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邻近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域图编制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国及邻近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域图编制会议在上海召开

一、“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峻[1](1983)在《“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文中认为 “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于1983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等八个单位的2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主编、研究员张宗祜,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启伦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指出:编制“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对我国的地质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这次编图被列为地质矿产部重点科研项目.海区部分的编图又对整个图件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海区编图的完成打好基础.负责海区编图的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编图工作进展及编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会上还展示了30多幅图件.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2](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3](2011)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缘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表现了地质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的特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的绘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手段,深刻地反映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中国

吴中海[4](2019)在《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断层是在最近地质时期持续活动,并且未来仍将活动的断裂。活断层作为破坏性地震的主要危险源及其可能衍生的多种潜在灾害作用,意味着它的存在对所在区域的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难以回避的灾害风险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活断层数量多且遭受相关灾害影响特别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科学评价活断层危险性且有效减轻相关的灾害风险必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是评价活断层灾害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介绍并总结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活断层编图与空间数据库建设工程等所采用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方案。综合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活断层定义及分类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的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现有技术手段及地质上的可操作性、应用目的和社会对活断层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活断层定义的关键是过去活动时限及潜在发震能力的选择或确定,前者涉及"新构造、第四纪、晚第四纪、全新世和历史上"共5个不同时间尺度,后者包括"M≥5.0的破坏性地震、M≥6.0的强震和M≥6.5的可能产生地表位移或变形的地震"共3类。晚第四纪和全新世等短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适合应用于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带,但第四纪和新构造等长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在板内变形区和稳定大陆区,或包含了多种不同活动构造域的区域更为可取。而M≥5.0地震适用于作为区域性防震减灾的震级标准, M≥6.5地震一般可作为活断层避让规范或法规中的标准。国内外最常见的活断层分类方案是基于断裂活动强度与频度(主要通过断层滑动速率与地震复发间隔两个定量参数来体现)和活动时代的分类。但在确定不同级别断层的具体定量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主要活断层活动强度和活动时代的差异性与现有数据的多寡及有效性,从而达到分类方案可有效区分不同级别活动断裂的目的。另外,活断层评价中还经常涉及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问题,前者反映的是断裂过去的活动状态,主要通过断层的最新活动时间、平均滑动速率和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等定量参数体现,而断层的危险性主要针对的是活断层在人类社会所关心时段内或工程寿命期内,断裂活动可能造成的灾害及其风险程度,需要在判定断裂活动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强震可能出现的位置、震级的大小、地表断层的分布以及一旦发生强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通过合理区分出断层的危险性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工程规划建设部门有效减轻、防控或管理活断层灾害风险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依据。目前,世界上活断层比较发育且灾害影响显着的典型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全国范围内的活断层普查工作,并把综合编制可更新的且公开共享的全国性活断层图及空间数据库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以及有效应对活断层灾害风险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其中美国西部地州和新西兰等制定的活断层避让法规或规范,非常值得活断层数量多且相关灾害问题突出的中国或类似的国家和地区借鉴。

刘锡清[5](1992)在《最新中国近海陆架底质类型图》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编绘我国近海陆架沉积物(底质)类型分布图的历史和过程,阐述了近海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其形成规律,并提供了一幅最新的沉积类型图。

韩坤英[6](2008)在《基于GIS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地质调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大量新成果和新进展,特别是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以来,实现了包括青藏高原、大兴安岭等地空白区在内的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为1:100万地质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同时GIS技术的应用为1:100万地质图的编制和数据库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建立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将地质学、GIS、地质制图学相结合,应用MapGIS软件,同时结合其它的数据库软件ArcInfo、Access等,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最新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专题研究成果,在1:100万地质图编制的基础上,建立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实现了多源地质图数据的综合集成,为地质调查资料的定期综合、动态更新和共享奠定了基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5个方面:1、通过编制全国1:100万地理底图,建立地理底图数据库,提出了1:100万地形图数据从ArcGIS(coverage文件)格式数据转换为MapGIS(wt,wl,wp文件)格式数据的方法。2、根据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总体要求,进行了1:100万地理底图要素分层处理和分层文件命名,对海量数据进行了系统综合,使之满足同比例尺地质编图的需要。在MapGIS环境下,应用GIS属性信息,重新定义各要素层的图面参数,加快了图形编辑速度。3、应用现代GIS空间技术,进行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建立。合理设计编写了地质体(wp)、地质界线(wl)、点状地质要素(钻孔、火山口等(wt))的属性结构、属性项及其表示内容,为后期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实现数据的查询、检索等功能奠定了基础。4、根据1:100万地质图的特点,设计编写了64个分幅图元数据和总图元数据的标准格式,为1∶100万地质图的共享奠定了基础。5、根据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建设要求,基于MapGIS开发建立了地质图数据库检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图形显示功能;地质数据的属性检查,包括所有图层的属性结构、字段名称、属性值的检查与修改;根据属性修改地质要素参数;图形对象的选取等。

孙振娟[7](2010)在《全球海洋地质调查史》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全球海洋地质调查历史,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研究了发达国家海洋地质调查的历史和现状。以美国和日本两大发达国家为例,论述了发达国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专属经济区两个方面的调查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从调查机构、调查技术及调查特点等方面分析了美、日两国的海洋地质调查的发展历史。详细总结了国外在海洋砂矿资源、油气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勘探开发方面的成就。2、系统研究了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情况。把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历史划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我国海洋地质的调查过程、各阶段的特色和主要成就,阐述我国的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及调查技术特点。3、通过对国内外海洋地质调查情况的对比,总结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为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起步晚,投入少,装备落后,各部门侧重不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大比例尺海洋地质调查开展较少。4、对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应坚持高起点,加大投入力度,统一规划管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海洋地质人才,提高调查技术水平,缩小与世界的差距。

朱成文[8](198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评审通过》文中提出由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主持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1/250万)评审会于1987年4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国土规划局和地图出版社等部门的知名专家、教授和代表以及该图编辑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该图主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张宗祜所长作的关于制图指导思想、目的任务、编图内容和过程等方面的介绍.

朱成文[9](1987)在《北京会讯》文中提出由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召开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评审会于1987年4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地矿部、中科院、高等院校系统等单位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图》主编张宗祜作的关于编图指导思想、目的任务、

王圆圆[10](2013)在《中国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史》文中提出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标志性开端可以追溯到1913年成立的北京政府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在其后的30多年里,中国地质调查工作不断开拓,初具规模,以其优良的学术氛围和坚定的科学精神以及高瞻远瞩的发展模式,为新中国地质工作建设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在早期地质调查所走出的200余人中,有49位成为两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间,整个中国的地质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起起落落,几经波折,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1999年4月,国家正式提出将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与商业性地质调查工作分开运行,并与同年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和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地质调查局成立以来,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圆满完成了为期12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2012年是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发展100周年。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工作进行系统梳理,以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百年发展史为主线,以公益性为特点的基础地质调查事业发展为内容,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整理综述,将其分为1913-1950年、1950-1999年、1999-2012年三个大的时间段,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征进行总结,探讨其在地质调查事业整体发展的作用、历史影响和社会意义,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950年以前,地质调查工作中优良的学术作风、开明的培养政策以及频繁的国际协作为地质事业早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在第二时期,地质工作规模迅速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发挥基础作用,并形成了“三光荣”、“四特别”的行业精神;在新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学科的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更为规范的工作要求和技术手段,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对各个时期的地质工作特点进行一个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对早期科学精神的传承、地质工作发展的规律、以及地质工作步调调整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建设公益性地质工作文化和促进整个地质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4)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断层定义
    1.1 活断层的基本定义
    1.2 活断层的时限
2 活断层相关概念和术语
    2.1 新构造(Neotectonics)与新构造断层(Neotectonic fault)
    2.2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与能动构造源(Capable Tectonic Source)
    2.3 其它相关的活断层术语与定义
3 活断层分类
    3.1 基于断层活动性的分类方案
        3.1.1 以地质-地貌指标为主的分类方案
        3.1.2 以断裂滑动速率为主要指标的分类方案
        3.1.3 基于断裂重复活动间隔的分类方案
        3.1.4 国内工程地质领域所采用的断层活动性分类方案
    3.2 基于断裂最新活动时代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3 基于综合指标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4 其它分类方案
4 典型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活断层定义与分类
    4.1 美国
    4.2 日本
    4.3 意大利
    4.4 希腊
    4.5 新西兰
    4.6 台湾地区
    4.7 中国大陆地区的活断层定义与应用
5 活断层编图及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5.1“世界主要活断层编图”项目
    5.2“GEM Faulted Earth”计划中的“全球新构造断层数据库”
    5.3 美国的“第四纪断层与褶皱数据库建设”工程
    5.4 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发震断层空间数据库
    5.5 日本的活断层编图
    5.6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数据库”
    5.7 中国的活断层编图与分类方案
6 讨论
    6.1 活断层定义中的地震震级标准
    6.2 活断层时限的选择
    6.3 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
7 结论

(6)基于GIS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研究概况
        1.2.2 国外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概述
    2.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2.1.1 GIS 的特征
        2.1.2 GIS 的基本功能
        2.1.3 常用 GIS 软件平台
    2.2 空间数据库
        2.2.1 空间数据库的发展
        2.2.2 空间数据特征
        2.2.3 空间数据结构与组织
        2.2.4 空间数据采集建库流程
        2.2.5 元数据的设计
    2.3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2.3.1 地质图及其特征
        2.3.2 地质图数据库设计目标
第三章 数字地质图的编制
    3.1 全国1:100 万数字地质图
    3.2 地质图编制基础
        3.2.1 地质图构成要素
        3.2.2 数学基础
    3.3 地理底图编制
        3.3.1 数据、资料收集
        3.3.2 制图设计
        3.3.3 数据编辑
    3.4 地质图的编制
        3.4.1 数据、资料收集
        3.4.2 制图设计
        3.4.3 数据编辑
    3.5 地质图与地理底图套合
第四章 建立地质图数据库
    4.1 全国1:100 万地质图数据库
        4.1.1 数据库概况
        4.1.2 数据库应用标准
        4.1.2.1 地理底图数据库采用的标准
        4.1.2.2 地质图数据库采用的标准
        4.1.2.3 建立系统库
    4.2 建立地理底图数据库
        4.2.1 属性结构
        4.2.2 属性输入、编辑
    4.3 建立地质图数据库
        4.3.1 地质要素代码设计
        4.3.2 属性结构设计
        4.3.3 建立属性库
        4.3.4 属性和图形的连接
        4.3.5 数据库无缝接边处理
        4.3.6 数据库质量控制
    4.4 元数据库建立
第五章 数据库检查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设计目标
    5.2 系统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5.3.2 建立数据标准信息库
        5.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4 系统应用
第六章 1:100 万地质图数据库应用
    6.1 数据库主要功能
    6.2 1:100 万地质图数据库应用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7)全球海洋地质调查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历史及态势
    1.3 国内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历史及态势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2章 国外海洋地质调查研究
    2.1 国外海洋地质调查概况(以美国、日本为例)
        2.1.1 美国、日本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2.1.2 美国和日本专属经济区海洋地质调查
        2.1.3 美国和日本的海洋调查机构
        2.1.4 美国和日本的海洋地质调查技术
        2.1.5 美国、日本的海洋地质调查特点
    2.2 国外海洋矿产资源勘查研究
        2.2.1 国外海洋砂矿资源调查
        2.2.2 国外海洋油气资源勘查
        2.2.3 深海大洋矿产资源调查
        2.2.3.1 大洋多金属结核
        2.2.3.2 热液硫化物
        2.2.3.3 富钴结壳
        2.2.3.4 天然气水合物
第3章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
    3.1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概况
        3.1.1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初创期
        3.1.2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发展期
        3.1.3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蓬勃发展阶段
    3.2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及与国外的差距
        3.2.1 中国滨海砂矿资源调查
        3.2.2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查
        3.2.3 中国深海大洋矿产资源调查
    3.3 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究及与国外的差距
第4章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不足之处
第5章 对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概述
    2.1 公益性地质工作概念
    2.2 公益性地质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历程
第3章 1913-1950 年地质调查事业
    3.1 组织机构
    3.2 人才培养
    3.3 工作内容与成果
    3.4 社会影响和特点
        3.4.1 优中选优,培养精英
        3.4.2 治学严谨、艰苦奋斗
        3.4.3 成果斐然,国际合作
第4章 1950-1999 年地质调查事业
    4.1 组织机构
    4.2 人才培养
    4.3 工作内容与成果
        4.3.1 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基阶段(1950-1966)
        4.3.2 文化大革命及过渡时期(1966-1978)
        4.3.3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1978-1998)
    4.4 社会影响和特点
        4.4.1 与国家政治发展步调基本一致
        4.4.2 发展迅速,规模空前壮大
        4.4.3 地质精神的形成
第5章 1999-2012 年地质调查事业
    5.1 组织机构
    5.2 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5.3 工作内容与成果
        5.3.1 基础地质调查
        5.3.2 矿产资源评价
        5.3.3 水工环地质调查
        5.3.4 地学科技创新与对外交流
        5.3.5 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
    5.4 社会影响和特点
        5.4.1 地质事业的全面完善
        5.4.2 地质调查工作特点总结
        5.4.3 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第6章 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
    6.1 早期科学精神的传承
    6.2 地质事业的发展要符合规律
    6.3 调整工作步调,转变发展方式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与成果

四、“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在上海召开[J]. 刘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3]“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A].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4]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J]. 吴中海. 地球学报, 2019(05)
  • [5]最新中国近海陆架底质类型图[J]. 刘锡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2(04)
  • [6]基于GIS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D]. 韩坤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7]全球海洋地质调查史[D]. 孙振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评审通过[J]. 朱成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7(02)
  • [9]北京会讯[J]. 朱成文. 海洋地质动态, 1987(06)
  • [10]中国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史[D]. 王圆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标签:;  ;  ;  ;  

“中国及邻近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域图编制会议在上海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