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

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

一、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1](2019)在《麝香四黄颗粒治疗风痰阻络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麝香四黄颗粒治疗风痰阻络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缺损的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并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思路。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6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且中医辨证分型符合风痰阻络型,依就诊顺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按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麝香四黄颗粒口服,日一剂,早晚冲服,连续服用7天,共观察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法)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血常规、肝功、肾功等安全性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临床疗效。所有数据资料用Excel输入,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为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完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治疗组96.67%,对照组93.33%,在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法)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7天、14天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4天与治疗7天比较,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意义(P<0.01),同时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常规、肝功等安全性观察指标无显着变化,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麝香四黄颗粒可以改善风痰阻络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改善临床症状和证候,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并深入研究。

段晨晨[2](2017)在《MELAS综合征24例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MELA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MELAS综合征的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点及基因突变热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MELAS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思路,避免误诊误治。材料和方法:参照2012年Yatsuga等[3]提出的MELA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收集2003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MELAS综合征患者24例,采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肌肉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1)一般特点:24例患者中,男性17例,占70.8%;女性7例,占29.2%。男女比例2.43:1。就诊年龄958岁,起病年龄7.55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7天。家族史2例。(2)临床特点:9例以发作性抽搐为首发症状,最为常见;4例以言语障碍起病;3例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3例以头痛起病;1例以偏瘫起病;2例以肢体无力起病;2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卒中样发作23例,包括偏瘫、偏盲或皮质盲、失语(感觉性或运动性)、言语不清等;癫痫发作16例;视力障碍16例;头痛9例;恶心、呕吐6例;精神症状2例,反应迟钝5例;听力障碍8例;发育落后5例;记忆力减退9例;不耐受疲劳8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肾脏损害3例。(3)实验室及电生理检查特点:24例患者中有10例行静止时血清乳酸水平检测,其结果显示均高于正常值。24例患者中有6例行肌电图检查,其中3例呈肌源性损害,2例呈神经源性损害,1例正常。(4)影像学检查特点:头部MRI病灶分布:额叶4例,颞叶16例,顶叶11例,枕叶16例,岛叶1例,小脑4例,脑干1例,放射冠区1例。(5)骨骼肌病理结果:24例均行骨骼肌病理活检,17例HE染色肌纤维膜下或边缘呈嗜碱性;20例MGT染色见破碎红纤维(RRF);16例NADH染色肌膜下浓染;17例COX染色见阳性肌纤维,5例COX染色见阴性肌纤维;7例SDH染色见蓝纤维(RBF),6例SDH染色可见SSV现象。(6)基因检测结果:24例患者中,有5例行分子遗传学检测,4例存在A3243G点突变,1例未见阳性结果。结论:(1)MELAS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卒中样发作为MELAS综合征的核心表现。(2)影像学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颞、顶、枕叶,呈游走性、多变性、可逆性、不按血管分布特点。(3)骨骼肌活检病理主要表现为MGT染色可见大量RRF;SDH染色可见深染RBF,肌间质内可见SSV现象,COX染色见阳性肌纤维或阴性肌纤维。(4)骨骼肌病理活检和基因检测是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基因突变热点仍是以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最为常见。

田国红,朱文卿,孙兴怀[3](2016)在《视交叉及视交叉后视觉通路损害的临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导致视交叉及视交叉后视觉通路损害的病变多位于鞍区或颅脑视觉皮质,且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故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是处理这类疾病的关键。典型的双眼颞侧偏盲及同向性偏盲结合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快速对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做出判断。本文着重描述视交叉、视束及枕叶皮质病变的临床特征,结合影像学对典型鞍区病变如垂体瘤、脑膜瘤及脑血管病、脑萎缩进行分析,有助于后视路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陆达,周玉颖,张惠红,张淼[4](2015)在《MELAS综合征1例病例讨论及研究结果》文中指出目的通过1例患者的就诊治疗经过探讨线粒体脑病伴乳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MELAS)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检查及化验特点等,并通过基因检查讨论遗传学特点。方法男性患者,54岁,主因"头晕、记忆力下降1周,进行性视物模糊3d"就诊我院,入院后出现癫痫发作、智能减退等症状。结果头MRI示左颞顶枕可见异常信号,DWI序列可见高信号改变,左颞病灶可见片状强化信号影。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提示各领域认知下降。脑脊液化验示蛋白1.09g/L,乳酸3.5mmol/L;免疫示IgG、IgA、白蛋白升高。肌电图示双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乳酸测定示平静时血乳酸4.4mmol/L(0.42.0mmol/L),有氧运动15min后查血乳酸9.6mmol/L高于正常。行肱二头肌肌肉活检病理回报可见破碎红纤维。外院送检MELAS相关基因检查m.3243A、m.3250T、m.3251A、m.3252A、m.3271T位点均未见异常。结论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少见且极易误诊,诊断需行肌肉活检等多方面化验检查资料,基因检查发现突变位点可作为重要证据。

傅传经,史得志[5](2015)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一过性皮质盲的可能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760例脑血管造影中出现的5例一过性皮质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一过性皮质盲的发生率为0.65%(5/760),5例患者经补液扩客、激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皮质盲属脑血管造影术后少见并发症,术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及减少造影剂用量;术后治疗措施包括补液扩客、激素治疗等,一般预后良好。

傅传经,史得志,高觉民,李建[6](2015)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3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一过性皮质盲的可能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60例脑血管造影中出现的3例一过性皮质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一过性皮质盲的发生率为0.5%(3/560),3例患者经补液扩容、激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一过性皮质盲属脑血管造影术后少见并发症,术中减少造影剂用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术后积极补液扩容、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李建霞,刘玲,耿钊宽[7](2015)在《脑血管造影后皮质盲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脑血管造影术发展迅速且日益普及,有关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报道也不断增加,一过性皮质盲是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少见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3%1.0%,并有相关的文献[1-3]。目前皮质盲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那些人群也不明确。国内外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报道我院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周丽,詹霞[8](2015)在《线粒体脑肌病7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缺陷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母系遗传病。但因其"异质性"和"阈效应",可散在发病,并且临床表现各有不同[1]。本文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并确诊的7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出院

张海江[9](2014)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137例临床诊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是一组多病因的临床及影像学综合征,其与多种临床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学、妇产学、肿瘤免疫学、器官移植学等)及基础医学关系密切。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病临床经验的累积和影像学的不断进步,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发现和了解。该病病因繁多、临床-影像学特征复杂、涉及医学学科较多,临床和影像医师对其缺乏全面了解、易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对临床病例的发病率、病因、发病机制、检查手段、诊断标准、治疗预后等临床试验进行探讨,提高对RPLS的诊治和科研水平十分必要。方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2008年9月到2014年1月的有关RPLS文章进行检索,共46篇,去除综述7篇、会议记录1篇、临床资料不全2篇、重复文章3篇,共126例RPLS患者,同时结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1例病例,对137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共137例患者,男性36例(27.28%)、女性101例(73.12%),男女比例为1:2.81。发病年龄668岁,平均30.43岁。儿童11例(8.02%),成人126例(91.98%),儿童成人比例为1:11.5。106例急性起病(<7天),21例亚急性起病(730天)。继发于子痫前期/子痫58例,高血压脑病32例,另外还有其他病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平顺铂、平阳霉素等)、血液系统疾病化疗后、原发性癫痫、硬皮病、SLE口服激素治疗后血小板减少、肾动脉狭窄、小脑后动脉畸形、肾脏移植等。颅高压症状、痫性发作、意识障碍、视觉异常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有限局性神经系统症状。经典的影像学特征是病灶多呈对称性、以后循环白质异常信号为主的血管源性水肿。但也可累及脑干、脑室旁、胼胝体、内囊后肢、皮质等不典型部位。CT显示为早期未见异常或低密度病灶;行MRI检查的患者病灶在TI加权成像上呈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和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加做DW1和ADC图像的患者中,DWI像呈略低或等信号,少数DW1像呈稍高信号;而ADC呈高信号。积极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恢复至发病前的共135例,复查头部CT或者MRI病灶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随访3月无临床症状。其中1例治疗不当加重,复查头部MRI形成脑梗塞;1例因脑疝死亡。结论:RPLS是一组复杂的综合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时大多数患者有血压升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颅高压症状、视觉障碍、痫性发作、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限局性神经系统症状。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发病。其病因多种多样,且不断被发现,国内患者病因与国外不同,最常见的为子痫/先兆子痫和高血压脑病。病变经典的分布为以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双侧对称性的、弥漫性的血管源性水肿。但其也可合并或单独出现不典型部位病变,如脑干、基底节、胼胝体、脑室旁、皮层等。信号特点病灶在CT上可呈低密度影或正常;MRI检查: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多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少数也可呈稍高信号;ADC呈高信号。结合复习近期文献资料建议采取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前后)+影像学模式(治疗前后MRI)诊断RPLS,指导临床规范诊断。强调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

王虎清,李燕玲,张晓娜,孙露,吴海琴,张桂莲,张茹,徐光[10](2013)在《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患者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79例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患者中发生皮质盲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479例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患者发生皮质盲4例,发生率约0.27%;4例患者年龄1975岁,入院诊断和血管情况各不相同,但术前SAS评分高于60分,使用的造影剂都为碘佛醇;患者皮质盲临床表现相似,术后复查头颅CT都未见后循环供血区域梗死病灶,术后2例合并有高血压;通过治疗后患者都完全恢复正常,但症状持续时间不同。结论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患者出现皮质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而术前高度紧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因素,同时造影剂的使用量有可能影响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提示术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术中尽量减少造影剂使用量可能有助于减少皮质盲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二、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麝香四黄颗粒治疗风痰阻络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内容
        2.4 临床疗效评定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结果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比较
讨论
    1. 麝香四黄颗粒立方依据
        1.1 麝香四黄颗粒的组成
        1.2 麝香四黄颗粒的组方思想
        1.3 麝香四黄颗粒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2 疗效判定
        2.1 麝香四黄颗粒对TOB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的影响
        2.2 麝香四黄颗粒对TOBS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的影响
        2.3 麝香四黄颗粒对TOBS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3 创新与不足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现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2)MELAS综合征24例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概述
    2.2 线粒体的结构、生理及病理生理
    2.3 临床表现
    2.4 影像学表现
    2.5 病理特点
    2.6 基因突变特点
    2.7 诊断及鉴别诊断
    2.8 治疗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2.1 骨骼肌病理检测
        3.2.2 分子遗传学检测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特点
    4.3 实验室及电生理检查
    4.4 影像学检查
    4.5 骨骼肌病理结果
    4.6 基因检测结果
        4.6.1 病例16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视交叉及视交叉后视觉通路损害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解剖特征
2 视交叉病变
3 视束及视放射
4 枕叶病变
5 结语

(5)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检查方法
    1.3临床症状
    1.4治疗及预后
2 讨论
    2.1皮质盲的发生率
    2.2皮质盲的可能病因
    2.3皮质盲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6)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3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7)脑血管造影后皮质盲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摘要
2病例回顾及结果
3讨论

(8)线粒体脑肌病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误诊分析

(9)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137例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临床资料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临床表现
        2.2.3 影像学检查
        2.2.4 治疗及转归
第3章 讨论
    3.1 流行病学
    3.2 病因学
    3.3 临床表现
    3.4 影像学表现
    3.5 诊断及鉴别诊断
    3.6 治疗及预后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血管造影总体情况
    1.2 皮质盲病例资料
2 讨论

四、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麝香四黄颗粒治疗风痰阻络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MELAS综合征24例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基因分析[D]. 段晨晨. 吉林大学, 2017(09)
  • [3]视交叉及视交叉后视觉通路损害的临床特征[J]. 田国红,朱文卿,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03)
  • [4]MELAS综合征1例病例讨论及研究结果[J]. 陆达,周玉颖,张惠红,张淼.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06)
  • [5]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A]. 傅传经,史得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 2015
  • [6]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3例[A]. 傅传经,史得志,高觉民,李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 2015
  • [7]脑血管造影后皮质盲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J]. 李建霞,刘玲,耿钊宽. 临床荟萃, 2015(10)
  • [8]线粒体脑肌病7例临床分析[J]. 周丽,詹霞.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02)
  • [9]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137例临床诊疗分析[D]. 张海江. 吉林大学, 2014(11)
  • [10]神经系统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患者临床分析[J]. 王虎清,李燕玲,张晓娜,孙露,吴海琴,张桂莲,张茹,徐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05)

标签:;  ;  ;  ;  ;  

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三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