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试题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加强试题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一、加强审题训练 培养计算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皇甫倩[1](2016)在《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矫正》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发展、文化建设还是社会进步,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在应试教育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中,为了考高分而盲目地开展“题海战术”,只关注学生的做题数量而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从而导致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讲了一类题,不会做一道题”等化学问题解决障碍的现状仍屡见不鲜。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和辅导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中这一典型问题的分析,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研究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接着,为了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对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地界定;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书籍的基础上,根据界定的核心概念以及研究的内容,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相对细致、全面的述评;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对高中化学计算问题解决相关理论的梳理。本章节是后续开展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根据研究内容,从理论上对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介绍了几种经典的问题解决心理机制模型,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特点,提出了“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过程的心理机制模型”。第二章是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分析及能力水平标准的构建。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深层探析。第一小节首先剖析了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本质,即“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接着阐释了化学计算类问题的特点。第二小节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化学计算类问题的划分方法和解法总结。在第三小节中,在总结了前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质以及活动结构流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构建了“化学计算类问题解析活动的模型图”;接着明确了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的构成要素;最后在参考了诸多能力水平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水平”,并详细制定了“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描述”,这些理论工具的构建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材料。第三章是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的开发。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章节之一,它分别从1、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开发的理论基础;2、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开发的开发程序;3、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项目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的开发。本研究主要以化学教学诊断学、认知诊断理论、化学解题障碍诊断模型以及化学解题障碍诊断流程为工具开发的核心理论基础,基于学习进阶的结构框架,设计研发了本研究的开发程序。根据第二章所指定的“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描述”,编制了“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该诊断测试卷进行了三轮试测,用SPSS17.0对每一次试测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检验工具的质量。经过三次检验,该工具符合大规模测试的要求,具有较为合理的信度、效度、难度以及区分度。我们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教学诊断学的原理,又设计了“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解析卷”,结合“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一起投入到大规模测试中,旨在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探究学生障碍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是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实证研究。本部分是该研究的重点章节,这一章将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好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维度。诊断将以5个水平层级为“经度”,5种障碍类型(审题性障碍、思维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心理性障碍以及运算型障碍)为“维度”,分别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中生开展诊断测试。这一节是介绍着五种障碍类型的特点、表现。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对诊断方法的介绍以及诊断工具的分析。将利用之前所开发的诊断工具运用到大规模诊断测试中去,所获得测试结果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诊断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四部分则是呈现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类型、成因存在着年级差异和学业水平差异,而性别差异则并不显着。第五章是对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及矫正策略。本部分主要从问题解决的主体和客体两个层面对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予以挖掘。此外,针对引发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五大类型提出了若干条矫正措施。第六章是研究总结。这一部分是对研究的一个整体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本研究的结论:1、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普遍不高;2、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成因繁杂;3、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可诊可矫。在对未来研究的展望部分,提出了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研究的三个努力的方向:第一、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产生的心理成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二、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矫正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第三、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尚待进一步深入。本研究以定量化水平能力的划分为基础,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在不同的计算能力水平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中生,其在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障碍的类型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策略,这不仅对我国当前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意义。然而,本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的运用、实证的设计、数据的取样、分析的方法、结果的阐释等方法依旧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仍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胡珂[2](2019)在《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纠正》文中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习平面几何是学生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意识和今后几何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中应试教育的特征还是较为明显,诸如为了考取高分而盲目地开展“题海战术”,只注重学生做题数量而忽略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讲了一类题,不会做一道题”等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现状仍屡见不鲜。翻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聚焦于我国基础教育中上述典型问题的现状与特征,从平面几何入手,关于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纠正的研究尚显不足。基于此,研究以文献法、测试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长沙市某中学四个班级,共193名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历时3个月。研究数据主要通过spss软件、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相关分析。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首先阐述了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对国内外关于平面几何问题的研究现状、解决障碍、教育诊断及纠正进行综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本研究的意义。其次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部分,对研究的理论基础作了较为详实的阐释。再次是关于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实证研究。它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类型诊断,制定了《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作为研究的工具,通过分析测试卷的答题情况及结合前人的部分研究结论,将学生解题障碍归入四个类型。第二部分是对问题解决障碍的原因诊断,通过对《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调查问卷》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旨在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究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最后,根据研究发现的四种类型的障碍提出了若干条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初中平面几何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参考建议。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初中生解平面几何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障碍:审题性障碍,思维性障碍,心理性障碍,运算型障碍;每种障碍产生的内在原因纷繁复杂。关于平面几何解题障碍的纠正策略是:对于审题性障碍,则要“三审”、“三思”,克服长题恐惧,边读题边标注;对于思维性障碍,则要优化认知结构,加强变式练习;对于心理性障碍,可以通过克服心理定势,加强归因训练来改善;对于运算型障碍,可以通过端正学生的运算认识,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进行纠正。

杨丽莉[3](2014)在《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计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其中计算正确、熟练程度,计算方法的灵活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中国知网上看到的对小学计算有关的研究多见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或提高,比如:小学估算能力研究,小学中段计算能力教学实验研究等;对小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的只针对低年级,鲜见针对小学各年级的。本文采用对全体数学老师访谈、对学生面谈作业和考卷错误的思维过程,以及对学生家庭作业错题的采集,对本人任教的学校小学阶段全部年级计算错误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其错误原因,并针对错误原因提出减少计算错误的对策。计算错误的类型有:抄写上的错误、审题错误、书写不规范以及不会检查出现的错误。对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学生、家长包括老师在内总是认为是学生马虎、不认真、粗心所致,其实不然。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要么是对运算意义不甚理解,要么就是没有掌握必要的运算知识和技能,要么是数感差、算法单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检查,不理解检查的涵义、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作着玩着。减少错误的对策有:首先,学生、家长和老师要正确认识出错的原因,不要一概的归为是马虎所致。其次,对教师教的建议是,应加强算理教学,加深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加强估算教学,培养良好的数感。最后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是,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注重写作业方法的指导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重视检查作业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杨南南[4](2020)在《基于元认知理论下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提出基于时代要求与17版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而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升刚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屡错屡犯”的现象相当普遍,本研究从元认知理论切入,分别测量了排名靠前、排名中等、排名靠后三类学生的物理元认知水平和物理错题成因,并结合这两个调查统计,诊断分析出三类学生的物理错题成因。最后针对三类学生的错题成因诊断,提出了以降低出错率、优化物理元认知水平为目的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所依据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明确了物理元认知水平可分为3个维度和9个子维度。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年级125名学生的物理元认知水平、物理错题成因进行了调查。一方面,通过对三类学生的物理元认知水平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学生的物理元认知水平与物理成绩排名呈正相关;三类学生的物理元认知体验普遍偏低,尤其是情感体验子维度的得分更低;排名中等和排名靠后学生的物理元认知知识维度偏低;排名靠后学生的物理元认知监控维度得分最低等。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物理错题成因调查,诊断分析出三类学生的错题成因普遍表现为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排名靠前学生在简单题目的审题上不够重视;排名中等和排名靠后学生在物理思维方面有待提升等。第三部分是基于元认知理论,并结合归因理论和试误学习理论,针对三类学生的物理错题成因诊断,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优化的教学建议。排名靠前学生应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注重深入反思,提升物理元认知监控能力。排名中等学生应提升审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弱化思维定势负迁移。排名靠后学生应激发物理学习动机;夯实物理基础;提升物理思维能力。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案例的展示和分析。第四部分对本课题研究的结论、不足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吴鑫德[5](2006)在《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和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途径,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新的视野,为高中化学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及质量突破提供基础,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科问题解决及思维补充化学学科的研究案例。 本研究在对问题与问题解决、思维及思维策略、网络课程与网络学习、能力培养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拟将解决下列四个主要问题: (1) 了解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状况及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2) 提取化学问题解决有效思维策略; (3) 在课堂环境下,探索化学思维策略短期实验训练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4) 在网络环境下,探索长久保持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实验效应的方法和途径; 为此,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六个循序渐进的研究(包括2个调查、3个口语报告实验、5个教学实验),以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研究一、首先,对949名高中生开展了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高中化学教与学两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因素,对7所中学的22名化学教师和50名高中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对13所中学的3054名高中生进行了封闭式问卷调查,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了解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重要程度。 研究二、采用4×2被试内实验设计,以3个高中化学试题为材料,以湖南师大附中等6所中学的21名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口语报告实验,以探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不同阶段反应时的差异性,以及根据优生与中等生提取化学解题有效思维策略的可能性。 研究三、采用2×2被试内实验设计,以湖南省长沙县一中和株洲市601中学高二年级56名学生为被试,以6个高中化学试题为材料,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口语报告实验,探索高中优生和中等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差异,并通过优生和中等生解题思维过程的个案分

尹成国[6](2019)在《朝鲜族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吉市某朝鲜族小学四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进行了 10多年的课程改革,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数学学业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2013年12月吉林省教育厅印发的《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的通知第四十六条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全科合格率不低于97%,初中则不低于95%;这表明对小学阶段各科的合格率都有很高的要求,但考虑到各个学校,地区的情况和学生水平,教师队伍水平有限,很难达到这个标准,特别是对于应用能力强的数学科目而言,更是很难达成目标所要达成的标准。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处于转折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也随之加速提高,从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慢慢转变。本文通过对某朝鲜族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试卷进行合理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找到影响朝鲜族小学数学学业水平的原因,从而提高朝鲜族小学校的数学学业水平。本文采用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延吉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具体访谈了48名学生(以1班S1-1~S1-8,2班S2-1~S2-8的标准依次排序)和三位小学数学教师T1,T2和T3,通过课堂观察和对教师、学生进行的访谈,以及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具体分析,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真实样态,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教师提升学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给予了有效策略和建议,总体提升朝鲜族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整体学业水平。本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通过朝鲜族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试卷分析以及三位老师的访谈我们看出,该校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呈现偏低的状态。经过整理与分析,本文最终形成以下结论:(一)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整体水平较低,基础概念不清,问题解决能力薄弱。(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与审题能力是影响朝鲜族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主要动因。(三)错题整理与反思习惯是朝鲜族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发展的有效保障。基于上述结论,得出一下建议:(一)有效开展错题分析意识,提高数学学业水平。(二)提升审题能力,提高数学学业水平。(三)夯实基础,提升综合知识能力。(四)加强训练,规范数学书写习惯。

杨丽丹[7](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以常熟市L小学为例》文中认为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今后生活和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趋势。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范畴中,运算能力属于基本内容,所涵盖的内容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它为运算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借鉴核心素养的理论,将此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通过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和运算能力的研究现状,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经过分析,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项研究的内容以常熟市L小学为例,通过对不同学段的三个年级共2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六位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去了解小学运算教学的现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旧知”掌握情况不到位,影响新知的学习;第二,缺少运算思路的探究过程,忽视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过程;第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是计算习惯较差;第四,没有遵循相应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第五,缺乏数学核心思想的引领。基于上述调查结论,本研究认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得出了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有: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针对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差异性,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建议,并落实到运算能力的不同方面,具体包括: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运算教学的规律;重视运算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品格。

刘日红[8](2019)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育的不同领域中应用和探索。微课作为新时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手段,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使用。本文通过研究微课及“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利用现有九年级电学计算题的教学机会,将计算题解题型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并结合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成绩分析、教学案例分析等,探讨在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中应计算题解题型微课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和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对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有不同的程度的促进作用:一是学习兴趣、动力维度,能保持学生学习激情,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二是能提高学生的审题和思维能力,对学生有效的解题及解题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三是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专注的学习及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使用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教学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开发的人力及硬件、教学经验和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度等。最后笔者还总结出了本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展望,希望能为想要使用计算题解题型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借鉴,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杨亚萍[9](2016)在《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缘由有两方面:一是数的运算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计算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了大半部分。二是我国小学生的计算技能历来受到国际上的称赞,小学计算教学有着优良传统和自己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教学该做如何开展小学教师和学生关于计算教与学方面的实施现状,总结昆明市计算教变化。这项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项:首先,学取得的成果和计算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不同课型,搜集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案例,结合调查研究和这项研究中选取的理论基础,探讨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研究的主要结论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人教版数学教材(2013年审定版)中关于计算教学内容有新变化,体现在内容变化和教法变化两个方面,特别是注意落实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第二,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昆明市小学生的计算水平现状有如下特点:(1)学生的计算兴趣上,计算兴趣和计算成绩呈正相关,但是仍有部分同学不喜欢计算;(2)学习态度方面,三年级学生好于六年级学生;(3)城内小学的学生和城郊结合部小学的学生计算水平相差不大,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方面,城内小学的学生好于城郊结合部小学的学生;(4)计算出错现象很普遍,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第三,教师的计算教学存在相似的困惑,主要有:算理与算法的关系问题,估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等方面,同时被调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昆明市小学一线教师总体教学水准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准相比有较大差距。第四,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小学计算教学策略有:(1)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与态度的培养;(2)引导学生领悟算理,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3)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4)注重练习的分层和形式多样;(5)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吕源[10](2019)在《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的科学技术要得到持续发展,人才是根本保障,而高中教育对合格人才的培养既责无旁贷又举足轻重。进入21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是最近几年,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习题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习题课不仅在高中物理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一是接受式学习,教师满堂灌,不给学生任何思考、讨论、合作学习、反思的机会;二是题海战术,让学生苦苦挣扎在频繁的解题练习之中。这些习题课是低效的课堂,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不会有效地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如何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落实新课改理念,改变传统的习题课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一课题值得探究和实践。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国内外对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对笔者工作的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部分学生和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并辅以部分物理教师的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到目前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剖析。3、依据调查的结果,在相关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笔者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经验,经过探索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习题课教学策略。4、依据提出的教学策略,通过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经过检测证明实验班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佐证了相应策略的可行性。

二、加强审题训练 培养计算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审题训练 培养计算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二、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
        三、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
        四、诊断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研究的现状分析
        二、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教学诊断研究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相关理论的梳理
    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
        一、试误学习理论
        二、信息加工理论
        三、知识表征与心理结构表征
        四、顿悟思维
        五、解题能力
        六、知识缺陷与解题能力障碍
    第二节 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主要观点阐述
        一、杜威的“五阶段”论
        二、奥苏贝尔的“四阶段”论
        三、布兰斯福特的IDEAL模式
    第三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主要观点阐述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机制
        二、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分析及能力水平标准的构建
    第一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本质剖析与特点阐释
        一、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本质剖析
        二、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特点阐释
    第二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基本类型与解法总结
        一、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基本类型
        二、化学计算类问题的解法总结
    第三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结构及层次探析
        一、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活动结构的解析
        二、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的构成要素
        三、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标准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教学诊断学
        二、认知诊断理论
        三、化学解题障碍诊断模式
        四、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类型的划分标准
        五、化学解题障碍诊断的流程
    第二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的开发程序
    第三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项目的设计
        一、诊断工具的编制
        二、诊断工具的质量检验及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实证过程
        一、实证研究的组成
        二、诊断工具的分析
    第二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的总体情况与障碍表现
        一、总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二、障碍表现的归纳与测查
    第三节 不同年级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比较
        一、不同年级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的整体比较
        二、不同年级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各水平上的比较
        实证结论总结
    第四节 不同性别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比较
        一、不同性别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的整体比较
        二、不同性别学生在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各水平上的比较
        结论小结
    第五节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比较
        一、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整体比较
        二、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各水平上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第一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从客体层面上对障碍成因的分析
        二、从主体层面上对障碍成因的分析
    第二节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矫正措施
        一、审题性障碍的矫正措施
        二、思维性障碍的矫正措施
        三、知识性障碍的矫正措施
        四、心理性障碍的矫正措施
        五、运算型障碍的矫正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设计与创新:构建了“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
        二、测查与分析:不同群体的障碍不尽相同
        三、诊断与归纳: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成因繁杂
        四、思考与总结: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可诊可矫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工具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实验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计算类解题障碍诊断测试题(第一轮试测)
    附录二 高中化学计算类解题障碍诊断测试题(第二轮试测)
    附录三:高中化学计算类解题障碍诊断测试题(第三轮试测)
    附录四 高中化学计算类解题障碍诊断测试题(大样本诊断测试)
    附录五 高中化学计算类解题障碍诊断测试题——解析卷
    附录六 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2)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纠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平面几何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平面几何问题的解决障碍
        三、平面几何问题的教育诊断
        四、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纠正
        五、综述小结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诊断式教学设计思想
        二、处方性教学原理
        三、范希尔关于几何思维的五个水平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三章 初中平面几何解题障碍的类型诊断
    第一节 平面几何测试卷错误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初中平面解题障碍的归纳
        一、审题性障碍
        二、思维性障碍
        三、心理性障碍
        四、运算型障碍
第四章 初中平面几何解题障碍的原因诊断
    第一节 审题性障碍成因分析
        一、审题意识不强
        二、审题缺乏信心
        三、审题评价不够
        四、审题思考较浅
    第二节 思维性障碍成因分析
        一、认知结构不完善
        二、表征能力欠缺
        三、思维“相似块”干扰
    第三节 心理性障碍成因分析
        一、解题动力偏颇
        二、习得性无助所致
        三、解题意志不坚定
    第四节 运算型障碍成因分析
        一、局部成就心理作祟
        二、缺乏基本技能
        三、现代设备的干扰
第五章 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纠正
    第一节 审题性障碍的纠正措施
        一、“三审”、“三思”
        二、克服长题恐惧
        三、充分挖掘题干隐藏条件
    第二节 思维性障碍的纠正措施
        一、优化认知结构
        二、加强变式练习
    第三节 心理性障碍的纠正措施
        一、克服心理定势
        二、加强归因训练
    第四节 运算型障碍的纠正措施
        一、端正运算认识
        二、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
附录二 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测试卷——解析卷
附录三 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调查问卷
致谢

(3)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1 研究的意义
        1.1.1 小学教材计算内容
        1.1.2 工作生活中的用途
    1.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计算研究综述
第三章 小学生计算错误调查
    3.1 调查的目的
    3.2 调查的对象
    3.3 错误内容展示
第四章 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4.1 对老师访谈计算错误原因
        4.1.1 学生、家长和老师认识有偏差
        4.1.2 对运算意义不甚理解
        4.1.3 没有掌握必要的运算知识和技能
        4.1.4 数感(估算)差
        4.1.5 算法单一
    4.2 对学生面谈作业和考卷错误的原因
        4.2.1 学生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
        4.2.2 不会或不知道怎么检查
        4.2.3 不能认真审题
第五章 减少计算错误的教学对策
    5.1 学生、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出错的原因
    5.2 加强算理教学,加深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5.3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5.4 加强估算教学,培养良好的数感
    5.5 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
    5.6 注重写作业方法的指导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7 重视检查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
    5.8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元认知理论下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问题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试误学习理论
        2.1.2 归因理论
        2.1.3 元认知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错题
        2.2.2 物理元认知水平
第3章 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调查
    3.1 调查的目的
    3.2 调查的对象
    3.3 调查的方法
    3.4 高二三类学生的物理元认知水平调查与分析
        3.4.1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4.2 调查结果数据
        3.4.3 调查结果分析
        3.4.4 调查结果总结
    3.5 定量分析高二物理错题成因的研究内容与过程
        3.5.1 研究准备
        3.5.2 调查结果数据与分析
        3.5.3 调查结果总结
第4章 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
    4.1 排名靠前学生的错题成因诊断分析
        4.1.1 思维定势的负迁移
        4.1.2 思考不够细致和全面
    4.2 排名中等学生的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
        4.2.1 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2.2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4.2.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偏弱
        4.2.4 物理计算的“数学化”倾向
    4.3 排名靠后学生的错题成因诊断分析
        4.3.1 审题能力亟需提高
        4.3.2 物理思维能力偏差
        4.3.3 思维定势的负作用
第5章 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的教学建议
    5.1 排名靠前学生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的教学建议
        5.1.1 进行合理的归因训练,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5.1.2 注重深入反思意识的培养,提升物理元认知监控能力
    5.2 排名中等学生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的教学建议
        5.2.1 字斟句酌,提升审题能力
        5.2.2 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2.3 重视解题过程分析,弱化思维定势负迁移
    5.3 排名靠后学生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的教学建议
        5.3.1 合理归因,激发学习物理动机
        5.3.2 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奠定物理学习能力之基
        5.3.3 以“问题解决”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5.4 教学案例
        5.4.1 测验、校本练习《电路》的典型错题分析教案
        5.4.2 教学案例分析
        5.4.3 评价与反思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相关概念
        1.1.2 相关研究
    1.2 问题提出
        1.2.1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2.2 本研究的问题
        1.2.3 本研究的意义
        1.2.4 本研究的总体假设
        1.2.5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2 研究一: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及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研究材料
        2.2.3 研究程序与方法
        2.2.4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
        2.3.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内容构成分析
        2.3.3 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关于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2.4.2 关于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
    2.5 本研究小结
3 研究二: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材料
        3.3.3 研究设计
        3.3.4 研究程序
        3.3.5 数据统计方法
    3.4 研究结果
        3.4.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各个思维阶段反应时差异比较
        3.4.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策略错误分数差异比较
    3.5 讨论
        3.5.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各个思维阶段反应时的差异
        3.5.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错误的差异
    3.6 本研究小结
4 研究三:课堂环境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材料
        4.3.3 研究设计
        4.3.4 研究方法与步骤
    4.4 结果与分析
        4.4.1 2组主试人工编码数据的相关分析
        4.4.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中策略编码数差异比较
    4.5 讨论
        4.5.1 关于被试及材料的选择
        4.5.2 关于高中优生与中等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差异
        4.5.3 关于不同类型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差异
        4.5.4 高中生成功解决化学问题有效思维策略的个案分析
        4.5.5 关于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
    4.6 本研究小结
5 研究四: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课堂训练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一)高中生化学计算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5.1.1 实验假设
        5.1.2 实验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1.5 本实验小结
    5.2 实验(二):高中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5.2.1 研究假设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
        5.2.5 本实验小结
    5.3 实验(三):高中生化学实验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5.3.1 实验假设
        5.3.2 实验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
        5.3.5 本实验小结
    5.4 本研究小结
6 研究五: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分析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被试
        6.3.2 研究材料
        6.3.3 研究设计
        6.3.4 研究步骤
        6.3.5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能力层次高中生解题思维策略编码数差异分析
        6.4.2 高中生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思维策略编码数差异分析
    6.5 讨论
        6.5.1 网络环境下优生与中等生在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策略的差异
        6.5.2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解决不同类型的化学问题时思维策略的差异
        6.5.3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个案分析
        6.5.4 网络环境下与课堂环境下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对比分析
    6.6 本研究小结
7 研究六: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7.1 实验(一)高中生化学实验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网络训练的实验研究
        7.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假设
        7.1.3 实验方法
        7.1.4 结果与分析
        7.1.5 讨论
        7.1.6 本实验小结
    7.2 实验(二)高中生化学计算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网络训练的实验研究
        7.2.1 实验假设
        7.2.2 实验方法
        7.2.3 结果与分析
        7.2.4 讨论
        7.2.5 本实验小结
    7.3 本研究小结
8 总结
    8.1 总讨论
        8.1.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8.1.2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及其训练的有效性
        8.1.3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和化学思维策略的特殊性
        8.1.4 关于本研究方法的几点说明
    8.2 问题与思考
    8.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朝鲜族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吉市某朝鲜族小学四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理论
    2.2 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
    2.3 格兰朗德的教学评价理论
    2.4 教学评价理论
    2.5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三章 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分析
    3.1 研究方案
    3.2 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全州统考试卷分析
    3.3 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
第四章 提升朝鲜族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水平教学策略
    4.1 运算策略
    4.2 概念理解策略
    4.3 综合知识运用策略
    4.4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7)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以常熟市L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三、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
        一、教师
        二、学生
    第三节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说明
        一、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培养调查问卷(学生用)
        二、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培养访谈(教师用)
        三、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培养的教学案例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分析
        一、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的运算教学现状访谈结果分析
        三、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现状案例研究分析
        四、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 理解运算对象
        一、理解运算意义
        二、理解运算目标
        三、理解运算内容
    第二节 掌握运算法则
        一、掌握恰当算法
        二、掌握相应法则
        三、灵活运用“三算”
    第三节 探究运算思路
        一、重视直观操作
        二、紧扣本质联系
        三、自主探究思路
    第四节 求得运算结果
        一、符合运算规则
        二、灵活运算方法
        三、自觉进行验算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遵循规律
        一、遵循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心理规律
        二、遵循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重视过程
        一、重视理解运算对象的过程
        二、重视掌握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重视探究运算思路的过程
    第三节 渗透思想
        一、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二、渗透转化思想
        三、渗透模型思想
    第四节 培养品格
        一、培养认真负责的品格
        二、培养不怕困难的品格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其教学理论
    2.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2.2 微课教学理论
    2.3 应用微课教学的优势
第三章 计算题微课的设计原则和制作过程
    3.1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特点
    3.2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教学策略
    3.3 初中物理计算题微课的设计原则
    3.4 初中物理计算题微课的制作过程
第四章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成绩检测与问卷调查
    4.1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成绩检测
    4.2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4.3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第五章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5.1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的实施过程简介
    5.2 微课个案实践——以《欧姆定律》为例
    5.3 微课个案实践——以《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三)》为例
    5.4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教学中应用小结与反思
第六章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效果评估
    6.1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成绩检验
    6.2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后测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6.5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后学生访谈与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测试题
附录2 欧姆定律及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测验题(阶段测测卷)
附录3 计算题微课教学后测试题
附录4 中学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情况调查问卷(前测卷)
附录5 中学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情况调查问卷(后测卷)
致谢

(9)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1.1.2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的假设
        1.4.2 研究的计划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2.2 国内外的小学计算教学研究概况
        2.2.1 数产生的历史
        2.2.2 我国小学计算教学的历史演变
        2.2.3 国外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
    2.3 国内小学计算教学的研究综述
    2.4 人教版教材计算教学内容分析
        2.4.1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的内容分布
        2.4.2 各分册“数的运算”的内容
    2.5 文献述评
    2.6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的确立
        3.2.1 教师
        3.2.2 学生
        3.2.3 教学案例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
        3.3.1 文献法
        3.3.2 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3.4 比较研究法
        3.3.5 内容分析法
        3.3.6 案例研究法
        3.3.7 教育经验总结法
    3.4 研究工具
        3.4.1 问卷调查表
        3.4.2 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卷
        3.4.3 教师的访谈提纲
        3.4.4 教学案例的选取
        3.4.5 教育统计
    3.5 数据收集整理
    3.6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数据的编码与分析
    3.7 研究的伦理
    3.8 小结
第4章 调查研究的分析
    4.1 教师的计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1.1 教师对小学生计算方面情感态度的评价
        4.1.2 教师对小学生计算水平现状的评价
        4.1.3 教师对小学计算内容的认识
        4.1.4 教师的计算教学情况
        4.1.5 开放题的结果分析
    4.2 学生计算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2.1 小学生计算态度和习惯
        4.2.2 小学生的计算水平现状
        4.2.3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4.3 学生测试卷分析
        4.3.1 三年级学生测试卷分析
        4.3.2 六年级学生测试卷分析
    4.4 教师访谈
        4.4.1 教师A访谈
        4.4.2 教师B访谈
    4.5 对调查结论的分析
        4.5.1 教师问卷的结论分析
        4.5.2 学生问卷的结论分析
        4.5.3 学生测试卷的结论分析
        4.5.4 教师访谈的结论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小学计算教学的理论
    5.1 理论基础
        5.1.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5.1.2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5.1.3 运算技能的形成阶段论
    5.2 小学计算教学的原则
    5.3 小学计算教学的方法
    5.4 小结
第6章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
    6.1 小学计算教学常态课案例分析
        6.1.1 案例一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6.1.2 案例二小数加减法
        6.1.3 案例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6.1.4 案例四简便计算(复习)
    6.2 小学计算优质课分析
        6.2.1 课的结构
        6.2.2 教学过程
    6.3 优质课和常态课的效果评价
        6.3.1 常态课教学效果
        6.3.2 优质课教学效果
    6.4 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6.4.1 关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6.4.2 引导学生领悟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及优化
        6.4.3 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
        6.4.4 注重练习的分层与形式多样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对研究的反思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的运算”内容结构
附录B 开放题 1:您认为怎样上好计算课?
附录C 开放题 2:您在计算教学中有什么困惑吗?
附录D 小学计算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E 小学计算教学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F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附录G 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验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的成果
致谢

(10)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物理解题能力
        2.1.2 物理习题、习题课
        2.1.3 实践、教学实践
    2.2 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2.3 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杜威的教育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4.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及分析
        3.1.1 调查的目的
        3.1.2 调查工具的制作
        3.1.3 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5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访谈
    3.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影响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
4 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研究
    4.1 加强习题课教学的开放性
        4.1.1 加强习题选择的开放性
        4.1.2 加强习题课教学的开放性
    4.2 注重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4.2.1 注重审题训练的有效性
        4.2.2 注重不同题型相应解题策略运用的有效性
    4.3 凸显解题思维训练的经常性
        4.3.1 凸显解题建模训练的经常性
        4.3.2 凸显解题变式训练的经常性
        4.3.3 凸显解题思维方法训练的经常性
    4.4 强化习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4.4.1 强化习题课堂反馈的及时性
        4.4.2 强化学生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4.4.3 强化考试评讲反馈的及时性
    4.5 增强习题课教学的艺术性
        4.5.1 增强针对性教学的艺术性
        4.5.2 增强赏识教育的艺术性
        4.5.3 增强课堂细节的艺术性
        4.5.4 增强现代教学手段的艺术性
    4.6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6.1 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解题习惯
        4.6.2 促进学生养成迎难而上的解题习惯
        4.6.3 促进学生养成注重规范的解题习惯
        4.6.4 促进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解题习惯
5 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验方案的设计
    5.2 实验过程
        5.2.1 《试卷评讲》习题课教学案例
        5.2.2 第一轮复习习题课《动能定理》教学案例
    5.3 实验效果分析
    5.4 实践的几点体会
6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泰兴市第一高中2017-2018秋学期第一次阶段物理测试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加强审题训练 培养计算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矫正[D]. 皇甫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及纠正[D]. 胡珂.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D]. 杨丽莉.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4]基于元认知理论下高二物理错题成因诊断分析及教学建议[D]. 杨南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 吴鑫德. 西南大学, 2006(02)
  • [6]朝鲜族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吉市某朝鲜族小学四年级为例[D]. 尹成国. 延边大学, 2019(03)
  • [7]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以常熟市L小学为例[D]. 杨丽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D]. 刘日红. 广州大学, 2019(01)
  • [9]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 杨亚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D]. 吕源.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加强试题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