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指南针测量海滩面积

使用指南针测量海滩面积

一、用罗盘仪测河滩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孟勐[1](2020)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林火是造成森林退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影响了其多种功能的发挥,对火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功能的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通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强度火烧迹地植被-凋落物-土壤的恢复过程及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植被-凋落物-土壤之间的协同恢复机制,为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主要为:中度火干扰当年以灌木为主,15年后演替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7落3白);重度火干扰当年以草本为主,8-15年后形成灌丛,30年后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5白)。轻度火烧对植被演替有促进作用,中度/重度火烧迹地自然恢复年限需要15-30年。2.不同强度火干扰后植被覆盖度有明显下降,4年是植被的快速恢复期,之后趋于平稳。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轻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相对稳定地快速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缓慢恢复;中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显着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重度火干扰后1-2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快速恢复,2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3.轻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与未干扰无明显变化,中度/重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大径级(14-20cm)林木占比68~100%,30年后,更新林木生长成6-10cm径阶的林木,直径结构呈左偏峰状。未干扰的林分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均呈聚集分布,火干扰后聚集强度均明显增加。火干扰促进了更新,更新苗呈聚集分布,随干扰强度的增加,更新速度减缓。火干扰后,喜光植物柴桦、兴安杜鹃、柳兰等侵入,增加了林下植被多样性,其中,中度/重度的柴桦、兴安杜鹃、柳兰在群落中占优势。4.火干扰后,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量的恢复时间分别为2个月、3-8年、30年。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现存量分别损失了 56.58%、87.23%、99.37%,30年内未恢复。5.未干扰的凋落物 TC、TN、TP 含量分别为 322.56~442.78g/kg、19.37~27.43g/kg、0.25~0.51g/kg,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TP含量分别增加了 10~18%、33~75%、50~100%,TC和TN含量分别减少了 4~7%、10~16%、30~39%和8~11%、15~20%、40~52%。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C/P分别下降了 5~19%、22~34%、36~60%。轻度火干扰后,土壤 TOC、TN、TP、TK、AP 含量分别上升30~33%、1~2%、2~9%、1~4%、15~17%,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中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分别下降了 11~18%、24~28%,TP、A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6~7%、15~16%、19~23%、2~4%,重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AP含量分别下降了 47~51%、21~24%、11~16%,T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33~35%、41~48%、29~34%,其中,AP含量30年内未能恢复,其他营养元素在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火干扰后,土壤C/N上升了 48~53%、27~32%、1~2%、C/P下降了0~3%、6~8%、61~64%。火干扰加快了凋落物中磷元素的释放,促进了土壤氮和磷的矿化作用。6.轻度/中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5~6%、9~10%,真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7~8%、8~10%;重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9~11%,以变形菌和绿弯菌为主,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 12~14%,以古根菌为主,除重度真菌外均能在30年内恢复。火干扰后,土壤固碳、木质素降解、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和有机态磷的水解作用增强,反硝化作用减弱。林火对土壤碳、氮、磷循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7.植被-土壤之间表现为正向互作效应: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累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和凋落物营养元素的积累,进而促进土壤养分的恢复;土壤微生物受到植被和土壤共同驱动,同时参与到养分循环中,促进了土壤和植被的恢复。其中,土壤TN、TOC、AP含量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功能恢复受到乔灌草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及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驱动。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恢复速度快于土壤恢复速度(演替协同度指数>1)。8.根据植物和土壤功能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考虑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的生境和自然演替规律,为了促进演替进程,提出抚育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土壤调控、菌根菌剂等人工快速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模式。

杨文娟[2](2018)在《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是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具有水源供给、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区森林的主要建群种,占祁连山区森林总面积的79.6%,在祁连山区水文循环、水文调节及其他生态服务功能等的供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上人类利用活动和不断加强的气候变化的影响,祁连山区的青海云杉林存在面积减少、质量退化、功能不强的问题,需尽快和高效地进行保护、恢复、重建和管理。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和补充观测两个渠道,形成了一套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生态水文参数集,已提交至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可供研究人员免费下载使用。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特征:海拔和坡向是决定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关键因子。在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密林(相对森林覆盖度>0.3)的潜在核心分布区及包括疏林(相对森林覆盖度>0)在内的森林潜在分布区分别位于海拔2635.53302.5和2603.43325.8 m及坡向(正北为零,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74.461.2o和-162.6147.1o的范围内,对应海拔上边界的年均气温阈值分别为-2.59℃和-2.73℃,海拔下边界的年均降水量阈值分别为378.1和372.3 mm。利用这些阈值和气候因子的海拔梯度,可预测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分布区海拔边界推移,温度上升0.45℃,分布区的海拔上边界均将上移77.6 m;降水增加20 mm,潜在分布区和潜在核心分布区的海拔下边界将分别下移108.4和109.5 m。但森林分布也受土层厚度影响,需≥40 cm;还受坡位影响,在海拔<2800、28002900和>2900 m时,森林分布在下坡、中下坡和整个坡面上。当依次增加考虑海拔、坡向、土层厚度、坡位的影响后,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55.8%、71.5%、73.9%、76.2%,表明同时考虑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能明显提高森林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长特征:青海云杉是慢生树种,树高和胸径生长在10年后才开始加速,分别在约80和100年后进入成熟期,单株材积生长约在120年后趋于稳定。树高随密度增大而降低,但主要影响范围是500-2000株/ha;胸径生长对密度的响应更敏感,随密度增大而降低更快;林分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000株/ha后,林分的树高和胸径及蓄积量增加都变得缓慢。树高和胸径的海拔差异很大,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2700-3100 m;蓄积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900 m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均在阴坡(-45°至45°)具有最大值。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在坡度低于40°、40°、35°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但高于这些阈值后则急剧降低。通过对青海云杉林树高、胸径、蓄积量响应各单因子的函数进行连乘,建立了其响应林龄、密度、海拔、坡向变化的耦合模型,藉此可预测青海云杉林分的树高、胸径、蓄积量随林龄、密度、海拔、坡向的变化,为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的合理管理提供定量决策支持工具。(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垂直结构特征:青海云杉单株和林分的器官生物量比例基本一致,主干和根生物量一般占75%;树枝和树皮均约为10%;叶约为5%;小根(<1cm)生物量占根系生物量比例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平均为12.20%,其他径级根系生物量比例随林龄变化不大,中根(13 cm)占19.29%,粗根(35 cm)和根颈(>5 cm)占68.21%。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升高而增大,但在密度>1500株/ha或郁闭度>0.8后增速变缓。综合考虑胸径、胸高断面积、优势木高和林分密度的青海云杉树高估算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但其拟合精度在不同海拔、坡位和林分密度条件下有所差异。确定了根据叶生物量及比叶面积推算青海云杉林冠层叶面积指数LAI的方程,可较好地预测LAI的变化。林下灌木层覆盖度多<10%,物种丰富度较低,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均随林冠郁闭度增大而先增后减,均在郁闭度0.5处达到最大值。林下草本层的覆盖度较高,但生物量较低,在郁闭度0.5左右时出现最大值。苔藓层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郁闭度增加而缓慢增大,郁闭度>0.7后增速明显变缓。枯落物层的厚度和生物量均随郁闭度升高而增加,在郁闭度>0.7后则增速明显变缓。通过上外包线法,建立了各林分结构特征间的数量关系,利于在各结构特征之间进行转换。(4)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蒸散特征: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量随次降水量增加而增大,并受林冠最大截持容量限制而渐趋饱和;截留率则随次降水量增加而降低,当次降水量<5 mm时一般高于50%,次降水量>30 mm时一般低于10%,年降水量300-600 mm时的年截留率一般为25-35%。考虑冠层郁闭度或受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决定的最大截持容量影响的模型对次降雨和年降水截留的模拟精度均较高。在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年均日蒸腾为0.45 mm d-1,2002-2008年和2015年的极大值分别出现在第205天(2.28mm·d-1)和207天(2.13 mm·d-1)。林下日蒸散年均值为0.71 mm d-1,2014年和2015年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198天(2.76 mm d-1)和210天(2.25 mm d-1)。(5)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地产水空间分布:林分日蒸腾随潜在蒸散PET增加呈抛物线型增大,随可利用土壤水分REW和LAI增加呈渐趋饱和的指数型增大。林下日蒸散随PET和REW增加呈渐趋饱和的指数型增大,随LAI增加呈先迅速降低后渐趋平缓的指数型衰减。应用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模型及林分蒸腾、林下蒸散响应LAI、PET和REW的耦合模型,以平水年2008年为例,估算了大野口流域内青海云杉林地总蒸散后,基于水量平衡方程计算了林地产水深及空间分布,发现一般随海拔和偏向阴坡程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林分生长状况变好而降低。本研究确定了气候特征(温度、降水)和立地环境(海拔、坡向、土层厚度、坡位)综合影响下的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主要因子影响的定量关系和阈值;建立了考虑林龄、密度、立地因子影响青海云杉林分结构的耦合模型;在定量分析森林蒸散组分(林冠截留、林分蒸腾、林下蒸散)响应潜在蒸散、土壤水分、林冠结构等多因素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因子影响林分蒸散的耦合模型。综合利用这些结果,可确定研究地区青海云杉林的适宜分布地点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动态预测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特征变化,预测林地蒸散耗水量和产水功能在气候变化与经营管理影响下的时空变化,从而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恢复、管理和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同时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高小强[3](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王瑜[4](2017)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该区域生态系统,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为该区域的乡土树种,且具有抗逆性强、根蘖成林等生物学特性,已成为该地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树种之一。但河北杨林分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适生条件研究较少,影响基于河北杨种群特性合理开展植被构建生态修复。为此,本文选取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吴起县为研究区,选取天然河北杨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Ripley’sK函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灰色关联法等结合野外调查数据、DEM数据及多年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揭示河北杨群落结构特征及适生条件,得到如下结论:(1)陕北半干旱黄土区不同坡向、坡位及坡面微地形上的河北杨种群龄级、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等生长特征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反。阴坡河北杨种群的各生长特征指标均大于半阴坡的,密度小于半阴坡的。阴坡河北杨种群的各生长特征指标随坡位的下降呈递增趋势,半阴坡各生长特征指标在坡上最大,坡下次之,坡中最小,密度与各生长特征指标在不同坡位上相反。在不同微地形上,河北杨种群各生长特征在塌陷最大,切沟次之,原状坡面再次之,缓台更次之,河滩最小;半阴坡缓台最大,原状坡面次之,切沟再次之,塌陷更次之,陡坎最小,密度与之相反。(2)河北杨群落物种组成符合西北植物区系特征,乔木层植物主要包括河北杨、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inn.)Lam.)、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C.de Vos ex Henry)、榆树(UlmuspumilaL.)等,灌木层植物主要包括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草本层植物主要包括菊科、豆科、禾本科等16科37属植物,其中,赖草(Leymussecalinus(Georgi)Tzvel.)、达乌里胡枝子(Stpa calpiilata Linn.)、铁杆嵩(Armteisia sacrorum Ledeb.)、莎草(Cyperus rotundus)在草本层占有重要地位;河北杨生长对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有抑制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有促进作用,但成熟期河北杨林下草本植物的平均密度、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均达到稳定状态,数量特征稳定,物种演替速率较小。(3)河北杨群落中各乔、灌木种群及各发育阶段的河北杨种群均呈聚集分布的分布格局,均形成了各自的聚集斑块,阴坡各种群及各发育阶段河北杨种群的聚集半径及聚集强度均大于半阴坡的;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的竞争强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半阴坡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的种间竞争程度比阴坡的更激烈;各发育阶段河北杨种群间的竞争强度基本均随空间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阴坡和半阴坡河北杨种群各发育阶段的竞争程度分别在大于35m及大于10m的空间尺度上逐渐变弱。(4)河北杨种群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形率等生长特征在不同海拔、坡位、坡向及不同坡面微地形条件下有一定差异,其中,坡面微地形条件是影响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最主要的地形因子;在不同微地形上,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是影响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及养分在不同微地形上从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与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变化顺序一致,整体上表现为切沟最大,原状坡面次之,缓台次之,塌陷更次之,陡坎最小。(5)在不同坡位,河北杨种群主要沿坡面向下进行繁殖,阴坡河北杨种群从海拔相差105m,坡长约为240m坡面的坡上繁殖到坡下约需10年的时间,半阴坡海拔相差45m,坡长约为120 m坡面约需20年的时间;在不同微地形上,阴坡河北杨母株最先出现在原状坡面和塌陷,后逐渐向切沟、缓台、河滩等微地形上繁殖,半阴坡河北杨母株最先出现在原状坡面,后逐渐向切沟、陡坎、缓台、塌陷等微地形上繁殖。(6)河北杨种群适宜生长在土壤水分较好的区域,在土壤水分较好的区域,河北杨种群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形率等生长特征指标较大,其趋向营养生长;在水分较差的区域,河北杨种群的密度较大,其更趋向于生殖生长。在不同坡向,河北杨种群更适宜生长于阴坡;在不同坡位,河北杨种群更适宜生长于坡下;在不同坡面微地形上,河北杨更适宜生长于塌陷、原状坡面、切沟等微地形上。

龙晓晨[5](2017)在《基于GIS的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青海省大通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结合数量化理论Ⅰ确定影响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并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林业用地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生成立地类型图以及适宜树种配置图,为大通县绿化造林、植被恢复提供指导,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产潜力,改善大通县的生态环境。(1)土壤含水量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其不可控性,无法随时监测,而又因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主要是由地形因子的变化而间接引起的。基于此观点,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各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贡献大小,以及根据野外调查情况,选择把坡度、坡向、海拔3个地形因子确定为影响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并利用ArcGIS软件提取立地因子专题图。(2)通过将大通县的林业用地图、行政区划图、土壤图以及坡度、坡向、海拔专题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管理单元图,再由其派生出大通县的林业用地立地类型图。由图可以得出大通县林地主要被分为2200-2600m阳坡平缓坡、2200-2600m阴坡陡坡、2600-3200m阴坡斜坡、3200-3600m阴坡平缓坡、3600m以上阳坡平缓坡、3600m以上阳坡斜坡等23种立地类型,其中3200-3600m阴坡斜坡这一立地类型面积最大,占大通县林业用地面积的11.643%,而2200-2600m阴坡陡坡类型面积最小,只占了0.006%。(3)根据研究区植被生长状况调查结果以及植被的生态学特性,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为各立地类型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乔木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白桦、山杨等为主,灌木以沙棘、金露梅、银露梅、山生柳、峨眉蔷薇等为主,进行树种配置,生成适宜树种配置图。(4)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先导,利用GIS对大通县林业用地进行适宜树种配置,方法是可行、可靠的,可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广为使用。

黄魁,孙丽,蔡从礼[6](2015)在《平原地区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实用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平原地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一些基本操作流程和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根据笔者参与的几次工作经历,总结出部分实用的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便于与同行进行交流。

丁访军[7](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很多大型的生态研究网络应运而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标准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迅速发展,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联网观测与研究能力,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与世界生态定位研究网络接轨,防止技术壁垒,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回答林业重大科学问题,采用多过程、多尺度、跨区域的联网观测是定位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相关标准缺乏,造成不同生态站、不同研究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和共享,阻碍了定位研究网络台站的联网研究,无法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服务。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原理,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标准的研建过程,指标的来源和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为规范和提升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联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与总结。与国外相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缺项,而且对标准的宣贯力度和实施力度不够,已经制约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2)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及“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借鉴并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森林生态站的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六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3)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及森林生态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现状,一方面以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依靠科学的设施、先进的观测和分析仪器,从定位研究站及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森林气象观测设施、森林水文观测设施、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土壤定位观测设施、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为思路,从数字化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基础设施构建了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规范。同时,编制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4)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充分借鉴吸收其优良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指标,采用专家分析和频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五个方面共94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殊性,建立了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编制和阐述了各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和依据。(5)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方法,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发展需求,根据定位观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采用系统设计思路,将野外观测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针对野外观测研究的水、土、气、生及其他方面的28个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充分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标准,从观测内容、观测与采样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系统野外观测方法,编制和阐述了每个观测方法的来源及其依据。(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观测数据的特点,充分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体系中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科学划分各种观测数据,从管理指标、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指标的来源、依据及其内涵。(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使用的指标和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八个方面14项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评估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8)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标准体系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张帆航[8](2010)在《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宁镇山脉中段的句容市境内。周围为低山,山体东西走向。占地面积约1767公顷,属北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区。植物种类丰富。该地区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自然保护区,这是江苏省七个自然保护区之一。笔者在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多次对宝华山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植物图片拍摄以及植被调查,共采集标本2500多号,图片4000多张。本文对宝华山维管植物区系的组成、区系的特点及其与邻近植物区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系植被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该区系高等植物共有1232种(含种下等级和栽培种),隶属于168科642属,其中蕨类植物26科35属57种;裸子植物7科14属21种;被子植物135科,593属,1154种,双子叶植物有114科,456属,881种,单子叶植物有21科,137属,273种。从生活型上来看,木本植物有357种,草本植物有807种,藤本植物有68种。2.该维管植物区系中大科和大属所占总数的比例不大,以小科和小属占优势地位。宝华山植物区系特有现象不明显,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它不是现代维管束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3.该区系维管植物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华东植物区系以及华中植物区系有密切联系。从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来看,在科水平上,本区142个科可划分为10个类型及8个变型;在属水平上,607个属可划分为15个类型及9个变型。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均有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且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占多数,亚热带分布成分也较多,许多植物分布已经达到分布的北界或接近北界,而有些植物分布已经达到分布的南界或接近南界,该区系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至温带过渡的特点。其中也有为数较少地中海成分出现。4.宝华山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比较可知:宝华山与栖霞山和紫金山相似度较大,有近源关系,而与盱眙铁山寺、江苏宜兴相似度较小,与连云港云台山相似度最小,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5.宝华山植被类型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性植被,主要保留在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从所调查的9个植物群落可以看出,现在该地区主要由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油茶-栓皮栎林、竹阔混交林等植被组成。各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区别。最后,总结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植被恢复和经营的策略。

董斌[9](2009)在《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及其评价研究就是突破传统的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模式,利用少量地面样地调查数据,结合RS和GIS技术,借助数学和物理理论,建立以象元为单位的林分郁闭度、蓄积量估测模型,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生态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实现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采用2000、2006年两期时相相近的TM/ETM+遥感影像作为研究区的基本数据源,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采取典型随机抽样方法采集了378个抽样点的外业数据,借助MATLAB、SPSS、SAS、Microsoft Office Execl等统计分析软件、ERDAS、ArcGIS、Fragstats等建模及空间分析工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空间叠加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研究了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空间格局和森林景观,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论有:(1)通过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等方法得出流域2000、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4%、25.6%。6年间有林地转移速率最大,其减少量中大部分转化为农田和建设用地。宜林荒山荒地减少量中,有21%转化为有林地,11%转化为农田。农田的减少量中,有12%转化为有林地。很明显,流域的宜林荒山荒地得到大力改造,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开始起到明显的成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建模估测出流域的林分蓄积量由2000年的1277万m3增加到2006年的1326万m3。2000年,中龄林和中幼龄林的蓄积量分别占82%、7%,到2006年,中幼龄林的蓄积量迅速增加,达到35%,中龄林的蓄积量只占50%。流域大于海拔200m的林分蓄积量仅占14%,平原的林分蓄积量高达86%,6年间蓄积量海拔梯度变化不大。(2)利用Fragstats景观软件计算并分析了森林景观的21个代表性指数。山东黄河流域农田的斑块面积最大,其占流域总面积的48%,其次是有林地,约占26%,第三是建设用地,约占13%。森林景观中,宜林荒山荒地斑块面积最大,灌木林最小。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斑块数和斑块密度较大。灌木林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经济林最小。阔叶林、针叶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高,灌木林破碎化程度最低,宜林荒山荒地的连通性最强。6年间,景观指数变化最大的是宜林荒山荒地和阔叶林景观,其中荒山荒地的斑块数减少了近2倍,斑块的连通性急速提高,单位面积急剧增加。阔叶林景观的斑块数增加近50%,斑块平均面积大幅减小。总之,山东黄河流域森林景观虽然得到改善,但是,森林覆盖率不高、荒山荒地比重较大、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非常不稳定是其主要特点。(3)通过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流域森林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流域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济南、泰安、莱芜的森林覆盖率超过30%,但三个地市宜林荒山荒地的比例都超过10%,其它七个地市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5%。森林资源空间格局方面,泰安市优,济南市和莱芜市良,淄博市、滨州市、菏泽市、东营市和德州市中等,济宁市和聊城市较差。6年间,泰安市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由良好到优秀,济南市和莱芜市的评价得分值虽然都较高,但是,济南市朝好的方向发展,相反,莱芜市的得分值不升反降,而且变坏的趋势明显。淄博市、滨州市、菏泽市、东营市和德州市的得分值虽然没有达到良好标准,但其变好的趋势非常明显,济宁市和聊城市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较差。(4)利用线性规划法对山东黄河流域的宜林荒山荒地进行林种的优化配置和改造后,流域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有林地百分比、针阔叶混交林百分比、经济林百分比和林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由中等达到良好的分级标准。论文的创新点(1)近些年,众多学者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森林资源研究的较少。山东黄河流域是黄河入海的最后区域,研究该地区的森林资源及其动态对于研究整个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广义3S技术将森林资源空间格局、森林景观生态构成一个整体进行定量和动态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山东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山东黄河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该文基于TM/ETM+遥感影像和相关因子定量估测了流域森林资源的蓄积量、郁闭度,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对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3)该文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山东黄河流域的宜林荒山荒地和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配置,在不改变森林覆盖率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地改善森林资源的空间格局,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研究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贾丹[10](2009)在《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风沙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京的发展。近年来为保障北京的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把风沙防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工程,使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总体上分析,北京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比较脆弱,生态质量不高,其防沙治沙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鉴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北京市重点风沙危害区—延庆风沙区为典型区域,以1962~2005年地面气象记录和三期TM影像(1989年、1996年和2005年)为主要数据源,运用3S技术,结合野外观测、景观生态学、生态风险理论和自然灾害理论,进行景观生态风险研究,客观分析和评价了区域景观结构生态风险和风沙扩散风险水平,并对风沙扩散灾害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区域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问题,以期为当前区域生态风险水平下减少风沙扩散灾害找出切实可行的格局优化模型。本文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区特点,收集并处理图形、图像和文字数据,在GIS中构建研究区基础数据库;其次,结合景观生态风险理论,以1996和2005两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人为活动为风险源,通过Frag软件计算得到的景观格局指数去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划分风险小区,进行风险指数计算,最后通过克里格插值,把风险结果反映到空间上。结果表明:2005年区域内的生态风险相比1996年整体上有了很大的降低,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区域内的高生态风险区仍然存在。第三,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方法,本研究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在深入分析了降雨、风等气象致灾因子的基础上,选取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干旱指数、土壤类型四个指标指标,建立风沙扩散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在GIS环境中实现对研究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确立风沙扩散危险等级;在下垫面风沙扩散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致灾风力强度,对研究区进行风沙扩散风险评价,确定研究区风沙扩散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区域,评价结果表明:风险等级从高度、较高、中等、较低到低度,所对应的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7%、29.38%、14.28%、26.23%和22.54%;第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景观生态流运行受空间距离、障碍物等因素影响的原理,构建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并结合风险扩散风险评价,在GIS系统中实现风沙扩散致灾情景的模拟。第五,从景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景观结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和风沙扩散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结合来分析景观生态功能空间强度,通过累积耗费模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结点,从而对研究区进行格局优化。现在国内外对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对策的研究比较多,但从风险角度分析风沙扩散,并把景观结构生态风险和风沙扩散生态风险评价与景观生态功能空间特性相结合寻找防治风沙扩散的模式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选题以景观生态风险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3S技术和最小耗费模型等新方法,综合多个多学科知识,在理论基础上做防沙治沙方面的探索,为风沙防治、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

二、用罗盘仪测河滩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罗盘仪测河滩面积(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火灾及其恢复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1.2.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演替特征
        1.2.3 火干扰后凋落物和土壤的养分特征
        1.2.4 火干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火烧迹地景观尺度时空变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
        2.1.1 火烧迹地提取和分级
        2.1.2 土地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2.1.3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2.2 火烧迹地的分布特征
        2.2.1 火烧迹地识别结果评价
        2.2.2 不同火烈度火烧迹地面积统计
    2.3 火烧迹地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2.3.1 土地覆盖类型时空分布
        2.3.2 不同类型火干扰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特征
    2.4 火烧迹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
        2.4.1 FVC时间变化特征
        2.4.2 FVC空间变化趋势
        2.4.3 FVC稳定性的空间格局
        2.4.4 FVC持续性的空间格局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3 火烧迹地植被演替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植被因子调查
        3.1.3 乔木及更新苗的直径分布
        3.1.4 乔木及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3.1.5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种间格局
        3.1.6 植被生物量测定
        3.1.7 演替阶段划分
    3.2 乔木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3.2.1 乔木的数量特征
        3.2.2 林分直径结构特征
        3.2.3 乔木层空间分布格局
    3.3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3.3.1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
        3.3.2 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3.4 林下灌草的群落特征
        3.4.1 林下灌木的群落特征
        3.4.2 林下草本植被的群落特征
        3.4.3 林下灌草群落种间关联性
    3.5 地上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
        3.5.1 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3.5.2 地上生物量恢复特征
    3.6 演替阶段的识别
        3.6.1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程度的量化
        3.6.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阶段的识别
    3.7 讨论与小结
        3.7.1 讨论
        3.7.2 小结
4 火烧迹地土壤恢复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凋落物和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4.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4.1.4 数据处理
    4.2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养分特征
        4.2.1 凋落物层现存量
        4.2.2 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
        4.2.3 凋落物层化学计量特征
        4.2.4 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储量特征
    4.3 土壤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
        4.3.1 土壤养分含量
        4.3.2 土壤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4.4.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4.4.2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4.4.3 土壤元素循环相关功能特征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
    5.1 研究方法
        5.1.1 植被-土壤驱动因子分析
        5.1.2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作用
    5.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的耦合关系
        5.2.1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RDA分析
        5.2.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5.3 更新苗密度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3.1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5.3.2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5.4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4.1 林下灌草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5.4.2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5.5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5.1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植被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5.5.2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5.6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6.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5.6.2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5.6.3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CCA分析
        5.6.4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5.7 植被-土壤协同演变特征
        5.7.1 植被-土壤结构方程模型
        5.7.2 植被-土壤系统协同效应
    5.8 讨论与小结
        5.8.1 讨论
        5.8.2 小结
6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6.1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6.2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技术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概况与预处理
        2.2.1 野外样地调查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2 遥感观测数据(大野口流域)
        2.2.3 气象及土壤数据
        2.2.4 林分蒸腾观测数据
        2.2.5 林下蒸散观测数据
    2.3 统计分析
        2.3.1 回归树分析
        2.3.2 利用外包线方法推导单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排露沟小流域内的植被空间分布
    3.2 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潜在分布区
    3.3 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
    3.4 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的潜在分布区
    3.5 青海云杉林潜在分布区的气候因子阈值
    3.6 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其他立地因子限制
    3.7 讨论
        3.7.1 青海云杉林分布的海拔和坡向范围
        3.7.2 祁连山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3.7.3 气候因子对青海云杉林分布区海拔边界的影响
        3.7.4 影响青海云杉林分布的立地因素
        3.7.5 影响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其他因素
    3.8 小结
第四章 青海云杉林生长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4.1 青海云杉单株生长过程
    4.2 林分生长对年龄的响应
    4.3 林分生长对密度的响应
    4.4 林分生长对立地环境的响应
    4.5 多因素影响下的林分生长模型
    4.6 林分生长的时空变化
        4.6.1 不同林龄林分生长随密度的变化
        4.6.2 不同海拔林分生长随密度的变化
    4.7 讨论
        4.7.1 青海云杉林生长与年龄的关系
        4.7.2 青海云杉林生长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4.7.3 青海云杉林生长受立地环境的影响
    4.8 小结
第五章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特征
    5.1 青海云杉个体生物量及器官分配
    5.2 青海云杉根生物量及分配
    5.3 青海云杉林分生物量分配
    5.4 青海云杉林分生物量随林分特征的变化
    5.5 讨论
        5.5.1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及器官分配特征分析
        5.5.2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青海云杉林垂直结构特征
    6.1 树高与林分结构因子的关系拟合
    6.2 青海云杉林冠层结构指标的推算
    6.3 林下灌木层主要结构特征
    6.4 林下草本层主要结构特征
    6.5 苔藓层和枯落物层的主要结构特征
    6.6 讨论
        6.6.1 青海云杉的树高估算模型比较分析
        6.6.2 青海云杉林内灌木和草本层结构特征分析
        6.6.3 青海云杉林内苔藓层和枯落物层结构特征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分蒸散组分环境响应关系
    7.1 林冠层截留
    7.2 日蒸腾对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冠层LAI的响应
        7.2.1 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冠层LAI的变化
        7.2.2 青海云杉林实测日蒸腾的年内变化
        7.2.3 青海云杉林日蒸腾对单因子的响应关系
        7.2.4 青海云杉林日蒸腾的多因子响应模型
        7.2.5 林分日蒸腾模型的验证
    7.3 林下蒸散对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LAI的响应
        7.3.1 青海云杉林实测林下蒸散的变化
        7.3.2 青海云杉林下蒸散对单因子的响应关系
        7.3.3 青海云杉林的日林下蒸散对多因子的响应模型
        7.3.4 林下蒸散模型的验证
    7.4 讨论
        7.4.1 青海云杉林的冠层截留特征
        7.4.2 青海云杉林分的日蒸腾及其多因素响应
        7.4.3 青海云杉林的林下蒸散及其多因素响应
    7.5 小结
第八章 青海云杉林地产水量的流域内空间分布
    8.1 青海云杉林分蒸散各分量的空间分布
        8.1.1 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空间分布
        8.1.2 青海云杉林分蒸腾和林下蒸散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
        8.1.3 青海云杉林分蒸散的空间分布
    8.2 青海云杉林地产水量空间分布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展望与不足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主要数据条目
附录B 青海云杉林生态水文参数集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3)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三) 青海传统民居
    三、研究对象
    四、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自然基础
        一、地貌
        二、气候
        三、水文
        四、建筑材料
    第二节 历史演变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宋元时期
        三、明清民国时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一、堡寨
        二、土木平房
        三、高房子
        四、窑洞
        五、土木茅草房
        六、土木瓦房
        七、土木楼房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一、天然林木
        二、人工造林
        三、水资源
        四、宗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一、帐篷
        二、碉房
        三、板屋
        四、窝棚
        五、土木楼房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一、板屋
        二、土木瓦房
        三、土木楼房
        四、羌楼
        五、窑洞
        六、土木石板房
        七、土木茅草屋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一、地形因素
        二、气候因素
        三、建筑材料
        四、经济因素
        五、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四、箍窑(砌筑式窑)
        五、窑洞的选址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一、防御性民居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一、庄窠释义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四、土木平屋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一、蒙古包
        二、帐篷
        三、庄窠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帐篷
        二、蒙古包
        三、庄窠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一、帐篷
        二、蒙古包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五、土屋民居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北杨研究现状
        1.2.2. 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1.2.3. 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1.2.4. 植被与生境条件的关系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特征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林分调查方法
        3.2.2. 土壤养分调查方法
        3.2.3. 土壤水分调查方法
        3.2.4. 草本群落调查方法
        3.2.5. 数据处理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河北杨群落结构分析
    4.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分析
        4.1.1. 河北杨种群林龄结构
        4.1.2. 河北杨种群树高结构
        4.1.3. 河北杨种群胸径结构
        4.1.4. 河北杨种群树冠结构
        4.1.5. 河北杨种群密度特征
    4.2. 河北杨群落多样性结构
        4.2.1. 乔木层多样性结构
        4.2.2. 灌木层多样性结构
        4.2.3. 草本层多样性结构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河北杨群落空间格局分析
    5.1. 单种林分空间格局分析
        5.1.1. 河北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1.2. 河北杨伴生乔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1.3. 河北杨林下灌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2.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树种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2.1.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乔木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2.2. 河北杨种群与其伴生灌木种群种间关联性分析
    5.3. 河北杨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空间格局分析
        5.3.1. 河北杨种群各龄级立木空间分布格局
        5.3.2. 河北杨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6. 河北杨林分适生条件研究
    6.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6.1.1. 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与地形因素的关联分析
        6.1.2. 河北杨种群各生长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6.1.3. 坡面微地形对河北杨种群生长特征的影响
    6.2. 河北杨成林过程分析
        6.2.1. 阴坡河北杨成林过程
        6.2.2. 半阴坡河北杨成林过程
    6.3. 河北杨林分成林过程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6.3.1.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6.3.2.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表 研究区植物名录

(5)基于GIS的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3 森林立地类型研究综述
        1.3.1 森林立地类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森林立地分类研究主要途径
        1.3.3 森林立地分类的技术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水文
        2.2.3 土壤
        2.2.4 植被
    2.3 生态区位
    2.4 林业对大通县发展及生态建设的作用
        2.4.1 林业在大通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2 林业在大通县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立地主导因子的确定
    4.2 立地因子的分级
    4.3 植被生长状况调查
        4.3.1 标准地选择
        4.3.2 标准地实际调查
    4.4 土壤水分测量
    4.5 遥感影像预处理
    4.6 数量化理论I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数学模型建立
        5.1.1 编制原始数据反应表
        5.1.2 土壤水分预测方程的建立
        5.1.3 各因子的得分
        5.1.4 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5.1.5 立地等级划分
    5.2 研究区DEM图的建立
    5.3 各立地因子专题图的提取
        5.3.1 坡向因子的提取
        5.3.2 坡度因子的提取
        5.3.3 海拔因子的提取
    5.4 立地类型图的的生成
    5.5 立地类型统计分析
    5.6 立地等级划分
    5.7 适宜栽植树种的选择
        5.7.1 乔木树种生长状况调查结果
        5.7.2 灌木树种调查结果
        5.7.3 立地类型适宜树种表的编制
        5.7.4 基于不同立地类型的适宜栽植树种配置图的制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图
致谢
作者简介

(6)平原地区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实用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准备工作
2样地复位
    2.1样地调查实习
    2.2找到样地
    2.3复位样地
    2.4特殊情况复位
3测设样地周界
4样地固定标志修复加固
    4.1埋水泥桩
    4.2量测定位物 (树)
    4.3刮树皮、涂红油漆
5样地样木调查和测量
    5.1样木复位
    5.3样木固定标志与位置图
6样地其他因子调查
    6.1测郁闭度
    6.2平均年龄
    6.3植被和下木调查
7样地调查完毕进行回头看
8容易出错的问题探讨
    8.1优势树种和平均木确定
    8.2对新增调查因子要重视
    8.3关于周界测量和样木复位
    8.4前期引点及样点固定标志都被破坏的样地定位
    8.5耕地上造的用材林或经济林地类确定

(7)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际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1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标准化现状
    2.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概念
        2.3.1 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2.3.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标准化概念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
    3.1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
    3.2 标准体系的构建
        3.2.1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则
        3.2.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过程分析
        3.2.3 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
        3.2.4 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第四章 森林生态站建设规范的标准化
    4.1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的标准化
        4.1.1 目的和意义
        4.1.2 标准化依据
        4.1.3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研建
    4.2 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4.2.1 目的和意义
        4.2.2 数字化建设标准研建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5.1 目的和意义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5.3 国内外标准和指标的分析
    5.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4.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4.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4.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5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5.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5.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5.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6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6.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6.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6.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7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7.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7.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7.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8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8.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8.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8.3 指标体系的研建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野外系统观测方法标准化
    6.1 目的和意义
    6.2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范畴
    6.3 研建思路与方法
    6.4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研建
        6.4.1 森林水文
        6.4.2 森林土壤
        6.4.3 森林气象
        6.4.4 森林生物
        6.4.5 其他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7.1 目的和意义
    7.2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的研建
        7.2.1 数据管理的范畴
        7.2.2 标准化思路和方法
        7.2.3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研建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8.1 目的和意义
    8.2 指标体系的范畴界定
    8.3 评估指标及方法构建
        8.3.1 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综述
        8.3.2 指标体系研制的思路和方法
        8.3.3 评估规范研建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8)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 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含义
        1.2.2 植物区系的研究内容
        1.2.3 植物区系的研究意义
        1.2.4 国外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趋势
        1.2.5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最新研究动态
        1.2.5.1 中国的植物区系的发展趋势
        1.2.5.2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的最新动态
    1.3 我国植被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宝华山自然地理概况
        2.1.1 宝华山的来源
        2.1.2 宝华山的地理位置
        2.1.3 宝华山自然条件
    2.2 研究条件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区系的分析
        2.3.1.1 植物类群的统计和区系分析
        2.3.1.2 地区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2.3.2 植被的研究方法
        2.3.2.1 样方调查
        2.3.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句容宝华山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3.1 宝华山植物区系组成
        3.1.1 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
        3.1.2 科、属的数量组成分析
        3.1.2.1 科的数量组成分析
        3.1.2.2 属的数量组成分析
    3.2 宝华山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2.1 宝华山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2.1.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2.1.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2.1.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 宝华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1 宝华山种子植物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2 宝华山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3 宝华山种子植物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3.3 宝华山与邻近维管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3.3.1 与邻近地区维管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及丰富度比较
        3.3.2 与邻近山区的植物区系R/T比值以及地理成分的比较
        3.3.2.1 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属的比较
        3.3.2.2 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属的比较
        3.3.3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
    3.4 结论
        3.4.1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
        3.4.2 具有热带的亲缘性和温带特征,过渡性质也较明显
        3.4.3 特有成分缺乏
        3.4.4 生活型的各成分相差较大
        3.4.5 植物物种相对古老
第四章 句容宝华山主要植被类型研究
    4.1 研究结果
        4.1.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4.1.2 落叶阔叶林
        4.1.2.1 栓皮栎林
        4.1.2.2 黄连木林
        4.1.2.3 响叶杨林
        4.1.3 针阔混交林
        4.1.3.1 马尾松林
        4.1.3.2 杉木林
        4.1.4 常绿阔叶林
        4.1.5 油茶-栓皮栎林
        4.1.6 竹阔混交林
        4.1.7 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
    4.2 结论
        4.2.1 宝华山植被的必要性
        4.2.1.1 宝华山植被有退化趋势
        4.2.1.2 原始植被逐渐缩小,其它植被优势物种单一
        4.2.1.3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原有植被不稳定
        4.2.1.4 植被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应受重视
        4.2.3 宝华山植被保护建议
        4.2.3.1 遵循植被演替规律,合理调整演替方向
        4.2.3.2 群落结构要合理,生物多样性要丰富
        4.2.3.3 适地适树原则尤为重要
        4.2.3.4 保证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
        4.2.3.5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4.2.3.6 相关植被群落的保护与改善
参考文献
附录 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名录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单子叶植物纲Moncotyledoneae
致谢

(9)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3S技术及其集成
        1.2.1 全球定位系统
        1.2.2 地理信息系统
        1.2.3 遥感
        1.2.4 3S技术集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要素
        2.1.3 社会经济要素
    2.2 研究区森林资源相关因子
        2.2.1 气象因子
        2.2.2 地形因子
        2.2.3 土壤因子
        2.2.3.1 土壤类型
        2.2.3.2 土壤侵蚀
    2.3 研究区森林植被
        2.3.1 森林植被类型
        2.3.2 森林资源特点
    2.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数据与资料收集
        2.4.2 主要研究内容
        2.4.3 主要研究方法
        2.4.4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2.4.5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数据获取与处理
    3.1 森林资源的外业调查
        3.1.1 调查技术路线
        3.1.2 调查实施方案
        3.1.2.1 调查区域
        3.1.2.2 调查方法
        3.1.2.3 调查内容
    3.2 遥感影像处理
        3.2.1 TM/ETM+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
        3.2.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2.2.1 大气校正
        3.2.2.2 几何校正
        3.2.2.3 波段组合
        3.2.2.4 图像增强与变换
        3.2.2.5 图像裁减与拼接
    3.3 森林资源及相关信息的提取
        3.3.1 遥感影像分类原理与方法
        3.3.1.1 遥感影像分类基本原理
        3.3.1.2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3.3.2 遥感信息提取与分类精度评价
        3.3.2.1 遥感影像分类
        3.2.2.2 遥感分类精度评价
        3.3.3 森林植被指数模型与提取
        3.3.3.1 植被指数模型
        3.3.3.2 流域NDVI提取
        3.3.4 数字高程模型及坡度坡向提取
        3.3.4.1 数字高程模型原理
        3.3.4.2 流域DEM的建立
        3.3.4.3 流域DEM的精度检验
        3.3.4.4 流域坡度与坡向提取
    3.4 本章小结
4 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及动态
    4.1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原理
        4.1.1 定量遥感基本原理
        4.1.2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原理
        4.1.3 遥感变量因子筛选
    4.2 流域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
        4.2.1 蓄积量模型构建
        4.2.2 蓄积量模型精度评价
        4.2.3 最优蓄积量估测模型
    4.3 流域森林郁闭度遥感估测模型
        4.3.1 郁闭度模型构建
        4.3.2 郁闭度模型精度评价
    4.4 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
        4.4.1 森林资源水平分布
        4.4.2 森林资源垂直分布
        4.4.3 森林郁闭度格局
        4.4.4 森林蓄积量格局
        4.4.4.1 蓄积量水平分布
        4.4.4.2 蓄积量海拔梯度分布
        4.4.4.3 不同地市森林蓄积量分析
    4.5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5.1 土地利用类型及动态
        4.5.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6 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及动态
        4.6.1 森林景观指数选取
        4.6.2 森林景观格局及动态
        4.6.2.1 森林景观类型
        4.6.2.2 森林景观格局
        4.6.2.3 森林景观动态
        4.6.3 不同地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研究
    5.1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目的
    5.2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方法
        5.2.1 模糊数学法
        5.2.2 层次分析法
    5.3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指标选择
        5.3.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5.3.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5.4 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研究
        5.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4.3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模型
        5.4.3.1 评价方法选取
        5.4.3.2 评价集确定
        5.4.3.3 数据归一化处理
        5.4.3.4 评价模型建立
        5.4.4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评价结果与分析
        5.4.4.1 评价结果及其动态
        5.4.4.2 评价结果分级
        5.4.4.3 评价结果分析
    5.5 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优化配置
        5.5.1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5.2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优化配置
        5.5.2.1 线性规划方法
        5.5.2.2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优化配置
    5.6 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1.3.1 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和内涵
        1.3.2 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
        1.3.3 生态风险评价的要素
        1.3.4 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
        1.3.5 国内外风险研究进展
        1.3.6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1.3.7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1.3.8 景观格局优化
        1.3.9 风沙扩散的景观生态理论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生态环境现状
    2.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时段的确定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技术路线
        2.2.4 研究主要问题
3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1 基础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1.1 气象数据的获取
        3.1.2 风力强度的处理方法
    3.2 图形数据
    3.3 遥感图像处理及景观分类
        3.3.1 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选择
        3.3.2 数据预处理
        3.3.3 遥感图像分类
    3.4 植被信息的提取
        3.4.1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3.4.2 利用NDVI估算植被盖度
    3.5 植被干旱指数的获取
        3.5.1 原理和方法
        3.5.2 TVDI的计算
    3.6 土地沙化信息提取
        3.6.1 沙化信息提取模型
        3.6.2 精度验证
    3.7 研究区GIS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4.1.1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4.1.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模型
        4.1.3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4.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4.3 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4.3.1 研究区的界定与分析
        4.3.2 景观类型的界定与受体分析
        4.3.3 风险源分析和评价终点的确定
        4.3.4 生态风险指数
        4.3.5 空间分析方法
        4.3.6 结果与分析
        4.3.6.1 景观要素分析
        4.3.6.2 生态风险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风沙扩散过程的风险评价及灾害模拟
    5.1 研究的意义
    5.2 研究区风沙概况
    5.3 研究方法
    5.4 致灾因子分析
        5.4.1 降雨与蒸发量
        5.4.2 风
    5.5 孕灾环境分析
        5.5.1 风险源识别
        5.5.2 下垫面的状况
    5.6 下垫面风沙扩散危险性评价
        5.6.1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分配
        5.6.2 风沙扩散的下垫面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
    5.7 风沙扩散风险评价及制图
        5.7.1 风沙扩散风力强度等级划分
        5.7.2 风沙扩散风险值的计算
    5.8 风险评价结果
        5.8.1 高度风险区
        5.8.2 较高风险区
        5.8.3 中等风险区
        5.8.4 较低风险区
        5.8.5 低度风险区
    5.9 风沙扩散灾害模拟
        5.9.1 风沙扩散模型的建立
        5.9.2 风沙源确定
        5.9.3 风沙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9.4 风沙扩散方向的确定
        5.9.5 风沙扩散代价表面建立
        5.9.6 风沙扩散情景模拟
        5.9.7 风沙扩散灾害等级制图
    5.10 本章小结
        5.10.1 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分析结果
        5.10.2 风沙扩散风险评价
        5.10.3 风沙扩散致灾模拟
6 基于风沙扩散的景观格局优化
    6.1 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目标与原则
        6.1.1 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6.1.2 景观格局优化目标
        6.1.3 景观格局优化的原则
    6.2 优化问题的提出
        6.2.1 景观生态功能空间强度
        6.2.2 景观功能空间作用关系
    6.3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案
        6.3.1 背景分析
        6.3.2 景观流的运动机制
        6.3.3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6.3.4 源景观流代价表面建立
        6.3.5 景观格局优化组分确立
        6.3.6 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设计
        6.3.7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总体布局与措施
    6.4 本章小结
        6.4.1 景观格局优化的提出
        6.4.2 景观格局优化方案
7 结论与探讨
    7.1 结论
        7.1.1 研究区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
        7.1.2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和计算
        7.1.3 空间插值生成风险图
        7.1.4 研究区风沙扩散致灾因子分析
        7.1.5 研究区孕灾环境分析
        7.1.6 研究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
        7.1.7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与风沙扩散致灾模拟
        7.1.8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
    7.2 探讨
        7.2.1 研究的创新点
        7.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四、用罗盘仪测河滩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D]. 孟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D]. 杨文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3]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林分结构及适生条件研究[D]. 王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基于GIS的大通县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及应用[D]. 龙晓晨. 青海大学, 2017(11)
  • [6]平原地区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实用经验探讨[J]. 黄魁,孙丽,蔡从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8)
  • [7]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 丁访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8]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区系研究[D]. 张帆航.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山东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及其评价研究[D]. 董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D]. 贾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使用指南针测量海滩面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