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离子交换树脂测试方法

美国离子交换树脂测试方法

一、美国离子交换树脂试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盟[1](2021)在《离子交换与电去离子组合工艺梯级脱盐机制与调控研究》文中提出

倪佳[2](2021)在《湿法再生CO2空气捕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每年来自交通运输业、居民建筑业等分布式排放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CO2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0%~50%,CO2空气直接捕集技术(DAC)是补偿这部分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湿法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材料,可以通过调控环境湿度促进CO32-水解为HCO3-和OH-,为膜材料吸附/脱附CO2提供驱动力,有效提升DAC捕集工艺的循环再生经济性。但是该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水热预处理张开孔结构,制备能耗较高;同时,利用液态水强制浸润材料驱动脱附时,材料的解吸比(平衡脱附量/平衡吸附量)只有约30%;此外,在部分实际应用工况中(如果蔬储藏室、烟气脱碳、天然气脱碳等应用场景)CO2浓度、湿度较高,高湿环境会影响材料的吸附性能,因此需要对材料在高CO2浓度、高湿环境下的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实现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CO2连续吸附脱附循环。本文系统探究了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功能化制备过程中不同水热预处理温度、时间下,膜材料的CO2吸附/脱附性能,发现采用常温水浸泡预处理,在膜材料的溶胀效应下,即可获得良好的材料内部微观孔结构和CO2捕集性能,显着降低材料制备能耗;同时,基于纳米反应界面气体吸附理论和微观尺度的液体浸润扩散理论,探究不同加湿脱附方式(自然蒸发加湿、液态水浸润加湿、超声雾化加湿)下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材料的CO2脱附性能,发现由于超声加湿将液态水雾化为3~5μm携能小水珠,使得H2O分子更易通过扩散进入材料基底内部孔隙结构,从而将解吸比从30%左右提升到60%,极大地提升了树脂膜材料的再生性能,且循环性能稳定。低能耗材料制备结合超声加湿再生的碳捕集方式,每捕集1吨CO2可节约30.5 kg碳排放;此外,在极稀CO2浓度环境中,湿度对树脂膜材料的吸附性能影响显着,但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增加,膜材料的湿度敏感度逐渐降低,即使在环境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由于较高的CO2分压促使了吸附作用,材料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吸附饱和度(平衡吸附容量/饱和吸附容量)。本研究针对果蔬储藏室这一代表性应用场景,进一步设计了能够动态调控CO2浓度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实现CO2连续吸—脱附循环。

朱贺文[3](2021)在《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检测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交换色谱(IEC)是食品和医疗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色谱分离方法之一。除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外,很多研究都集中在与树脂接触的产品(食品、药品等)的安全性上。主要是要了解树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以及这些有害物质从树脂向食品迁移的规律,不局限于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和苯乙烯,可能还存在其他有机残留物。目前关于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残留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少,针对多种有机化合物同时检测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有机残留物的种类和危害也尚不清楚,所以建立同时测定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残留的方法是必要的。本文建立了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离子交换树脂中甲基异丙基酮、丁酸甲酯、3-戊酮、1,3-二乙基苯、1,4-二乙基苯、二氯乙烷、间二氯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8种有机残留物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树脂中的有机残留物的种类和含量,为离子交换树脂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并将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实际纯化案例以及研究有机残留物在纯化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影响8种有机溶剂分析准确性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色谱柱、平衡温度、平衡时间、流速等)的优化,确定了顶空气相色谱的检测条件,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学试验。色谱条件为:采用DB-23(60 m×0.32 mm×0.25μm)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8种有机溶剂进行检测,顶空进样器的平衡时间为30 min,平衡温度为80℃,进样器温度240℃,FID检测器温度为300℃,载气为氮气;色谱柱温度采用程序升温,在60℃下保持16 min,然后以20℃·min-1的升温速率增加到200℃,保持2min,检测流速为1.2 m L·min-1。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有机溶剂在0.02~200μg·m L-1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5,检出限(LOD)为0.002~0.015 ng·m L-1;8种有机溶剂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3%~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6%~4.16%;用该方法检测了11种不同类型的树脂样品,在样品中均检测到含量不同的有机残留物,其中甲基丙烯酸酯型树脂Amberlite XAD761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为414.37μg·g-1,苯乙烯型树脂Seplite LX-69B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高达470.76μg·g-1。(2)甜菊糖苷纯化实验中,确立了脱色树脂为Seplite LX-T5,其脱色最适温度为35℃,动态脱色时由于低流速进样时色素分子和树脂接触更充分,脱色效果较好,最适流速为1 m L·min-1;大孔吸附实验时,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甜菊苷(ST)和莱鲍迪苷A(RA)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使得被吸附的溶质减少,Seplite LX-69B对ST和RA的静态饱和吸附载量在25℃有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8.09 mg·g-1,436.26 mg·g-1,解离常数为0.239 mg·g-1和0.243 mg·g-1;静态吸附时在吸附初始阶段(0~1.5 h),树脂对溶质分子的吸附速率较快,1.5 h后,吸附速率明显减慢,3 h后,吸附量逐渐趋于平衡;动态吸附与解吸时Seplite LX-69B树脂吸附STV的饱和动态载量为252 mg·g-1,Seplite LX-69B树脂吸附RA的饱和动态载量为263.04 mg·g-1;而洗脱时两种糖苷几乎同时完全洗脱,70%乙醇作为最佳洗脱液经过2.5 BV后甜菊糖苷被全部洗脱下来。经过两步法纯化处理后,甜菊糖苷纯度从原来的35.65%提高到了91.48%,甜菊糖苷总收率为77.53%。(3)Q sepharose 6 FF纯化蚓激酶实验在p H为5,Na Cl浓度为0.1 mol·L-1洗脱时可分离到纯度较高的单一条带,蛋白纯度达到95.3%,浓度为0.354 mg·m L-1,通过纤维平板法测酶活,计算出洗脱1的单位酶活力为6.72·103 IU·mg-1,相比于原液中酶活力为1.79·103 IU·mg-1,经过Q sepharose 6 FF的纯化,单位酶活力提高到了原来的4倍。(4)通过对甜菊糖苷和蚓激酶的纯化工艺中各过程中目标有机物的检测的研究发现在纯化过程中均检测到纯化介质中迁移而来的有机残留物,甜菊糖苷纯化工艺中1,4-二乙基苯溶出量为13.27μg·g-1,单位质量树脂有机物迁移量为0.40~8.74μg·g-1,其中脱色流穿样品中有机残留物的迁移量最大占65.84%;而蚓激酶纯化实验中甲基异丙基甲酮溶出量为4.79μg·m L-1,单位体积介质中有机物迁移量为0.17~1.67μg·m L-1,其中平衡流出液样品中有机残留物的迁移量最大占37.75%。

宋尧[4](2021)在《超重力强化D201树脂改性及除Cr(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重金属Cr(Ⅵ)具有高毒性、易累积和难降解的特点,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离子交换吸附法是处理含Cr(Ⅵ)废水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其关键因素是离子交换过程中的液固传质效果和吸附效率。超重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过程强化技术,在强化相间传质和混合过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基于此,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D201树脂改性及对重金属Cr(Ⅵ)吸附的液固传质过程。以超重力旋转填料床(RPB)为过程强化设备,系统研究了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行为及作用机理。利用超重力强化微观混合特性,实现对树脂填料改性制备D201树脂负载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以提高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从吸附平衡、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角度考察D201树脂改性材料对Cr(Ⅵ)的作用机制,确定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探究超重力强化离子交换传质过程的内在因素,揭示改性复合材料提高Cr(Ⅵ)吸附效率的根本原因。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D201树脂为填料,研究了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平衡吸附量是169.56 mg/g,吸附热是3.425 k J/mol,说明该过程为单分子层的吸热反应;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是该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超重力环境下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速率常数为0.0547 min-1,是相同实验条件下磁力搅拌器(STR)中吸附速率常数的1.68倍,表明超重力场可有效提高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速率。(2)为提高D201树脂的吸附选择性与吸附能力,基于超重力强化微观混合特性,采用超重力-离子交换表面沉积法制备D201树脂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铁复合材料(D201-HFO)。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重力因子和液体流量的增加,D201-HFO的Fe负载量和反应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重力因子72.23、液体流量80 L/h。在该条件下,RPB中制备的D201-HFO复合材料平均粒径大小为10.34 nm,比表面积为17.31m2/g,Fe含量为4.21%。(3)以D201-HFO为填料,Cr(Ⅵ)溶液为离子交换对象,RPB为过程强化手段,研究了超重力场强化D201-HFO对Cr(Ⅵ)的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D201-HFO对Cr(Ⅵ)的吸附过程,膜扩散和内扩散占据主导地位。RPB中的膜扩散速率常数为8.554 mg·g-1·min-0.5,是STR中膜扩散速率常数的2.14倍;RPB中的内扩散速率常数为8.958 mg·g-1·min-0.5,是STR中内扩散速率常数的1.15倍,表明超重力可通过强化表面扩散过程,提高D201-HFO对Cr(Ⅵ)的吸附速率。NO3-和SO42-共存离子的存在对D201-HFO去除Cr(Ⅵ)过程表现为抑制作用。相比于D201树脂,D201-HFO具有更高的Cr(Ⅵ)去除率和共存离子抗干扰能力。利用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D201-HFO对Cr(Ⅵ)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79.14 mg/g。(4)为进一步提高D201-HFO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能力,以水合氧化锆为第二金属氧化物,D201树脂为载体在RPB中制备负载型铁锆氧化物复合材料(D201-Fe-Zr),并研究其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相同p H条件下,D201-Fe-Zr中Fe的溶出率明显高于Zr的溶出率;当p H>3时,D201-Fe-Zr复合材料中的Zr基本没有溶出。由此可见,锆氧化物的负载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在适宜条件下,D201-Fe-Zr对Cr(Ⅵ)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93.05 mg/g。XPS分析手段表明铁锆氧化物的负载与Cr(Ⅵ)具有更强的配位络合作用,促进了对Cr(Ⅵ)的吸附。经过5次吸附再生循环,D201-Fe-Zr对Cr(Ⅵ)的去除率依旧保持在90.81%,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何彩庆[5](2021)在《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江西赣州稀土资源丰富,有着“稀土王国”的赞誉。在获取众多稀土矿产资源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伴随着大量高盐氨氮废水的产生。随着国家对氨氮排放要求的提高,对新型、环保氨氮处理技术探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其中离子交换吸附法依托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机理具有处理过程高效稳定、方便快捷等优势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废水中盐分的存在导致离子交换吸附法对氨氮的处理效率大打折扣。本文在厘清过渡金属离子与高分子载体、氨配位间空间匹配关系基础上,借助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解决这一问题。课题以氯化铵溶液配制的模拟氨氮废水为研究处理对象,选择四种高分子载体(D001树脂、D751树脂、蒙脱石(Moammo)和硅藻土(Diammo))和四种过渡金属离子(Co2+、Ni2+、Cu2+、Zn2+,简称“M2+”)制备了多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并应用于无盐和高盐氨氮废水的对比研究。基于制备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考察了体系p H、溶液含盐量、高分子载体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等物化参数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测试手段对吸附前后高分子载体形貌和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机理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共存阴、阳离子、反应温度、氨氮初始浓度、解吸剂、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稳定性等因素;最后将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应用于实际稀土高含盐氨氮废水的处理,以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于无盐氨氮溶液,高含盐条件下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去除氨氮(以下简称“除氮”)性能显着降低,说明高盐条件抑制了除氮效果。以高含盐模拟氨氮废水为探针,获得了Ni-D001树脂、Cu-D751树脂、Cu-Moammo和Zn-Diammo四种最佳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其氨氮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29.26%和3.55 mg/g、29.55%和3.68 mg/g、39.04%和4.83 mg/g、37.04%和4.77 mg/g。(2)在高含盐氨氮废水条件下,静态实验获得了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中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是:金属基Ni-D001树脂、金属基Cu-D751树脂、Zn-Diammo(体系p H 11.0、溶液含盐量4 g/L、投加量4 g/L、反应时间90 min)和Cu-Moammo(体系p H 10.5、溶液含盐量4 g/L、蒙脱石投加量4 g/L、反应时间90 min)。(3)选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三种模型进行研究以确定除氮机理。结果表明,四种金属离子负载的四种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中的动力学拟合都更倾向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此外,运用现代化测试手段发现,改性后的各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自身架体完整无损,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孔洞增多,且FT-IR、XPS图谱表明除氮主要机理是由于氨气分子与金属离子间的配位络合,同时存在少量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吸附去除作用。具体表现为: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后FT-IR检测出低频指纹区含有O-M晶格振动,发现新的“O-M-N”价键,表明金属基D001树脂成功配位络合除氮;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后FT-IR检测发现了C=O对称伸缩振动蓝移、-NH2官能团的减弱或消失、O-M晶格振动略微红移等价键的变化,它们共同阐释了金属基D751树脂成功配位吸附除氮;金属基Moammo除氮后经过FT-IR检测发现含有新的Si-O-M的弯曲振动,且形成了N-M键,XPS检测中N谱图的产生也说明金属基Moammo成功配位除氮;金属基Diammo自身含有Si-OH,除氮前后XPS及FT-IR谱图中发现的Si-O-M伸缩振动和N-M键的形成共同证实了除氮过程中发生的配位络合作用。(4)四种最佳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存阳离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性能,且多组分、高价态的阳离子影响作用更大;同样地,共存的高价态阴离子也有类似结果;温度对除氮过程影响不大,而较高的氨氮初始浓度能显着提高氨氮吸附去除量,对于氨氮去除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为实现吸附剂循环利用,确定氨氮解吸剂分别为:Ni-D001-0.1M/L HCl、Cu-D751-0.1M/L Na Cl、Cu-Moammo-0.1M/L KOH和Zn-Diammo-1 M/L Na Cl;经过五次循环“吸附-解吸-吸附”处理,发现Cu-D751和Zn-Diammo都能使氨氮吸附量保持在4 mg/g,表明其稳定性较高;在应用于实际废水时,由于水体环境更为复杂,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Zn-Diammo的处理效果最佳,Cu-D751的次之。

宁晓勇[6](2021)在《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水中Ni2+及镍的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镀镍废水是工业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镀更是当今三大污染工业之一。本研究利用课题组研发的颗粒型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填充为固定床,用于含Ni2+废水中Ni2+的富集。明确了废水水质及运行参数对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探究了复合材料富集Ni2+机理,考察了共存重金属离子及常见共存盐对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并对富集饱和后复合材料中镍资源的回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进水流速为150 m L/min、Ni2+离子浓度为100 mg/L、p H为6.4±0.1及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填充高度为26.7 cm的条件下,固定床运行7.19 h后达到穿透点,复合材料对Ni2+的饱和富集量为1.10 mmol/g,接近四级品镍精矿的质量标准,可用于后续镍资源的回收。进水Ni2+浓度为50-200 mg/L,流速为150 m L/min,p H为4.0-6.4及复合材料填充高度为23.3-30.0 cm时,固定床中复合材料对Ni2+的饱和富集量均保持在1.07-1.13 mmol/g的范围内。(2)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富集水中Ni2+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表面配位及表面沉淀,其中约67.7%的Ni2+通过离子交换被富集,约19.6%的Ni2+通过配位作用得到富集,而表面沉淀富集了约12.7%的Ni2+。(3)共存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均会影响复合材料对Ni2+的富集,高浓度的共存Cu2+、Zn2+及Cr3+均会缩短Ni2+的穿透时间,减小复合材料对Ni2+饱和富集量,而在低浓度条件下影响较小。共存Cr2O72-会轻微抑制复合材料对Ni2+的富集。(4)高浓度的Na+会抑制Ni2+与复合材料骨架结构中Na+的离子交换过程。高浓度的Na2SO4会缩短Ni2+的穿透时间,减小复合材料对Ni2+的饱和富集量,而低浓度的Na2SO4则对固定床富集Ni2+影响较小。Na Cl对固定床中复合材料富集Ni2+的影响与Na2SO4相近。(5)从富集Ni2+饱和的复合材料中回收镍资源,选择盐酸作为浸出酸,盐酸浓度为2 mol/L、浸出时间2 h时,投加量为100 g/L的复合材料中镍的浸出率达99.98%。铁粉还原法和电解法均不适用于浸出液中镍资源的回收。采用将浸出液静置生成硅酸凝胶后烘干水分的方法可得到镍含量高达14.86%的固体,满足特级品镍精矿质量标准(≥8.0%)。

王涵颖[7](2021)在《环氧-开环法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多元醇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也是合成功能新材料聚氨酯的重要原料,而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多元醇大多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基多元醇,由于全球矿物燃料资源的枯竭和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可再生原料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其中植物油由于其可再生、可降解、无毒且价廉等优点,已成为学术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探索多元醇更好地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植物油为原料,以环氧化-开环串联反应对植物油中的官能团进行转化,选取不同的开环剂合成了三种不同性能的多元醇,并将其应用于植物油基聚氨酯的制备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大豆油(SBO)为原料,在过氧甲酸作用下,构建了理想的C-O-C三元氧桥环分子,有效的将大豆油中的双键选择性氧化成为环氧大豆油(ESO)。将铁基的磁性原理与制备固体酸有机结合,以Zr OCl2·8H2O和纳米Fe3O4为原料,制得一种适用于环氧植物油开环体系的磁性固体酸催化剂(SO42-/Zr O2/Fe3O4)。将自制磁性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甘油作为开环剂应用于环氧大豆油开环制备高羟值多元醇反应体系中,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开环转化率及产物羟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C,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环氧大豆油质量的1.0%。在此条件下环氧大豆油开环转化率达99%以上,目标产物羟值达365 mg KOH/g,且以此高羟值大豆油基多元醇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薄膜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氟改性大豆油基多元醇分子结构以改善聚氨酯材料疏水性差的缺陷。以上述制备的磁性固体酸为催化剂,三氟乙酸为开环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通过三元开环反应将氟元素引入多元醇的结构中,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氟的植物油基多元醇(SFP),对开环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将最优反应条件下合成的多元醇(SFP)和聚四氢呋喃(PTMG)按不同比例混合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得聚氨酯薄膜,并以吸水率测试和静态接触角测试表征聚氨酯薄膜的疏水性能。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其他疏水剂的情况下,随着SFP用量的增加,聚氨酯薄膜的吸水率从4.2%下降至0.5%,对水静态接触角由疏水角69.8°提高至亲水角93.8°,以SFP制得的聚氨酯薄膜具有优越的疏水性能。传统的聚氨酯分子结构决定其阻燃性能差,对合成含氮-磷植物油基多元醇进行了研究:以油酸甲酯为原料,经过与二乙醇胺的酰胺化反应、过氧甲酸的环氧化反应以及以自制磁性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磷酸二丁酯作为开环剂的三元开环反应后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磷植物油多元醇(PNP),对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并将合成的植物油基多元醇(PNP)和聚四氢呋喃(PTMG)按不同比例混合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了聚氨酯薄膜,并以极限氧指数测试、热重测试、锥形量热仪测试以及垂直燃烧测试表征薄膜的阻燃性能,以拉伸测试表征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NP用量的增加,在不添加其他阻燃剂的情况下,薄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由176°C提高到326°C,LOI值从20.4%提高到25.5%,总热释放量由32.2 k W/m2下降至21.7 k W/m2,且聚氨酯薄膜的拉伸强度从2.0 MPa增大至13.5 MPa,以PNP制得的薄膜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且机械性能也有显着提升。为产物进一步产业化的中试与放大提供了原始的基础数据,表明PNP具有替代石油基多元醇进行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邹俊康[8](2021)在《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人精神疾病引发了大量关注。甘油磷酰胆碱(GPC)显示出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老年疾病的潜力,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工业中生产GPC所用的全化学合成法和植物原料水解法都存在纯化工艺周期长、成本高等不足。为此,本文拟开发全化学合成法制备GPC新工艺,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并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此外,还研究了大豆粉末磷脂的水解产物,利用GPC与其余水解杂质的极性差异,通过静置分层和浸取分离实现了 GPC粗品的初步提纯。考察了不同的磷酸胆碱盐与R-缩水甘油或R-氯甘油反应合成GPC的收率,确定了 GPC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最佳工艺路线为:R-氯甘油先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制备R-缩水甘油,再将其与氯化磷酸胆碱(PC-Cl)反应制备GPC。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确定制备R-缩水甘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NaOH/R-氯甘油摩尔比为1.14,反应温度为-2.4℃,反应时间为4.6 h;制备GPC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R-缩水甘油/PC-Cl摩尔比为1.97,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最优条件下,R-缩水甘油收率为94.2%,GPC收率为92.1%。采用溶剂萃取、电渗析和结晶技术对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GPC粗品进行纯化。采用溶剂萃取技术除去GPC粗品中R-缩水甘油和R-氯甘油等有机杂质,以水和正丁醇为液液萃取两相体系,经过5次错流萃取,基本除去了未反应的R-缩水甘油和R-氯甘油,脱除率均大于96.9%,且回收率高于92.1%。采用电渗析技术除去GPC粗品中的盐分杂质,料液初始浓度为5.6%,电渗析电压为10 V,电渗析终点为料液电导率为100 μs/cm,此时GPC粗品中PC-Cl原料和胆碱等盐分杂质均能完全去除,且回收率高于97.7%。采用溶剂结晶法精制GPC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结晶溶剂为无水乙醇,结晶温度为0℃,搅拌速率为250r/min,结晶时间为4h。GPC产品纯度达到99.8%以上,收率为77.4%,且水含量、pH值和比旋光度等指标均满足医用要求。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通过甲醇钠催化水解法制备GPC,并采用静置分层和浸取的方法对GPC粗品进行初步提纯。调节反应液的pH并旋蒸除去部分甲醇溶剂,静置分层可将副产物脂肪酸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GPC含量从17%提高到20%,且回收率高于96.4%。采用COSMO-RS量化计算分析各水解产物的分子表面屏蔽电荷分布范围,结果表明:GPC与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甘油磷脂酰丝氨酸(GPS)、甘油磷脂酰肌醇(GPI)等杂质的极性都很强,都易溶于强极性溶剂,但相对而言,GPC的极性比其它杂质都小。采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等不同纯溶剂或混合溶剂分别对GPC粗品进行浸取提纯。纯溶剂中,乙醇对GPC粗品除杂效果最好,4倍质量的无水乙醇对GPC及杂质的分离选择性达到4.6以上,能将溶液中GPC含量从20%提高到30%以上,且回收率大于88.7%;采用混合溶剂进一步调节溶剂极性,5倍质量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二氯甲烷/甲醇质量比为4)对GPC及杂质的分离选择性达到4.1以上,能将GPC含量从20%提高到30%以上,且回收率大于83.9%。

黄镇[9](2021)在《新型MOFs材料的制备及贵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文中指出贵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是人类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资源。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贵金属资源变得越发稀缺,从二次资源中回收贵金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吸附被认为是贵金属离子富集分离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本论文制备了三种新型MOFs吸附剂用于贵金属离子富集分离,研究了pH、反应时间、初始离子浓度、重复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研究了吸附行为和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三种新型MOFs吸附剂的制备:(1)采用均苯四甲酸酐修饰UiO-66-NH2制备了一种Pd(Ⅱ)吸附剂(UiO-66-PEA);(2)采用氨基硫脲修饰UiO-66-NH2合成一种Au(Ⅲ)吸附剂(UiO-66-ATU);(3)用三聚硫氰酸作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种Au(Ⅲ)吸附剂(ZT-MOFs)。利用FESEM、XPS、FT-IR等手段对三种吸附剂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重复次数和干扰离子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UiO-66-PEA在pH=2.0和吸附时间为300 min时对Pd(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26.1mg/g;UiO-66-ATU在pH=3.0和吸附时间为24 h时对Au(Ⅲ)的最大吸附量为227.68 mg/g;ZT-MOFs在pH=7.0和吸附时间为480 min时对Au(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33.34 mg/g。三种MOFs吸附剂均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3)采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行为。三种MOFs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都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UiO-66-PEA吸附Pd(Ⅱ)和ZT-MOFs吸附Au(Ⅲ)的等温线模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这两种吸附剂的吸附过程是非均相的多层吸附过程。UiO-66-ATU对Au(Ⅲ)的吸附等温线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属于单层均匀吸附。(4)采用XPS、Zeta电势等手段研究了三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在吸附过程中螯合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此外UiO-66-PEA对Pd(Ⅱ)的吸附和UiO-66-ATU对Au(Ⅲ)的吸附还存在离子交换作用。综上,论文制备了三种吸附量大、可重复使用的贵金属离子富集分离的MOFs吸附剂。论文制备的吸附剂在贵金属离子富集分离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庞鹤亮[10](2020)在《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量逐年增大,污泥资源化处理要求日益提高。厌氧发酵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优选技术,能够将污泥中有机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SCFAs),并作为优质碳源利用。本研究立足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建立了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强化策略,重点探讨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和Na+调控方式对污泥水解和厌氧发酵产酸的促进作用,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并分析树脂再生复用及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的可行性。针对污泥水解效率低这一限制因素,提出了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的污泥水解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参数(树脂投量、处理时间和搅拌强度),并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试验考察不同树脂投量条件下污泥增溶及发酵产酸规律,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显着脱除污泥液相和胞外聚合物(EPS)中的高价阳离子(Ca2+,Mg2+,Fe3+等),促使微生物细胞裂解和EPS瓦解,将污泥絮体解絮成松散的小颗粒,大量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以及氮磷元素增溶释放,具有极为显着的污泥增溶作用。在最佳树脂投量(1.75 g/g SS)条件下,污泥在2天内达到最佳溶胞效果,SCOD浓度达到5944 mg/L,上清液中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158和248 mg/L。污泥增溶过程促进了以乙酸和丙酸为主的SCFAs累积效能,发酵4天内达到最大累积量(334.5 mg COD/g VSS),是空白对照组的3.5倍。由于树脂的污泥增溶效率在1天内较高,因此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将树脂处理污泥时间缩短为1天,然后进行污泥单独厌氧发酵,可以获得显着的有机物增溶和发酵产酸效能,SCOD释放量和SCFAs产量为树脂全过程处理方式的81.9-82.2%,污泥减量5.08 g VSS/L(40.9%)。树脂经厌氧发酵后可从污泥中分离回收再生,HCl和Na Cl溶液均对厌氧发酵后的树脂具有显着的清洗和再生效能,能够洗脱有机污染物和阳离子,但Na Cl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洗脱效果较好,再生后可重复用于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SCOD释放及SCFAs产量与新树脂相似。本研究进一步考探究了Na+调控对污泥增溶、水解、酸化和产甲烷阶段的影响,提出了Na+调控处理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研究发现,Na+调控处理通过渗透压作用和高价阳离子溶出作用促使EPS瓦解和微生物溶胞,破解污泥絮体结构,降低污泥粒径,并促进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增溶。适当的Na Cl浓度(10-20 g/L)能够促进蛋白质等溶解性有机物的水解效率和酸化效率,同时抑制产甲烷作用,提高SCFAs累积效能。在最佳Na Cl浓度(20 g/L)条件下,污泥在2天内增溶效率较高,SCOD浓度可达到2724.9 mg/L,SCFAs产量在4天内可累积至288.2 mg COD/g VSS,其中乙酸和丙酸占56.68%,发酵液中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553.3和308.4 mg/L。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水解和发酵产酸效能,研究了树脂水解和Na+调控再水解耦合强化污泥厌氧发酵效能,发现Na+调控处理对树脂解溶污泥具有显着的再水解作用,在最佳耦合参数条件下(树脂投量1.75 g/g SS,水解时间1天,分离树脂并进行Na+调控再水解,Na Cl浓度20 g/L),SCOD浓度在第2天可达到6588 mg/L,占TCOD的40.6%,SCFAs在4天内累积至432.8 mg COD/g VSS,发酵液中有机组分分布特征为SCFAs(75.7%)>蛋白质(14.5%)>其他有机物(4.0%)≈腐殖酸(3.6%)>多糖(2.2%),污泥减量6.41 g VSS/L。反渗透浓盐水和树脂再生废液中含有大量Na+,可作为替代Na+源促进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在厌氧发酵4天内SCOD和SCFAs产量分别可达到4615-5203 mg/L和279.3-284.1mg COD/g VSS,发酵液中蛋白质、多糖和SCFAs占比超过96%。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阳离子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并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群分布对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脱除和Na+调控的响应机制。研究发现,Na+调控处理能够促进蛋白酶相对活性(126-160%),有助于提高有机物水解效率。同时,高价阳离子缺失和Na+含量(Na Cl浓度为20 g/L)均能够降低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并促使优势菌群演替。高价阳离子(Ca2+、Mg2+等)缺失和Na+调控是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诱因,与Macellibacteroides,Bacteroides,Proteiniclasticum等水解和发酵产酸功能菌属丰度呈正比例关系,促进其生长富集并成为优势菌群,与Simplicispira,Ottowia和Ideonella等SCFAs消耗菌属丰度呈反比例关系,抑制其活性并降低丰度,促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向有利于污泥水解和发酵产酸的方向演替。

二、美国离子交换树脂试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离子交换树脂试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湿法再生CO2空气捕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温室效应及碳排放源分布
        1.1.2 CCUS技术及全球碳减排政策
        1.1.3 CO_2集中捕集技术及特点
    1.2 CO2 空气捕集技术
        1.2.1 CO_2空气捕集技术研究综述
        1.2.2 CO2 空气捕集吸附剂
    1.3 湿法再生CO_2空气捕集技术
        1.3.1 湿法再生吸附—脱附原理
        1.3.2 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
    1.4 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QAR500 膜材料制备及其表征
        2.1.1 QAR500 膜材料功能化预处理
        2.1.2 QAR500 吸附剂表征
    2.2 实验装置
        2.2.1 吸附—脱附循环实验系统
        2.2.2 吸附性能测试
        2.2.3 脱附性能测试
        2.2.4 QAR500膜材料电荷密度测试方法
        2.2.5 实验仪器
    2.3 实验参数及理论模型
        2.3.1 QAR500 膜材料脱水/吸水性能常数
        2.3.2 CO_2吸附/脱附饱和度
        2.3.3 吸附动力学模型及其常数
        2.3.4 脱附动力学模型及其常数
第三章 QAR500 材料吸附性能及其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不同方法预处理QAR500 材料
        3.2.1 水热预处理
        3.2.2 常温水浸润预处理
    3.3 材料参数及表征结果分析
        3.3.1 QAR500 材料原始参数
        3.3.2 QAR500 材料电荷密度
        3.3.3 不同方法预处理QAR500 SEM表征
        3.3.4 不同方法预处理QAR500 孔隙率及比表面
    3.4 QAR500 材料吸附动力学分析及吸附模型
        3.4.1 QAR500 材料吸附动力学分析
        3.4.2 MPFO吸附模型分析
    3.5 不同预处理方法QAR500 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3.5.1 材料水热预处理不同时间CO_2饱和吸附性能分析
        3.5.2 材料常温浸泡预处理不同时间CO_2饱和吸附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AR500 材料脱附性能及其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QAR500 材料不同CO_2脱附方法
        4.2.1 常温水浸润脱附
        4.2.2 自然蒸发加湿脱附
        4.2.3 超声雾化加湿脱附
    4.3 不同脱附方法CO_2脱附性能分析
    4.4 不同脱附方法MPFO模型参数分析
    4.5 QAR500 材料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分析
        4.5.1 不同预处理方法材料脱附性能分析
        4.5.2 不同预处理方法材料吸附—脱附循环性能分析
    4.6 材料低能耗制备耦合高性能脱附方法经济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果蔬储藏室湿法再生CO_2气调装置设计及其测试
    5.1 引言
    5.2 湿法再生吸附剂的CO_2浓度、湿度敏感性分析
        5.2.1 不同CO_2浓度环境湿法再生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5.2.2 不同湿度环境湿法再生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5.2.3 湿法再生吸附剂湿度、CO_2浓度敏感性分析
    5.3 果蔬储藏室湿法再生CO_2气调装置工艺流程
    5.4 果蔬储藏室湿法再生CO_2气调装置材料布局结构设计
    5.5 果蔬储藏工况下QAR500 材料CO_2缓冲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检测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分离介质
        1.2.1 层析介质分类
        1.2.2 离子交换树脂
    1.3 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有机残留来源
    1.4 有机残留物的检测技术
    1.5 甜菊糖苷的分离纯化
        1.5.1 甜菊糖苷简介
        1.5.2 甜菊糖苷主要成分的结构
        1.5.3 甜菊糖苷的分离纯化工艺
        1.5.4 甜菊糖苷的检测方法
    1.6 蚓激酶的分离纯化
        1.6.1 蚓激酶简介
        1.6.2 蚓激酶的分离纯化工艺
    1.7 纯化工艺中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残留物迁移的实验研究
    1.8 立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8.1 立题意义
        1.8.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
        2.1.2 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检测方法的确立
        2.2.2 甜菊糖苷的纯化
        2.2.3 蚓激酶的纯化工艺
        2.2.4 有机残留物在纯化过程中的迁移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有机残留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 顶空平衡温度的优化
        3.1.2 顶空平衡时间的优化
        3.1.3 8 种有机残留物标准品的出峰情况
        3.1.4 方法学考察
        3.1.5 小结
    3.2 甜菊糖苷的纯化
        3.2.1 甜菊糖苷水提液的脱色
        3.2.2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甜菊糖苷
        3.2.3 小结
    3.3 蚓激酶的纯化
        3.3.1 蚓激酶的纯化工艺
        3.3.2 小结
    3.4 离子交换树脂中有机残留物在应用中的迁移研究
        3.4.1 有机残留物1,4-二乙基苯的迁移规律
        3.4.2 蚓激酶纯化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规律
        3.4.3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超重力强化D201树脂改性及除Cr(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1.1.2 铬的基本性质、来源及危害
    1.2 含Cr(Ⅵ)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膜分离法
        1.2.2 生物处理法
        1.2.3 化学沉淀法
        1.2.4 电解法
        1.2.5 吸附法
    1.3 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
        1.3.1 离子交换树脂
        1.3.2 离子交换树脂改性
    1.4 离子交换吸附基础
        1.4.1 离子交换吸附平衡
        1.4.2 离子交换吸附热力学
        1.4.3 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
    1.5 超重力技术概述及其在吸附过程中的应用
        1.5.1 超重力技术的基本简介
        1.5.2 超重力技术在吸附过程中的应用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2 D201树脂的预处理
        2.2.3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D201树脂对Cr(Ⅵ)的吸附实验
        2.2.4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Cr(Ⅵ)的重复使用性实验
        2.2.5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重力工艺参数对重金属Cr(Ⅵ)去除的影响
        2.3.2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等温线
        2.3.3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2.3.4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吸附Cr(Ⅵ)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2.3.5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2.3.6 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的再生重复使用性
        2.3.7 D201树脂对重金属Cr(Ⅵ)去除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超重力强化D201树脂负载水合氧化铁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2 超重力场中D201树脂负载水合氧化铁的制备
        3.2.3 D201-HFO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3.2.4 超重力场中D201-HFO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实验
        3.2.5 D201-HFO的再生重复使用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重力工艺参数对D201-HFO的Fe负载量及其反应活性的影响
        3.3.2 D201-HFO复合材料的表征
        3.3.3 不同反应器中制备的D201-HFO性质对比
        3.3.4 超重力场中D201-HFO对Cr(Ⅵ)的吸附实验
        3.3.5 吸附等温线研究
        3.3.6 吸附热力学研究
        3.3.7 吸附动力学研究
        3.3.8 D201-HFO复合材料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机理
        3.3.9 D201-HFO复合材料的再生重复使用性
    3.4 本章小结
4 超重力强化D201树脂负载铁锆氧化物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4.2.2 超重力强化D201-Fe-Zr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D201-Fe-Zr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4.2.4 超重力场中D201-Fe-Zr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实验
        4.2.5 D201-Fe-Zr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4.2.6 D201-Fe-Zr复合材料的再生重复使用性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201-Fe-Zr复合材料的表征
        4.3.2 初始pH值对重金属Cr(Ⅵ)的影响
        4.3.3 D201-Fe-Zr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4.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4.3.5 吸附热力学研究
        4.3.6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7 D201-Fe-Zr复合材料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机理
        4.3.8 D201-Fe-Zr复合材料的再生重复使用性
    4.4 本章小结
5 D201树脂改性、RPB过程强化与吸附性能的关系探讨
    5.1 引言
    5.2 D201树脂改性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
    5.3 D201树脂改性复合材料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4 RPB强化离子交换吸附过程的影响
        5.4.1 流体力化学效应
        5.4.2 RPB强化离子交换吸附过程的流体力化学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盐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1 高盐氨氮废水的来源
        1.1.2 高盐氨氮废水的危害
    1.2 高分子载体在高盐氨氮废水中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天然高分子吸附载体
        1.2.2 合成高分子吸附载体
    1.3 过渡金属离子与高分子载体、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 实验分析方法及表征
        2.2.1 分析方法
        2.2.2 实验样品表征
        2.2.3 过渡金属离子负载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2.2.4 过渡金属负载蒙脱石(硅藻土)的制备及优化
        2.2.5 金属基吸附剂除氮性能测试
        2.2.6 去除氨氮实验
        2.2.7 动力学分析
        2.2.8 零电荷点检测
        2.2.9 实际稀土氨氮废水
第三章 过渡金属基D001树脂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过渡金属负载D001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3.2.2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测试
        3.2.3 氨氮吸附实验
        3.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含盐条件下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影响
        3.3.2 溶液p H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3.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3.3.4 树脂投加量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3.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3.3.6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动力学分析
        3.3.7 表征分析
        3.3.8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金属基D751树脂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2.1 过渡金属负载D751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4.2.2 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测试
        4.2.3 氨氮吸附实验
        4.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含盐条件下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4.3.2 溶液pH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4.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4.3.4 树脂投加量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4.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4.3.6 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动力学分析
        4.3.7 表征分析
        4.3.8 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过渡金属基蒙脱石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2.1 过渡金属负载蒙脱石的制备及优化
        5.2.2 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测试
        5.2.3 氨氮吸附实验
        5.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含盐条件下不同金属基蒙脱石对氨氮处理的影响
        5.3.2 溶液pH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5.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5.3.4 蒙脱石投加量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5.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5.3.6 金属基蒙脱石除氮动力学分析
        5.3.7 表征分析
        5.3.8 除氮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过渡金属基硅藻土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方法
        6.2.1 过渡金属负载硅藻土的制备及优化
        6.2.2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测试
        6.2.3 氨氮吸附实验
        6.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含盐条件下不同金属基硅藻土对氨氮处理的影响
        6.3.2 溶液pH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6.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6.3.4 硅藻土投加量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6.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6.3.6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动力学分析
        6.3.7 表征分析
        6.3.8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四种最优高分子载体的除氮机理对比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方法
        7.2.1 单因素条件对过渡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性能的影响
        7.2.2 氨氮吸附实验
    7.3 含盐条件下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特性研究
        7.3.1 共存阳离子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7.3.2 不同溶液阴离子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7.3.3 溶液温度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7.3.4 氨氮浓度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7.3.5 不同解吸剂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7.3.6 除氮稳定性的探究
        7.3.7 实际废水的除氮探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水中Ni2+及镍的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重金属离子Ni~2+的来源及危害
    1.2 含Ni~2+废水的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化学法处理含Ni~2+废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生物法处理含Ni~(2+)废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3 物理化学法处理含Ni~(2+)废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3.1 粉末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颗粒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试验方法
    2.3 材料表征方法
第3章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性能与机理
    3.1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与活性炭及离子交换树脂富集Ni~(2+)性能对比
    3.2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对Ni~2+的富集过程分析
    3.3 废水水质和运行条件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3.1 进水Ni~(2+)浓度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3.2 进水流速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3.3 进水p H值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3.4 填充高度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3.5 进水悬浮物浓度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3.4 富集Ni~(2+)前后13X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3.4.1 富集Ni~(2+)前后13X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3.4.2 富集Ni~(2+)前后13X分子筛复合材料的XRD及 XPS分析
        3.4.3 富集Ni~(2+)前后13X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图
    3.5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富集水中重金属离子Ni~(2+)的机理
        3.5.1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富集水中Ni~(2+)机理的理论分析
        3.5.2 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富集水中Ni~(2+)机理的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水中共存组分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1 共存重金属离子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1.1 共存Cu~(2+)对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1.2 共存Zn~(2+)对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1.3 共存Cr~(3+)对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1.4 共存Cr_2O_7~(2-)对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2 常见共存盐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2.1 共存Na_2SO_4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2.2 共存Na Cl对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Ni~(2+)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富集饱和材料中镍的资源化
    5.1 富集饱和材料中镍的浸出
        5.1.1 浸出酸种类的选择
        5.1.2 浸出酸浓度的选择
        5.1.3 浸出时间的确定
    5.2 浸出液中镍的资源化
        5.2.1 铁粉还原法回收浸出液中镍
        5.2.2 电解法回收浸出液中镍
        5.2.3 胶凝-烘干法回收浸出液中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环氧-开环法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词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油概述
    1.2 植物油环氧化研究进展
        1.2.1 过氧羧酸氧化法
        1.2.2 无羧酸氧化法
    1.3 环氧植物油开环研究进展
        1.3.1 环氧植物油开环剂
        1.3.2 环氧植物油开环催化剂
    1.4 植物油基多元醇应用现状
        1.4.1 聚氨酯简介
        1.4.2 植物油基多元醇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羟值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其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过程
        2.4.1 环氧大豆油(ESO)的制备
        2.4.2 开环催化剂的合成
        2.4.3 大豆油基多元醇(Polyol-1/2)的制备
        2.4.4 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2.4.5 表征方法
        2.4.6 分析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开环催化剂的表征
        2.5.2 开环反应条件优化
        2.5.3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2.5.4 磁性固体酸催化甘油开环环氧大豆油机理分析
        2.5.5 产物及原料的理化性质
        2.5.6 产物及原料的FT-IR表征
        2.5.7 产物及原料的~1H NMR表征
        2.5.8 大豆油基多元醇的热重分析
        2.5.9 聚氨酯薄膜的热学性能测试
        2.5.10 聚氨酯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氟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过程
        3.4.1 含氟大豆油基多元醇(SFP)的制备
        3.4.2 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3.4.3 表征方法
        3.4.4 分析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开环反应条件优化
        3.5.2 产物及原料的理化性质
        3.5.3 产物及原料的FT-IR表征
        3.5.4 产物及原料的~1H NMR表征
        3.5.5 聚氨酯薄膜的EDS表征
        3.5.6 聚氨酯薄膜的疏水性能测试
        3.5.7 聚氨酯薄膜的热学性能测试
        3.5.8 聚氨酯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氮-磷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过程
        4.4.1 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的制备
        4.4.2 环氧油酸二乙醇胺(EODEA)的制备
        4.4.3 含氮-磷植物油基多元醇(PNP)的制备
        4.4.4 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4.4.5 表征方法
        4.4.6 分析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原料油酸甲酯(MO)的成分分析
        4.5.2 产物及原料的理化性质
        4.5.3 产物及原料的GPC分析
        4.5.4 产物及原料的FT-IR表征
        4.5.5 产物及原料的~1H NMR表征
        4.5.6 产物(PNP)的~(31)P NMR表征
        4.5.7 产物及原料的热重分析
        4.5.8 聚氨酯薄膜的热学性能测试
        4.5.9 聚氨酯薄膜的LOI值
        4.5.10 聚氨酯薄膜的锥形量热仪测试
        4.5.11 聚氨酯薄膜的垂直燃烧测试
        4.5.12 聚氨酯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4.5.13 聚氨酯薄膜的DMA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甘油磷酰胆碱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1.2.1 甘油磷酰胆碱的理化性质
        1.2.2 甘油磷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1.3 甘油磷酰胆碱的分析方法
        1.3.1 薄层色谱法
        1.3.2 核磁共振谱法
        1.3.3 滴定法
        1.3.4 液相色谱法
    1.4 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方法
        1.4.1 水解法
        1.4.2 全化学合成法
    1.5 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方法
        1.5.1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粗品的纯化
        1.5.2 水解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粗品的纯化
    1.6 甘油磷酰胆碱的质量标准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7.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甘油磷酰胆碱工艺的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检测方法
        2.3.2 不同反应物制备甘油磷酰胆碱的实验方法
        2.3.3 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路线的确定
        2.4.2 制备R-缩水甘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2.4.3 制备甘油磷酰胆碱工艺条件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检测方法
        3.3.2 萃取实验
        3.3.3 电渗析实验
        3.3.4 结晶实验
        3.3.5 甘油磷酰胆碱产品结构表征与质量鉴定
    3.4 实验结果
        3.4.1 萃取实验结果
        3.4.2 电渗析实验结果
        3.4.3 结晶实验结果
        3.4.4 产品结构表征与质量鉴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解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检测方法
        4.3.2 水解法制备甘油磷酰胆碱
        4.3.3 COSMO-RS模拟计算
        4.3.4 静置分层实验
        4.3.5 不同溶剂分离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碱催化试验结果
        4.4.2 COSMO-RS计算结果
        4.4.3 静置分层的实验结果
        4.4.4 单一溶剂对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分离效果
        4.4.5 混合溶剂对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分离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新型MOFs材料的制备及贵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贵金属的概况
    1.2 贵金属富集分离的方法
        1.2.1 化学沉淀法
        1.2.2 溶剂萃取法
        1.2.3 微生物法
        1.2.4 吸附法
    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3.1 金属有机骨架的简介
        1.3.2 金属有机骨架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本文内容
第二章 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吸附剂的制备
        2.2.1 均苯四甲酸修饰UiO-66-NH_2合成UiO-66-PEA
        2.2.2 氨基硫脲修饰UiO-66-NH_2合成UiO-66-ATU
        2.2.3 三聚硫氰酸基吸附剂(ZT-MOFs)制备
    2.3 表征方法
    2.4 吸附剂表征
        2.4.1 UiO-66-PEA表征
        2.4.2 UiO-66-ATU表征
        2.4.3 ZT-MOFs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附剂的性能研究
    3.1 吸附试验
    3.2 溶液pH的影响
        3.2.1 pH对 UiO-66-PEA吸附Pd(Ⅱ)的影响
        3.2.2 pH对 UiO-66-ATU吸附Au(Ⅲ)的影响
        3.2.3 pH对 ZT-MOFs吸附Au(Ⅲ)的影响
    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1 反应时间对UiO-66-PEA吸附Pd(Ⅱ)的影响
        3.3.2 反应时间对UiO-66-ATU吸附Au(Ⅲ)的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ZT-MOFs吸附Au(Ⅲ)的影响
    3.4 初始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4.1 初始浓度对UiO-66-PEA吸附Pd(Ⅱ)的影响
        3.4.2 初始浓度对UiO-66-ATU吸附Au(Ⅲ)的影响
        3.4.3 初始浓度对ZT-MOFs吸附Au(Ⅲ)的影响
    3.5 干扰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5.1 UiO-66-PEA的选择性
        3.5.2 UiO-66-ATU的选择性
        3.5.3 ZT-MOFs的选择性
    3.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3.6.1 UiO-66-PEA的再生性能
        3.6.2 UiO-66-ATU的再生性能
        3.6.3 ZT-MOFs的再生性能
    3.7 不同吸附剂性能比较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附行为研究
    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4.1.1 UiO-66-PEA吸附Pd(Ⅱ)动力学分析
        4.1.2 UiO-66-ATU吸附Au(Ⅲ)动力学分析
        4.1.3 ZT-MOFs吸附Au(Ⅲ)动力学分析
    4.2 吸附等温线研究
        4.2.1 UiO-66-PEA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2.2 UiO-66-ATU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2.3 ZT-MOFs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吸附机理
    5.1 UiO-66-PEA吸附Pd(Ⅱ)的机理
    5.2 UiO-66-ATU吸附Au(Ⅲ)的机理
    5.3 ZT-MOFs吸附Au(Ⅲ)的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在校期间受理专利
    附录C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课题的目的意义
    1.2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
        1.2.1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1.2.2 厌氧发酵回收污泥碳源的技术需求
        1.2.3 污泥厌氧发酵原理及功能微生物
        1.2.4 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因素
    1.3 剩余污泥水解促进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物理处理
        1.3.2 化学处理
        1.3.3 生物处理
        1.3.4 强化污泥水解及发酵产酸新型处理技术的需求
    1.4 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污泥产酸发酵的促进
        1.4.1 高价阳离子对污泥絮体稳定性的作用
        1.4.2 高价阳离子脱除对污泥水解及发酵产酸的促进
        1.4.3 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构及分类
        1.4.4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和选择性
        1.4.5 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污泥产酸发酵的提出
    1.5 Na~+对污泥产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1.5.1 Na~+对污泥絮体结构及生物絮凝性的影响
        1.5.2 Na~+对产酸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特性的影响
        1.5.3 Na~+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
    1.6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污泥来源与特性
        2.1.2 阳离子交换树脂来源及预处理
        2.1.3 反渗透浓盐水及树脂再生废液的来源及性质
    2.2 试验设计及装置运行
        2.2.1 厌氧反应器装置及运行
        2.2.2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条件下的污泥水解及产酸发酵试验
        2.2.3 Na~+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试验
        2.2.4 树脂再生及复用实验
        2.2.5 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的污泥厌氧发酵实验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2.3.2 短链脂肪酸
        2.3.3 胞外聚合物提取及定量
        2.3.4 生物酶活性
        2.3.5 溶解性有机物光谱特性
        2.3.6 阳离子分布及含量
        2.3.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4 计算分析方法
        2.4.1 常规数据计算分析方法
        2.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4.3 响应曲面分析
        2.4.4 统计分析
第3章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剩余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的影响
    3.1 引言
    3.2 污泥增溶及水解作用
        3.2.1 工艺参数优化及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3.2.2 污泥增溶效能
        3.2.3 污泥增溶动力学分析
        3.2.4 溶解性有机物分析
        3.2.5 氮磷释放
        3.2.6 EPS含量及结构分析
        3.2.7 污泥解絮及粒径变化
    3.3 污泥产酸发酵特性及发酵液特征
        3.3.1 短链脂肪酸累积效能
        3.3.2 短链脂肪酸组分分布特性
        3.3.3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分布及转化规律
        3.3.4 发酵液有机物特性分析
    3.4 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过程促进机制
        3.4.1 高价阳离子及重金属脱除分析
        3.4.2 微生物溶胞及环境因素动态
        3.4.3 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强化机制分析
    3.5 基于高价阳离子脱除的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运行方式优化
        3.5.1 运行方式对污泥增溶效能的影响
        3.5.2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厌氧发酵产酸特性分析
        3.5.3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分布
        3.5.4 发酵液光谱特性分析
        3.5.5 污泥减量及有机质溶出分析
        3.5.6 运行方案优化策略
    3.6 树脂再生及复用效能研究
        3.6.1 污染物洗脱及树脂清洗效果
        3.6.2 离子洗脱及树脂再生效能
        3.6.3 树脂复用可行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Na~+调控强化树脂解溶污泥产酸发酵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Na~+调控对污泥产酸发酵的促进效能
        4.2.1 污泥增溶及水解效能
        4.2.2 污泥絮体破解分析
        4.2.3 厌氧发酵产酸效能
        4.2.4 氮磷释放
    4.3 Na~+调控对污泥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规律
        4.3.1 对EPS瓦解及迁移溶出的影响
        4.3.2 对阳离子溶出特征的影响
        4.3.3 对溶胞作用的影响
        4.3.4 对产酸发酵过程中有机物降解转化的影响
        4.3.5 对产甲烷作用的抑制
        4.3.6 污泥产酸发酵过程强化机制
    4.4 Na~+调控对解溶污泥的再水解及产酸发酵强化效能
        4.4.1 污泥的“两步增溶和水解”作用
        4.4.2 厌氧发酵产酸强化效能
        4.4.3 短链脂肪酸组分分布
        4.4.4 两步水解的污泥絮体破解及EPS结构分析
    4.5 有机质溶出及发酵液特性分析
        4.5.1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特征
        4.5.2 发酵液光谱特性分析
        4.5.3 污泥减量及有机质溶出分析
    4.6 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
        4.6.1 污泥增溶及水解效能
        4.6.2 污泥絮体破解分析
        4.6.3 发酵液有机组分分布及发酵产酸效能
        4.6.4 氮磷释放
        4.6.5 发酵液利用及NaCl复用潜力分析
    4.7 发酵产酸效能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7.1 发酵产酸效能对比分析
        4.7.2 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解酶活性及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对阳离子调控过程的响应机制.
    5.1 引言
    5.2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2.1 关键水解酶活性分析
        5.2.2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5.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5.2.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及菌群演替
        5.2.5 高价阳离子脱除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显着性
        5.2.6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动态影响分析
    5.3 Na~+调控对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3.1 关键水解酶活性分析
        5.3.2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5.3.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5.3.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及菌群演替
        5.3.5 Na~+调控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显着性
        5.3.6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动态影响分析
    5.4 阳离子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及微生物作用机制分析
        5.4.1 阳离子调控条件下的产酸发酵微生物分析
        5.4.2 有机质发酵产酸途径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美国离子交换树脂试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交换与电去离子组合工艺梯级脱盐机制与调控研究[D]. 张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湿法再生CO2空气捕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倪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3]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检测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迁移研究[D]. 朱贺文. 江南大学, 2021(01)
  • [4]超重力强化D201树脂改性及除Cr(Ⅵ)性能研究[D]. 宋尧. 中北大学, 2021(01)
  • [5]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D]. 何彩庆.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13X分子筛复合材料固定床富集水中Ni2+及镍的资源化研究[D]. 宁晓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7]环氧-开环法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及其应用[D]. 王涵颖. 江南大学, 2021(01)
  • [8]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D]. 邹俊康. 浙江大学, 2021(01)
  • [9]新型MOFs材料的制备及贵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D]. 黄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D]. 庞鹤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美国离子交换树脂测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