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本类型对增强型恢复系生育力和恢复程度的影响

亲本类型对增强型恢复系生育力和恢复程度的影响

一、亲本类型对提型恢复系自身育性及其恢复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谢留杰,潘晓飚,段敏,黄善军[1](2015)在《水稻粳型不育系研究进展与选育策略》文中认为回顾粳稻不育系的研究历史,从新胞质源的利用、不育系选育方法创新及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3个方面综述研究现状,并指出粳稻不育系存在制种产量和纯度不高、配制组合外观品质差、生态适应性不高、结实率低等问题。据此建议今后应当以早花时、柱头外露等性状为目标,提升粳稻不育系制种产量;同步选育优质不育系和优质恢复系,提升杂交组合的品质;加强早熟型感光性弱的粳稻不育系研究,增强其配制组合的生态适应性;开展高效株型育种,配套栽培技术,提高杂交组合结实率。

牛娜[2](2012)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像玉米、水稻等作物一样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其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主要是利用小麦雄性不育来实现杂种优势,而小麦雄性不育又分为遗传型雄性不育(核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光温敏不育)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化杀剂诱导不育等)。大量研究表明每种途径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缺点,相对来讲,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和化杀途径是两条较有生产潜力的途径。黏类(黏型、偏型和二角型等一些易保持、易恢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最大特性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单一,不育性彻底,易恢复性高;但与CHA(化杀诱导雄性不育)途径相比,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又因受限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约配制强优势组合的几率较低。本研究以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在对其育性进行分子细胞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原有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局限性,拓宽其新的不育-恢复基因源,然后将CHA途径的优点与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途径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途径的优点,以建拓出一套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三系杂交小麦能早日进入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黏类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中期Ⅰ部分染色体配对异常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核质互作的结果;中期Ⅰ单价体细胞频率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呈显着正相关;K、Ven、B型异源细胞质对杂种F1育性恢复性无显着相关性;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育性恢复性呈负相关,中、后期染色体变异有降低杂种F1育性的作用。2.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结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2)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在四个结实性状上,具有正向显着或极显着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3)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4)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5)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表现比较稳定。3.对几类不同来源的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基因载体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并对其育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根尖体细胞随体鉴定和APAGE电泳筛选出SP4,莫迦小麦两种黏类小麦雄性不育载体,其为非1BL/1RS类型,其它不育载体均属于1BL/1RS类型;(2)选择不同来源的不育基因载体培育成的新型黏型、偏型不育类型进行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非1BL/1RS类型SP4、莫迦两种不育载体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有一定差异,且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莫迦不育类型育性恢复性要高于SP4类型,在实际应用上应加以重视;(3)供试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其不育性是在整个配子发育过程中连续产生的。4.采用SDS-PAGE和A-PAGE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及回交转育后代的特定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SDS-PAGE分析鉴定出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不具有43和40kD谱带,为非1BL/1RS核型;(2)A-PAGE技术对部分亲本材料鉴定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则不含GldlB3位点,为非1BL/1RS核型,其余为1BL/1RS核型;(3)A-PAGE技术对部分采用1BL/1RS易位系转育不育系后的保持系后代材料进行鉴定,显示出大部分转育后代含有GldlB3醇溶蛋白标记位点,为1BL/1RS易位系;5.对杂交小麦化杀强优势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五号亲本遗传背景进行鉴定,发现西杂一号两个亲本均为1BL/1RS类型,西杂五号两个亲本均为非1BL/1RS类型,针对不同核型,专门设计了1BL/1RS类型和非1BL/1RS类型化杀强优势组合定向转化三系强优势组合各自保持系、不育系及恢复系转育体系与程序。6.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一号的母本西农Fp1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并同时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将西杂一号的父本Mp1转育为具有R5253、R5383的1BRfv1的恢复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结合传统的根尖随体鉴定技术对1BL/1RS易位纯合体和易位杂合体鉴定的技术体系。7.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五号的母本西农Fp2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在转育过程中,建立了SDS-PAGE和A-PAGE鉴定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方法技术体系。SDS-PAGE鉴定结果发现SP4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6+8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基因的示踪特征亚基,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提供了可靠的转育与检测依据。A-PAGE分析结果发现,在ω-醇溶蛋白区也发现莫迦和SP4不同于西农Fp2的特异蛋白条带,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的示踪蛋白条带。8.经过多年回交转育,现已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母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不育系正在转育中,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父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郭艳萍[3](2009)在《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找新的恢复源是选育恢复系的重中之重,对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则是基础。因此,研究育性基因分布区及育性恢复遗传规律对有目标地寻找、培育、利用新恢复系,扩大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小麦CMS的研究及利用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坚实的材料基础。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指具有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等胞质类型的一类既易保持又易恢复、且种子饱满、无不良细胞质效应、保持系与恢复系来源都分布在普通小麦推广品种(系)内的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很有应用潜力的一类不育类型。为了使粘类小麦不育类型能较快地应用于杂交小麦实践,本研究选用具有4种胞质、2种核型的同核异质、同质异核小麦粘类CMS系为研究对象,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一批普通小麦品种(系)广泛测交,考查其F1的育性表现,同时结合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其育性基因分布规律及分子标记定位进行了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供试各粘类不育系恢复性遗传规律基本一致,均属易恢复易保持类型。配制的测交组合中,80%左右的组合均表现可育,高恢复组合占39.71%,半恢复占24.06%,全恢复占5.56%;表现完全不育的组合占20.51%。2.恢复度的高低与母本细胞质、细胞核及父本核育性基因型组成有关,且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3.恢复基因在供试材料地区均有分布,仅是比例不同。高恢复能力的品种在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地区的分布比例均超过50%,具有保持性的品种在加拿大地区分布最多,北部冬麦区次之,春麦区分布最少。4.不同地区品种恢复度存在差异:隶属北部冬麦区的天津以及河北、甘肃的部分地区,其品种平均恢复度<25%,属高不育范围;加拿大、隶属北部冬麦区的北京以及陕西和山西部分地区、隶属黄淮麦区的山东及河北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湖北和西南冬麦区的贵州省区的品种,平均恢复度在25-45%之间,属半恢复类型;其余除北部冬麦区以外的所有冬麦区以及青海、新疆春麦区的品种,平均恢复度在45%以上,基本都在高可育范围内,但总体水平偏低;5.按恢复性将48个品种聚为3类:第1类品种对粘类不育系的平均恢复度均低于20%,属全不育和高不育类型;第2类品种的平均恢复度在20-55%范围内,基本属于半恢复类型;第3类品种的平均恢复度均大于55%,属高可育和全可育类型。6.对不育系进行聚类:90-110核背景下,K型和V型聚为一类,Ven型和B型聚为一类;224核背景下V型和B型聚为一类,再和K型聚为一类,和Ven型距离最远;相同细胞质背景下,90-110和224两种核型在一定水平上被分为2个类别。7.粘类小麦CMS的育性恢复主要是由位于1BS上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和众多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8.筛选到4个与恢复基因Rfv1连锁的SSR标记,彼此之间的顺序依次为Xwmc406、Rfv1、Xbarc8、Xwmc611、Xgwm273,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为2.7、2.8、18.6和4.8cM。9.SSR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育性表现吻合度很高,筛选的4个SSR分子标记可稳定用于小麦粘类CMS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10.以中国春和黑麦为对照,通过分子检测,供试8个不育系均为1BL/1RS易位系,其同型保持系90-110为非1BL/1RS材料,224为1BL/1RS易位系。11.供试材料中,1BL/1RS易位材料仅占20.31%。其中加拿大的1BL/1RS易位系比例达到68.18%;在我国的春麦区和华南冬麦区未检测到1BL/1RS易位系;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黄淮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的1BL/1RS易位系比例分别为2.44%、16.28%、21.05%和23.33%。12.恢复度为0和低于20%的品种中,均有40%左右属于1BL/1RS易位系;半恢复、高恢复和全恢复品种分别有86.15%、91.67%和100%属于非1BL/1RS。1BS含有恢复基因Rfv1的非1BL/1RS材料大都分布在我国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而1BS上含有不育基因rfv1的非1BL/1RS材料大都分布在北部冬麦区,黄淮麦区次之。1BL/1RS易位系大多数具有保持能力或恢复能力低于20%,极少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

许兰杰[4](2009)在《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一种不育系,然而恢复力高且稳定的恢复系较少是小麦K型不育系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课题组经过多年鉴定发现豫麦2号是一个恢复力高且稳定的小麦K型恢复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它除携带1BS上的Rfv1基因外,还携带一个新的恢复基因,并与2BL上的SSR标记Xgwm526连锁,因此全面了解这两个恢复基因的作用方式,将有助于选育恢复力高而稳定的K型恢复系,从而选育出优良的强优势杂交组合,促使杂交小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本试验选用了不诱发单倍体的K型不育系豫麦3号、保持系豫麦3号及携带两个恢复基因的恢复系豫麦2号,构建了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了提高近等基因系的选育效率,对近等基因系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检测,以保证获得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的近等基因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66对信息明确的SSR引物,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对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SR标记能有效地评价近等基因系间的遗传背景差异,17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之间及其与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背景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根据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N15、N17、N10、N7、N8、N16等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与不育系豫麦3号的一致性较高。2.通过对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比较和聚类分析发现:连续回交4代后,回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在形态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结果表明,N1、N7、N14、N16和N15与不育系豫麦3号差异较小。3.综合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N16、N7和N15这3个近等基因的遗传背景与不育系豫麦3号较为一致,这些近等基因系的获得将为以后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功能分析以及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东钦[5](2009)在《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一种不育系,现已证明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豫麦2号的主效恢复基因有两对,搞清两对恢复基因的效应将有助于选育出恢复度高而稳定的恢复系,从而选育出优良的强优势杂交组合,促使杂交小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本文选用了不诱发单倍体的K型不育系豫麦3号、保持系豫麦3号及携带两个恢复基因的恢复系豫麦2号,利用连续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进行了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并对恢复基因的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常规的回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以K豫麦3号为轮回亲本,豫麦2号为供体通过一次杂交,四次回交和一次自交的育种程序,进行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利用田间育性分离和与恢复基因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对单株前景进行选择。利用形态性状和均匀分布在小麦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对单株的遗传背景进行选择,其中前两代主要进行前景选择和利用表型综合农艺性状进行遗传背景的选择,BC3F1代首先进行前景选择和综合农艺性状的选择,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选择到的单株进行背景选择;BC4F1和BC4F2代主要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进行前景和背景选择。2.获得了只含有豫麦2号1B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k1、2B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k2及同时含有两个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在BC4F1世代中,仅携带1B上恢复基因Rfk1的单株有H-3-1-3-2、H-12-2-4-1、H-15-2-26-4、H-17-2-11-1和H-17-4-24-3,仅携带2B上恢复基因Rfk2的单株有H-1-2-13-2、H-6-1-3-2、H-6-1-19-4、H-2-1-8-2和H-17-4-8-3,同时携带恢复基因Rfk1和Rfk2的单株有H-7-1-10-5、H-17-3-3-3、H-17-4-8-2和H-17-4-8-5,这些单株自交可获得分别携带1对和2对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3.不同回交世代各个恢复基因恢复度分析表明,1B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Rfk1的恢复能力要比2B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Rfk2的高,且两对恢复基因间有累加效应;随回交世代的增加各恢复基因的恢复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豫麦2号背景中可能含有抑制育性恢复的微效基因或豫麦3号背景中可能含有促进育性恢复的微效基因。

周琳璘[6](2008)在《小麦雄性不育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指出利用雄性不育现象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雄性不育小麦在小麦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了3种不同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及两种温敏不育系为研究材料,在其中克隆了MADS box转录因子和Ras-GTPase激活蛋白(G3BP)基因。并分析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序列的差异及不同类型的材料之间序列的差异。另外采用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技术对这两个基因在其幼穗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上述两个基因的表达与小麦雄性不育育性转换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3种不同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幼穗cDNA为材料,以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017的不育SSH-cDNA文库中与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同源的EST序列(EST-ID:36925702,GenBank登录号:DY543239)为信息探针,设计引物克隆均得到660bp左右的cDNA片段。Blast比对及结构域分析显示,所获得的片段均为目标基因。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3种类型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幼穗中扩增的cDNA片段差异较小,存在多个单碱基差异。序列聚类分析显示,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序列分别聚类在一起,说明该基因在不育与可育条件下的表达的确存在差异。由于所扩增的cDNA片段仅为该基因的部分序列,因此,推测导致该基因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基因其他编码区的序列差异,或者是启动子序列的差异等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半定量RT-PCR扩增结果表明,MADS box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在3种不同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幼穗中存在明显差异,在不育系的幼穗中表达量较高,而在相应保持系的幼穗中表达量较低。该基因的表达确与小麦雄性不育的育性有关,该基因的大量表达与其不育性密切相关。2.以3种不同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幼穗cDNA为材料,以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017的可育SSH-cDNA文库中与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同源的EST序列(K346)为信息探针,设计引物,克隆均得到1300 bp左右的cDNA片段。Blast比对及结构域分析显示,所获得的片段均为目标基因。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3种类型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幼穗中扩增的cDNA片段差异较小,存在多个单碱基差异。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半定量RT-PCR扩增,结果表明,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表达在3种不同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幼穗中存在明显差异,在不育系的幼穗中表达量较低,而在相应保持系的幼穗中表达量较高。该基因的表达确与小麦雄性不育的育性有关。在育性转换中,该基因的大量表达,可能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中的基因表达缺陷修复过来,进而导致育性发生变化。3.以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017的可育SSH-cDNA文库中与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同源的EST序列(K346)为信息探针,设计引物,在材料基因组DNA克隆均得到2700 bp左右的DNA片段。Blast比对及结构域分析显示,所获得的片段均为目标基因。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序列差异较小,不同类型间,不育与可育材料间均存在差异。mRNA序列同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3种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均有8个外显子,编码区与对应的cDNA中的序列相同,但两者之间外显子的可变剪切较多,这其中不排除测序的偏差。另外,不育系与其对应的保持系其外显子分布相似,存在较小的差异,可能正是基因在编辑的过程中发生了少量碱基的突变而导致育性的转换。对基因组的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聚类在一起,说明该基因在不育与可育条件下的表达差异由其基因序列决定。

宋迎辉[7](2007)在《小麦不同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比较有应用潜力的一种不育类型,但是育性恢复度高且稳定的恢复系较少是制约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搞清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将有助于选育出恢复度高而稳定的恢复系,从而选育出优良的杂交组合。本研究利用不同的K型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组配杂交组合和构建分离群体,对其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标记定位,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对小麦K型恢复系的类型进行了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选用10个典型恢复系材料与不诱发单倍体的K型不育系K豫麦3号和KS43组配回交组合,根据回交1代的分离情况判断所选恢复系恢复基因的对数。结果表明:恢复系豫麦49,百农64,豫农97202,郑优6号,新麦9号和豫麦66含有一对主效恢复基因,豫麦2号,L783和陕160含有两对主效恢复基因,郑麦9023可能含有三对主效恢复基因。(2)组配了两个回交群体K豫麦3号//豫麦3号/豫麦2号和K豫教1号//豫教1号/豫麦2号,对豫麦2号的恢复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从1BS上找到了5个标记与恢复基因连锁,它们分别是Xgwm18,Xgwm374,BARC061,TAGLGAP和DuPw214;另一个基因位于2BL上,与cfd267和Xgwm526连锁,标记与恢复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在两个群体中存在差异,但是恢复基因与标记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3)用筛选到的与1BS上恢复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gwm18和黑麦特异标记AF1/AF4对小麦168个恢复系进行了1BL/1RS鉴定,其中有27个为1BL/1RS易位系,约占16.07%。非1BL/1RS易位系139个,约占82.74%。两种分子标记的检测结果98.81%是一致的,只有个别品种(系)扩增结果均有带或均无带。

詹克慧[8](2006)在《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目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具有细胞质副效应小、既易保持又易恢复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育性恢复度不高且不稳定的缺陷,是直接制约它在生产上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利用不同的K型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组配杂交组合和构建分离群体,对其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标记定位,研究了不同不育系易恢性差异及其遗传机理以及育性恢复的环境稳定性,较全面地探讨了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类型群体的育性分离表明:不同恢复力的恢复系携带的恢复基因对数不同,恢复力较强的豫麦2号携带2对主效基因,恢复力较低的豫麦49和豫麦66仅携带1对主效基因。 2.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类型群体的育性分离表明在K型细胞质背景下没有恢复基因的雌配子能够正常传递,而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群体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雄配子几乎不能传递。 3.利用双亲的179对多态性SSR引物对K豫麦3号//豫麦3号/豫麦2号回交群体进行了标记分析,筛选到5个与豫麦2号恢复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位于1BS上的标记Xgwm18、Xgwm11、Xgwm374和BARC061与其中的一个恢复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7.59cM、2.46cM、3.79cM和23.24cM,该基因应为Rfv1基因;位于2BL上的标记Xgwm526与一个新的恢复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6.00cM,将该基因命名为Rfk2。 4.利用标记群体中可育株的恢复度表现以及分子标记的结果对两对K型恢复基因恢复力的差异以及它们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Rfv1的恢复力较强,Rfk2的恢复力较弱,2个恢复基因有一定的累加效应。 5.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对16个K型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组配的192个杂交组合的恢复度进行了鉴定。在16个不育系中,豫麦3号、豫农93019、豫农93151和漯珍1号的平均恢复度都在70%以上,为易恢性好的类型;豫教1号、豫农93221、S33、豫农92369、豫农92368和豫农92382的平均恢复度在60%-70%之间,为易恢性中等的类型;MS43、S34、豫麦21、S43、矮82056和豫农212M2的平均恢复度在60%以下,为易恢性差的类型。在12个恢复系中,携带2对恢复基因的豫麦2号不仅平均恢复度高,而且在不同不育系间恢复力最稳定;豫麦54和豫麦66的恢复力最差,二者均没有携带Rfv1基因。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 6.以易恢性具有明显差异的豫麦3号和S43以及对这两个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度差异较大的恢复系豫麦66作为亲本材料组配三交群体K豫麦3号/S43//豫麦66,该群体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不育系豫麦3号和S43的易恢性差异是受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不育系易恢性与恢复系恢复力差异的机理是相同的。 7.对K型豫麦3号不育系与豫麦66、豫麦2号、豫麦49和豫农97202等4个恢复系

郭艳萍[9](2006)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分布区及其育性恢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来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找新的恢复源是选育恢复系的重中之重。研究育性基因的区域分布及育性恢复性的规律对寻找、培育、利用新恢复系,扩大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小麦CMS的研究及利用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坚实的材料基础。为此,本研究选用具有四种胞质、两种核型的同核异质、同质异核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研究对象,用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一批普通小麦品种(系)与其大量杂交配制组合,考查其F1的恢复度,以研究其育性基因分布规律;同时结合细胞遗传学方法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进行研究,获得如下重要结果:1.粘类小麦不育系恢复源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平均恢复度在2540%之间的半恢复类型属于北部冬麦区;40-50%的半恢复类型属南方冬麦区;高可育范围内的基本上属于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两大麦区,还包括其它麦区的部分地区,大都为我国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其余对8个不育系的平均恢复度均呈现从全不育到高可育之间不同程度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该类地区品种之间以及品种本身的多样性。2.对26个品种的恢复性进行聚类,结果在2.0水平左右聚为三类,第一类品种大部分呈现半恢复性,第二类品种的恢复度均在高可育(51-80%)范围内,第三类品种除部分表现不同外,其余品种对这8个不育系均表现出高不育或完全的保持性。某些品种虽属同一地区,但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品种恢复性的多样性。3.对不育系进行聚类, 2.70水平上将8个不育系聚为三类,在5-1核型条件下K型和V型聚为一类,Ven型和B型之间聚为一类;在224核型下V型和B型聚为一类,再和Ven型聚为一类,和K型距离最远。而在相同细胞质背景下,5-1和224两种核型在一定水平上被分开。4.供试4种异质粘类不育系均属易恢复,易保持类型,恢复性遗传规律基本一致,恢复源广泛,但恢复度变异较大。恢复度的大小与母本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父本核基因组成有关,并且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此外,并不排出环境因素的影响。5.粘类不育系杂种F1自交结实率、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及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彼此相关不显着。

高翔[10](2006)在《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及环境稳定性表现》文中认为小麦K型不育系具有易保持、易恢复、无不良细胞质效应的优点,但其育性恢复度高而稳定的恢复系仍然偏少,是制约其在生产上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不仅受遗传因素控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关于遗传因素已有很多报道。环境对其育性恢复度的具体影响仍不完全清楚。本试验利用16个K型不育系与12个K型恢复系组配测交组合,探讨了不育系间的易恢性差异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利用18个K型杂交组合研究了土壤干旱、播期、播量对育性恢复度的影响;在二核期,进行35℃和40℃的高温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其育性恢复的影响;利用16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组配的组合,研究了K型杂交组合在连续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恢复度表现,以期为K型不育系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不育系间的易恢性存在显着差异。易恢性最好的不育系是K豫麦3号,平均恢复度达到76.62%,而最差是K豫农212M2,平均恢复度仅为54.29%,两者相差22.33%。16个不育系中,有4个不育系的易恢性较好,它们分别是K豫麦3号、K豫农93019,、K豫农93151、K漯珍1号,它们的平均恢复度都在70%以上。易恢性最差的不育系是K豫农212M2,与该不育系易恢性无差异的还有KMS43、KS34、K豫麦21、KS43、K矮82056等5个不育系,它们的平均恢复度都在60%以下,是较差的不育系。易恢性较好的不育系育性恢复度变异较小,而易恢性较差的变异较大,同一不育系组配的F1恢复度的差值与其恢复度平均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达到极显着水平。 2.恢复系间的恢复力存在显着差异。恢复力最高的是豫麦2号,平均恢复度达到78.04%,恢复力与豫麦2号无差异的只有PH85-1-6,它的平均恢复度为76.97%,相差仅为1.07%。恢复力最差的是豫麦66,平均恢复度只有48.16%。恢复力较高的恢复系组配的F1恢复度变异较小,而恢复力较差的恢复系组配的F1恢复度变异较大,同一恢复系组配的F1恢复度的差值与其恢复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7,达到显着水平。不育系和恢复系间存在互作关系。 3.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二核期对K型杂交组合进行35℃和40℃高温处理,恢复度明显降低,国内法恢复度分别降低4.71%和12.62%,国际法恢复度分别降低11.68%和21.45%,但高恢复度的组合降低幅度较小。土壤干旱对育性恢复有一定影响,高恢复度的组合降低,而低恢复度的组合提高,可能与土壤干旱条件下避开了高温影响有关。播种期对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有较大影响,推迟播种期会明显降低组合的恢复度,国内法和国际法恢复度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恢复度的组合问的表现较一致。播种量影响较小,但高恢复度的组合随播种量的提高恢复度有所降低。恢复力强的恢复系组配的组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其表现与常规品种较一致。抽穗至开花期间的异常高温是恢复度不稳定的主要外部原因,合理的栽培措施有助于提高杂交组合的恢复度。 4.大多数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在年份间有较大差异,但不同组合表现不同,高恢复度的组合相对稳定,低恢复度的组合在年份间的差异较大。异常年份鉴定恢复系的恢复力是最有效的。

二、亲本类型对提型恢复系自身育性及其恢复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本类型对提型恢复系自身育性及其恢复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粳型不育系研究进展与选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粳型不育系的研究历史
    1.1孢子体三系不育系选育
    1.2配子体三系不育系选育
    1.3两系粳型核不育系研究
2粳稻不育系的研究现状
    2. 1新胞质源的研究和利用
    2.2不育系选育方法创新
    2.3籼粳亚种杂种优势的利用
3粳稻不育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不育系制种产量和纯度问题
    3.2配制杂交组合的品质问题
    3.3配制组合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3.4配制组合结实率低、稻曲病病害问题
4粳型不育系育种的对策及展望
    4.1培育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配套制种技术
    4.2选育双亲外观品质优良的杂交组合
    4.3加强早熟型粳稻不育系选育
    4.4开展新株型育种,与抗性育种结合

(2)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历史概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类别
        1.2 遗传型雄性不育
        1.2.1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2.2 小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3 生态型雄性不育
        1.3.1 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3.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1.3.3 光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4 生理型雄性不育
        1.4.1 生理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4.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1.4.3 物理因素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第二章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及化学杂交剂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1 经典细胞遗传学解释
        2.1.2 小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生理生化解释
        2.1.3 小麦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解释
        2.2 小麦化学杂交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2.1 细胞学研究
        2.2.2 生理生化研究
    第三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与问题
        3.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3.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3.2.1 CMS 系统
        3.2.2 CHA 系统
        3.2.3 PMS 系统
        3.2.4 GMS 系统
        3.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想
中篇 小麦雄性不育基础研究
    第四章 黏类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恢复性及分子细胞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4.2.2 杂种 F1育性恢复性
        4.3 讨论
        4.3.1 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
        4.3.2 染色体变异行为对育性恢复性的影响
    第五章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 F1 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 结实性状的方差分析
        5.2.2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结实性状遗传组分方差所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析
        5.2.3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结实性状的加性效应分析
        5.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组合的显性效应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黏类非 1BL/1RS 小麦 CMS 基因载体的筛选鉴定及育性特异性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黏类小麦 CMS 系不同育性载体的筛选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6.2.2 不同育性载体与黏类不育系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形态观察
        6.2.3 黏类小麦各雄性不育类型花粉粒细胞学形态观察
        6.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类型成熟花粉粒离体培养
        6.2.5 黏类小麦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比较
        6.3 讨论
        6.3.1 黏类 1BL/1RS 与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筛选
        6.3.2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细胞学研究
        6.3.3 成熟花粉粒的离体培养
    第七章 PAGE 技术在定向创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中的应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7.2.2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对部分亲本材料的鉴定分析
        7.2.3 根尖染色体制片分析
        7.2.4 A-PAGE 对部分采用 1BL/1RS 易位系转育的不育系后代材料的分析鉴定
        7.3 讨论
        7.3.1 SDS-PAGE 与 A-PAGE 的比较
        7.3.2 A-PAGE 在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上的鉴定
下篇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建拓
    第八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体系创建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供试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8.2.2 新型黏类非 1BL/1RS 不育系及与染色体工具材料杂交杂种 F1的育性 测定
        8.2.3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定向转育体系的建立
        8.2.4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转育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 化杀新品种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9.1 材料
        9.2 方法
        9.2.1 回交转育
        9.2.2 根尖染色体制片
        9.2.3 复合引物多重 PCR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9.3.2 根尖随体染色体数目鉴定
        9.3.3 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与 SP4、莫迦杂交后代回交后代复合引物多重PCR 检测
        9.4 讨论
        9.4.1 化杀组合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转育体系的可行性
        9.4.2 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同型三系组合过程中不育基因的示踪
    第十章 化杀组合西杂五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五号母本西农 Fp2
        10.2.2 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的 SDS-PAGE 分析
        10.2.3 小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A-PAGE 分析)
        10.2.4 西农 Fp2 与 SP_4和莫迦杂交 F1 及回交后代育性恢复性
        10.3 讨论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研究进展
        1.1.2 小麦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1.1.3 杂种优势的预测
    1.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1 小麦CMS 的细胞学研究
        1.2.2 小麦CMS 的生理生化研究
        1.2.3 小麦CMS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3 粘类小麦CMS 的研究
        1.3.1 粘类小麦CMS 应用基础研究
        1.3.2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研究
        1.3.3 粘类小麦CMS 主效恢复基因Rfv1 的遗传标记
    1.4 植物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1.5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
        1.5.1 遗传标记的概念
        1.5.2 DNA 分子标记的概念和特点
        1.5.3 分子标记的分类
        1.5.4 几种最常用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5.5 几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
        1.5.6 分子标记的群体构建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遗传规律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测交F1 育性表现
        2.2.2 粘类小麦CMS 育性保持性
        2.2.3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
        2.2.4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的比较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布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育性等级分布
        3.2.2 育性基因地理分布
        3.2.3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系)平均恢复度的分布
        3.2.4 48 个品种的聚类分析
        3.2.5 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聚类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生化试剂与耗材
        4.1.3 主要仪器
        4.1.4 引物
        4.1.5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特点
        4.2.2 小麦基因组DNA 的电泳检测
        4.2.3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分析
        4.2.4 其它SSR 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4.2.5 特异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检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引物
        5.1.3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Xwmc406、Xbarc8、Xwmc611 和Xgwm273 特征谱带检测
        5.2.2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与田间育性表现的吻合度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BL/1RS 易位染色体与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性的相关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引物
        6.1.3 1BL/1RS 易位染色体的PCR 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BL/1RS 易位系的检测标准
        6.2.2 粘类小麦CMS 的1BL/1RS 的检测
        6.2.3 1BL/1RS 分布及其与育性恢复性的关系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1.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2.2 核基因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2.3 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1.2.4 光温敏感型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2.5 基因工程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2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来源及特点
        1.2.2 K 型细胞质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1.2.3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2.4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目前存在问题
    1.3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遗传机理的研究
        1.3.1 小麦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研究
        1.3.1.1 有关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3.1.2 有关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1.3.1.3 有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3.2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1.3.2.1 小麦K 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配子传递
        1.3.2.2 小麦K 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1.3.2.3 小麦K 型不育系易恢性差异及其机理分析
        1.3.2.4 小麦K 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环境稳定性
    1.4 分子标记在小麦恢复基因的定位和标记中的应用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遗传特点
        1.4.2 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
        1.4.2.1 非PCR 类分子标记
        1.4.2.2 以PCR 为核心的分子标记
        1.4.2.3 位点标定PCR 类分子标记
        1.4.3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1.4.3.1 不育基因的定位
        1.4.3.2 恢复基因的定位
        1.4.4 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
        1.4.4.1 近等基因系的定义及特点
        1.4.4.2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1.4.4.3 小麦近等基因系的应用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近等基因系构建过程
    3.3 试验方法
        3.3.1 SSR 分析
        3.3.1.1 DNA 的提取及纯化
        3.3.1.2 SSR 引物
        3.3.1.3 PCR 反应体系
        3.3.1.4 PCR 反映程序
        3.3.1.5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3.3.1.6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3.3.2 农艺性状的调查
    3.4 数据分析
        3.4.1 SSR 数据分析
        3.4.2 农艺性状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小麦K 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分子检测
        4.1.1 多态性SSR 引物的筛选
        4.1.2 各近等基因系材料遗传背景的评价
    4.2 各近等基因材料与不育系豫麦3 号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4.2.1 小麦K 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
        4.2.2 各近等基因系与不育系豫麦3 号农艺性状的变异比较
        4.2.3 各近等基因系与不育系豫麦3 号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4.3 形态标记和SSR 标记聚类结果的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SSR 分子标记在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中的应用
        5.2.2 表型选择与背景选择
        5.2.3 小麦CMS 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培育与应用
        5.2.4 小麦CMS 恢复基因恢复系的选育
参考文献
ABSTRACT

(5)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
        1.1.2 核基因雄性不育
        1.1.3 光温敏感型雄性不育
        1.1.4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
    1.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遗传机理的研究
        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研究
        1.2.1.1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2.1.2 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1.2.1.3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2.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1.3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1.3.1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来源
        1.3.2 K 型细胞质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1.3.3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3.4 小麦K 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育性恢复的稳定性
        1.3.5 K 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的研究
        1.3.6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目前存在问题
    1.4 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4.1 分子标记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特点
        1.4.3 小麦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近等基因系构建过程
    3.3 SSR 标记分析
        3.3.1 DNA 的提取及纯化
        3.3.2 BSA 法建池
        3.3.3 SSR 法分析
        3.3.3.1 SSR 引物
        3.3.3.2 PCR 反应体系
        3.3.3.3 PCR 反应程序
        3.3.3.4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3.3.3.5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3.4 田间调查和育性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近等基因系各世代恢复基因的分离情况
        4.1.1 BC_1F_1各中选单株的恢复度表现和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情况
        4.1.2 BC_2F_1各株系恢复基因的分离情况
        4.1.2.1 BC_2F_1各株系的育性分离分离情况
        4.1.2.2 BC_2F_1各株系分子标记情况
        4.1.3 BC_3F_1各株系恢复基因的分离情况
        4.1.3.1 BC_3’F_1各株系的育性分离情况
        4.1.3.2 BC_3F_1各株系分子标记情况
        4.1.4 BC_4F_1各株系恢复基因的分离情况
        4.1.4.1 BC_4’F_1各株系的育性分离情况
        4.1.4.2 BC_4F_1各株系分子标记情况
    4.2 近等基因系不同世代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小麦K 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基因及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5.2 关于近等基因系的构建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5.2.1 前景选择
        5.2.2 背景选择
        5.2.3 群体大小
        5.2.4 遗传累赘的剔除
    5.3 高恢复力的恢复系的选育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6)小麦雄性不育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及杂优利用研究的现状
        1.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1.2 1B/1R和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1.3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机制研究
        1.3.1 形态、生理不育
        1.3.2 基因型不育
    1.4 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4.1 基因差异表达及克隆的方法
        1.4.2 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1.4.3 基因功能验证主要方法
        1.4.4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克隆分析中的应用
    1.5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和G3BP基因的研究进展
        1.5.1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 Ras-GTPase激活蛋白(G3BP)基因的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想
第二章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1 材料
        2.1.1 材料和处理
        2.1.2 主要试剂
        2.1.3 载体和菌株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配方
        2.1.6 RNA提取过程中所用器皿及试剂的处理
        2.1.7 试验中涉及的引物
        2.1.8 试验设计方案
    2.2 试验方法
        2.2.1 RNA的提取
        2.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2.2.3 MADS box转录因子基因的RT-PCR扩增
        2.2.4 目的片段的回收
        2.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克隆测序
        2.2.6 序列比较分析
        2.2.7 MADS box转录因子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RNA质量分析
        2.3.2 MADS box转录因子基因的RT-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2.3.3 MADS box转录因子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
    2.4 讨论
        2.4.1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与春化作用
        2.4.2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与小麦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
第三章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3.1 材料
        3.1.1 材料和处理
        3.1.2 主要试剂
        3.1.3 载体和菌株
        3.1.4 主要仪器、主要试剂配方及RNA提取过程中所用器皿及试剂的处理
        3.1.5 实验中涉及的引物
        3.1.6 试验设计方案
    3.2 试验方法
        3.2.1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
        3.2.2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
        3.2.3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基因组PCR扩增
        3.2.4 序列比较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cDNA扩增及序列分析
        3.3.2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3.3.3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组DNA扩增及序列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与小麦雄性不育育性相关
        4.1.2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小麦雄性不育育性相关
    4.2 讨论
        4.2.1 MADS-box转录因子与小麦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
        4.2.2 Ras-GTPase激活蛋白基因与小麦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
参考文献
缩写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小麦不同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杂交小麦研究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1.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
        1.1.2.2 核基因雄性不育
        1.1.2.3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
        1.1.2.4 光温敏感型雄性不育
    1.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1.2.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来源
        1.2.2 K型细胞质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1.2.3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2.4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育性恢复的稳定性
        1.2.5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目前存在问题
    1.3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遗传机理的研究
        1.3.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研究
        1.3.1.1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3.1.2 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1.3.1.3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3.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1.4 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1.4.2 小麦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
        1.4.3 小麦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田间调查和育性统计
    3.3 SSR标记分析
        3.3.1 DNA的提取及纯化
        3.3.2 BSA法建池
        3.3.3 SSR法分析
        3.3.3.1 SSR引物
        3.3.3.2 PCR反应体系
        3.3.3.3 PCR反应程序
        3.3.3.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3.3.3.5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3.3.4 连锁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小麦K型雄性不育不同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离
        4.1.1 小麦不同K型恢复系的恢复度表现
        4.1.2 小麦不同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离
        4.1.3 不同群体可育株的育性分布
    4.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和SSR标记分析
        4.2.1 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
        4.2.2 扩增多态性片段与恢复基因的连锁分析
        4.2.3 遗传距离的计算
    4.3 1BL/1RS类型恢复系的分子鉴定
5 结论与讨论
    5.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5.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5.3 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1BL/1RS类型的分子鉴定
    5.4 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5 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8)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1 小麦核质互作不育系的利用研究
        1.1.2 化学杂交剂配制杂交小麦
        1.1.3 光温敏不育系的利用
        1.1.4 核基因雄性不育的利用
        1.1.5 杂交小麦研究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2 小麦K型不育系利用的研究进展
        1.2.1 小麦K型不育系的发现和特点
        1.2.2 小麦K型不育系的败育机理研究
        1.2.3 小麦K型细胞质的效应研究
        1.2.4 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表现
        1.2.5 非1B/1R小麦K型不育系的研究
        1.2.6 K型杂交小麦的优势表现和选育研究
    1.3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
        1.3.1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配子传递
        1.3.2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1.3.3 小麦K型不育系易恢性差异及其机理分析
        1.3.4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环境稳定性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小麦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和标记中的应用
        1.4.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1.4.2 分子标记在小麦育性恢复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4.3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辅助育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调查和育性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小麦K型恢复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离
        2.2.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配子传递率
        2.2.3 不同群体可育株的育性表现
    2.3 讨论
        2.3.1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2.3.2 小麦K型不育系杂种F_1的配子传递率
第三章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选用群体
        3.1.2 DNA的提取及纯化
        3.1.3 BSA法建池
        3.1.4 SSR标记分析
        3.1.5 连锁分析
        3.1.6 恢复基因的效应与作用方式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
        3.2.2 与恢复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3.2.3 扩增多态性片段与恢复基因的连锁分析
        3.2.4 遗传距离的计算
        3.2.5 两个恢复基因的效应和作用方式分析
    3.3 讨论
        3.3.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新恢复基因的发现
        3.3.2 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力差异的遗传机理
第四章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及其遗传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研究
        4.1.2 小麦K型不育系易恢性的遗传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研究
        4.2.2 易恢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4.3 讨论
        4.3.1 小麦K型不育系易恢性和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
        4.3.2 易恢复的K型不育系的选育
第五章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环境稳定性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温度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影响
        5.2.2 土壤干旱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影响
        5.2.3 播种期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影响
        5.2.4 播种量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影响
    5.3 讨论
参考文献

(9)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分布区及其育性恢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1.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其研究
    1.2 小麦杂种优势及其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1 小麦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1.2.2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3 杂种优势的预测
    1.3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1.3.1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1.3.2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
        1.3.3 粘类小麦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
        1.3.4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性的研究
        1.3.5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3.6 粘类不育系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
    1.4 植物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分布区的研究
        2.2.2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比较分析研究
        2.2.3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2.3 讨论
        2.3.1 粘类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分布
        2.3.2 粘类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特性的研究
        2.3.3 粘类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细胞遗传学研究
    2.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杂交所用父本材料
    附录2 各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布区聚类图
    附录3
致 谢
作者简介

(10)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及环境稳定性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1.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1.1.2.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
        1.1.2.3 核雄性不育
        1.1.2.4 光温敏雄性不育
    1.2 小麦K型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与特点
        1.2.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机理
        1.2.3 K型细胞质的细胞质效应
        1.2.4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2.5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
        1.2.6 K型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的定位
    1.3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易恢性和稳定性
        1.3.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与机理
        1.3.2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环境稳定性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和恢复系的恢复力
    3.2 温度对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度的影响
    3.3 土壤干旱和栽培措施对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度的影响
    3.4 K型杂交组合在年份间恢复度的稳定性
4 结果与分析
    4.1 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和恢复系的恢复力
        4.1.1 K型不育系易恢性的差异及显着性
        4.1.2 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及显着性
        4.1.3 K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互作效应
    4.2 温度对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度的影响
    4.3 土壤干旱及播期、播量对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影响
        4.3.1 杂交组合不同环境下恢复度的变异与恢复度平均值的关系
        4.3.2 土壤干旱对小麦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的影响
        4.3.3 播种期对小麦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的影响
        4.3.4 播种量对小麦K型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的影响
    4.4 K型杂交组合恢复度年份间的稳定性
5.结论与讨论
    5.1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
    5.2 小麦K型恢复系的恢复基因和恢复力
    5.3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能的稳定性
    5.4 小麦K型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亲本类型对提型恢复系自身育性及其恢复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粳型不育系研究进展与选育策略[J]. 谢留杰,潘晓飚,段敏,黄善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5)
  • [2]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D]. 牛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3]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D]. 郭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4]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检测[D]. 许兰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5]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D]. 马东钦.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6]小麦雄性不育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周琳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小麦不同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D]. 宋迎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9)
  • [8]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D]. 詹克慧.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6)
  • [9]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分布区及其育性恢复性研究[D]. 郭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及环境稳定性表现[D]. 高翔.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亲本类型对增强型恢复系生育力和恢复程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