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体制改革时期的安全生产——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调研

抓好体制改革时期的安全生产——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调研

一、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滇川桂三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婷婷[1](2021)在《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邢功伟[2](2021)在《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文中研究说明

和斯佳[3](2021)在《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文中认为传统聚落的是人类在意识主导下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后不断积累叠加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塑造者,文化是无形的手,自然地理是活动的载体,聚落是结果。几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聚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是保护还是转型更新,且该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是当前议论颇多的话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在文化区划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文化的作用,将受到同一文化影响下联系紧密的聚落组成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文化与地理对聚落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能更好的预测和指导聚落未来的发展,使其在传统文脉下延续性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丽江白沙镇,通过对所处文化区及有关聚落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学科的分析手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传统聚落的生成机制和生长模式入手,首先从时间上对其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划分主要的发展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然后对现状所呈现的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主要从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三个对象展开,找出造成对象如此呈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预测在特定文化区内的白沙镇聚落体系未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的侧重点和思路。

赵栋昌[4](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黄佳[5](2021)在《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建设中的合作与斗争(1885年-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不复存在。法国将越南变为其保护国,并以越南为跳板,欲借助铁路建设加强对中国边境的渗透。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条约提出:“日后若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法国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兼以军事威胁,争夺龙州铁路与滇越铁路建设权,掠夺滇越铁路管理权。而英国与法国进行秘密协议,由两国共同开发云南、四川两省。英国认为法国取得上述铁路权益损害了它的利益,为此英国在北京向清朝政府提出了补偿要求,并要求承建滇缅铁路。因受到云南人民的强烈抗议,滇缅铁路并未动工建设。北洋军阀时期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法国仍不断掠夺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封锁。铁路线与军事息息相关,日军不仅利用军事手段封锁沿海交通,还控制了中国陆路交通。截至1940年,中国完全失陷铁路线十二条,共计4973公里,由中国自行破坏的铁路共计689公里。国民政府迁至重庆,西南、西北各省成为抗战大后方。国民政府积极对西南地区进行铁路建设,以满足战时军事需求与人民日常生活需要。湘桂铁路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已进行规划,因国民政府须开通新的国际交通线,又将湘桂铁路延展至桂越边境。法国亦以援华抗日为名,援引1896年中法成约要求承修铁路,并计划将湘桂铁路南镇段与越南境内铁路相接。鉴于抗日战争的紧张局势,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借用法国资本,并由法国建设桂越铁路。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试图进一步切断中国国际运输线,以截断补给物资的运输,逼迫重庆政府投降。日军于1939年发动桂南会战,同年11月24日占领了南宁,12月4日侵占了镇南关,扼住桂越公路的咽喉。尚在施工的桂越铁路也因此停工,国民政府组织了拆轨行动,将桂越铁路的铁轨移筑黔桂铁路。为了阻止日军进一步控制中越国际交通线,中方奋力对日作战,收复了镇南关。但是日军组织军队进行反扑,镇南关与南宁再次陷入敌手。1940年日军入侵越南,国民政府拆除滇越铁路部分铁轨,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正式宣告关闭。中、法越之间还对铁路交通线的运输权进行了合作。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通过外交手段,结合英、苏的帮助,与法国合作借道越南运输。法国运输政策变动受到抗日战场与欧洲战场的影响,又与法国的国家利益紧密相连。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从限制运输至禁运到暂时放松限制,直至最终完全关闭。1946年2月28日,中法签订了《关于中越关系之协定》。协定明文规定,废止中法1903年10月签订的《滇越铁路章程》,同时取消了法国在该路以及由该路而涉及的所有其他特权和利益。由法国主导建设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虽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其对边境地区的渗透,获得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利益与特权。但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建成后有利于中越边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完善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交通网。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修建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争夺、合作、再争夺的过程。本文旨在系统地研究1885年后至1949年,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的建设中的合作与斗争。“合作”是指中外为铁路交通线修筑、维护及运输进行合作,“斗争”则指的是列强对中国铁路修建权和经营权的掠夺,以及抗战期间对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的控制权。本文论述中法战后法国是如何从清政府手中获得铁路的修筑权与通行权,分析法国争夺中越交通线背后的利益考量,关注法方负责建设经营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的组织。试图梳理在交通建设中云南人民为反抗滇越铁路修建进行的斗争,关注抗日战争时期中法之间为借道越南运输交涉的过程,探析法方对借道越南态度及政策的转变。揭露抗日战争期间,日方为切断国际运输线对广西进行的军事行动,考察广西为了防止日军控制和利用已建好的铁路,并对日作战的史实等。目的是揭示近代以来围绕铁路而形成的中外关系及其实质。

李刘汪[6](2021)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域面积6000余平方公里的淠河是六安人的母亲河,同时也是合肥市居民饮用水源地和淮南市(寿县)的灌溉水源地,其治理和保护工作对皖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淠河水质下降的较为明显,大量污水涌入使得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尽管流域内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政策,并且意识到了跨地协同的重要性,但治理效果依旧不能达到预期。流域内水污染的严峻形势迫使政府部门走向合作,然而想要从整体上控制住水质恶化趋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还需要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以居民、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共治。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当前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而展开,在协同治理的视角下分析淠河流域当前的水污染治理工程,探索该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上的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在借鉴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贴合淠河实际的实施建议。通过调研发现,淠河流域近年来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活动,流域水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水污染问题尤其是跨界污染问题依旧存在,且不断影响着沿岸居民的用水安全。占据淠河流域主体的六安市与其他城市都已意识到联防联控的重要性,已落实有关会议制度和协议,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成因上分析,水污染主体之间由于治理目标和资源占有状况上的差异,导致各个主体在行动理念上存在着冲突,部门之间合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传统分割性管理体制的限制,各个部门依旧是封闭性治理,难以构建起适应淠河流域治理的机制;此外,淠河流域的各个治理主体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于市场、社会两大主体处于信息劣势,使得他们的参与力度非常受限;最后,由于联合执法机制的不完善,各部门在行动上难以摆脱传统条块化的分割思路,使得执法效果不能持续,反弹较大,难以建立起长效机制。因此,在考察和借鉴国内外流域水污染治理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在淠河流域今后的治理过程之中,必须先通过构建信任机制让各部门的共同利益得到强化,并以此激发他们的治理积极性;同时要突破政府部门横向交流的限制,积极引导部门之间走向合作,建立起完备的协同治理机制,形成统一的污染治理体系;此外还应当完善信息沟通和互动制度建设,拓宽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参与渠道,引导他们参与到水污染治理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治理潜力;最后要通过联合执法的相关机制和配套实施建设来实现执法常态化,实现联合执法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以此促进流域治理效能的提升。

龙志强[7](2021)在《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则是各地方进行地理课程改革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落后的小县城,都离不开乡土地理教育,可见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方面研究的重要性。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贴近生活和能够体现家乡特色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使基础教育改革得到有序的推进,改变教育仅仅只服务于考试的教育状况,让教育回归学生的情感与生活。本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首先对迪庆州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迪庆州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研究学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迪庆州高中学校地理学科组的教师和各个年级的学生,了解现实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开发与应用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内容了解程度不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重视程度和资金、人力资源投入程度不高,乡土地理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等问题。通过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出基本原则,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主要策略有,让地理融入校园生活,构建情境要素信息库,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和资金投入,进行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和问题的解决方向有一定的把握后,本研究进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阶段,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实践调查,将迪庆州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出迪庆州的乡土地理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开发原则,结合新课标及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整理出迪庆州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供开发与应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最后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发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案例,三种类型的案例适宜不同的教学需求,为迪庆州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索新的思路。

余丽[8](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指出

石磊[9](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0](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二、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滇川桂三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滇川桂三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地理学及文化区研究概况
        1.3.2 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1.3.3 丽江地区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阐述
        1.5.1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1.5.2 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区划与传统聚落体系结构分析
    2.1 文化区及其划分
        2.1.1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
        2.1.2 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特点
        2.1.3 丽江纳西文化中心区与白沙镇
    2.2 白沙镇传统聚落体系的构成
        2.2.1 聚落等级体系
        2.2.2 集镇与村落规模
        2.2.3 集镇和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白沙镇文化地理要素分析
    3.1 文化要素分析
        3.1.1 纳西族的迁徙与定居
        3.1.2 经济贸易
        3.1.3 宗教信仰
        3.1.4 民俗文化
    3.2 地理要素分析
        3.2.1 地理区位
        3.2.2 地形地貌
        3.2.3 气候条件
        3.2.4 自然资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沙镇的演变与发展分期
    4.1 江湾腹地的村寨与集市
        4.1.1 部落的选址定居及环境改造
        4.1.2 族群关系主导下的聚落布局
        4.1.3 茶马互市影响下的集市兴起
    4.2 政治中心的扩张与营建
        4.2.1 地域治所的转移
        4.2.2 空间节点的初建
    4.3 宗教圣境下的文化空间
        4.3.1 跨地域空间序列的设定
        4.3.2 宗教祭祀中心的巩固
        4.3.3 办文庙兴义学
    4.4 文化富集地的发展转型
        4.4.1 民国至建国初的聚落
        4.4.2 现代化冲击下的聚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5.1 村落的分布特征
    5.2 村落的选址特征
        5.2.1 村落的选址规划理念
        5.2.2 村落选址的地理特征
    5.3 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5.3.1 空间形态类型
        5.3.2 空间组团关系
        5.3.3 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
    5.4 民居建筑营造特征
        5.4.1 民居构架体系
        5.4.2 地理要素主导下的民居营造差异
    5.5 民居院落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5.5.1 院落营造要素
        5.5.2 院落平面形式
        5.5.3 院落空间特征
    5.6 民居空间与装饰的文化意蕴
        5.6.1 敬神祈福的宗教观
        5.6.2 追求自然的和谐观
        5.6.3 祈求吉祥的风水观
    5.7 外部环境的建构与利用
        5.7.1 自然环境的神化
        5.7.2 外部环境的认同
        5.7.3 宜居空间的形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与转型发展
    6.1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6.1.1 主要困境
        6.1.2 发展机遇
    6.2 特定文化区下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思考
        6.2.1 保护的基础
        6.2.2 保护的核心
    6.3 聚落体系的转型和发展
        6.3.1 产业结构的转型
        6.3.2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6.3.3 村落与民居的提质和发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记录表
附录二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现状整理
致谢

(4)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5)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建设中的合作与斗争(1885年-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目标
一、法国向清政府掠夺龙州铁路主权
    (一)法国为渗透西南地区实施的战略布局
        1.法国占领越南
        2.中法签订商约(1884—1895)
    (二)龙州铁路建设暗含英法之争
    (三)龙州铁路建设中的中法合作与竞争
        1.中法争夺龙州铁路建设权(1895-1896)
        2.中法为龙州铁路是否展接发生分歧
        3.龙州铁路造价之争(1897-1899)
        4.法国重提建设龙州铁路(1904-1914)
    (四)龙州铁路建设中的中法官员合作与斗争
        1.驻龙州领事方苏雅与费务林代表之间的冲突
        2.苏元春与方苏雅之间的合作与斗争
    (五)法国开设龙州铁路失败原因
        1.龙州铁路难以成为扭转桂越边境传统贸易路线的工具
        2.龙州铁路建造成本高
        3.中越边境匪患问题严重
        4.法国对桂越边境桂段控制力不强
        5.修建龙州铁路给中越边防带来巨大压力。
    (六)小结
二、滇越铁路与英法、中法之争
    (一)滇越铁路建设缘起
        1.英法争霸的中心战场转向云南
    (二)法国向中国争夺滇越铁路建设权、管理权(1897-1910)
        1.法国威胁清政府强行掠夺铁路建设权
        2.中法签订滇越铁路章程
        3.法国修建滇越铁路过程
        4.滇越铁路的性质
    (三)法人建设滇越铁路之中越舆情
        1.越方论滇越铁路
        2.中方论滇越铁路
    (四)中法改订滇越铁路条约(1914-1936)
        1.北洋军阀政府与法方的交涉(1914-1926)
        2.南京国民政府与法国的谈判(1927-1936)
    (五)小结
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法、日对中越交通线的合作与争夺
    (一)日军对中国沿海地区实行严密封锁
    (二)西南运输总处的成立
    (三)全面抗战时期中法合作建设桂越交通(1937-1939)
        1.桂越交通修建缘起
        2.桂越交通建设经过
        3.三方签订南镇铁路借款合同
        4.被迫拆除南镇铁路
    (四)滇越铁路战时运输建设的中法合作与斗争
        1.滇越铁路战时运输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建设成果
        3.建设得失评析
    (五)中国为维护越南借道运输权与法国的交涉(1937-1940)
        1.中方有权战时借道越南运输
        2.中方利用国联盟约与九国公约会议维护借道运输权
        3.中法借道越南运输的交涉
        4.法国借道运输政策变动原因
        5.借道运输的重要性
    (六)中国向法国争夺滇越铁路主权(1940-1946)
        1.中国接管滇越铁路并拆除铁轨
        2.中国正式收回滇越铁路
    (七)小结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发展史大事记(1885 年-1949 年)
致谢

(6)协同治理视域下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其特征阐述
        一、流域水污染的概念
        二、流域水污染的公共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诠释
        二、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三、协同治理理论与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契合度分析
第三章 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主体构成
    第一节 淠河流域的管理部门
        一、河长办公室
        二、生态环境部门
        三、水利部门
        四、城市管理部门
        五、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
    第二节 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市场主体
    第三节 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社会主体
        一、流域内的广大居民
        二、各类社会组织
第四章 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协同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节 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概况
        一、淠河流域简介
        二、淠河流域水污染概况
        三、淠河流域采取的协同治理对策
    第二节 多元主体在水污染治理中呈现的协同困境
        一、各主体间治理理念的冲突
        二、协同治理机制的不完善
        三、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力度有限
        四、联合执法活动不完善
    第三节 主体间协同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治理目标和资源占有的差异
        二、分割性管理体制的限制
        三、多元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
        四、执法制度的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一、泰晤士河治理经验借鉴
        二、日本水污染治理政策借鉴
    第二节 国内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一、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总结
        二、万峰湖流域的治理经验借鉴
第六章 淠河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实施建议
    第一节 深化多元主体的协作共识
        一、强化多元主体的共同利益
        二、构建面向信息共享的信任机制
    第二节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一、完善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二、落实淠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三、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第三节 拓宽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参与渠道
        一、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机制
        二、拓宽社会主体参与渠道
    第四节 完善水污染治理联合执法制度
        一、完善联合执法系统
        二、构建执法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课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出明确要求
        三、迪庆州的发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应用有客观需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要概念阐释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二、乡土地理的内涵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第二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情境认知理论
        三、“教育即生活”理论
    第三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要求
        一、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的要求
第三章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概况
        一、调查方法和步骤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必要性认知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程度及效果
        三、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和获取情况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条件
        五、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态度
    第三节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程度
        二、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态度
        三、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感兴趣的程度
        四、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节 调查结论
        一、教师和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度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重视程度不高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四、乡土地理实践性教学难以开展
第四章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策略
    第一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地方性原则
        二、适用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针对性原则
    第二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途径
        一、构建情景要素信息库
        二、建设乡土地理实践基地
        三、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和资金投入
        四、构建热爱乡土地理的校园文化
第五章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第一节 迪庆州乡土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
        三、气候和植被
        四、水文
        五、自然资源
        六、人口和少数民族
        七、农业和工业
        八、旅游
    第二节 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一、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选择
        二、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建议
    第三节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实践案例
        一、迪庆州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二、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案例
        三、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教师访谈题录
    附录 B 学生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滇川桂三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D]. 徐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2]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D]. 邢功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D]. 和斯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5]中越跨境铁路交通线建设中的合作与斗争(1885年-1949年)[D]. 黄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6]协同治理视域下淠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D]. 李刘汪.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7]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D]. 龙志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标签:;  ;  ;  ;  ;  

抓好体制改革时期的安全生产——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调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