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与前卫意识——后工业时代的室内设计理念探讨

本土文化与前卫意识——后工业时代的室内设计理念探讨

一、本土文化和前卫意识——后工业时期室内设计思想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荣洁[1](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认为

曲辉[2](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认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方静[3](2019)在《后现代语境下虚拟偶像迷群的互动仪式研究 ——以洛天依迷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消费主义盛行、大众媒介以及拟像技术蓬勃发展的后现代语境中,陷于认同危机的人们在面临精神空虚和社会焦虑的情况下,ACG文化这个虚拟的乌托邦自然成为众多青年群体逃避现实的庇护所,而其中不会老去、不会犯错、永远完美的虚拟偶像则成为他们内心追捧和信奉的神圣符号,也成为他们通过仪式构筑自己文化想象的最佳选择。仪式不仅为迷群推崇的文本符号赋予意义和神圣性,而且还能将短期情感转化为长期情感。本文以虚拟偶像洛天依的迷群为个例,以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作为研究方法,观察和分析发现洛天依迷群通过缺席的在场、技术支撑以及对同一文本符号的认同构建互动仪式,并通过观影仪式、弹幕仪式、分层仪式等不断增加和积聚情感能量。迷群通过消费共同的文本符号来塑造仪式神话,并相应产生群体团结和道德感。然而他们以为在为虚拟偶像构筑的仪式里找到了精神信仰,却是在另一处虚无中迷失了自己,即面临着消费异化、仪式狂欢和文本崩溃、混淆虚拟和现实等问题。因此,我们亟待呼唤作为仪式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回归。但主体回归不意味着只强调人的主体性,也不要单纯地将主客体对立,而是要在肯定人的主体价值之余,从更广的角度看待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乐楠[4](2016)在《大理古城文化空间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它随着传统、习俗和观念的不断流传而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城市反映着不同时代生活方式的差异,这一差异也印证了城市文化发展和嬗变的过程。人类跟随其合群的本性创造了城市这一集中性较强的生活环境,然而,过于集中的城市生活环境导致交通拥挤、社区嘈杂和空间混乱等弊病,这迫使着人们想远离城市去接近自然或乡村。大理古城作为滇西地区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心、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底蕴,是中国鲜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好的古城,加之其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独特的自然优势,经过政府和开发商的协力打造与整体规划,近年来,大理古城成为人们首选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兴起促使地方文化、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为了满足居民、游客以及少数“新移民”的多重需求,空间服务主体发生了转变,在地文化空间发生解构,传统的街巷空间被划分、区隔为不同种类的功能性空间,生活空间转换为消费空间,进而从空间中的消费转变为对空间的消费。从农耕社会到商品社会,从商品社会再到“景观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概念,开始被空间、日常生活和景观等概念所代替,为了避免由景观所导致的冷漠、假象和支离破碎,大理古城需要建构更多以自由和欲望为基础的个人生活空间以及城市公共空间(不管是真实的物质空间,如咖啡馆;还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在这种极具开放性又不失私密性、既有内在秩序而不乏创意的空间中,人们的灵感得以激发,创意人才的聚集使他们的生活从稳定的单纯维持,变为集体行动过程中的无限丰富,他们所构成的创意阶层给大理古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可能,同时,文化空间也在这不断解构与重构的循环中,最终实现了空间的生产。

王一岚[5](2015)在《初探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文中研究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服装设计都有其不同的落脚点,其落脚点的变化与同时期的设计美学相关。设计美学在走到今天的后工业时期时,人性回归、多元、有机、情感化成为了现代设计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服装设计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化表现与需求。设计师作为“人”,必然具备最基本的人的情感存在组成元素——意识与潜意识。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作用下,服装设计产生了目的性情感化表达与无意识性情感化表达两种表达方式。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来赋予服装设计以不同的情感。在意识层面,设计师进行目的性的情感化表达,是有意识的满足穿着者为“人”的根本属性;在潜意识层面,设计师进行无意识的情感化表达,是将自身的体会与经验赋予到服装设计中、无意识的引起了穿着者的情感共鸣。在进行目的性的服装设计时,设计师进行社会环境需求下的服装设计,是通过当下的合群性和未来的启示性两方面入手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设计师从时代的入时性和地域的归属性来表达服装设计的情感;在服装设计对社会环境的启示下,设计师提出审美语境下的服装设计对未来的社会产生的启示与思考、以及提出未来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潮。在进行无意识性的服装设计时,设计师则是通过身体、感官、潜意识来进行服装设计的表达,无意识的体现了服装中的情感化现象。本文将通过意识与潜意识下服装设计的呈现作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的方式梳理不同的服装设计语言所表达的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不同服装情感化表现,寄希望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现代服装设计中情感化的体现,来为当前的服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桓秀芳[6](2013)在《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文中提出后现代无论是被看作一种历史范畴、一种社会范畴,或者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述策略,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所引起的言说和论争是纷繁复杂的。后现代难以获得理论上的共识,所以人们转向研究某种能够体现后现代特征的、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载体。影视剧正是这样的一种载体,作为一种活跃的艺术样式,它总是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同时代的新事物、新现象,并形象地反映出来。后现代使得影视文本、具体创作手法和影视观念,以及影视文化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从后现代理论梳理、后现代影视作品的两种气质的分析、后现代影视剧的精神内核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后现代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对后现代的特点加以阐述,并介绍了后现代影视剧的历史沿革。第二章分别对后现代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先锋性和大众化特质加以分析,其中,先锋性讲述又分为主体的失落、时代的错位和历史的陌生化三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大众化分为穿越类、戏仿性和游戏化三种外在的表述方式。第三章对后现代影视剧所指称的文化内核加以分析,在先锋性的质疑和大众化的消解之后,是中国后现代影视剧的现实性回归。本文将焦点放置于1990年以来具有典型后现代特质的电影电视剧加以考察,并发现它们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一种是先锋性气质,另一种是大众化气质,继而发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孕育出色彩纷呈的影视艺术的同时,后现代影视艺术又回过头来加剧着中国当代文化中反叛、琐碎、平面、娱乐的走向。

华霞虹[7](2010)在《明星建筑师的符号消费》文中研究说明今天,明星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这与消费文化语境下建筑价值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向密切相关。根据消费文化原理,论文指出,明星建筑师的核心价值是符号象征价值,其本质是对"创意"和"名声"的符号消费。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剖析了当代中国的明星建筑师情结,并探讨了超越明星建筑师的可能。

黄翊[8](2010)在《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以福州白马河芍园1号创意园策划和规划改造为例》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大多数工业建筑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正急速地从城市中消失。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得到了国家战略层级的重视,香港、台湾、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都在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如此背景下,文化创意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物理空间载体也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其中由城市工业遗产和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占了相当的比例,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文化创意园区建设运动是否真的能有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园区规划是否符合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律?知道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以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料的收集调查、分析,对工业遗产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利用城市规划学、创意产业学、建筑学、产业布局学等相关知识,着重分析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优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力图总结国内外工业遗产上文化创意园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型文化创意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和探讨,探索适合我国特定时期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结构调整,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岳斌[9](2008)在《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 ——大众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女性叙事》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针对文本及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展开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标志着社会转型的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社会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中国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水平,但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已经十分明显。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使商业原则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存在状态;二、伴随都市化进程,出现了新富阶层,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出现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三、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正极大促进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蔓延。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文学风尚和艺术追求、作家的创作观念和文本的审美特征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文学的生存根基和生产方式也由此发生重大改变。当然,面对消费主义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文学也必须有所回应,由于出现了文学和中国特有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之间互动的局面。本文在考察中国当代女性叙事时,大胆选择扩展历史语境的方式,在整个当代文学发展背景图景中凸显消费主义对女性文学的影响,重点结合广阔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来多层次、多维度地思考,描述当代女性叙事文学发展变化轨迹,重点思考当代都市女性叙事和当下社会语境的互动关系,梳理90年代女性叙事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义,以此出发解决一些当代女性叙事创作的现实问题。本文章节安排和结构设想如下:导论:大众消费主义文化·当代女性叙事·研究方法及角度。本部分主要辨析大众消费主义文化相关理论范畴,同时界定本文中“当代女性叙事”的概念,并明确二者之间互为激发和影响的关系,本部分最后阐明使用理论和方法以及本文学术意义和价值。西方消费社会出现是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主要历史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国内外有关大众消费主义文化相关概念上的异同,并提出确用定义:消费文化指人们在价值、观念、理想、认知、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下,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消费品以及与消费品相关的文化符号来认识建构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意义之活动。消费主义则指人类进入消费社会以后出现的一种消费文化潮流,它在现代传播媒介手段作用下,在价值观念上崇尚消费至上,通过对时尚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的消费,以及相关的品牌等文化符号来显示社会地位,构建身份和意义。总之,本文中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总和。在辨析“当代女性叙事”这一概念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说明当代女性叙事的时间范围。从当代文学史角度说,当代女性叙事时间跨建国起至当下的时间范围;由于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叙事,故不包括17年女性叙事创作;在阐释的时间段上重点是新时期女性叙事创作,其中受消费主义文化明显影响的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叙事创作。二、如何处理当代文学17年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17年时期女性叙事创作在整个当代女性创作历史上有着深刻的参照价值,本文采取的立场是阐释清楚17年时期女性创作在整个当代女性叙事创作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以达到廓清整个当代女性叙事书写历史、准确描述当代女性叙事消费主义化轨迹的目的,又因其实际不属于消费文化语境而将其“淡出”相关探讨范围。本文指出消费主义文化兴起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激变中女性文学因其特有的敏感和想象而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不仅在创作中描写了接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倾向,也在自身社会身份上做出调整以适应消费文化需求,表现了一种自信和自然,当下女性叙事藉此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本文主要使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重点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式考察当代女性叙事文本及相关现象。第一章语境。本章着重描述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首先从建国初期社会特征说起,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僵化的经济体制、单一的精神文化产品构成了一个期待变革的社会,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从市场经济模式出发,逐步打破社会等级壁垒、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激活精神文化市场,而都市的崛起意味着消费文化在中国“登陆”并迅速影响到文化消费观念和机制的转型;消费文化的兴起同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明显影响,它为女性叙事创作提供了大量消费文化符码,如怀旧情节和各种时尚符号的审美趣味。实际上都市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环境和女权运动之“后女权主义”理论共同构成了整个当代女性叙事从80年代初重建性别意识到走入消费主义文化书写状态的社会语境。第二章转型。消费文化的兴起带动了文学深刻变化,体现在女性叙事创作上,本文主要选择了主题、表意策略和审美价值三个维度进行阐述。主题上当代女性叙事经过了80年代关于女性自我的觉醒和80年代90年代之交“私人化”创作的大胆尝试,在商业原则、市场机制成熟的90年代呈现出消费主义文化明显特征,物化倾向和欲望张扬的书写一再逼近传统意义上女性心理禁锢区域,大胆的渲染和直接的记录背后是消费主义话语方式的不断延伸。主题上的个人化倾向和欲望张扬直接决定了表意策略的选择和美学价值体系的构成。实际上,从新时期到当下的女性叙事文本,已经初步能够发现一个关于女性独立个体意识和性别主体意识的清晰轨迹,而消费主义文化是促使其发生最为深刻转型的主要力量。至于文学审美趣味和道德价值,90年代文本则了流露出强烈的消解意味和颠覆性,一方面是文本中不断强化的感性、物质和肉体的体验和描述,另一个方面是文本中道德意识大面积退隐、欲望书写全面进驻的景象。第三章形态。本章主要阐述了都市叙事形态及其影像形态改写的意义和价值。在前面章节叙述了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浮现的社会语境以及带动文学产生的深刻变化之后,本章从上述“面”的论述转向“点”的解析,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剖析“都市叙事”这一最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特征的典型形态发现大众消费主义文化和女性叙事文本之间的互动的态势和特征。都市空间作为女性自我生存的自由和解放前提被首先确立,继而作家们记录了充斥在这个空间中的物质和欲望,传统女性叙事文本一向倡导女性精神灵魂的建设,而此时的文本却追求表现肉体解放的快感,这是对启蒙时期女性完整意义上“人”的建构的一种补足性书写,当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殖民冒险。视觉文化话语方式和传播媒介话语方式本质上是消费主义文化构成部分,它对都市女性叙事的改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消费文化在消解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方面的胜利,而影像话语方式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偏重剧本化牺牲了叙事文学审美价值的副作用。无论是影像符号的直观性、感染性和传播媒介符号的时尚性、物质性都非文字符号所能比拟,它确实给文学文本的书写带来了巨大压力,促使文学审美表现方式发生了明显转换。第四章机制。本章主要试图总结大众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生产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从外部机制(包括文学出版发行和文学管理机构两部分)和内部机制(作家身份的调整创作的心态的变化)及紧密结合二者的文本生产方式变革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文学生产根基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叙事可以比较典型地传达出这种生产机制的变化。首先,文学外部机制,即出版发行机制和文学管理机构方面有效地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型,充分体现出了当代文学和市场的共谋;“畅销书”机制所具有的强大示范性和媒介主导下文学评价的引导和约束力也有效地控制了文本的存在方式;而作家主体从干部、官员的单纯身份开始变得复杂,自我身份心理认同也有了微妙的变化,90年代出道的棉棉、卫慧等女性作家群体实际上都正在以社会边缘人的状态进行创作,这种边缘的位置和视角正好有利于她们集结在消费主义文化旗号周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和建构,追求富有创新精神的的女性叙事文学创作。当然,大众消费文化特有的商业气息也真切影响了当下女性叙事文学的创作和生存,甚至大量消费文化符号的包装和修饰已经使许多文本面临自身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感召力的无奈消解,传播媒介也在相当程度上专注于女性文本身体和性别的特征,曲解或者忽视了女性叙事独特魅力和价值。结语。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当代女性叙事写作意义和价值。主要总结为:一、消费主义文化构成了我们研究当代女性叙事的一个重要途径,打开了一个通往观照整个当代女性书写景观的窗口。二、新时期女性叙事文学创作呈示了大量写作经验和话语方式,而20世纪90年代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叙事更是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史资源。三、一些女性作家在都市叙事创作中尝试实践了一种大众化的叙事策略,它的经验和教训都将为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处于探索阶段的女性文学提供不可忽视的价值,实际上,这种价值昭示了一条重新焕发出文学时代精神的发展道路。四、整个消费主义文化给女性叙事创作也带来明显的局限,因此,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创作期待女性作家们能够走出消费文化的消极影响,关注更加广阔真实的女性生存空间,将文学之于人的精神召唤和无限魅力发扬光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扩大了考察女性叙事视野,采取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女性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对考察对象做新维度的严谨剖析;在理论使用和分析手法上表现出创新意识,对杂陈多解的身体写作、欲望写作和女性消费主义文本等概念做了新的梳理和界定。当然,由于个人能力局限,对写作目标的实现尚有偏狭欠缺之处,在开掘文本内在意蕴、理论结合女性文学创作实际、观照当代文学史整体价值上都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李明军[10](2006)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文中指出大众文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最为突出的审美文化现象,它业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社会审美文化的一个鲜明的表征。本文在全面、充分考察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发展现象和研读诸多大众文艺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审美阐释和文化阐释相结合的方法,重新明确清晰地界定了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的概念内涵,考察了其娱乐性、世俗性和商业性的特征,并梳理了现代大众文艺的演变历史,认为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的勃兴主要是因为城市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化空间的相对宽松、文学自身的变化以及现代大众传媒的充分发展。在精神取向上,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具有世俗关怀意识、灵与肉的变奏、寻找精神家园、表现现代人的精神痛苦等精神内涵;认为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具有挑战严肃文艺、解构神圣化、充满日常生活的絮语情调、坚持直觉原则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并对大众文艺的后现代特征进行了反思,同时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大众文艺对纯文艺的启示:纯文艺作家应更新观念,创作时既应注意文艺作品的品位,又应考虑大众的期待视野,循序渐进地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大众文艺与纯文艺应整合传统的雅俗观念,相互借鉴各自的优长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纯文艺应拥有市场意识,借鉴大众文艺的市场策略。

二、本土文化和前卫意识——后工业时期室内设计思想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土文化和前卫意识——后工业时期室内设计思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一)完整性
        (二)广泛性
        (三)时代性
        (四)民族性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艺术体裁
        (三)艺术风格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二)祛魅的需求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后现代语境下虚拟偶像迷群的互动仪式研究 ——以洛天依迷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解析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 后现代语境下的虚拟偶像迷群
    2.1 现实发展:转型期的多元并存
    2.2 社会思潮:全球化的消费主义
    2.3 技术支撑:拟像创造超现实
    2.4 信仰缺位:现代性认同危机
3 虚拟偶像迷群的互动仪式分析——以洛天依迷群为例
    3.1 仪式启动:门槛设置与情感聚焦
    3.2 仪式实践:情感能量的积聚生产
    3.3 仪式结果:塑造神话与身份认同
4 虚拟偶像迷群互动仪式的文化审视
    4.1 符号降维和消费异化
    4.2 仪式狂欢与文本奔溃
    4.3 混淆虚拟与现实
5 缺失与重建:仪式主体——人的回归
    5.1 后现代语境下的主体性
    5.2 人与国家:加强文化理念的引导
    5.3 人与社会:提供兼容并蓄的空间
    5.4 人与家庭:回归现实生活的交往
    5.5 人与自我:提升技术理性和媒介素养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大理古城文化空间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大理古城总体概况
    一、历史文化空间布局与传统产业形态
    二、现代文化空间布局与创意产业
第二章 洋人街——历史文化空间的解构
    一、地方性生活场域的转型变化
    二、从我者的生存空间到他者的集聚场所
    三、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互换
第三章 红龙井——休闲娱乐空间向生活空间的延伸
    一、旅游消费的膨胀与生活空间的萎缩
    二、景观的垄断与本真的丧失
第四章 观音路——从商品交易空间到地方性文化活动
    一、从物资文化的交流到地方性文化符号的消费
    二、从民族文化符号到地方性文化展演空间
第五章 人民路——地方性生活与文化创意的调适
    一、从消费空间到空间的消费
    二、生活性场所的坚守与“新移民”的进驻
第六章 大理古城空间的现代建构
    一、历史文化空间现代建构的合法性
    二、“三元空间”与空间重构
    三、“无地方性”空间的生产与“在地性”文化记忆的重塑
    四、创意环境的建构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初探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需求要素
    2.1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何谓情感
        2.1.2 何谓情感化设计
    2.2 在服装设计中强调情感化的必要性
        2.2.1 满足服装穿着者的社会认同感与自我认同感
        2.2.2 满足服装设计师创造过程中的意识与潜意识表达的情感需求
第3章 服装设计目的性情感化表达
    3.1 合群于当下——社会环境下服装设计基本的情感化现象
        3.1.1 入时性——情感需求之时代的烙印
        3.1.2 归属感——情感需求之地域的接纳
    3.2 启示于未来——社会环境下服装设计师高层次的情感化现象
        3.2.1 社会进步性——体现于审美语境下的启示性情感
        3.2.2 环境保护性——体现于设计师责任感的互动性情感
第4章 服装设计无意识性情感化表达
    4.1 身体的本能——服装设计中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化表达
        4.1.1 服装设计中的情感体验以身体为媒介
        4.1.2 感官的渗透性——服装设计与身体语言的互动性情感
    4.2 内在的小孩——服装设计中设计师自身经验的再现
        4.2.1 服装设计师的创造性行为与设计师自身经验的关联性
        4.2.2 成年的力量——设计师童年经历的情感化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后现代与后现代影视剧
    一、后现代的理论渊源
        (一) 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概念
        (二) 后现代概念的几种分类
        (三) 后现代性的主要特点
        (四) 中国后现代理论发展
    二、中国后现代影视剧
        (一) 后现代影视剧的历史沿革
        (二) 后现代影视文化中的先锋与大众
第二章 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
    一、先锋性气质
        (一) 主体的失落
        (二) 时代的错位
        (三) 历史的陌生化
    二、大众化气质
        (一) 打破时空维度的穿越类
        (二) 摒弃经典叙事的戏仿性
        (三) 拆解深度意义的游戏化
第三章 后现代影视剧的精神内核
    一、先锋性的质疑偏向
    二、大众化的消解偏向
    三、后现代影视剧的现实性
        (一) 现实的粗鄙
        (二) 现实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8)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以福州白马河芍园1号创意园策划和规划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1 理论研究方法
        1.3.2 实践性研究
    1.4 研究框架
2.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释题
        2.1.1 工业遗产
        2.1.2 创意产业
        2.1.3 文化产业
        2.1.4 文化创意产业
        2.1.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1.6 产业布局(产业策划)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综述
        2.2.1 关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文献理论
        2.2.2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园区建设理论研究
        2.2.3 小结
3.第三章: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1 现象和问题
    3.2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产业革新
        3.2.1 德国鲁尔工业区背景资料
        3.2.2 鲁尔工业园区产业革新历程
        3.2.3 鲁尔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3.2.4 德国鲁尔工业区运营体系
        3.2.5 小结
    3.3 美国纽约SOHO艺术区现象
        3.3.1 纽约苏荷的基本情况
        3.3.2 纽约苏荷艺术区产业发展过程
        3.3.3 纽约苏荷艺术区建筑改造
        3.3.4 小结
    3.4 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3.4.1 七九八艺术区历史背景研究
        3.4.2 七九八艺术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
        3.4.3 七九八产业构成变化
        3.4.4 七九八文化创意产业区的运营模式研究
        3.4.5 小结
    3.5 北京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
        3.5.1 尚8创意产业园历史背景
        3.5.2 尚8创意园文化产业构成
        3.5.3 尚8创意园运营概况
        3.5.4 尚8工业建筑改造模式
        3.5.5 小结
    3.6 上海世博园旧工业遗产改造案例研究
        3.6.1 上海世博园工业遗产介绍
        3.6.2 上海世博会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3.6.3 上海世博园工业建筑改造方案
        3.6.4 小结
    3.7 上海8号桥创意园区建设研究
        3.7.1 上海8号桥历史背景介绍
        3.7.2 上海8号桥运营团队和文化产业布局规划
        3.7.3 上海8号桥建筑改造思路介绍
        3.7.4 小结
4.第四章:工业遗产上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理论建构
    4.1 文化创意产业和园区产生的社会背景研究综述
    4.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聚集的因素与机制
        4.2.1 空间集聚要素
        4.2.2 空间组织机制
        4.2.3 集聚空间属性
        4.2.4 运作机制
        4.2.5 产业布局原理
    4.3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于城市工业遗产上的因素分析
        4.3.1 承载空间因素
        4.3.2 文化资源特质
        4.3.3 创意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基础
        4.3.4 市场动力
        4.3.5 政府干预作用
    4.4 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4.4.1 艺术区开发模式
        4.4.2 工业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4.4.3 娱乐休闲产业开发模式
        4.4.4 专项产业型开发模式
        4.4.5 时尚文化型办公园区开发模式
        4.4.6 高新科技型创意产业区模式
        4.4.7 区域综合型产业开发模式
        4.4.8 小结
    4.5 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园产业布局和空间利用规划关联性研究
        4.5.1 关联性概述
        4.5.2 产业定位
        4.5.3 产业布局
        4.5.4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4.5.5 影响工业遗产构筑物空间利用的因素分析
        4.5.6 小结
    4.6 工业遗产构筑物建筑改造设计理论研究
    4.7 小结
5.第五章:工业遗产上创意园区建设实例研究—福州芍园1号创意园的策划与规划
    5.1 项目背景和周边文化产业集聚因素调研
        5.1.1 项目背景
        5.1.2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GDP情况统计
        5.1.3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资源统计
        5.1.4 福州文化产业硬件设施和相关数据统计
        5.1.5 白马河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论述
    5.2 福州白马河芍园1号文创意园产业策划和规划改造方案
        5.2.1 现状调研统计
        5.2.2 园区建设定位SWOT分析
        5.2.3 创意园区定位
        5.2.4 产业总体规划
        5.2.5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5.2.6 总体概念性规划和建筑改造设计
        5.2.7 芍园1号文化创意园管理和运营规划
6.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贡献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件
致谢

(9)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 ——大众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女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大众消费文化·当代女性叙事·研究方法及角度
    第一节 大众消费文化内涵的理论探求
    第二节 当代女性文学要理
    第三节 多维度理论架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语境
    第一节 消费主义的形成和兴起
    第二节 大众消费文化的编码和解码
    第三节“都市文化”和“后女权主义”的合谋
第二章 转型
    第一节 主题的流变
    第二节 性别主体意识的消费转型
    第三节 叙事策略和审美价值
第三章 形态
    第一节 半个贵族的幻想——都市叙事的“伪传奇”
    第二节 蒙太奇模仿——叙事的影像化形态
    第三节 狂欢的空间——叙事现场的“大众媒介”
第四章 机制
    第一节文学生产的市场转型
    第二节作家身份和存在方式的调整
    第三节“畅销书”机制中的文本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大众文艺的界定、特征及流变
    第一节 大众文艺的界定
    第二节 大众文艺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大众文艺的流变
第二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的勃兴
    第一节 市民阶层的扩大
    第二节 文化空间的宽松
    第三节 文学自身的变化
    第四节 大众传媒的发展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大众文艺的精神取向
    第一节 世俗关怀意识
    第二节 灵与肉的变奏
    第三节 寻找精神家园
    第四节 现代人的精神痛苦
第四章 20 世纪90 年代大众文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第一节 关于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挑战严肃文艺
    第三节 神圣化解构
    第四节 絮语情调
    第五节 直觉原则
    第六节 大众文艺的后现代反思
第五章 大众文艺与知识分子
    第一节 知识精英的隐退
    第二节 大众文艺的世俗视角
    第三节 大众文艺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六章 大众文艺对纯文艺的启示
    第一节 艺术只有为他人和通过他人而存在
    第二节 超越雅俗相互借鉴
    第三节 纯文艺借鉴大众文艺的市场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四、本土文化和前卫意识——后工业时期室内设计思想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后现代语境下虚拟偶像迷群的互动仪式研究 ——以洛天依迷群为例[D]. 方静. 暨南大学, 2019(02)
  • [4]大理古城文化空间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D]. 乐楠. 云南大学, 2016(02)
  • [5]初探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D]. 王一岚.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4)
  • [6]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D]. 桓秀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7]明星建筑师的符号消费[J]. 华霞虹. 建筑师, 2010(06)
  • [8]工业遗产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以福州白马河芍园1号创意园策划和规划改造为例[D]. 黄翊.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1)
  • [9]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 ——大众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女性叙事[D]. 岳斌.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
  •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 李明军. 吉林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本土文化与前卫意识——后工业时代的室内设计理念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