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内部数据索引

农药行业内部数据索引

一、农药工业内部资料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徐健[1](2020)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山河相连,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仅一江之隔,美国不顾我国一再警告,趁朝鲜战争之机越过三八线,轰炸,扫射我国东北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场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战争中,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最终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国内民众的大力支持。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以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国内就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时间长,地域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成效显着,作为一次成功的民众动员,研究其动员的方式、内容和成效对于当今的组织领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丰富了区域性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和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研究,为民众动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论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的方式、内容及成效,阐述东北地区民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在这次全国范围的运动中,全国民众更加团结,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成效显着,不论是政治动员,宣传动员,还是行动动员,东北民众都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各地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广大的中国民众经过这次抗美援朝运动,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分别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两方面,论述抗美援朝需要开展国内民众动员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该部分从方式与内容两方面分别论述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第四部分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关于政治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民众通过政治动员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爱国情绪空前高涨,革命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充分地展现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援抗美援朝的决心,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关于宣传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激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战士们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的先进事迹,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捐献的积极性。关于行动动员的成效。各地民众的赴朝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等抗美援朝行动,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改善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作战士气,激发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密切了军政民关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第五部分阐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意义。分为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两方面。关于民众动员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动员工作中起到了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行动领导作用。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各地、各类民众动员工作在制订和执行动员工作计划时,以及推广动员经验过程中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动员工作开展前所做的宣传工作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的传播,而且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民众动员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民众动员的根本方法与主要内容。关于民众动员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取得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民更加团结,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抗美援朝精神是全国人民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邱蕊[2](2019)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时就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三年内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实现稳定、人民政权得到巩固。随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改变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首次作了比较完整地表述,但是对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没有做具体说明。1953年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式宣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最终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广大社会民众广泛深入地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全体人民群众中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基本实现了国家对社会民众的意识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成功的实践。刘少奇在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热烈拥护,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内树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使资本主义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较为成功的范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今天我们党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中心进行考察,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正文内容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相关问题及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中国社会民众的心态。一是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二是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三是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及其提出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不同心态。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对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过程。第一部分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首先是介绍过渡时期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对农村党员干部、团员和农民群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哪些内容的宣传教育,最后总结宣传教育取得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研究在工矿企业中如何对工人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包括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最后取得的效果。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进程研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资本家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媒介和方式方法。包括报纸、书籍的出版发行及对“一化三改”的宣传,广播电台在过渡时期的建立和完善及在总路线宣传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各种文艺形式、典型示范以及回忆对比算账的方式方法在整个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积极配合。本章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的宣传机构及宣传网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组织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个问题研究的是党员干部如何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五章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第一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孙大江[3](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王玉[4](2019)在《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派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当时最高水平的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地政学派的土地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中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对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地政学派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与该学派当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尚有距离。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地政学派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政学派的活动和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以期拓宽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同时厘清国民政府关于土地制度的政策演变逻辑。民国以来,局势不稳、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局动荡,但同时也激发社会各阶层探讨国家发展之路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的活跃的文化氛围,近代也就成了经济思想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类土地思想也开始涌现。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3年由萧铮组织发起了中国地政学会,将当时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地政工作的领导分子的力量聚集起来,是地政学派早期的正式组织,由此也标志着民国时期地政学派的正式形成。1947年为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以及农民群体,萧铮又组建了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该协会性质为社会团体,以便深入民众,以此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自此至1949年,地政学派步入了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协会两会并行的阶段。地政学派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以亨利·乔治”单一税”理论、达马熙克土地改革学说为参照,在“研究土地问题,促进土地改革”宗旨引领下,为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地政学派主要的学术活动包括发行《地政月刊》、《人与地》等地政刊物,出版地政论着,译介国外土地学说。地政学派的历届年会也会密切结合时政形势,围绕最为迫切的土地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此影响政府当局的政策,并推动民众土地观念之改变。同时,地政学派积极兴办地政教育,先后依托地政学院、地政研究所、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等机构,为国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培养了大批地政人才。本文通过对地政学派相关资料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地政学派土地改革主张的基础理论为平均地权、政策支柱为土地金融、配套设计为现代土地治理。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土地思想主线,地政学派对民国时期土地制度进行了整体谋划。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演化的脉络具有鲜明的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基础的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特征,是顺应统制经济思潮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农民对土地制度非均衡的诉求问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中,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逐渐脱离了诱致性土地变迁基础,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及制度主张不得不以妥协的形式实现,严重制约了土地改革的价值发挥。本文对地政学派同时期的中外土地学说进行研究对比。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为了推翻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土地革命论,地政学派为国民政府设计的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在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内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这是由两者政治党派背景、经济学分析范式、适应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而相较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事业,地政学派的土地改革主张也顺应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以来土地改革的总体趋势,一是对土地私有制的行使范围大加限制,二是扶植农民收购土地,以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政学派作为民国土地学界的重要组织,其土地思想和学术活动繁荣了民国的土地研究事业。尽管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向土地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实践。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地政学派的土地金融思想在推动台湾省政当局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说明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张力的政策实践的,其思想内涵对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马存亮[5](2019)在《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再发展的过程。即1949-1952年的积极开创时期、1953-1957年的蓬勃发展时期、1958-1961年的挫折困顿时期、1962-1965年的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甘肃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的民族贸易方针政策,结合甘肃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开展民族贸易工作,成立国营民族贸易机构,成立民族贸易公司,普遍建立民族贸易的商业网点,实行一系列的经营,做到供应和销售相结合。并且在国营贸易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公司。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发展供销合作社,灵活采取民族贸易的方式,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掌握主动权,维护民族地区市场秩序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不赚不赔、有赚有赔、以赚补赔”的贸易方方针,采取公平合理的价格政策,坚持“发展、维持、代替、淘汰的原则,积极做好民族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实行价格、资金、利润方面的三项照顾政策,有效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培养大批的民族干部,壮大民族贸易的队伍,建设一支具备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民族贸易队伍,更好的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郭平[6](2017)在《自然·神话·佛教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轮回”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所出版的诗集、散文、日记和访谈为研究范围,从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斯奈德诗歌中体现的“轮回”主题。斯奈德诗歌中的“轮回”主题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对自然界循环规律的书写;二、对象征着“再生”之女神的寸书写;三、佛教中生死轮回的书写。本文认为,“轮回”是斯奈德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既体现了斯奈德从自然、神话和佛教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当下自然现状和人类在自然中该如何自处这些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又反映了佛教对斯奈德诗歌写作风格和思想成长的影响。在绪论中,本文将首先对研究对象斯奈德予以简要的介绍。继而本文将陈述这篇论文的研究缘起,并梳理五十多年来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论文第一章主要是梳理斯奈德所处时代的背景。第一节将分析斯奈德成长时代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印第安人在龟岛生活时期龟岛的自然史和白人到达龟岛之后龟岛的受难史。第二节和第三节将结合斯奈德个人的求学经历分别梳理斯奈德与人类学和佛教文化之间的渊源。论文第二章主要分析斯奈德诗歌中“轮回”主题的第一个维度:即斯奈德诗歌中对自然循环的书写。本文将在第一节分析斯奈德对美国自然文学传统的继承,并分析斯奈德所提出的“回归荒野”的观念,他倡导人类必须要重新回归土地,要寻找一方土地真正地居住下来。第二节将简要梳理人类对自然界循环规律的探索。第三节通过深入分析斯奈德诗歌中的水循环、万物循环等现象来论证斯奈德对自然界循环规律的.重视,并分析斯奈德书写自然界循环规律的现实意义。论文第三章分析斯奈德诗歌中“轮回”主题的第二个维度:即分析斯奈德对女神盖娅和萨满教信仰中熊女神、鹿神的书写。本文将在第一节中分析女神信仰回归的时代背景。第二节中分析斯奈德诗歌中对再生女神盖娅的书写。第三节分析斯奈德独特的整体萨满教观。斯奈德认为美洲和亚洲的萨满教信仰十分相似,并且在诗歌中写出了印第安人从亚洲前往美洲的两条路线,因此形成了跨越美亚两大洲的整体萨满教观。并结合萨满教神话中的动物崇拜,分析斯奈德诗歌中熊和鹿所代表的再生思想。最后得出结论,即斯奈德对象征着再生之女神的书写,表达了其渴望人们恢复对自然之敬畏的思想,意在呼吁人类重新感受自然之力量。论文第四章将分析斯奈德诗歌中“轮回”主题的第三个维度:即分析斯奈德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佛教中的轮回观念。第一节本文将对佛教中的轮回观念进行综述。轮回这一观念诞生于古老的印度文明,主要特征是众生生生世世都处于生死的流转之中,永不止息。要想脱离轮回之苦海,就要认识到万物之空性,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实现。第二节中将主要分析斯奈德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探索修行——禅定对斯奈德的影响,主要是对其在诗歌中呈现矛盾方式的影响。总之,斯奈德通过禅定获得了自我觉察的能力,使自己逐渐摆脱外界环境刺激和内在潜意识的牵制。第三节将以斯奈德后期的诗集《山河无尽》为中心,分析佛教中的轮回观念在斯奈德诗歌中的体现,并分析了这一轮回观的特征。斯奈德对自然循环的书写几乎贯穿他所有的作品,本文认为,自然界的循环规律构建了斯奈德诗歌中“轮回”主题的基础;“女神”是一个文学符号,斯奈德通过描写女神,呼吁人类恢复对自然的敬畏,重新感受自然“再生”的力量;在斯奈德后期的诗歌中,佛教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因素大大的影响了斯奈德诗歌的风格,其直接表现为减少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只是将其观察到和思考出来的万物轮回过程进行直接的呈现,实现了对自我的觉察。总之,“轮回”主题提供了解读斯奈德诗歌的重要视角,通过这个视角对诗歌进行解读,可以系统地理解斯奈德思想的成长和发展。

慕亚芹[7](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黄娟[8](2017)在《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事纷扰,内忧与外患频仍,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时续时断。不过,由于各地学者的多方努力和民国政府的倡导,曾编纂出1500余种方志,其中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包含着大量的潮州地区有关农史资料内容,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为考察对象,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充分利用和挖掘该《潮州志》农史资料,并结合潮州地区地方志、民国广东潮汕地区农业资源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农业资源调查报告书,从农林牧副渔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历史做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民国年间潮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脉络及地域特色,加深人们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地方农史资料内容与价值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民国年间,潮州农业生产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土地开发、粮食生产、林业和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特色。受近代资本市场的刺激,出现了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开始涌现,但没有形成规模,随着汕头开埠,潮州商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尽管如此,由于民国期间外患内战频繁,地方经济利益屈从于国家利益,加上封建势力依旧强大,灾祸频仍,严重地干扰了潮州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陷于枯竭,农民生活贫困,因此农业经济大发展和农业环境大动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时潮州农业的基本特征。分析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对进一步探讨地方社会的农业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对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敏欣[9](2017)在《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饮用水是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1970年代以前美国在饮用水方面没有全国性的法律,长期缺乏强制管理,很多自来水厂的水处理技术低下,净水设施迫切需要更新和修复,这些使美国多次爆发与饮用水有关的传染疾病。1960-1970年代关于饮用水污染的报道日益增多,使得人们对饮用水更加关注。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这是美国第一部关于饮用水的全国性立法,这部法律在美国饮用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美国较为完善的《安全饮用水法》是在此法的基础上不断修复发展而来。虽然各州不反对《安全饮用水法》保护公共健康的目的,但是对法案的成本问题、管理责任、检测技术等提出异议,本文以《安全饮用水法》出台为主线,结合美国在60、70年代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政策的时代背景,探讨各州在法案出台过程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争议。通过浅要评析美国《安全饮用水法》的积极影响和不足,为我国饮用水立法的发展寻找经验和教训。本论文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战后美国饮用水的污染状况、相关的治理措施和有关的立法史的回顾。战后美国的饮用水污染严重,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处理设施存在消毒、净化或者配给系统压力等方面的重大缺陷,公众对饮用水的关注,各州根据各自的情况对饮用水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水质标准作为饮用水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第二部分考察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从提出到通过的曲折历程,经过参议院、众议院在听证会上的政治博弈,才最终通过。《安全饮用水法》的出台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权衡和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出台的。从1971年到1974年间进行多次听证会,各州对管理成本、样本分析、管理责任、瓶装水等问题展开辩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饮用水管理责任与财政支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评析《安全饮用水法》出台的影响和法案具体内容的解析,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在公众健康、国家经济、国家就业、消费者、水工业都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首次饮用水立法,在执行和监管等方面存在缺陷,这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完善。通过评析美国饮用水法在水质标准、管理体制、水源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来强调法案的重要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笔者对文章的结构及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再次强调安全饮用水法的重要性,及对饮用水在水质标准、管理体制、水源保护等方面的成就的肯定。

吴稌年,顾烨青[10](2016)在《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二)》文中认为这一阶段的图书馆事业,是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下开展的。进入1960年代后,图书馆界投入到了学习毛泽东着作的热潮中,同时为读者学习毛泽东着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继续大力开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双革"运动,进一步提高了馆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深入开展各项图书馆业务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树立了"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通过基本功的讨论和竞赛,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学习的自觉性,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业务技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培养在职干部,大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提升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进程中,步入了文化大革命运动阶段。

二、农药工业内部资料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药工业内部资料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要求开展民众动员
    2.1 复杂的国际环境
        2.1.1 出兵参战的必要性
        2.1.2 参战胜利的可能性
    2.2 复杂的国内形势
        2.2.1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
        2.2.2 新生政权根基未稳
第3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
    3.1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3.1.1 政治动员的方式
        3.1.1.1 订立爱国公约
        3.1.1.2 控诉会
        3.1.1.3 游行示威
        3.1.2 政治动员的内容
        3.1.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1.2.2 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
        3.1.2.3 争取和平的亚洲环境
    3.2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
        3.2.1 宣传动员的形式
        3.2.1.1 文字宣传
        3.2.1.2 口头宣传
        3.2.1.3 实物宣传
        3.2.1.4 音像宣传
        3.2.2 宣传动员的内容
        3.2.2.1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3.2.2.2 宣传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2.2.3 宣传志愿军战士厉行节约的品质
    3.3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行动动员
        3.3.1 行动动员的方式
        3.3.1.1 踊跃参军参战
        3.3.1.2 增产捐献武器
        3.3.1.3 开展拥军优属
        3.3.2 行动动员的内容
        3.3.2.1 青年支援前线的参军运动
        3.3.2.2 各行各业的增产捐献运动
        3.3.2.3 拥军优属工作的开展
第4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
    4.1 政治动员的成效
        4.1.1 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4.1.2 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4.1.3 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
    4.2 宣传动员的成效
        4.2.1 激发了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4.2.2 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定胜利的信心
        4.2.3 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的积极性
    4.3 行动动员的成效
        4.3.1 改善了前线志愿军的武器装备
        4.3.2 加强了民众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4.3.3 鼓舞了前线士气和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
第5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
    5.1 民众动员的经验
        5.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众动员成功开展的根本保证
        5.1.2 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是民众动员顺利开展的关键
        5.1.3 做好宣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5.1.4 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民众动员的有效开展
    5.2 民众动员的影响
        5.2.1 对于抗美援朝前线战争的影响
        5.2.2 对于中国民众政治观念的影响
        5.2.3 对于建国之初其他运动的影响
        5.2.4 对于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文献概述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方法
        (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背景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及过程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社会民众的心态
        (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心态
        (二)工矿企业工人的心态
        (三)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态
第二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主要领域的宣传教育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
        (一)建国初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对农村党团员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工矿企业的宣传教育
        (一)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三)对工人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私营工商业的宣传教育
        (一)从资产阶级上层开始的宣传教育
        (二)公私合营阶段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三)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报纸书籍的宣传
        (一)报纸的宣传
        (二)相关书籍刊物的出版发行
    二、广播电台的宣传
        (一)过渡时期广播收音系统的建立
        (二)广播对“一化三改”的宣传
    三、其它的宣传形式
        (一)树立典型
        (二)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
        (三)回忆对比算账的方法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一、党的宣传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健全各级党委宣传机构
        (二)建立党的宣传网
    二、党群组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过渡时期党组织建设的加强
        (二)工、青、妇群众组织在宣传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党员干部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五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基本经验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教训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把握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权,提高党的宣传能力
        (二)宣传工作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注重满足宣传对象的现实利益
        (三)宣传工作要坚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3)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民国时期土地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地政学派及其土地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地政学派思想来源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政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背景
        一、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概况
        一、地政学派的初期发轫
        二、地政学派的正式成立
        三、地政学派的组织发展
        四、地政学派的成员群体
    第三节 地政学派的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一、举办年会
        二、发行刊物
        三、出版书籍
        四、兴办地政教育
第二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渊源与制度经济学架构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理论指导
        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论
        二、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
        三、达马熙克的土地改革理论
    第二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制度经济学架构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地政学派的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第三章 平均地权:地政学派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剖析
        一、土地问题的界定
        二、土地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纲领的研究
        一、“平均地权”诠释
        二、“耕者有其田”诠释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政策主张
        一、设置地政机关作为推行主体
        二、推广土地整理作为基础前提
        三、落实地价税制作为核心举措
        四、改革租佃制度作为耕者保障
        五、规划市地利用作为城建支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金融:地政学派的政策支柱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金融问题剖析
        一、土地金融的界定
        二、土地金融发展瓶颈的成因
    第二节 对融通土地资金必要性的研究
        一、对土地金融与“平均地权”关系的探讨
        二、对土地金融与“地尽其利”关系的探讨
        三、对土地金融与工业化关系的探讨
        四、对土地金融与城市改造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主张
        一、设立土地银行作为专营机关
        二、发行土地债券作为资金来源
        三、完善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补偿
        四、发展合作信用作为有益补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治理:地政学派的配套设计
    第一节 对土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一、修改《土地法》的探讨
        二、推动土地纲领入宪的倡议
    第二节 对人地关系现代化的探讨
        一、土地人权保障论
        二、内地殖民政策论
    第三节 对土地利用现代化的分析
        一、土地生产技术应用观
        二、土地经营方式改良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政学派对同时代中外土地思想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对原中共红色区域的土地政策研究
        二、地政学派受到的中国农村派辩驳
    第二节 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世界土地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部分国家土地改革运动的特点
第七章 地政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研究发展
        一、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二、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阐述与发展
        三、对民国土地思想研究的引领与繁荣
    第二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政策实践
        一、以推进土地改革事业为政治追求
        二、参与国民政府土地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
    第三节 为台湾土地改革积累经验
        一、夯实台湾农地改革的基础准备
        二、完善土地金融与土地行政体系
第八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土地制度变迁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间的土地制度演变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演变
    第二节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产权制度性缺失
        二、土地金融供给不足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受限
    第三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二、发展土地金融市场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附录
    地政学派主要成员简介
    地政月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民族贸易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甘肃民族贸易形成的政治经济条件
第二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机构建设和政策实施
    第一节 甘肃民族贸易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贸易政策的实施
第三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1949-1952 年民族贸易的积极开创
    第二节 1953-1957 年民族贸易的蓬勃发展
    第三节 1958-1961 年民族贸易的困顿时期
    第四节 1962-1965 年民族贸易的调整发展
第四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基本经验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民族贸易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自然·神话·佛教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轮回”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作者简介
    第二节 研究缘起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龟岛诗人:加里·斯奈德
    第一节 龟岛诗人斯奈德
        一、龟岛之自然史
        二、龟岛受难史
    第二节 人类学学者斯奈德
    第三节 佛教徒斯奈德
        一、斯奈德与铃木大拙
        二、斯奈德与艾伦·瓦兹
        三、斯奈德与美国第一禅协会
    小结
第二章 自然之循环
    第一节 美国的自然文学传统
        一、美国自然文学的发生
        二、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
        三、美国自然文学的繁盛
    第二节 斯奈德的自然观
    第三节 斯奈德诗作中的循环
        一、自然界循环规律
        二、水循环与万物循环
        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断裂
    小结
第三章 女神之再生
    第一节 女神回归之背景
        一、现代性之危机
        二、西方文化寻根思潮
    第二节 女神的厄运
        一、女神受难
        二、女神再现
    第三节 萨满女神
    小结
第四章 佛教之轮回
    第一节 轮回观综述
        一、婆罗门教之“轮回”观
        二、早期佛教之“轮回”观
        三、小乘佛教之“轮回”观
        四、大乘佛教之“轮回”观
    第二节 自我之觉察
        一、禅定之于斯奈德
        二、自我之觉察
    第三节 轮回之觉察
        一、圆形写作手法
        二、轮回之觉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7)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8)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学术回顾
    1.3 研究可行性及一般程序
    1.4 饶本《潮州志》农史资料编纂体例创新和发展
2 农业环境和农地制度
    2.1 农业环境
        2.1.1 地貌和气候
        2.1.2 地质土壤和水文
        2.1.3 森林植被及其破坏
    2.2 耕地面积和农地制度
        2.2.1 耕地面积
        2.2.2 所有制
        2.2.3 租佃制度
        2.2.4 纳租种类和数量
    2.3 本章小结
3 作物栽培
    3.1 粮食作物
        3.1.1 总体情况
        3.1.2 水稻
        3.1.3 甘薯和小麦
    3.2 园艺作物
        3.2.1 蔬菜和果树作物
        3.2.2 油料和糖料作物
        3.2.3 纤维作物和花卉栽培
    3.3 病虫害
    3.4 本章小结
4 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4.1 渔业资源
    4.2 海洋捕捞和咸水养殖
        4.2.1 海洋捕捞
        4.2.2 咸水养殖
    4.3 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4.3.1 淡水捕捞
        4.3.2 淡水养殖
    4.4 水产制造业
    4.5 各县渔业概述
        4.5.1 饶平县
        4.5.2 南澳县
        4.5.3 澄海县
        4.5.4 汕头市
        4.5.5 潮阳县
        4.5.6 惠来县
    4.6 日本侵略对潮州渔业的破坏
    4.7 本章小结
5 农村其他生业和农民生活
    5.1 其他生业
        5.1.1 畜养业
        5.1.2 农产品加工类
    5.2 农民生活
        5.2.1 一般农民的生活
        5.2.2 渔民生活
    5.3 本章小结
6 民国潮州农业的转型
    6.1 现代经营和现代技术的兴起
        6.1.1 粮食作物种植的新变化
        6.1.2 经济作物种植的现代化
        6.1.3 现代林地行政的兴起
        6.1.4 畜养业的转变
    6.2 现代农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
        6.2.1 建立了专业化管理机构
        6.2.2 成立了农会组织
        6.2.3 出现了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
        6.2.4 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2 选题缘由及意义
    0.3 相关概念界定
    0.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 20 世纪以来美国饮用水污染状况及相关治理措施的历史回顾
    1.1 美国饮用水污染状况
    1.2 美国饮用水治理措施的历史回顾
    1.3 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历程
2 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的出台
    2.1 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出台的原因
        2.1.1 政府对法案的推动
        2.1.2 公众对法案的推动
        2.1.3 法案颁布前饮用水管理的局限
    2.2 众议院听证会上各利益集团的诉求
        2.2.1 各工商团体的利益诉求
        2.2.2 各政府部门的利益诉求
    2.3 参、众议院对法案的意见与修订
        2.3.1 众议院对饮用水管理成本问题的争议
        2.3.2 众议院对饮用水管理权问题的争议
        2.3.3 参议院听证会上审计局对供水系统研究的分析
        2.3.4 参议院对瓶装水管理问题的分析
    2.4 福特总统对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的签署
3 美国《安全饮用水法》的内容及成效
    3.1 《安全饮用水法》的内容解析
    3.2 《安全饮用水法》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3.3 《安全饮用水法》的实施和成效
        3.3.1 《安全饮用水法》的实施和影响
        3.3.2 《安全饮用水法》的局限及发展趋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二)(论文提纲范文)

3 为农村图书馆服务
    3.1 图书馆界大力开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
    3.2 农村图书馆活动
    3.3 开展讲座、书目索引工作
4 图书馆界的“双革运动”
    4.1 图书馆界对“双革运动”的认识
    4.2 图书馆界形成“双革运动”高潮
    4.3“双革”成果展示
    4.4 期刊的推进作用

四、农药工业内部资料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D]. 徐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D]. 邱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D]. 王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5]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D]. 马存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自然·神话·佛教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轮回”主题[D]. 郭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7]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D]. 黄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研究[D]. 刘敏欣. 辽宁大学, 2017(03)
  • [10]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二)[J]. 吴稌年,顾烨青.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03)

标签:;  ;  ;  ;  ;  

农药行业内部数据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