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一、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冯巧根[1](2021)在《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下的CPTPP走向及其会计对策》文中提出世界经贸规则动态变化的需求与走势,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是我国积极应对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必然选择。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RTA)的兴起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国际多边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离不开国际贸易规则的支持。以CPTPP为代表的大型国际贸易规则(MEGA)被称为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是适合全球价值链重构对贸易规则的需求与响应的结果。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治理变化带来的挑战仍然是影响国际贸易规则重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升中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不能仅仅体现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在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中发挥积极作用。

赵小芳[2](2021)在《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2020年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暨行业改革发展40周年,也是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渐进开放的40周年。会计服务开放必将把新的审计理念及管理经验引入我国,进而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激烈的会计服务市场立足的根本。因此,研究会计服务开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对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审计市场集中度为中介变量,着力探讨会计服务开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理。首先系统梳理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背景,然后以委托代理理论、声誉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尤其是新产业组织理论,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相应假设。最后选取2003-2018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存在滞后一期的变量,最终使用的是2004-2018年的数据,控制了审计意见、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人均GDP等变量,并采用多元回归法、面板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首先检验已有研究关于会计服务开放对审计市场集中度的作用和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然后根据改进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温忠麟、叶宝娟,2014),实证审计市场集中度在审计质量与会计服务开放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结论如下:(1)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会计服务开放度显着正相关。在全面开放的调整阶段(2004年-2006年),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会计服务开放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全面开放的稳定阶段(2007年-2010年),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会计服务开放度的正相关关系减弱;在进一步开放阶段(2011年-2015年及2016年-2018年),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会计服务开放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增强。(2)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集中度显着正相关。审计市场越集中,审计质量越好。(3)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会计服务开放对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审计市场集中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大小约为10.57%。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审计质量与会计服务开放呈正相关,但结果不显着,审计市场集中度也未发挥中介效应。

李爽馨[3](2021)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快,市场对于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多,注册会计师行业备受关注。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都存在缺陷,再加上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行业监管威慑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审计失败的现象频发。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打开了国际市场,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涌入,加剧了国内的行业竞争,给我国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2000年事务所的改制也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发展。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国内第一大所,却在三年内被连续曝出五起审计失败案,震惊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脱钩改制完成后,2001-2020年二十年间我国发生的所有审计失败案,并且对代表性极强的立信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审计失败研究成果后,对加入WTO后的2001-2020年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及审计失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审计冲突、信息不对称、供求理论等,研究立信2011-2014年报审计并于2016-2018年被处罚的五起审计失败案,首先对2001-2020年立信在行业中的排名、收入和员工人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统计归纳《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揭露的审计过程、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将立信发展等情况与天健、行业平均和国外水平相比较,发现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审计任期过长、独立性缺失、“做大”过程中对“做强”关注不足、行业监管不到位、威慑力不足是导致立信连续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为立信提出避免审计失败的整改建议,包括:增加签字注师的行业经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完善人力资源聘用制度、缩短审计任期、保持审计独立性、避免盲目扩张、保证审计质量等,为监管机构提出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监管时间、扩大监管范围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本文研究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2016-2018年三年内被连续曝出的、影响程度较大的五起审计失败案,并且对立信的诸多信息进行了深度剖析,分别是业务收入、员工人数变化、注册会计师占比、招聘标准、分所规模和承接业务的数量,这种分析角度是我国现有研究中没有的。希望本文的研究为审计行业防范规避审计失败提供借鉴。

王一超[4](2021)在《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本市场日趋自由化,为了满足本国企业对跨国资本的需求,许多国家纷纷打开国门。中国企业也顺势而为,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以及进行跨国并购等各种资本运作,部分企业还选择到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中概股上市公司在增强境外市场活力及公司自身融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跨境会计监管的复杂程度,研究中概股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保障国际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促进中概股上市公司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4月“爆雷”的瑞幸咖啡事件暴露出跨境会计监管面临的新难题,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本文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为例,主要运用归纳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中概股上市的动因和面临的主要监管环境进行分析;继之,考虑到中概股上市公司中在美上市的数量众多,出现问题较为频繁,且在政治、经济体制上与中国差异大,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跨境会计监管的难题,以及由于这些难题未能妥善解决带来的后果;再结合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剖析该案例所暴露的跨境会计监管问题,并对中美会计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最后,基于瑞幸咖啡案例,提出进一步完善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的具体对策措施和建议。研究发现,虽然表面上看瑞幸咖啡事件只是一场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缺陷的资本运作,然而,中概股公司造假问题层出不穷,表明这不仅仅是中概股上市公司创始人或高管团队自身商业伦理与道德存在问题,也与公司所在国与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对跨境上市公司会计问题协调与合作不够有关。因此,对中概股上市公司一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另一方面也应大力加强双方监管部门的协调。同时,从瑞幸咖啡事件可以看出,域外管辖范围和审计底稿查阅问题是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直接表现形式,然而其核心问题仍是主权原则问题。针对上述结论,本文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监管、资本市场监督、中概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等层面提出跨境会计监管的改进建议:(1)完善国内会计监管法律,提高政府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效率;(2)协调境内外监管部门,建立国际会计监管合作机制;(3)加强会计中介机构行业自律,发挥其辅助作用,及时发现中概股上市公司隐蔽性、复杂性的风险点;(4)适度引进做空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监督作用;(5)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加强公司内部监督,建立风险预防和应对机制。近两年随着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持续打击,赴美上市公司面临新的监管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问题,尤其是针对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展开研究,得出的结论更能够适应当前的国际环境。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美会计监管冲突解决及中美会计监管合作提供可能的思路,同时也为日后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胡宏雁[5](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彭雯[6](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信息中介国际化能力的需求亦随之增强。审计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之一,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企业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打造拥有优质声誉、专业技能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塑造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知名度与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的审计产品,多家中国境内证券从业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注册,拥有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提供审计服务的资格,这是在审计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美国市场承接审计业务的首要资质;是向客户体量较大,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学习国际执业标准,积累国际经验的入场券;是在发达国家市场建立国际声誉,进行高质量国际化建设,加强审计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背景,系统探究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审计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机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审计产品的供给方,其要素特征关系到事务所定价决策等微观行为,从而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产品,进一步对资本市场中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方特征如何影响审计行为、审计结果以及审计作用,以期揭示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理论借鉴。首先,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业务审计定价决策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促使审计收费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声誉较高的事务所中效应更为显着,并且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投入增加,说明事务所提高定价的动机是对声誉成本与审计投入成本的考虑;结合审计师能力的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提高审计收费反映为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此外排除了客户规模、产权差异、境外投资者持股、低价竞争、审计收费粘性、内生性等因素的潜在干扰。第二,在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决策行为影响渠道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审计结果,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影响中国境内业务的审计质量。研究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境内业务审计质量显着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风险较高、事务所规模较大的样本中,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动机是在声誉机制下,事务所为了发送国际化这一积极信号,出于对潜在风险,国际声誉成本的考虑,因而有动机提高审计质量。此外审计师能力方面,结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学历素质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注册会计师人数显着增加,学历水平显着提高,表明事务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吸收更多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师的素质能力,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能力渠道。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影响审计质量,进而对会计信息产生作用。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视角的分析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也具有声誉效应和学习效应,能够增强审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审计师更高效的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合乎准则,提供更加可比的会计信息。上述研究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特征通过审计师动机和能力渠道,促使审计师学习国际经验方法,增加审计投入,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调整审计定价决策,提高审计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并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克服了客户选择审计师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自愿在PCAOB注册,并且禁止PCAOB强制检查这一独特的制度背景,能够将声誉效应与监管效应进行有效区分,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PCAOB强制检查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自愿性的国际化方式具有积极效应,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亦说明PCAOB对于非美国企业的审计存在积极的外部性。同时,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资本市场其他中介机构国际化建设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罗莉敏[7](2020)在《竞争政策对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有的CEPA政策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的货物贸易已基本实现自由化发展。为推动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一体化,两地于2016年开始实施CEPA补充协议——《服务贸易协定》,实行服务业跨境流动的“负面清单”制度,这标志着内地已经向香港开放了绝大部分服务业领域。但服务业的“制度密集型”特征,使其跨境流动还要受到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和垄断企业对新进入者的排斥等涉及内地与香港的竞争政策差异的影响。由于现有CEPA还没有建立跨境竞争政策协调机制,缺少对来自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并且没有对政府扭曲市场机制的行为的约束,只解决了服务贸易在香港与内地流动的市场准入问题,而未能解决进入市场后涉及制度对接、监管标准互认等落地问题。因此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一体化还面临着这些隐性壁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竞争政策的协调可以帮助减少隐性壁垒,调节原有市场的垄断与监管异质性问题,促进区域内市场一体化向深度发展。因此,本文认为不协调的竞争政策阻碍了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进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观点。在实证方法的选取上,本文采用一价定律的理论框架,通过价格法来刻画香港内地间市场的套利机制与流通效率来评价一体化程度,并通过改进的冰山成本模型描绘跨境流通带来的隐性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本文选用2001-2018年香港与内地14省的12大类服务商品测算其相对价格波动指数,计算了同时间段、同地区的8类货物商品相对价格波动指数作为对照组,并通过一价定律的价格法评价了两地服务业一体化程度。其次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香港与大陆14省服务商品、货物商品受竞争政策影响的趋势变化和影响因素。再次,使用子样本数据估计了服务商品、货物商品面对竞争政策差异的演化过程。最后,使用子样本的截面数据估计不同品类服务商品、货物商品受竞争政策不协调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香港与内地的服务业一体化程度小于货物商品的一体化程度;香港与内地各省的服务业一体化程度小于内地省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2)香港与大陆各省之间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均受竞争政策差异的影响,竞争政策的不协调使得两地价格差异产生波动,背离了一价定律;其中,服务商品的竞争政策系数大于货物商品,说明了服务商品受到竞争政策不协调影响,其跨境流动时受到的影响更大(3)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香港内地之间竞争政策不协调对服务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现阶段,两地竞争政策不协调的解决迫在眉睫;两地货物贸易在2010年以后受竞争政策不协调影响程度减弱,同时地理距离也不再构成造成两地市场分割的因素,说明货物贸易在CEPA及系列协议的零关税政策框架下实现了自由化发展,套利机制完善,一体化程度较高(4)香港内地服务项目中,水电燃料、市内交通、教育服务、文娱服务与旅游受竞争政策不协调的影响效果显着;货物项目中,仅有烟酒依赖于竞争政策协调(5)香港与内地竞争政策的协调迫在眉睫,随着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国际形式纷繁复杂,双边市场自由化情况不如想象中乐观,因此两地竞争政策的协调具有迫切性。综上实证结果,可以认为两地之间竞争政策的不协调增加了服务贸易跨境流通的成本,影响了两地服务业的一体化。最后,本文从服务业的竞争政策的规制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深化香港大陆两地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献计献策。

钱蒙蒙[8](2020)在《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党的十九大提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再到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明确提出要按照服务部门的特点,分类分别降低各部门的准入限制,进一步深化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这些重要论断为中国服务业开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如何较为准确的衡量和评价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特点?需要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的行业和领域有哪些?又从哪几个方面如何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描述了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现状,其次从政策领域比较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国服务业部门开放特征,再次基于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国服务贸易整体开放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利用VAR模型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几点研究结论:第一,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大而不强,集中表现为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弱。长期存在服务贸易逆差现象且逆差额在逐年扩大。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在服务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偏低,运输、旅游、建筑服务所占比重较高;第二,分部门来看,中国在设计、计算机、工程咨询、分销、公路运输领域属于高度开放领域,这几个行业都属于外资准入门槛较低,政策限制少,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不大,且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会计、快递和广播行业开放水平较低。从政策领域来看的话,主要是外资准入领域存在较大的障碍,外资审批程序较为繁杂,其次在竞争障碍领域规制相对较多。尤其体现在保险和商业银行服务业,自然人流动政策领域政策条款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市场检验”方面;第三,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整体位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接近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如新西兰、意大利、日本、西班牙、比利时等,同时也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第四,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因素主要为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进口贸易及加入WTO等因素,其次是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且上述主要因素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所以根据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开放的实际情况,从外资准入政策领域、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等几个方面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进而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为服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苏青[9](2020)在《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和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根据中注协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数有9005家,其中分所有1130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是否健全完善,不但直接影响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也甚至会间接影响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的发展战略布局。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断受到证监会的严厉惩罚,惩罚的对象涉及原因多种多样。本文选择了B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依据内部控制五要素基本理论理论和实际的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来展开分析。通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分析和阐述,展现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结构全貌,对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现状及其成因分析,从而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较为完善的建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对案例的研究,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依据内部控制五要素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梳理了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本文共分为六章节,第一章是引言包含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B事务所的概况进行介绍、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成因分析,其中主要存在风险评估制度缺失、员工流动性较大、监管流程不规范、审计质量效果不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B事务所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及预警机制优化。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个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风险评价法将模糊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显示,得到结果是风险评估能力中等;第四章是审计监管机制优化,主要从审计工作管理流程优化、严格实施项目质量三级复核、建立沟通和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第五章是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第六章是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王可[10](2020)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审计质量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事务所综合实力的关键。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社会影响力,促进自身发展,就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实现审计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在政策动因和市场动因的双重推动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逐渐成为事务所“做大做强”的主要方式,如瑞华、致同、容诚、天健、安永等会计师事务所的多次合并。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实现强强联合,业绩和审计质量双双提升,提高了该事务所在行业的地位;而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却在相互合并后,出现内部矛盾重重、资源无法互相整合、内耗加剧、审计质量下滑、市场份额锐减的负面影响,合并效果较差。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这一问题,外界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由于国内相关理论尚处于发展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来展开研究对于推进我国事务所进行合理合并,避免盲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口袋理论、规模化理论、声誉理论及准租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展开研究,选择第四次合并浪潮背景下的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合并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研究案例,回顾事务所的合并,对合并前后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变化情况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合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造成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最终提出改进建议。首先,本文对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在阅读国内外大量论文的基础上对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之后,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本概念以及审计质量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基础如深口袋理论、规模化理论、声誉理论和准租理论的内涵进行介绍。再次,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背景、动因和合并过程进行介绍,从宏观角度分析驱动瑞华事务所合并的原因及合并产生直接影响。之后,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由于审计质量难以直接量化,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审计客户层面、审计市场三个层面构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事务所规模、非标意见、人才储备、审计客户数量、审计客户结构、审计收费指标、市场份额、市场处罚情况等多个二级指标;事务所总排名、总收入、非标意见数量、非标意见比例、注册会计师数量、上市客户数量、客户数量增长率、客户资产结构、不同资产结构客户的占比、整体审计收费、市场占有率、市场处罚和惩戒公示等多项三级指标。通过对比分析上述指标在合并前后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瑞华合并对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甚微,后期反而出现了较强的负面影响,审计质量呈倒U式趋势发展。表明合并仅使事务所做到了“做大”,却没能实现“做强”。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效果甚微的原因,指出瑞华会计师合并风险意识不足;合并后一体化困难重重,管理难度加大、新旧客户管理对接不善及缺乏合理审计收费标准等因素是造成合并后事务所审计质量没得到显着提升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在事务所自身角度:建议重视合并前的市场调研、提高一体化水平,提升内部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优化对客户资源的整合策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在审计客户层面:建议提高审计材料的准确性、合理使用其市场监督权力、理性选择审计委托单位等;从相关部门角度:建议促进事务所合并良性发展和质量优化、加强合并前后对审计会来那个的控制监督力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事务所的合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下的CPTPP走向及其会计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二、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国际经贸环境
    (一)逆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规则
        1. 逆全球化对现有贸易格局的影响与冲击。
        2. 国际贸易规则变迁下的价值链新特征。
    (二)CPTPP与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相关性
        1. 中国应对CPTPP的战略思考。
        2. CPTPP下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定位: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的共生效应。
三、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与CPTPP走向
    (一)理性思考和正确处理中美贸易摩擦
        1. 中美贸易战对企业利益的影响。
        2. 从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看美国的贸易失衡。
        3. 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历史必然。
    (二)基于CPTPP的国际贸易规则本质分析
    (三)CPTPP下的中美关系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四、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下的会计对策
    (一)基于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中国会计师执业能力
    (二)参与WTO改革和提升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中国会计话语权
五、结束语

(2)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背景
    2.2 概念界定
        2.2.1 会计服务与会计服务开放
        2.2.2 市场集中度与审计市场集中度
        2.2.3 审计质量
    2.3 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声誉理论
        2.3.3 产业组织理论
    2.4 会计服务开放与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
        2.4.1 会计服务开放与注册会计师行业
        2.4.2 会计服务开放与审计市场集中度
    2.5 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研究
        2.5.1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5.2 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2.6 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研究
    2.7 文献述评
    2.8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会计服务开放与审计市场集中度
        3.1.2 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3.1.3 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3.2 数据来源
    3.3 变量设计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模型设计
    3.5 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1.1 总样本描述性统计表
        4.1.2 被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4.2 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会计服务开放与审计市场集中度
        4.3.2 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4.3.3 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
    4.4 进一步研究
    4.5 稳健性检验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局限及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审计失败的定义
        1.3.2 审计失败的原因
        1.3.3 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
        1.3.4 立信审计失败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相关定义与理论基础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审计冲突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供求关系理论
3 2001-2020 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及审计失败情况统计分析
    3.1 2001-2020 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3.1.1 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变化统计分析
        3.1.2 注册会计师人数变化统计分析
        3.1.3 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变化统计分析
    3.2 2001-2020 年审计失败情况统计分析
        3.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数量变化情况统计分析
        3.2.2 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处罚情况统计分析
        3.2.3 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统计分析
4 立信及其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概况
    4.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及其发展现状
        4.1.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4.1.2 立信在行业中排名变化统计分析
        4.1.3 立信收入变化统计分析
        4.1.4 立信员工人数变化统计分析
    4.2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情况介绍及统计
        4.2.1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情况介绍
        4.2.2 立信违规行为和受处罚情况统计
        4.2.3 审计客户违规行为和受处罚情况统计
5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原因剖析
    5.1 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
    5.2 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
    5.3 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5.3.1 注册会计师人数占比少
        5.3.2 招聘标准不合理
    5.4 审计任期过长,独立性缺失
    5.5 “做大”过程中对“做强”关注不足
        5.5.1 分所数量激增
        5.5.2 承接业务数量过多
    5.6 行业监管不到位,威慑力不足
        5.6.1 行业监管时间滞后
        5.6.2 行业监管范围小
        5.6.3 行业监管威慑力不足
6 防范规避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
    6.1 对立信避免审计失败的整改建议
        6.1.1 增加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经验
        6.1.2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
        6.1.3 完善人力资源聘用制度
        6.1.4 缩短审计任期,保持审计独立性
        6.1.5 避免盲目扩张,保证审计质量
    6.2 对监管机构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
        6.2.1 合理规划监管时间
        6.2.2 扩大监管范围
        6.2.3 加大处罚力度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企业境外上市的研究
        1.3.2 有关跨境会计监管必要性的研究
        1.3.3 跨境会计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
        1.3.4 有关跨境会计监管合作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背景分析
    2.1 证券市场境外上市现状
        2.1.1 境外上市的兴起与发展
        2.1.2 中概股公司上市现状
    2.2 中概股公司上市动因分析
        2.2.1 满足融资需求
        2.2.2 提高品牌知名度
        2.2.3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3 中概股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监管环境
        2.3.1 主要境外市场的法律体系
        2.3.2 主要境外市场的监管模式
        2.3.3 主要境外市场的准则制度
    2.4 本章小结
3 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面临的难题及后果
    3.1 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难题
        3.1.1 主权原则冲突
        3.1.2 监管标准界定模糊
        3.1.3 监管方式落后
        3.1.4 监管执行不到位
    3.2 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难题的后果分析
        3.2.1 上市公司违规操作
        3.2.2 跨境会计监管对抗
    3.3 本章小结
4 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案例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
    4.1 案例公司背景及事件梳理
        4.1.1 瑞幸咖啡公司背景
        4.1.2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
    4.2 瑞幸咖啡事件暴露的跨境会计监管问题
        4.2.1 瑞幸咖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4.2.2 境外上市的监管屏障与文化认知差异
        4.2.3 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概股公司审计风险防范不足
    4.3 中美两国监管机构对瑞幸咖啡采取的会计监管措施
        4.3.1 美国监管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
        4.3.2 中国相关监管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
    4.4 中美两国会计监管机构面临的问题
        4.4.1 监管机构双边执法权未等效
        4.4.2 审计工作底稿跨境调取困难
        4.4.3 美国对域外高管惩戒实施无果
        4.4.4 中国域外管辖权施行受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瑞幸咖啡事件的跨境会计监管改进建议
    5.1 完善国内政府监管的立法与执法
        5.1.1 完善国内会计监管法律
        5.1.2 提高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效率
    5.2 建立国际会计监管合作机制
        5.2.1 加强各国会计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5.2.2 促进监管标准趋同和等效
        5.2.3 建立跨境会计监管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5.3 加强会计中介机构行业自律
        5.3.1 改进会计中介机构自身管理
        5.3.2 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
    5.4 适度发挥做空机制的纠偏作用
    5.5 完善中概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5.5.1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5.5.2 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5.5.3 建立风险预防和应对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1.2.1 企业国际化
        1.2.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2.1 企业国际化与事务所国际化的文献述评
        2.1.1 企业国际化
        2.1.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2.2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定价的文献述评
        2.2.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定价
        2.2.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定价
    2.3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文献述评
        2.3.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质量
        2.3.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质量
    2.4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文献述评
        2.4.1 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
        2.4.2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
    2.5 研究现状评价
3.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历程
        3.1.1 萌芽期(2005年以前)
        3.1.2 成长期(2005-2011年)
        3.1.3 发展期(2011年以来)
        3.1.4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情况
    3.2 审计供给相关理论基础
        3.2.1 学习效应理论
        3.2.2 声誉理论
        3.2.3 代理理论
    3.3 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
        3.3.1 企业国际化与竞争优势理论
        3.3.2 规模经济与知识管理理论
        3.3.3 外部性与溢出效应理论
4.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与模型
        4.2.2 数据来源
    4.3 基本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3.2 基本回归结果
    4.4 进一步检验
        4.4.1 审计师动机
        4.4.2 审计师能力
        4.4.3 审计需求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审计收费粘性
        4.5.2 审计定价签约时间差异
        4.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4.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4.6 本章小结
5.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与模型
        5.2.2 数据来源
    5.3 基本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3.2 基本回归结果
    5.4 进一步检验
        5.4.1 审计风险
        5.4.2 审计师声誉
        5.4.3 境外业务收入
        5.4.4 注册会计师人数
        5.4.5 注册会计师学历素质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5.5.2 发行H股或B股
        5.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5.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5.6 本章小结
6.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与模型
        6.2.2 数据来源
    6.3 基本实证结果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6.3.2 基本回归结果
    6.4 进一步检验
        6.4.1 声誉机制
        6.4.2 学习机制
    6.5 稳健性检验
        6.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6.5.2 产权差异
        6.5.3 客户规模
        6.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6.5.5 变更样本范围
        6.5.6 替换可比性测度指标
    6.6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竞争政策对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服务业的研究综述
        2.1.1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及其特点
        2.1.2 香港内地服务贸易与服务业一体化研究
    2.2 竞争政策与服务业关系研究
        2.2.1 竞争政策与服务业的关系
        2.2.2 竞争政策协调推动一体化的机理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概况与问题分析
    3.1 香港与内地服务贸易现状
        3.1.1 香港内地双边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3.1.2 CEPA及系列协议效力分析
    3.2 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3.2.1 香港、内地服务业市场存在垄断
        3.2.2 香港与内地市场监管异质性
        3.2.3 竞争政策协调是实现服务业一体化的核心
    3.3 香港内地竞争政策研究
        3.3.1 香港内地竞争政策发展历程
        3.3.2 香港内地竞争政策目的原则不同
        3.3.3 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的差异
        3.3.4 竞争管理与执行机构存在差异
        3.3.5 执法透明度存在差异
        3.3.6 竞争政策文化不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竞争政策对服务业一体化影响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及方法介绍
        4.1.1 价格法与一体化程度度量
        4.1.2 冰山成本模型与竞争政策影响程度度量
    4.2 数据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2 变量说明
    4.3 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程度价格法分析
        4.3.1 相对价格波动指数收敛性检验
        4.3.2 相对价格波动指数分析
        4.3.3 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价定律背离程度高
    4.4 竞争政策不协调对服务业一体化影响实证结果
        4.4.1 实证模型与结果
        4.4.2 分时段研究
        4.4.3 分品类研究
        4.4.4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1.1 香港与内地的服务业一体化程度不高
        5.1.2 香港内地竞争政策不协调阻碍了服务业一体化
        5.1.3 香港内地竞争政策协调存在迫切性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推进香港内地竞争政策区域协调
        5.2.2 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5.2.3 推进香港内地监管标准的融合
        5.2.4 推进服务业国企改革
        5.2.5 重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及研究述评
        一、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测度的文献综述
        二、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测度及研究进展
        三、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现状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规模及结构分析
        一、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二、服务业分部门发展规模分析
        三、服务业分部门利用外资结构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及开放政策的比较评估
        一、服务业分部门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二、服务业分部门开放政策的比较评估
第三章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测度
    第一节 基于关税等值的测度
        一、Anderson和 van Wincoop(2003)理论模型的说明
        二、改进的理论模型的构建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四、估计方法
        五、基本回归分析
        六、关税等值测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基于市场化指标的测度
第四章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第二节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构建条件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
    第三节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一、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二、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积极支持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二、制定适宜的对外开放政策
        三、积极主动参与服务贸易规则的研判
        四、充分重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B会计师事务所概况及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第一节 B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一 B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二 事务所行业内排名
        三 B事务所组织结构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 控制环境维度
        二 风险评估维度
        三 控制活动维度
        四 信息与沟通维度
        五 监督维度
    第三节 B事务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风险评估制度缺失
        二 员工流动性较大
        三 监管流程不规范
        四 审计质量效果不佳
第三章 内控风险评价及预警机制优化
    第一节 风险评估因素分析
        一 专业胜任能力
        二 成本效益
        三 客户风险
    第二节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 建立风险值指标体系
        二 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三 综合评价
    第三节 建立预警机制
        一 根据业务流程系统开展控制活动
        二 业务实施监控措施优化
        三 员工流动性控制优化
第四章 审计监管机制优化
    第一节 审计流程优化
        一 业务承接优化
        二 业务计划流程优化
        三 完善审计监管流程
    第二节 严格实施项目质量三级复核
        一 提高审计质量是第一生命线
        二 完善三级复核机制
        三 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
    第三节 建立沟通和反馈机制
        一 加强信息与沟通
        二 内部控制评价流程优化
第五章 B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人员保障
        一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二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三 制定合理的晋升机制
    第二节 制度保障
        一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二 完善职业道德制度建设
        三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专家打分表
附录C 专家咨询表
个人简历
致谢

(10)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案例研究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本概念界定
        一、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定义
        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方式
    第二节 审计质量及衡量标准
        一、审计质量的概念界定
        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三、审计质量的常见评价指标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深口袋理论
        二、规模化理论
        三、声誉理论
        四、准租理论
第三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概述
    第一节 合并背景分析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四次浪潮
        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分析
        一、行政动因
        二、市场动因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
第四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合并前后对比分析
    第一节 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对比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二、审计客户层面
        三、市场层面
    第三节 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总结
第五章 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合并前风险意识不足
    第二节 合并后一体化管理难度重重,管理难度加大
        一、人力资源整合效果不佳
        二、行政管理效率较低
        三、内部对审计质量考核力度不足
    第三节 新旧客户管理对接不善
        一、老客户流失严重
        二、新顾客承接标准降低
    第四节 缺乏合理审计收费标准
        一、低价抢占市场情况较为常见
        二、相关部门对收费监管力度不足
第六章 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的建议
    第一节 事务所自身角度
        一、重视合并前的市场调研
        二、提高一体化水平,提升内部对审计质量的管理水平
        三、优化对客户资源的整合策略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二节 审计客户角度
        一、提高审计材料的准确性
        二、合理行使其市场监督权力
        三、理性选择审计委托单位
    第三节 相关部门角度
        一、促进事务所合并良性发展和质量优化
        二、加强合并前后对审计质量的控制监督力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下的CPTPP走向及其会计对策[J]. 冯巧根. 财会通讯, 2021(23)
  • [2]会计服务开放、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D]. 赵小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李爽馨. 河北经贸大学, 2021
  • [4]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境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D]. 王一超.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6]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D]. 彭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竞争政策对香港-内地服务业一体化的影响[D]. 罗莉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8]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钱蒙蒙.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9]B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苏青. 郑州大学, 2020(03)
  • [10]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 王可.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