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变态》

我看《变态》

一、我看“换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吕铮[1](2019)在《无所遁形》文中研究表明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1.瞎猫冬至之前,海城迎来了几场雨,稠稠密密的夹着冰碴,和经久不散的雾霾裹在一起,像个巨大的罩子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天气很冷,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反倒显得医院检查室里格外温暖。黎勇躺在检查床上,大睁着眼睛盯着手电筒,耳畔响起雨打玻璃的声音。"这里模糊吗?这里。"女医生戴着口罩,眉

蒙继元[2](2020)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从目前教学交往的状态来看,交往形式确实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为主转变为师生对话模式,但是回应与配合式的交往没有从价值论层面构建主动与建设性的教学交往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已经可以被某种技术手段取代,但它的软肋就是难以具备人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人与人的深层交往,这使得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交往以及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重要性。这几年各项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出台从多角度强调教师品格与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在教学交往实践中,这些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呼唤、诉求及行动标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作为一个词组,它是三个概念的组合体:教师、教学交往与素养。从语法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定、环环嵌套的;从构成模式来看,可以理解为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时候需要具备什么。因此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指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与学生沟通、引导帮扶以及人际知觉的活动自觉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品格与能力。基于教师职业特性与教学交往活动特点发现,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具有稳定性与发展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己性与为他性相统一的特点。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表现为在教学交往中形成反思态度、提高人际智能、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把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素养水平、主动认知能力、健全人格发展以及交往能力都能在教学交往中得以很好的发展;对教学来说,基于“人的成长”这一目标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效率与效益。通过分析目前所推崇的教学交往形态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取现行政策中的关键词、参考已有研究的成果以及征询专家建议,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其中教学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术与知识迁移三个二级维度;师生沟通素养包括关注、倾听与言语交际三个二级维度;引导帮扶素养包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认识自我两个二级维度;人际知觉素养包括认识学生、自我知觉与人际吸引三个二级维度。分析四个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时发现,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分别是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前提、表现、关键与条件。同时发现四个要素之间还存在六个相互增强或制约的环路,这说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虽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但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对内蒙古包头市三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事件、教学事件与重要他人,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放在其生活及教学关系中进行考察,深入挖掘背后的真相,以生动事件展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了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所带来的启示。最终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中得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机制: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教师原有教学交往经验、个人教学交往实践以及相关教学交往理论三者互动中建构并发展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是自我选择、自我引导与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发展共同体的外部支持。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发展的,依据其发展特征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划分为基础阶段、提升阶段与高级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动力分析发现,处于基础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交往中以知识传递为主、面临师生沟通困境以及对“可能的自我”认知不稳定等特征;发展到提升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逐渐丰富、注重知识发展价值、与学生有效沟通以及能够拓展教学交往深度与广度等特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教师表现出广博专深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高、能够引导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形成以学习驱动为主的教学交往模式并发挥教师品格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基础阶段,教师培训这一外在动力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教师的教学热情、学习动力、毅力与能力都是推动他们跃上新阶段的内驱力,同样发生着重要作用;到达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提升阶段,出现明显的由外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的迹象,比如教师的职业认同开始发挥作用,学习与借鉴能力明显提高,实践智慧也有了突出表现;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发展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内在动力,个人成就感与责任感促使教师持续发展,价值追求成为他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由信仰力、学习力与转换力构成的自我发展力是他们继续发展的内核动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师生交往教育价值、学习型社会与协同发展共同体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四要素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持与实践平台,然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局限、技术与教学融合中的简单思维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从基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提升策略:发挥相关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建立教育性的师生交往制度,做到从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方面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提供学术环境并营造社群氛围,定期开展教师品格实践活动,做到从发展空间的外部驱动式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改变教师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构建尊重-理解-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建构个体教学交往哲学,做到教师教学交往观从观念到行为的切实改变。

梁晓声[3](2021)在《我和我的命》文中认为一二〇〇二年我大二了。我遭遇了爱情。某日去上课时,我被一名踏滑板的男生撞着了——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行人匆匆,有的同学边走边吃东西。一只尚不会飞的小麻雀不知何时从树上掉在了路上,在学生们的脚步间盲目蹦跳,却少有注意到它的人,谁注意到了,也只不过高抬脚跨过而已。它的妈妈在树上焦急地叫个不停,不时在学子们头顶盘旋,对于这异常的现象也根本没谁注意。我注意到它时,它恰被一只脚踢翻。那一踢使它不动了,居然趴在无数匆匆的脚步之间了。我赶紧快走两步,双手捧起了它,欲将它放到草坪上。

余云露[4](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宋媛春[5](2019)在《集体叙事实践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老年人口剧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面临子女少,生活、养老压力大,子女没时间陪伴等问题,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难以接受的“空巢现象”产生。因此,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功能被赋予更高的要求,机构养老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养老机构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入住老人提供周到细致的全方面养老服务,但也可能让老人丧失部分生活自控权利,降低了自我效能感,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困境和应对方法,并应用集体叙事实践(生命之树和集体文件),对养老院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增强养老院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由两个研究组成。研究一采用主题分析法,通过对15名养老院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入住养老院后,哪些困境会让老年人感到自己“无能”,他们采用哪些方法应对这种困境。结果显示,养老院老年人常见的自我效能感困境主要有身体疾病、死亡焦虑、思念家人、受到歧视和不友好对待、适应与人际冲突等五个方面。养老院老年人采取保持积极乐观、接纳自我和坚持锻炼等方法应对这些困境。研究二为干预研究,通过集体叙事实践对养老院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干预被试来自昆明市4家养老机构,共64人,年龄在71岁至91岁之间,平均年龄(83.16±4.00)。实验设计为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成三个组:实验组15人、集体文件组34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来自同一家养老院,而集体文件组被试来自不同规模的三家养老院,其中大规模养老院10人、中规模养老院14人、小规模养老院10人。实验组接受集体叙事实践(包括生命之树与集体文件)处理;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集体文件组接受集体文件处理。自变量为:集体叙事实践技术(实验组/集体文件组/对照组)。因变量为:自我效能感、群体凝聚力、抑郁。本研究中集体叙事实践实验组共6次干预,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生命之树”干预4次活动,分别是生命之树、生命之林、当暴风雨来临、颁发证书;第二阶段“集体文件”干预2次活动,利用集体文件的传播,开展以书信为手段的交流互动。集体文件组共6次活动,其中每家养老机构2次活动。果显示:实验组和集体文件组的自我效能感和群体凝聚力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但三个组被试的抑郁情绪没有显着性差异;接受集体文件处理的大规模养老院被试的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中、小规模养老院的被试;集体叙事实践作用下,实验组和集体文件组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群体凝聚力得分呈显着正相关,与抑郁情绪相关性不显着。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养老院老年人常见自我效能感困境与身体、人际、适应有关,针对这些让他们感到失去控制感的困境,老年人有着积极应对方法。(2)通过大树的隐喻,实验组老年人在叙述自己生命故事的同时,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有效的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而他们通过集体文件向其他养老院老年人分享应对生活问题的积极应对方法,也导致群体凝聚力的增高而进一步强化了自我效能感。(3)仅接受集体文件分享任务,也能够达到提高养老院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4)集体叙事实践对改善养老院老年人抑郁情绪没有显着的作用。

谷松[6](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张妮[7](2020)在《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一项中德员工互动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德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中国政府“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德直接投资数量亦明显上升。然而,在企业跨国和跨部门合作中,跨文化交际障碍频发,因此是否能正确认识并制止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频发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存亡。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中德员工之间的互动视角出发,聚焦于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回答以下三大研究问题:1.在德中资企业内,哪些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障碍?2.在德中资企业内,具体存在什么形式的跨文化交流障碍?3.针对这些跨文化交流障碍,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相关定义出发,在Hamid Reza Yousefi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理论模型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障碍进行了阐释,并设计了符合研究目标的访谈提纲,选取了符合本研究主题的采访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在饱和性原则指导下对十五名中德员工进行了深度采访。在数据分析阶段,运用Philipp Mayring的质性内容分析法对一手的研究数据进行了转写与梳理、归纳与分析,得出以下三大研究结论:1.在德中资企业内跨文化交流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三方人员结构、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工作系统的模糊与不透明三大内容。在德中资企业的三方人员结构将雇员分为三类,即当地雇用的中国雇员,中国外派员工和德国雇员。每两组人员都在相互交流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同时,受访者认为,在德中资企业内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带有中国特色,尤其会使德国员工感到不适。此外,工作系统的模糊与不透明,一方面意味着工作中的交流更加主观并以人际关系为导向;另一方面,企业的员工评价系统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透明。2.在德中资企业中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五大方面的内容:1)“对真理的排他性要求”包括了员工对企业认同、工作语言和工作逻辑的排他性的要求;2)文化的自我逻辑表现为主观地将文化分为三六九等、对其他文化群体的排斥、对他者的不信任及对文化的不平等态度;3)带有偏见色彩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指的是对文化刻板印象的过分夸大,另一方面则是双方对彼此不对称的刻板印象。值得强调的是,过于美化的刻板印象也会产生跨文化交流障碍。4)跨文化交际障碍还表现为消极的权力,其中具体包括某一方员工缺乏发言权、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权力不对称以及跨文化权力斗争三方面的内容;5)最后一大内容是自私,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同事的自私、对集体的自私及对其他文化的自私。跨文化交际障碍渗透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因此解决对策既要考虑个人层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公司层面的因素。结合相关理论及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针对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以下五大对策:1.促进员工间进行跨文化互动的意愿:员工要从心底接受在德中资企业的这份工作;同时,应该尽可能避免对真理的排他性要求。2.避免带有偏见色彩的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其他文化的态度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至关重要。避免带有偏见色彩的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遵从文化相对主义,即始终坚信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3.消除民族中心主义: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文化霸权或文化自怜都无助于跨文化交流。消除民族中心主义要求交流双方将自己置于对方文化中,并努力争取平等的交流。4.专门为跨文化交流设立特别职位:跨文化交流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工作领域,设立这一职位一方面可以促进跨国企业内部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员工组织系统的跨文化培训:在跨文化培训中,参与者可以更深入地去思考另一种文化以及文化差异,这不仅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还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并在整体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正视员工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话题,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这一现实话题的学术探讨增添新的内容,并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贡献有效的建议。

杜卫东,周新京[8](2014)在《江河水(上)》文中研究表明引子:神秘赌石人夜幕初降,西南边陲小城瑞丽宛如一位曼妙仙女。街灯渔火,是她衣裙上闪光的饰物;风动鸟鸣,是她即兴吟唱的美妙歌声。穿城而过的瑞丽江和陇川江,便是她身上银光闪烁的披锦,在水雾氤氲中显得飘逸而灵动。这里自清代,便是着名的宝石集散地。白天,云遮雾罩,翠绿醉人;到了晚上,在人来客往中又透出几分张扬和神秘。突然,一个中年汉子捂着眼从一家宝石店窜出,嘴里喊着,他娘的,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怎么说打人就打人呀!话音未落,青衫平头、膀阔腰圆的两个伙计追出来,一左一右挟持住他。那汉子使劲挣脱,无

周芮[9](2019)在《基于RS模型的男女多人对话话题共振研究 ——以《非诚勿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由于性别和价值观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多人对话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话题选择倾向。“性别语言”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从传统语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角度分析了两性言语的共性、差异及语用效果等,但尚未见学者基于对话句法学研究性别语言的话题选择倾向,鲜有学者探索多人对话时的话题选择倾向,更未见用具体语料做出详细认证。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前沿成果,对话句法学认为传统句法只研究了词语横向关系,而忘却了对话时纵向间的结构关系。且以往研究仅分析了两人对话,而未能涉及多人对话,据此笔者尝试基于“认知参照点链”,“激活扩散模型”与对话句法学的“语义共振”建构RS模型。在此模型中,笔者提出了共振循环,多向共振等观点,并以此作为理论框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2018年《非诚勿扰》中的多人对话语料(共395段,2082共振点),最终得出话题共振频率的蕴涵等级。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将对话句法学的研究范围从两人对话拓展到多人对话。因为,在现实交往中,日常对话往往是多人参与。第二:认知参照点链模型及语义共振很好地解释了两人对话时话题的延伸及话语连贯,但多人对话时,话题的延伸不再单向延伸,而是呈现出多主体参与的多向性、交错性等特点。基于过往理论之不足,笔者尝试建构RS模型,用于分析多人对话中的话题共振频率。第三:本文对2082共振点进行详细分析统计后得出如下结论(详见第四至第五章)。在男女多人对话中男性的话题共振倾向具体表现为:休闲活动(35%)>择偶标准(32%)>人际关系(25%)>基本信息(12%)>恋爱经历(5%);而女性的话题共振倾向则具体表现为:休闲活动(37%)>基本信息(29%)>恋爱经历(20%)>择偶标准(9%)>人际关系(6%)。其中男女双方在各类共振频率中还有以下几点特征:(1)男女双方都明显呈现出部分共振的趋势。(2)相较于女性,男性在完全共振和零位共振方面更为显着。(3)相较于男性,女性在冗余共振方面更为显着。因此,在男女交往中,男性的语言表达较为直接,倾向于展示其真实个性;女性则更为委婉,偏向于维持良好的形象。而话题的恰当选择以及对谈话双方话题共振程度的正确解读,对男女恋爱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冮梦婷[10](2019)在《共识与互动:医患沟通问题的介入研究 ——以N市X医院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问题突出,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绊脚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涉及技术性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医患间沟通的缺失。由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目的是达成共识和互动,真实有效的沟通是能否达成共识与互动的根本所在,传统的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方式中存在的弊端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得到改变,且医患双方对沟通意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较低,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介入,社会工作者作为独立于医患之外的第三方,能够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改善医患沟通。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医患沟通的研究现状,包括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社会工作介入空间进行梳理和概述,并借用沟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医患沟通问题的本质意涵进行分析,其中沟通行动理论可以从宏观上解释如何构建沟通行为,符号互动论可以在微观层面解释如何赋予沟通行为意义,二者实际上是互补的关系。在具体化的实务过程中,本文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对N市X医院内的医患沟通问题进行研究,在沟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分析了问题成因,主要表现在医务人员的“工具行为”压制了“沟通行为”,缺乏正确使用沟通符号的方法,医患之间“主体—主体”沟通模式和角色换位缺失,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对问题进行了介入。第一步是帮助医患形成“主体—主体”沟通模式,共同发现医患沟通问题,第二步是引导医患学会换位思考弥补角色换位缺失,第三步是帮助医患认识“沟通行为”的重要性,第四步是培养医患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学会正确使用沟通符号。在环节设计上,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影视鉴赏、小组游戏等活动增加了小组工作的趣味性,并且对介入效果进行了评估。在结论讨论部分,本文提出了改善医患沟通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同时对实务研究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我看“换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看“换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无所遁形(论文提纲范文)

1. 瞎猫
2. 疯魔
3. 城市博览会
4. 银行抢劫案
5. 老炮儿
6. 组队
7. 地下停车库
8. 谈判
9. 时间空间逻辑
1 0. 识别眼镜
1 1. 外援
1 2. 设局
1 3. 鹰眼
1 4. 动作识别
1 5. 名捕
16.九转十八弯
17.合作
18.师徒
19.别墅盗窃案
20.人皮面具
21.线索
22.暗影人
23.捕影者
24.小A
25.移交
26.专家
27.事故
28.猫与老鼠
29.飞鸟
30.收网
31.完败
32.旧案
33.重装上阵
34.指纹
35.点线面
36.后门
37.视频忽略
38.诱饵
39.天网
40.陷阱
41.直播
42.无所遁形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教学交往中重形式轻价值现象普遍存在
        2.信息时代对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要求与期望
        3.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出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1.完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
        2.强化教师教学交往理念
        3.把握教学交往的合理化走向
    (三)文献综述
        1.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2.教学交往的相关研究
        3.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分析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内涵
        1.教学交往
        2.教师素养
        3.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特征
        1.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2.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3.为己性与为他性的统一
        4.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价值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润泽学生的健康发展
        3.实现教学交往目标的优化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构成要素的形成依据
        1.从教学交往形态中推演主要特征
        2.从现有理论中探寻相关内容
        3.从现行政策文件中提取关键词
        4.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二)构成要素选择标准
        1.依据教学交往内涵确定教师的必备素养
        2.根据专家意见征询完善构成要素
    (三)构成要素分析
        1.教学知识素养
        2.师生沟通素养
        3.引导帮扶素养
        4.人际知觉素养
    (四)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现状考察——基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
    (一)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
        1.张老师:脚踏实地,努力践行教师使命
        2.王老师:寻找窍门,学习理论提高技能
        3.李老师:立足自身优势,在曲折中负重前行
    (二)推动三位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因素分析
        1.张老师: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
        2.王老师:实践凝练经验,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3.李老师:克服挫折,借助优势发展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三)小结与分析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是四个构成要素相互促进的结果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机制是不同条件相互作用、逐步成熟的过程
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特征与动力
        1.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
        2.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
        3.实现价值引领的高级阶段
    (三)阶段特征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启示
        1.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顺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过程
        2.针对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构建系统化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培养模式
        3.关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在不同阶段巧妙过渡与衔接
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二)促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建议
        1.发挥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推动作用
        2.创设适宜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学术环境
        3.立足学生发展,引领教师教学交往观念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我和我的命(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集体叙事实践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1.2 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1.3 自我效能感与群体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1.1.4 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1.2 集体叙事实践的研究
        1.2.1 集体叙事实践概念
        1.2.2 集体叙事实践的相关研究
        1.2.3 集体叙事实践的常用技术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1.1 集体叙事实践能增强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
        2.1.2 集体文件能增强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
        2.1.3 集体叙事实践中自我效能感与群体凝聚力、抑郁的关系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1 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困境及应对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范围
        3.3.1 研究场所
        3.3.2 参与者
    3.4 数据收集与编码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
        3.4.3 效度检验
    3.5 结果
        3.5.1 有关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困境
        3.5.2 养老院老年人应对自我效能感困境的方法
    3.6 讨论
4 研究2 集体叙事实践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设计
        4.2.3 研究工具
        4.2.4 实验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被试前后测情况描述统计
        4.3.2 三组被试一般自我效能感、群体凝聚力、抑郁的比较
        4.3.3 实验组前后测比较
        4.3.4 集体文件组前后测比较
        4.3.5 集体文件在三家养老院干预效果上的比较
        4.3.6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群体凝聚力和抑郁的相关研究
    4.4 讨论
5 总讨论
    5.1 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困境及应对方法对集体叙事实践的指导作用
    5.2 “生命之树与集体文件”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
    5.3 集体文件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
    5.4 集体叙事实践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群体凝聚力和抑郁的关系
    5.5 研究的局限性
6 集体叙事实践干预活动的使用和推广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附录2 群体凝聚力量表
    附录3 抑郁自评量表
    附录4 集体叙事实践干预方案
    附录5 养老院老年人应对生活事件的集体文件
    附录6 集体文件中形成的互动信件与部分发言
    附录7 资料编码举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信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2.2.1 “青少年”的界定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访谈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3.3.1 研究层面
        3.3.2 研究路线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4.4 讨论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内容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方法
    5.4 研究架构
        5.4.1 自变量
        5.4.2 中介变量
        5.4.3 因变量
    5.5 研究假设
    5.6 资料处理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6.2 方差齐性检验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5.6.4 信度分析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5.8 讨论
        5.8.1 被试特征分析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6.5.1 增强育心意识
        6.5.2 完善知识结构
        6.5.3 提高操作技能
7 综合讨论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一项中德员工互动视角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9)基于RS模型的男女多人对话话题共振研究 ——以《非诚勿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Motivation of the Study
    1.2.Objective of the Study
    1.3.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Previous Studies on Gender Discourse
        2.1.1.Previous Studies on Gender Discourse Abroad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Gender Discourse at Home
    2.2.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Topic
        2.2.1 Definitions of Chinese Topic
        2.2.2 Studies on Topic Selection
        2.2.3 Studies on Topic Change
    2.3 The Gap of Previous Studie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Introduction
    3.2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3.2.1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3.2.2 The Limitation of Spreading-Activation Model
    3.3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hain and Its Limitations
        3.3.1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hain
        3.3.2.The Limitation of Reference Point Chain
    3.4 Semantic Resonance and Its Limitations
        3.4.1 Semantic Resonance
        3.4.2 The Limitation of Semantic Resonance
    3.5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RS Model
    3.6 A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Data Description
    4.3.Data Classification
    4.4.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4.1.Dialogues about Basic Information
        4.4.2.Dialogues about Leisure activity
        4.4.3.Dialogues about Love Experience
        4.4.4.Dialogues about Spouse Criterion
        4.4.5.Dialogues abo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4.5.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5.2.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10)共识与互动:医患沟通问题的介入研究 ——以N市X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医患矛盾
        1.3.2 医患沟通的含义
        1.3.3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3.4 医患沟通的问题
        1.3.5 如何改善医患沟通
        1.3.6 社会工作对医患沟通的介入
        1.3.7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理论视角及应用
    2.1 共识与互动
        2.1.1 沟通行动理论
        2.1.2 符号互动论
    2.2 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医患沟通问题
        2.2.1 本质原因分析
        2.2.2 沟通行动理论在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应用
    2.3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医患沟通问题
        2.3.1 本质原因分析
        2.3.2 符号互动论在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应用
3.医患沟通问题的介入过程
    3.1 医患沟通问题的成因
        3.1.1 “工具行为”压制“沟通行为”
        3.1.2 “主体—主体”沟通模式缺失
        3.1.3 角色换位缺失
        3.1.4 沟通符号失灵
    3.2 研究设计理论架构
        3.2.1 小组工作理念
        3.2.2 小组工作理论模式
        3.2.3 小组工作伦理与原则
    3.3 小组工作筹备
        3.3.1 需求评估
        3.3.2 小组工作目标
        3.3.3 研究对象选择
        3.3.4 研究思路
    3.4 小组工作实施过程及过程评估
        3.4.1 认知建立阶段
        3.4.2 行为改变阶段
        3.4.3 成果巩固阶段
    3.5 小组工作评估
        3.5.1 研究对象的变化
        3.5.2 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估
4.改善医患沟通的方法建议
    4.1 促进医患平等双向沟通
        4.1.1 针对医生与医疗机构
        4.1.2 针对患者
    4.2 培养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5.结论与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我看“换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所遁形[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4)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D]. 蒙继元.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我和我的命[J]. 梁晓声. 当代, 2021(01)
  •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集体叙事实践对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D]. 宋媛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在德中资企业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一项中德员工互动视角下的实证研究[D]. 张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江河水(上)[J]. 杜卫东,周新京. 中国作家, 2014(13)
  • [9]基于RS模型的男女多人对话话题共振研究 ——以《非诚勿扰》为例[D]. 周芮.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10]共识与互动:医患沟通问题的介入研究 ——以N市X医院为例[D]. 冮梦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我看《变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