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湘粤桂二叠系成煤规律综合研究

鄂湘粤桂二叠系成煤规律综合研究

一、鄂湘粤桂二叠纪成煤规律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焕同[1](2014)在《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文中提出从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主要控煤断裂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煤盆地原型演化及煤系赋存特征,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三级体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1个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亚区及19个赋煤构造带,并分析了各赋煤构造带控煤构造基本特征。完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归纳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与旋扭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等6个大类和40个类型。华南赋煤构造区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类型可以概括为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滑推叠加型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煤系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和分布特征提出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逆冲推覆、滑脱构造等的控煤模式。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划分即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形区,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变形区,东南推覆、滑脱构造变形区及川滇走滑构造变形区。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形的差异是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

陈善庆[2](1984)在《鄂湘粤桂晚二叠世煤的岩石组成及其变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湘粤桂晚二叠世煤系(龙潭组)相当发育,分布面积广泛,煤的岩石组成及变质特点复杂。多年来虽然对煤系分布、形成条件和成煤规律等问题,不少同志作过一些探讨,但很少深入系统地开展区域性的煤岩煤质研究工作,从区域特征和总的变化趋势上阐述其规律性。本文是在以往南方煤田煤岩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收集一定资料,并加以整理,提出

宁树正[3](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李云波[4](2014)在《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系统采集淮北矿区典型构造煤样品,以构煤中敏感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发育特征和构造煤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分析构造煤中矿物的分布特征,借助ICP-MS、SEM-EDX、XRF和CVAFS等先进测试方法,测定并分析不同类型构造和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中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迁移聚集和散失规律,初步揭示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取得了如下结论:(1)依据构造煤结构和变形机制,将淮北矿区中的构造煤划分为6大类共9种,发现煤中矿物的分布、变形和迁移与构造煤变形有关,脆性变形煤中后生矿物的裂隙填充作用,碎斑煤中矿物的机械混合作用及剪切滑面上的压溶流变作用,是煤中矿物分布迁移的主要因素。(2)探讨了构造煤中后生矿物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利用XRD和SEM-EDX等方法分析淮北矿区构造煤中矿物分布特征,发现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的增加,矿物的颗粒形态发生了变化,从弱脆性变形煤中的有序分布向韧性变形煤的无序结构演化;与构造煤形成机制有关,脆性变形过程中发育的裂隙或破碎为矿物的形成和赋存提供了空间,韧性变形过程中煤体的变形及动力变质作用促使元素迁移聚集并为矿物的形成提供了化学条件。(3)系统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分析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常量元素、有机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发现元素迁移聚集规律与构造煤变形程度有关,并在不同类型构造和构造部位分异,构造应力是促使元素迁移、聚集的驱动力。(4)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中敏感元素的构造控制机制。分析发现,西寺坡逆冲推覆断层为封闭的还原环境,上、下盘中元素的迁移、聚集和散失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其伴随的动力变质作用促使煤中元素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迁移;断层中敏感元素以断层面为中心,向两盘呈规律性变化,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增加,动力变质作用逐渐并成为控制煤中元素迁移的主要因素,并综合受到应力应变环境和机械混合作用影响。(5)依据造煤中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基本规律,建立了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的选取原则和方法,最终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构造中的应力敏感元素,为构造煤地球化学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方法。(6)系统探讨了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应力敏感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分为迁移和聚集两个阶段,存在物理和化学两种途径,包括断裂填充、应力驱动、动热迁移、力化学驱动和机械混合流变等5种迁移聚集模式;分析认为构造煤的脆性和韧性变形机制及其伴随的动热效应是影响构造煤中元素重新分配的主要因素,构造应力为元素的再次迁移提供了动力和基础;构造煤的变质变形机制决定并控制了元素迁移的方式和途径;构造应力加速了元素迁移、聚集的速率,从而使元素随煤体变质变形发生动力分异。

刘和武[5](2020)在《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宿县矿区构造煤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紧密围绕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的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揭示了构造煤有机质的动力变质作用与矿物的变形、变位与变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应力-应变的响应特征,进一步阐释了元素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及造煤中元素的迁移变化机理,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不同序列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脆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高应变速率的挤压、拉张或剪切应力环境,脆-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强烈的剪切应力环境,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低应变速率的挤压或剪切应力环境。从超微观角度揭示了构造煤脆、韧性变形机理,与脆性变形作用相比,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促进了煤分子发生结构松弛作用并产生可移动分子相,使得煤体塑性增强,更容易发生韧性变形;煤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宿县矿区低煤级烟煤发生脆、韧性变形转换的条件为温度100200?C,差应力100150MPa。(2)从复合煤分子结构模型出发,揭示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路径与机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主要包括松弛作用与重排作用,脆性变形构造煤分子结构中弱键结合力优先断裂,煤交联网络分子结构的松弛作用占主导地位;脆-韧性及韧性变形构造煤中分子结构的重排作用显着增强,一方面是由于剪切应力对动力变质具有更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更有利于分子结构演化。(3)阐释了构造煤中矿物的变形、变位及变质特征。随着构造煤变形强度增加,矿物在机械破碎与研磨作用下粒径减小,磨圆度增加,在压剪应力作用下矿物不仅形貌特征被改变,也发生了局部迁移聚集作用。此外,构造应力作用使得物质代入作用增强(尤其在断层面附近),导致煤中矿物发生机械混杂作用,粘土矿物作为应力敏感矿物的代表,在应力作用下不仅物理结构被改变,化学结构也发生规律性演化;此外,应力改性作用还增强了粘土矿物吸附元素的能力。(4)揭示了煤有机质的组成元素及具有有机亲和性元素的动力分异机制。应力作用下构造煤化学结构动力变质作用一方面通过杂原子官能团的降解作用使得有机质组成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构造煤分子结构的演化作用虽然并未引起有机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但通过改变原子间的连接与组合方式,使元素的赋存状态发生规律性变化;此外,杂原子官能团作为有机结合态微量元素的重要吸附位点,应力作用下的降解导致相关微量元素发生迁移变化。(5)阐释了具有无机亲和性的元素迁移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矿物的应力诱导混入、局部动力迁移及动力变质为无机亲和性元素迁移变化的主要作用类型。应力诱导混入作用通过影响裂隙充填矿物的分布来控制元素的迁移变化;局部动力迁移作用通过煤体流变作用使矿物局部运移,导致与矿物相关的元素也发生迁移变化,并在特定位置富集;矿物动力变质作用则通过应力作用下矿物化学结构的演化控制元素的迁移散失与富集。(6)筛选出应力敏感元素,并将其划分为富集型与散失型两种类型,揭示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特征与富集和散失型应力敏感元素分布特征的内在联系,认为应力敏感元素的迁移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对构造煤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指示意义,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该论文有图211幅,表32个,参考文献390篇

敖卫华[6](2013)在《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华北聚煤区地质构造形态复杂,煤类分布时空差异性大。随着华北东部矿区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殆尽,向深部找煤已成为共识。深部煤类的分布决定了我国未来炼焦用煤资源的潜力,因此研究深部煤层的煤类分布规律及煤变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地区安徽淮南煤田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主要井田浅部和深部煤层的煤级参数演化规律、煤体结构发育特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作为古地温标参数,对该区埋藏史和热史进行了恢复,并在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条件和前人对该区埋藏史-热史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深部煤层的煤级、煤体结构及煤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华北聚煤区深部煤类预测以及深部煤变质理论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新认识:(1)淮南煤田是气、肥、焦、瘦等多煤类共存的大型煤田。浅部煤层以气煤大类为主,深部存在肥煤和焦煤区。全区的煤级随煤层现代埋深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淮南煤田浅部和深部煤层广泛发育不同程度构造变形煤,构造变形煤的发育受断层及褶皱等地质因素控制,煤岩的构造变形对于深部煤级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按煤岩变形程度的剧烈程度,煤岩出现热稳定性增加、煤的芳核堆砌度及延展度增加以及芳环支链结构脱离,芳香程度增加等一系列分子结构变化。(3)淮南煤田煤变质类型为构造动压影响下的多阶段深成变质。淮南煤田基本不受岩浆侵入影响,局部接触变质作用影响程度低,范围小。该区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显示,该区经历过三次构造热阶段,第一阶段为深成变质作用主体部分,该阶段奠定了淮南煤田长焰煤-气煤的煤级。第二阶段煤化作用叠加了燕山期造山运动的影响,煤的深成变质作用继续进行。不同井区由于沉降速率、埋深和剥蚀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井区间煤级的不均一性。第三阶段由于地层温度过低,推测区域内的主要煤化作用结束。潘一矿和望峰岗矿煤级的差异与第一阶段煤系地层沉积速率、埋深和剥蚀程度以及第二阶段井底热流有关。

屈美君[7](2020)在《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文中认为以安徽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原生结构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利用SEM-EDX、XRD、ICPMS、XRF等分析了实验样品中矿物及元素的赋存状态,探讨了煤变形过程中温度和差异应力对矿物变形和元素迁移聚集的影响及其对煤变形的响应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在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燕山早中期徐宿弧形推覆构造的形成是祁南矿煤层变形的关键构造期次,为煤高温高压实验条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煤层变形时实际埋深、地压和地温梯度等条件确定了围压、温度和差异应力等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条件,系统进行了顺层挤压应力作用的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2)系统开展了实验变形煤的宏观和微观构造观测与分析。差应力的增加,促进了煤样的变形,样品的变形程度增强,主要表现为显微碎块、碎粒和裂隙等脆性变形程度的增高;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样品强度、增强了样品的塑性,样品的碎裂流变韧性变形增强,局部可以出现牵引微褶皱或劈理化带;以方解石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对煤的变形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3)探讨了煤变形过程中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低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常量元素Ca、Fe、Mg的聚集,常量元素Ti、K、Al、Si和Na则是在高温高应力应变环境下易聚集;微量元素中,煤变形环境温度越高、差应力越大,越有利于REE元素聚集,高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Be、Pb、Co元素含量增加,元素Li、Ga在高温低应力应变环境聚集,低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Sc元素聚集;Ca元素的变化与方解石的变形、变位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

刘存友[8](2020)在《织金地区煤层气成藏效应及优势储层测井识别》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针对织金地区煤层层数多、薄厚不均、煤层层间距不等、煤体结构复杂、含气性不均等储层特点,通过地质调查、实验测试、资料分析等方法,明确了该区沉积和演化特征,进一步从沉积、水文、构造、埋深四个方面对该区煤层气成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结合已有取心和测井资料,建立了适用于织金区块的煤体结构指数模型,对尚未明确煤体结构的珠藏次向斜试验井组煤层进行预测,结合煤层厚度、煤层含气量、煤层埋深和煤层灰分,筛选出珠藏次向斜试验井组范围内的优势储层,为该区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织金地区在晚二叠世龙潭组聚煤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受龙潭组海进海退影响,垂向上龙潭组上段和下段为潮坪沉积,中段则为三角洲沉积。沼泽发育广,但龙潭组沉积期海平面快速变化,适宜聚煤的沼泽期极不稳定,煤层横向连续性好,但多以多薄煤层为主。织金地区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形成了三角洲—潮坪型、泻湖—潮坪型两种聚煤作用。该区煤层顶底板组合多以封盖性较好的泥岩和细粒沉积岩为主,沉积环境为煤层气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保存条件。该区构造作用对煤层含气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开放性断层会加速煤层气逸散,封闭性断层以及向斜轴部对煤层气保存有利,同时向斜轴部会形成局部水滞留区,对煤层气的封堵性增强。织金区块的煤层气富集成藏可以总结为:沉积控煤、构造-水文-埋深联合控气。利用织金区块测井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测井参数进行优选,结合参数之间的正负性关系,建立了适用于该区的煤体结构指数CSI模型,并对该地区珠藏次向斜尚未明确煤体结构的试验井组进行预测,根据得到的煤体结构指数CSI,结合归一化处理后的煤层厚度、煤层含气量、煤层埋深和煤层灰分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珠藏次向斜试验井组6号、7号、16号、17号、20号、23号、27号、30号煤共八层优势储层,2号、8号、15号煤为次优势储层。

田山岗,尚冠雄,唐辛[9](2006)在《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地域分异性与资源经济地理区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煤炭资源具有天然的区域分异性,我国经济发展亦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便是煤炭资源区域分异现象与经济区域分异性相悖之体现。两横:即天山—阴山线、昆仑—秦岭—大别山线;两纵: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线、贺兰山—龙门山线。四条界线构成一个“井”字形,将国土分划为九个区域,此分布格局清晰的显示了各区域内煤炭资源之优劣,鲜明的表征了各区之经济、水资源、气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强势及弱势特征。且“井”字之中心,又恰是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和开发建设之重心。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是对煤炭资源地质的、地理的、社会经济的区域分异现象,进行综合考量后所得出之新认识。

周小进[10](2009)在《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文中提出我国南方二叠系蕴含着丰富的海相油气资源,已成为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但与其较大的盆地沉积面积相比,现今油气发现尚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在南方其它地区选择有利石油地质条件区块,扩大油气发现,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论文以系统解剖我国南方二叠系沉积演化特征为主要目的,应用层序地层学、古地理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按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研究思路,从区域构造背景和点上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出发,依托大量的露头剖面点资料,对整个南方地区的二叠纪进行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揭示了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盆地沉积充填演化和生、储物质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今后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本文提出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和表达技术,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如下:①应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6条基干剖面、22条辅助剖面及部分钻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分析与对比,将我国南方二叠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研究表明,三级层序类型主要为Ⅱ型,Ⅰ型层序仅分布在二叠系的顶、底和中上二叠统之间。②二叠纪我国南方总体处于拉张背景,发育了由陆缘向陆内延伸发展的裂陷盆地;受东吴运动影响,扬子和华夏克拉通遭形成了两个二级海平面升降沉积旋回;陆缘裂陷盆地是低位期沉积的主要场所,而克拉通区主要为海侵和高位期沉积,低位期主要表现为陆上风化残积、河流沉积或仅发育厚度很薄的沼泽相含煤碎屑岩。③以超层序的体系域为单元,依据200多个资料点,再造了二叠纪六个关键时期构造—岩相古地理的时空展布与原型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研究认为,中二叠世属缓慢扩大型沉积,发育具缓坡性质的单一碳酸盐台地体系,晚期仅在东南沿海发育高位三角洲体系;晚二叠世属逐渐退缩型沉积,在湘桂裂陷盆地两侧形成对称分布的陆地—碳酸盐台地或混积台地的沉积体系组合。④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空间展布特征表明,二级层序的海侵期和最大海泛期是二叠纪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分别在克拉通的缓坡台地上、裂陷槽盆和古陆周缘形成了碳酸盐岩、泥质岩和煤系三类烃源岩。⑤储集相发育条件表明,中上扬子克拉通是发育层序界面古岩溶、台缘礁滩、白云岩以及河流、三角洲、滨岸相碎屑岩等多种类型的储层区,右江和湘桂裂陷盆地是发育斜坡相碳酸盐岩重力流、盆底浊积扇和孤台碳酸盐岩的储层区,这些储层与烃源岩在空间上可构成上下或侧向接触组合。

二、鄂湘粤桂二叠纪成煤规律的综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湘粤桂二叠纪成煤规律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内外研究状及发展势
        1.2.2 存在的主要问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特征
        2.2.3 地震场特征
    2.3 主要断裂带特征
        2.3.1 扬子地块控煤裂构造
        2.3.2 华夏地块控煤裂构造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2.5 本章小结
3 煤田地质特征
    3.1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3.1.1 晚古生代含煤地
        3.1.2 中生代含煤地
        3.1.3 新生代含煤地
    3.2 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1 华南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2 华南晚三叠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分
    3.3 本章小结
4 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4.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4.2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2.1 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煤构造带
        4.2.2 扬子北逆冲煤构造带
        4.2.3 龙门山逆冲煤构造带
        4.2.4 川中南部隆起煤构造带
        4.2.5 川渝隔档式褶皱煤构造带
        4.2.6 丽江雄坳陷煤构造带
        4.2.7 康滇隆煤构造带
        4.2.8 滇东褶皱煤构造带
        4.2.9 川南黔叠加褶皱煤构造带
        4.2.10 渝鄂湘黔隔式褶皱煤构造带
        4.2.11 江南隆煤构造带
    4.3 华夏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3.1 湘桂陷煤构造带
        4.3.2 赣湘坳陷煤构造带
        4.3.3 上饶安福曲仁坳陷煤构造带
        4.3.4 浙赣东坳陷煤构造带
        4.3.5 闽南坳陷煤构造带
        4.3.6 右江褶皱煤构造带
        4.3.7 雷琼陷煤构造带
    4.4 本章小结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5.1 聚煤盆地类型
    5.2 主要成煤期构造格局
        5.2.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
        5.2.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5.2.3 新生代古构造格局
    5.3 成煤盆地构造演化
        5.3.1 聚煤盆地构造发育阶
        5.3.2 聚煤盆地构造演特征
        5.3.3 聚煤盆地富煤带迁移变
    5.4 本章小结
6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6.1 控煤构造样式涵义及划分
    6.2 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6.3 控煤构造模式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煤系构造变形规律
    7.1 煤系构造变形特征
    7.2 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特征
        7.2.1 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
        7.2.2 雪峰山陆内合构造变
        7.2.3 东南推、滑构造变
        7.2.4 川滇走滑构造带构造变
    7.3 煤系构造变形差异性对比分析
        7.3.1 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的差异
        7.3.2 煤系构造变控制因的对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1.1 构造单元定义
        2.1.2 成矿单元定义
        2.1.3 赋煤单元定义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2.5.2 划分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1 煤系变形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2.1 煤系变形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3.1 煤系变形特征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4.1 煤系变形特征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 秦祁昆造山系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3 邻庐断裂带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6.1.1 大地构造演化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4)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3 矿井构造特征及构造煤发育
    2.4 矿区沉积环境
3 淮北矿区构造煤发育特征及分类
    3.1 构造煤样品采集
    3.2 构造煤分类
    3.3 宏观变形特征
    3.4 微观变形特征
    3.5 构造煤结构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煤中矿物的变化规律
    4.1 构造煤中的矿物
    4.2 构造煤中矿物形貌特征
    4.3 矿物分布与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构造煤元素迁移及聚集规律
    5.1 构造煤元素测定原理及方法
    5.2 构造煤中元素分布特征
    5.3 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及构造控制
    6.1 逆冲推覆构造对煤中元素迁移的控制
    6.2 矿井构造对煤中元素迁移的控制
    6.3 不同类型构造煤中敏感元素的动态响应特征
    6.4 构造不同部位敏感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
    6.5 应力敏感元素的筛选和确定
    6.6 应力敏感元素定值问题
    6.7 本章小结
7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7.1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的地质控制
    7.2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模式
    7.3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的构造控制
    7.4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7.5 构造煤应力敏感元素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实例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一、系统划分淮北南部矿区构造煤类型,初步探讨构造煤变形对煤中矿物分布的影响
    二、初步揭示了构造煤中后生矿物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
    三、系统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
    四、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中敏感元素分异的构造控制机理
    五、建立了构造煤元素分异的 5 种模式及分异过程的迁移与聚集两个阶段和物理与化学两种路径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及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矿区地质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
    3.1 实验系统与步骤
    3.2 实验样品变形条件与宏观力学表现
    3.3 实验变形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3.4 实验变形煤中有机质与矿物变化规律
    3.5 实验变形煤中元素分布规律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煤变形特征及动力变质作用
    4.1 构造煤样品采集
    4.2 构造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4.3 构造煤中摩擦面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4.4 构造煤有机结构动力变质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变质与元素分异特征
    5.1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与变质特征
    5.2 构造煤中元素分异特征
    5.3 构造带内元素迁移变化规律
    5.4 构造煤动力变质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动力分异机理及指示意义
    6.1 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6.2 构造煤有机质结构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6.3 构造煤中矿物应力响应特征与机制
    6.4 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
    6.5 应力敏感元素与构造煤瓦斯特性间的内在联系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北聚煤区深部煤炭资源特征
        1.2.1.1 华北聚煤区地质构造背景
        1.2.1.2 国内外深部煤层的开发现状
        1.2.1.3 深部煤层的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
        1.2.2 煤变质理论研究及进展
        1.2.3 盆地埋深史和热史研究
        1.2.4 深部煤层结构及煤岩形态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环境
    2.2 构造运动与地质演化概要
        2.2.1 淮南推覆构造
        2.2.1.1 阜凤推覆体
        2.2.1.2 明龙山推覆体
        2.2.1.3 淮南复向斜
    2.3 区域地层层序与煤系地层特征
        2.3.1 区域地层层序演化
        2.3.2 淮南煤田含煤地层沉积分布特征
        2.3.3 煤系地层特征
        2.3.3.1 煤系厚度、分组及含煤情况
        2.3.3.2 含煤地层及主力煤层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的煤级特征
    3.1 样品采集地区分布
    3.2 煤级参数随埋深的演化
        3.2.1 淮南煤的煤级参数演化规律
        3.2.2 煤级随埋深的演化规律
        3.2.2.1 同一煤层煤级参数随埋藏深度的演化
        3.2.2.2 煤系地层煤级参数随埋藏深度的演化
        3.3.3 淮南煤类的分布赋存特征
    3.3 淮南深部煤的煤岩学特征
        3.3.1 宏观煤岩特征
        3.3.2 显微煤岩特征
        3.3.2.1 镜质组
        3.3.2.2 壳质组
        3.3.2.3 惰质组
        3.3.2.4 矿物质组
    3.4 本章小结
4 淮南煤田煤体结构变化及对煤级的影响
    4.1 淮南煤田煤体结构演化特征
        4.1.1 构造变形煤定义、特征及分类
        4.1.2 构造变形煤的形成原因
        4.1.3 淮南煤田不同深度构造煤发育特征
    4.2 构造煤的煤岩学特征
        4.2.1 煤岩变形对显微组分的影响
        4.2.2 煤岩变形特征与煤级关系
    4.3 构造变形煤的物理化学特征
        4.3.1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
        4.3.1.1 差热与热重分析原理
        4.3.1.2 构造变形煤差热与热重分析
        4.3.1.3 测试结果与讨论
        4.3.2 X 射线衍射试验
        4.3.2.1 XRD 参数与测试方法
        4.3.2.2 样品的预处理
        4.3.2.3 测试条件与数据处理
        4.3.2.4 测试结果与讨论
        4.3.3 红外光谱实验
        4.3.3.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4.3.3.2 不同构造变形煤的红外光谱特征
        4.3.3.3 测试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淮南煤田埋藏史及热史研究
    5.1 华北地台埋藏史及热史概况
    5.2 淮南煤田埋藏史和热史反演
        5.2.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5.2.2 测试数据分析
    5.3 模拟软件特点
        5.3.1 Thermodel for windows2008 模拟器
        5.3.2 操作步骤
    5.4 结果分析
        5.4.1 地层埋藏史模拟及结果分析
        5.4.2 地层温度史模拟及结果分析
        5.4.3 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及结果分析
    5.5 煤中包裹体的古地温测试
        5.5.1. 方解石脉包裹体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构造附加动力对煤变质过程的影响
    6.1 构造附加压力的来源与性质
        6.1.1 应力的产生
        6.1.2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对煤化学变质过程的影响
    6.2 构造附加压力场的能量效应
        6.2.1 构造-热效应
        6.2.2 弹性应变能的产生与能量耗散过程
        6.2.3 构造附加动力对望峰岗矿深部煤级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含煤地层
    2.3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4 矿井构造特征
    2.5 小结
3 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
    3.1 实验样品及制备
    3.2 高温高压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实验变形煤中矿物变形和元素赋存特征
    4.1 实验变形煤中矿物的特征
    4.2 实验变形煤中元素的赋存特征
    4.3 矿物和元素对煤变形的响应特征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织金地区煤层气成藏效应及优势储层测井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织金地区地质概况
    2.1 织金地区地理位置特征
    2.2 织金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地层
    2.4 煤储层特征
3 织金地区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3.1 区域沉积和演化特征
    3.2 煤系地层沉积相划分
4 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
    4.1 沉积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
    4.2 构造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
    4.3 水文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
    4.4 埋深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
5 利用测井信息识别煤体结构
    5.1 煤体结构分类
    5.2 煤层煤体结构响应及研究区煤体结构分布特征
    5.3 建立研究区煤体结构测井响应模型
    5.4 研究区煤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5.5 优势储层筛选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攻关目标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2.1 南方大地构造框架
    2.2 晚古生代大地构造及演化
第三章 二叠系层序地层分析
    3.1 岩石地层对比
    3.2 层序地层划分
        3.2.1 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3.2.2 基干剖面的层序地层划分
        3.2.3 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第四章 二叠系沉积体系
    4.1 沉积体系的类型
        4.1.1 陆地沉积体系组
        4.1.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
        4.1.3 海洋沉积体系组
    4.2 沉积体系的组合
        4.2.1 中二叠世沉积体系组合
        4.2.2 晚二叠世沉积体系组合
    4.3 沉积演化模式
第五章 原型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5.1 原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5.1.1 克拉通盆地
        5.1.2 裂陷盆地
        5.1.3 前陆盆地
    5.2 原型盆地层序充填时空格架
第六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与演化
    6.1 编图思路与成图单元
        6.1.1 编图基本原则和主要表达方法
        6.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的成图单元
    6.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6.2.1 第一超层序(早二叠世末—中二叠世)
        6.2.2 第二超层序(晚二叠世)
第七章 油气生、储层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1 烃源岩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1.1 烃源岩分布及主要特征
        7.1.2 控制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
    7.2 储层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2.1 储层分布及主要特征
        7.2.2 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7.3 生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鄂湘粤桂二叠纪成煤规律的综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焕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2]鄂湘粤桂晚二叠世煤的岩石组成及其变质的初步研究[A]. 陈善庆.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 1984
  • [3]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 [4]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D]. 李云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5]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D]. 刘和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D]. 敖卫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7]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D]. 屈美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织金地区煤层气成藏效应及优势储层测井识别[D]. 刘存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地域分异性与资源经济地理区划[J]. 田山岗,尚冠雄,唐辛. 中国煤田地质, 2006(03)
  • [10]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D]. 周小进. 中南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鄂湘粤桂二叠系成煤规律综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