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

高大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

一、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毛龙,周清,王显平,胡含,朱立煌[1](1994)在《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文中提出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了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 Sw allen)与栽培稻(O.sativa L.)之间的多态性差异,以及二者杂交后通过胚挽救获得的后代植株的染色体大致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高杆野生稻基因组与栽培稻基因组差别极大,经胚挽救获得的杂种后代植株大部分为三倍体,不育;两个部分不育的植株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基因组趋向栽培稻的基因组。结果还表明,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获得后代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非传统的遗传重组机制导致野生稻染色体片段向栽培稻基因组的“渗入”

谭光轩[2](2003)在《药用野生稻重要基因的转移与定位》文中提出稻属(Oryza L.)中由2个栽培稻种和20多个野生稻种组成,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具有AA基因组的2个二倍体(2n=24)栽培稻种是亚洲栽培稻种(O.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种(O. glaberrima Steud)。野生稻种有二倍体(2n=24)和四倍体(2n=48)2种,目前,已阐明了AA、BB、CC、BBCC、CCDD、EE、FF、GG、HHJJ和HHKK共10个基因组代表所有已确定的野生稻种。野生稻种蕴藏有抗病虫害和耐受不良环境等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重要基因。尽管AA基因组的野生稻能够与栽培稻进行杂交,在水稻育种上得到应用,但是丰富的野生稻遗传多样性这一宝贵财富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药用野生稻是最具研究和利用价值的我国3种野生稻资源之一,为了把药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渗入到栽培稻中,并为克隆抗稻飞虱和抗白叶枯病基因奠定基础,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利用RFLP和GISH分析建立完整的一套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 本研究通过粳稻品种(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AA基因组,2n=24)H-1493和来自中国的一个编号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CC基因组,2n=24)进行种间杂交,然后,杂种后代再与轮回亲本H-1493进行连续回交,通过幼胚拯救技术获得杂种及其回交后代植株。后代F1和BC1植株是完全雄性不育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显示,F1植株为24条染色体,其中12染色体显示绿色杂交信号,为药用野生稻的染色体,另外12条着有红色染料的是栽培稻染色体,所以,F;植株为AC基因组:BC,植株有36条染色体,其中来自药用野生稻的12条染色体被“喷涂”成绿色,另外24条显示红色的染色体则来自栽培稻H一1493,故BC:植株为AAC基因组。在获得的84个BCZ植株中,植株染色体数目从2n到2n+1l分布。应用均匀分布在水稻12染色体上192个RFLP探针对BC:后代进行Southem分析,根据禾本科植物之间广泛的同线性关系,确定了非整倍体植株中附加的外源药用野生稻染色体与相应栽培稻染色体的同线群关系。鉴于应用这种比较方法的局限,我们并不能确定分布在药用野生稻染色体上RfLP标记的顺序。除了药用野生稻第1和3染色体在回交过程中分别发生了断裂和错接之外,2个物种的RFLP遗传图显示出很好的同线性关系。通过RfLP和GISH分析,25个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s)(2n二25,AA+C)被分为12个同线群。在所有确定的12个异源单体附加系中,MAA工1、2、3、5、7和10各有1个植株;MAALS、n和12各有2个植株;MAAL6和9各有4个植株;MAAL4有5个植株。除了M人ALS和7,一些外源染色体片段的易位、重复和丢失导致的外源染色体的重排,也在不同的异源单体附加系中被检测到。同时,本研究也对所有BCZ后代中51个非整倍体植株进行Southem分析,发现它们附加了不同的药用野生稻C组染色体。在BC:后代群体中,12不同的C染色体出现在所有非整倍体中的频率为4.2一16.1%。所以,外源药用野生稻的染色体并不是以均等的机会从异源三倍体后代(AAC)传递到BCZ后代群体中。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这样一套完整的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为发掘利用药用野生稻基因组和实施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平台。同时,我们的结果也暗示着比较RFLP遗传图和 GISH分析是跟踪栽培稻和野生稻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渗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2.整倍体后代RFLP的分析 利用174个多态性的侧几P探针对整倍体后代进行了Southem分析,发现来自不同染色体上的R250、C597、Rll64、C488和G1465总共5个犯几P标记,检测到亲本药用野生稻特异的带型。在全部29个整倍体后代中有14 II个表现出了亲本药用野生稻特异的渗入片段(48.3%)。每个渗入系后代中检测到1一3个不相同的野生稻渗入片段。同时还发现很多渗入系中检测出的渗入发生区域是相同的。其中,位于第5染色体短臂端部的标记C597在13个植株中检测到药用野生稻特异的带型,是检测到的5个渗入探针标记中最高的,这可能意味着该渗入位点是渗入重组的“热点”区域。渗入位点大多发生在染色体的端部、近端部或染色体臂的中部,着丝粒附近发生的渗入极少,暗示着着丝粒附近染色体的交换经常受到抑制。而且在整倍体后代中也检测到不同于双亲的新的杂交带型。3.药用野生稻转育后代一个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定位 从药用野生稻渗入后代选育的水稻株系BS,表现为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对BS与釉稻品种明恢63杂交组合的187个重组自交系(R几s)进行了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采用分离集团分析法,在第1染色体上筛选到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相连锁RFLP分子标记。利用RILs抗病性表现型鉴定资料和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在第l染色体短臂的C904和R596之间,这2个分子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一cM。该基因对R几s群体抗病性变异的贡献率为52.%%,是一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基因。这一抗白叶枯病基因不同于已报道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的位点,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xa29(t)。野生稻来源的抗白叶枯病新位点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白叶枯病?

张留声[3](2018)在《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组培体系建立及其同源异源多倍体诱导》文中研究表明高秆野生稻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体内含有大量栽培稻不具备的抗性等优异基因,是水稻育种的宝贵资源。然而,高秆野生稻属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为CCDD,与AA组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远,杂交易产生不孕性,难以进行有利基因转移,阻碍了对高秆野生稻的利用。已有研究表明,同源多倍体可以克服杂交不孕性。为此,本研究拟利用本室在高秆野生稻后代中选育的品系“华野5号”为材料,建立高秆野生稻加倍体系,诱导产生同源异源的高秆野生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的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二、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通过秋水仙碱进行加倍获得同源异源多倍体高秆野生稻;三、同源异源多倍体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主要性状观察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组培体系建立。通过比较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分化培养基的实验研究,建立起适合于本材料的组培体系:以高秆野生稻成熟种子为材料,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培养方案为:MB+2,4-D(2.5mg/L)+6-BA(1.0mg/L),平均诱导率约15.63%;继代培养方案为:NB+2,4-D(2.0mg/L)+活性炭(0.2g/L);分化培养方案为:MS+KT(2.0mg/L)+NAA(0.2mg/L),该方案下愈伤组织平均得苗率为10.15%。(2)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同源异源多倍体的诱导。通过秋水仙碱分别浸渍处理愈伤组织和共培养处理幼小丛芽和愈伤组织2种方式,获得以下结果:一是采用浓度分别为200mg/L、400mg/L、600mg/L和1000mg/L的秋水仙碱水溶液浸渍处理愈伤组织,结果显示各处理浓度在24h处理时长下均有再分化幼苗长出,4组处理平均得苗率为6.75%,其中600mg/L的处理浓度出苗率高,为12.96%;而48h处理时长下各处理浓度均无再分化幼苗产生,表明对本材料愈伤组织浸渍法处理而言,24h是较合适的处理时长。二是采用含200mg/L秋水仙碱的液体培养基共培养处理愈伤组织和幼小丛芽,处理时长为120h。其中,处理愈伤组织再分化得苗率为5.00%;处理幼小丛芽得苗率为30%,共培养幼小丛芽再生苗中经流式细胞检测获得同源异源多倍体高秆野生稻1株,该处理方式所得幼苗中变异率为66.67%,最终同源异源多倍体的诱导率为5.00%。(3)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同源异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根尖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对照植株染色体数目为48条,同源异源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96条。与对照相比,染色体加倍后的同源异源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株高降低,对照平均株高为233.00cm,同源异源多倍体株高降为188.00cm,降幅为19.31%;叶长和叶宽均显着增加,其中对照剑叶长和剑叶宽分别为43.50cm、2.39cm,同源异源多倍体剑叶长和剑叶宽分别为76.00cm、3.10cm,增幅分别为74.71%、29.71%;分蘖数明显降低,对照平均分蘖数为33.33,同源异源多倍体分蘖数降为7.00,降幅为79.00%。对叶片表面气孔进行观察,发现同源异源多倍体植株叶片表面气孔密度降低,体积增大。通过以上研究,初步建立起适合于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的组织培养体系,并通过秋水仙碱化学诱变方法获得一定数量的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同时对该材料部分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为后续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基本物质保障。

傅雪琳,卢永根,刘向东,李金泉[4](2007)在《利用种间杂交途径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种间有性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即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渗入系的建立以及有利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表现在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方面,这是限制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的"瓶颈"。传统的有性杂交手段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克服种间生殖障碍,提高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育种利用效率的可行途径。

黄运平,覃瑞[5](2002)在《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栽培稻的许多改良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遗传来源 ,造成了遗传上的单一性。而野生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作用 ,形成了具有抗性强、抗谱广的基因 ,对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领域。

张武汉[6](2007)在《野生稻、栽培稻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分子遗传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序列多态性和长度多态性标记分析了野生稻(包括2个AA型野生稻和12个非AA型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O.sativa L.,以下简称栽培稻)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应用长度多态性标记(ISSR和SSR)分析了野生稻、栽培稻以及水稻种间远缘杂交后代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进而探讨了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种间亲缘关系以及远缘杂交(不同基因组型之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叶绿体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用叶绿体DNA两个位点上的长度多态性片段标记(分别为ORF100、ORF29-TrnCGCA)对水稻叶绿体DNA进行籼粳特性分析,发现非AA型野生稻叶绿体DNA基本上都表现粳型特性。对2个多变区域(rps16基因内含子、TrnTUGU-TrnLUAA间区)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发现水稻种间叶绿体DNA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利用这2个片段的多态性构建了反映水稻种间亲缘关系的系统树,并初步建立了水稻种间叶绿体DNA指纹图谱。还利用这2个多变区域具有籼粳分型标记作用的4个位点对非AA型野生稻叶绿体DNA的籼粳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中3个表现粳型特性、1个表现部分籼型特性,但其与分型标记已不完全相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2核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从6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泳带迁移率差异较大的11对SSR引物用于实验。这1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基因座有等位基因9.5个,材料平均遗传距离为1.96(0.98~2.94)。从43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带形清晰、多态性高的8个引物用于实验。这8个引物从28个供试材料中扩增出多态性带166条,平均每个引物出带20.8条,材料平均遗传距离为2.39(1.30~3.79)。两种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呈显着正相关,构建的亲缘关系树十分相似。在11对SSR引物检测到的104个多态性片段中,非AA型野生稻的特异性片段74条,占总片段数的71.2%。在8个ISSR引物检测到的166条多态性片段中,非AA型野生稻的特异性片段113条,占总片段数的68.7%。上述结果表明,水稻非从基因组类型的核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很多AA基因组没有的基因源,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3栽培稻×重颖野生稻[O.grrandiglumis(Doell)Prod]种间杂种及回交群体的构建与分析本研究通过幼胚拯救技术构建了栽培稻×重颖野生稻的种间杂种及回交后代群体,所得回交后代茎秆粗壮、生物量大,柱头非常发达,部分株系清晨开花(早上6:30左右),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用14对SSR引物对20个材料进行PCR扩增反应,栽培稻共扩增出52条带,重颖野生稻扩增出18条带。在杂种F1产生的扩增带中,双亲的带均有的占21.4%,仅有栽培稻特有带的46.4%,仅有野生稻特有带的占25%,还有7.2%的带既不是栽培稻的特有带也不是野生稻的特有带,可能在F1的体细胞内2个不同基因组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互作和调整。

谭光轩,盛腊红,何光存,舒理慧[7](1998)在《野生稻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文中认为

陈龙,吴诗光,杨光宇[8](1999)在《野生稻种间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野生稻亲缘关系比较研究的进展以及野生稻优异基因的转移和利用所取得的成就。

王阳[9](2009)在《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GG)和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 CC)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稻属基因组中的中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总DNA以及单拷贝序列RFLP分子标记进行细胞遗传定位和序列分析,旨在阐明这些序列在疣粒野生稻基因组和药用野生稻基因组中的分布和结构特点。进而为系统研究稻属不同染色体组序列结构、功能及其进化关系提供基础,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遗传成分进行同源性聚类,一为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的识别和鉴定提供了依据,二确定从细胞水平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斑点野生稻(O. punctata, BB)和药用野生稻(CC)的C0t-1 DNA和基因组总DNA(gDNA)作为探针,分别对疣粒野生稻(GG)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G基因组与B、C基因组关系都很远,相对于B基因组,G基因组与C基因组的关系更近。2、基于FISH信号,对疣粒野生稻进行了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疣粒野生稻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为2n=24=10m+2sm。B、C基因组C0t-1 DNA在疣粒野生稻染色体上均有信号分布,说明稻属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和功能基因一样,在不同种中也存在着同源性和保守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保存下来。C0t-1 DNA-FISH信号主要存在端粒区,说明B、C和G基因组间着丝粒区序列存在分歧。疣粒野生稻基因组不被B、C基因组的C0t-1 DNA和基因组总DNA覆盖的区域,可能是该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存在加倍、重排和基因选择性丢失等现象形成具有种的特异性的基因组成分。3、根据Tan等(2005)构建的比较分子遗传图,分别选用栽培稻(O. sativa L., AA)第3和第5染色体上各紧密连锁的5个RFLP混合标记为探针,对药用野生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基本确定了药用野生稻比较染色体核型中第3和第5染色体,分别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第9和第4染色体。药用野生稻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为2n=24=8m+4sm。同时结合本实验室蓝伟侦的实验结果,即栽培稻C0t-1 DNA在栽培稻第3、第5染色体和在药用野生稻第3、第5染色体的分布特征以及药用野生稻C0t-1 DNA在自身第3、第5染色体的分布特征,简单阐述了基因组重复序列在稻属中的进化特点。

唐明[10](2004)在《药用野生稻7号染色体单体附加系及其回交后代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基因组型CC)是具有重要研究和利用价值的遗传资源。但是,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O.sativa L.,基因组型AA)之间的杂交不育、杂种不孕和后代难以稳定的特点限制了药用野生稻基因的转移与利用。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是转移和利用野生稻基因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把药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渗入到栽培稻中,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我们对一个国际水稻所提供的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7及其回交后代进行了分析,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确定了该异源单体附加系所附加的染色体是一条嵌合的7号染色体,药用野生稻贡献了其长臂部分,而短臂和着丝粒则来源于栽培稻。该植株与栽培稻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得到109株回交后代,考察了回交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发现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的渗入影响了回交后代的株高、千粒重、结实率、结实密度、剑叶宽等农艺性状,而且这些性状之间正相关度很大。 2.本实验室构建了完整的一套分别包含药用野生稻12条染色体的异源单体附加系,其中M26为药用野生稻7号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用M26和栽培稻亲本H1493进行回交得到了30个BC3F1后代,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附加系及其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附加的是完整的药用野生稻7号染色体,在覆盖7号染色体的39个RFLP探针中,有34个探针在亲本间检测到了多态性,没有检测到多态性的5个探针都位于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在34个探针中,有23个探针检测到的有野生稻片段渗入的单株编号一致,这23个探针绝大部分分布在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结合MAAL7单体附加系的结果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二、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 胚挽救
    (二) 细胞学观察
        1.根尖细胞
        2.花粉母细胞
    (三) 水稻DNA的提取
    (四) RFLP分析
结 果
    (一) 远缘杂交后代植株的获得
    (二) RFLP分析
        1.亲本的多态性检测
        2.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
讨 论

(2)药用野生稻重要基因的转移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野生稻总论
        1 稻属植物的多样性及其有价值的性状
        2 稻种遗传多样性的利用研究
        2.1 近缘野生稻种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2.2 远缘野生稻种有利基因的发掘
        2.2.1 抗虫基因的渗入
        2.2.2 抗病基因的渗入
        2.3 渗入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分子定位
        2.3.1 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2.3.2 抗病基因的定位
        3 野生稻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3.1 重复序列的研究
        3.2 渗入片段的研究
        4 药用野生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节 植物中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1 植物中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1.1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ous plant)
        1.2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ous plant)
        2 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第三节 水稻比较基因组研究
        1 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的共线性
        2 野生稻比较基因组
    第四节 水稻抗病虫害基因的研究
        1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研究
        2 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研究
        2.1 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稻的危害
        2.2 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的研究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构建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杂交
        2.2 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法制片
        2.3 有丝分裂染色体酶解法制片
        2.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2.5 杂交后单色信号的检测和放大
        2.6 杂交后双色信号的检测和放大
        2.7 Southern杂交比较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杂种F_1代、回交后代的产生及其染色体计数
        2 RFLP标记辨别异源单体附加系中所包含的外源染色体
        3 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2个RFLP遗传图的比较分析
        4 BC_2后代中所有非整倍体植株的RFLP分析
        5 BC_2后代中整倍体植株的RFLP分析
        6 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回交后代的GISH分析
        7 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讨论
        1 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基因组的比较
        2 整倍体后代RFLP的分析
        3 GISH揭示药用野生稻的核型
第三章 药用野生稻转育后代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定位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白叶枯病菌接种和抗性评价
        3 分子标记分析
        4 数据分析和遗传作图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亲本及RILs群体的抗性表现
        2 与抗白叶枯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3 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水稻2个抗白背飞虱基因与2个抗褐飞虱基因的位点相同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1 植物材料和虫源
        2 抗白背飞虱和抗褐飞虱的鉴定
        3 分离集团分析(BSA)
        4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重组自交系的受害级别分布
        2 与抗白背飞虱和抗褐飞虱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3 抗白背飞虱基因和抗褐飞虱基因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五章 总讨论
    1 研究药用野生稻的意义和杂种不育障碍的突破
    2 比较RFLP遗传图和GISH对建立异源单体附加系所起的作用
    3 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应用前景
    4 药用野生稻渗入系后代中抗性基因定位的意义
图版及其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实验室常用Protocol及所用溶液配方
    Protocol 1: CTAB法制备植物总DNA
    Protocol 2: DNA的限制性消化、电泳与Southern转移
    Protocol 3: 探针标记
    Protocol 4: Southern杂交
    Protocol 5: 洗膜、压片及膜的再生
    Protocol 6: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及纯化
附录Ⅱ 在读期间发表(已接受)论文
致谢

(3)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组培体系建立及其同源异源多倍体诱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高秆野生稻研究概况
    1.2 水稻组织培养研究
        1.2.1 影响水稻组织培养的外界因素
        1.2.2 影响水稻组织培养的内在因素
    1.3 植物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1.3.1 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背景
        1.3.2 影响植物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因素
        1.3.3 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1.3.4 植物多倍体诱导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高秆野生稻组培体系建立
        2.2.2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诱导
        2.2.3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倍性鉴定
        2.2.4 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秆野生稻组培体系建立
        3.1.1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
        3.1.2 愈伤组织的分化
        3.1.3 小结
    3.2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的诱导
        3.2.1 秋水仙碱浸渍处理愈伤组织诱导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
        3.2.2 秋水仙碱共培养愈伤组织和幼小丛芽诱导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
        3.2.3 小结
    3.3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倍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观察
        3.3.1 倍性分析仪鉴定
        3.3.2 气孔观察
        3.3.3 根尖染色体计数
        3.3.4 农艺性状调查
        3.3.5 小结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高秆野生稻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
        4.1.2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4.1.3 高秆野生稻同源异源多倍体的可能价值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本培养基配方
附录B 变异材料农艺性状调查与倍性检测
附录C 部分变异材料与对照植株株型比较

(4)利用种间杂交途径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AA组野生稻的种类及其有利基因
2 通过种间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
    2.1 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2.2 渗入系的建立与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2.3 非AA组野生稻有利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
3 利用种间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障碍研究
    3.1 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不可交配性障碍研究
    3.2 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种不育性障碍研究
    3.3 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种利用新途径的探索

(5)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种质资源概况
2 野生稻的重要性状
    2.1 抗病虫性
    2.2 抗逆性
    2.3 其他性状
3 野生稻资源的研究进展

(6)野生稻、栽培稻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分子遗传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绪论)
    1 稻属分类
    2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稻属遗传多样性的进展
        2.1 分子标记技术
        2.1.1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2.1.2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
        2.2 水稻叶绿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2.3 水稻核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3 野生稻有利性状研究进展
        3.1 抗病虫性
        3.2 抗逆性
        3.3 高蛋白和优质米
        3.4 其它
    4 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进展
        4.1 AA型野生稻的利用进展
        4.1.1 远缘杂交途径的利用进展
        4.1.2 分子育种技术途径的利用进展
        4.2 非AA型野生稻的利用进展
        4.2.1 远缘杂交途径的利用进展
        4.2.2 分子育种技术途径的利用进展
        4.2.3 体细胞杂交途径的利用进展
        4.2.4 异源多倍体化途径的利用进展
        4.3 稻属种间远缘杂交的遗传规律研究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叶绿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叶绿体DNA(cpDNA)的提取
        1.3 引物设计
        1.4 PCR扩增与检测
        1.5 DNA测序
        1.6 序列分析与系统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因组型水稻cpDNA的籼粳特性
        2.1.1 cp1的扩增结果
        2.1.2 cp2的扩增结果
        2.2 不同基因组型水稻cpDNA的多态性比较
        2.2.1 cp3扩增片段序列多态性分析
        2.2.2 cp4扩增片段序列多态性分析
        2.2.3 cp5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
        2.2.4 水稻cpDNA分子指纹的构建
        2.3 水稻cpDNA序列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非AA型野生稻cpDNA的籼粳特性探讨
        3.2 水稻cpDNA的多态性
        3.3 基于cpDNA序列差异的水稻亲缘关系
    4 小结
第三章 应用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水稻细胞核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材料
        1.4 总DNA的提取
        1.5 SSR引物与PCR扩增
        1.6 ISSR引物与PCR扩增
        1.7 电泳检测
        1.8 遗传距离计算和系统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2.2 ISSR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2.3 遗传距离分析
        2.4 系统树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栽培稻×重颖野生稻种间杂种和回交群体的构建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种间杂交
        1.2.2 幼胚拯救
        1.2.3 种间杂种及回交后代的观察
        1.2.4 SSR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种间杂交及回交结果
        2.2 种间杂种及回交后代的观察
        2.2.1 种间杂种的形态观察
        2.2.2 回交后代的形态观察
        2.3 SSR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有性杂交利用野生稻远缘有利基因
        3.2 栽培稻和重颖野生稻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附件A SSR标记资料表
附录B 野生稻及回交后代图片
致谢
作者简历

(9)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比较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1.1 野生稻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1.1.2 野生稻中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1.1.3 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
        1.1.4 野生稻优良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1.2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稻属研究中的应用
        1.2.1 探针的类型
        1.2.2 探针标记方法
        1.2.3 原位杂交的靶DNA 类型
        1.2.4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稻属研究中的应用
    1.3 稻属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供试探针
    2.3 主要试剂
        2.3.1 常用溶液配置
        2.3.2 酶类和试剂
        2.3.3 荧光检测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植物总DNA 的提取
        2.4.2 C_0t-1 DNA 的制备
        2.4.3 PCR 扩增RFLP 探针
        2.4.4 染色体制片
        2.4.5 探针的标记、纯化和标记效果的检测
        2.4.6 染色体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
第3章 利用B、C 基因组C_0t-1 DNA 和gDNA 对疣粒野生稻的比较FISH 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利用B、C 基因组的C_0t-1 DNA 对G 基因组的FISH 分析
        3.2.2 利用B、C 基因组的gDNA 对G 基因组的FISH 分析
    3.3 讨论
        3.3.1 疣粒野生稻的研究价值
        3.3.2 重复序列的利用价值
        3.3.3 基于本研究中 C_0t-1 DNA-FISH 的结果讨论
        3.3.4 基于本研究中GISH 的结果讨论
        3.3.5 FISH 核型分析及调节杂交严谨度的意义
第4章 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第3 和第5 染色体比较核型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药用野生稻第3 染色体的FISH 分析
        4.2.2 药用野生稻第5 染色体的FISH 分析
        4.2.3 结合并引用前人结果
    4.3 讨论
        4.3.1 基于本研究FISH 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
        4.3.2 关于探针的选取
        4.3.3 影响研究结果的关键因素
        4.3.4 本研究的创新及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意义
结论
图版及其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或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缩略词一览表

(10)药用野生稻7号染色体单体附加系及其回交后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野生稻总论
        1. 稻种遗传多样性的利用
        2. 野生稻的生物利用途径
        3. 近缘野生稻种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4. 远缘野生稻种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5. 药用野生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节 植物中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1.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ous plant)中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2.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ous plant)中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2.1 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
    第三节 水稻比较基因组研究
        1. 禾本科植物比较基因组
        2. 野生稻比较基因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MAAL7附加系的构建以及后代回交群体的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2. 渗入系群体的种植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3. 基因组 DNA的提取及 RFLP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分子标记分析与附加的染色体的确定
        2. 回交后代的 RFLP分析
        3. 野生稻片段的渗入和回交群体农艺性状的分析
        4. RFLP结果和回交群体农艺性状的关系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M26附加系的构建以及后代回交群体的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2. 群体的种植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3. 基因组 DNA的提取及 RFLP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分子标记分析
        2. 回交群体的分子标记分析
        3. BC3F1和 BC4F1群体中有研究价值的性状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己发表(接收)的论文
致谢

四、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J]. 毛龙,周清,王显平,胡含,朱立煌. 植物学报, 1994(01)
  • [2]药用野生稻重要基因的转移与定位[D]. 谭光轩. 武汉大学, 2003(04)
  • [3]高秆野生稻品系“华野5号”组培体系建立及其同源异源多倍体诱导[D]. 张留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利用种间杂交途径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J]. 傅雪琳,卢永根,刘向东,李金泉. 中国水稻科学, 2007(06)
  • [5]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黄运平,覃瑞. 湖北农业科学, 2002(04)
  • [6]野生稻、栽培稻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分子遗传差异研究[D]. 张武汉.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4)
  • [7]野生稻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J]. 谭光轩,盛腊红,何光存,舒理慧.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04)
  • [8]野生稻种间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J]. 陈龙,吴诗光,杨光宇. 种子, 1999(06)
  • [9]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比较基因组分析[D]. 王阳. 中南民族大学, 2009(S2)
  • [10]药用野生稻7号染色体单体附加系及其回交后代的研究[D]. 唐明. 武汉大学, 2004(05)

标签:;  ;  ;  ;  ;  

高大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