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通信与定位服务综合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与定位服务综合系统

一、卫星移动通信和定位业务综合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樊亮亮[1](2021)在《基于位置与功率融合判决的多用户地域动态分布波束选择与接入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低轨卫星通信可以突破地形地表的限制真正实现全球全域的“泛在连接”,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低轨卫星波束小区内功率分布均匀、传输时延大、网络拓扑动态多变,现有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和接入策略不再适用低轨卫星网络系统。低轨卫星网络用户行为特征复杂、业务时空分布非均匀,为了实现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低轨卫星网络需提供多用户动态分布下的接入能力,其需要突破流量建模、波束选择、接入控制等三个关键问题。1.现有的流量模型主要依据特定的网络进行构建,其表征的分布与具体网络的特征紧密关联,不适用复杂的低轨卫星网络。本文首先研究低轨卫星网络的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然后结合用户的地域变化,构建了基于时空关联与马尔科夫转移的多层级网络流量模型,建立了合理的体现多用户动态分布的网络流量模型,最后和银河航天得到的流量数据进行对比,该模型可以很好地体现低轨卫星网络流量特征。2.针对基于功率进行波束选择准确率低的问题,首先研究了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的测量启动方案,然后将用户的位置作为主要因素加入到波束选择的判决中,提出了基于位置与功率融合判决的波束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更准确地实现波束选择并有效地降低波束选择频率。3.低轨卫星的波束覆盖广、传输时延大,其将需要更长的接入处理时间和接入响应等待时间,为了降低接入时延本文提出低轨卫星网络两步接入流程,在流量模型与波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用户的分布和波束选择功率阈值,提出支持全球覆盖的改进综合加权接入算法,该算法实现多用户动态分布的接入请求并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呼叫阻塞和呼叫中断情况,并分析了加权系数对接入性能的影响。4.最后,本文搭建了 STK和OPNET互联互通的系统级仿真平台,并基于该平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位置与功率融合判决的波束选择算法的选择性能和融合流量模型与波束选择的改进的综合加权接入算法的性能。

李凯伦[2](2021)在《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凭借其宽广的覆盖,可以为地面基站无法覆盖区域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但是低轨卫星系统中存在着两个固有问题,一是低轨卫星每个波束的覆盖范围很广导致波束容量不足,难以满足海量用户的通信需求,尤其是热点区域的通信;二是低轨卫星绕地周期性快速移动,用户业务需要经历频繁的切换,影响用户体验,卫星运动更是会导致热点区域内产生大量的用户切换,这对卫星处理能力和切换管理策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低轨卫星系统中引入高空平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卫星波束容量不足和热点区域的组切换问题,但现有的切换协议流程和切换策略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这一增强的低轨卫星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减少切换过程的信令开销和中断时延并提升系统的吞吐量为目的,进行了以下研究:(1)针对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缺少适用性的切换协议流程这一问题,本文对地面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进行适应性的修改,分别设计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切换协议流程。集中式切换流程基于用户定位和卫星授时技术,在卫星侧提前预测计算各用户的定时同步,简化了切换过程的上行同步流程;分布式切换流程通过卫星波束广播切换信息,由用户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主动发起切换,减少了星间和跨层的信令交互。(2)针对现有切换策略很少考虑切换用户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和切换后的功率分配这一问题,本文在集中式切换流程的框架下,考虑到高空平台的准静态性和卫星运动的可预测性,设计了基于效用函数的切换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切换方案在切换中断时延方面更有优势,且较其他切换决策策略具有更低的切换中断概率和更高系统吞吐量。(3)针对集中式切换流程存在的交互信令开销大、全局优化困难和可扩展性差等问题,本文将切换问题重建模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而后应用独立Q学习算法来求解切换决策问题。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分布式方案在切换信令开销方面优于集中式方案和传统5G协议切换方案,且在用户数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逼近集中式方案的吞吐量性能。本文的研究完善了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协议流程,对实际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所提出的切换算法在相比传统切换策略的直接应用有更好的性能。

王忠峰[3](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曲至诚[4](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刘稳[5](2020)在《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通信凭借其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等优点,逐渐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卫星通信需求的刺激以及卫星通信业务应用类型的逐渐增加,卫星频谱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现象,然而通过实测发现,频谱资源紧张的根本原因是频谱利用率低。基于对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经验,可以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来解决频谱利用率的问题,但是该技术实施的前提是发现空闲频谱,而要想发现并利用这些空闲频谱,不仅需要先进的频谱监测设备,更需要充分的目标频段的频谱占用模型理论知识研究,从而全面细致的了解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使用的状况,为解决卫星通信网络中频谱资源短缺与频谱利用率低之间的矛盾提供依据。所以说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际且准确的频谱占用模型的可用性。本文则基于对天通一号卫星转发器频谱使用的实测数据,对其所使用S波段下行链路的频谱占用模型和预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在频谱占用模型方面,迄今为止,许多文献中提出的频谱占用模型都能够描述并再现占用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例如传统的地面移动通信的频谱占用/空闲周期长度可以用经典的GP、指数等分布来拟合。然而,在某些卫星链路频谱占用场景中,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统的参数估计分布无法给出良好的拟合。因此,本文提出使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来估计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结论表明,相比于传统地面网所采用的GP、指数等分布,核密度估计可以通过从数据样本本身出发来研究其分布特征,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卫星下行链路中S波段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在频谱占用预测方面,针对经典ARIMA模型预测无法捕捉数据中非线性关系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来对频谱占用模型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论表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并能够捕捉时序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要比ARIMA模型预测更加精确。

王艳君[6](2020)在《“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物联网应用》文中提出

谷龙[7](2020)在《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某市积极响应国家全域旅游建设号召,在充分贯彻全域旅游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和理解创建全域旅游城市“五项”措施,贯彻并遵守先进性、开放性、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资源保护的设计原则,提出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建设,重点从协调和利用某市各旅游相关资源,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应用管理模式,提升景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快速、准确的响应景区应急预案,以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等方面考虑,进行平台设计开发和建设。最终,综合管理平台将具备身份认证功能、位置分布查看功能、观光车船历史轨迹回放功能、基本信息管理功能、资源统计功能、应急管理功能、日志功能,能够提供面向游客的综合旅游信息服务、面向管理部门的全域管理服务、支持个性化旅游产品开发等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的核心是通过对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北斗短报文通信与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各种技术的整合,实现对景区的游客活动、应急保障、其它资源等进行全面、及时的感知和可视化管理,提高景区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实现综合、实时、可持续信息化景区综合管理的目标。景区综合管理平台重点设计实现了基于位置的游客、景区工作人员、越野车和观光车船等景区资源的监控和管理能力,便于景区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景区资源的位置情况。同时本平台实现了在没有移动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利用北斗短报文进行通信的应急保障功能。此功能可以提供应急求救、指挥救援、实时跟踪救援队和求救者位置,监控整个搜救过程,全程保障搜救任务的进行,为景区旅游项目拓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曹佳盟[8](2020)在《面向5G的通导融合信号体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互联网的成熟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部署,位置信息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高精度位置信息在各个领域越发凸显重要性,而传统的卫星信号很容易受到遮挡或干扰,难以覆盖室内环境。基于蓝牙、Wi-Fi、UWB 等室内定位技术在很多重点场馆得到局部应用,但上述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广域推广应用困难。基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信号可以做到全方位覆盖,是填补广域室内定位方案的重要手段。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B0502001)的支持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通导融合信号体制设计:其中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的下行版本已经在 3GPP LTE Advanced 被标准化。为了不影响主流通信业务的同时提升基站的定位能力,本文将借鉴NOMA技术的核心思想,结合OFDM与CDMA各自的优点,进行通导融合信号MS-NOMA体制设计。2:干扰分析:由于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共频带系统,针对该融合信号内部存在的干扰问题,本文分析了同频干扰对两组不同信号的性能影响,以及如何减小干扰提升融合信号的整体性能。其中文章中使用误比特率(BER)来衡量定位信号对通信信号的干扰,用码相位测量误差来衡量通信信号对定位信号的干扰。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行,相对于PRS信号有很大的提升。3:资源分配:资源分配可以有效地提升融合系统的性能。为了保证通信用户Qos通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整个系统的定位能力,同时解决“远近干扰”问题,必须对定位用户的功率仔细分配。本文将其该问题抽象为凸优化问题,基于分层思想提出了最佳功率分配策略。仿真表明了提出的分配策略很好的提高了定位精度和覆盖能力。

陈山枝[9](2020)在《关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分析及我国的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首先简要回顾5G和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并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低轨卫星通信在5G时代的定位是:与5G互补,而不是颠覆5G。进而在分析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应用需求、技术与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建议:"与5G兼容,到6G融合",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当前发展以5G技术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修改和优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与5G兼容,最大程度复用5G技术,并利用5G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第二阶段,到6G时,实现陆地移动通信和高中低轨卫星通信的有机融合。最后提出建议:两个争取和两个合作,即鼓励申请和争取频谱资源和轨道资源,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加速产业成熟,实现商用成功。

饶浩[10](2020)在《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海洋探测活动日益频繁,从深远海到陆基间利用卫星通信实现数据中继通信的信息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卫星通信终端需要在恶劣的海洋动态环境下将水下载荷获取的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岸基,目前不足10 kbps的通信速率已经满足不了诸如图像、视频等观测数据的传输需求。同时,复杂海况下卫星通信终端面临对星跟踪困难的问题,传统“动中通”无法满足高动态下的卫星快速跟踪需求。因此,探究海上高速率卫星通信终端系统和海上卫星快速捕获跟踪技术对我国海洋探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开展应用于海上浮标的高速率卫星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快速组合导航、高精度卫星载波闭环跟踪、扩频信号快速捕获等技术。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用于海上浮标的高速率卫星中继通信技术研究。首先,针对海上浮标高速率通信需求,综合考虑卫星通信链路资源、通信体制、链路预算,分别基于我国中继卫星和天通一号卫星链路资源设计了轻小型化卫星通信终端系统。该终端在国内首次实现海上浮标→空中卫星→地面岸基间2 Mbps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其次,为实现终端的轻小型化,提出了一种零中频结构的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设计思路,采用射频和数字自动增益控制、高Q值基带低通和数字带通滤波处理,接收机接收扩频带宽为6 MHz,灵敏度为-118 d Bm。最后,终端采用自适应海况条件的码率可变技术和基于大容量存储的时分重传机制,消除复杂海况下链路信噪比恶化,甚至中断带来的数据丢失隐患,确保了海上卫星通信链路的可靠性。2.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精度载波闭环跟踪辅助快速组合导航跟踪方案,四级以内海况条件下,终端能稳定跟踪卫星信号,解决了终端和卫星之间快速建立大回路通信链路的难题。该GNSS/SIN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紧组合导航系统利用GNSS和SINS伪距和伪距率的冗余参数误差对各自系统误差进行闭环修正,导航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动态性均优于传统“动中通”采用的松组合导航系统。终端根据卫星载波信号强度对卫星信号进行闭环圆锥扫描跟踪,将卫星通信终端跟踪精度进一步提高到2°,跟踪响应速度降低到20 ms,优于传统“动中通”采用的信标步进跟踪方案。3.提出了一种四路并行PMF-FFT(partial matched filters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捕获算法,用于快速捕获卫星扩频载波信号,给卫星信号闭环跟踪提供信号强度值。相比于传统伪码FFT算法,该算法的捕获时间和最大计算量更小,分别为传统伪码FFT算法的26.5%和46.9%。相比于PMF-FFT算法,该算法将频率分辨率提高了4倍,接收灵敏度提高了1.6d B。并行PMF-FFT算法大幅降低了扇贝损耗,确保了捕获灵敏度。这种算法适应剧烈摇晃的天线在20 ms内快速稳定跟踪卫星信号,确保卫星通信终端在四级海况下快速闭环跟踪卫星。4.完成了通信、跟踪算法及卫星通信终端功能、性能验证分析系统的研究。其中,算法验证平台利用一套FPGA硬件电路实现了并行高速处理基带信号调制解调、编解码、组帧解帧、相控阵波束控制、大容量存储控制等功能。采用基于ARM架构体系的处理环境,实现了高效处理紧组合导航算法、网络协议等功能。算法验证平台集成度高,保证了测试调试工作的便捷。其次,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用于在性能调试、系统联试和试验现场环节,快速检测S波段海上卫星通信终端关键特性的便携式测试系统。最后,根据卫星通信终端海上大回路通信试验结果,分综合析了湖上和海上试验结果和数据,为优化系统奠定了基础。论文研究的卫星通信终端突破低成本、高精度、快速捕获跟踪技术,能支持海上浮标或其他海洋载体实现与岸基间2 Mbps高速率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在军民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星移动通信和定位业务综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移动通信和定位业务综合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位置与功率融合判决的多用户地域动态分布波束选择与接入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低轨卫星发展现状
        1.2.2 流量建模研究现状
        1.2.3 波束选择研究现状
        1.2.4 接入策略研究现状
        1.2.5 系统级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时空相关与马尔科夫转移的网络流量模型
    2.1 卫星互联网系统架构
    2.2 基于时空关联与马尔科夫转移的多层级网络流量模型
        2.2.1 时空分布用户群
        2.2.2 异构网络多跳传输
    2.3 仿真分析
        2.3.1 场景描述
        2.3.2 模型实现
        2.3.3 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位置和功率融合判决的波束选择研究
    3.1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
    3.2 基于位置和功率融合判决的波束选择算法
        3.2.1 位置信息
        3.2.2 卫星波束小区信号强度计算
        3.2.3 融合信号功率和波束服务时间的小区选择算法
        3.2.4 波束小区选择流程
    3.3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3.3.1 仿真场景
        3.3.2 卫星多波束天线模型的仿真实现
        3.3.3 波束选择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轨卫星通信接入策略研究
    4.1 现有卫星网络接入算法
    4.2 融合流量模型和波束选择的综合加权接入策略
        4.2.1 融合流量模型和波束选择的综合加权接入算法
        4.2.2 融合流量模型和波束选择的综合加权接入算法流程
        4.2.3 低轨卫星网络接入流程
    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级仿真平台研究
    5.1 系统级仿真平台架构
        5.1.1 平台总体架构
        5.1.2 平台接口设计
        5.1.3 网络架构设计
    5.2 网络场景搭建和仿真验证
        5.2.1 低轨卫星网络波束选择算法验证
        5.2.2 低轨卫星网络接入算法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和高空平台系统的发展
        1.2.2 低轨卫星系统的协议标准研究
        1.2.3 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技术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内容与贡献
        1.3.2 本文结构
第2章 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问题
    2.1 系统模型
        2.1.1 卫星链路模型
        2.1.2 天线和信道模型
        2.1.3 用户业务模型
    2.2 系统中的切换问题
        2.2.1 切换问题概述
        2.2.2 切换类型
        2.2.3 切换过程
        2.2.4 切换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LEO决策的集中式切换流程设计和策略研究
    3.1 切换协议流程
        3.1.1 卫星切换协议的不足
        3.1.2 改进思想
        3.1.3 集中式切换协议流程
    3.2 基于效用函数的切换策略研究
        3.2.1 效用函数设计
        3.2.2 切换过程建模与求解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3.1 仿真场景和参数设置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户决策的分布式切换流程设计和策略研究
    4.1 切换协议流程
        4.1.1 集中式方案不足
        4.1.2 分布式协议流程设计
    4.2 基于强化学习的切换策略研究
        4.2.1 切换过程建模
        4.2.2 切换问题求解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仿真平台和参数设置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2.2.2.3 组合赋权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2.3.1 计算指标权重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3.1 总体架构
    3.2 网络架构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3.3 网络安全防护
        3.3.1 安全认证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3.4 运营平台建设
        3.4.1 用户中心
        3.4.2 内容服务
        3.4.3 视频服务
        3.4.4 游戏服务
        3.4.5 广告管理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4.1.1 系统面临挑战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4.1.3 服务质量分析
        4.1.3.1 分析方法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4.2.2.1 QoE与 QoS关系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4.2.3 系统架构
        4.2.4 系统问题分析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4.2.5 性能评估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4.3.1 技术架构
        4.3.2 缓存策略分析
        4.3.3 算法设计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4.4.1 模型建立
        4.4.2 信道建模
        4.4.3 试验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5.1 基础行程服务
        5.1.1 售票服务
        5.1.2 共享出行业务
        5.1.4 特色车厢服务
        5.1.5 广告
    5.2 ToB业务
        5.2.1 站车商业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5.3 创新业务
        5.3.1 高铁智屏
        5.3.2 国铁商学院
    5.4 本章小结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6.1 融合场景分析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6.3.1 环境分析
        6.3.2 干扰分析
        6.3.3 结论及建议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6.4.2 融合架构设计
        6.4.3 逻辑架构
        6.4.4 网络架构
        6.4.5 系统功能
        6.4.6 系统建设内容
    6.5 关键技术
        6.5.1 本地分流技术
        6.5.2 高速回传技术
        6.5.3 时钟同步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6.5.5 5G网络QoS机制
        6.5.6 隧道技术
        6.5.7 切片技术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6.6.1 业务架构
        6.6.2 商业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3.4 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4.4 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5.1 引言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2.2 星地间干扰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5.4 仿真与分析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4.2 星地间干扰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频谱占用模型国外研究现状
        1.2.2 频谱占用模型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卫星转发器频谱数据的测量
    2.1 频谱测量对象天通一号
    2.2 频谱数据测量方案
        2.2.1 测量硬件设备及环境搭建
        2.2.2 测量软件与关键参数设置
        2.2.3 数据采集与显示
    2.3 频谱数据处理
        2.3.1 门限设定
        2.3.2 频谱占用度的计算
        2.3.3 频谱占用时间序列获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谱占用模型拟合与分析
    3.1 马尔可夫模型
        3.1.1 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DTMC)模型
        3.1.2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CTMC)模型
    3.2 参数估计
        3.2.1 指数分布
        3.2.2 广义帕累托分布
    3.3 非参数估计——核密度估计
        3.3.1 核密度估计
        3.3.2 仿真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频谱占用预测与分析
    4.1 ARIMA模型预测
    4.2 模糊神经网络预测
        4.2.1 模糊神经网络
        4.2.2 仿真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综合管理平台采用的关键技术
    2.1 基于高并发请求的快速响应技术
    2.2 参与式感知游客流量分析方法
    2.3 北斗RDSS与地面移动通信互联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3.1 平台总体需求分析
    3.2 平台功能划分
    3.3 平台可扩展性需求
    3.4 其他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4.1 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及设计
        4.1.1 平台系统结构
        4.1.2 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4.1.3 平台技术体系设计
    4.2 综合管理平台详细设计
        4.2.1 平台的部件逻辑包设计
        4.2.2 类包级执行设计
    4.3 关键类包设计
        4.3.1 公共类包
        4.3.2 信息管理类包
        4.3.3 应急管理类包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4.2 数据安全性设计
        4.4.3 数据基本表设计
    4.5 系统易用性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管理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用户登录功能
    5.3 资源统计功能界面
    5.4 应急管理功能界面
        5.4.1 救援队管理
        5.4.2 救援任务管理
        5.4.3 应急搜救监控
    5.5 信息管理功能界面
    5.6 历史轨迹查询功能界面
    5.7 出租管理功能界面
    5.8 使用模式和流程
        5.8.1 应急保障
        5.8.2 车船和人员监控
        5.8.3 统计分析服务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景区综合管理平台测试
    6.1 功能测试
    6.2 性能测试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面向5G的通导融合信号体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通导融合信号体制设计
        1.3.2 干扰分析
        1.3.3 融合信号的资源分配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简介
    2.1 LTE网络中的定位架构
    2.2 TOA和TDOA定位技术方案
    2.3 PRS(定位参考信号)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NOMA的通导融合信号
    3.1 NOMA技术背景简介
        3.1.1 NOMA技术的基本原理
        3.1.2 SIC基本原理
    3.2 MS-NOMA信号体制设计
        3.2.1 MS-NOMA频域结构
    3.3 干扰分析
        3.3.1 定位信号对通信信号的干扰分析
        3.3.2 通信信号对定位信号的干扰分析
    3.4 数值分析与仿真
        3.4.1 通信信号性能分析
        3.4.2 定位信号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MS-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案
    4.1 引言
    4.2 基于MS-NOMA信号的功率分配方案
        4.2.1 系统模型
        4.2.2 凸优化问题建立
        4.2.2.1 目标函数
        4.2.2.2 约束条件
        4.2.3 功率分配方案
        4.2.4 联合功率分配算法
    4.3 数值仿真与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9)关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分析及我国的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5G和低轨卫星通信的进展与展望
    2.1 5G技术、标准与产业进展与展望
    2.2低轨卫星通信的简要回顾与展望
        (1)火箭发射技术进步
        (2)集成电路技术进步
        (3)卫星制造技术进步
        (4)通信技术进步
3低轨卫星通信的定位:与5G互补
    3.1低轨卫星通信的优势与局限性
    3.2低轨卫星通信与5G的互补分析
        (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应用场景
        (2)万物互联(m MTC)应用场景
        (3)低时延高可靠(uRLLC)应用场景
4对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技术、标准与产业的建议
    4.1与5G兼容:发展基于5G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4.1.1基于5G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4.1.2我国选用基于5G的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体制的优势
        (1)技术成熟性
        (2)产业链完整
        (3)降低项目风险
        (4)利用和分享5G规模经济效应
        (5)适应未来6G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4.2到6G融合:陆地移动通信和高中低轨卫星通信的有机融合
    4.3对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策略建议:两个争取、两个合作
        4.3.1两个争取:争取频谱资源和轨道资源
        4.3.2两个合作: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
5结束语

(10)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2.1 海上卫星通信资源
        1.2.2 海上卫星通信终端
        1.2.3 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第2章 浮标端卫星通信终端系统设计
    2.1 通信体制分析
    2.2 卫星通信终端系统
        2.2.1 移动卫星通信终端设计分析
        2.2.2 GEO卫星链路预算
        2.2.3 轻小型化卫星通信终端设计
    2.3 S波段通信机关键技术研究
        2.3.1 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
        2.3.2 自适应海况码率可变技术
        2.3.3 基于大容量存储的时分重传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上浮标端卫星快速跟踪技术
    3.1 组合导航卫星跟踪
        3.1.1 GNSS/SINS紧组合导航
        3.1.2 卡尔曼信息融合
        3.1.3 天线波束指向
    3.2 载波闭环跟踪
        3.2.1 卫星跟踪技术
        3.2.2 快速闭环跟踪
        3.2.3 圆锥扫描跟踪
    3.3 波束指向控制实现
        3.3.1 机械伺服控制
        3.3.2 相控阵波束控制
        3.3.3 终端波束控制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卫星信号快速捕获算法
    4.1 扩频解扩
    4.2 并行捕获算法
        4.2.1 伪码FFT并行捕获
        4.2.2 PMF-FFT算法
        4.2.3 并行PMF-FFT算法
    4.3 性能分析
        4.3.1 接收灵敏度
        4.3.2 计算复杂度
        4.3.3 捕获时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法验证、终端测试及试验验证
    5.1 算法验证
    5.2 快速测试系统
        5.2.1 系统方案设计
        5.2.2 终端链路测试
        5.2.3 开发应用
        5.2.4 现场应用
    5.3 试验验证分析
        5.3.1 外场试验
        5.3.2 快速捕获跟踪性能
        5.3.3 前向链路性能
        5.3.4 返向链路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卫星移动通信和定位业务综合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位置与功率融合判决的多用户地域动态分布波束选择与接入策略[D]. 樊亮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高空平台辅助的增强低轨卫星系统的切换技术研究[D]. 李凯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D]. 刘稳.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6]“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物联网应用[A]. 王艳君. 2020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报告集, 2020
  • [7]基于北斗的全域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 谷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面向5G的通导融合信号体制设计研究[D]. 曹佳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关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分析及我国的发展建议[J]. 陈山枝. 电信科学, 2020(06)
  • [10]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D]. 饶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标签:;  ;  ;  ;  ;  

卫星移动通信与定位服务综合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