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一、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1](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卢瑛[2](2019)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修订适合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测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对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全方位感触,与量性研究互补,挖掘量性研究结果中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其急救能力的深层次影响,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修订了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人口统计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调查上海手术室适任证书培训基地4家医院432名护士的急救能力等现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目的性选样抽取量性研究样本中的8位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为2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7。(2)本研究测得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为110.95±13.09,呈较高水平。(3)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具备急诊工作经验、参加过急救或是急救培训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较高。(4)本研究的最佳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9个因素共可以解释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47.1%的变异(Adjusted R2=0.471)。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5)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的焦点小组访谈,得出个人的成败经验及归因、替代经验或模仿、他人的评价、身心状态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使命感、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上级支持、合理授权、重视护士贡献、提供培训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组织支持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评价。(2)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呈现较高水平。(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可见,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手术室管理者为其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保持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确保护理质量。(4)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针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组织支持感的可控影响因素,形成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相应策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白舸[3](2019)在《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Goal-运用GROW教练模型设计护士分层培训的研究路线;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需求;制定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内容;为规范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1)Reality-采用《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调查问卷》对研究医院各层级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目前的培训现状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2)Option-充分查阅现有的文献,并结合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结果,拟定《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初稿。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条目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定量评分。结合筛选指标和专家意见,对各级内容进行梳理,初步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3)Way forward-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从而进行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分层体系是否有逻辑混乱,最终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1)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N0、N1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知识;N2、N3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技术;N4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护士长最高培训需求为行政管理能力。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培训和接受培训时间对护士的培训需求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总体为4.09±0.55。培训内容需求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专业技术、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2)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专家函询: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1±0.04,两轮函询的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566和0.607,经过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01;(3)护士培训体系的指标权重设置: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比例为专业知识(0.3488)、专业技术(0.3488)、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0.1163)、教学科研(0.1163)、护理管理能力(0.0698)。对培训体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等于0。结论(1)通过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护理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护士的培训需求受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接受培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越来越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护士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更倾向于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同层级护士的最高培训需求符合各层级护士的能力要求;(2)通过Delphi法和AHP法结合,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教学科研、护理管理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49个三级指标。培训体系的设置符合逻辑,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3)本研究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具有层次鲜明的结构特点,各层级护士的分层培训重点与护士的分层培训需求一致,并符合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体现了护士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宋玲[4](2015)在《浅谈提升院前急救的护理品质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院前急救突发、突变、情况复杂等特点,就国家对院前急救护理的相关规范及从业多年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理解,笔者从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建立完善的院前护理应对体制、从管理角度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这三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有力地说明了这三点对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品质的重要性。

王小燕,邝素飞,欧国芝,吴永萍[5](2012)在《“5S”在移动ICU规范化管理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规范移动ICU流程化护理管理,尝试运用"5S"管理模式优化移动ICU出诊工作流程,提高安全转诊流程,进而提高专科护士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整体急救护理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09年12月32例移动ICU接诊患者存在的风险问题,科室于2010年1月有针对性地实施"5S"管理方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效果。结果运用"5S"管理方法,对急救物品完好率、一般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4项指标进行前后比较,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有所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结论将"5S"管理方法应用于移动ICU的转诊,实现"无缝隙转运",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

李仕芬,杨芬,谭春萍[6](2001)在《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文中认为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 ,院前急救已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及病人伤残率和病死率。如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笔者认为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是关键。

李仕芬,杨芬,谭春萍[7](2001)在《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钟佳,李淑兰,刘竹英,杨柳青[8](2018)在《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综合病例站点式引导培训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入急诊科实习的2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施行以综合案例站点式引导培训结合医护协作演练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护生急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护生急救能力评价较高,除了急救知识储备与科研创新外,各项评价项目均高于干预前各项指标(P<0.05),且护生对该教学模式的高度认可,总满意度为94.35%。结论:利用综合案例站点式培训结合医护协作演练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生急救能力和技能,提高护生满意度。

笃铭丽[9](2018)在《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在通过Delphi法构建符合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心脏介入领域发展要求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能够在进一步研究中成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任用、评估、培训及评价的规范体系,为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并希望未来会成立专科学校或学校开展相关专科教育,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来培养合格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及专家讨论法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应用“问卷星+微信”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系数、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等数据,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权重,最终确立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1.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说明“问卷星+微信”平台可以保证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提高专家的积极性。2.专家的权威程度方面:判断系数为0.7000.900,熟悉程度为0.7201.000,权威系数为0.7100.950。3.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4,0.322,0.285,K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4.形成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64个三级指标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分别为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级指标分别为职业纪律、爱岗敬业、计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控制能力、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应急能力、院感防控能力、英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培训能力、科研学习能力。5.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赋值分别为:0.417、0.062、0.263、0.160、0.098;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为0.0080.278;三级指标组合权重为0.0010.111。各判断矩阵的CI值为0.0000.046,CR值为0.0000.04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问卷星+微信”平台可以确保问卷的回收率,提高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程度高及意见的协调程度较好,形成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中心脏介入专科护士任用、评估、培训及评价的规范体系,为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为学校护理教育专科护士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邓辉,左凤林,向燕卿[10](2015)在《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院校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方法研究对象是我校2010级和2011级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三年制学生,借助"三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理事会"平台,采用院校合作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学生评教、带教老师评价、行业评价等方法 ,评价分析院校合作方式培养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人才的效果。结果 2011级学生对急救护理专业方向课程的校内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的评价均高于2010级学生(P<0.05);急诊科、ICU护士长对83例试验组护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认为49%护生为优秀,51%为良好;对照组护生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94.2%,专业对口就业率85.7%,试验组护生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00%,专业对口就业率97.7%。结论院校合作培养促进了护生专业水平和可持续能力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护生对教学满意度高,也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二、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3.2.2 文献检索策略
        3.2.3 文献质量评价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3.3 研究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内容分析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纳入标准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4.3 研究方法
        4.3.1 制定访谈提纲
        4.3.2 资料收集方法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4.3.4 伦理学原则
        4.3.5 质量控制
    4.4 研究结果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4.4.2 主题提炼
    4.5 小结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专家遴选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5.2.3 函询过程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5 伦理原则
    5.3 研究结果
        5.3.1 专家基本情况
        5.3.2 专家意见整理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第七章 讨论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性
    8.3 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见图1-2)
2 文献回顾
    2.1 护士急救能力的培养进展
    2.2 护士急救能力相关评价工具
    2.3 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2.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2.3.2 个人因素
        2.3.3 组织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修订《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原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简介
        3.2.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修订
        3.2.3 质量控制
        3.2.4 预调查
    3.3 研究结果
        3.3.1 护士一般资料(见表3-2)
        3.3.2 效度评价(见表3-3)
        3.3.3 信度评价
        3.3.4 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4 讨论
        3.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效度分析
        3.4.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信度分析
4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
        4.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3.3 统计描述
    4.4 讨论
        4.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情况
        4.4.2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3 自我效能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4 应对方式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5 组织支持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5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质性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5.3.2 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5.3.3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
        5.3.4 相关人口社会学因素
    5.4 讨论
        5.4.1 依据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2 依据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3 依据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5 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性与展望
    6.3 创新点
    6.4 本研究对护理管理的建议
        6.4.1 发挥组织支持优势,提升急救质量
        6.4.2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急救能力
        6.4.3 因人而异开展工作,聚焦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附件一:《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附件二:知情同意书
致谢
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3)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Goal-文献回顾及研究设想
    1.1 护士分层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GROW教练模型
    1.3 研究相关概念
    1.4 研究设想
第二部分 Reality-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部分 Option-护士分层培训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对培训内容设置的启示
    3.2 对象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部分 Way forward-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权重设置和体系建立
    4.1 对象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5.1 本研究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下一步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浅谈提升院前急救的护理品质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
二、建立完善的院前护理应对体制
三、从管理角度加强院前急救护理

(5)“5S”在移动ICU规范化管理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7月接诊122例移动ICU患者,
    1.2 移动ICU基本情况
2 实施方法
    2.1 组织阶段:
    2.2 计划阶段:
    2.3 实施阶段具体情况
        2.3.1 常整理:
        2.3.2 常整顿:
        2.3.3 常清扫:
        2.3.4 常清洁:
        2.3.5 常自律:
3 结果
    3.1 自移动ICU车辆实施“5S”管理方法以来, 改变以往操作混乱,
    3.2 通过“5S”管理模式的运用, 对急救物品完好率、一般差错发
    3.3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 提升护理人员职业修养, 专业人员在车
4 小结

(6)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 政治素质:
    (二) 职业素质:
    (三) 业务素质:
    (四) 技能素质:
    (五) 科学文化素质:
    (六) 心理素质:
    (七) 身体素质: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院前护理人员素质教育
三、加强素质教育的体会

(8)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
        1.2.2 教学实施
        1.2.3 实施路线
        1.2.4 案例介绍
    1.3 研究工具
        1.3.1 护生急救能力评价
        1.3.2 护生满意度评价
        1.3.3 护生考核成绩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护生急救能力评分比较
    2.2 护生满意度评价
    2.3 护生考核成绩评价
3 讨论
    3.1 提高护生急救能力
    3.2 提高护生满意度
    3.3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9)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汉缩略名词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2 介入专科护士
    3 国内外心脏/介入专科护士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层次分析法设置评价指标的权重
    1 建立目标图
    2 构建判断矩阵
    3 分析过程
    4 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对于专家意见的处理方法
    2 各指标权重分析
    3 与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区别
    4 与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区别
第五部分 总结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的创新性
    4 研究的局限性
    5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第1轮)
附录2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第2轮)
附录3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10)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院校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
2方法
3结果
    3.1学生评价结果
    3.2护士长对学生评价结果
    3.3行业评价结果
4讨论

四、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2]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卢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D]. 白舸.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4]浅谈提升院前急救的护理品质的措施[J]. 宋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5(02)
  • [5]“5S”在移动ICU规范化管理的运用[J]. 王小燕,邝素飞,欧国芝,吴永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10)
  • [6]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急救护理质量[J]. 李仕芬,杨芬,谭春萍. 西藏医药杂志, 2001(S1)
  • [7]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体会[J]. 李仕芬,杨芬,谭春萍. 云南医药, 2001(01)
  • [8]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钟佳,李淑兰,刘竹英,杨柳青. 齐鲁护理杂志, 2018(10)
  • [9]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D]. 笃铭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院校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J]. 邓辉,左凤林,向燕卿. 护理学报, 2015(16)

标签:;  ;  ;  ;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