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后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名单

独立后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名单

一、独立后的苏联各共和国简况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怡[1](2006)在《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外交政策》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地缘政治的多元化也使哈萨克斯坦在建立跨欧亚安全体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对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哈萨克斯坦的对外政策中,俄罗斯被置于最优先发展的地位。本文对哈独立后对俄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以此来阐明哈对俄的政策立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分析了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 第一章,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独立前的对外联系及独立后其外交政策的目标,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第二章,具体论述了哈对俄的政策制定,总结了两国关系阶段性发展的原因,并对各种因素在哈制定对俄政策中的影响做了详尽分析。 第三章,通过对哈对俄政策的分析,对哈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俄政策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分析了未来哈对俄政策的发展趋势。

毕燕茹[2](2010)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通过贸易、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不仅拓展了一国产业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日益受到国际分工和他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刻影响,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形成客观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演进趋势。在经济区域化主流发展态势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更多表现为国际区域化特征。随着国家间产业结构互动程度的深入,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中国是开放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背景下,应突破以往以民族国家为立场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立足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的视角,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在实践中表现为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向的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西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大框架下进行的,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如地理相邻,经济结构强烈的互补,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等,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即中国长期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中亚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种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中亚国家心理失衡;二是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产业竞争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将带动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重新整合,各国(地区)都必将以不同方式和比较优势参与这一进程,谁掌握了产业整合的先机,谁就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然中国应该力争掌握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整合的主导权。本文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国际化互动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双边的产业联系,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定义、合作机制、内容进行了界定。产业合作是三次产业的全面合作,产业合作需借助贸易、投资、金融等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本文主体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通过对中亚国家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具有梯度差异和强烈互补性,具备开展产业合作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第二,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的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机制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合作形式;第三从三次产业层次,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产业合作的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三次产业合作都已经起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的深度、合作领域亟待拓展。最后本文在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实践和互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目前深化产业合作思路:宏观上要畅通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即贸易自由化、投资扩大化;中观上梳理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以拓宽双边产业合作的领域;微观上提出企业参与产业合作的思路。在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特点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推进路径:以哈萨克斯坦为产业合作突破口,将中国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的产业转移雁行模式。最终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使中国的专业化生产在中亚国家区域内若干层次上展开,形成良性互动中的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提高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李宁[3](2011)在《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列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制度分析和过程研究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观点和思路。通过分析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的研究,指出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农业领域居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哈萨克斯坦农业中最具潜力的部门。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在独联体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次于俄罗斯、乌克兰,位居第三位。到2009年期面粉出口量占世界面粉出口总量的18%,位居世界面粉出口大国第一的位置。其目前哈萨克斯坦面粉的出口额大于内销,占其总产量的56%。哈萨克斯坦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世人所认知,而对于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的研究成为了中亚经济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一环。粮食产业在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哈萨克斯坦政府积极发展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推动本国的粮食生产和出口。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反映在粮食生产方面,即粮食播种的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的出口数量等方面。但是,哈萨克斯坦也依然在粮食生产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可预见的问题,对此,本文梳理了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在粮食深加工等方面的诸多措施,并分析了影响哈萨克斯坦的粮食生产的的不利因素,及其利弊因素博弈下的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并对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前景预测,使我们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现状有更立体的认知。

范宏伟[4](2004)在《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缅甸华侨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侨一样,战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本文以缅华社会政治地位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政治地位变迁的阐释,进而揭示出战后缅华社会的变化。 华侨虽然移殖缅甸历史久远,但20世纪以前缅华社会规模较小,而且一直存在着较强同化当地的历史趋势。进入20世纪后,缅华社会的规模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同化当地的速度开始放慢,特别是此时缅甸华侨民族主义开始萌芽,缅华社会与中国的命运逐步紧密联系。这一变化对战后缅华社会的政治地位、入籍的速度和意愿、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缅甸独立后自由同盟执政期间,华侨在缅的侨民权益基本得到了保障。华侨入籍后在参政、选举方面没有受到特别的歧视,但由于缅甸政治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华人自身参政的局限,这一时期华人对当地政治表现较为冷漠。1962年3月,奈温军政府当政后,华人受到民族歧视,沦为次等公民,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急剧衰落。华侨在缅的境遇随着“缅甸式社会主义”的推行和中缅关系的恶化,也急剧恶化。 本文除了从纵向维度对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进行探讨以外,还从横向的角度对缅甸华印两个族群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看到战后缅甸印侨政治地位和社会变化的历史演进方向,同缅华社会大体相同,揭示出两个族群作为移民社会的规律性特征:缅甸政府的有关政策是导致移民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外因;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和祖籍国的关系,是两个移民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所在:华印移民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是其归化当地的首要动力,因此二者同化当地是一个缓慢和不平衡的过程,即二者都首先在经济上、政治上融入当地,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相对滞后。

蒋华杰[5](2019)在《现代化、国家安全与对外援助——中国援非政策演变再思考(1970—1983)》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发生了由"援助换政治"到"援助推发展"的演变,通过调整力度与广度的界限,援助重心由实现革命外交转至现代化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由于在安哥拉内战中未能建立"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以苏划线"的政策使中非关系陷入困境,加之国内政局变动,中国自1976年开始着手改变援非政策,逐步摒弃"以援助换政治"的原则,乃至放弃援助莫桑比克以改善自身在非洲的战略困境。改革开放道路确定之后,资源有限前提下的现代化战略开始限制对非援助的规模与让渡性,并以此形成对外援助政策的上限。同时,以反苏为主线的国家安全战略促使中国提高对第三世界的战略定位。在亚洲建立并支撑两个战略支点的同时,中国在非洲维系最低限度的援助以干扰苏联的全球部署。这一时期中国的对非援助政策在由国家安全和现代化两大关键因素构成的合理战略区间内灵活调整,进而援外部门通过将无偿援助与军售、有偿项目承包等国际经济合作措施相结合,开始实现援助与收益的平衡,有效化解了现代化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张力。与现代化道路和国家安全战略维持动态平衡,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中国对外援助良性持续的根本前提。

陈华荣[6](2011)在《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 ——对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体育因其在教育、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现代法治国家,凡是重要的社会事务一般会写入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宪法对某领域的明文规定,也成为该项社会事务进入国家政治法律视野的重要标志。那么,各国宪法有没有规定体育,有多少个国家规定了体育,规定了什么内容,应该怎样规定?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体育在全球范围的开展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掌握世界各国对待体育的立场,将有助于我们判断政府在体育中扮演的角色。为了试图解答上述问题,笔者通过互联网收集了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的宪法及宪法性文件,并对全球187部成文宪法是否包含体育内容进行了检索、分析。经验证、翻译、整理,获得了74部写入体育条款的宪法文本。本研究即围绕这74部成文宪法的体育条款而展开。本研究总体结构由三篇十章组成,核心内容为三大部分,即现状分析篇、理论分析篇和个案分析篇。具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各国宪法文本的获取、验证和整理情况做了介绍。第二章至第四章为现状分析篇。第二章分析了成文宪法的概念、比较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全球成文宪法的概况。第三章在定义成文宪法体育条款后,选取时间、区域、语言、国家性质、法系、发达状况和条款数目等7个变量列表分析,并对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概况做了初步阐述。第四章将成文宪法结构分为总纲章节、公民权利章节、国家机构章节和其他章节,选取各大洲、年代、国家性质、语种、条款内容以及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情况等角度分析位于不同章节体系中的体育条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五章至第第七章为理论分析篇。在对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首先略述了宪法视野下的体育议题,探讨了体育与部分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体育与国家权力和责任等议题,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限制。第六章紧紧围绕本研究目的,抓住人的体育权利这一核心范畴展开研究,厘清了体育权利的广狭义之分。第七章,以国家的体育责任为背景,从配置和行使体育权力的角度论证各国宪法如何保障体育的发展。第八章至第九章为个案分析篇。第八章对瑞士、葡萄牙、古巴和朝鲜这四个国家的宪法以及欧盟宪法性条约的体育条款的相关情况做了具体分析,探讨个案的影响和启示。第九章分析了我国宪法体育条款的情况。介绍了从清末立宪到2004年最新修正案,这百年间中国历史上的各个宪法文本,分析各文本中的体育条款,尤其是对1982年现行宪法中的体育条款作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宪法体育条款的实施以及体育权力配置作了具体分析。第十章为结论。

宋建欣[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石绍湘[8](2010)在《中蒙关系分析(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蒙古共和国曾经是中国领土中的一部分,亦曾经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独立后的蒙古成为毗邻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邻国。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蒙古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本文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自建交之日到一九六五年底十五年的历史阶段为基本的研究阶段,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解密的大量档案以及相关的前人的着作文章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十五年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隔膜。由于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蒙古对于新中国始终抱有一定的戒心。苏联(俄罗斯)是中蒙两国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下,中蒙两国展开了积极的友好交往,尤其是中国给予了蒙古大量的援助。但是,随着中苏分歧的加深及其蒙古对中国遗传性的担忧,蒙古难以保持其相对独立的政策并最终选择站在苏联一方而与中国对立。

顾佳赟[9](2021)在《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柬埔寨在不同时期施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不论其政治发展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何种变化,国家政治权力分配始终受到王权和教权的影响。只是在不同外部环境下,二者施加影响的形式、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差别。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权力分配规律本身的诠释,也透射出柬埔寨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本文尝试从这个特定的视角管窥柬埔寨政治文化。柬埔寨古代权力系统依托印度教、佛教构建。政治精英借鉴外来宗教的理论规范和教阶制度构建政治认同。印度教在合法性层面为王权提供加持。石碑、寺院为古代王国圈画了领土范围,建立起初步的中央集权体制。佛教主要起着慰藉心灵,辅助恢复国力的作用,自古与印度教共存。当上座部佛教占据宗教支配地位后,“十王法”成为衡量王权合法与否的严格标准。无论如何,古代柬埔寨的信仰体系是包容性的,外来和本土信仰都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古代柬埔寨政治文化还呈现出教权从属王权的特点,但同时,二者又相互庇护,共同分享政治权力。然而,围绕宗教信仰建立的政治秩序存在着背离宗教伦理的行为逆流。在王位争夺时呈现出背离亲属关系、君臣伦理和宗教教义的心理取向。法国对柬埔寨的殖民入侵和社会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分配关系。土地私有化改革剥夺了国王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废除奴隶制度改革打破人身依附和人身自由限制关系,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殖民政府还尝试普及法式教育,并致力于扶植亲法国王。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和教权影响力。随着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柬埔寨民族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开始萌芽。殖民政府成立的佛教研究机构为民族主义觉醒创造了条件。佛学院成为培植民族主义的温室。这也使得柬埔寨民族主义在觉醒伊始就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法国在柬埔寨独立问题上做出让步。柬埔寨在二战后颁布了首部宪法。然而,民主制度在柬埔寨落地之初,其形式就重过内容本身。冷战时期的柬埔寨经历着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政治精英虽然在形式上借鉴西方思想制度,但实践上则倾向于依照传统和实情制定政治规则。独立后,西哈努克延续佛教民族主义思路,提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二轮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佛教社会主义”思想,希望通过佛教宣教,将柬埔寨治理成为“大同社会”。基于佛教社会主义理论,西哈努克创建了极具包容性的政治组织——人民社会同盟,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秉持中立外交原则。然而,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西哈努克的国内外政策最终失衡。朗诺集团推翻西哈努克政府,导致柬埔寨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政府的局面。从朗诺政权施行共和制度开始,柬埔寨君主制度被取缔。1993年《柬埔寨王国宪法》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度,将政党政治确立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国王通过运用任命权和赦免权,与各大政党形成博弈。西哈莫尼国王与执政的人民党之间合作多于牵制。国王对人民党权力的加持帮助其成为柬埔寨“超级政党”。人民党在柬埔寨构建起一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并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柬埔寨政府平等、独立和中立的外交形象。与此同时,新宪法重新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也赋予僧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僧侣通过参加政治和社会公益活动表达政治倾向。柬埔寨政治文化演进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驱动和作用。内部因素源自本土价值观念、庇护关系等传统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自我塑造、濡化或拒斥外来文化的能力。外部因素源自外来宗教、强权、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通过王权与教权的互动,以及二者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产生作用。然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政治文化,内部因素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王权与教权是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内核,二者对权力分配产生作用的方式决定着柬埔寨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柬埔寨从未摆脱过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如今,随着宪政制度、政党制度深入人心,柬埔寨形成了王权、佛教、政党同时产生影响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政治权力分配起到关键作用。

王猛[10](2006)在《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行为主义为研究基本理论,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个案剖析与综合概括、普遍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思路,以层次分析视角将论文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在理论应用上赞同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完全决定或者构成行为体所从事的行为,行为体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构成了一个和物质世界并列的意义与知识的世界,即结构造就行为体,行为体也建构结构:在主体选择上,将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整体加以考虑,从发展和联系而不是人为割裂的观点回顾和总结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情况:在客体选择上,在中东概念传统“十八国”范围的基础上,把具有类似国情、相近区域的伊斯兰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期望以大中东的宽泛视角提供制定政策的便利:在文章结构上,试图以穷尽行为体参与行为的方式对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外交互动(侧重于中国方面)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扩展预留空间。 第一部分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聚焦点,重点论述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斗争与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即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以及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并对这种状况从动力学、关联度、决策机制与实施策略四方面进行剖析。 第二部分则从微观领域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众多行为体细分为9个大类,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政党、个人、民族、国际政治运动、宗教运动与组织,试图以归纳的方式探究各类行为体在20世纪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得失,研判行为体在下一个类似情境的反应,同时注重了丰富多彩外交斗争情况的趣味性。 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两例个案。以苏丹达尔富尔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伊战后中国对中东国家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比照20世纪中国与伊朗在国家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勾画出中国参与中东地区事务演变轨迹。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参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状况具有继承性,不能漠视和人为割裂这种继承性。2、参与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客体之间的利益交汇决定了双边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在碰撞中走向成熟。3、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开始全方位参与中东事务,行为体之间逐渐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复杂关系。4、文明间的冲突并不必然地导致国际关系的冲突或对抗,文明间的关系是在交往中共存,是“和而不同”。

二、独立后的苏联各共和国简况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立后的苏联各共和国简况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1)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外交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
    一 哈萨克斯坦独立前的对外联系
    二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的政策
    一 哈俄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二 独立后哈俄关系的发展及哈对俄的政策
    三 影响哈对俄政策的双边因素
    四 影响哈对俄政策的外部因素
第三章 未来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政策的展望
    一 影响未来哈对俄政策的因素
    二 未来哈对俄政策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有关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要素禀赋互补性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产业结构互补性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外部条件
    四、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文研究创新和难点
    
(四) 研究内容
第二节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二、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动机制
    
(一) 国际贸易
    
(二) 国际投资
    
(三) 国际金融
    三、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及互补性分析
第一节 中亚五国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二)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
    
(三)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二、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二)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二) 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
    
(三) 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四、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二)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
    
(三)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五、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一) 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二) 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
    
(三) 土库曼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六、中亚五国独立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分析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梯度差距
    
(一)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产出结构比较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比分析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一:贸易合作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
    
(二)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
    
(三)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
    
(四)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
    
(五)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一) 贸易结合度分析
    
(二)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四、小结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二:投资合作
    一、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特点
    
(一) 外资来源国
    
(二) 投资领域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状况
    
(一)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
    
(二) 中国在中亚的间接投资
    
(三) 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
    三、小结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三:金融合作
    一、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
    
(一)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多边合作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双边合作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特点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实践与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一产业合作
    一、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一) 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二) 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概述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棉花贸易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技术与项目合作
    四、小结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二产业合作
    一、中亚国家独立初与中国第二产业的合作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二)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三)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三、小结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三产业合作
    一、我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
    
(一) 中亚各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现状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评价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合作
    
(一) 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机制建设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水平评价
    
(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前景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因素分析
    一、大国对中亚市场争夺
    二、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
    
(一) 中亚国家经济实力
    
(二) 中亚国家经济环境
    三、中亚国家复杂心态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一、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推进路径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突破点——哈萨克斯坦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战略承接地—中国新疆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一) 完善产业合作互动机制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三) 企业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性
    
(二) 中国新疆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分析
    
(三)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比较
    四、构筑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
    
(一) 雁行模式的实现前提
    
(二) 雁行模式的构筑方式 后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概况
    2.1 哈萨克斯坦粮食种植面积
    2.2 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
    2.3 哈萨克斯坦粮食产值
3 制约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发展因素
    3.1 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国家的总体经济形势制约粮食产业
    3.2 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政府推行的农业改革尚未收到实效
    3.3 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足
    3.4 自然灾害
    3.5 农业科技落后
    3.6 粮食生产单位的力量薄弱
    3.7 农产品加工与运输机制不足
    3.8 环境问题
4 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发展的趋势
    4.1 推动农业改革
    4.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3 政府粮食采购与农业补贴政策
    4.4 保障粮食深加工与仓储运输
    4.5 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提高农田利用率
    4.6 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
5 世界粮食危机中的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
    5.1 哈萨克斯坦粮食危机表现
    5.2 世界粮食危机中哈萨克斯坦政府调控政策
    5.3 哈萨克斯坦对世界粮食危机的反思
    5.4 结论
6.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粮食产业合作的现状
    6.1 合作现状
    6.2 对中哈粮食产业合作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五、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独立以前的缅华社会
    第一节 古代缅甸华侨
        一、 陆路华侨
        二、 海路华侨
    第二节 殖民时期(1824-1942)的缅华社会
        一、 殖民时期的缅华人口
        二、 缅甸华侨的籍贯与分布
        三、 缅华的经济实力
        四、 缅华的政治活动
        五、 缅华教育情况
        六、 缅华的社团发展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缅华的处境
        一、 日本侵缅给缅华社会造成的损失
        二、 日本侵缅对缅华社会的心理影响
    第四节 英国重新占领缅甸时期(1945-1948)的缅华社会
        一、 缅甸华侨的复员问题
        二、 缅华各项事业的恢复
        三、 华侨与缅甸独立建国运动
        四、 缅甸华侨和中国政局的变化
第二章 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1948-1962)缅华社会的政治地位
    第一节 缅华的人口和国籍问题
        一、 缅甸的入籍政策和缅华社会成员构成
        二、 缅甸华侨的国籍问题
    第二节 缅甸华侨的侨民待遇
        一、 缅华社会对中国政治的取向
        二、 缅甸华侨的侨民待遇
        三、 华侨在缅侨民待遇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一、 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二、 缅甸华人政治地位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缅华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一、 缅华经济的变化
        二、 缅华经济变化的原因
        三、 华侨华人与缅甸工业化
        四、 华商在缅甸工业化中有所作为的原因
第三章 奈温军政府时期(1962-1988)缅华社会的政治地位
    第一节 奈温时期华侨的入籍问题
        一、 奈温时期华侨的入籍情况
        二、 华侨入籍的原因
    第二节 缅华社会的全面萎缩
        一、 奈温时期华人的政治地位
        二、 奈温时期缅华的经济地位
        三、 华人政治地位下降原因分析
    第三节 缅华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一、 “6.26”事件经过
        二、 “6.26”事件原因分析
        三、 “6.26”事件对缅华的影响
第四章 华印社会比较
    第一节 缅甸印度移民概况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 战前缅甸印侨的人口与分布
        二、 缅甸印度移民的构成
        三、 印侨移民缅甸的原因
        四、 缅甸印度移民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战后缅甸印侨社会变化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 印侨人口的变化
        二、 印侨的国籍问题
        三、 缅甸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变化
        四、 印侨社会的变化与同化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现代化、国家安全与对外援助——中国援非政策演变再思考(1970—1983)(论文提纲范文)

一、身份转变与援非困境
二、抛弃“以援助换政治”原则
三、现代化与援非上限的形成
四、应对苏联威胁:战略干扰与援非再定位
五、新经济外交下的平衡援非
六、结 语

(6)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 ——对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体育的社会重要性
        1.1.2 体育受宪法保障的必要性
        1.1.3 研究全球宪法现状概况的必要性
        1.1.4 研究宪法体育条款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拓宽宪法研究的领域,丰富比较宪法研究的内容
        1.2.2 提高体育的法律地位、政策地位和社会地位
        1.2.3 提升体育权利,细化体育权利内容
        1.2.4 明确政府的体育责任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体育与宪法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各国宪法汇编的文献综述
        1.3.3 关于体育权利的文献综述
        1.3.4 关于体育权力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宪法文本的收集与验证说明
第二章 全球成文宪法概述
    2.1 成文宪法概述
        2.1.1 成文宪法的概念
        2.1.2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
    2.2 全球成文宪法现状
        2.2.1 全球国家概述
        2.2.2 全球成文宪法概况
    2.3 全球不成文宪法现状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概况
    3.1 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定义
        3.1.1 法律规范和法律规则释义
        3.1.2 宪法规范与宪法体育条款定义
    3.2 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现状
        3.2.1 有关变量的说明
        3.2.2 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概况
        3.2.3 成文宪法体育条款7 因子概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章节体系分析
    4.1 成文宪法总纲章节体育条款分析
        4.1.1 关于各大洲的分析
        4.1.2 关于各年代的分析
        4.1.3 关于各国家性质的分析
        4.1.4 关于各语种的分析
        4.1.5 关于内容的分析
        4.1.6 与其他社会事业的交叉情况分析
    4.2 成文宪法公民权利章节体育条款分析
        4.2.1 关于各大洲的分析
        4.2.2 关于各年代的分析
        4.2.3 关于各国家性质的分析
        4.2.4 关于各语种的分析
        4.2.5 关于内容的分析
        4.2.6 与其他社会领域和社会、文化权利的交叉情况分析
    4.3 成文宪法国家机构章节体育条款分析
        4.3.1 关于各大洲的分析
        4.3.2 关于各年代的分析
        4.3.3 关于各国家性质的分析
        4.3.4 关于各语种的分析
        4.3.5 关于内容的分析
        4.3.6 与其他社会事业交叉或并列的情况分析
    4.4 成文宪法其他章节体育条款分析
        4.4.1 关于各大洲的分析
        4.4.2 关于各年代的分析
        4.4.3 关于各国家性质的分析
        4.4.4 关于各语种的分析
        4.4.5 关于内容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宪法视野下的体育议题
    5.1 体育与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5.1.1 体育与集会自由权
        5.1.2 体育与结社自由权
        5.1.3 体育与迁徙自由
        5.1.4 体育与宗教信仰自由
    5.2 体育与国家权力和责任
        5.2.1 提供法律保障的责任
        5.2.2 提供政策支持的责任
        5.2.3 提供行政管理的责任
        5.2.4 提供财政支持的责任
        5.2.5 提供其他公共服务的的责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体育权利
    6.1 体育权利的概念困境
        6.1.1 体育权利的主体因素:一元与多元
        6.1.2 体育权利的客观因素:存在与过程
        6.1.3 体育权利的内容要素:利益、自由、资格和法力
        6.1.4 体育权利的形式因素:法定主义、自然主义与约定主义
    6.2 体育权利概念逻辑的协调与发展
    6.3 体育权利的内容
    6.4 体育权利的规定方式
        6.4.1 《全民健身条例》模式
        6.4.2 《国际体育宪章》模式
        6.4.3 各国宪法模式
        6.4.4 各国体育法模式
        6.4.5 体育权利写入我国宪法的评估与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体育权力
    7.1 权力和体育权力
    7.2 体育权力的配置原则
        7.2.1 法治原则
        7.2.2 权力制约原则
        7.2.3 授益性原则
    7.3 体育权力的配置内容
        7.3.1 立法权在体育领域的配置
        7.3.2 行政权在体育领域的配置
        7.3.3 司法权在体育领域的配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外代表性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8.1 瑞士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8.1.1 瑞士宪法背景分析
        8.1.2 瑞士宪法体育条款条款分析
        8.1.3 瑞士宪法体育条款的影响分析
        8.1.4 瑞士宪法体育条款的启示
    8.2 葡萄牙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8.2.1 葡萄牙宪法背景分析
        8.2.2 葡萄牙宪法体育条款条款分析
        8.2.3 葡萄牙宪法体育条款的影响分析
        8.2.4 葡萄牙宪法体育条款的启示
    8.3 古巴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8.3.1 古巴宪法背景分析
        8.3.2 古巴宪法体育条款条款分析
        8.3.3 古巴宪法体育条款的影响分析
        8.3.4 古巴宪法体育条款的启示
    8.4 朝鲜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8.4.1 朝鲜宪法背景分析
        8.4.2 朝鲜宪法体育条款条款分析
        8.4.3 朝鲜宪法体育条款的横向比较
        8.4.4 朝鲜宪法体育条款的启示
    8.5 欧盟宪法性条约体育条款分析
        8.5.1 欧盟宪法性文件的背景分析
        8.5.2 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体育条款分析
        8.5.3 欧盟里斯本条约的体育条款分析
        8.5.4 欧盟体育白皮书中的具体措施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9.1 中国宪法概述
        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宪法文本概述
        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部宪法概述
    9.2 中国宪法体育条款概述
        9.2.1 中国历史上各宪法文本中的体育条款
        9.2.2 中国现行宪法体育条款分析
        9.2.3 中国宪法体育条款与其他国家宪法体育条款的比较
        9.2.4 中国宪法体育条款的展望
    9.3 我国宪法体育条款在政府体育工作中的实施
        9.3.1 1954 年宪法体育条款在政府工作中的实施
        9.3.2 1975 年宪法体育条款在政府工作中的实施
        9.3.3 1978 年宪法体育条款在政府工作中的实施
        9.3.4 1982 年宪法体育条款在政府工作中的实施
    9.4 我国的体育权力配置
        9.4.1 我国中央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权力
        9.4.2 我国地方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体育权力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8)中蒙关系分析(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1949 年建交到 1954 年的中蒙关系:曲折建交及早期交往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待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基本看法
        一、外蒙古独立过程简述
        二、中国共产党对外蒙古独立的观点
    第二节 中国同蒙古建交
        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
        三、建交后蒙古的怀疑和中国的期盼
    第三节 建交初期中国对蒙古的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和蒙古人民革命党的交往
        二、在蒙华侨问题的处理
        三、中蒙双方建交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55 年-1960 年之间的中蒙关系:友谊与友好
    第一节 中国对蒙古的援助
        一、中国对蒙古的工人援助
        二、中国对蒙古的经济援助
        三、中方对蒙古援助的保留态度
    第二节 中蒙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互动
        一、中蒙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互动
        二、中蒙在政治领域的交往及其相互支持
        三、中苏分歧下的蒙古的中立态度及中方维护中蒙关系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61 年到 1965 年中蒙关系:从分歧到分裂
    第一节 1961 年-1965 年蒙古不友好行为的表现
        一、1960 年-中蒙关系的分水岭
        二、泽登巴尔的无端攻击
        三、蒙古对华不友好行为
    第二节 中国对蒙古不友好行为的反应和对策
        一、中国共产党对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驳斥
        二、中国的反应:抗议与拒绝
    第三节 中蒙关系在困境中交往
        一、中蒙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9)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研究
        二、关于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
        三、关于王权与教权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第五节 理论框架和基本结构
        一、历史时期划分
        二、王权和教权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文章基本结构
第一章 王权与教权结合初构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本土价值观念塑造柬埔寨政治文化底基
        一、尊崇女性的性别观念
        二、泛灵崇拜的本土信仰
    第二节 印度宗教传入构建王权与教权关系
        一、印度教中的王权与教权结合
        二、佛教替代印度教占支配地位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结合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多元信仰体系建立思想认同
        二、王权高于教权的政治秩序
        三、宗教伦理秩序下的伦理背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殖民影响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法国殖民政府弱化王权和教权
        一、推动制度改革削弱王权影响力
        二、插手王位继承意图控制后继国王
        三、控制教育淡化教权和王权影响力
    第二节 法国殖民时期柬埔寨民族主义觉醒
        一、“受阻的”民族意识发展
        二、民族主义思想觉醒和传播
        三、民族主义促成政党政治与宪政体制
    第三节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王权适度调适回应外部压力
        二、佛教民族主义思潮初现端倪
        三、初建的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内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政治思想制度冲击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
        一、从佛教民族主义到二轮理论
        二、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施政理念
        三、佛教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政治实践
    第二节 冷战漩涡中的柬埔寨政治
        一、西哈努克中立外交政策失效
        二、朗诺政权推动“双头政治”形成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极左政策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延续社会主义路线与探求发展道路
    第四节 东西方价值碰撞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柬埔寨政治受到西方思想制度形塑
        二、王权衰降成就西哈努克个人影响力提升
        三、柬埔寨佛教朝政治化方向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党政治主导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王权政治影响力的边界
        一、受《柬埔寨王国宪法》制约的王权
        二、西哈努克积极参政维护权威
        三、西哈莫尼远离政治保持影响
    第二节 政党政治推动政治发展
        一、当代政党制度构建与发展
        二、主要政治党派关系演变
        三、从“多党”到“一党”政治演变
    第三节 人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影响
        一、人民党主导柬埔寨政治发展
        二、人民党自我调节适应发展需要
        三、人民党塑造国家对外关系形象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柬埔寨确立多党选举制度
        二、君主立宪制度下形成“强政党”政治
        三、柬埔寨佛教政治化程度加深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
    第一节 王权与教权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一、庇护关系根植于本土价值观念
        二、不平衡教俗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三、现当代意义下的教俗并立关系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一、印度宗教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二、法国殖民文教系统的本土化演变
        三、西方政治思想制度的本土化演变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0)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参与对象的分析和界定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战略硬实力与区域碎裂化
        一、阿拉伯国家概况
        二、阿拉伯国家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虚幻的一体化憧憬
        一、伊斯兰世界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二、伊斯兰世界的一体化憧憬
        三、伊斯兰世界一体化的虚幻性
    第三节 中国立场与中东范围界定
        一、“中东”概念的由来和范围界定
        二、大中东国家的宗教状况
        三、确定大中东区域范围的策略考量
第二章 多边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多边外交
        一、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与阿盟
    第二节 胜利在1971:中国与中东国家冷战期间
        一、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关系
        二、围绕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与合作
第三章 状况分析: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
    第一节 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
        一、政治支持的结构性
        二、政治支持的议题性
    第二节 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
        一、能源合作的渐次加深
        二、与中东产油国的商贸往来
        三、工程承包、劳务和投资
        四、军事安全领域
    第三节 中阿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外交分析
    第一节 国家利益:动力学分析
        一、国家利益的源起问题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问题
        三、国家利益的效度问题
    第二节 继承与发展:机制分析
        一、对外决策的机制化和目标选择
        二、政策执行中的实力原则和外交折冲
        三、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美国因素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关联度分析
        一、内部关联度:历史回顾
        二、外部关联度:以中美关系为例
    第四节 基点与重点:策略分析
        一、在中国-阿盟框架内加强中阿关系
        二、从全球化视角处理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
        三、以中东事务为平台处理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四、趋势:向国际社会全面融入
第五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理论与现状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
        一、概念及特征
        二、行为体的分类
第六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一)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二、国家参与中东事务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
        一、理论与现状
        二、上海合作组织
        三、中国和欧佩克
        四、中国与海合会
第七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二)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概述
        二、中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三、对外援助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四、现状与发展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行为体意义
        二、中国公司在大中东:石油行业个案
        三、跨国公司的参与趋势
    第三节 政党
        一、政党外交
        二、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三、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四、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走向
    第四节 个人
        一、个人的行为体意义
        二、领袖人物在中国中东外交的作用
        三、普通民众在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中的作用
        四、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
第八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三)
    第一节 民族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二、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三、中东国家民族主义思潮兴衰对中国的镜鉴
        四、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第二节 国际政治运动
        一、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谋求国际新秩序的不结盟运动
        三、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
    第三节 宗教及其组织
        一、宗教因素与国际政治
        二、伊斯兰教和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
        三、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泛伊斯兰因素
        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与西北边疆安全
第九章 理论与现实的互动:从苏丹到伊朗
    第一节 达尔富尔与中国外交转型
        一、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苏丹社会和达尔富尔危机
        二、达尔富尔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
        三、中国在苏丹的海外经济权益分析
        四、达尔富尔:危机中凸显的中国发展困境
        五、达尔富尔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危机意蕴
        六、达尔富尔: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契机
    第二节 中国与伊朗:1905-2005的百年比照与互动
        一、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起步
        二、二战背景下的中伊建交和国祚分途
        三、1949-1979:巴列维伊朗与人民中国
        四、从棋子到棋手:改变在1979
        五、现代化模式:世界工厂与家庭手工作坊
        六、回归常态:1979-1997的中伊交往
        七、1997-2004:双边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从伊战走向世界大国
        一、中国之路的伊朗含义
        二、从苏丹到伊朗的自觉和自信
结论
参考书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独立后的苏联各共和国简况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外交政策[D]. 陈欣怡. 兰州大学, 2006(09)
  • [2]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D]. 毕燕茹. 新疆大学, 2010(11)
  • [3]哈萨克斯坦粮食产业发展研究[D]. 李宁. 新疆师范大学, 2011(07)
  • [4]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 范宏伟. 厦门大学, 2004(04)
  • [5]现代化、国家安全与对外援助——中国援非政策演变再思考(1970—1983)[J]. 蒋华杰.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9(06)
  • [6]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 ——对全球成文宪法体育条款的比较分析[D]. 陈华荣. 苏州大学, 2011(06)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中蒙关系分析(1949-1965)[D]. 石绍湘. 外交学院, 2010(04)
  • [9]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D]. 顾佳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D]. 王猛. 西北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独立后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