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栖研究概况

海洋底栖研究概况

一、海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史本泽[1](2016)在《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底栖环境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类群,在海洋底栖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线虫作为小型底栖生物的主要成员,具有极高的丰度和多样性,通常占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60%–90%以上。线虫是目前动物界中分类最为困难也是研究最欠缺的少数几个类群之一,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更是十分欠缺。我国的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大多集中于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的研究明显偏少,对于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则几乎空白;对海洋线虫的分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线虫仍然未知并亟待发现。线虫形态分类存在着天然的困难,鉴定过程费时费力,DNA Barcoding提供了实用、简便而又准确的途径。探索一种适合的固定方法来满足单条海洋线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子信息的完全匹配,为后续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2012年12月在位于南海的东寨港红树林潮间带采集的4个站位、2013年11月–2014年8月分4个季节在位于东海的南麂列岛潮间带采集的48个站位、2012年7–8月在东海陆架水深约30–104 m海域采集的16个站位、2014年4月在冲绳海槽水深约1500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和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西太平洋雅浦海山区周边水深4042 m和4566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共计72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含线虫)样品,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及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利用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的藻类附着线虫,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保存、提取和测序结果的影响。对所涉的海洋线虫新种进行了分类描述,对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进行了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海洋线虫DNA提取实验方法的探索,为将来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如下三部分:1.海洋线虫分类在东海和南海以及西太深海海域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02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14属。建立线虫3新属,并描述10新种和2新组合。似毛线虫Parachaetonema gen.nov.属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具分节的唇刚毛,长沟形化感器具横纹,约13个肛前附器,单后卵巢,雌孔位于体长的约26.5%处;异八齿线虫属Paroctonchu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口腔约有30个齿,左亚腹齿最大,无德曼氏系统,具两排各10个肛前附器;拟共齿线虫属Parasynodontoide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化感器环形,具2根很长的亚头刚毛位于口腔基部的体侧,口腔无齿,双卵巢,具德曼氏系统,双精巢,交合刺弓形具骨突,两个背尾向引带突。新种和新组合名录如下:多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hirsutum Shi&Xu,2016长尾尖刺线虫Epacanthion longicaudatum Shi&Xu,2016簇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fasciculatum Shi&Xu,2016疏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sparsisetae Shi&Xu,2016多乳突似毛线虫(新属、新种)Parachaetonema multipapillata gen.nov.,sp.nov.南麂异八齿线虫(新属、新种)Paroctonchus nanjiensis gen.nov.,sp.nov.大伽马线虫(新种)Gammanema magnum sp.nov.多齿共齿线虫(新种)Synonchium multidentis sp.nov.波形螺旋球咽线虫(新种)Spirobolbolaimus undulatus sp.nov.德曼氏拟共齿线虫(新属、新种)Parasynodontoides demani gen.nov.,sp.nov.梳尾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pecticauda(Murphy,1966)comb.nov.螺旋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spirifer(Warwick,1970)comb.nov.2.小型底栖生物生态通过对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海洋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探讨了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特点及其驱动因素。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寨港红树林泥质潮间带(1711 ind/10 cm2)高于南麂列岛潮间带(731 ind/10cm2),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海陆架海域泥沙质底中(1203 ind/10 cm2)远高于深海的4个站位,并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数量剧减,其中冲绳海槽的丰度为304ind/10 cm2,而雅浦海山区深海的丰度仅为121 ind/10 cm2。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具有相似的趋势。所涉的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底质、有机质含量和水深的影响。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所涉生境中优势度最高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线虫在深海占比最高(约94.5%–96%),东寨港红树林(91.3%)和东海陆架海域(94.1%)次之,南麂列岛保护区最低(62%)。潮间带线虫桡足类比值(N/C)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的沉积环境比较清洁,南麂列岛火焜岙沙滩受到轻度的有机质污染,南麂列岛国姓岙泥滩和东寨港红树林三江的沉积环境受到较重的有机质污染,与其现况相符。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生物多样性指数(H’)对沉积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在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与N/C值的指示结果不一致。3.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探索乙醇-甘油溶液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固定效果均较好,能可靠地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形态鉴定相结合从而获得匹配的形态分类数据和基因序列数据,是潜在的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的固定方法。主要创新点:本论文涉及了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通过对东海和南海的线虫群落的细致分析,发现并描述线虫3个新属、10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补充完善了我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数据,填补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深海小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先行基础;初步探索了在准备鉴定海洋线虫形态特征条件下的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初步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2](2019)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李洋[3](2015)在《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草床生态系统是一种多样性极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草床及其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研究,可以更好认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对海草床的环境质量的评估提供依据。本文于2013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12月(冬)分别对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陵水新村湾海草床、文昌高隆湾海草床海区的海草床及其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了解两地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底栖生物种类构成;比较分析不同季度、不同海区、不同种类的海草生境对于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栖息密度以及其多样性影响;分析不同海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海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聚类分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对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扰动情况进行分析。为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的生态开发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共调查鉴定出海草种类7种,分别是丝粉藻、齿叶丝粉藻、二药藻、海菖蒲、泰来藻、喜盐草、小喜盐草。其中陵水新村6种,文昌高隆湾5种。调查海区内存在不同种类海草混生现象。2、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共调查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59种,其中双壳类、腹足类、甲壳类的生物种类较多。其中陵水新村湾鉴定出42种,文昌高隆湾鉴定出35种,两地共有种类数较多。3、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01.90g/m2、174.37g/m2。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栖息度为518.38ind/m2、413.16ind/m2。两地的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栖息度均表现出夏、秋两季较高春、冬两季较低的现象,并出现由海草床区域向外递减的趋势。4、通过对两地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可以得出相同海草生境下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具有相似性。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相同种类海草生境中,二药藻、海菖蒲、泰来藻、喜盐草4个海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尤其相似。5、通过对两地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数据的分析得出:陵水新村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83,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4群落丰富度指数d为3.07;文昌高隆湾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数H’为2.87,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5,较评价标准较低,群落丰富度指数d为2.75。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与海草的种类有关。6、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分布、生物量、栖息度和多样性指数受到地区、海草种类因素的综合影响。7、海南陵水新村湾、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丰度/生物量(ABC曲线)曲线表明,齿叶丝粉藻生境、二药藻生境、海菖蒲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状况扰动系数较小;丝粉藻生境、泰来藻生境和喜盐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状况受到轻微扰动;小喜盐草生境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状况受到较大扰动。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的情况与海草的生长状况相关,小喜盐草较多生长于海草分布的边缘地带,且较为稀疏,其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也相对较低。

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于子山[4](2017)在《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16年希腊第16届国际小型底栖生物会议资料及我国已有的信息,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的分类学、入侵植物种对线虫群落的影响、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摄食生态学、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环境检测、海洋线虫的分子生物学与系统演化、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型以及人才培养。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徐奎栋[5](2011)在《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微型底栖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沉积物中及表面的所有单细胞原核和真核微型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藻及原生动物等光合自养和异养的类群。与水体相比,海洋底栖生境孕育了形态和功能多样性更高的微型生物,在陆架浅海单位体积沉积物中其丰度较之水体中同类生物高一至几个数量级,而深海则孕育着特殊进化环境下新奇多样且数量庞大的微型底栖生物,是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迄今对于微型生物是全球性还是限定性分布一直存在争议,对其解答受到分类研究欠缺及采样不足的制约。分子生物学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无法得出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侧重于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分子多样性,较为显著的进展体现在原核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及底栖真核微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对于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的多样性研究则相较滞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海洋微型底栖生物各主要类群的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类群在全球的潜在物种多样性,并就我国未来加强海洋微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构成、分布与变动及驱动变化的因子以及底栖微食物网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代仁海[6](2012)在《黄东海底栖纤毛虫多样性及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文中指出海洋微型底栖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蓝细菌、硅藻、鞭毛虫、阿米巴变形虫以及纤毛虫。其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碎屑、进行初级生产、在营养级间传递物质和能量等,是底栖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获得微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种类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的基础信息,并分析以上参数与环境因子及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理解、认识并评价微型底栖生物生态功能的前提条件。底栖纤毛虫是微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类群,已有研究显示底栖纤毛虫数量大、多样性高、功能复杂,其在调控细菌及藻类初级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底栖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于方法学的限制,涉及微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工作一直较少,致使这一领域远落后于微小型浮游生物的生态学研究。有关底栖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河口、潮间带及近岸浅水区域,对陆架海少有涉及。本论文基于2009年春季末期及秋季末期两个航次所获得的大量黄海及东海微型底栖生物样品,进行了底栖纤毛虫多样性及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的研究,探索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了海洋底栖细菌的计数,结合底层水温度、盐度、水深、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及中值粒径等理化因子,探讨了环境对黄海及长江口及东海微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的影响。对2009年春季长江口及东海38个站位底栖细菌的流式细胞仪计数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东海底栖异养细菌的丰度在表层0–2cm沉积物中平均为0.95±0.55108cells cm–3,次表层2–5cm平均为0.90±0.50108cells cm–3;表层0–2cm的生物量平均为4.19±2.43μg C cm–3,次表层2–5cm的生物量平均为3.98±2.21μg C cm–3。统计分析显示研究海域底栖异养细菌丰度及生物量在表层0–5cm内没有明显的垂直差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底栖异养细菌丰度及生物量与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揭示细菌可能对沉降的植物碎屑能够进行快速的反应,并将其作为最基本的碳源和能量来源。本研究底栖细菌丰度计数结果略低于其它海域采用荧光显微镜计数方法所获得的数据(108–109cells cm–3)。提示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底栖细菌计数的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对黄海春季航次28个站位、秋季航次33个站位,东海春季航次39个站位、秋季航次19个站位的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在两个海域春秋两个航次底栖细菌的平均丰度范围为9.1107–8.1108cells cm–3,生物量为4–35μg C cm–3;蓝细菌为1.9102–2.7106cells cm–3,生物量为1–28μg C cm–3;自养鞭毛虫为7.1105–1.4107cells cm–3,生物量为4–318μg C cm–3;异养鞭毛虫为4.7105–1.5106cells cm–3,生物量为4–35μg C cm–3;硅藻为0.9102–1.5103cells cm–3,生物量为0.02–0.37μg Ccm–3。结果显示总体上黄海底栖异养细菌、自养及异养鞭毛虫丰度要高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蓝细菌数量在海域间对比不明显,但在东海秋季数量较高;由于所研究东海海域底层水温明显高于黄海,硅藻的平均丰度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明显高于黄海。此外底栖细菌、蓝细菌在垂直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分层,而硅藻、鞭毛虫及纤毛虫在沉积物表层含量较高。由于黄东海底层环境因子相对潮间带等较为稳定,理化因子变化不明显因此单一因子对微型底栖生物影响较小,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也不尽相同。对2009年春季黄海11个站位、长江口及东海39个站位,以及秋季黄海12站位、长江口及东海18个站位的底栖纤毛虫研究共鉴定底栖纤毛虫329种/类。黄海春季航次所记录的底栖纤毛虫丰度最高,在0–8cm沉积物中平均丰度达到28±28cells cm–3,生物量达到0.08±0.09μg C cm–3;黄海秋季航次纤毛虫平均丰度为9±6cells cm–3,生物量0.02±0.01μg C cm–3;长江口及东海春季航次纤毛虫平均丰度为9±5cells cm–3,生物量为0.01±0.01μg Ccm–3;长江口及东海秋季航次纤毛虫平均丰度为13±8cells cm–3,生物量为0.01±0.01μg C cm–3。在类群构成上,前口纲(Prostomatea)纤毛虫占绝对优势:在黄海海域春季平均丰度占总量58.5%,秋季占72.7%,平均生物量在两季节均超过总量的70%;在长江口及东海前口纲纤毛虫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春季平均丰度占总量41.7%,秋季占52.6%,平均生物量春季占总量42.9%,秋季占53.6%。在垂直分布上,表层0–2cm纤毛虫平均丰度及生物量均超过总量的60%:黄海表层纤毛虫丰度占总丰度比例两季节平均值为66.5%,生物量则为74.5%;长江口这一比例分别为62.1%和63.8%。在纤毛虫食性构成上,藻食性和菌食性纤毛虫在丰度上占优势,两类群之和平均超过总丰度70%,而在生物量上则以肉食性和藻食性纤毛虫占优势,两类群之和同样平均超过总量的70%。对纤毛虫的摄食估算表明,底栖纤毛虫的摄食对底栖细菌影响甚微,但可能在控制底栖硅藻数量上有重要作用。Jaccard相似性分析表明相同海域在不同季节间、不同海域在相同季节间以及不同海域不同季节间的物种构成相似性均较低,即纤毛虫物种构成差别较为明显。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对底栖纤毛虫产生影响的环境因子随研究海域和季节的不同有所变化,未见单一环境因子起决定性作用。BIOENV分析则显示底层水温度、盐度及沉积物粒度通常会构成解释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特点的最佳组合。此外,本研究发现在黄海海域春季底层水温相对秋季略低,但却支持了明显更高的底栖纤毛虫丰度及生物量,这可能与春季明显更高的表层水温支持更高的浮游生产力有关。提示我们在研究微型底栖生物时应同时注重浮游系统对底栖环境的影响,并考虑浮游与底栖系统的耦合。分类学部分描述了泡毛虫Tunicothrix两个底栖新种即T. brachysticha和T. multinucleata,同时基于形态学及分子信息学对泡毛虫属的系统地位归属进行了探讨,确立了拟双棘虫科Parabirojimidae一新科。此外,本文对采自咸水环境的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及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建议将拟伍氏游仆虫E. parawoodruffi处理为伍氏游仆虫的晚出同物异名。这一长期以来一直应用于原生动物多个领域研究的重要种类可以忍受大幅度的盐度波动,能够适应淡水和咸水环境。

彭松耀[7](2013)在《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文中指出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学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物质和能量流动和环境监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论文从时空尺度上对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功能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演变,旨在为黄海、东海海洋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数据,进一步从底栖群落结构的变化机理中探寻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机制要素。本研究基于2000年10月、2001年3月、2003年6月、2004年1月、2011年4月和8月黄东海海域大面站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在分类多样性的层次对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群落功能的层次上分析黄东海大型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和分布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食性多样性指数、海洋生物指数和底内动物指数对黄东海生态状况进行评价;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层次上分析了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位。6个航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429种,其中多毛类最多169种,其次为甲壳动物112种,软体动物89种,棘皮动物44种,其他类群15种。与黄东海以往研究结果对比不同类群物种数差异明显,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物种数呈下降趋势,而多毛类物种数较高,处于优势地位。寡鳃齿吻沙蚕、背蚓虫、角海蛹、斑角吻沙蚕、掌鳃索沙蚕、不倒翁虫、长吻沙蚕、蜈蚣欧努菲虫、长叶索沙蚕、橄榄胡桃蛤、薄索足蛤、日本美人虾和浅水萨氏真蛇尾出现频率较高,在20%以上;其中寡鳃齿吻沙蚕、背蚓虫和橄榄胡桃蛤的优势度值均大于0.02,优势地位明显。6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在123.03—237.73ind/m2范围之间,平均生物量在11.2—29.12g/m2范围之间;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黄海冷水团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时空分布格局稳定;沿岸及河口邻近水域受径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型多毛类机会种丰度较高。各航次间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在3.14—4.43范围间波动,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在0.67-0.87范围间波动,Shannon-Wiener指数(H’)平均值在1.69—2.39范围间波动,其中2011年4月航次的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1.69)及丰富度指数平均值(3.16)最低。对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进行分析,时间尺度上2001年3月和2011年4月航次位于平均分类差异性指数95%置信区间的以外,表明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南黄海沿岸水域、长江口邻近水域和浙江沿岸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分类差异程度较低。6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别划分为4到8个聚类组,分别属于黄海冷水团群落、沿岸群落和长江口邻近海域群落。其中冷水团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浅水萨氏真蛇尾、掌鳃索沙蚕和薄索足蛤等为群落主要贡献种。沿岸和长江口邻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贫乏,背蚓虫、寡鳃齿吻沙蚕、角海蛹和独指虫等为群落主要贡献种。典型对应分析和生物环境分析表明:水深、底层水温度、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在功能摄食类群以食底泥者和肉食者为主。空间尺度上食底泥者与肉食者高丰度区多分布在南黄海沿岸水域、长江口邻近水域和浙江近岸水域,时间尺度上食底泥者和肉食者高丰度区的分布呈扩大趋势。冗余分析表明:底层水温度、盐度和水深是影响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素。运用食性多样性指数(J’FD)、海洋生物指数(AMBI)和底内动物指数(ITI)对黄东海水域生态质量和底栖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东海生态质量较低的水域主要位于黄海近岸海域及长江口邻近海域,时间尺度上长江口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受到较大的扰动,该水域生态质量状况降低,且在空间上呈放大趋势。选取2011年4月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20个优势种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1.24—2.15,生态位宽度值较高的有薄壳索足蛤、蜈蚣欧努菲虫、掌鳃索沙蚕、浅水萨氏真蛇尾、黄海刺梳鳞虫和寡节甘吻沙蚕;优势种OMI指数变化范围为0.23—4.95,Shannon-Wiener指数值较高的有拟特须虫和细弱吻沙蚕;优势种耐受指数变化范围为0.13—3.85,值较高的有深钩毛虫、寡鳃齿吻沙蚕和黄海刺梳鳞虫;优势种生态位之间的重叠值不均匀,在0—0.95之间,长叶索沙蚕和掌鳃索沙蚕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为0.95;平均边缘指数分析随机置换显著性检验表明:水深、水温、盐度、沉积物粒径、沉积物总有机碳和总氮与长吻沙蚕、细弱吻沙蚕、背蚓虫、角海蛹和浅水萨氏真蛇尾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较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过去的10年间,黄海冷水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较小,而南黄海沿岸和长江口邻近水域由于受人类活动及径流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大,群落结构趋于贫乏,物种主要由小型多毛类组成;水深、底层水温度、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首次揭示了近十年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大时空尺度上首次运用分类多样性指数描述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特征。首次运用食性多样性指数(J’FD)、海洋生物指数(AMBI)和底内动物指数(ITI)对黄东海水域生态质量和底栖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首次描述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特点。为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机理中探寻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机制要素提供详实的基础科学数据。

李新正[8](2011)在《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展望:以黄海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指出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中以胶州湾、长江口、福建和浙江沿岸等海域研究较多,其他海域还需要加强。介绍了常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包括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次级生产力、能量级等)中的研究方法,环境变化、环境污染、海洋工程建设等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并重点以黄海为例,列举了已有的主要调查项目和研究成果。我国已有的研究表明,渤海海域底栖动物区系简单,大型底栖生物共413种,种数在四个海区中最少,优势种主要是低温、广盐暖水种;年总平均生物量为19.83 g/m2,以软体动物占有绝对优势;年总平均栖息密度474个/m2,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为主要贡献类群。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共853种,优势种为狭盐性北温带种;北黄海年总平均生物量为99.66 g/m2,以棘皮动物最高;南黄海年总平均生物量为27.69 g/m2,多毛类贡献量最高;北黄海年总平均密度为2,017.40个/m2,而南黄海只有88.67个/m2差异较大;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的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远高于其他海域。南黄海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4.98 g(去灰干重)/m2,两个高生产力区位于黄海冷水团两侧。东海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1,300种,主要优势种类有45种,与黄海优势种生物之间有很大差别;东海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显著,基本趋势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东海各海域的年总平均生物量浙江海域(28.22 g/m2)>长江口海域(15.55 g/m2)>台湾海峡(8.98 g/m2);年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64个/m2,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南海大型底栖生物共发现1,661种,明显高于渤、黄、东海,部分优势种类与东海相同,与黄海、渤海差别较大;年总平均生物量为20.06 g/m2,基本趋势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为主要贡献类群;年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98个/m2,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多毛类生物为主要贡献者。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剧烈,对海洋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显得尤为急迫,而对海洋大型底栖生物长期的变化规律、变化机理、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的研究,是探究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服务功能,提出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建议,使之永续利用的基础和迫切任务。

马丽[9](2017)在《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以福建部分海湾为例》文中认为海湾具独特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海洋资源,为沿岸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健康的海湾生态系统是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海岸带开发和污染物排放等影响不断加剧,我国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日趋恶化,甚至危及到海湾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保护与修复海湾生态系统是海湾生态系统管理中重要和紧迫的一项任务。而整体性、系统性和多时空尺度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则是海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基础。我国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已开展近20年,但在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选取福建省代表性海湾(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和东山湾)为研究案例,以期提出较为系统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为海湾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直观、量化决策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构建(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基于结构-功能指标法,本论文选取了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体质量和海洋生物等18个指标建立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观权重法(层次分析法)、客观权重法(改进熵值法)及主、客观结合的权重折衷系数法计算福建代表性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权重值并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主观权重值,以海洋生物指标的总权重最大,约占60%,初级生产力、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营养水平指数、鱼卵及仔鱼密度以及生物体重金属等指标权重值较大,分别为0.1456、0.0964、0.0929、0.0884和0.0798。采用改进熵值法计算的客观权重值各海湾均不相同,但仍以海洋生物指标权重值最高,范围为0.4859-0.5526,与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海洋生物指标权重值0.5981比较接近,但有机污染指数、营养水平指数、鱼卵及仔鱼密度客观权重值所占比重偏低。采用权重折衷系数法计算的指标权重值各海湾总体均以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标权重值最高(0.0837-0.0869),其次为鱼卵及仔鱼密度指数(0.0729-0.0769)和营养水平指数(0.0685-0.0753)。此外,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机污染指数以及沉积物重金属指数指标权重值也相对较高,分别为0.0662-0.0756、0.0653-0.0738、0.0520-0.0598和0.0543-0.0608。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出了海湾生态系统的共性问题;改进熵值法计算结果总体反映出了各海湾生态系统的具体情况,但会出现部分指标权重值与各海湾实际环境状况不符现象。选用上述两者结合的的权重折衷系数法计算结果与各海湾主要环境问题和生态特征基本吻合,可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2)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标准值赋值水环境化学指标标准值参考现行标准和相关参考文献确定。海洋生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的基准值(等级优和良的边界值)确定利用历史与现状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方法,并结合参考文献和专家判断确定;海洋生物数量(密度)分级的基准值(等级优和良或差和劣的边界值)确定主要以历史与现状数据统计平均值为参考值,并结合参考文献确定。福建主要海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的基准值(等级优和良的边界值)分别为3.5、3.2和4.2。各评价指标标准分为5级,分别为1级(优)、2级(良)、3级(中)、4级(差)、5级(劣)。(3)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通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准则参数a和距离参数p四种不同组合下的综合相对隶属度模型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采用级别特征值H表示,将H值计算结果作为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级判别依据,细分为8个等级。2、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案例研究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福建省代表性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可信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和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级别特征值 H 均值分别为 3.11±0.11、3.03±0.15、3.05±0.12,3.13±0.14 和 2.55±0.12。除东山湾海湾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为“中偏良”外,其余4个海湾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均为“中偏差”。(2)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级别特征值H值分布: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东山湾分别为 2.93-3.25、2.79-3.22、2.88-3.29、2.79-3.23 和 2.33-2.74。H值分布特征与各海湾有机污染指数值和营养水平指数值分布趋势基本相似:总体呈湾顶至湾口或近岸至离岸海域降低趋势特点。径流入海区、陆源排污口区、港口区及养殖区等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一般劣于其他海域,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H值在3.01-3.29,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均为“中偏差”;东山H值在2.49-2.74之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均为“中偏良”。“红树林海洋保护区”、“珊瑚海洋保护区”、“大黄鱼海洋保护区”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较优,H值在2.33-2.88,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为“中偏良”或“良偏中”。(3)对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指数值大于3.5)的主要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沙埕港为:有机污染指数(5.00)、营养水平指数(5.00)、初级生产力(4.90)、底栖生物生物量(4.81)、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3.88)、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3.59)和鱼卵及仔鱼密度(3.57)7个指标;三沙湾为:有机污染指数(4.77)、初级生产力(4.68)、浮游动物生物量(4.64)、营养水平指数(4.54)、底栖生物生物量(3.78)以及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3.61)6个指标;罗源湾为:有机污染指数(5.00)、营养水平指数(4.17)、生物体重金属指数(4.17)以及浮游动物生物量(4.01)4个指标;泉州湾为:鱼卵及仔鱼密度(4.98)、有机污染指数(4.61)、底栖生物生物量(4.23)、营养水平指数(4.13)以及初级生产力(4.09)5个指标;东山湾为:鱼卵及仔鱼密度(4.01)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3.57)2个指标。(4)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在准则参数a和距离参数p三种不同组合下的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均稳定在一个较小变化范围内,总体在一个评价等级内,海湾态系统健康评价级别特征值H变化范围为沙埕港0.13-0.34、三沙湾0.10-0.33、罗源湾0.07-0.23、泉州湾0.15-0.28以及东山湾0.33-0.5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评估模型所得评价结果基本是一致的,但可变模糊评价模型所得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合理。

黄勇[10](2005)在《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2003年1月在南黄海鳀鱼越冬场22个站位所采集的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对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的环境、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YT)和粉砂质粘土(TY)为主,沉积物的粒级和组分影响着沉积物中有机质和叶绿素a的含量和分布。在南黄海沉积物表层(0-2cm)和次表层(2-5cm)中,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是0.399±0.179mg/kg和0.211±0.141mg/kg。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609±0.812mg/kg和0.959±0.581mg/kg。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是一致的,表明两者是同源的,即两者均由底栖藻类和由浮游藻类沉降而来。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5%±1.12%。对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有机质、含水量和黏土含量进行的Spearman’s相关分析表明,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 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Nematoda)、底栖桡足类(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介形类(Ostracoda)、双壳类(Bivalvia)、腹足类(Gastropoda)、腹毛虫(Gastrotricha)、动吻(Kinorhyncha)、涡虫(Turbellaria)、蛇尾(Ophiuroidea)螨类(Halacarida)、水螅虫(Hydrozoa)、端足类(Amphipoda)、异足类(Tanaidacea)和涟虫(Cumacea)等15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954±289ind/10cm2,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为831±247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87.1%。底栖桡足类居第二位,丰度为42±27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4.4%。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是1054.2±491.0μg dwt/10cm2和9487.8±4415.0μg dwt/10cm2·a。文中对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与国内外其它海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的数值与国内其它海域的数值接近,处在同一个数量级。

二、海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
        1.1.1 小型底栖生物简介
        1.1.2 小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
        1.1.3 我国小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现状
        1.1.4 小型底栖生物取样方法的研究
    1.2 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1.2.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简介
        1.2.2 海洋线虫的基本特征
        1.2.3 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1.2.4 我国海洋线虫分类研究现状
    1.3 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1.3.1 DNA固定方法的研究
        1.3.2 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1.4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海洋线虫的分类
    2.1 研究方法
    2.2 尖刺线虫属4新种
    2.3 多乳突似毛线虫 (新属、新种)
    2.4 南麂异八齿线虫 (新属、新种)
    2.5 大伽马线虫 (新种) 和多齿共齿线虫 (新种)
    2.6 波形螺旋化感球咽线虫 (新种) 和皮咽属二新组合
    2.7 德曼氏拟共齿线虫 (新属、新种)
第三章 不同海洋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1 南麂列岛保护区潮间带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1.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1.2 南麂列岛保护区潮间带的沉积环境
        3.1.3 秋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4 冬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5 春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6 夏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7 南麂列岛保护区软相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3.1.8 讨论
    3.2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2.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2.2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沉积环境
        3.2.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2.4 讨论
    3.3 东海陆架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3.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3.2 东海陆架海域的沉积环境
        3.3.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3.4 讨论
    3.4 深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4.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4.2 沉积环境
        3.4.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4.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的DNA提取方法
    4.1 实验目的和意义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海洋线虫固定方法
        4.2.2 海洋线虫形态鉴定
        4.2.3 海洋线虫DNA提取、基因扩增和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1.1 海洋线虫的分类
        5.1.2 不同海洋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5.1.3 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的DNA提取方法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概述
        1.1.1 海洋底栖生物简介
        1.1.2 海洋底栖生物定量研究
        1.1.3 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的研究
        1.1.4 海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1.2 海南岛海草床及其海草种类的研究
        1.2.1 海草生境特点及研究进展
        1.2.2 海草种类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采样区概况及站点设置
    2.1 海南新村、高隆湾海草床介绍
    2.2 影响海草生长的因素
    2.3 海南陵水新村海草床采样样点设置
    2.4 海南文昌高隆湾样点设置
    2.5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水文环境的测定
        2.5.1 海南陵水新村湾水质测定
        2.5.2 海南文昌高隆湾水质测定
第三章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种类的研究
    3.1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生态群落调查方法
    3.2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种类及分布情况
    3.3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海草植物群落特征
        3.3.1 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生物量、密度
        3.3.3 不同种类海草混生现象
第四章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的研究
    4.1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方法
        4.1.1 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1.2 海草床底栖生物生物量及栖息度
        4.1.3 海草床底栖生物优势种
        4.1.4 海草床底栖生物相对重要性指标
    4.2 陵水新村海草床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4.2.1 陵水新村海草床底栖生物种类组成
        4.2.2 陵水新村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时空分布
        4.2.3 陵水新村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时空分布
    4.3 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4.3.1 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底大型栖生物种类组成
        4.3.2 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时空分布
        4.3.3 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时空分布
    4.4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种名录
    4.5 讨论
第五章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群落结构分析
        5.1.2 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5.2 海南陵水新村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2.1 海南陵水新村不同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
        5.2.2 海南陵水新村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聚类
    5.3 海南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5.3.1 海南文昌高隆湾不同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
        5.3.2 海南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聚类高隆湾
        5.3.3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
    5.4 讨论
第六章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分析
    6.1 多样性分析方法
        6.1.1 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单变量分析
        6.1.2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6.2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底栖生物群落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分析H’
    6.3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底栖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d
    6.4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种类均匀度指数J
    6.5 海南陵水新村、文昌高隆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
    6.6 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1 19世纪中至20世纪50年代末, 是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起步阶段 (Higgins et al, 1988;Giere, 2009)
    1.2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 是描述生态学和实验生态学起步阶段
    1.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是功能生态学阶段
    1.4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阶段
2 我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现状
    2.1 启动和准备阶段
    2.2描述生态学阶段——由“中-美”合作带动的大、小型底栖动物同步观测、取样和研究阶段
    2.3 多学科交叉的海洋生态动力学阶段
    2.4 开启全国性调查——向实验生态和功能生态迈进的阶段
3 主要进展
    3.1 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研究
        3.1.1 三次海洋调查规范修改编写 (1973—1975年, 1986—1988年, 2005—2007年)
        3.1.2 小型底栖生物群落集群分布的测定和微尺度 (cm级) 的发现, 为陆架浅海取样设计提供了依据
        3.1.3 不同内径取样管取样效率及重复芯样计数变异性的测定
        3.1.4 小型底栖动物样品分选方法探索
    3.2 主要类群的分类学研究
        3.2.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free-living
        3.2.2 底栖猛水蚤桡足类
        3.2.3 其他门类
    3.3 丰度和生物量分布
        3.3.1 浅海陆架
        3.3.2 陆坡和深海
        3.3.3 局域尺度分析——物理扰动与生物扰动的交替出现
        3.3.4 潮间带线虫大尺度空间分布的研究
        3.3.5 岩礁附植小型底栖动物
        3.3.6 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
        3.3.7渤海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的十年际变化
    3.4 植物种入侵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3.5 底栖生物的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
        3.5.1 概述
        3.5.2粒径谱与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
    3.6 摄食生态学
        3.6.1 小型底栖动物对底栖硅藻的摄食
        3.6.2 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摄食实验
    3.7 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的研究
        3.7.1 海洋线虫
        3.7.2 底栖猛水蚤
    3.8 环境监测
        3.8.1 自然种群和群落指示种对环境扰动的响应
        3.8.2 线虫与底栖猛水蚤桡足类密度比值 (N/C)
        3.8.3 线虫群落结构对扰动的响应
        3.8.4 对浒苔大量暴发的监测
        3.8.5 海洋线虫群落对台风的即时响应
        3.8.6 实验生态与野外试验
    3.9 国内小型底栖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3.9.1 岩礁附藻线虫的分子生物学多样性及系统演化
        3.9.2 中国海洋线虫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
    3.10 海洋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式
    3.11 高层次人才培养
4 展望——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4.1 海洋底栖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2 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的考虑
    4.3 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 (Ch Ess)
    4.4 加强小型底栖生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4.5 探讨分选程序的自动化和分类鉴定的智能化
    4.6 加快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4.7 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
    4.8 重视科普教育和公益宣传

(5)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生态功能
3 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热点与争议
    3.1 全球性分布还是限定性地理分布
    3.2 分类学证据和不足
    3.3 分布模式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4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4.1 海洋底栖原核微生物
        4.1.1 基于培养技术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4.1.2 基于分子技术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4.1.3 深海的微生物多样性
        4.1.4 我国海洋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4.2 海洋底栖真核微藻
        4.2.1 海洋底栖硅藻
        4.2.2 海洋底栖色素型鞭毛虫/腰鞭毛虫
    4.3 海洋底栖原生动物
        4.3.1 原生动物的形态和功能多样性
        4.3.2 海洋底栖纤毛虫
        4.3.3 海洋底栖异养鞭毛虫/腰鞭毛虫
        4.3.4 海洋底栖肉足虫/有孔虫
5 我国《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的编制及研究进展
6 结语

(6)黄东海底栖纤毛虫多样性及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型底栖生物的定义
    1.2 微型底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微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底栖纤毛虫分类学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海域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荧光显微镜计数底栖细菌、鞭毛虫及硅藻
    2.3 流式细胞仪计数底栖细菌
    2.4 Ludox-QPS 方法计数底栖纤毛虫、鞭毛虫和硅藻
    2.5 纤毛虫分类研究中用到的观察与染色方法
    2.6 生物体积与生物量计算
    2.7 纤毛虫的摄食类型
    2.8 环境因子的测定
    2.9 数据分析
3 流式细胞仪计数长江口及东海底栖细菌
    3.1 引言
    3.2 长江口及东海环境特征
    3.3 底栖细菌的数量与分布特点
    3.4 底栖细菌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5 讨论
        3.5.1 长江口及东海底栖细菌的数量
        3.5.2 流式细胞仪分析底栖细菌的优缺点与可行性
    3.6 小结
4 黄东海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
    4.1 引言
    4.2 黄海春季微型底栖生物
        4.2.1 环境因子
        4.2.2 微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分布
        4.2.3 微型底栖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4.3 黄海秋季微型底栖生物
        4.3.1 环境因子
        4.3.2 微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分布
        4.3.3 微型底栖生物各类群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4.4 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微型底栖生物
        4.4.1 环境因子
        4.4.2 微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分布
        4.4.3 微型底栖生物各类群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4.5 长江口及东海秋季微型底栖生物
        4.5.1 环境因子
        4.5.2 微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分布
        4.5.3 微型底栖生物各类群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4.6 讨论
        4.6.1 黄东海微型底栖生物在海域和季节间比较
        4.6.2 微型底栖生物各类群的相对重要性
        4.6.3 环境因子对微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4.7 小结
5 黄东海底栖纤毛虫的多样性及生态特点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3.1 环境因子
        5.3.2 春季黄海底栖纤毛虫
        5.3.3 秋季黄海底栖纤毛虫
        5.3.4 春季长江口及东海底栖纤毛虫
        5.3.5 秋季长江口及东海底栖纤毛虫
        5.3.6 不同海域及季节间纤毛虫构成的相似性
    5.4 讨论
        5.4.1 底栖纤毛虫的丰度与生物量
        5.4.2 黄海与东海底栖纤毛虫的比较及季节变化
        5.4.3 底栖纤毛虫的食性及其摄食作用
        5.4.4 底栖纤毛虫研究的方法学
        5.4.5 研究中的问题
    5.5 小结
6 拟双棘虫科的确立与伍氏游仆虫的再研究
    6.1 引言
    6.2 短毛泡毛虫与多核泡毛虫的分类学以及拟双棘虫科的确立
        6.2.1 短毛泡毛虫 Tunicothrix brachysticha Dai & Xu, 2011
        6.2.2 多核泡毛虫 Tunicothrix multinucleata Dai & Xu, 2011
        6.2.3 泡毛虫属种间关系、系统地位及拟双棘虫科的确立
    6.3 淡水及咸水伍氏游仆虫再研究
        6.3.1 伍氏游仆虫莆田种群的形态学
        6.3.2 伍氏游仆虫种群间系统关系分析
        6.3.3 伍氏游仆虫的分布与盐度耐受能力
        6.3.4 讨论
参考文献
纤毛虫种名录 Ciliate species list
底栖纤毛虫图版
底栖鞭毛虫及硅藻图版
微型底栖生物荧光显微照片图版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7)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生态系统的价值和服务功能
    1.2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评价
    1.3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
    1.4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的概念和生态重要性
    1.5 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1.6 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
    1.7 国外研究进展
    1.8 国内研究进展
    1.9 黄、东海概况
    1.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区域和时间
    2.2 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分析
    2.3 数据分析
    2.4 环境因子
第三章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3.1 结果
        3.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3.1.2 2001 年 3 月航次
        3.1.3 2003 年 6 月航次
        3.1.4 2004 年 1 月航次
        3.1.5 2011 年 4 月航次
        3.1.6 2011 年 8 月航次
        3.1.7 各航次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空间分布
    3.2 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4.1 结果
        4.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4.1.2 2001 年 3 月航次
        4.1.3 2003 年 6 月航次
        4.1.4 2004 年 1 月航次
        4.1.5 2011 年 4 月航次
        4.1.6 2011 年 8 月航次
    4.2 讨论
第五章 丰度和生物量
    5.1 结果
        5.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5.1.2 2001 年 3 月航次
        5.1.3 2003 年 6 月航次
        5.1.4 2004 年 1 月航次
        5.1.5 2011 年 4 月航次
        5.1.6 2011 年 8 月航次
    5.2 讨论
第六章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6.1 结果
        6.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6.1.2 2001 年 3 月航次
        6.1.3 2003 年 6 月航次
        6.1.4 2004 年 1 月航次
        6.1.5 2011 年 4 月航次
        6.1.6 2011 年 8 月航次
        6.1.7 航次间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
        6.1.8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6.2 讨论
第七章 大型底栖动物的分类多样性
    7.1 材料和方法
    7.2 结果
        7.2.1 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分类差异性指数及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析
        7.2.2 分类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7.3 讨论
第八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8.1 结果
        8.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8.1.2 2001 年 3 月航次
        8.1.3 2003 年 6 月航次
        8.1.4 2004 年 1 月航次
        8.1.5 2011 年 4 月航次
        8.1.6 2011 年 8 月航次
        8.1.7 各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分布
        8.1.8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8.2 讨论
第九章 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
    9.1 结果
        9.1.1 2000 年 10 月航次
        9.1.2 2001 年 3 月航次
        9.1.3 2003 年 6 月航次
        9.1.4 2004 年 1 月航次
        9.1.5 2011 年 4 月航次
        9.1.6 2011 年 8 月航次
        9.1.7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2 讨论
第十章 基于功能摄食类群不同参数对黄东海生态系统的评价
    10.1 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参数
    10.2 结果
        10.2.1 2000 年 10 月航次
        10.2.2 2001 年 3 月航次
        10.2.3 2003 年 6 月航次
        10.2.4 2004 年 1 月航次
        10.2.5 2011 年 4 月航次
        10.2.6 2011 年 8 月航次
        10.2.7 各项生态参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0.3 讨论
第十一章 南黄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数据分析处理
        11.1.2 底栖生物群落位置及优势种功能群类型的划分
    11.2 结果
        11.2.1 种类组成
        11.2.2 不同类型优势种功能群相对丰度空间分布
        11.2.3 优势种的生态位
        11.2.4 优势种的重叠值
        11.2.5 物种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度排序
    11.3 讨论
        11.3.1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空间分布
        11.3.2 优势种生态位、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
        11.3.3 物种聚类和排序
参考文献
文章撰写及发表状况
致谢
附录

(9)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以福建部分海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区域选择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2.1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
        2.1.1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与内涵
        2.1.2 小结
    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2.2.1 生态系统健康度量研究
        2.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2.2.3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模型研究
        2.2.4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权重值确定研究
    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实践
    2.4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2.4.1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与内涵
        2.4.2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2.4.3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
        2.4.4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实践
        2.4.5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选取
    3.3 指标权重方法
        3.3.1 指标权重值确定方法的选择
        3.3.2 指标权重值确定
    3.4 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
        3.4.1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3.4.2 本论文评价指标标准确定方法的选择
    3.5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
        3.5.1 模糊集合
        3.5.2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3.5.3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验证
第四章 研究海湾的自然概况
    4.1 自然环境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海湾气候类型及特征
        4.1.3 海洋水文动力条件
        4.1.4 海湾环境状况
        4.1.5 海湾生态属性
    4.2 社会经济概况
        4.2.1 各海湾沿岸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4.2.2 各海湾经济发展
第五章 福建部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数据收集与来源
        5.1.1 现状数据来源
        5.1.2 历史数据来源
        5.1.3 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调查站位
        5.1.4 研究海湾调查与监测内容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1 主观权重值确定
        5.2.2 客观权重值确定
        5.2.3 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
    5.3 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5.3.1 环境化学指标标准值确定
        5.3.2 海洋生物指标标准值确定
    5.4 研究海湾海洋环境污染状况评价
        5.4.1 研究海湾水质污染现状
        5.4.2 研究海湾沉积物污染状况评价
    5.5 基于可变模糊模型的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5.5.1 构建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5.5.2 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级别特征值分布
        5.5.3 研究海湾评价指标健康指数值分布
        5.5.4 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5.6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验证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6.1 可变模糊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比较
    6.2 指标权重确定合理性分析
    6.3 指标因子影响度分析
    6.4 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级别特征值分布特征分析
    6.5 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
    6.6 海湾生态系统管理对策建议
        6.6.1 加强海湾有机污染入海控制
        6.6.2 积极开展海湾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6.6.3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构建
        7.1.2 福建主要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1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
        1.1 前言
        1.2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
        1.2.2 国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
        2.1 前言
        2.2 国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
        2.3 国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
    3 底栖生物粒径谱
        3.1 粒径谱的概念和特征
        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3 粒径谱研究的意义
    4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海域、材料和方法
    1 研究海域
    2 取样方法
    3 样品分选和记数
    4 线虫的封片和测量
    5 沉积环境因子的测定
    6 统计分析和检验
        6.1 多变量分析与检验
        6.2 联系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6.3 群落多样性分析
        6.4 分布/图形分析
第三章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和海洋线虫生态学的研究
    1 沉积环境因子的分析
        1.1 结果
        1.1.1 水深与水温的变化趋势
        1.1.2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类型
        1.1.3 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有机质和含水量的分布
        1.2 各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1.3 结论
    2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2.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
        2.1.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丰度
        2.1.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生产量
        2.2 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
        2.2.1 垂直分布
        2.2.2 水平分布
        2.3 讨论
        2.3.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2.3.2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2.3.3 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的比较
        2.3.4 线虫与桡足类数量的比值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2.4 结论
    3 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3.1 线虫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
        3.2 线虫的空间分布
        3.2.1 垂直分布
        3.2.2 水平分布
        3.3 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
        3.4 线虫群落的年龄结构及性比
        3.5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3.5.1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
        3.5.2 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3.6 线虫群落的结构分析
        3.7 讨论
        3.7.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7.2 南黄海海洋线虫个体干重的估算
        3.8 结论
第四章 南黄海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结构
        2.1.1 Sheldon型生物粒径谱
        2.1.2 生物量粒径谱
        2.1.3 正态化生物粒径谱
        2.2 粒径谱的应用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南黄海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
    1 前言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
    3 我国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现状
    4 中国目前已公开发表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名录
    5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
    6 南黄海海洋线虫种名录
    7 海洋线虫新属和新种的研究
    8 Descriptinns of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
        8.1 Introduction
        8.2 Material and methods
        8.3 New genus description
        8.4 New species descriptions
参考文献
附录(南黄海线虫种名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海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史本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8)
  • [2]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J].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 海洋学报, 2019(10)
  • [3]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研究[D]. 李洋. 海南大学, 2015(09)
  • [4]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J]. 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于子山. 海洋与湖沼, 2017(04)
  • [5]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徐奎栋. 生物多样性, 2011(06)
  • [6]黄东海底栖纤毛虫多样性及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D]. 代仁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0)
  • [7]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D]. 彭松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 [8]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展望:以黄海为例[J]. 李新正. 生物多样性, 2011(06)
  • [9]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以福建部分海湾为例[D]. 马丽. 厦门大学, 2017(01)
  • [10]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D]. 黄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海洋底栖研究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