期肿瘤并发的黄疸、口疮、癫证、呃逆等顽症治疗的经验,并附验案四例佐证。

尹英杰[9](2003)在《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973”课题)关于“异病同治方剂六味地黄丸的研究”的子课题,分别从文献和临床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的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对六味地黄丸(汤)的功效主治及所适应的”证”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大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有主张滋补肾阴者,有主张滋补肝肾者,有主张三阴并补者,有主张滋阴降火者,有主张统治痰火者,但在其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多种病证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可以说明清以降,历代医家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功效才使得六味地黄丸(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而逐渐成为”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之一。通过对1949~2002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各类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的3012篇文章的系统研究,发现本方可以治疗内、外、妇、儿、男、五官等20多个科别的435种疾病,而现代医学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l)网络调节紊乱有关,从而建立了六味地黄丸(汤)一肾阴虚证一NEI网络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六味地黄丸(汤)之所以能够“异病同治”,关键在于抓住了肾阴虚这一主要病机。“病异”而能够“同治”的关键正是因为“病”(指中医学的“病”或西医学的“病”)虽然“相异”但中医的“证”却是相同的,“证”不仅有症状学的改变,而且有其改变的生物学基础,而NEI网络系统的调节紊乱可能是其生物学基础之一。现代医学认为NEI网络的调节正常是机体保持内稳态的重要条件,中医认为一但阴阳平衡被破坏(包括脏腑失调、经络失调、气血失调等等)就会表现出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机体保持阴阳平衡实际上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保持功能平衡,这时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从中药“散弹理论”的角度来看,中药(复方或单味药)的临床应用,实际上是中药进入体内后多靶点作用于失去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从而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得已经失平衡的机体重新返回稳态,进而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这说明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异病同治”作为一条基本的治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程度上曾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确定的以“辨证”作为临床施治的基本依据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限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宏观而粗疏的,今日的中医临床早已普遍引入了西医辨病的诊断方法,形成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说是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乃至中医临床的主流。“异病同治”治疗原则的适用条件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病机(“证”)相同是“异病同治”的前提;二是病证结合是“异病同治”的关键。“异病同治”虽然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之一,在继承的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新病种、新矛盾的出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适用范围,辨证地对待这一法则,才能做到继承、发展和创新。 在开展六味地黄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临床试验方案,我们选择2型糖尿病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两个病种,于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在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中医科和夕刁产科门诊进行了六味地黄汤“异病同治”的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糖尿病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综合疗效经单向有序变量的X2检验,P<0.01,有极显着性差异.单一症状和体征的疗效经单向有序变量的X2检验,结果-2-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六味地黄汤对多食易饥、夜尿频多、。心烦、手足。心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日渴喜饮、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具有肾阴虚证特征性症状的疗效上,P均叩.05,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改变值近似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的Wilcoxon检验;P值均P叩.0乙 有极显着性差异。表明六味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组患者的症状综合疗效、单一症状疗效和降低血糖的疗效均优于“非肾阴虚证”患者。两组狐1网络指标疗效比较,经们Icoxon检验,P叩.05,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六味地黄汤对肾阴虚证和“非肾阴虚证”的 NE网络调节均具有影响作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经单向有序X‘检验,P叩.01,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采用“改良的KuPPerPanfi量表”分组计算治疗后单一症状和体征的疗效;结果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眩晕等肾阴虚证相关性症状的疗效经单向有序X‘检验,P<0.05,组问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性激素指标疗效比较;经们Icoxon检验;P叩.05,有显着性意义,说明六味地黄汤在对肾阴虚证性激素指标的疗效优于‘啡肾阴虚证”。从两组 NEI指标疗效来看,经W Icoxon检验,P硼.05,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六味地黄汤对肾阴虚证和“非肾阴虚证”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 NE网络调节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从六味地黄汤对糖尿病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两个病种“异病同治”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六味地黄汤对这两个病种的肾阴虚证无论是症状学还是特异性指标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

本刊编辑部[10](1986)在《仲景研究论文目录集(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麻杏合剂治疗小儿肺炎初步观察报告李连达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年2月端正对《伤寒论》的认识 张志民 浙江中医杂志1959年3期针药并用治疗热入血室 林一杏 浙江中医杂志(3):46 1959加减“白头翁汤”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旅大市传染病医院 辽宁医学杂志(3):32 1959桃花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的初步体会李健颐(4):162 1959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间日疟及三日疟经验介绍 刘光汉 中医杂志1959年4期桂枝汤类方治验二例 莫万国译 浙江中医杂志(6):37 1959

二、半夏泻心汤治验四例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夏泻心汤治验四例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黄连汤的历史源流与研究现状
    1 黄连汤的来源、名称与组成
    2 黄连汤历代论述
        2.1 影响力最大的早期方论
        2.2 寒与热的具体定位
        2.3 中虚之说
        2.4 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
        2.5 黄连汤证在六经中的定位
    3 黄连汤药理研究进展
        3.1 黄连汤的药理研究
        3.2 黄连汤与其他方比较的药理研究
    4 关于黄连汤的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1.1 以临床资料为对象
        1.2 以适用体质与适用病症为目标
        1.3 从临床数据到方证阐述
    2 黄连汤范围确定
        2.1 黄连汤与进退黄连汤
        2.2 黄连汤原方组成确定
    3 临床资料来源
    4 纳入标准
        4.1 黄连汤医案纳入标准
        4.2 黄连汤临床研究纳入标准
    5 数据整理
    6 数据分析
        6.1 统计软件
        6.2 黄连汤医案数据分析
        6.3 黄连汤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黄连汤医案分析
        1.1 医案中体质特征分析
        1.2 医案中症状分析
        1.3 医案中疾病分析
        1.4 医案中病因分析
        1.5 医案中病机分析
        1.6 医案中处方分析
        1.7 小结
    2 黄连汤临床研究分析
        2.1 临床研究综合概况
        2.2 临床研究具体综述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讨论
    1 黄连汤适用体质
        1.1 身体特征
        1.2 心理特征
        1.3 发病趋向与生活方式
        1.4 体质解释
        1.5 典型病例
    2 黄连汤适用病症
        2.1 黄连汤适用症状类型
        2.2 黄连汤适用疾病类型
        2.3 黄连汤适用病症归纳
    3 黄连汤原文解释
        3.1 伤寒
        3.2 胸中有热
        3.3 胃中有邪气
        3.4 腹中痛
        3.5 欲呕吐
        3.6 昼三夜二
    4 黄连汤方证鉴别
        4.1 与半夏泻心汤证的鉴别
        4.2 与小柴胡汤证的鉴别
        4.3 与小建中汤证的鉴别
        4.4 与乌梅丸证的鉴别
    5 黄连汤加减及注意事项
    6 结论
        6.1 黄连汤方证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黄连汤医案数据库内容与术语规范
    附录2 黄连汤类方分析
致谢
作者简介

(2)清代医家运用《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运用
        1 中医临床文献数据挖掘
        2 中药数据分析
        3 方剂数据分析
        4 中医证候分析
        5 小结
    二、《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研究概况
        1 《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炮制规律研究
        2 《伤寒论》中毒性药物配伍规律研究
        3 《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剂量剂型研究
        4 《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煎服方法研究
        5 《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运用规律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数据标准
    3 数据规范
    4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1 附子
    2 半夏
    3 芒硝
    4 杏仁
    5 吴茱萸
    6 瓜蒂
    7 大戟甘遂芫花
    8 水蛭虻虫
    9 商陆
    10 蜀漆
    11 巴豆
第三部分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附录一《伤寒论》中的毒性药物及经方概述
    1 附子
    2 半夏
    3 杏仁
    4 芒硝
    5 甘遂
    6 吴茱萸
    7 水蛭
    8 虻虫
    9 蜀漆
    10 大戟
    11 芫花
    12 巴豆
    13 蜀椒
    14 瓜蒂
    15 商陆
附录二 中药毒性论
    一、中药毒性的概念
        1. 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2. 现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二、中药毒性的分级
        1. 传统毒性分级
        2. 现代毒性分级
    三、总结与讨论

(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3.1 研究思路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3.1.2 体质
        3.1.3 主治疾病谱
        3.1.4 小结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3.3.1 诊断
        3.3.2 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1 大柴胡汤源流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2.2.1 少阳阳明合病
        2.2.2 少阳病
        2.2.3 阳明病
        2.2.4 三阳合病
        2.2.5 太阴病
        2.2.6 少阴病
        2.2.7 矛盾说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3.1.1 消化系统
        3.1.2 心血管系统
        3.1.3 调节代谢作用
        3.1.4 免疫调节作用
        3.1.5 血液系统
        3.1.6 内分泌系统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3.1.8 抗炎作用
        3.1.9 抗病原体
        3.1.10 抗过敏作用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3.2.1 传染病
        3.2.2 呼吸系统疾病
        3.2.3 循环系统疾病
        3.2.4 消化系统疾病
        3.2.5 泌尿系统疾病
        3.2.6 生殖系统疾病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3.2.9 神经系统疾病
        3.2.10 骨科疾病
        3.2.11 妇产科疾病
        3.2.12 皮肤病
        3.2.13 五官科疾病
        3.2.14 精神疾病
        3.2.15 发热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库建立
        1.1.3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药物剂量分析
        2.3 小结
    3 讨论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3.2.1 关于大柴胡汤
        3.2.2 主治疾病谱
        3.2.3 体质
        3.2.4 临床表现特点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白头翁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白头翁汤相关文献概述
    1.1 白头翁汤的方源与组成
    1.2 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1.2.1 白头翁汤的古代应用
        1.2.2 白头翁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1.3 白头翁汤的现代药理相关研究
第二章 白头翁汤的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资料收集
        2.1.2 资料整理
        2.1.3 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2.1 白头翁汤原文研究
        2.2.2 白头翁汤类方研究
第三章 白头翁汤在台湾的应用体会
第四章 讨论
    4.1 白头翁汤的应用指征
        4.1.1 白头翁汤的疾病谱
        4.1.2 白头翁汤方证
        4.1.3 白头翁汤常用加减药物探讨
    4.2 白头翁汤的类证鉴别
        4.2.1 葛根芩连汤
        4.2.2 黄芩汤
        4.2.3 乌梅丸
    4.3 白头翁汤方应用的其它相关问题
        4.3.1 白头翁汤的剂量、剂型及给药方法
        4.3.2 白头翁汤的禁忌症
第五章 结语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桂枝茯苓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内容
    1 方证
        1.1 方证的源流
        1.2 对方证的不同理解
        1.3 本文的方证范畴
    2 体质
        2.1 体质学说源流
        2.2 《伤寒杂病论》中的体质思想
        2.3 本文的体质范畴
        2.4 桂枝茯苓丸体质与传统瘀血体质的区别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文献收集
        1.1 古代文献
        1.2 近现代文献
    2 文献确认
    3 文献分析及研究方法选择
        3.1 古代文献构成及研究方法
        3.2 近现代(国内)文献构成及研究方法
        3.3 日本文献构成及研究方法
        3.4 结果讨论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古代文献研究
        1.1 方论类文献
        1.2 方剂类文献
        1.3 结论
    2. 近现代(国内)文献研究
        2.1 临床观察类文献
        2.2 医案类文献
        2.3 医论类文献
        2.4 结论
    3. 日本文献研究
        3.1 医案类文献
        3.2 医论类文献
        3.3 结论
    4. 黄煌教授对桂枝茯苓丸方证的认识
        4.1 定位
        4.2 典型指征
        4.3 体质状态
        4.4 疾病谱
        4.5 典型病例
    5. 药理及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6. 桂枝茯苓丸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
        6.1 桂的基原
        6.2 芍药的基原
        6.3 本方的剂型
        6.4 本方的剂量
        6.5 本方的副作用及服用禁忌
第四章 讨论
    1. 不同时代桂枝茯苓丸应用思路探讨
        1.1 特殊功效的幽微传承
        1.2 活血消症的现代扩展
        1.3 据证定方的独辟蹊径
        1.4 辨体施治的细微观察
    2. 桂枝茯苓丸方证探讨
        2.1 典型指征
        2.2 体质状态
        2.3 疾病谱
    3. 方证鉴别
        3.1 桃核承气汤
        3.2 当归芍药散
        3.3 大黄(庶虫)虫丸
        3.4 血府逐瘀汤
        3.5 少腹逐瘀汤
    4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1 桂枝茯苓丸药理及实验研究进展
附录2 桂枝茯苓丸抗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附录3 失眠治验一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吴茱萸汤抗消化性溃疡药效学及作用机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一) 古代医家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演变
        (二) 现代运用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状况
    二、吴茱萸汤的古今研究进展
        (一) 历代医家对吴茱萸汤注解及论述
        (二) 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三) 吴茱萸汤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三、消化性溃疡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一)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与病因
        (二) 攻击因子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三) 保护因子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物与试剂
        (三)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一) 大鼠应激型溃疡
        (二) 大鼠醋酸型溃疡
        (三) 大鼠幽门结扎型溃疡
    三、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个人简历

(7)《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韩医学发展简史及其《伤寒论》到韩国的传入史
    1 韩国医学发展简史
    2 《伤寒论》到韩国的传入史
第二章 韩国古代《伤寒论》发展史(从统一新罗时期到解放前)
    1 许浚的《东医宝鉴》
        1.1 许浚的生平与《东医宝鉴》出现的时代背景
        1.2 《东医宝鉴》的主要学术思想
        1.3 《东医宝鉴》与《伤寒论》
    2 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
        2.1 东武李济马的生平与四象医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2.2 四象医学与既存医学
        2.3 四象医学的主要学术思想
        2.4 《伤寒论》对四象医学的影响
第三章 韩国现代《伤寒论》发展史(解放后)
    1 《伤寒论》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
        1.1 《伤寒论》的翻译与注释
        1.2 《伤寒论》理论体系研究
        1.3 《伤寒论》文献整理和研究
    2 《伤寒论》方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
        2.1 《伤寒论》方基础实验研究
        2.2 《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
        2.2.1 类方的系统研究
        2.2.2 《伤寒论》方的临床治疗案例
第四章 韩国现代《伤寒论》教育
    1 韩国主要韩医科大学及教育现状
    2 韩国韩医科大学《伤寒论》课程及讲义
第五章 展望韩国《伤寒论》学术发展前景
    1 韩国的韩医学与朝鲜的东医学
    2 韩医学乃至《伤寒论》研究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 韩医学和《伤寒论》在韩国的发展前景
参考书籍和文献
附表:韩国历史年代简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经方治疗疑难杂证四则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疸
2 口疮
3 癫证
4 呃逆

(9)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上篇理论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六味地黄丸(汤)文献研究
        1 六味地黄丸(汤)古代文献研究
        2 六味地黄丸(汤)现代文献研究
        2.1 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进展
        2.2 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 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 “异病同治”治则的理论研究
    小结
下篇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试验方案
    第一部分 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1 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临床试验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1.3 观察项目
        1.4 观察结果
        2 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非肾阴虚证”的临床试验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2.3 观察项目
        2.4 观察结果
        3 肾阴虚证组与“非肾阴虚证”组疗效比较
        3.1 病例来源
        3.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3.3 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组间疗效比较
        小结
    第二部分 六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4 六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试验
        4.1 病例来源
        4.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4.3 观察项目
        4.4 观察结果
        5 六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非肾阴虚证”的临床试验
        5.1 病例来源
        5.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5.3 观察项目
        5.4 观察结果
        6 六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组与“非肾阴虚证”组疗效比较
        6.1 病例来源
        6.2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6.3 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组间疗效比较
        小结
综合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四、半夏泻心汤治验四例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连汤方证研究[D]. Daniel Eng(伍天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清代医家运用《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规律研究[D]. 赵占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
  • [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4]白头翁汤方证研究[D]. 陈薇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5]桂枝茯苓丸方证研究[D]. 张亮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6]吴茱萸汤抗消化性溃疡药效学及作用机理实验研究[D]. 王皓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 [7]《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D]. 李恩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8]经方治疗疑难杂证四则举隅[J]. 李宝勤. 中医药学刊, 2005(04)
  • [9]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尹英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 [10]仲景研究论文目录集(续)[J]. 本刊编辑部. 国医论坛, 1986(03)

标签:;  ;  ;  ;  ;  

半夏泻心汤四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