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矛盾

一、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论文文献综述)

付文军[1](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刘雅[2](2016)在《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有权主题如同它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的始终一样,是理解蒲鲁东学说的一条逻辑主线。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是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不可避免而且更是需要予以辨明的一个核心论题,而它的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须臾离不开作为马克思的终身论敌的蒲鲁东的牵引,由此蒲鲁东的所有权学说的学理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凸显了出来。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研究总体而言可以分为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和来自马克思的批判这两大板块,具体而言包括五章,其中前四章构成第一大板块,第二大板块为整个第五章。第一章坚持忠实于史料和原文本的原则,着力对蒲鲁东有关所有权的所有论着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并大致按照他批判、说明和构建所有权的整个心路历程予以系统的整理。正是蒲鲁东的生平事迹影响了他的阶级立场和理论思考,促成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和一生的政治活动,使其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蒲鲁东的生平事迹及其着述背景作贯穿一致的生动刻画。而以蒲鲁东原着为立论基础来思索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无疑是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蒲鲁东的不二选择,这意味着要以所有权问题为主轴、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整个蒲鲁东学说原文本进行梗概式地梳理,表明他的有关所有权的论着的写作背景、立意框架、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什么是所有权》、《贫困的哲学》和后期的社会改良方案。第二章从宏观层面整体映现了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所具有的思想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以及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内在的哲学方法论、逻辑起点和基本立场。蒲鲁东深感现代社会文明中的罪恶,直接且准确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代社会的基础即所有权,并信誓旦旦地称“所有权就是盗窃”,无疑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这体现在蒲鲁东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所有权制度的现实体认和对革命运动的深度关照,以及蒲鲁东的整个所有权学说在所有权理论史中的学理价值和在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影响力。为了准确探视所有权的整个经济现象,蒲鲁东提出要建立一门不同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即“社会科学”,并自命为是社会天才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继而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社会科学”是蒲鲁东把握正义理性与所有权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准入点,即是破解所有权本不该存在而现实存在、正义本该存在却不在场的社会之谜的理论根基,旨在发现劳动与交换的规律以构成价值来消除社会不平等。“研究方法”对追求永恒真理的蒲鲁东意义非凡,他认为科学的建立不能全然依仗归纳法、演绎法等三段论,更需要“二律背反”甚至“系列辩证法”。二律背反是《什么是所有权》中蒲鲁东批判所有权的逻辑,系列辩证法则是《贫困的哲学》中蒲鲁东说明所有权的形而上学。蒲鲁东对资产阶级所有权深恶痛绝,批判了一切来自法学、形而上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为所有权辩护的各种观点。所有权是一种天然权利、是一种基于先占的事实通过人们的认可而后天获得的一种权利、是在尊重劳动权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劳动而获得的对劳动产品的合法权利、是民法所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是通过契约经普遍意志确认而相互承认的公民权利等形式的所有权起源说都被他以反证的批判逻辑进行了反驳。继而他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所有权起源论,即所有权内在地根源于因人类理性的缺陷而导致的、对永恒真理“正义”的错误判断,外在地归因于强权和诡计。为了进一步解答为何蒲鲁东对所有权持有以上那种理论倾向,第三章作为透彻理解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前提,从微观层面细致考究了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中所囊括的关于“所有权”概念的三层内涵、辨析了蒲鲁东批判、说明和构建所有权的评价标准或立论原则即“正义”以及准确勘测了蒲鲁东实际上所反对的所有权和所维护的所有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在蒲鲁东那里有着他自己个人特征的界定,他视所有权为盗窃在于它是“享受和支配他人的劳动和勤勉的果实的权利”,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而作为幸福的“占有权”则不同,是“享受和随意支配自己的财物、自己的收益、自己的劳动和勤勉的果实的权利”,“一个人不能阻止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人去把相等于他自己的东西据为私有,他更不能剥夺将来的人去行使这个权能”,是社会平等的表现。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来剖析蒲鲁东的所有权概念,可以发现他代表的无非是自力更生的农民和个体生产者即小资产阶级,反对的则是坐享其成的、食利的非劳动者即大地主和大资本家及其分别收取的地租和利息。蒲鲁东觉察到所有权问题内在具有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作为法权关系的所有权与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权,由此为了完整且科学地构建所有权理论,他在完成了对所有权的法权批判之后,又转而来解释所有权的经济现象、说明所有权的经济矛盾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重新构建现实的所有权的“正义”公式。蒲鲁东区别了作为永恒真理的“正义”和世俗的“正义”即由人们对前一种正义的理解而产生的“正义观”,他的“正义”是基于自由和平等的“正义”,并持一种内在均衡论的正义观。他借对正义观的历史性考察探究了所有权的产生与变异问题,以此考证了现实的所有权与正义的辩证关系。最后,蒲鲁东称之为盗窃的所有权特指的是被法律赋予的、仅仅凭借名义上的和抽象的占用享有不劳而获特权的所有权、变异的所有权、被滥用的所有权,而非基于劳动的平等占有权、在承认个体多样性的前提下同等劳动获得等量财产和尊重不平等劳动而获得不平等财产的相称性的所有权。第四章在对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予以宏观和微观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蒲鲁东旨在建立的自为的所有权理论,即在所有权的各种经济矛盾得到全面解决以后到达所有权阶段时,给未来的所有权描绘一个大致的轮廓并且提出一些基本原则,也就是为解决现实的变异的所有权问题而提出的社会改革纲领。该章透析了蒲鲁东所构想的、取代现存所有权制度的、建基在“平等占有”原则之上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互助制”,说明了构造这一理想社会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预见了这一理想社会的组织形式。互助的观念在蒲鲁东看来有两层意思:一是法权关系意义上的互助即“自由”,它既不是原始共有制,也不是私有制,而是私有制和共有制的合题;二是经济关系意义上的互助即“交换”,在表征着现代社会的时代主流的商业社会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必须遵循劳动价值论或价值的构成规律,否则就会产生不平等的所有权关系。“交换银行”作为互助制社会的有效实现途径就是要重新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按照构成价值分配劳动产品,以此遏制资本的流通和运行来最终消除资本形式的所有权。它是由进行独立生产的各个自由个人通过因具体的利益、利弊权衡之后而自愿缔结的社会契约构成的共同协作组织,是以劳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提供低息或无息信贷并且无商人为中介的直接交换场所。蒲鲁东提出的这种社会改革方案鲜明地反映出其温和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这体现为他极其排斥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要求取缔任何形式的政治国家和政党、反对一切权威。而这又貌似与蒲鲁东的晚期着作《论联邦制原则》中倡导的联邦制相左,似乎是蒲鲁东因激进的理论无力解释现实而做出的妥协。事实上,这一原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补充,无悖于无政府主义,联邦制国家是实现无政府主义状态的过渡形式。值得申明的是,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属于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区别于集体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第五章侧重以马克思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来审视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以此显明蒲鲁东与马克思在所有权问题上的异同点和分歧原因,从而透视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得失。马克思与蒲鲁东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他在所有权问题上对蒲鲁东学说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一个从褒到贬的转变过程,而且他对蒲鲁东的整个所有权学说在极大程度上倾向于贬过于褒。马克思首先充分肯定了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在所有权理论史上的学理价值,辨明了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尤其是《什么是所有权》可能具有的划时代的现实意义。然而,他并非全盘接受了蒲鲁东的所有权学说,反而觉察到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非科学性、不彻底批判性和伪革命性。他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揭露了蒲鲁东研究所有权问题的“社会科学”和研究方法的非科学性和伪辩证性,即批判蒲鲁东在诠释现实的所有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观时用概念的历史代替了人的历史、把经济范畴视为经济关系的实体,从而导致孤立片面地看待所有权范畴;批判蒲鲁东所创建的“系列辩证法”无非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伪造;批判蒲鲁东的整个形而上学或社会经济学其实远远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之下。马克思继而从历史性维度探测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所有权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历史,也就是科学窥视了财产的经济起源,以此批判了蒲鲁东考察所有权的起源所采用的唯心主义法权观和形而上学的经济学,其中包括蒲鲁东的正义观和地租形式的所有权起源论。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蒲鲁东的平等占有论,认为“平等占有”实则是国民经济学的概念,进而责难蒲鲁东不彻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蒲鲁东受制于隐形的拜物教意识仍然没有摆脱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思维定势,企图在异化的范围内克服异化、以财产的存在为前提来批判财产。可以断定的是,“平等占有”是蒲鲁东以小农和小资产者的眼光所期待的所有权形式,在本质上区别于马克思以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要求重构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最后通过批判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来揭示蒲鲁东改良主义性质的社会革命方案,通过诊断出蒲鲁东的银行信用制度无非是他天马行空的幻想来昭示蒲鲁东自为的所有权理论的反科学本性。这包括揭露了市民社会里个人所享有的绝对的神圣的自由的虚假性质、指责蒲鲁东无视阶级对抗而主张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合作、反对阶级斗争的阶级调和论调,以及非辩证地看待国家和权威的职能;判定“交换银行”不过是小资产阶级所构想的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洞见到蒲鲁东对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包括价值论在内的劳动货币论、资本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误解。

赵敏[3](2020)在《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自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以往学界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时,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继承改造和对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吸取发展,但很少涉及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以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为题,探究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引言部分。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自由观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现有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厘清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和青年黑格尔派自由观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理解,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抽象意识形态和唯心史观。第四部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马克思自由观属于唯物主义范畴,与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自由观以观念为出发点不同,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个人。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之所以能超越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自由观,实现自由的历史性转变,就在于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社会生活探究自由问题。因此,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具有了社会现实性、历史具体性、实践全面性的特质。结语部分:阐明马克思自由观在继承、批判和超越中最终形成。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维度,整体阐述马克思自由观最终成为完全科学的自由理论。

刘倩[4](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马冬梅[5](2019)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观的批判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依据》文中认为权力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个人对权力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权力的关注点也有差距。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论题曾使用了“政治权力”“财产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公共权力”“企业权力”等不同的权力概念,但马克思终其一生对权力的看法主要是围绕着“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两个概念展开的。马克思之所以对黑格尔的国家权力观进行猛烈抨击的关键原因,就是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接触的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物质利益问题引发的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让他产生了困惑。当局实行书报检查限制人们的出版自由、把困难群众捡拾树枝当成犯罪、对困难群众的不管不问等,让当时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怀疑,马克思意识到必须重新思考权力问题。此时,除了马克思,其他的青年黑格尔学者也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怀疑,并对之展开了激烈批判,如施特劳斯、鲍威尔等,先后对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思想展开了激烈批判,某种程度上激励了马克思,也为其提供了理论参考。费尔巴哈也从宗教哲学开始,逐步展开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发现其“主宾颠倒”,并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甚至宣称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哲学,恰好为处在彷徨时期的马克思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以国家法作为批判对象,揭露黑格尔法哲学思想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国家观处处流露着神秘主义,并颠倒了市民社会和国家两者的关系。紧接着,马克思以内部国家制度本身为起点,先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君主主权思想,认为国家主权应该属于人民群众,不应该属于君主个人;其次批判了行政权理论即官僚政治,认为黑格尔根本没有从哲学高度论述清楚行政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表明人民有权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真正的行政权属于人民;最后批判了立法权思想,提出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的途径,依靠等级要素的种种中介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参与国家事务。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观进行批判后,马克思构建了新的市民社会理论,论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倡导人民主权。与此同时,马克思初步建立了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也为马克思后期的思想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依据,其权力观也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指南。

熊亮[6](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刘宇[7](2010)在《从臣民到公民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历程的逻辑性考察》文中指出从经验层面而言,从臣民到公民的演进是个人空间不断扩展,所享权利不断生长,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人类生存方式实现重大变革,从而获得更为优良的政治生活。促使这一演进历程的根基在于人类的自由本性,正是这种本性使人类获得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因而能够通过创造性活动不断摆脱异己性束缚,在自然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空间不断扩展,最终实现从臣民到公民的演进。而自由最终要体现在每一位个体身上,由于个体总是与他人共在,从而内生出社会秩序,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也由此形成二律背反的共生关系。传统社会是生产力低下、交往方式狭隘的自然经济时代,人类处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必然性的支配之下,个人接受既定的社会地位,承担社会秩序赋予他的角色,并服从其伦理要求。此时,个体自由与权利尚不具有独立形态,社会秩序也是以权力为主导,呈现出依附性、等级性与封闭性的特质。然而,个人自由毕竟是社会进步的历史尺度,人类的自由本性必然会趋向有效实现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就在相互扬弃中使个体迈向自由与自主,也使社会秩序容纳这种自由与自主。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形态以个人需要为纽带的社会整合方式创生了个人自由与权利。社会秩序由权力的时代走向了权利的时代,呈现出自主性、平等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但这种仅仅以个人利益为中介的物化的社会关系毕竟只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才提出了市民社会批判的理论与创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从臣民到公民的历程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是从权利主体特殊化到普遍化,从资源独享到资源共享,从人身依附到行为自主的历程,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是从权力整合到权利诉求,从等级秩序到平等秩序,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但其中的悖论在于,必须要存在一种社会机制来保障个体自由的生长,才能最终突破陈旧的社会秩序,若不存在这种内在机制,陈旧的社会秩序就会成为扼杀个体自由的牢笼。中西方从臣民到公民演进历程的不同路径正是这种社会机制与文化基因的差异所造就的。西方的“权利”、“契约”与“法治”传统形成了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的社会保障机制,市民阶层由此获得孕育与生长的契机,使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成为历史的必然,其路径近乎“传承”中的“必然”。而中国“权利”、“契约”与“法治”的文化基因与社会机制彻底缺失,专制主义传统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严重窒息着个体自由的生长与繁衍。中国既然无此可依仗之传统,其路径的选择就只能是从无到有的“构建”,从自身内部生长出相对独立与自治的公民社会,从而使社会摆脱国家的宰制,个人获得自主性的生存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变。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臣民到公民的艰难求索历经百年,尽管宪法一再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明晰的条文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然而现实中个人不可剥夺的生命财产权与现代法权主体却始终难以生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公民社会的兴起无疑提供了现实而有利的机遇。国家通过对所有制进行结构性分解,从经济领域主动退出,为市场交换体系创造了独立生长的空间与条件,个人利益获得释放,从而有利于利益主体与法权主体的形成,为数众多的社会民间组织的发育更成为公民社会崛起的标志。然而对政府极大的依赖性显示出中国公民社会尚处在发育的初期,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因而只有将纵向“集权型”社会结构转变为市场、公民社会、国家三种力量横向沟通、相互制衡的“分权型”社会结构,才能使公民社会取得自主性特质与自由空间,政府所让渡之社会自主领域也成为人们学习与实践民主的社会学堂,最终生成具有自由权利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的现代中国公民。

周峰丽[8](2020)在《弗洛姆基于人本主义立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埃里希?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延承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秉承人道主义思想,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中现代人的全面“异化”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理论深思与批判,在西方哲学界产生轰动一时的影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且全球化趋势下,对弗洛姆的相关思想的研究不仅能在理论上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更加认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有利于我们展开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异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本文第二章追溯了弗洛姆最初的人本主义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其思想生成的个人因素和社会背景。弗洛姆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坚守人本主义的立场,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试图建立弗洛伊德主义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文第三章对弗洛姆秉持人本主义立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境遇的研判进行了细微考察和理论分析,结合对弗洛姆多种文本的解读研究,从弗洛姆人本主义立场的出发点即人是什么,围绕人类的需要以及人应该如何生活,对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状态,探究人类真正的幸福应该如何实现。本文第四章通过对弗洛姆《健全的社会》重要着作的重点研究,整理了其对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方面异化的表现及其提出的对应举措,包含经济领域最初的劳动异化、生产异化与消费异化,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领域的民主制度异化、文化领域的人的心理异化的表现、危害和实质的分析论述;弗洛姆的对策性思考虽然近乎无所不包具体细微,但是纵观各领域的措施,都包含着理性主义色彩,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第五章对弗洛姆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做了评价,他对西方社会的批判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观点,但他仍然是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框架之内进行微观心理革命,根本不能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实质上属于乌托邦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宋玉路[9](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取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是对当代教育的一个“纠偏”。慎独教育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在当代受到弱化是一种资源损失。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亦成为流于卷面分数、课堂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课程。这样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化于心,亦不利于其教学内容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场由“教”到“学”的转变。慎独教育的提出,旨在将“学习”还给学生,将“成人”这一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人生目标。论文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问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慎独教育而言,其理论基础贯通中西,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存资料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论文研究前提是做好文献搜集和整理,努力保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尽量采用权威版本,以求更为忠实作者原意,进而能够实现对慎独教育的科学认识。而要准确地把握慎独教育思想及其价值,须在研究慎独教育之过程中,准确把握关于“自我”“自我教育”等概念在中西方思想史、文化史的传承,考察慎独教育内涵需要展开国内外比较研究,找到西方关于自我问题和自我教育问题中与慎独教育相似之处,或是能够为我国慎独教育提供借鉴方法和借鉴内容之处。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突出问题线索,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慎独教育的发生前提出发,研究其内涵,逻辑结构,发生机制,以期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慎独教育方法论。论文的主要结构包括:慎独教育的理论基础,慎独教育的内涵,慎独教育的结构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研究。慎独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充分论述了个体应该对其为“人”应做出的奋斗,以及如何处理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慎独教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作为儒家德化传统,“慎独”化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更加系统化、社会化的“慎独教育”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使之受众更广、更大众化。同时,西方哲学传统中对“自我”的认识亦对慎独教育理论之构建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弗洛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构建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中将良心定义为“内在权威”,为慎独教育的重要方法:内省,提供合法性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有深厚的自我教育内涵,而慎独教育正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域下开展慎独教育,有了合法性依据。慎独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个体不能孤立于社会而须依赖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社会实践使个体获得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但是这使个体容易陷入另一个危机:为获得社会认同而依赖外在权威,反而不利于自我成长。慎独教育之“知己”是对生活环境和个体价值观的全面了解;慎独教育之“内省”是个体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参照省察自我的价值观和实践行为,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对自我价值观和实践进行修正,进而自我成长;“慎独”是一种自由的自律,是对个体社会性和自我性的平衡,体现在个体于教化中获得自我认识的评判标准,于社会实践中获得成长目标和成长规划,于社会交往中获得社会归属感,于社会评价中获得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自觉成人。论文结论是为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之路径。从个体角度出发,要求个体在社会中认识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积极调控自我,坚持独一无二的道德自我并在社会实践中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同时,社会也应为个体之自由自觉发展提供尊重个性,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精神之普及。

佳木[10](1994)在《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正在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各种转轨变型的改革开放措施的不断出台和实施使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观念和心理状态的变动往往容易滞后或者超前于这种变化而产生不协调性。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育成长阶段的青年,其生理和心理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因此,这个群体的愿望、追求和行为方式同社会上的其他群体相比,更易与社会客观环境产生矛盾和差异,青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系列二律背反的现象。

二、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何谓批判?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一、实践地批判
        二、辩证地批判
        三、历史地批判
        四、内在地批判
        五、总体地批判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概况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计划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文本基础
    第一节 蒲鲁东生平和着述活动
    第二节 《什么是所有权》的立意与构思
    第三节 所有权的经济矛盾体系:《贫困的哲学》
    第四节 有关所有权的其他着述
第二章 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蒲鲁东提出所有权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蒲鲁东研究所有权问题的方法
        一、“社会科学”的提出
        二、二律背反
        三、系列辩证法
    第三节 蒲鲁东关于所有权起源的观点
        一、天然权利说
        二、占用说
        三、社会契约、普遍承认、民法等意志论说
        四、劳动起源说
        五、所有权的真实起源
第三章 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蒲鲁东的所有权概念
        一、“所有权”与“占有权”
        二、主客体关系视角中的所有权
        三、法权关系和经济关系意义上的所有权
    第二节 蒲鲁东批判所有权的标准:“正义”
        一、蒲鲁东的“正义”
        二、所有权与正义的关系
    第三节 蒲鲁东所反对的所有权和他所维护的所有权
第四章 蒲鲁东针对所有权问题的改革方案
    第一节 以“平等占有”为基础的“互助制”
        一、“互助”的法权场域:“自由”
        二、“互助”的经济话语:“交换”
    第二节 互助制社会的实现途径:“交换银行”
        一、“交换银行”的组织方式:社会契约
        二、“交换银行”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互助制社会的组织形式——“无政府主义”
        一、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
        二、“联邦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三、蒲鲁东在无政府主义传统中的定位
第五章 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肯定蒲鲁东所有权批判的意义
    第二节 批判蒲鲁东研究所有权的方法
        一、批判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立场
        二、“系列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伪造
        三、批判蒲鲁东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批判蒲鲁东的所有权起源论
    第四节 批判蒲鲁东的平等占有论
        一、“平等占有”是国民经济学的概念
        二、批判蒲鲁东不彻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五节 批判蒲鲁东的社会改良主义
        一、批判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
        二、“交换银行”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结语
比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年表(1809?1865)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词

(3)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
    第一节 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
        一、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二、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理论缺陷
    第二节 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
        一、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二、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批判
        三、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理论缺陷
    第三节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
    第四节 青年黑格尔派:自由是自我意识的抽象扩展
        一、鲍威尔:自由是自我意识的哲学
        二、赫斯:自由是“精神的行为自由”
        三、施蒂纳:自由属于“唯一者”
第二章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对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一、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必然与自由
        三、对象性劳动与自由
    第三节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第四节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
    第一节 自由的社会现实性超越
        一、“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自由
        二、自由的社会关系性
        三、自由与物质生产的此岸性
        四、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第二节 自由的历史具体性超越
        一、“人的依赖关系”社会与人的自由
        二、“物的依赖关系”社会与人的自由
        三、“自由个性”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节 自由的实践全面性超越
        一、生产实践:自由实现的基础
        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前提
        三、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剩余价值规律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结语 马克思自由观:在继承、批判和超越中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第一节 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三、“乌托邦的终结”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二、“新感性”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第三节 审美救赎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观的批判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一)《莱茵报》期间对现实矛盾的思考和探索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思想
    (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起源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王权理论的批判
    (四)马克思对黑格尔行政权理论的批判
    (五)马克思对黑格尔立法权理论的批判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四)简评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范围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结语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从臣民到公民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历程的逻辑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从臣民到公民":一个重大的政治话题
    二、概念的澄清:"臣民"与"公民"的界分
    三、源头的追溯:中西方传统差异之鸟瞰
    四、传承与构建:中西方从臣民到公民演进路径之差异
    五、阐释的脉络:本文的叙述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二律背反
    第一节 "本性"的阐发——关于"自由"的界说
        1.1.1 被决定的"自由":西方自由观的知识论传统
        1.1.2 自主的活动:人类自由生存论立场的发生学追问
        1.1.3 自由的外化:生存场域的创造与自由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自由的"定在"——社会秩序中的权利与权力
        1.2.1 概念的清理:社会秩序·权利·权力
        1.2.2 强力的整合:以权力为主导的社会秩序
        1.2.3 自主的构建:以权利为主导的社会秩序
    第三节 权利的生长——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语境中
        1.3.1 国家与社会合一:"群体自由"与特权的时代
        1.3.2 国家与社会分离:"个体自由"与权利的时代
        1.3.3 国家与社会矛盾的解除:"类自由"与应然权利的构想
第二章 传统社会制度下的等级秩序与依附主体
    第一节 "公民"的传统——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
        2.1.1 追寻美德:古代人"群体自由"之特征
        2.1.2 "共和民主":古希腊罗马"群体自由"的外在形态
        2.1.3 传统的追问:古希腊罗马"共和民主"的形成
    第二节 依附的个体——中世纪人们的社会生存方式
        2.2.1 等级与依附:中世纪社会个体的生存方式
        2.2.2 "封建"的追溯:国家与社会"合一"的经济基础
        2.2.3 多元的权力:国家与社会同一的"裂缝"
    第三节 零星的传统——走出中世纪的社会机制与思想资源
        2.3.1 "量变"的动力:走出中世纪的社会机制
        2.3.2 异己的力量:城市的复兴与早期市民阶层的形成
        2.3.3 潜在的权利:特权时代的人权思想孕育
第三章 现代社会制度下的自由秩序与自由主体
    第一节 凸显个体——市民社会的创生与自由主体的生长
        3.1.1 民族国家与重商主义:市民社会创生的政治经济力量
        3.1.2 传统价值体系的翻转:市民社会生成的文化力量
        3.1.3 个体的显现:近代市民社会与个人自由的形成
    第二节 本体自我——个体自由和权利的人性根基与形上哲思
        3.2.1 功利主义:世俗幸福的人性设定与合法性论证
        3.2.2 主体的神话:个人利益的工具理性基础
        3.2.3 主体的尊严:个人权利的价值理性基础
    第三节 分娩权利——自然法的自然权利转向与市民的生成
        3.3.1 正义观念的转变:自然权利生成的理论语境
        3.3.2 财富创生机制的转变:自然权利生成的实践语境
        3.3.3 "生命"、"自由"、"财产":自然权利的核心内涵
第四章 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博弈
    第一节 驯服"利维坦"——国家权力的制约与个体权利的保障
        4.1.1 社会契约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论证
        4.1.2 以社会制约权力:驯服"利维坦"的现实基础
        4.1.3 以权力制约权力:驯服"利维坦"的制度保证
    第二节 公民的生成——政治秩序的个体构建与公民人格的形成
        4.2.1 "人民主权":现代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原则
        4.2.2 "现代共和":民主政治的价值指向与政体形式
        4.2.3 "现代公民":"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统一体
    第三节 扬弃异化——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与共产主义构想
        4.3.1 "分裂"与"异化":市民社会的先天弊端
        4.3.2 "虚幻的共同体":市民社会分裂的产物
        4.3.3 "真实的共同体":马克思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构建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中臣民的退场与公民的锻造
    第一节 "天盖"的追问——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根源与运行机制
        5.1.1 亚细亚生产方式:王权主义形成的经济根源
        5.1.2 "王权支配社会":王权主义国家宰制社会的权力机制
        5.1.3 "天人之际":"大一统"王权神圣性的合法性论证
    第二节 从"帝制"到"共和"——中国社会告别臣民时代的求索
        5.2.1 "索我理想之中华":近代中国公民诉求的国家主义取向
        5.2.2 "依附的公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主义
        5.2.3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现代法权主体生成的契机
    第三节 公民社会构建——中国公民主体锻造的根本途径
        5.3.1 "三维制衡"结构创设: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方式
        5.3.2 权利主体的生长:公民社会民主宪政之意蕴
        5.3.3 公民人格:现代公民生成的内在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8)弗洛姆基于人本主义立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弗洛姆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生成的背景与渊源
    2.1 弗洛姆犹太家族的个人经历
    2.2 西方社会复杂的时代背景
        2.2.1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2.2.2 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精神上受挫
        2.2.3 物质文明发展所掩饰的西方文化困境
    2.3 弗洛姆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
        2.3.1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3.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2.3.3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2.3.4 犹太教思想和禅宗思想
第3章 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思想起点——人性论
        3.1.1 马克思的人性观
        3.1.2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
        3.1.3 弗洛姆的人性观
    3.2 思想轴心——人应该如何生活
        3.2.1 人的生存的二律背反
        3.2.2 用自己的力量“存在”而非“占有”社会
    3.3 思想归宿——在“爱”中实现人真正的幸福
        3.3.1 寻找个体的爱与理性
        3.3.2 造就“新人”与“新社会”
第4章 弗洛姆对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与健全社会的构想
    4.1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异化的批判与重构
        4.1.1 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异化的批判
        4.1.2 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批判
        4.1.3 通向健全社会的经济改革之路
    4.2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领域社会民主制度异化的批判与构建
        4.2.1 对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异化的批判
        4.2.2 通向健全社会的政治改革之路
    4.3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领域异化的批判和文化建设取向
        4.3.1 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体心理异化的批判
        4.3.2 通向健全社会的文化改革之路
第5章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5.1 理论贡献
        5.1.1 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多维逻辑批判
        5.1.2 丰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5.2 理论局限
        5.2.1 过于强调个体心理因素的精神分析理论
        5.2.2 过于理想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慎独教育的提出顺应自我发展之需求
        1.1.2 慎独教育是个体应对时代压力的必然选择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2 慎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渊源
    2.1 慎独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1 认识自我与全面发展
        2.2.2 社会责任与自由意志
    2.3 儒家德化传统
        2.3.1 “圣人”理想人格
        2.3.2 以“独”见天下:对个体道德主体性的肯定
        2.3.3 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2.4 西方关于“自我”问题的思想资源
        2.4.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我”萌芽
        2.4.2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哲学中“自我”的嬗变与转向
    2.5 弗洛姆人道主义“自我”思想
        2.5.1 成“人”的终极目标:生产型人格
        2.5.2 生产型人格促使人自我完善
    2.6 慎独教育的当代承继
        2.6.1 毛泽东自我教育理论
        2.6.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党员自我修养理论
        2.6.3 新时代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党员自我教育
    2.7 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的理论资源
        2.7.1 教育学中的自我问题
        2.7.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问题
3 慎独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3.1 “慎独”:自我与自治
        3.1.1 自我与慎独
        3.1.2 慎独与自治
        3.1.3 慎独:在个体与社会之间
    3.2 慎独与慎独教育的异同
        3.2.1 慎独与慎独教育的相同点
        3.2.2 慎独与慎独教育属于不同话语体系
    3.3 慎独教育的概念厘定
        3.3.1 慎独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模式
        3.3.2 慎独教育是系统化的、社会化的、大众化的自我教育模式
        3.3.3 慎独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之开展提出一种新路径
    3.4 慎独教育的特征
        3.4.1 慎独教育是成“人”的教育
        3.4.2 慎独教育不能忽视外在条件制约
        3.4.3 慎独教育是内省和创制共存的教育
    3.5 慎独教育之发生前提
        3.5.1 “另一个我”的合法性来源
        3.5.2 “知己”以求“慎独”
        3.5.3 构建内在权威——人道主义良心
4 慎独教育的结构
    4.1 慎独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4.1.1 慎独教育的两个层次
        4.1.2 人的自然属性需求与“成人之善”
    4.2 慎独教育的内容
        4.2.1 慎独教育通过道德实践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之关系
        4.2.2 以“我与我”的相处方式洞见“我与他人”、“我与社会”
    4.3 慎独教育的主要方法
        4.3.1 中国“内省”传统
        4.3.2 内省之本质
        4.3.3 内省之发生机制
        4.3.4 盲从权威与自我担当
        4.3.5 自觉成长
        4.3.6 良心良知的作用
    4.4 慎独教育的目标:自化
        4.4.1 从个体角度实现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存在
        4.4.2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解
    4.5 慎独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4.5.1 寻求合理的“自我—社会”的相处模式
        4.5.2 有助于个体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
5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
    5.1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教育的肯定及其成“人”内涵
        5.1.1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自我教育内涵
        5.1.2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对“人”的哲学思考
    5.2 从个体角度出发开展慎独教育的路径
        5.2.1 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
        5.2.2 社会实践中主动调控自我
        5.2.3 恪守良心
        5.2.4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5.3 开展当代慎独教育的社会路径
        5.3.1 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以保障慎独教育的开展
        5.3.2 注重社会主流文化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2]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研究[D]. 刘雅. 武汉大学, 2016(06)
  • [3]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D]. 赵敏.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5]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权力观的批判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依据[D]. 马冬梅.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7]从臣民到公民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历程的逻辑性考察[D]. 刘宇. 南开大学, 2010(07)
  • [8]弗洛姆基于人本主义立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D]. 周峰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9]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慎独教育研究[D]. 宋玉路.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二律背反[J]. 佳木. 青年研究, 1994(01)

标签:;  ;  ;  ;  ;  

市场经济与青年参与的矛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