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取值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汪庆淼[1](2014)在《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新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聚类分析是统计模式识别中无监督分类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聚类分析在近三十年的研究及应用中得到飞速的发展。由于能更准确描述模式间的不确定关系,模糊聚类算法研究发展成为聚类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将聚类分析问题转换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问题,通过求解条件优化问题的解从而确定数据集的模糊划分及聚类结果。此类算法具有较好直观理解、算法设计简单、聚类效果良好、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在模式识别及分类、图形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众多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从而成为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模糊c均值聚类(FCM)及可能性c均值聚类(PCM)是两种典型的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本文综述了这两种算法的研究现状,针对聚类算法的四个研究方面:平衡不平衡数据集模糊聚类、多模糊指标广义化、基于PSO算法的模糊指标广义化、模糊指标自适应寻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如下:(1)针对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集分类问题,说明了聚类分析与有监督分类关于不平衡数据集问题的区别,分析了聚类分析针对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集分类应满足的基本性质,指出模糊聚类结果不均衡的原因在于对样本容量的忽略,提出了模糊聚类算法均衡化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在聚类算法目标函数中引入被忽略的样本容量信息可实现算法均衡化。基于模糊聚类算法均衡化的原理,对FCM及PCM算法进行了均衡化处理,得到均衡FCM算法及均衡PCM算法。由于目标函数的复杂性,无法利用梯度信息得到模糊隶属度迭代公式,引入粒子群生物群智能优化算法对模糊隶属度进行估计,实现了聚类算法对于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集统一形式的有效分类。(2)研究了聚类算法多模糊指标的广义化。分析了FCM算法聚类收敛的基本原理,解析了FCM算法选择极小值点迭代进而实现目标函数单调递减的算法构造,揭示了多模糊指标与原有单一模糊指标的关系,即非最速下降迭代路径和最速下降迭代路径的关系,从而提出聚类算法模糊指标广义化的概念及实现途径。对FCM及PCM算法施行模糊指标广义化,得到了广义FCM及广义PCM算法,使得原有聚类算法成为广义化算法的特例,扩展了模糊指标的取值范围并可得到多种算法迭代路径,丰富和优化了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另外也分析了FCM算法模糊指标m≤1时的各取值阶段特性,从反面验证了FCM算法不能取值m≤1的原因。(3)研究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指标广义化。在模糊指标广义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模糊指标取值范围进行了分析讨论,受限于FCM算法目标函数对模糊隶属度二阶海塞(Hesse)矩阵正定的要求,FCM算法模糊指标m要求大于1,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隶属度进行估计,可放宽m值约束要求为大于0,从而提出模糊指标粒子群广义化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FCM及PCM算法进行粒子群广义化处理,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隶属度解空间寻优,放松了梯度法所求模糊隶属度迭代公式对m>1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聚类算法模糊指标取值空间,优化了聚类算法的寻优路径。(4)在模糊指标自适应寻优方面,总结并分析了传统模糊指标m值确定方法的分类、基本原理及存在的不足,讨论了模糊指标与模糊隶属度、聚类中心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对于聚类算法的价值意义。说明了模糊指标的取值应与模糊隶属度及聚类中心的迭代寻优相互关联,指出其取值应满足动态、自适应及目标函数存在模糊指标极值的基本要求,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并基于实际数据对模糊指标进行自适应寻优的设想。对FCM及PCM算法进行了模糊指标自适应寻优处理,通过改造FCM及PCM算法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对模糊指标存在极值,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指标及模糊隶属度进行估计,实现了聚类算法对模糊指标与模糊隶属度、聚类中心三参量动态自适应寻优的目的。
邓岳保[2](2013)在《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地基上设置竖井并结合堆载或真空负压,能加速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土体强度、减少构筑物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该技术施工简便、效果可靠且造价低廉,已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为了合理预测竖井地基的固结发展,学者们在竖井固结解析解和数值解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且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同时应看到,目前各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还有一定差距,对可能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差预测不准。另外,近些年来出现的竖井处理深度加大和工期要求加紧等情况,均给竖井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从解析理论和有限元法两方面开展了竖井地基固结问题的研究。(1)首先对以往研究成果从理论方法和参数取值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单井地基径向固结度简化计算公式均可表述为一个统一的公式,不同方法在涂抹效应和井阻效应的考虑上略有差异;单井固结理论近些年的新进展主要包括非线性理论、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涂抹区渗透性渐变理论以及针对真空预压法的固结理论等;竖井地基固结分析参数取值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得到的参数取值范围较大,这将给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带来影响。(2)通过对现有塑料排水板通水量特性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排水板通水量一方面随侧向压力增大而减小,另一方面在地基固结过程中会因为排水板的弯折和淤积堵塞等影响而逐渐减小。基于这一认识,假定通水量随地基深度线性减小、随时间呈指数函数减小,获得了描述井阻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的变井阻效应数学模型。然后,仿效Hansbo和谢康和竖井固结经典理论推导方法,建立了瞬时加荷条件下考虑变井阻效应的固结理论。计算分析表明:相对于采用短期通水量恒定值进行计算的竖井固结理论,变井阻固结理论得到的固结速率减缓;当考虑通水量随地基深度减小时,地基深部土层的超静孔压消散变得更加缓慢;当竖井渗透性减小到与井周土体相当,此时竖井不再起排水通道作用,径向固结将停止。另外,将变井阻固结理论应用于室内大型模型试验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发现变井阻理论模拟的结果较传统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3)通过引入Hansbo非达西渗流假定和变渗透系数假定,得到渗流双重非线性模型。然后,在Biot固结理论研究基础上,应用加权残数法推导了考虑该模型的有限元方程,并自编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开展参数影响分析得到:考虑渗透系数随时间减小后,地基固结速率减缓趋势明显;增大非达西渗流参数m或il,固结发展速率减缓,但该影响在10%以内;考虑非达西渗流后,地基固结速率随荷载减小而减缓。(4)进一步引入土体分段线性e-lgp模型,得到了土体压缩非线性和渗流双重非线性模型。然后,结合宁波土样固结渗流联合测试试验,介绍了该模型的参数获取过程。在给出相应的控制方程和有限元方程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非线性有限元法编程实现过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并对考虑土体多重非线性模型时竖井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认识。(5)对目前广泛应用的竖井地基平面应变二维等效方法进行了评述。然后,以成层土竖井地基算例和未打穿竖井地基算例对六种二维等效方法进行了考量,结果发现:地基土成层性对二维等效方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有较显着影响,而竖井未打穿情况的影响不明显;在本文算例参数取值情况下,各种方法的误差情况差别较大,Chai(2001)方法和Tran(2008)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对可靠。此外,基于等效竖向渗透系数思想,建立了以单元体流量等效的一维变形、一维渗流简化分析方法。通过算例检验发现,该法计算效率大大提高,但相比于Chai法计算精度并未改善,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6)考虑到竖井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量大、前处理困难,提出了将井与涂抹区在地基横截面内划分为一个网格的复合单元法。复合单元的未知场由10结点单元和线性插值函数来刻画。复合单元内部全局坐标结点自由度和局部坐标结点自由度之间的联系则通过引入经典单井固结解析理论得到建立。之后,基于加权残数法详细推导了复合单元法有限元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单井地基和群井地基算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复合单元法计算精度较高、计算效率也有所改善。(7)基于大型商业软件和自编程序开展了某电厂海堤下竖井地基固结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过程中,采用Chai(2001)二维等效方法和平面应变空间渗流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两种数值方法模拟得到的地基变形发展规律近似一致;后者考虑空间渗流得到的沉降略大、侧向位移略小;两种方法的孔压预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海堤下软土地基经过塑料排水板处理后,地基固结速率较快,地基中超静孔压在各级堆载间歇期均有明显回落;在给定的堆载方案下,软土地基变形发展速率均在控制范围内。
徐珊威[3](2020)在《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又是实际生活中最优化问题的重要基础。由于相关知识综合、复杂、灵活、抽象,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找不到切入点,解题方法掌握不全面,考试时,遇题有畏难情绪。本论文旨在系统地对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并研究各类型解题通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帮助,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角度提出教学设计的策略,给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通过对教师访谈、学生测试调查分析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最值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找出学生求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通过分析教材中最值问题的分布情况并建立起最值问题的分类依据,然后整理出与最值相关的知识(包括高等数学中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第三,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最值试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主要考点,试题类型与题中主要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第四,由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相应解法。主要类型分为:(1)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三角函数、高次函数、不含根号的分式型函数、含根号的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双重最值问题、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求数列的最大(小)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nS的最值以及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3)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利用几何法求最值与利用代数法求最值);(4)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第五,提出教学设计策略,并给出了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三个教学设计。
马文杰[4](2014)在《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过程而言,数学学习错误,包括解题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数学学习错误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从教学角度而言,我们又期望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因此,深入研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并研究有效地避免或矫正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方法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函数概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应用广泛,是高一数学的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在学习函数的相应内容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以函数内容为载体研究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A版)为载体,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高一学生主要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2)导致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有效地矫正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外有关学生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研究工具,等等。本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作业(试卷)分析法、个案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使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本研究构建的分析与矫正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为:识别解题错误、分析解题错误、矫正解题错误、评价与完善矫正方案。从一般层面分析高一学生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解题错误时,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框架: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从具体层面分析高一学生在解答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答时,除了使用以上一般层面解题错误的四分类法,另外还主要采用“错误模式”和错误“复现率”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用到的基本研究工具主要有:作者专门为本研究开发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和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通过这两个研究工具,笔者收集到了十分丰富、非常生动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构建了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以及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流程。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与总结了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方式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通过本研究,笔者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高一学生在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出现的解题错误主要是知识性错误与疏忽性错误,同时,逻辑性错误与策略性错误也在解答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另外,通过深入分析本研究的系列测试,作者发现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是有一定“模式”与“结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对解题错误进行分类的标准,也有利于对错因进行推断,以及合理确定矫正起点,对其进行适当矫正,等等。其次,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对本研究系列测试的分析,以及与学生的访谈、与任课老师的交流等,作者从大的方面把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数学内容方面的原因、数学教学方面的原因,以及数学学习方面的原因。再次,个别辅导是分析错误,矫正错误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式。个别辅导矫正比较自由、灵活,易于调整,便于深入,有利于深入观察解题者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发现其个别化的错因。通过个别辅导,可以对学生的解题错误理解的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个别辅导矫正,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思想动向,等等。这都对研究与矫正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有一定益处。第四,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错误矫正方式。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取材十分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解题错误”,基本的教学素材也是学生的“解题错误”,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一些教学资源,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矫正学生的解题错误,最大可能地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秦严严[5](2019)在《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系统蓬勃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传统驾驶员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局限性、驾驶行为差异性以及驾驶失误等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流稳定性差以及相关交通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国学者普遍认为,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有望从微观交通流动力学层面改善交通流运营质量,为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从交通工程学角度,研究CAV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的系统性分析方法,可为未来大规模CAV实地测试的实施以及CAV背景下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鉴于此,论文研究了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形成了CAV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的一般性方法论。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CAV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与通行能力分析方法、CAV异质交通流LWR(Lighthill-Whitham-Richards)模型与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以及基于微观跟驰模型的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1)基于CAV异质交通流车辆相对空间位置的随机性特点,研究了CAV异质交通流中CACC车辆、ACC车辆以及人工驾驶车辆的数学期望比例解析式,应用平衡态“速度-车间距”函数模型,提出了关于不同CAV市场率下的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智能网联背景下交通流通行能力的系统性分析方法,进而从CAV异质交通流通行能力的角度,形成了CACC车辆与ACC车辆模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2)研究了CAV异质交通流流量-密度基本图曲线斜率表达式,提出了异质交通流交通波速理论计算方法,从CAV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角度提出了宏观交通流LWR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了CAV异质交通流三角形基本图关键特征量,提出了CAV背景下的异质交通流多车种CTM建模方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CAV背景下异质交通流的宏观交通状态演化分析方法。(3)基于微观交通流跟驰模型的多种模型结构类型,提出了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的一般性解析框架:基于传统跟驰模型结构的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考虑紧邻前车加速度反馈的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以及考虑多前车加速度反馈的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系统稳定性与交通安全及排放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突出了CAV异质交通流稳定性理论解析研究的交通工程意义,实现了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与交通工程应用的有效结合。
郑林涛[6](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珠三角地区商场空调全年负荷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对降低建筑能耗至关重要,但目前在商场建筑方案设计时,一般较少也很难考虑不同方案的建筑能耗比对,造成商场建筑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很难通过围护结构的选型达到降低其能耗的目的。为辅助建筑设计方案决策,快速准确预测商场建筑设计方案的空调全年负荷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商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实地调研,建立内热源作息模型,实现商场建筑空调负荷计算模型的模块化和参数化,比选各种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和适用性,建立商场空调全年负荷快速预测模型,开发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负荷预测分析软件。首先,采用设计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室内温湿度测试以及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包括建筑特征因素、业态分布、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室内空气参数、内热源参数等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空调负荷影响因素现状特点进行研究,确定珠三角地区商场空调负荷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范围。针对商场各层业态特点,提出九种典型业态组合模式,引入模块化设计概念将九种典型业态组合模式作为基本模块,通过调用相应模块并叠加实现对任一商场建筑模型的准确描述。其次,基于商场内热源的数据统计,建立典型业态的人员、照明和电器设备的作息模型,并通过两家商场的实际运行数据验证其准确性。典型商场业态的内热源作息模型的建立,提高了空调全年负荷模拟的精度,实现了商场建筑能耗精细化模拟。第三,提出并验证商场空调负荷计算模型参数化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生成空调负荷影响因素不同取值的八万组随机组合,利用R语言和EnergyPlus实现八万组计算模型的生成和模拟计算,最后以楼层为单位收集模拟计算结果,形成九种业态组合模式对应的商场模块空调全年负荷样本库,以供后续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对比11种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模型的准确性得出模型质量最高的机器学习方法为梯度提升方法,建立基于梯度提升方法的珠三角地区商场空调全年负荷预测模型,并开发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负荷预测分析软件。引入敏感性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商场空调全年负荷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输入变量简化方案的预测模型的精度,提出输入变量简化原则。最后,针对后续真实商场样本出现的缺失值导致无法作为完整样本来进一步优化预测模型的问题,确定最佳缺失值填补算法为EM算法和多重填补法,以便于应用实际运行数据对预测模型的修正。
程旷[7](2019)在《基于离散元的渗流致断级配土颗粒运移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土层和土工构筑物中广泛存在着断级配土,例如,河流沉积的砂砾土、土石坝反滤层与防渗体构成的滤层-土基系统以及油气开采时砾石防砂层与储层砂构成的滤层-土基系统。在渗流作用下,断级配土内部易发生细颗粒在粗骨架内的运移,引起土体细颗粒流失、优势渗流通道形成和土体强度弱化,进而诱发坝基管涌破坏、土石坝防渗体冲蚀以及砾石层防砂失效等重大工程灾害。渗流引起断级配土细颗粒运移机理涉及颗粒尺度的颗粒-颗粒相互作用以及粗骨架孔隙尺度的颗粒-流体耦合,物理试验和基于宏观本构的数值模拟难以深入理解上述细观机理。离散元(DEM)从颗粒尺度建模岩土体,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为认识上述细观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数值工具。然而,目前离散元中岩土颗粒细观参数的确定较为困难,现有的岩土颗粒细观参数标定方法未充分考虑细观参数之间的交互影响,导致参数标定过程需反复试错,耗时且准确性差。另一方面,现有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无法兼顾流场求解尺度和耦合计算负担,限制了其在细颗粒运移模拟分析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土工三轴试验和离散元模拟,在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考虑细观参数的交互影响。基于离散元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开发在模拟渗流引起断级配土细颗粒运移时能够兼顾流场求解尺度和耦合计算负担的CFD-DEM耦合方法,并通过基于PIV分析的室内试验对其进行验证。同时,将所提出的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和CFD-DEM耦合方法应用于管涌以及砾石层防砂的模拟和细观机理分析。基于上述工作,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带有滚动模型的Hertz-Mindlin非线性接触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等值线图考虑细观参数交互影响的砂颗粒细观参数标定方法,避免了参数标定时的反复试错;同时,利用该方法确定了福建标准砂颗粒的细观参数。(2)采用虚区域法从粗骨架孔隙尺度精细求解骨架孔隙渗流,基于局部平均化理论,在局部平均化尺度上处理细颗粒-孔隙流体耦合以减轻计算负担,进而提出了可兼顾流场求解尺度和耦合计算负担的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粗细颗粒尺寸比大于10时渗流引起断级配土细颗粒运移的模拟分析。(3)通过对圆筒内断级配土柱管涌的模拟,论证了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能够克服全解流和非解流CFD-DEM耦合方法在模拟断级配土细颗粒运移时不能兼顾流场求解尺度和耦合计算负担的问题。同时,基于数值模型,揭示了土柱由局部管涌向剧烈管涌发展过程中,优势渗流通道逐渐由上至下贯穿土柱以及向土柱内部发展。(4)为了消除采用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时对网格细化的限制以及对粗细颗粒尺寸比的限制(即,要求尺寸比大于10),提出了任意满足归一化和紧支性条件的权函数与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相结合的任意权函数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将高斯权函数与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相结合,进而得到了任意解流CFD-DEM耦合分析方法。通过基于PIV分析的细玻璃珠在粗骨架内运移室内试验和粗细颗粒尺寸比小于10的滤层-土基系统室内试验,分别验证了任意解流CFD-DEM耦合方法对网格细化和较小粗细颗粒尺寸比的适应性。(5)采用任意解流CFD-DEM耦合方法模拟了砾石层防砂。再现了室内试验中出砂量随砾砂中值粒径比的增大而呈指数增长的趋势,以及砾石层有效渗透系数随砾砂中值粒径比的增大而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颗粒尺度揭示了储层砂颗粒在砾石层内的堵塞规律。随着与砾砂交界面距离的增加,砂颗粒在砾石层内分布的密集程度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而局部会间隔出现相对密集和相对稀疏的分布。在砾石层孔隙尺度上揭示了储层砂堵塞引起砾石层渗透损伤的细观机理。储层砂堵塞引起堵塞区域附近的局部流速减小而压力升高,同时,堵塞处的局部压力梯度增加,导致砾石层有效渗透系数减小,即发生渗透损伤;距离砾砂交界面越近,储层砂堵塞对局部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越明显,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砾石层渗透损伤。
章智凯[8](2020)在《输出受约束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文中认为任何实际控制系统出于物理器件局限性、性能和安全需要等因素考虑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如果系统运行过程中这些约束条件得不到满足,将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造成不稳定。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控制领域研究对象日趋复杂,人们对控制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实际需求和理论挑战的驱动下,输出受约束系统的控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动态面控制是在经典Backstepping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主流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它具有Backstepping方法的优点而克服了其固有的“复杂性爆炸”缺陷,因此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中都备受青睐。然而,基于现有动态面控制方法所设计控制器稳定性条件与系统的初始条件、参考输入都密切相关,控制器参数取值范围无法明确给出。另外,最终控制精度也依赖于设计参数取值因而无法事先指定。这些缺点使得控制器实现时设计参数选择尤为棘手,给设计者带来不便。基于现有动态面控制方法对输出受约束系统设计会使控制参数选择和系统调试难度进一步增大,且参数取值还会对初始输出可行区域大小产生影响。考虑上述背景,本论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地对输出受约束的不确定下三角非线性系统控制进行研究,并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应用于考虑攻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控制设计。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克服现有动态面控制方法的局限性。这种改进方法在传统Backstepping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避免对虚拟控制律进行复杂的求导运算,同时结合带有平坦区域的Lyapunov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基于该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但可以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和跟踪误差收敛到事先指定精度,而且稳定性条件也与系统的初始条件、参考输入无关,控制参数取值范围可以明确给出。因此,控制器实现时设计者只需从参数可行范围内自由取值以提高闭环系统动态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输出受时变非对称约束的不确定严格反馈系统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变非对称障碍Lyapunov函数的和基于非线性映射(Nonlinear Mapping,NM)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案。所得控制器能在保证输出约束满足前提下使得系统输出以指定精度跟踪参考信号,且闭环系统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与已有结果相比,所提的两种控制方案都能将初始输出可行区域扩大为整个约束区间,放宽对初始条件要求,并且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明确给定。其中,基于NM的设计所得控制器结构简单,便于设计者使用。仿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约束控制方案的有效性。3.利用基于NM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研究了输出受约束的不确定纯反馈系统的跟踪控制。从解决非仿射特性带来困难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控制方案。一种是利用系统变换将非仿射系统转化为严格反馈系统,继而按照严格反馈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约束控制器。另一种是直接利用纯反馈系统本身结构,结合新型坐标变换进行设计。借鉴“最少学习参数”的思想,通过估计每一步设计中不确定参数的最大值而不是参数本身,既可以减少在线调节参数个数,又能一定程度避免过参数化问题。所得的控制器结构简单,计算量小,还克服了现有结果中常见的控制器循环结构问题以及基于逼近器方法的缺点。仿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所得理论结果正确性与有效性。4.将基于NM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拓展应用于解决状态不可测系统的输出约束控制问题。针对输出受约束的参数输出反馈系统,构造降阶K-滤波器估计不可测状态,在高频增益符号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下分别设计控制器,并给出了闭环系统严格的稳定性分析。所提输出反馈控制策略的整个设计过程只含ρ步(ρ为系统相对阶),且只有第一步需要对不确定参数进行估计,因此显着地降低了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所得控制器的结构也十分简单。特别地,针对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情形,结合Nussbaum增益技术设计,本文方法还可以避免Nussbaum函数自变量漂移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5.研究了考虑攻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将飞行器纵向运动模型拆分为速度子系统和高度子系统,并将攻角约束问题归结为高度子系统中姿态回路输出约束问题,采用攻角反馈实现对其直接控制。根据飞行任务给出速度指令和攻角指令,综合考虑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对速度回路和姿态回路分别建立面向控制设计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律,使得实际飞行速度和攻角分别跟踪各自指令从而完成既定飞行任务。其中,在姿态回路设计时采用基于NM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从理论上严格保证攻角约束满足。闭环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王宁[9](2020)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曾经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但近些年来却暴露出压力上升和风险加大的迹象。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部分公司商誉减值幅度大且亏损严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说内部管理层制定的各项经营决策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那么管理层自身的能力和行为特征以及经营决策的具体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起点,研究管理者心理偏差如何通过投资行为影响公司财务困境。自信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的人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激励人们推动事物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主观上的努力往往会大大提升成功的概率。根据优胜劣汰的观点,自信的人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所以更具有生存的竞争优势。但是,当自信的人们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沉浸于自己自信、果断、高效的决策所带来的成就感,自我肯定的认知不断强化,最终形成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随着行为金融学的深入发展,研究者认为心理因素会阻碍决策者理性行事,导致实践中出现两个阻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障碍,一个存在于公司内部,是管理者由于认知缺陷和情感影响而犯下的错误所带来的成本或价值损失;一个存在于公司外部,源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行为错误。公司内部的行为障碍直接影响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决策执行的后果,从而出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影响财务困境的传导路径。本文首先在第2章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困境、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投资行为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其中重点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决策尤其是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财务困境成因的实证研究。此外,为配合后文关于中介效应研究假设的检验,对该问题涉及到的已有文献做必要梳理,为明确中介效应分析法对本文研究的适用性提供依据。第3章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重点讨论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公司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理性公司而言,过度自信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和营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财务困境,而投资机会、管理层持股会使财务健康状况恶化。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文章在稳健性检验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排除了管理层增持股票的其他潜在解释,包括内部消息、历史业绩、风险偏好和信号传递,证明该方法是稳健的。第4章从投资规模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之间的作用机理,具体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两个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当公司处于较为宽松的内外融资环境时,相对于理性公司而言,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但在融资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虽然获取资金的成本较高,但管理者自信投资项目未来的高收益足以弥补融资成本,且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可以确保高收益的实现,因而投资水平并未相应降低,没有呈现出显着的投资不足。其次,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相对于内部现金流上升的情况而言,内部现金流下降时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会变弱,即内部现金流下降并未带来投资规模相应下调,投资规模出现向下调整粘性,从而出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非对称现象,而该现象在融资约束环境下虽然变弱但仍然存在。最后,过度投资现象和投资规模向下调整粘性即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非对称现象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财务困境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5章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视角,从投资方向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理性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管理者更易选择多元化经营,且多元化经营程度更深,体现为过度自信管理者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概率更高、当年出现新增收入来源的可能性更大、经营涉及的行业数目更多、赫芬达尔指数更小、熵指数更大,总体显示出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扩张欲望。其次,相对于单一经营而言,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更易陷入财务困境,表现为行业数目越多、赫芬达尔指数越小、熵指数越大则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越高。为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文中对决策实施前后的不同时段进行区分,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证明相对于多元化决策实施之前的财务状况而言,上市公司在决策实施之后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再次,如果公司在进入样本期之前是单一经营的状态,那么相对于经验丰富的多元化经营公司而言,这种公司在首次实施多元化决策之后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更高,在重复经历中汲取经验的学习能力是不同多元化行为产生差异化影响的原因。第四,多元化经营决策尤其是单一公司多元化一次的行为,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财务困境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五,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多元化决策后陷入财务困境并至少持续三年,而理性管理者实施多元化决策后并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第6章选择并购决策的视角,从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管理者理性的公司而言,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更易选择并购活动,而且连续并购的可能性更大、并购活动更频繁。其次,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更易选择非相关并购、跨地域并购,在并购时更易选择现金支付,而且会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往往忽视非相关并购交易资源整合的难度以及跨地域并购伴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支付方式时不能充分考虑公司内部资源和所处市场环境,在确定交易金额时又夸大标的公司的潜在价值,从而不可避免的给出过度支付。再次,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并购行为更易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最后,并购行为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关系中发挥的部分中介作用是显着的,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不恰当的并购行为间接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具体体现为非相关并购的中介效应、跨地域并购的中介效应、支付方式不当的中介效应和并购溢价过高中介效应。其中支付方式不当的中介效应体现为主并公司由于过高估计并购后资源整合带来的收益,在存有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用现金支付,进而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李玉鹏[10](2014)在《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衍生于大技术系统的新兴概念,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在工程装备、航空航天等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随着科技进步,复杂产品系统中与各子系统相关的技术演进不断加快,新兴顾客需求连续涌现,现有顾客需求持续变化,客观上要求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效率需要不断提高,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现有复杂产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特点阐释、创新机理探索和研发运作管理等与复杂产品系统全新研发相关的因素上,缺少在已有若干变型产品基础上,通过设计知识重用和修改进行改型设计以提高研发效率的研究。模块化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定制领域,是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变量的规范化以提高产品研发效率的有效方法。与传统大规模定制产品相比,复杂产品系统具有高度复杂(包括功能复杂、子系统/零部件数量庞大等)和显着异质性(包括功能、原理、结构等异质性)等特点,而传统模块化设计理论中的技术方法难以有效应对这些特点。以提高已有复杂产品系统功能和结构标准化程度为动因,围绕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产品结构的构建和模块参数取值规划总结出两个科学问题,重点研究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模块划分方案评价和模块参数取值规划三个关键技术,用以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参数化模块结构,推动复杂产品系统结构从集成式结构向模块化结构的演进,提高复杂产品系统改型设计中设计知识的重用率和改型效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阐释了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梳理了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总结了复杂产品系统和模块化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复杂产品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特别是将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复杂产品系统时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的相关技术,包括模块划分、模块划分方案评价及模块参数取值规划,回顾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2)提出了基于权重复杂网络社区发现技术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关联矩阵的复杂产品系统功能/结构异质性消减方法;其次,为构建复杂产品系统零部件权重复杂网络模型,将零部件映射为网络节点,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关系强度映射为权重复杂网络的边和边权,研究了功能和结构关系强度的定量化方法;最后,采用改进的GN算法实现复杂产品系统零部件权重复杂网络的社区结构发现,通过网络模块度的不同取值获取若干模块划分方案,形成方案集,为后续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提供数据基础。(3)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理论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方法。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间关联系数的标准偏差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区间直觉模糊数表达评价结果,采用Karnik-Mendel算法实现其数学运算。引入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衡量区间直觉模糊集形式的备选方案和正/负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基于TOPSIS框架获取模块划分方案的排序,从而获得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用以支持后续模块参数取值规划。(4)提出了基于顾客需求分布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参数取值规划技术。在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响应顾客需求的网络模型后,问题被剥离成三个阶段:首先,利用QFD对顾客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与模块参数的取值范围;其次,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顾客需求的聚类,通过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最优的顾客需求聚类方案,顾客需求的聚类数即模块参数的取值个数;最后,通过提取顾客需求聚类中心的分布特征,综合所有相关顾客需求的分布特征可获取模块参数取值的分布特征,结合取值个数、取值范围和模块参数取值构建可供改型设计直接应用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型谱。(5)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典型产品,提供了应用示范。以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产品为应用对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其模块化设计中。包括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模块产品架构的构建和模块参数的取值规划,其中前者又包括模块划分和模块划分方案评价。验证了所提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为实现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建立了完善的方法体系,为复杂产品系统的模块化产品结构构建和模块参数取值规划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持,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并结合企业实际将文中所提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案例当中,结合项目实施,取得了企业的认可。
二、关于“取值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取值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新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模糊聚类算法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模糊聚类及粒子群算法基础理论 |
2.1 硬c均值聚类(HCM) |
2.1.1 HCM基本原理 |
2.1.2 HCM实现步骤 |
2.1.3 HCM不足之处 |
2.2 模糊c均值聚类(FCM) |
2.2.1 FCM的发展与基本原理 |
2.2.2 FCM基本流程 |
2.2.3 FCM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
2.3 可能性c均值聚类(PCM) |
2.3.1 PCM基本原理 |
2.3.2 PCM的性质及不足之处 |
2.3.3 交替可能性聚类(APCM) |
2.4 粒子群算法(PSO) |
2.4.1 PSO思想原理 |
2.4.2 PSO迭代公式 |
2.4.3 PSO迭代流程及适用范围 |
第三章 均衡模糊聚类算法 |
3.1 概述 |
3.2 性质分析及模糊聚类均衡化 |
3.2.1 平衡不平衡数据集模糊聚类性质 |
3.2.2 模糊聚类算法均衡化 |
3.3 均衡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EFCM) |
3.3.1 EFCM算法设想 |
3.3.2 EFCM算法构造 |
3.3.3 EFCM性质分析 |
3.3.4 基于EFCM算法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3.4 均衡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EPCM) |
3.4.1 EPCM算法分析与设想 |
3.4.2 EPCM算法构造 |
3.4.3 EPCM性质分析 |
3.4.4 基于EPCM算法的仿真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广义模糊聚类算法 |
4.1 概述 |
4.2 模糊指标性质分析及模糊聚类广义化 |
4.2.1 模糊指标性质分析 |
4.2.2 模糊聚类广义化 |
4.3 广义模糊c均值聚类(GFCM) |
4.3.1 GFCM算法构造 |
4.3.2 GFCM性质分析及比较 |
4.3.3 基于GF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4.4 广义可能性c均值聚类(GPCM) |
4.4.1 GPCM算法构造 |
4.4.2 GPCM性质分析及比较 |
4.4.3 基于GP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4.5 FCM模糊指标小于等于1时性质分析 |
4.5.1 模糊指标等于1时性质分析 |
4.5.2 模糊指标大于0小于1时性质分析 |
4.5.3 模糊指标小于0时性质分析 |
4.5.4 仿真实验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粒子群广义化模糊聚类算法 |
5.1 概述 |
5.2 聚类算法PSO广义化及性质分析 |
5.3 粒子群广义模糊c均值聚类(PSO-GFCM) |
5.3.1 PSO-GFCM算法构造 |
5.3.2 PSO-GFCM收敛性证明及分类判决规则 |
5.3.3 基于PSO-GF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5.4 粒子群广义可能性c均值聚类(PSO-GPCM) |
5.4.1 PSO-GPCM算法构造 |
5.4.2 基于PSO-GP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自适应m值模糊聚类算法 |
6.1 概述 |
6.2 模糊指标优解性质及自适应寻优理论分析 |
6.2.1 模糊指标优解相关性质 |
6.2.2 模糊指标自适应寻优理论分析 |
6.3 自适应m值模糊c均值聚类(SMFCM) |
6.3.1 SMFCM算法构造 |
6.3.2 SMFCM性质分析 |
6.3.3 基于SMF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6.4 自适应m值可能性c均值聚类(SMPCM) |
6.4.1 SMPCM算法构造 |
6.4.2 SMPCM性质分析 |
6.4.3 基于SMPCM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与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列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竖井排水固结法 |
1.3 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研究综述 |
1.4 竖井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综述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安排 |
1.5.1 研究必要性 |
1.5.2 本文工作内容及安排 |
2 单井固结现有解析理论及参数取值综述 |
2.1 引言 |
2.2 单井固结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单井固结物理模型 |
2.2.2 单井固结数学建模 |
2.2.3 单井固结经典解答与实用解答 |
2.2.4 单井固结解答新进展 |
2.3 参数取值综述 |
2.3.1 土性参数 |
2.3.2 几何参数 |
2.3.3 涂抹参数 |
2.3.4 井阻参数 |
2.4 小结 |
3 考虑变井阻效应的单井固结理论 |
3.1 引言 |
3.2 变井阻效应 |
3.2.1 排水板通水量特性研究 |
3.2.2 变井阻效应讨论及其数学描述 |
3.3 考虑井阻随时间变化的单井固结理论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方程求解 |
3.3.3 算例分析 |
3.4 考虑井阻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单井固结理论 |
3.4.1 控制方程 |
3.4.2 方程求解 |
3.4.3 算例分析 |
3.5 小结 |
4 变井阻固结理论应用 |
4.1 引言 |
4.2 室内模型试验分析 |
4.2.1 试验情况 |
4.2.2 理论分析 |
4.3 日本Saga机场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排水板通水量测试 |
4.3.3 理论分析 |
4.4 单井固结理论应用讨论 |
4.5 小结 |
5 考虑渗流双重非线性的竖井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渗流双重非线性模型 |
5.2.1 非达西渗流模式 |
5.2.2 变渗透系数模型 |
5.3 控制方程与求解条件 |
5.3.1 土骨架平衡方程 |
5.3.2 流量连续方程 |
5.3.3 求解条件 |
5.4 有限元方程与编程实现 |
5.4.1 离散单元和插值函数 |
5.4.2 平衡方程离散 |
5.4.3 连续方程离散 |
5.4.4 编程实现 |
5.5 验证与分析 |
5.6 结语 |
6 考虑土体压缩和渗流非线性的竖井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于固结渗透联合试验的非线性参数获取 |
6.2.1 土体一维非线性模型 |
6.2.2 固结渗透联合试验 |
6.3 有限元方程及编程实现 |
6.3.1 控制方程 |
6.3.2 有限元方程 |
6.3.3 编程实现 |
6.4 程序验证与算例分析 |
6.4.1 程序验证 |
6.4.2 单层土竖井地基算例分析 |
6.4.3 成层土竖井地基算例分析 |
6.5 小结 |
7 竖井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简化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二维等效方法评价 |
7.2.1 等效原理 |
7.2.2 等效方法评述 |
7.2.3 等效方法考核 |
7.3 基于流量相等的竖井地基等效方法 |
7.3.1 流量等效思想 |
7.3.2 复合单元体等效渗透系数 |
7.3.3 编程实现 |
7.3.4 等效方法考核 |
7.4 小结 |
8 基于复合单元法的竖井地基固结三维有限元分析 |
8.1 引言 |
8.2 复合单元法 |
8.3 控制方程 |
8.4 复合单元法实现 |
8.4.1 离散单元和插值函数 |
8.4.2 控制方程离散 |
8.4.3 有限元公式 |
8.4.4 流量矩阵计算 |
8.4.5 程序实现 |
8.5 复合单元法验证 |
8.5.1 单井地基算例 |
8.5.2 群井地基算例 |
8.5.3 讨论 |
8.6 小结 |
9 海堤下软基竖井排水固结法处理数值模拟 |
9.1 引言 |
9.2 计算条件 |
9.2.1 土层资料 |
9.2.2 排水板资料 |
9.2.3 堆载情况 |
9.3 基于二维等效方法分析 |
9.3.1 等效转换 |
9.3.2 模型建立 |
9.3.3 模拟结果 |
9.4 基于PDSS模型分析 |
9.4.1 模型建立 |
9.4.2 模拟结果 |
9.5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主要成果和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
1.1.2 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数学最值的具体要求 |
1.1.3 最值问题分类研究解法的必要性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2.2 其它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2.3.1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的研究成果 |
2.3.2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3 本论文解题研究的思路 |
2.4 理论基础 |
2.4.1 波利亚解题理论 |
2.4.2 模式识别理论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4.5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
2.4.6 建构主义理论 |
2.4.7 数学思想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3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3.1 学生测试卷设计 |
3.3.2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3.4 研究的伦理 |
第4章 高中生最值问题的学习情况调查 |
4.1 调查的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学生测试的分析 |
4.3.1 学生测试的情况 |
4.3.2 学生解题的出错分析 |
4.4 学生测试的结果 |
4.5 教师访谈 |
4.5.1 访谈教师的选取 |
4.5.2 个案的资料 |
4.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5.4 关于教师访谈的总结 |
4.6 小结 |
第5章 高中最值问题的分析 |
5.1 教学中的最值问题 |
5.1.1 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
5.1.2 教材中的最值问题 |
5.2 高考中的最值问题 |
5.2.1 题型的分值分析与题量统计 |
5.2.2 最值试题的考点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
5.3 高中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与解法 |
5.3.1 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
5.3.2 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
5.3.3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
5.3.4 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 |
5.4 小结 |
第6章 最值相关的教学设计 |
6.1 教学设计策略 |
6.1.1 概念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2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3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2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
6.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
6.4 “最值的求解”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最值问题测试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育实践层面 |
1.1.2 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层面 |
1.1.3 对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认识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1.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1.2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2.1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3 Newman等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述评 |
2.3.1 Newman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 |
2.3.2 Newman的错误分析指导 |
2.3.3 Casey等对Newman解题错误分析框架的修改与拓展 |
2.4 关于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矫正研究的述评 |
2.4.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研究概述 |
2.4.2 Riccomini关于教师识别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相关研究 |
2.4.3 “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
2.4.4 Borasi基于数学错误的个案式探究教学实验 |
2.4.5 Siemer等构建的智能辅导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基本研究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3 教学内容 |
3.4 主要研究方法 |
3.5 主要分析框架 |
3.5.1 分析与矫正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 |
3.5.2 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框架 |
3.5.3 数学解题错误的矫正框架 |
3.6 基本研究工具 |
3.6.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3.6.2 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 |
第4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调查:来自学生的观点 |
4.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简介 |
4.2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 |
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5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研究:基于测试的分析 |
5.1 基于《测试卷一》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1.1 《测试卷一》简介 |
5.1.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1.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1.4 小结 |
5.2 基于《测试卷二》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2.1 《测试卷二》简介 |
5.2.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2.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2.4 小结 |
5.3 基于《测试卷三》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3.1 《测试卷三》简介 |
5.3.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3.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3.4 小结 |
5.4 基于《测试卷四》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4.1 《测试卷四》简介 |
5.4.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4.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4.4 小结 |
5.5 基于《测试卷五》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5.1 《测试卷五》简介 |
5.5.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5.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5.4 小结 |
5.6 基于《测试卷六》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6.1 《测试卷六》简介 |
5.6.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6.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6.4 小结 |
5.7 基于《测试卷七》的高一学生解题错误分析 |
5.7.1 《测试卷七》简介 |
5.7.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7.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7.4 小结 |
5.8 基于测试分析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6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矫正:基于实践的研究 |
6.1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 |
6.2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流程 |
6.2.1 呈现错误 |
6.2.2 分析错误 |
6.2.3 回顾总结 |
6.2.4 巩固练习 |
6.2.5 评估矫正 |
6.2.6 补充矫正 |
6.2.7 反思矫正过程、完善矫正方案 |
6.3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一 |
6.3.1 矫正对象 |
6.3.2 矫正内容 |
6.3.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3.4 矫后反思 |
6.4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二 |
6.4.1 矫正对象 |
6.4.2 矫正内容 |
6.4.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4.4 矫后反思 |
6.5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三 |
6.5.1 矫正对象 |
6.5.2 矫正内容 |
6.5.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5.4 矫后反思 |
6.6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四 |
6.6.1 矫正对象 |
6.6.2 矫正内容 |
6.6.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6.4 矫后反思 |
6.7 基于个别辅导矫正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7章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案例与分析 |
7.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的教学设计 |
7.1.1 典型错例 |
7.1.2 巩固作业 |
7.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过程 |
7.2.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试卷讲评课简介 |
7.2.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一)简介 |
7.2.3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二) |
7.2.4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总结与反思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类型 |
8.1.2 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
8.1.3 对本研究运用的两种“解题错误”矫正方式的概括与反思 |
8.2 反思与展望 |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8.2.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附录二 《测试卷一》 |
附录三 《测试卷二》 |
附录四 《测试卷三》 |
附录五 《测试卷四》 |
附录六 《测试卷五》 |
附录七 《测试卷六》 |
附录八 《测试卷七》 |
附录九 典型错例 |
附录十 巩固作业(一) |
附录十一 典型错例 |
附录十二 巩固作业(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异质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 |
1.2.2 异质交通流宏观建模与分析 |
1.2.3 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与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
2.1 基本图模型一般性推导 |
2.2 异质交通流解析表达 |
2.2.1 车辆比例数学期望 |
2.2.2 随机性仿真验证 |
2.3 应用分析 |
2.3.1 跟驰模型 |
2.3.2 基本图解析 |
2.3.3 通行能力仿真 |
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1 t_a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2 t_c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3 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 |
2.5 V2V通信环境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质交通流宏观LWR模型 |
3.1 异质交通流LWR模型 |
3.1.1 宏观层面基本图切线dq/dk表达式 |
3.1.2 微观层面交通波传播波速 |
3.2 交通波传播特性 |
3.2.1 小扰动波速 |
3.2.2 冲击波波速 |
3.3 模型应用 |
3.3.1 交通事故问题 |
3.3.2 移动瓶颈问题 |
3.4 模型对比分析 |
3.4.1 微观仿真结果对比 |
3.4.2 多车种LWR模型宏观模拟对比 |
3.5 基于V2V环境的异质交通流LWR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质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 |
4.1 模型提出 |
4.2 模型应用 |
4.2.1 宏观演化结果 |
4.2.2 微观仿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跟驰模型结构的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 |
5.1 跟驰模型结构 |
5.2 稳定性解析方法 |
5.2.1 同质交通流 |
5.2.2 异质交通流 |
5.3 应用分析 |
5.3.1 跟驰模型稳定性 |
5.3.2 异质交通流稳定性 |
5.3.3 数值仿真实验 |
5.4 讨论分析 |
5.4.1 V2V通信环境对稳定性的影响 |
5.4.2 稳定区域的提升 |
5.4.3 CACC系统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紧邻前车加速度反馈的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 |
6.1 跟驰模型结构 |
6.2 稳定性解析框架 |
6.2.1 方法论 |
6.2.2 同质交通流稳定性准则 |
6.2.3 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准则 |
6.2.4 局部车队稳定性准则 |
6.3 应用分析 |
6.3.1 跟驰模型选择 |
6.3.2 同质交通流稳定性 |
6.3.3 异质交通流稳定性 |
6.3.4 局部车队稳定性 |
6.4 讨论分析 |
6.4.1 考虑反应延时的稳定性分析 |
6.4.2 考虑不同扰动类型的稳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前车加速度反馈的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解析方法 |
7.1 局部车队控制系统 |
7.2 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 |
7.2.1 跟驰模型结构 |
7.2.2 稳定性准则 |
7.3 应用分析 |
7.3.1 局部控制系统类型选择 |
7.3.2 局部控制系统类型I的分析结果 |
7.3.3 局部控制系统类型II的分析结果 |
7.3.4 局部控制系统类型III的分析结果 |
7.3.5 局部控制系统类型IV的分析结果 |
7.4 讨论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系统稳定性对交通安全及排放的影响 |
8.1 分析方法 |
8.1.1 数值仿真实验设计 |
8.1.2 评价指标 |
8.2 交通安全仿真结果 |
8.2.1 系统稳定性优化前的交通安全影响 |
8.2.2 系统稳定性优化后的交通安全影响 |
8.3 交通排放仿真结果 |
8.3.1 系统稳定性优化前的交通排放影响 |
8.3.2 系统稳定性优化后的交通排放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珠三角地区商场空调全年负荷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商场人员数据调研研究现状 |
1.2.2 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现状 |
1.2.3 敏感性及缺失值填补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工作框架 |
第二章 商场空调负荷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
2.1 概述 |
2.2 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特点 |
2.2.1 商场建筑分类 |
2.2.2 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分布 |
2.2.3 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能耗调研 |
2.2.4 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
2.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4 调研对象确定 |
2.5 商场调研结果 |
2.5.1 建筑特征因素 |
2.5.2 业态组合模式及分布比例 |
2.5.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2.5.4 室内设计参数 |
2.5.5 空调运行时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场典型业态内热源作息模型建立 |
3.1 概述 |
3.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2.1 调研内容 |
3.2.2 调研方法 |
3.3 商场人员密度调研及人员作息模型建立 |
3.3.1 公共区域人员密度调研和作息模型建立 |
3.3.2 其余典型业态人员密度调研和作息模型建立 |
3.4 商场照明、电器设备功率密度调研及作息模型建立 |
3.4.1 商场照明、电器设备作息模型建立 |
3.4.2 商场照明、电器设备功率密度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场空调全年负荷计算模型参数化及验证 |
4.1 概述 |
4.2 建模数据收集及分区 |
4.2.1 建模数据收集 |
4.2.2 建模模型分区 |
4.3 简化模型方法验证 |
4.3.1 WL商场简化模型验证 |
4.3.2 SS商场简化模型验证 |
4.3.3 结果汇总 |
4.4 计算模型参数化及样本库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场空调全年负荷预测模型建立 |
5.1 概述 |
5.2 机器学习方法选用和模型评估 |
5.2.1 机器学习方法选用 |
5.2.2 模型评估 |
5.3 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模型预测效果对比 |
5.4 敏感性分析 |
5.5 缺失值填补 |
5.5.1 单个变量缺失的数据填补比较 |
5.5.2 多个变量缺失的数据填补比较 |
5.6 珠三角地区商场建筑负荷预测分析软件开发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R语言的模型生成部分代码 |
附录二 机器学习方法代码 |
附录三 缺失值填补算法调用代码 |
附录四 机器学习方法、敏感性分析方法、缺失值填补方法的原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离散元的渗流致断级配土颗粒运移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离散元中岩土颗粒细观参数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直接测量法 |
1.2.2 参数标定法 |
1.3 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全解流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 |
1.3.2 非解流颗粒-流体耦合分析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2 基于土工三轴试验的砂颗粒细观参数确定 |
2.1 引言 |
2.2 离散元模拟及细观参数标定基本原理 |
2.2.1 颗粒运动方程与接触模型 |
2.2.2 基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细观参数标定基本原理 |
2.3 基于全表面量测技术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
2.3.1 全表面量测三轴测试系统 |
2.3.2 三轴试样中部的偏应力、轴应变和体应变获取方法 |
2.3.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4 全表面变形量测系统可靠性及试样中部变形均匀性验证 |
2.4 离散元模拟 |
2.4.1 加载机制 |
2.4.2 尺寸比的影响及选择 |
2.5 颗粒细观参数对试样宏观变量的影响 |
2.5.1 颗粒杨氏模量的影响 |
2.5.2 颗粒泊松比的影响 |
2.5.3 颗粒滚动刚度的影响 |
2.5.4 颗粒间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 |
2.5.5 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的影响 |
2.6 颗粒细观参数的交互影响分析 |
2.6.1 颗粒滑动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的交互影响分析 |
2.6.2 颗粒杨氏模量和滚动刚度系数的交互影响分析 |
2.7 考虑细观参数交互影响的砂颗粒细观参数标定方法 |
2.8 福建标准砂颗粒的细观参数标定 |
2.8.1 细观参数标定 |
2.8.2 标定结果的验证 |
2.9 小结 |
3 半解流CFD-DEM耦合分析方法及其在管涌模拟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虚区域法基本原理和局部平均化理论 |
3.2.1 虚区域法基本原理 |
3.2.2 局部平均化理论 |
3.3 半解流CFD-DEM耦合的数学描述 |
3.3.1 流体运动描述 |
3.3.2 固体颗粒运动描述 |
3.4 半解流CFD-DEM耦合的数值实现 |
3.4.1 拉格朗日-欧拉场变换 |
3.4.2 流体运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
3.4.3 时间步长的选择 |
3.4.4 耦合程序的实现 |
3.5 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的基本验证 |
3.5.1 细颗粒与流体耦合的验证 |
3.5.2 粗颗粒与流体耦合的验证 |
3.5.3 粗细颗粒同时与流体耦合的验证 |
3.6 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在管涌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
3.6.1 数值模型 |
3.6.2 水力梯度-表观流速关系曲线及临界水力梯度 |
3.6.3 细颗粒运移及渗流通道发展 |
3.7 小结 |
4 任意解流CFD-DEM耦合分析方法及其室内试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任意权函数框架 |
4.3 任意解流CFD-DEM耦合分析方法 |
4.3.1 高斯权函数 |
4.3.2 高斯权函数支撑域半径的确定 |
4.3.3 高斯权函数与半解流CFD-DEM耦合方法的结合 |
4.3.4 数值实现 |
4.4 孔隙率计算:网格细化以及粗细颗粒尺寸比的影响 |
4.4.1 高斯权函数带宽的敏感性分析及确定 |
4.4.2 网格细化的敏感性分析 |
4.4.3 粗细颗粒尺寸比的敏感性分析 |
4.5 基于PIV测量技术的孔隙尺度试验验证 |
4.5.1 试验方法 |
4.5.2 PIV测量技术简介 |
4.5.3 数值模型 |
4.5.4 网格细化对计算结果影响分析 |
4.5.5 数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
4.6 不同粗细颗粒尺寸比的滤层-土基模拟及室内试验验证 |
4.6.1 试验方法 |
4.6.2 数值模型 |
4.6.3 数值与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 小结 |
5 砾石层防砂的任意解流CFD-DEM模拟及细观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砾石层防砂的任意解流CFD-DEM数值模型 |
5.3 砾石层防砂的宏观特性分析 |
5.3.1 出砂量 |
5.3.2 砾石层有效渗透系数 |
5.4 砾石层防砂的细观机理分析 |
5.4.1 砾石层内储层砂颗粒的堵塞和运移 |
5.4.2 砾石层渗透损伤的孔隙尺度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输出受约束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动态面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
1.2.2 输出约束问题主要研究方法 |
1.2.3 考虑攻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现状 |
1.3 现有结果局限性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2.1 引言 |
2.2 问题描述 |
2.3 改进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2.3.1 控制器设计 |
2.3.2 稳定性分析 |
2.4 仿真分析 |
2.4.1 数值算例 |
2.4.2 直流电机驱动单连杆机械臂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出受约束的严格反馈系统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基于BLF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3.3.1 BLF基础 |
3.3.2 控制器设计 |
3.3.3 稳定性分析 |
3.4 基于NM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3.4.1 约束变换 |
3.4.2 改进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设计 |
3.5 仿真分析 |
3.5.1 直流电机驱动单连杆机械臂系统 |
3.5.2 蔡氏电路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出受约束的纯反馈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基于系统变换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4.3.1 系统变换 |
4.3.2 控制器设计 |
4.3.3 稳定性分析 |
4.4 基于新型坐标变换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4.5 仿真分析 |
4.5.1 一类受控Brusselator化学反应模型 |
4.5.2 输入非仿射纯反馈系统数值算例 |
4.5.3 一个欠驱动弱耦合力学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出受约束的输出反馈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状态观测器设计 |
5.4 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5.4.1 高频控制增益符号已知情形 |
5.4.2 高频控制增益符号未知情形 |
5.5 仿真分析 |
5.5.1 数值算例 |
5.5.2 直流电机驱动单连杆机械臂系统 |
5.5.3 蔡氏电路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攻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控制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与问题描述 |
6.2.1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运动模型 |
6.2.2 设计目标与控制方案 |
6.3 指令信号设计 |
6.4 控制律设计 |
6.4.1 控制设计模型 |
6.4.2 速度与姿态跟踪控制器设计 |
6.4.3 稳定性分析 |
6.5 仿真分析 |
6.5.1 仿真条件 |
6.5.2 仿真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6章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 |
2.1.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 |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 |
2.1.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他决策 |
2.2 财务困境 |
2.2.1 财务困境理论 |
2.2.2 财务困境成因实证研究 |
2.3 中介效应 |
2.3.1 中介效应及其应用 |
2.3.2 中介效应分析法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2.3.3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2.3.4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
2.4 文献评述 |
2.4.1 指标选取问题 |
2.4.2 过度自信的双重效应 |
2.4.3 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 |
第3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财务困境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3 研究设计 |
3.3.1 模型设定 |
3.3.2 变量选取 |
3.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3.4 实证检验 |
3.4.1 描述性统计 |
3.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3.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过度自信度量方法的适用性 |
3.5.2 其他度量过度自信的方法 |
3.5.3 样本自选择偏误问题 |
3.6 基本结论 |
第4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规模与公司财务困境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 |
4.2.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
4.2.3 投资规模中介效应 |
4.3 研究设计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 实证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稳健性分析 |
4.5.1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适用性 |
4.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6 基本结论 |
第5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决策 |
5.2.2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2.3 多元化经营中介效应 |
5.3 研究设计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取 |
5.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5.4 实证检验 |
5.4.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决策 |
5.4.2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4.3 多元化经营中介效应 |
5.4.4 进一步分析:多元化经营导致财务困境的持续时间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归核化 |
5.5.2 过度自信管理者归核化后的财务状况 |
5.6 基本结论 |
附表 |
第6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决策与公司财务困境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 |
6.2.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行为特征 |
6.2.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主并公司财务困境 |
6.2.4 并购行为中介效应 |
6.3 研究设计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 实证检验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基本结论 |
附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产品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产品模块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框架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相关概念 |
2.2.1 复杂产品系统相关概念 |
2.2.2 产品模块化相关概念 |
2.3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过程框架 |
2.3.1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概述 |
2.3.2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过程 |
2.4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建模 |
2.4.1 零部件权重复杂网络建模 |
2.4.2 模块相应顾客需求网络建模 |
2.5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关键技术 |
2.6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2.6.1 复杂网络及其社区发现技术研究现状 |
2.6.2 多属性群决策技术研究现状 |
2.6.3 顾客需求聚类技术研究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权重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的模块划分 |
3.1 引言 |
3.2 复杂产品系统功能/结构同质化约简 |
3.3 权重复杂网络及其社区发现 |
3.3.1 相关概念 |
3.3.2 GN算法概述 |
3.4 基于权重复杂网络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 |
3.4.1 模块划分总体框架 |
3.4.2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预划分 |
3.4.3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详细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模块划分方案评价 |
4.1 引言 |
4.2 相关概念 |
4.2.1 直觉模糊集和区间直觉模糊集 |
4.2.2 Karnik-Mendel算法 |
4.3 问题描述和方法框架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方法框架 |
4.4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案评价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2 基于关联系数标准偏差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评价信息获取 |
4.4.4 基于Karnik-Mendel算法的评价信息聚类 |
4.4.5 基于TOPSIS和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的方案排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顾客需求分布的模块参数取值规划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与方法框架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方法框架 |
5.3 基于顾客需求分布的模块参数取值规划 |
5.3.1 基于顾客需求分析的模块参数取值范围确定 |
5.3.2 基于顾客需求聚类的模块参数数量确定 |
5.3.3 基于顾客需求分布的模块参数取值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模块化设计案例 |
6.1 引言 |
6.2 企业、产品背景及需求分析 |
6.2.1 企业背景 |
6.2.2 产品介绍 |
6.2.3 需求分析 |
6.3 基于权重复杂网络的模块划分 |
6.3.1 功能/结构的同质化约简 |
6.3.2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预划分 |
6.3.3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详细划分 |
6.3.4 模块划分方法性能评估 |
6.4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模块划分方案评价 |
6.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4.2 模块划分方案排序 |
6.4.3 评价方法对比和敏感性分析 |
6.4.4 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模块化产品结构 |
6.5 基于顾客需求分布的模块参数取值规划 |
6.5.1 模块参数取值范围确定 |
6.5.2 模块参数取值数量确定 |
6.5.3 模块参数取值规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总结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关于“取值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新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汪庆淼. 江苏大学, 2014(08)
- [2]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与有限元分析[D]. 邓岳保. 浙江大学, 2013(06)
- [3]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D]. 徐珊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D]. 马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 秦严严.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珠三角地区商场空调全年负荷预测研究[D]. 郑林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基于离散元的渗流致断级配土颗粒运移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 程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输出受约束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D]. 章智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D]. 王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玉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