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政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厅长赵庆在全省水利厅长会议上作专题讲话

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政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厅长赵庆在全省水利厅长会议上作专题讲话

一、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财务处长赵青在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专题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许翾[1](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李波[2](2018)在《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于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生产污染叠加,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农村地区已经成为环境危害的重灾区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地。因此,探寻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农业社会时期家元共同体的乡土性塑造了农村环境自主式治理模式,有效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入工业社会后,伴随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持续渗透,农村环境治理逐渐形成了管控式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特征表现为以指标考核为导向的硬任务、以行为限制为准则的硬方式、以政府选择为主导的硬供给。基于河长制治理的实践考察,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呈现出“达标压力型体制”的运作逻辑,即上级党政领导将农村环境治理提升至“中心工作”的政治高度,然后将其作为下级党政领导必须按期达成的“约束性指标”,从而形塑了以各层级、各部门、各区际全员参与的“合力式治理”以及展示政绩和忠诚、保留晋升资格的“资格锦标赛”策略。尽管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弥补了传统科层体制常规化治理的不足,在短期内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该模式过于依赖地方党政领导的政治权威,并且倾向于将权威惯式延伸至对市场和社会的管控中,把社会公众作为管理的对象而非合作的伙伴,不仅容易忽视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的利益,降低政府的合法性,而且会产生成本过高、资源浪费、治理低效、难以持久等不良后果。基于西方国家环境治理转型的经验借鉴以及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农村环境治理有必要以参与式治理理论为指导,重视挖掘农村社会的内生力量,发挥农民参与的主体作用。而作为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逻辑起点,农民参与又是嵌入在新乡土社会结构中并受到其严重制约的。首先,农民“个体化”以及乡村精英“谋利化”共同加剧了村庄“离心化”趋势,逐渐导致传统“乡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集体意识”的消解弱化了农村环境参与的义务感;其次,新中国政权打碎了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强自治组织,建立了政社一体化的强管控组织。而在乡政村治时期,从人民公社体制脱离出来的农民却没能实现自组织的理想目标,反而呈现“原子化”的状态,导致分散的农民难以维护自身环境权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维护环境公共秩序;再次,新时期农村环境治理主要以“资源下乡”的方式推动的,但是由于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出现淤塞,自上而下的项目资源被乡村精英群体所编织的“分利秩序”瓜分,很难同步实现项目资源有效配置、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为此,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加强乡村社会的内涵建设,发展壮大多元化的社会组织,重构上通下达的双轨政治格局,从而提高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能力以及有效性。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改革政府管控式治理模式,努力优化农民参与的乡土社会结构,才能形成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模式,从而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较于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主张政府与农民共同分享环境政策制定、环境资源配置、环境利益分配的权力,以便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理性,形塑以农民环境利益诉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有效回应农民理性维护环境权益的现实需求。从实践层面看,推进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路径在于培育农村生态公民,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共识;改进农村环境硬法治理,加强农村环境软法治理;重视社会选择作用,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勇[4](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陈婴虹[5](2015)在《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研究(1911-1926)》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中国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就是西方议会制的引进与实践。在中央层面,表现为资政院和国会,而在地方层面则表现为各省咨议局和省议会。以往我国理论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民国前期的中央历届国会。对于民国前期各省议会的全局性、系统性的研究,虽然近几年也逐渐增多,但是对于省议会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尤其是对于省议会立法的系统整理和研究。1911年至1926年时值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社会急遽变革。较之全国一些省份,浙江的大部分地区没有经历较大的战火摧残,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全国属先进水平,这为议会政治在浙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辛亥革命浙江光复后,浙江军政府于1911年12月20日成立了浙江省临时议会,次年又召开了第二、三次临时议会。1913年2月,浙江省议会正式成立,在袁世凯解散前召开了一次常年会和一次临时会。1916年9月,浙江省议会在全国率先恢复,以后几乎每年都召开一次常年会和一次以上的临时会。1918年和1919年又进行了第二、三届省议员的换届选举。到1924年7月,第三届省议员的法定任期已经届满,但省长并没有依法进行改选,又召集了三次常年会和四次临时会,直至北伐军入浙。1911至1926年间的浙江省议会,是民国前期全国各省中集会次数最多、历史最为完整的省议会之一,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民国前期的浙江省议会通过了大量的立法,包括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税收金融、教育文化、实业发展、农林渔业、禁烟等各方面。这些立法为民国前期浙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列全国先进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国前期的浙江省议会留下了相当完整的档案,这是其他省所不具备的。这些档案主要包括浙江省议会所编印的议决案、文牍、议事录、议员质问书、议会要览等,这为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选择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原因,一是民国前期浙江议会的史料留存较好,没有太多的遗失,能够以浙江的资料间接地来反映当时民国前期省议会立法的状况。其次是与其他省份比较,民国前期的浙江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为议会制度在中国地方的移植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可以说,民国前期的浙江省议会是当时全国各省议会中的优秀者之一,在民国前期地方议会制度中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是在广泛收集民国前期(1911—1926)有关浙江省议会的各项记录、报刊报道、历史档案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客观全面地分析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内容、程序及相关问题。本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八章,其内容要点如下:导言,主要是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范围,并对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了梳理,指出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第一章民国前期浙江地方和议会立法之源。我国疆域辽阔,自古以来各地地理、气候、物产,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各有不同,经济和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各地不同的特点与全国法律的统一就势必产生矛盾。而地方立法的功能就可以调和两者的矛盾。中国古代地方立法不是中央针对某一地方的立法,而是地方政府针对本辖区的事务自主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古代,地方立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补充和辅助国家法律实施的功能。浙江自秦以来建立郡县制,地方政府便进行地方立法来管理地方事务。到了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浙江地方立法开始大量出现。浙江古代地方立法形式很多,在清代省例出现以前,地方立法的主体是地方政府长官,其立法并无立法体系之完整,往往是针对特别事项进行零星的立法。这些法律形式包括条约、章程、规条、告示等。同一级衙门可能使用不同的法律形式,同一事务由不同的法律形式来调整,但这些法律形式之间还是有一个大概的效力等级。《治浙成规》是清代浙江的省例,共分为八卷,收入法规164件,时间跨度从乾隆三十五年到嘉庆四年。《治浙成规》是浙江古代立法的系统性编撰。它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完备性,效力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清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社会动荡和国家政局的变化,西方的议会制度被引入中国,产生了各省咨议局。宣统元年(1908年)九月初一,浙江咨议局第一届常年会正式开议。浙江咨议局会议分常年会及临时会二种,均由督抚召集。常年会每年一次,会期四十日,自九月初一日起至十月十一日止。浙江咨议局只对督抚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机关。但是咨议局分割了原属于地方督抚的部分权力,使得地方的政治运行机制发生重大改变,各省绅士们代表地方百姓,开始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之中。浙江咨议局通过了70多件议决案,巡抚的提案主要是有关农田水利的兴修、赋税、教育、交通实业、移风易俗,以及完成朝廷在预备立宪期的任务等。而议员的提案还包括了对行政官厅的监督。第二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背景。政治方面,浙江军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革命秩序,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保障人民权利,革除陈规陋习,刷新社会风气。在采取措施稳定浙江政局的同时,浙江军政府积极参与了援宁、北伐和筹建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活动,以彻底推翻清政府。1911年12月10日,浙江省临时议会在原咨议局会所举行开会式,浙江省临时议会的成立是浙江资产阶级革命派努力的结果,也是辛亥光复后浙江政权民主建设的一个成果。辛亥革命后浙江一直倡导并实行“浙人治浙”,由本省人任督军、省长,因此政治情形被认为是全国最完好的地区。1917年,“浙人治浙”结束,浙江进入北洋军阀直接统治时期。辛亥革命浙江光复后,浙江军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鼓励兴办实业。在1911至1926年这一时期,浙江的工商业发展速度快,厂矿单位有了较大增加,投资总额增长迅速。产业的分布在地区上有所扩大。除了以丝织、棉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外,五金机械、电力、矿业、交通运输、银行等各行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浙省光复后,自军政府成立伊始,财政就开始艰难。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浙江的财政总是与借款、举债分不开。财政困难之际,只得通过借款和发行公债得以缓解。民国前期浙江社团的发展、新式教育的创办、报刊的宣传、爱国主义运动的开展对民智的开启、民权的扩张、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国前期浙江的社团数量极多,而且种类十分庞杂。在传播新思想、争取权利中比较活跃的社团有:浙江商会组织、浙江教育会、工人社团和学生组织等。民国前期浙江的教育有很大发展,新式小学大量建立,中等教育在注重举办普通中学的同时,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1912年至1926年期间的浙江新闻界在曲折中发展,社会舆论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形成了浙江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第三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与中央立法的权限划分。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决定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关系。民国前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出现了中央议会与地方议会相互争夺立法权的现象。民初时期,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有联邦制、单一制和分权制的争论。在中央层面,行使民国立法权的机关在不同的时期分别为参议院、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地方政权的组织原则、机构和权限则没有予以规定。《天坛宪草》主张在中央集权制下实行有限的地方自治。《袁记约法》没有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但其条文可以看出该约法实行的是袁世凯一人的中央集权制度。《民八宪草》也没有规定中央与地方政权的职权划分。《贿选宪法》的第五章“国权”与第十二章“地方制度”规定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在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上仿效《贿选宪法》,采取列举式,未被列举的事项,性质属于全国的,由国家立法,属于各省的,由省立法。《浙江临时议会议会法》是浙江临时议会赖以存在的法律依据。其通过的议案多是重要的的法律案,涉及建构一个新政权的行政、司法、立法方而的根本制度。《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事务三权分立和互相制约,其中也规定了省议会的立法权。除了对议会的立法权予以规定外,《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对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也予以了规定。1913年,中央颁布《省议会暂行法》,其中明确了省议会的职权。相较于《浙江省临时议会议会法》、《浙江省议会法》,《省议会暂行法》对省议会职权进行了削弱。首先,《省议会暂行法》架空了议会的行政监督权。《省议会暂行法》规定省议会只是可以提出弹劾都督,但是具体处置则由国务院办理。其次,《省议会暂行法》削弱了议会的立法权。《省议会暂行法》规定省议会与省行政长官对于议案有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议案的最终决定权在于平政院。第四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的立法程序。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议案的提出主体包括省长、议员和人民。议员提出议案需要有其他议员的赞同。民国浙江省议会的提案主要来自省行政长官。议员的提案数量,第一届议会比较多。到了第二届议会,尤其是民国九年常年会后,议员相对于省长的提案逐年下降。在浙江省临时议会和浙江省第一届议会期间,由于国家初创,所提议案大都涉及基本的制度建设;在第二届和第三届议会中的提案中,与增减经费相关的提案日益增加。浙江省议会议案审议的流程如下:首先是提出动议后,经过初读会后,统一称为议案,或是直接打消。初读后,所有议案要交付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后,议会就开始二读。二读审查后,决定议案废弃,或二读通过。二读通过的议案,如果议会决议不召开三读会,则成为议决案。决议需要三读的案件,待三读通过后成为议决案。对于议会通过的议案,由民政长(或省长)公布施行,其效力及于全省。在议案的议事过程中,诸多环节需要议员的讨论,包括在初读阶段是否经动议列为议案并交付审查委员会的审议,对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的意见;在二读会阶段中的逐条审查,以及在三读会中对于议案文意的讨论。民国前期处于快速社会变革期,所以议会的立法修改频繁,尤其是在临时议会期间。浙江省临时议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议案主要是关于政权建立的基本法律,共44项。在同年的第二次会议上,就有10项进行了修正。在民国前期,不同时期的议会立法,诸如《浙江省临时议会法》、《浙江省议会法》和《议会暂行法》都规定了任何公民和团体都可以向省议会提出人民请愿案,也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议会或议员反映各种意见。在议会立法中活跃的社团主要有浙江省城的杭县律师公会、省教育会、杭总商会、省农会等,社团在财富、知识、社会知名度、社会地位及政治人际关系的优势决定了社团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参与的效益。第五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内容(上)。有关国家机构组织的立法主要集中于浙江省临时议会时期。临时议会在全国尚未统一、省自为政的情况下,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大量有关议决案。但是临时议会作为一个地方立法机关,实际上已对政体、省制、官制等作出了规定,行使了国会的职能。此固然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但拥有如此巨大的职权和广泛的议事权限,这使得地方与中央的立法职权上产生矛盾。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央对地方国家机构的组织立法有较多的规定。因此,浙江省议会在这方面的立法就比较少了。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通过的地方议会组织的立法主要有《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浙江省约法实施法》、《浙江省议会法》、《浙江省议会议员选举法》。行政组织法主要有:《浙江省都督选举法》、《浙江省各司官制》、《浙江省地方官制》、《浙江省官制施行法》、《浙江省文官考试暂行法》、《浙江省文官任用暂行法》、《浙江省职官等级表》、《浙江省官俸暂行法》。司法制度立法主要有:《浙江省法官考试暂行法》、《浙江省法官任用暂行法》、《浙江省法官编制法》、《浙江省修订新刑律施行法》、《浙江省行政审判院法》、《浙江省辩护士法》、《浙江省检证规则》、《浙江省讼费规则》、《浙江省审判暂行章程》、《浙江省监狱署官制》、《浙江省警察官制》、《浙江省会警察官制》。税收方面的立法主要有:《浙江省地丁征收法》、《浙江省统捐暂行法》、《浙江省财政收支统一办法》、《浙江省暂行不动产登记法》、《浙江省暂行不动产转移税法》、《浙江省捐换牙贴简章》、《浙江省典当捐贴案》。《浙江省通捐暂行税率》、《浙江省统捐局设立地点表》、《浙江省特别规定捐率》、《浙江省地丁滞纳处分暂行法》、《浙江省不动产登记法施行细则》、《浙江省抵补金滞纳处分暂行条例》、《浙江省征收店屋捐章章程》、《浙江省推收户粮规则》、《浙省征收卷烟特税暂行章程案》等。金融立法主要有:《浙军政府发行爱国公债简章》、《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收归省办案》和《浙江地方银行条例》。第六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内容(下)。教育立法包括了综合性立法,初等教育、中等学校、高等教育、留学生和社会教育立法,主要有:《浙江省筹划高等教育进行预备案》、《浙江省学制统系案》、《省立公共学校选送学生案》、《筹设省立师范学校案》、《关于筹备义务教育之全省国民学校设齐年限及办法案》、《浙江省中等学校校长任用规程》、《浙江省派遣留学生规程》、《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办法案》、《筹办杭州大学大纲》等。民国前期浙江议会议决案中有大量的补助经费案,其中对教育的补助经费案占了较大的比例。扶持实业和农林渔业立法中振兴棉纺丝织业立法有:《招商承办模范缫丝厂案》、《浙江省模范缫丝厂招商承办规则》、《试办改良靛青制造模范工厂案》、《织物整理模范工厂展长试办期限案》、《筹设官商合办浙江模范缫丝厂案》、《浙江省茧行条例》、《浙江省丝厂单行条例》和《永康三良制靛工厂息借公款案》等。其他振兴实业的立法主要有:《设立浙江矿务局案》、《筹设改良手工造纸传习工场案》、《筹办商品陈列馆附设劝工场案》、《试办浙江水产品制造模范工厂案》、《筹设改良瓷业传习工场案》、《添设改良制糖场附设种蔗试验场案》、《武林铁工厂请将前借官款展期还本案》等。农林渔业立法主要有:《筹设改良棉种试验场案》、《浙江省保护森林条例》、《浙江省立苗圃办法》、《筹设省立第一模范造林场案》、《劝办浙海渔业公司条例》、《浙江外海渔业局条例》等。交通和水利建设立法主要有:《修筑浙江省道案》、《修筑省道办事处章程》、《浙江修筑省道募捐条例》、《浙江修筑省道收用土地条例》、《修筑省道奖励条例》、《浙江省道局章程》、《浙江修筑省道施工条例》、《浙江修筑省道地方团体及商人承筑条例》、《浙江省道商办汽车条例》、《浙江省道商办汽车发给执照规则》、《浙江修筑省道地方团体及商人承筑条例案》、《改良钱江义渡条跳板》、《修筑环湖马路案》。水利建设的立法主要有:《嘉禾县议会请联合江苏疏浚浙西案》、《调查全浙水利》、《修浚浙西水利案》、《疏浚桐江上游航路案》等。其他立法还包括禁烟立法、社会秩序管理立法、社会福利立法、地方自治类立法和祀祠类立法等。主要有:《浙江省施行禁绝鸦片议决案》、《浙江禁烟特别条例》、《浙江省预防传染病规则》、《浙江省管理道路规则》、《浙江省取缔戏园规则》、《浙江省食品商品市场取缔规则》、《人力车取缔规则》、《浙江外海取缔船舶规则》、《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取缔船舶规则》、《外海取缔船舶规则修正案》、《浙江省户口登记暂行条例》、《筹办贫民习艺所案》、《浙江省立贫儿院章程》等。第七章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实施。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的议决案是由省行政长官来实施。《浙江省临时议会法》和《浙江省议会法》都规定了议会议决案如都督有异议,得于一星期内提出异议书。对于都督的复议书,若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仍执前议,都督仍需要公布实施。在正式议会期间,根据《暂行议会法》则规定,省议会的议决,省行政长官如果认为违法,可以咨省议会撤销之。如省议会不服行政长官的撤销的,可以提起诉讼于平政院。浙江省议会不服省公署撤销该议会议决裁撤温属护商警察局案之处分一案就是典型一例。为了能够执行浙江省议会通过的各项议案。浙江省政府及下属各机关还出台了大量的行政规则来配套议案的执行。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效果的有三种类型,一是效果好的。例如行政官制的立法、禁绝鸦片的立法、兴办国民小学、中学和师范等教育的立法。二是没有效果。如一些为了振兴实业建立模范工厂的立法,花费了资金,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效果。三是效果一般没有完全实施。例如省道建设,从议决案出台后,拖延数年才开始建设了一部分,与议案的要求相距甚远。又如法院制度的建设,一些区域没有实施,仍由县知事承担法官。影响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效果的因素包括:官员的执行力和官员的廉洁状况,议案的最后具体实施是由具体的行政部门及官员来实施的,官员的执行力和官员的廉洁状况直接影响议案的实施。立法与省行政长官的关系,议案的执行是由省行政长官来执行的,所以议会与省行政长官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议案的执行效果。1921年至1926年期间,历届浙江省行政长官或都督与议会关系良好的不在多数,有些甚至到了被弹劾的地步。中央立法是否替代地方立法,浙江光复后,随着中央出台了一些制度,加之《省议会暂行法》将中央与地方的议会立法权进行了划分。浙江临时议会与中央立法有冲突的立法则不再有效而不再实施。财政因素,财政状况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支出,尤其是一些兴办实业、交通水利建设、支持教育类的议案,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那就等于是有名无实。实施对象因素,因牵涉到各种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浙江省议会的议决案有时会遭到议案实施对象的强烈反对,甚至闹成风潮,导致议案不能实施。第八章民国前期浙江议会立法的特色和变迁。民国前期,浙江的地缘格局与社会政治环境使得浙江省议会立法呈现出其特殊性,反映了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历史传统的特色。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的地方特色,在文中主要是与当时的湖南省议会立法作比较。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开放时间较早,又因为毗邻上海,受先行近代化上海的影响颇深,所以浙江的近代化转型的步伐远远早于内地。纵观整个民国前期浙江议会立法,延续了清末修律,以西方当时民主国家法治制度为蓝本,力图建立起西方式的法律制度。浙江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世致用,具有着反正统,非主流的特点。浙江经世致用的文化特点与浙江发达的商品经济密不可分。在宋代,浙江已具有相当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改变了把商业作为“末业”的传统观念。所以,民国前期的浙江省议会通过了大量的讲求实效的经济类议案,体现了浙江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1911年至1926年之间,浙江政局相对稳定,在本省境内几乎没有大的战争。虽然军政首脑更换频繁,但是在浙江大部分地区没有战争或只是局部、零星、短暂的战斗。浙江省议会出台大量交通道路水利建设、促进实业、发展民生、社会管理的立法,都反映了民国前期浙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境内主要河流钱塘江自西向东入海,全省以丘陵山地为主。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和以北的杭嘉湖平原,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当,宜于蚕、桑的自然生长。因此,浙江丝织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明代浙江丝绸已畅销全国、行销海外。民国前期浙江省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浙江议会议决的有关振兴丝绸业的议案密不可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浙江没有了省民意机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浙江省临时参议会不是立法机关,只是为集思广益促进省政兴革。之后的浙江省参议会也不是立法机关,只能是政府制定政策的辅助机构。浙江省的省级立法机构主要是浙江省政府,此外还有省政府下属的各个机构。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议会立法内容的变迁体现在官制、税收、金融、实业、教育、社会救济等多方面。

沈永东[6](2014)在《变动环境中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策略性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去行政化”、“对四类组织实行统一登记”等,开启了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新变革。这项新的改革措施传递了两大信号:一方面,行业协会商会类等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现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成为行业协会商会类等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国家需要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寻找新的路径来调整应对变动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过程表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并不是被单一力量所决定的静态结构,而是国家与社会多元互动的动态过程。在此情形下,如何解读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互动多元化与动态性的成因就显得必要而紧迫。学界对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实现了从“国家与社会二分”向“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理论范式转型。在此背景下,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研究也实现了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的广泛讨论,其中不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但是,当求解“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互动何以呈现多元化与动态性”这一议题时,已有研究成果显得并不充分:结构论争的宏观理论显得静态僵化,忽视结构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行动分析的微观理论则显得碎片化,忽视行动主体的外部环境规约。基于结构-能动统一的视角,本文将“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互动的多元化与动态性”成因解读为“变动外部环境中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之间策略性互动”,这包括“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双向策略性互动”、“外部环境与策略性互动之间的相互形塑”两个部分。实证研究表明,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基于各自利益与能力采取不同的策略性行动实现双向互动;变动的外部环境则会影响改变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互动方式与结果,最终呈现出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不同互动关系类型。大样本数据统计发现,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呈现出目标对象的多样化,政策参与途径和方式的多元化,近三分之一的行业协会商会在与政府的互动中成功地影响政策制定、政策修改或停止政策执行,且行业协会商会生成方式与政府政策意志都对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频次产生显着影响;比较案例分析进一步表明,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互动具有持续性、动态性与调适性,外部环境与策略性互动之间则是相互形塑的,“变动外部环境中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展现出两者不同的互动关系类型:公民社会、政府支配、法团主义与多元类型混合。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论文可能在以下方面做出贡献:第一,采用结构-能动统一的新视角来解读当代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互动关系的多元化与动态性,超越了既有理论中结构论争静态僵化与行动分析碎片化的研究不足;第二,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互动关系的多元化与动态性成因解读为“变动外部环境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双向策略性互动”,摆脱了既有理论研究中“国家控制社会”与“社会反抗国家”的二元思维,注重对国家与社会双重主体的能动性讨论,强调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并非是单一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国家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调适的动态过程;第三,研究结果对未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动向具有重要启示: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能够有效地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行为,这突破了现有研究中“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仅是巩固当前中国威权政体”观点的不足,预示着未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一个多元、动态的开放过程。

袁博[7](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蒋文莉[8](2013)在《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是一个新课题。本研究在对新时期人才形势理解的基础之上,试图对高层次人才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从伦理学研究的视角做出初步探索,厘清有关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理论,探讨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要求,从实践出发对当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突出的重点或者说开拓之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高层次人才管理与伦理理论的交融,是对人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拓展;二是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竞争激励是当代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新原则;三是社会责任、科研道德、科学精神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伦理新要求;四是公正、效率、尊重、服务,是人才工作管理者道德性的新选择;五是管理伦理渗透于高层次人才选拔、配置、交流、使用、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是高层次人才管理的新走向。以上五个方面聚合呈现了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研究的基本镜像。导论部分和第一章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相关研究的进展,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论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在厘清关于人才、高层次人才、管理与伦理、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问题等几个主要概念的基础上,阐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主体性、人本性、价值性、自律性和非唯功利性,分析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专属功能。从而明晰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蕴意,为整个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章高层次人才管理的立论基础,从时间之维、空间之维把握历史的传承,考察不同时期和国家形成的传统人才思想、管理伦理思想,借鉴当代西方各国人才管理思想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才管理伦理思想和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人才管理伦理思想,从思想理论渊源梳理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章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要求,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构架部分。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活动和哲学社会科学活动的主体,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自身道德素养带来的影响尤为人们所期盼。勇于承担科学发展的历史责任,坚守学术道德,扞卫科学真理,是社会和管理组织对高层次人才新的伦理要求。管理伦理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用为本的原则、科学规范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竞争激励的原则是当代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的新观念,剖析这五大原则的内涵和应用,旨在提出其普适而且独特的规律性的认识。相应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操守,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管理实践中“正当”与“不正当”的行为伦理规范、职业伦理精神与责任、管理主体与次主体的权责、管理者上下之间、同事之间的道德要求等,成为影响决策、改善决策的直接因素。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当做到公正、效率、尊重、合作、服务。只有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敬业、服务等品质修养,逐步把外部的制度约束、纪律要求内化为自律、向上、担当的自觉要求,才能做出有益于管理组织和管理效益的决策和行动,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过程。管理伦理渗透于高层次人才选拔、配置、交流、使用、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是高层次人才管理的新走向。在高层次人才选拔的标准和人才选拔的工作机制上,要把握好其中的伦理规范要求,使人才选拔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要把握好德才关系、坚持公平正义和适合适用。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坚持优秀与适合的辩证统一,注意处理好功利价值与道义价值的关系,把握好全职引进与兼职引进的关系等。高层次人才使用要坚持“以用为本”,通过为高层次人才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做到引才留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用好用活人才,发挥团队力量,做好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效能,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软环境”。要处理好平台建设和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主动关心人才的精神需求,有关爱人才的强烈的意识。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中要建立起完善的、务实的、符合伦理导向的评价机制,考核评价要促进科研创新,要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要发挥竞争激励的作用。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评价方法中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辩证关系,克服僵化的刚性评价,形成健康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高层次人才的产生和成长。高层次人才管理实践既有经验,也存在问题,主要的伦理问题包括:不懂高层次人地成长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调整利益目标的能力,说做不一,缺少实干精神,动力缺失,创新和开拓意识不强,等等,影响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发展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解决对策应从管理者和管理机制上着手,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伦理境界,包括加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素养。其次要增强管理人员的伦理实践能力,包括提升突破自我的创新能力,提升勇于担当的开拓能力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履职能力。再次,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强化伦理管理的抓手。最后,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统筹管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促进任务落实。最后一章通过实证分析,探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伦理目标的设定、伦理方法的运用和伦理评价等。山东省教育系统职称工作自1978年起至今,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恢复、重建、规范化发展和调整改革4个历史时期,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也存制度本身、操作层面难以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有4种现象:职称与待遇等同现象,职称层次与贡献大小倒挂的现象,评价方法滥量化现象,行政干涉学术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了青年人才受到压抑,助长了学术浮躁。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伦理管理,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政策机制更加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属性、职业特点,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二是通过学术查新、学术检索和研判研究方向等措施,加强科研道德,树立良好学风。三是通过分类评价,模糊评价、网络函评等方面,建立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评价机制,推动人才专业发展。四是坚持公平正义,提高评审公信力。具体方法有专家约谈、信息公开、严查问题等。另外,管理实践中应当注重伦理制度化、决策伦理化建设,加强管理组织的道德责任,建立符合伦理要求的运行机制。

姜嘉栋[9](2012)在《关于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的探究与思考》文中认为由于水利部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因此水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水利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财务工作,它能够保障资源的合理运用,保证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等。要想促进水利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财务工作。因为良好的水利财务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新的形势下,水利财务工作更要

汪玮[10](2011)在《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 ——新都和温岭民主实践的启示》文中提出作为政治权力结构的基础要件,乡镇政治在整个国家政治构架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近现代以来,许多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都通过乡镇政治来解读中国政治转型的成败得失。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审视当下我国乡村基层政治发展的现实困境,对当下我国乡镇治理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深入解读其背景、过程、问题及效果,特别是在理论层面阐明民主之于治理的意义,进而从规范层面来探讨和构建一个可能的乡镇民主治理模型;二是探讨以选举和协商为逻辑起点的民主尝试在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探索如何以治理为切入点的中国民主转型的路径选择。通过理论并结合现实经验的研究,本文最终试图论述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乡镇治理以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本文分为导论和正文两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探讨了中国乡镇治理的历史变迁过程。本章主要按时期划分,分别对封建专制时期、近代社会激变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段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解读和分析,通过回顾历史来探寻中国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性要素。这是本文研究的历史性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税费改革后,乡镇治理模式的文本规定和现实运行方式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当前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一些改革实践和改革方案作出评价。本章从国家、社会以及国家与社会的衔接进行考量,首先是对作为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乡镇人大、乡镇政府和乡镇党委进行制度和现实运行的比较分析,评析当前各地进行的有关改革成果;其次是对乡-村关系的分析,重点关注的是“乡政村治”的实际运行中,“乡政”与“村治”的博弈,及由此凸显出来的两者之间的张力与困境;最后探讨了作为被治者角色的村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角色变化。第三章主要对四川省新都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解读。随着村级民主逐步深化和向上推进,乡镇选举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首先是乡镇长的直选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然而这一改革给基层党组织带来合法性的冲击。随着单项推进乡镇长直选改革的止步,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主体的乡镇党组织领导人选举改革开始兴起,成为推动党内民主和乡镇治理体制改革的又一热点。本文以较早实行公推直选的成都新都区为案例,对这一制度创新进行解读,通过阐述其生成环境和生发过程,来透析其制度绩效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第四章主要对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制度创新,尤其是对该地在“民主恳谈”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进行解读和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治理机制,民主恳谈是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从学术角度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构,对于整个中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政府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章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温岭民主恳谈的生发机制、制度安排与实践过程、功能和意义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意见。基于第三章和第四章个案的分析,本文第五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新的乡镇民主治理模式。本章要探讨的是作为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和协商各自的民主意蕴是什么?两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对我国的民主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在现实经验中,“公推直选”和“民主恳谈”之于乡镇治理的民主价值是什么?本章的研究目标,就是在梳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实践成果提出乡镇民主治理模式的一个假想。结语部分是对论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概括,并说明乡镇民主治理的逻辑推导过程。在余论中,本文则指明了论文的的局限性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财务处长赵青在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专题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财务处长赵青在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专题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2)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缘起: 探索农村环境变革之道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与研究方向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西方环境治理的转型及其启示
        一、西方环境威权主义反思与转向
        二、西方环境民主主义与环境治理
        三、西方环境治理转型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参与式治理: 地方治道变革的新趋向
        一、参与式治理的理论渊源
        二、参与式治理的理论诠释
    第三节 农村环境参与过程的分析框架
        一、参与式治理运行的CLEAR模型
        二、农村环境参与过程的内在机理
第三章 解构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
    第一节 农村环境治理的历史变迁
        一、农业社会时期农村环境自主式治理
        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环境动员式治理
        三、乡政村治时期农村环境放任式治理
    第二节 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根源、特征及评价
        一、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制度根源
        二、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实践特征
        三、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的历史评价
    第三节 达标压力型体制: 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运作逻辑
        一、压力型体制的类型划分
        二、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运作逻辑
        三、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局限困境
        四、农村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变革方向
第四章 选择性认同: 农村环境参与的内生力
    第一节 新乡土时期农村社会“离心化”现象
        一、谋利型精英: 乡村公共权威的缺失
        二、个体化农民: 乡村公共责任的淡化
        三、农村社会“离心化”实质: 互动视角
    第二节 农村社会“离心化”与农村环境参与失序
        一、“权威缺漏”与农村环境问题“越级诉求”
        二、“丛林法则”与农村环境资源“公地悲剧”
        三、“人际疏离”与农村环境合作“纽带松弛”
    第三节 选择性认同、社区重建与农村环境参与意愿
        一、善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农村社区认同重构与农村环境参与
第五章 组织化赋权: 农村环境参与的行动力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化的演化趋势
        一、传统乡土时期农村社会的强自治组织
        二、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的强管控组织
        三、市场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的行政化组织
    第二节 农村环境参与组织化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层面: 维护合法环境权益的需要
        二、经济层面: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
        三、社会层面: 维持社区环境秩序的需要
    第三节 组织再造、赋权增能与农村环境参与能力
        一、善港村环境参与组织化的实践考察
        二、农村环境参与组织再造的实践逻辑
第六章 民主式协商: 农村环境参与的有效性
    第一节
        一、协商民主与农村环境参与契合性
        二、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基本理念
        三、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有效条件
    第二节 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制度载体
        一、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内部制度载体
        二、农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外部制度载体
    第三节 民主式协商、双轨政治与农村环境参与有效性
        一、“双轨政治”模型的时代演化
        二、“双轨政治”重塑与农村环境参与效力
第七章 建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
    第一节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理论内涵
        一、农村环境管控式治理与参与式治理的比较
        二、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基本特征
        三、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现实回应
    第二节 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培育农村生态公民,提升环境治理集体共识
        二、改革环境硬法治理,加强运用环境软法治理
        三、重视社会选择作用,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研究(1911-1926)(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前期浙江地方和议会立法之源
    第一节 古代浙江地方立法
        一、古代浙江地方立法的沿革
        二、古代浙江地方立法的形式
        三、古代浙江地方立法的内容
        四、浙江古代立法的载体
    第二节 清代的《治浙成规》
        一、《治浙成规》的内容
        二、《治浙成规》与中央立法的关系
        三、《治浙成规》的特色
    第三节 清末浙江谘议局的立法
        一、浙江咨议局的筹办和会议经过
        二、浙江咨议局的立法活动
        三、浙江咨议局立法的执行
第二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一、浙江军政府早期
        二、浙人治浙时期
        三、北洋系军阀统治时期
    第二节 经济背景
        一、浙江工商业的发展
        二、浙江的财政困境
    第三节 社会背景
        一、社会团体的发展
        二、新思想的传播
第三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与中央立法的权限划分
    第一节 民国前期中央与地方的立法关系
        一、民国前期有关国家结构形式的争论
        二、民国前期宪法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
        三、民国前期临时参议院和国会的立法
    第二节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的立法权限
        一、临时省议会时期的议会立法权限
        二、正式省议会时期的议会立法权限
第四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的立法程序
    第一节 立法提案
        一、立法提案总览
        二、省行政长官的提案
        三、议员提案
    第二节 议案的审议过程
        一、初读会
        二、审查委员会审查
        三、二读会和三读会
        四、议案的表决和公布
    第三节 议会立法程序中的其他问题
        一、议员对议案的讨论
        二、议案的通过率
        三、议案的修改
        四、社团和公众的立法参与
第五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内容(上)
    第一节 地方议会组织法
        一、临时省议会时期
        二、正式省议会时期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关组织法
        一、有关都督的组织立法
        二、地方行政机关的组织立法
        三、行政官员官制立法
    第三节 地方司法制度
        一、地方司法制度的立法
        二、地方警察制度的立法
    第四节 税收金融立法
        一、税收立法
        二、金融立法
第六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内容(下)
    第一节 教育立法
        一、综合性立法
        二、初等教育立法
        三、中等学校立法
        四、高等教育立法
        五、留学生和社会教育立法
    第二节 扶持实业和农林渔业立法
        一、扶持实业立法
        二、农林渔业立法
    第三节 交通和水利建设立法
        一、交通建设立法
        二、水利建设立法
    第四节 其他立法
        一、禁烟立法
        二、社会秩序管理立法
        三、社会福利立法
        四、地方自治类立法
        五、祀祠类立法
第七章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实施
    第一节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实施过程
        一、实施立法的程序
        二、配套立法实施的省级行政规则
        三、立法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第二节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实施情况
        一、地方政治立法的实施情况
        二、金融税收立法的实施情况
        三、实业、交通立法的实施情况
        四、教育和禁烟立法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影响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效果的因素
        一、官员素质因素
        二、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因素
        三、中央立法因素
        四、财政因素
        五、实施对象因素
        六、立法质量因素
第八章 民国前期浙江议会立法的特色和变迁
    第一节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的特色
        一、体现受近代化浪潮影响较早较深的特色
        二、体现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体现政局稳定的特点
        四、体现发达丝织业的产业特色
    第二节 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变迁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的立法机构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议会立法内容的变迁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治浙成规》八卷目录
    附录二:浙江省议会法律议决案
    附录三:浙江省议会开会时间年表
    附录四:浙江省议会历届议员名单
    附录五:民国前期浙江省军政民政职官年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变动环境中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策略性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2 文献述评
    2.1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研究及其转型
        2.1.1 国家与社会二分关系研究
        2.1.2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
    2.2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结构论争、行动分析及其超越
        2.2.1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的结构论争
        2.2.2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的行动分析
        2.2.3 超越结构论争与行动分析:变动外部环境中的策略性互动
    2.3 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研究
        2.3.1 国外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研究
        2.3.2 国内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研究
    2.4 已有研究的简短评论
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3.1 分析框架
    3.2 研究假设
        3.2.1 双重能动与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
        3.2.2 外部环境与策略性互动
4 研究设计
    4.1 概念界定
    4.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及其测量
5 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基本情况与影响因素:大样本数据分析
    5.1 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的基本情况
    5.2 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5.2.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2.2 回归分析
    5.3 小结
6 变动外部环境中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策略性互动:比较案例研究
    6.1 泰顺小水电行业协会
    6.2 温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6.3 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
    6.4 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
    6.5 多案例比较研究分析
        6.5.1 外部环境、双重能动与策略性互动
        6.5.2 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互动的持续性与动态性
        6.5.3 外部环境与策略性互动的相互形塑
    6.6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贡献
    7.3 可能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附录2 调研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与学术经历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蕴意
    一、 相关概念简释
        (一) 人才与高层次人才
        (二) 伦理和管理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
        (一) 主体性
        (二) 人本性
        (三) 价值性
        (四) 自律性
        (五) 非唯功利性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功能
        (一) 导向功能
        (二) 激励功能
        (三) 凝聚功能
        (四) 专属功能
第二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 中西方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历史梳理
        (一) 中国传统人才管理伦理思想
        (二) 西方传统人才管理伦理思想
    二、 现代西方各国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借鉴
        (一)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发展
        (二) “人才争夺战”中的人才伦理思想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人才思想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要求
    一、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目标
        (一) 社会责任
        (二) 科研道德
        (三) 科学精神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以用为本原则
        (三) 科学规范原则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 竞争激励原则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要求
        (一) 公正
        (二) 效率
        (三) 尊重
        (四) 服务
第四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
    一、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实践过程
        (一) 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伦理规范
        (二) 高层次人才使用的伦理方法
        (三) 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的伦理导向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实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 主要经验
        (二) 存在问题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对策
        (一) 提升管理人员的伦理境界
        (二) 增强管理人员的伦理实践能力
        (三) 强化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四) 建立高层次人才统筹管理机制
第五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个案分析----以山东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为例
    一、 山东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基本情况
        (一) 发展回顾
        (二) 主要成绩
        (三) 存在问题
        (四) 导致后果
    二、 山东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管理的伦理特征
        (一) 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 加强科研道德,树立良好学风
        (三) 科学评价,推动人才专业发展
    三、 高校职称管理的伦理对策
        (一) 职称管理伦理规范的制度化建设
        (二) 职称管理伦理运行机制
        (三) 组织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关于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的探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
2.做好水利财务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
3.水利部门要做好水利的经营管理。
4.新时期需要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与管理模式。

(10)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 ——新都和温岭民主实践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第一章 乡镇治理的历史变迁及内在逻辑
    第一节 封建专制时期中央集权下的乡村治理:专制—自治模式下的超稳定结构
    第二节 近代社会激变时期“现代性”政权的生成:地方自治和国家权力“内卷化”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单质权力结构:“政社合一”和运动式全能治理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乡政村治”治理模式:压力型“乡政”和有限“村治”
    小结:民主治理——历史的呼唤
第二章 转型期的乡镇治理:文本与现实
    第一节 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组织
    第二节 “乡政”下的“村治”
    小结 民主治理:困境中的突破
第三章 选举民主:新都“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探索
    第一节 “公推直选”的生成环境分析
    第二节 制度创新:“公推直选”的实施办法和过程
    第三节 制度绩效:“公推直选”的乡镇治理功能
    第四节 制度困境:新都“公推直选”的遗留问题
    第五节 推进“公推直选”的对策性分析
第四章 “民主恳谈”:温岭民主治理的探索
    第一节 民主恳谈的生成环境分析
    第二节 制度创新:民主恳谈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过程
    第三节 制度绩效:“民主恳谈”的乡镇治理功能
    第四节 民主恳谈的发展困境
    第五节 推进民主恳谈的对策性分析
第五章 乡镇治理的民主转型:一种可能的模式
    第一节 选举:民主的基石
    第二节 协商民主:通向多元共识之路
    第三节 选举和协商:民主模式的构建
    第四节 乡镇民主治理:一种可能的模式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相关说明
    二、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的逻辑推导
    三、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财务处长赵青在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专题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2]农村环境治理 ——从管控式治理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D]. 李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5]民国前期浙江省议会立法研究(1911-1926)[D]. 陈婴虹. 华东政法大学, 2015(04)
  • [6]变动环境中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策略性互动研究[D]. 沈永东. 浙江大学, 2014(05)
  •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D]. 蒋文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9]关于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的探究与思考[J]. 姜嘉栋. 市场研究, 2012(04)
  • [10]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 ——新都和温岭民主实践的启示[D]. 汪玮.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规范管理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世纪全省水利财政工作新局面——省水利厅厅长赵庆在全省水利厅长会议上作专题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