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8日大同-杨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结构

1989年10月18日大同-杨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结构

一、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关鹏虎[1](2021)在《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认为山西裂谷带,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一条活动构造带,历史强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现代中小地震活跃,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危险区之一,也是众多地震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地区。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该地区的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有助于认识该地区的孕震背景、发震机理和构造变形。本文首先在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山西裂谷带及邻区(34°-42°N,108°-115°E)的震源机制解,同时对数据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筛选,最后得到山西裂谷带及邻区1929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697个2.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上述数据,开展了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并选取367个3级以上地震、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区域应力场反演常用的SLICK方法和网格搜索法,反演了研究区的应力场,取得了如下认识:(1)山西裂谷带及邻区的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以走滑型和正断型为主,与山西裂谷带的构造活动特征相一致。697个2.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中,走滑型地震207个,占全部地震事件的29.7%;正断型地震176个,占25.3%;正走滑型地震50个,占7.2%;逆断型地震72个,占10.3%;逆走滑型地震24个,占3.4%。地震活动主要与周围的活动构造有关,大多数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区域内的断裂带上,并且多集中在多条断裂的交叉部位上。强震数目较少,中小地震数目较多。震源深度最浅为1km,最深的震源深度为35km,都属于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在5~20km的地震事件占了绝大多数,占全部地震事件75.6%。(2)基于367个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53.4°,倾角21.5°;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20.1°,倾角68.3°;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44.2°,倾角近水平(2.2°)。(3)基于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46.1°,倾角48°;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32.2°,倾角41.9°;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36.9°,倾角近水平(0.8°)。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走向为NEE57.97°,倾角为24.27°;中间主应力轴走向为SWW284.00°,倾角为57.00°;最大主张应力轴走向为SSE157.91°,倾角为20.94°。SLICK方法结果和网格搜索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结果与基于3级以上地震的反演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但具有可比性。(4)综合本文反演结果表明,山西裂谷带主要受到了NNW-SSE向拉张应力作用和NEE-SWW向挤压应力作用,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与GPS观测资料结果一致。同时本文结果显示,山西裂谷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华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前者受后者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裂谷带的强震孕育与预测、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灾害评价与防治、地震工程的抗震设防等科学与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吴昊昱[2](2017)在《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地区地震频度高,震源浅,灾害重是中外着名的强震带,有史料记载以来发生过M≥5地震85次,其中6.06.9级地震11次,7.07.9级地震5次,8级地震1次。本文研究有史料记载以来山西M≥5地震和1981-2014年,山西地区有震相报告的0级以上地震,得出M≥5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10-20km深度之间;M≤5中小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5-25km深度之间。M≥6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山西断陷带5个盆地内。研究山西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地壳结构之间的联系,地壳中孕震环境标志,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利用现有的国家地震台站155个有利条件对一个完整年地震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经提取台站间的经验格林函数,获得近万条瑞利波频散曲线,通过瑞利波群速度的反演,得出了周期6-45s的瑞利波群速度的16个周期群速度成像图,获得了山西地壳16层不同深度平面和瑞利波群速度特征的地壳结构图;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给出了山西地壳结构体的透视成像图。根据对不同周期的瑞利波群速度的研究,认为:(1)地壳11km深度以浅的图像反映了地壳浅部结构与地质构造,中间山西断陷带与东西两侧隆起区相比属低速区,不同波速区勾勒出的图像与断陷带和隆起区、凸起区、断裂带等地质构造相吻合。(2)在地壳11km深度以深,地壳分为:西部鄂尔多斯块体(即原来吕梁山隆起区)、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三个单元。(3)山西地区的离石断裂和晋获断裂延伸浅而山西断陷带边界断裂延伸深,因此支持将吕梁山隆起区归为鄂尔多斯块体区的地壳划分依据,山西断陷带是鄂尔多斯块体区的东边界的观点。(4)山西地壳以N38°附近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波速差异区,具体是在地壳13km深度以浅,显示北部速度高,南部速度低,在地壳16km的深度以深则为北部速度低,南部速度高。(5)在山西中部N38°存在近EW向的低速体异常带,最大宽度约120km,最大长度约300km,该低速体异常带是一条穿越了吕梁山隆起区、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及太行山山前断裂,直抵华北平原拗陷带低速体的近EW向构造带。综合研究发现山西断陷带M≥6地震的发震构造不仅仅由深大断裂决定,更重要的是,地壳中的介质体的高低速度转换带附近是震源位置,即介质“软”、“硬”变化带附近,震源体是地壳“软”、“硬”介质体积累发震能量,这是山西地区孕震环境构造的标志。通过对山西地区6个M≥5地震的孕震体进行了计算,发现孕震体体积与发震最大震级呈正相关对数关系,并发现同等数量级的孕震体,低速性质的孕震体比高速性质的孕震体孕育的最大震级高。为今后研究潜在地震危险区和预测5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本文所得出的山西地壳不同周期16张瑞利波群速度特征成像图,可在进一步研究山西地区的地震学和地质学涉及地壳结构提供基础资料。本文的研究结论完全可以作为,对研究山西地区的震源性质,以及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都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认识该区域的地震孕震环境以及华北克拉通的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冯永革,王海洋,陈永顺,黄清华[3](2016)在《1989—1999大同地震序列的隐伏断层研究:库仑应力分析和余震JHD重定位》文中研究指明1989年到1999年,大同—阳高地区发生了一系列MS≥5的中强地震.本文基于前人对1989年三次MS≥5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的结果,通过建立不同断层模型,利用库仑应力方法,计算前震对于主震,以及前震和主震对于余震的库仑应力触发关系,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破裂模型,即1989年前震沿北西西方向发生左旋破裂,之后主震和余震沿北北东方向发生右旋破裂.根据这种破裂模式计算得出,前震发生后,主震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增加了约2×105 Pa,余震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出现下降;主震发生后,余震处的库仑应力出现回升,最后余震处的库仑应力几乎没有变化.基于大同地震台网的近场观测数据,用JHD(Joint Hypocentral determination)定位方法,对1999年11月1日MS=5.6地震后一个月的余震进行重定位,得到一条走向118°,倾角85°的左旋走滑断层,余震的深度分布在5km至20km范围内,显示该断层是隐伏断层.另外提出对主震震中位置约10km的修正.本文对1989年三次MS≥5地震序列和1999年MS=5.6地震余震空间分布的研究揭示该地区存在两条活跃的共轭隐伏走滑断层(1989年主震的北北东方向和1999年地震的北西西方向),并且推断已知的大王村断裂和团堡断裂是地下这两条共轭的隐伏走滑断层构造/地震活动在地表的响应.

盛书中[4](2015)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基于地震孕育和预测的两个“关键问题”—应力与断层,围绕历史上强震多发、活动特色鲜明、正断层系的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开展详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由P波初动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地壳应力场,二是对其周缘的地震丛集群应用双差法进行重定位研究,三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应用由小震分布确定断层面的方法对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进行了研究,分述如下:首先,本论文将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应用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的计算,使用2007年8月1日——2013年7月21日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发生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所得的0.25°×0.25°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根据该结果,我们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上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带现今的拉张状态相一致。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逆冲、逆冲走滑和走滑型,反映了鄂尔多斯块体在西南缘受到青藏高原北东向的挤压作用。鄂尔多斯西南缘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远处为东-西向,源自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挤压的作用,靠近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北东-南西向。3、P轴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但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P轴方位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从南向北,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北;在其北缘,由西向东,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东。在其南缘和东缘,主压应力轴方位变化不大,大体上平行于控制各断陷带主要断裂的走向。P轴倾角在西南缘为近水平,在其周缘各盆地内P轴近直立。4、T轴方位总体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各断陷带内,T轴走向大体上与控制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以及断陷盆地走向相垂直。5、鄂尔多斯块体在其西南角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和其东北角深部物质上涌形成的北西-南东向拉张力联合作用,上述作用使得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除西南区为挤压区外,其余区域均为剪切拉张区,与先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处于引张应力场作用相符合,较好地解释了环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断陷盆地构造,亦符合鄂尔多斯块体东西两侧的右旋剪切拉张带以及南北两侧的左旋剪切拉张带的性质。其次,本论文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分为:鄂尔多斯北缘、鄂尔多斯东缘、鄂尔多斯南缘、鄂尔多斯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五个区域,利用双差法对地震丛集群进行重定位研究。所得研究结果中,仅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地区所得的重定位结果大体上覆盖了整个研究区域,其余研究区仅获得了局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未能体现整个研究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因此,有关重定位研究结果,我们仅给出关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地震重定位结果的认识和总结。由山西断陷带地震的双差法重定位研究结果,我们获得以下认识:1、重定位后均方根残差的平均值大大降低,反映双差定位法提高了定位结果的精度;2、重定位后,震中的空间分布更加向断层附近集中,且其条带状展布更为明显;3、震源的深度分布在25 km以内,且大体上呈现出正态分布,南部的震源深度相对较北部要深一些,表明山西断陷带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的中上部;4、盆地内部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盆地两端震源深度逐渐加深,总体上随着断陷带构造震源深度呈现出起伏变化。最后,基于地震发生在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以及大震震源区地震活动的“长期性”假设,利用前面章节给出的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和地壳应力场研究结果,确定了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199°,倾向北西,倾角为64°,滑动角为-128°,发震断层为右旋走滑正断型;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断层走向为17°,倾向南东,倾角为84°,滑动角为-176°,发震断层为右旋走滑型为主,有少许正断型分量。

盛书中,万永革,王未来,郑爽,石砚斌,李迎秋[5](2014)在《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将利用余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大震断层面参数的方法应用于2010年玉树MS7.1级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获得了本次地震断层面参数为:走向294.6°,倾角78.0°,滑动角7.5°,属于左旋走滑型地震和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性质相一致.主震前后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应力场为:中间主应力轴近直立,最大和最小主应力轴近水平,且发现玉树地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存在偏转现象,最大主压应力轴由震前的NEE向逆时针旋转至震后的NNE向,震后最大主压应力轴与断层走向近垂直,表明主震对震源区应力释放较为充分.

靳玉科,梁向军,靳玉贞,宋美琴,王焱,张玲[6](2010)在《大同震区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初探》文中认为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的方法对大同震区1989年6.1级、1991年5.8级、1999年5.6级3次地震地震序列进行了震源位置和震源区速度结构反演,以确定3次地震序列的分布和震源区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3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为NNE向的大王村断裂和NWW向的团堡断裂,两条断裂表现为交替发震;3次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平均为10.06 km,其中以615 km为发震优势层;研究区速度结构与大的地貌特征相符,沿大同盆地第四纪沉积层表现的不间断低速带,从大同县一直延伸到阳高、天镇等地。在中部山自皂台附近出现了一高速区位置与大同火山群分布区相近。大同—阳高3次地震序列分布在相对高速区上,表明这一区域为应力集中地区。

嵇少丞,王茜,孙圣思,许志琴,李海兵[7](2008)在《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文中指出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让中国地学界强烈感受到深入研究地震地质与构造变形的重要性和肩负防震减灾巨大的社会责任。本文作者从构造地质学家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震分布、成因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做了一些讨论。按地震分布,中国大陆可以粗分为两个区域,其交界是一条过渡带。该过渡带的东界是郯庐断裂及其和海南岛的连线,西界是齐齐哈尔—北京—邯郸—郑州—宜昌—贵阳—(越南)河内连成的线,后者其实就是松辽盆地的西界(大兴安岭的东界、太行山的东界、大娄山的东界)。我们不妨将上述两线所夹过渡带称之为"地震区分界线"。分界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都与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快速侧向扩展、亚洲大陆逃逸构造活动有关。流变性较好的造山带(如青藏高原和天山)和流变性较差的古老地块(如塔里木、准噶尔、阿拉善、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在其边界强烈对抗,形成强震。地震区分界线以东的中国沿海地区受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震,但其强度和频度与该线以西的青藏高原周边、天山、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以及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地震低得多。由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向西深俯冲形成的地震在中国仅分布在吉林省珲春—汪清一带,这些深源地震对地面工程建筑破坏性不大。处于欧亚、菲律宾海和南海3个板块的交汇部位的我国台湾地震不断。受我国台湾地震的影响,闽粤沿海NW和NE向断裂往往被激活,形成地震。总之,虽然中国大陆的现代地震受太平洋、欧亚、印度和菲律宾海四大板块联合作用控制,但最主要、最直接、影响最大的还是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快速侧向扩展和大陆逃逸。因此,对中国的地震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某区域或某条断裂,而应把整个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作为整体的、统一的"一盘棋"看待。

龙锋,闻学泽,徐锡伟[8](2006)在《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文中认为为了建立适用于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地震震级-震源破裂尺度经验关系,从1965年以来华北发生的地震中,系统整理出已由地震波谱、地形变、余震分布等方法获得和发表的震源破裂尺度参数,包括破裂长度L、破裂下倾宽度W以及破裂面积A(A=L×W),同时还基于余震分布重新确定出部分地震的破裂尺度参数。针对来源于不同方法的破裂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分析和鉴别来确定出可靠参数的8条原则。依据这些原则的综合分析,共获得34次地震的可靠破裂长度以及其中20次的破裂面积。震源机制解反映这些地震破裂以走滑型占绝大多数。我们进一步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起华北地区的面波震级MS-破裂长度L的回归关系式MS=3·821+1·860lg(L)以及面波震级MS-断层破裂面积A的回归关系式MS=4·134+0·954lg(A)。与已有同类关系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文中新建的2个关系式可较好地适用于华北以及首都圈地区的走滑型地震活断层的潜在地震强度评价。

武敏捷[9](2006)在《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地壳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进而追踪地壳构造运动的演化历程,认识现今的地壳构造活动及其发生机制,从而预测地壳构造运动未来的发展演化规律。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体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体突然断裂错动的结果。研究断层附近的应力场有助于了解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目前较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途径是通过震源机制解来推断应力主轴的方向。震源机制参数是推测震源区震前和震后构造应力的重要资料,可以反映震源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地震破裂的力学机制,给出地震的等效释放应力场。 强震序列的震前、震时和震后,震源区应力场会有一变动过程。根据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的时间进程描述应力场释放调整的动态图象,对序列中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和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归纳提取出强余震发生前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通过多次震例经验的积累,可为强余震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物理力学依据。 1989年、1991年、1999年大同三次地震序列和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及唐山地震序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地震事件,更是研究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不可缺少的重要事件。地震序列中余震是震源区应力场调整的产物,大量中小余震震源机制解携带的应力张量信息,可以描述震源区的应力场状况,认识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了解区域应力场的积累和调整过程。研究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的时空变化,有助于了解地震孕育的力学过程。 本研究应用Gephart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对地震序列的应力场变化特征采用分时段逐步深入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地震序列活动的起伏特征,划分不同的研究时段,以孕育与发震过程中的力学分析为主体,以各时段的特征表现为典型现象进一步分析应力场的总体变化特征,研究各地震序列应力的积累和调整过程以及主震和强余震前的应力场变化规律,归纳总结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为深刻认识理解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时序特征,结合现今构造活动、前兆异常、地震活动等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孕震机理,认识各项变化的物理实质。 本文将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用于地震序列的研究中,探讨具有相近构造条件、相近序列特

武敏捷,兰从欣,徐平[10](2006)在《大同地区3次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变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19892002年间3次大同地震序列中共计700多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Gephart(1990)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研究了这3次地震序列的构造应力张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研究发现3次主震发生前震源及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作用较强,主震发生前后,应力方向存在细节差异,但是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只有1999年震前阶段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226°(SW向),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大同地区局部构造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
        1.2.2 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震源机制和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2.1 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与原理
        2.1.1 P波初动方法
        2.1.2 Snoke方法
        2.1.3 矩张量反演法
    2.2 多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原理
    2.3 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第3章 山西裂谷带及邻区震源机制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3.1.1 数据资料来源
        3.1.2 数据资料整理
    3.2 震源机制解反演
        3.2.1 2010年6月5日阳曲M_L4.8地震
        3.2.2 2015年6月2日的太原M_L3.2地震
        3.2.3 2010年4月4日大同M_L4.6地震
        3.2.4 2016年4月7日原平M_L4.7地震
    3.3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解特征
    3.4 山西裂谷带震源深度特征
第4章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4.1 区域应力场反演
    4.2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整体特征
    4.3 比较与讨论
        4.3.1 震源机制研究应力场比较
        4.3.2 GPS资料研究应力场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1.3.2 山西地区层析成像的进展
    1.4 山西地区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4.1 地震方面的研究
        1.4.2 重磁资料
        1.4.3 大地电磁
        1.4.4 山西地区已有地下结构研究成果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1 山西断陷带的概述
    2.2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2.1 断陷带的形成
        2.2.2 山西断陷带的演化
    2.3 山西断陷带的活动断裂与地震
        2.3.1 大同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2 忻定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3 太原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4 临汾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5 运城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地区背景噪声成像
    3.1 背景噪声原理与方法
        3.1.1 经验格林函数的提取
        3.1.2 频散曲线的提取
        3.1.3 面波层析成像
    3.2 数据和数据处理
        3.2.1 地震台网数据采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数据的质量控制
    3.3 山西地区背景噪声成像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山西地区中强地震的分布与强震孕震环境
    4.1 山西地区中强地震分布
    4.2 地震孕震环境研究现状
    4.3 山西地区强震孕震环境
        4.3.1 1626 年灵丘7级地震孕震环境
        4.3.2 忻定盆地3次M≥7 地震
        4.3.3 临汾盆地2次M≥7 地震
    4.4 小结
第五章 山西地区地震精定位分析
    5.1 概述
    5.2 双差精定位的原理
    5.3 双差定位主要参数的说明
    5.4 山西地区精定位结果
第六章 山西地区中部主要构造的分析
    6.1 山西地区中部横向构造带
        6.1.1 山西地区中部地区的震源机制解
        6.1.2 山西地区中部横向构造带
        6.1.3 小结
    6.2 离石断裂
    6.3 晋获断裂
    6.4 鄂尔多斯块体东界的认识
    6.5 山西地区孕震体的认识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3)1989—1999大同地震序列的隐伏断层研究:库仑应力分析和余震JHD重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1989年三次地震的断层模型
    3.1 模型参数
        3.1.1 地质参数及区域应力
        3.1.2 断层参数
    3.2 1989年前震断层参数
    3.3 1989年余震断层参数
4 1999年地震后一个月余震的重定位
    4.1 数据及参数选取
    4.2 重定位结果
5 结论和讨论

(4)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研究
    2.1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研究背景
    2.2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2.2.1 资料情况
        2.2.2 地壳速度模型的选取
    2.3 研究方法
        2.3.1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研究背景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及其优点
        2.3.3 P波初动权重及参数的确定
    2.4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2.4.1 银川—吉兰泰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2 河套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3 岱海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4 山西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5 渭河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6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边缘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7 鄂尔多斯块体邻近地区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5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盆地成因推测
    2.6 应力场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
        2.6.1 地震目录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6.2 速度模型对应力场计算结果的影响
        2.6.3 P波初动极性拾取准确性对应力场计算结果的影响
        2.6.4 局部地区应力场结果的对比分析
        2.6.5 局部地区应力场变化较大原因探讨
    2.7 结论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丛集群的重定位研究
    3.1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定位研究背景
    3.2 双差定位法
        3.2.1 双差定位法研究背景
        3.2.2 双差定位法原理简介
    3.3 资料及分区情况
        3.3.1 资料情况
        3.3.2 分区情况
    3.4 鄂尔多斯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4.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4.2 参数设置及计算结果
        3.4.3 重定位结果分析
    3.5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5.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5.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6 鄂尔多斯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6.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6.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7 鄂尔多斯西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7.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7.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8 鄂尔多斯西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8.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8.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9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部分显着地震事件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4.1 引言
        4.1.1 发震断层参数的确定方法
        4.1.2 由地震分布确定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4.2 由地震分布确定断层面参数方法简介
        4.2.1 求解断层面参数的数学模型
        4.2.2 断层面模型的求解
        4.2.3 断层边界确定
        4.2.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4.2.5 主应力相对大小R值的物理意义
    4.3 资料情况
        4.3.1 地震资料情况
        4.3.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显着地震事件震源机制解的收集
        4.3.3 确定断层面参数资料选取原则
    4.4 大同—阳高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确定结果及分析
        4.4.1 大同—阳高地震简介
        4.4.2 资料情况
        4.4.3 大同—阳高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4.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确定结果及分析
        4.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4.5.2 资料情况
        4.5.3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4.6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3、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5)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2 资料情况
3 区域应力场反演结果
    3.1 震源机制解资料
    3.2 应力场反演方法及结果
4 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5 结论和讨论

(7)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模式
2 中国地震分布
3 由亚洲大陆逃逸构造运动形成的中国主要地震活动区
    3.1 拉萨地块
    3.2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
    3.3 滇西地震区
    3.4 龙门山断裂带
    3.5 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带
    3.6 阿尔金与祁连山断裂带
    3.7 天山断裂带
    3.8 阿尔泰断裂带
    3.9 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
    3.10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
4 结束语:中国的应对策略

(9)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
        1.4.1 地震断层的描述
        1.4.2 双力偶点源模型
        1.4.3 震源机制解的测定
        1.4.4 应力张量
        1.4.5 震源区的应力状态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2.1 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
    2.2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2.3 反演
        2.3.1 残差的定义
        2.3.2 寻找模型
        2.3.3 残差计算方法
    2.4 网格构建
    2.5 震源机制应力场反演程序简介
第三章 地震序列应力场变化特征研究
    3.1 大同地震序列
        3.1.1 大同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3.1.2 数据资料
        3.1.3 大同地区三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3.1.4 大同地区三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3.1.5 结论
    3.2 张北地震序列
        3.2.1 张北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3.2.2 数据资料
        3.2.3 张北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3.2.4 张北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3.2.5 结论
    3.3 唐山地震序列
        3.3.1 唐山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3.3.2 数据资料
        3.3.3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3.3.4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3.3.5 结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首都圈地区空间应力特征分析
    4.1 首都圈地区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4.2 首都圈地区应力场空间扫描情况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论文的特点
    5.2 论文的主要结论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大同地区3次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变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1.1 研究方法及其主要原理
    1.2 数据资料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大同地区3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2.2 大同地区3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3 结 论

四、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D]. 关鹏虎.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D]. 吴昊昱.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3]1989—1999大同地震序列的隐伏断层研究:库仑应力分析和余震JHD重定位[J]. 冯永革,王海洋,陈永顺,黄清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2)
  • [4]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D]. 盛书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11)
  • [5]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J]. 盛书中,万永革,王未来,郑爽,石砚斌,李迎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4)
  • [6]大同震区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初探[J]. 靳玉科,梁向军,靳玉贞,宋美琴,王焱,张玲. 山西地震, 2010(03)
  • [7]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J]. 嵇少丞,王茜,孙圣思,许志琴,李海兵. 地质学报, 2008(12)
  • [8]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J]. 龙锋,闻学泽,徐锡伟. 地震地质, 2006(04)
  • [9]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D]. 武敏捷.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6(12)
  • [10]大同地区3次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变化特征的研究[J]. 武敏捷,兰从欣,徐平. 华北地震科学, 2006(01)

标签:;  ;  ;  ;  ;  

1989年10月18日大同-杨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