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寒武纪

西南寒武纪

一、西南地区的寒武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1](2021)在《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闫磊,朱光有,王珊,陈志勇,朱永峰,杨敏,杜德道,陈永权[2](2021)在《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万米超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优选》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明确震旦系—寒武系万米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带分布规律对于开展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寒武系烃源岩发育,分布面积广;储层以礁滩相白云岩为主,中寒武统大面积发育的膏盐湖—膏/泥(云)坪沉积有利于油气保存及聚集,空间上构成多种有利的油气成藏生-储-盖组合。综合烃源岩、储层、有利盖层的分布规律,优选塔中隆起北斜坡与温宿凸起周缘的寒武系盐下台内滩、轮南低凸起—满加尔凹陷西部盐下礁后滩、轮南低凸起—古城低凸起台缘带及塔北隆起—满加尔凹陷西部—塔中隆起中寒武统盐间滩相储层分布区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有利勘探区带,其中埋深小于10 km的有利勘探面积达9.7×104km2;塔北隆起南斜坡与塔中隆起北斜坡的台内滩储层分布区为震旦系超深层有利勘探区带,其中埋深小于10 km的有利勘探面积达3.1×104km2。研究认识对于开展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潘晓强,董晓霞,代乔坤,骆劲舟,刘紫薇,王同,华洪[3](2021)在《四川盆地井研—犍为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九老洞组古生物化石及其地层划分对比》文中提出井研—犍为地区麦地坪组—九老洞组是四川盆地寒武系页岩气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但至今区内缺乏比较可靠的古生物化石资料,严重制约着勘探区地层的精确划分与对比。通过对该地区相关资料的收集和金石1井和金页1井岩心样品的采集分析,在本区九老洞组建立了尖头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acutus)-阎家寨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和始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武定虫属(Wutingaspis)两个三叶虫组合,以及梁山虫(Liangshanella)-小遵义虫(Tsunyiella),朵氏昆明虫(Kunmingella douvillei)-卵形川滇虫(Chuandianella ovata(Lee))-简单虫(Mononotella)和峨眉虫(Emeiella)-粗脊昆明虫(Kunmingella(Validocostatella)fusulus)等三个高肌虫组合,为研究区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化石对比标准;通过典型化石的分析,对比金石1井和金页1井的地层层位,认为金页1井(3 403 m以下)和金石1井(3 503 m以下)属于深水陆棚相沉积,金页1井(3 403m以上)和金石1井(3 503 m以上)为海水较浅的陆棚沉积带,推测研究区在寒武纪幸运世早期存在局部断陷,造成了沉积环境的重大变化,反映海平面快速下降及随后原断陷盆地的快速充填。

魏国齐,朱永进,郑剑锋,俞广,倪新锋,闫磊,田雷,黄理力[4](2021)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构造-岩相古地理、规模源储分布与勘探区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领域(上震旦统—中寒武统)源储分布不清的问题,利用最新采集/拼接处理的50余条地震大测线、三维地震数据体、22口钻井与周缘剖面等资料,开展以组为单元的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落实规模性源储分布,评价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1)该盆地经历了缓坡→深水富泥质缓坡→缓坡→弱镶边-强镶边台地演化序列,台内分异受前寒武系古裂陷控制;(2)罗南—玉北古裂陷控制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与北部坳陷共同构成主力烃源岩区;(3)发育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3套规模性储集层,古丘滩、早期白云石化及多级不整合控制储集层的发育;(4)评价出塔中北斜坡、麦盖提上斜坡、柯坪—温宿周缘及塔北南斜坡等4个有利区带,塔中北斜坡为勘探突破最现实领域,塔北南斜坡是探索上震旦统大型风化壳白云岩的最佳领域,麦盖提斜坡及柯坪—温宿周缘勘探潜力得到明显提升,值得加快探索。图8表1参28

周晨曦[5](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段晓林[6](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刘璠[7](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指出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季天愚[8](2021)在《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接替领域。中深1井于2013年在塔中隆起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中首次获得油气突破,2020年位于塔北隆起上的轮探1井在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高产油流,同年,柯探1井在柯坪断隆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油气突破。这一系列的突破都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领域具有油气规模成藏的地质条件,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虽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在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相继获得突破,但关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的勘探仍有许多难题,如其盐下规模古丘滩体储层的展布不清等。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地层埋深大,当前揭示该地层的钻井较少,全盆地仅20余口,完全揭穿下寒武统的钻井则更少,因此,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重建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主要依赖于地震资料的解释。本论文以轮南工区三维和覆盖全盆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研究为主,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地层的地震相特征、台缘带的形成演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中寒武统盖层的封盖能力和有利发育区,并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方法对轮南三维工区进行了有利含气区的预测。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对轮南三维工区和全盆地二维工区进行了不同尺度和精度的有利区带预测。通过钻井和野外露头作为约束对覆盖研究区内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的精细解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的特征并建立了其演化模式。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可划分出9种具有沉积和储层意义的典型地震相,典型地震相包括斜坡的板状前积反射、镶边丘形前积反射、白云岩的空白-弱振幅反射、玉尔吐斯组的页岩强振幅平行反射、台内丘滩相的低幅丘形反射等。台缘-斜坡的前积反射指示了台地类型的演化和微相类型与储层展布的关系。根据钻井标定和各组段厚度以及地震相特征得出了中-下寒武统自下而上分别经历了玉尔吐斯组的连续强反射陆棚沉积、肖尔布拉克组板状前积缓坡无镶边台地边缘、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丘状前积的弱镶边台地边缘、阿瓦塔格组丘状前积强镶边台地边缘等几个发育阶段,每一阶段的台缘带都会相对前一阶段向东迁移。阐明了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侧向增生与台缘类型的演化关系,以及其对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泻湖蒸发岩盖层分布的控制规律。弱-强镶边台地边缘与台地内部的蒸发岩沉积相对应,台缘带和台内丘滩带是有利的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藻白云岩、膏岩、灰岩等为主。依据岩相类型、测井相和地震相解释,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以及盆地5种类型,这5种沉积相类型又可细分为泻湖、潮坪、台内洼地、洼地边缘、台内丘、台内滩、丘(滩)间海、台缘丘以及台缘滩等9种沉积亚相。同时追踪各地震相在测线上的分布和对应沉积相的范围,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玉尔吐斯组整体表现为陆棚的沉积模式;肖尔布拉克组表现为缓坡无镶边台地类型,发育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相沉积,其厚度最大处位于满西低凸起以及西北部的柯坪露头附近;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以弱镶边台地边缘和较广泛发育的局限台地沉积为主;阿瓦塔格组以强镶边台地边缘和蒸发岩普遍发育的局限台地相为特征。研究区下寒武统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孔、洞、缝三种类型,其原生孔隙包括晶间孔、藻格架孔以及残余粒间孔;次生孔隙包括晶间溶孔、粒间溶孔以及粒内溶孔;洞主要以次生溶洞为主,缝可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以及溶蚀裂缝。储层可分为台内丘滩型、台内洼地边缘丘滩型以及台地边缘丘滩型三种,主要分布在台内洼地周缘、塔中-巴东地区、柯坪-巴楚地区以及轮南-塔中一线。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寒武统具封盖能力的岩性以膏盐岩、膏质泥岩以及膏质云岩为主,其中膏盐岩封盖性最好,但地层内的构造裂缝以及地层内石膏的埋藏条件都对其封盖性有较大的影响。膏盐岩盖层以巴楚隆起北部为中心,膏盐岩厚度向四周递减并呈环绕状分布,且膏盐岩的分布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膏盐岩、膏质云岩以及膏质泥岩等在垂向上的互层式分布加强了盖层的封盖能力,使这种大面积分布的盖层能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油气的聚集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结合中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阿瓦提凹陷、满西低凸起西部和南部、塔中隆起北部和西部、柯坪断隆以及塔北隆起中部为盖层发育的有利区。在轮南三维工区应用S变换地震谱分解衰减含气检测法预测的含气有利区与轮探1钻井吻合良好,含气带的地震峰频降低至15Hz附近。除轮探1井所处区域外,轮南三维区吾松格尔组在北部斜坡带以及盆地相区也存在两个含气异常区,异常区均上覆较厚泥云岩或泥灰岩盖层,这些异常区均为轮南三维工区的含气有利区。根据古隆起控滩、古断裂控圈以及近源稳保的思路和上述研究成果,优选出塔中隆起北部地区、柯坪断隆南部及温宿低凸起周缘、轮台-沙雅地区南部以及轮南-塔中台缘带4个寒武系盐下有利区。

杨鑫,赵永强,兰明杰,杨波,颜萍,焦存礼[9](2021)在《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与深层油气勘探意义》文中提出震旦系白云岩是当前塔里木深层油气勘探战略突破的潜在层系之一,但是受资料限制,对新元古代原型盆地和烃源岩分布仍存在较大争议。综合重磁电反演和地震解释,开展了塔里木新元古代地层分布、隆坳格局和原型盆地性质研究。地球物理位场异常和联合反演结果显示,塔西南、阿瓦提地区深层都有新元古界广泛分布。新元古代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塔北和中央隆起带是前寒武系继承性基底古隆起,北部裂陷带和塔西南裂陷带均以NWW向裂谷为主,纵向上呈现断-坳结构,平面上构成大型垒-堑结构,裂谷形成演化和同沉积断裂的分布与基底岩相组成以及基底断裂分布密切相关。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演化以南华纪裂谷、早震旦世断-坳转换和晚震旦世坳陷为特征,震旦纪末期柯坪运动导致短暂的地壳抬升,构造剥蚀南强北弱。在早震旦世断-坳转换过程中,由多个南华纪分散的裂谷沉降中心逐渐合拢、收缩成宽缓分布的深水凹陷区,晚震旦世伴随周缘洋盆扩张,生烃凹陷开始向大陆边缘迁移。塔西南深层古裂陷内可能发育前寒武系烃源岩,古裂陷与古隆起之间的配置关系是寒武系盐下勘探突破的关键。上震旦统台缘礁滩相和表生岩溶作用形成的规模性碳酸盐岩储集体是当前古老层系勘探的重要目标类型。

张程鹏[10](2021)在《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岩溶地区旱涝频发,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选择贵州省毕节市的倒天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从流域尺度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下的旱涝特征,通过构建研究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旱涝评价模式,从流域水文要素(出口流量、蒸散发量、土壤含水量等)的变化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响应,基于Palmer指数建立研究区旱涝评价模式,明确了旱涝事件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旱涝的影响程度。通过本研究,以期为西南地区开展旱涝灾害防治、治理石漠化、打造岩溶区青山绿水提供科研基础,对于岩溶流域旱涝灾害防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一)针对岩溶地区地下河影响SWAT模型流域划分的问题,本次研究在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野外示踪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河的位置和流向,通过直接修改DEM的方式概化SWAT模型中的地下河,概化地下河的方法提高了SWAT模型在岩溶区的适用性。同时,在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二)本次研究分析了研究区3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历史气候特征,设置了8种土地利用情景和10种气候情景。研究表明,该区草地类型在减少,但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水文响应变化不明显;该区降水量减少和温度升高趋势明显,降水改变产生的水文响应月际变化不明显,温度改变产生的水文响应月际变化明显。(三)研究区的旱涝特征通过旱涝指数分析,基于Palmer指数构建了适用于倒天河流域旱涝评价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易发生春旱和伏旱,洪涝易发生在6月;研究区中部地区易干旱,西部地区易湿润;1995年-2005年期间,人类活动引起旱涝指数变化不超过0.04,气候变化引起旱涝指数减小0.21到0.29,气候变化是导致研究区旱涝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西南地区的寒武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的寒武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寒武纪生物带
3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和代表性剖面
    3.1 天山—兴安区(I)
        3.1.1 北天山—北山分区(I1)
        3.1.2 额尔古纳—兴安分区(I2)
    3.2 塔里木区(II)
        3.2.1 南天山分区(II1)
        3.2.2 库鲁克塔格分区(II2)
        3.2.3 柯坪分区(II3)
        3.2.4 铁克里克分区(II4)
        3.2.5 阿尔金山分区(II5)
    3.3 柴达木—祁连区(III)
        3.3.1 柴达木分区(III1)
        3.3.2 北祁连分区(III2)
        3.3.3 中祁连分区(III3)
        3.3.4 南祁连分区(III4)
    3.4 阿拉善区(IV)
    3.5 青藏区(V)
        3.5.1 西昆仑分区(V1)
        3.5.2 喜马拉雅分区(V2)
        3.5.3 川西分区(V3)
        3.5.4 滇西分区(V4)
    3.6 华北区(VI)
        3.6.1 西部分区(VI1)
        3.6.2 南部分区(VI2)
        3.6.3 中部分区(VI3)
        3.6.4 东部分区(VI4)
        3.6.5 边缘分区(VI5)
    3.7 扬子区(VII)
        3.7.1 扬子台地分区(VII1)
        3.7.2 扬子边缘分区(VII2)
    3.8 东南区(VIII)
4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问题
    4.1 扬子区
        4.1.1 扬子区寒武系底界识别与界线岩石地层名称问题
        4.1.2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4.1.3 扬子区寒武系顶界厘定问题
    4.2 华北区
        4.2.1 寒武系底部地层单元的时代问题
        4.2.2 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和炒米店组的使用问题
    4.3 塔里木及天山地区
        4.3.1 柯坪分区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的时代问题
        4.3.2 库鲁克塔格分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时代问题
        4.3.3 库鲁克塔格分区金龙沟组和白云岗组的问题
        4.3.4 柯坪分区下丘里塔格群、上丘里塔格群及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问题

(2)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万米超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超深层地质概况
    1.1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地质结构
    1.2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主要勘探层系
    1.3 震旦系—寒武系超深层勘探区域
2 超深层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2.1 震旦系储层
    2.2 下寒武统缓坡相白云岩储层
    2.3 中寒武统盐间白云岩储层
    2.4 中—上寒武统台缘礁滩储层
    2.5 超深层储层保持机制
3 超深层烃源岩条件、油气藏类型
    3.1 寒武系烃源岩
    3.2 震旦系烃源岩
    3.3 南华系烃源岩
4 震旦系—寒武系超深层油气藏类型
5 超深层盖层条件及油气成藏组合
    (1) 下部组合:南华系、震旦系烃源岩-震旦系白云岩储层-下寒武泥岩/致密灰岩盖层
    (2) 中部组合:下寒武统烃源岩-肖尔布拉克组/吾松格尔组储层-中寒武统蒸发岩盖层
    (3) 中—上部组合:下寒武统烃源岩-中寒武统盐间白云岩储层-中寒武统蒸发岩、致密泥灰岩盖层
    (4) 上部组合:下寒武统烃源岩-中—上寒武统台缘礁滩储层-下奥陶统致密泥灰岩盖层
6 超深层有利勘探领域评价及区带优选
    6.1 震旦系白云岩
        6.1.1 有利勘探领域
        6.1.2 区带优选
    6.2 寒武系
        6.2.1 盐下白云岩
        6.2.2 盐间白云岩
        6.2.3 台缘带礁滩体
7 结 论

(3)四川盆地井研—犍为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九老洞组古生物化石及其地层划分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1.1 沉积特征
    1.2 古生物分区
        (1) 根据三叶虫等分布划分的古生物分区
        (2) 根据高肌虫等分布划分的古生物分区
2 金页1井和金石1井九老洞组生物群特征
    2.1 三叶虫化石组合划分及其特征
        2.1.1 尖头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acutus)-阎家寨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组合
        2.1.2 始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武定虫属(Wutingaspis)三叶虫组合
    2.2 高肌虫化石组合及其特征
        2.2.1 梁山虫(Liangshanella)-小遵义虫(Tsunyi-ella)化石带
        2.2.2 峨眉虫(Emeiella)-粗脊昆明虫(Kunming-ella(Validocostatella) fusulus)组合
        2.2.3 朵氏昆明虫(Kunmingella douville)-卵形川滇虫(Chuandianella ovata(Lee))-简单虫(Mononotella)高肌虫化石组合
    2.3 其他化石特征(开腔骨类、海绵、腕足类及软舌螺)
        2.3.1 开腔骨类
        2.3.2 海绵化石
        2.3.3 腕足类
        2.3.4 软舌螺
3 结 论
    (1) 化石对比标准的建立:
    (2) 地层对比:
    (3) 沉积相分析:

(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构造-岩相古地理、规模源储分布与勘探区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晚震旦世—中寒武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2.1 构造-沉积古格局与演化阶段
        2.1.1 塔西南地区罗南—玉北古裂谷
        2.1.2 构造-沉积演化阶段
    2.2 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2.2.1 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
        2.2.2 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
        2.2.3 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
        2.2.4 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
        2.2.5 中寒武统
3 寒武系盐下规模烃源岩和储集层
    3.1 规模烃源岩
        3.1.1 玉尔吐斯组主力烃源岩
        3.1.2 震旦系潜在烃源岩
    3.2 规模储集层
        3.2.1 上震旦统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
        3.2.2 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藻丘滩白云岩
        3.2.3 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台缘丘滩
4 寒武系盐下有利勘探区带
    4.1 继承型稳定古隆——塔中北斜坡
    4.2 残余型古隆——塔北南斜坡
    4.3 残余型古隆——柯坪—温宿周缘
    4.4 迁移型古隆——麦盖提上斜坡
5 结论

(5)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1.4.2 烃源岩TOC分析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评价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4.2.1 原油样品
        4.2.2 烃源岩样品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4.3.1 原油样品
        4.3.2 烃源岩样品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6.1.1 原油样品
        6.1.2 烃源岩样品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大爆发
    1.2 腕足动物概述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2.1 鄂西地区
        2.1.1 地层概况
        2.1.2 研究剖面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2.2 滇东地区
        2.2.1 地层概况
        2.2.2 研究剖面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2.3 陕南地区
        2.3.1 地层概况
        2.3.2 研究剖面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3.1 水井沱组化石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3.2 石牌组化石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4.1.1 腕足动物化石
        4.1.2 其他化石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4.2.1 腕足动物化石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台缘带模式
        1.2.2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地震地质识别
        1.2.3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盖层封盖性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资料情况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地层发育及油气地质特征
    2.3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油气勘探概况
第三章 中-下寒武统地震相解释与台缘带的形成演化
    3.1 寒武系地震层位解释
    3.2 典型地震相的类型及特征
    3.3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3.3.1 台地边缘地震相解释
        3.3.2 东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3.3.3 北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3.3.4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3.4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与平面分布特征
        3.4.1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
        3.4.2 台地内部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4.1 典型岩相类型及特征
    4.2 典型测井相类型及特征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局限台地相
        4.3.2 开阔台地相
        4.3.3 台地边缘相
        4.3.4 斜坡相
        4.3.5 盆地相
    4.4 玉尔吐斯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5 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6 吾松格尔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7 中寒武统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8 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
        4.8.1 古裂陷
        4.8.2 古气候
        4.8.3 海平面变化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5.1 储层特征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5.2 储层物性统计与评价
    5.3 储层类型及分布
    5.4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5.4.1 沉积环境
        5.4.2 白云石化作用
        5.4.3 溶蚀作用
        5.4.4 构造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寒武统膏盐岩盖层评价
    6.1 盖层封盖能力微观评价
    6.2 盖层宏观发育特征
        6.2.1 盖层厚度
        6.2.2 盖层平面展布
    6.3 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
    6.4 盖层发育有利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下寒武统有利区带预测
    7.1 主要控藏因素
    7.2 钻井失利原因分析
        7.2.1 烃源岩不发育或品质较差
        7.2.2 储层不发育
        7.2.3 保存条件差
    7.3 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含气检测
        7.3.1 原理与方法
        7.3.2 轮南三维工区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含气性检测
    7.4 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9)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与深层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非震反演方法
    2.2 地震解释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非震地球物理特征
        3.1.1 地球物理位场异常
        3.1.2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
    3.2 新元古代残留地层分布
    3.3 盆地结构与同沉积断裂
    3.4 塔里木新元古代构造环境和盆地类型
    3.5 塔里木深层油气勘探意义
4 结论

(10)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气象水文特征
    第三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流域SWAT模型构建与验证
    第一节 SWAT的原理及结构
    第二节 SWAT数据来源及数据库的构建
    第三节 SWAT模型调参与率定
    第四节 基于地下河概化方法的研究区SWAT模型
    第五节 研究区SWAT模型的搭建、调参及验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水文响应
    第一节 研究区土地利用历史变化特征
    第二节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文响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气候情景的水文响应
    第一节 研究区气候历史变化特征
    第二节 不同气候情景下水文响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旱涝特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历史旱涝灾情
    第二节 旱涝评价方法与指标
    第三节 历史旱涝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第四节 不同情景下旱涝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四、西南地区的寒武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万米超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优选[J]. 闫磊,朱光有,王珊,陈志勇,朱永峰,杨敏,杜德道,陈永权. 石油学报, 2021(11)
  • [3]四川盆地井研—犍为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九老洞组古生物化石及其地层划分对比[J]. 潘晓强,董晓霞,代乔坤,骆劲舟,刘紫薇,王同,华洪.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1(03)
  • [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构造-岩相古地理、规模源储分布与勘探区带评价[J]. 魏国齐,朱永进,郑剑锋,俞广,倪新锋,闫磊,田雷,黄理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6)
  • [5]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6]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7]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8]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D]. 季天愚. 西北大学, 2021(10)
  • [9]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与深层油气勘探意义[J]. 杨鑫,赵永强,兰明杰,杨波,颜萍,焦存礼. 地质学报, 2021(05)
  • [10]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D]. 张程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西南寒武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