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惠住房销售的判别与分析

高校优惠住房销售的判别与分析

一、高校优惠售房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双凤[1](2012)在《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以市场转型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实地田野对教职工进行深入的调查访谈并结合相关的住房政策文献等材料,通过剖析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形成机制及其影响,以此探讨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本文认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中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是指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受到转型期中国所面临制度变迁,包括国家在不同时代实施的宏观住房政策与相关省市对国家宏观住房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深度。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此,住房制度改革作为中国制度变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从实施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到住房货币分配制度的建立,这是一个制度转轨、市场转型的时代,国家宏观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进而决定了住房资源获得状况。中观因素是指广州市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也受到其所在学校(单位)的影响。首先,S大学是一个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具有相当的行政级别;其次,S大学的单位性质属于事业大学。S大学的行政级别大小、单位性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S大学所拥有的住房资源总量。同时,由于单位领导决策层的决策状况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使得S大学所实施的具体住房政策也对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产生重要的影响。微观因素主要是个体自身的结构因素与能动因素也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同时,个体赖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家庭在后房改时代不仅仍以家庭形式共同购买和占有住房资源,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家庭支持形式,这些都将表明个体以更为灵活的形式适应后房改时代的住房货币补贴制度,以解决住房问题。在这里本文首次引入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结合市场转型理论对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更为完整地、综合地审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以期完整地分析研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根据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占有现状,按照是否拥有产权住房和住房套数,本文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分层分为“两层五阶”的状况,其中“两层”是无产权房阶层和有产权房阶层,“五阶”是指按照住房资源占有总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相对永久性无产权房阶层、暂时无产权房阶层、普通产权房阶层、多产权房阶层和超多产权房阶层。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差异的现状与分层是国家、省市宏观住房政策、S大学作为教育部属事业单位、教职工个体因素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与共同催化的结果,是既有住房政策结构与个体能动性综合作用的产物。市场转型理论认为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的回报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与争论。本文将市场转型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回报应用到教职工个人的住房资源获得上来。具体而言,在市场转型理论看来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有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与权力机制。生命历程理论则指出,教职工个体在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住房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还存在着自我选择机制。因此,通过S大学的具体案例,本文指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有三个:市场机制、权力机制与自我选择机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分层现状导致了什么结果?本文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得利者”与“失利者”类型学上的区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结果给通常意义上的普通人给来了不相一致的生命际遇。对既有住房资源获得格局的“控诉”与对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的权力“嘲讽”是两种不同的“普通人”做出的两种反映,它们都深刻地揭示了住房资源占有总量差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生命际遇。结论部分,本文再次回应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现状与分层,阐述了住房资源获得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及其住房资源获得所导致的结果。本文认为住房制度改革是一次“革命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城镇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同时,房改又是一次宏大的社会结构变革,无数个体在其间承受了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生命际遇,由此重新再生产出了住房资源格局与秩序,经由此,本文认为普通人的新型“国家观”可能正在形成。

吕民[2](1994)在《高校优惠售房辨析》文中研究说明 高等院校住房制度的改革,同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正在蓬勃展开,改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优惠售房是其中的一种。尽管国家教委几次下达文件,规定校园内的住宅原则上不出售给教职工个人,但各地区的部分院校根据房改的属地

曹雨[3](2020)在《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房改房的出现源自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行。国家针对高校房改房制定了政策以限制其流通,但是商品化是高校房改房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这种矛盾导致部分高校房改房产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如何在当前的住房制度下保障产权人的权益,是解决高校房改房相关纠纷的关键所在。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房改房属于住房由公有逐步转变为私有的住房制度改革初期的产物,其产权类型包括成本价房的完全产权和标准价房的不完全产权。为了保障高校的私密性和校园规划的整体性,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限制高校房改房的流通,这导致高校房改房产权人的权益难以实现,相关纠纷屡见不鲜。第二部分,高校房改房产权人享有的权益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成本价房产权人对房屋享有所有权,包括房屋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但是,当以标准价购买房改房时,产权人行使收益权和处分权会受到限制。其次,产权人享有房改房所在土地的使用权。尽管在购买高校房改房时,教职工并未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但根据房改政策以及我国“地随房走”原则,教职工在购买房改房并取得所有权时,即同时获得土地使用权。最后,当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享有民事诉讼的权利。第三部分,当下社会中对于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的侵害屡见不鲜:附条件买卖合同对产权人处分权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否合法需要判断附条件协议是否违背了自愿原则和公平原则,或者侵犯了其他共有产权人的权益;原价回购协议对产权人收益权的损害,这不仅违背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精神,也未考虑到产权人折抵在房价中的工龄、职级等所具有的价值;高校在产权人去世后否认其继承人对房屋的继承权,或是在享受了已故配偶的工龄优惠购买房改房后,否认房屋为已故一方的财产可以发生继承;由于未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房、地权利不一致,影响了产权人对房屋的处分权;当产权人权益受到侵害时,法院一刀切地认定房改房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难以实现民事诉讼权利。第四部分,对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的保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依靠法律对高校房改房产权范围予以明确,同时依靠适合于当前情况的政策规范交易行为;其次,依靠政府和原产权高校,产权人在补足相关款项后实现部分产权房改房向完全产权住房的转化;再次,通过在高校房改房上设立可以转让、继承、出租的投资性居住权来同时满足产权人与高校的需求;最后,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有关房改房纠纷的案件受理范围进行细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俞修维[4](1994)在《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文中研究指明 一、高校房改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推行出售新旧住房是高校解决住房困难的唯一出路高校的现有新旧住房要不要向教职工个人出售,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争议。当时,主要思考是:一是觉得学校的房产是国家教委投资的,担心向教职工个人出售后,会将学校的房产权逐步转移到社会上去,有“贱卖国家财产”和售后形成“公私同幢”难以管理之虑;二是学校是人才培养之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担心售房后破坏了学校教工居住区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三是当时正是房改的起步阶段,担心教职工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不知承

宋明星[5](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邓家鸿[6](1996)在《论高校房改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房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即部分住房盲目扩建加宽,加剧了新的分配不公;提租无度,使国家或个人不堪重负;无条件地得以继承优惠购买的公房,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售房交易时间过长,使国家房屋售后仍负担沉重。针对以上弊端应及时采取措施,制定更规范、更科学的政策法规,使房改工作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李斌[7](2005)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单位角色与职工住房利益分化》文中指出尽管国家在推动住房改革过程中发布了数目繁多的住房改革制度,然而就笔者所调查的长沙市六个单位来说,他们几乎只执行了提租、住房公积金和售房等三个主要制度。而且,这三个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单位之间差异明显,表现出强烈的单位效应。如六个单位对职工住房"提租",其目的并不与国家住房改革目的相一致,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推行严重依赖于单位经济效益,售房政策的实施又依赖于单位获取住房资源的能力高低,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企业单位主要出售80年代以前建设的旧房和非配套住房;两所大学出售的住房中有一半是新建的,一半是经过改造加宽的住房;两个政府机关单位出售的都是新建的超面积配套住房。所以,住房改革制度实施结果所造成的职工住房利益分化高度依赖于单位的"再分配"性质。

吴开泽,魏万青[8](2018)在《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研究城市青年首套住房产权获得的时期和世代差异。住房市场化进程中城市住房获得的途径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青年住房获得的时期、世代和城乡地域差异明显,年轻世代住房生涯具有低龄化和跳跃式特征。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受单位和户籍等制度因素、生命事件、家庭禀赋、职业地位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影响。在住房市场化进程中,制度因素和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住房获得的影响显化,父辈教育程度在房地产市场阶段影响增强,"80后"职业地位的影响减弱。房价上涨和住房分化可能形成以住房财产为标志的刚性社会分层结构,阻碍市民化和城镇化进程。论文认为,住房制度改革应形成多主体住房供应模式,建立有效兼顾社会功能和市场功能的住房政策,从而有效解决城市青年住房问题。

黄国石[9](1994)在《关于高校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高校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思考黄国石住房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挤的状况已是家喻户晓。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正在改革现行的住房制度。以商品化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

刘凤鸣[10](1997)在《高校现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利弊及其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现行住房制度改革大多采取了与驻地城镇同步的办法。高校房改与驻地城镇同步有利有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地方政府现行的房改政策自身也有其利弊,其弊端对高校也同样带来不利影响。在全国房改的新形势下,高校既应与驻地城镇步调一致,又要因势利导,结合高校自身的规律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校情的住房制度改革新路子。

二、高校优惠售房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优惠售房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
    第一节 S 大学基本概况
    第二节 研究实施与访谈个案情况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S 大学案例
第三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单位”因素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个体”因素
    第四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第四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第一节 住房资源的拥有量差异与生命际遇
    第二节 “控诉”与“嘲讽”:生命际遇差异的反映
    第三节 “革命性”事件与“个体性”承受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与形成机制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与专着
    二、 文件资料
    三、 统计年鉴
附录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 访谈提纲
    三、 访谈个案简介
后记

(3)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3 拟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第一章 高校房改房概况
    1.1 房改房——历史遗留问题
    1.2 房改房的界定
        1.2.1 房改房与商品房
        1.2.2 房改房与经济适用住房
        1.2.3 房改房与单位集资合作建房
    1.3 高校房改房产权类型
        1.3.1 成本价房的完全产权
        1.3.2 标准价房的不完全产权
        1.3.3 高校房改房产权的特别规定
    1.4 高校房改房问题现状
第二章 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分析
    2.1 高校房改房的房屋所有权
    2.2 高校房改房的土地使用权
    2.3 合法权益受损害时的民事起诉权
第三章 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受损现状
    3.1 附条件买卖合同对产权人处分权的损害
    3.2 原价回购协议对产权人收益权的损害
    3.3 实践中对房改房继承权的损害
        3.3.1 已交房款但未进行不动产登记
        3.3.2 已进行不动产登记
        3.3.3 职工去世后以其工龄优惠购买的房改房
    3.4 划拨土地性质对产权人房屋处分权的限制
    3.5 对产权人行使民事起诉权的影响
第四章 对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保障路径的探索
    4.1 完善房改房法律制度
    4.2 将房改房产权转为完整产权
    4.3 从居住权角度解决房改房部分产权问题
    4.4 明确高校房改房纠纷的法院受理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2.2.1 经济适用住房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2.2.5 城中村改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4.1.1 城市非平衡性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4.3.2 混合居住模式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6.1.1 社会公平性
        6.1.2 保障适度性
        6.1.3 长期动态性
        6.1.4 地区非平衡性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6.2.1 保障主体
        6.2.2 保障房类型
        6.2.3 保障标准
        6.2.4 保障方式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6.3.1 保障对象
        6.3.2 农民工市民化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6.3.4 老龄化人口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7.2 公共交通导向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7.3.4 其他房源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8.2 户型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8.2.3 单元组合
    8.3 室内空间利用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附录C

(8)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回顾和假设
    (一) 制度因素与青年住房获得
    (二) 生命事件与青年住房获得
    (三) 家庭禀赋与青年住房获得
    (四) 城市分化与青年住房获得
三、数据和模型
    (一) 数据来源和调查设计
    (二) 变量说明
    (三) 模型和方法
四、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变迁情况描述
    (一) 住房获得时期差异
    (二) 住房获得的世代差异
    (三) 住房获得的城乡差异
    (四) 生命事件与住房获得
五、城市青年住房获得的时期和世代差异分析
    (一) 青年住房获得的时期差异
        1. 制度因素影响的时期差异
        2. 生命事件影响的时期差异
        3. 先赋和自致因素影响的时期差异
        4. 各时期青年住房获得的城市差异
    (二) 青年住房获得的世代差异
        1. 制度因素影响的世代差异
        2. 生命事件影响的世代差异
        3. 先赋和自致因素影响的世代差异
        4. 各世代住房获得的城市差异
六、结论和讨论
    (一) 结论:住房制度改革如何影响青年住房获得
    (二) 讨论:住房政策如何保障青年居住权

四、高校优惠售房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D]. 林双凤. 中山大学, 2012(09)
  • [2]高校优惠售房辨析[J]. 吕民.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2)
  • [3]高校房改房产权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 曹雨. 广西大学, 2020(07)
  • [4]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J]. 俞修维.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2)
  • [5]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6]论高校房改中的几个问题[J]. 邓家鸿.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4)
  • [7]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单位角色与职工住房利益分化[J]. 李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 [8]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研究[J]. 吴开泽,魏万青. 公共行政评论, 2018(02)
  • [9]关于高校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思考[J]. 黄国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 [10]高校现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利弊及其选择[J]. 刘凤鸣.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标签:;  ;  ;  

高校优惠住房销售的判别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