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小流域分户整治回顾

我区小流域分户整治回顾

一、对我区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志[1](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研究表明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冯宝林[2](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吴国宏[3](2018)在《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密云水库上游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是密云水库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其功能定位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该研究通过在密云水库上游的安纯沟小流域开展以水源涵养区保护为主旨的生态治理,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三区划分。各区措施如下:在安纯沟小流域生态修复区布设封禁标牌5块;生态治理区措施包括修建鱼鳞坑775325个,水土保持林367.52hm2,整修梯田11.91hm2,村庄美化0.09hm2,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220户,旱厕改造220户,新建公厕7座;生态保护区措施包括沟道清理整治9.7km,河岸带治理3731m,湿地恢复0.43hm2,防护坝建设2965m。该文在安纯沟小流域通过构筑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探索以建设水源涵养区、构筑生态屏障改善河道生态及水环境、保护首度饮水水源安全、美化乡村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筑京津冀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密云水库上游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协同发展该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生态服务,并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张国昕[4](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苗长青,岳建俊,尹君,武小惠[5](2016)在《参与改革开放时期山西经济决策的回忆——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骥》文中研究表明陈家骥研究员是山西省着名经济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多次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研究和制定。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发展留下他的深刻烙印。陈家骥先生于1994年离休,现已84岁高龄,我们曾先后5次登门采访。一、应国家农委约请,总结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采访人:您是我省经济学界老一辈着名专家,参与过省委、省政府许多重大决策,我们想请您谈一下参与决策的情况。

王一之[6](2016)在《房山区平原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规划设计 ——以房山区平各庄、中干沟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平原地区是全市重要的区域,但该区域生态治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基础理论还在研究探索中,也没有较深入的完整系统性研究成果。本次平原地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设计工作,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方法,对流域内“垃圾、厕所、污水、沟道、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平原区的特点,将小流域划分为村镇生态治理区、农田生态保护区、沟渠生态修复区共三个区域,针对平原小流域的水资源现状、农业禀赋、旅游产业发展等多项基础条件,结合今年颁布《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中对平原小流域治理的思路,以及海绵城市中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原则,对平各庄、中干沟清洁小流域进行措施设计。此次设计通过综合治理,在村镇生态治理区采取村庄美化、雨水花园、雨水边沟、尾水回用工程、路面修复、垃圾分类收集等措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生态保护区采取膜面集雨工程、农业废弃物堆肥等完善农业生产保护措施;沟渠生态修复区扩大沟道行洪断面,保障沟道防洪安全,同时修复破损护岸,栽植植物,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通过该小流域的治理,同时起到了减少了流域的水土流失,美化了村庄的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的作用。

夏日[7](2012)在《改善生存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坚持不懈地把伊盟的国土整治工作搞上去——在伊盟水土保持现场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2月14日)同志们: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决定》,落实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第六次会议精神,根据伊盟实际,盟行署决定,在90年代第一春召开全盟水土保持经验交流、总结动员大会。现在,我代表盟行署,讲几点意见。一、水土保持工作在伊盟的战略意义伊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处黄河中上游"金腰带"地区,是我区

陈家骥[8](2011)在《怀念王庭栋——追忆一位老一辈领导者的品德风范》文中提出我怀着十分敬重的心情,追忆王庭栋给我们农经学界留下的那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怎样做人、做学问和做事情。(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经学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李志强[10](2011)在《依依清河 ——明清以来三川河下游的水利与民生》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西部、黄河东侧的吕梁山,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山脉,作为黄河中游地区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400多公里,纵贯三晋西部,由北而南包括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等。如此的地形,造就了吕梁山区复杂的地形结构,既有山间洪水冲刷的沟道河谷,亦有支离破碎的残垣山沟,在这一地区,无疑就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用水环境:濒临河流地区为水资源丰富区域,而山沟沟里则成为了水资源紧张的地域,在差异如此明显的生态环境中,水源对于该地区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两个不同生存环境的人们如何选择利用水资源以图生存?不同历史时期又是如何选择生存方式?对于今后的发展又有着如何的影响?本文以柳林县为考察区域,立足于县域这样一个上下衔接的中观层面,分析考量吕梁山区三川河下游地区的水利与民生,目的在于通过对一县范围内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考察,通过对水这一生存、生活、生产资源丰富和紧缺地区的社会生活和地方变迁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探求当地居民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水源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课题。针对学术界“以土地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心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以水为中心”同样也是探寻和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特点、历史性质和特征的学术观点。水利社会的研究模式和视角,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基层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对我区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区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2)“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背景和意义
2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2.1 国外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2.2 国内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2.3 北京地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2.4 小流域治理基本原理
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3.1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提出与发展
    3.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理念发展
    3.3 新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中的应用
    3.4 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原则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方法
    4.5 技术路线
5 研究流域概况
    5.1 自然概况
    5.2 社会经济概况
    5.3 土地利用概况
    5.4 水土流失现状
    5.5 河道水文概况
    5.6 人居环境概况
6 研究区系统诊断
    6.1 研究区定位
    6.2 自然资源诊断
    6.3 人居环境维护需求
    6.4 研究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目标
    6.5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
    6.6 研究区管理现状诊断
7 研究区治理目标及功能分区
    7.1 建设目标
    7.2 功能区划分
8 安纯沟小流域措施布设
    8.1 生态修复区
    8.2 生态治理区
    8.3 生态保护区
9 管理措施研究
    9.1 小流域管理措施
    9.2 小流域监测
10 效益分析与评价
    10.1 水源保护效益
    10.2 土地资源保护效益
    10.3 生态效益
    10.4 经济效益
    10.5 防灾减污效益
    10.6 社会效益
11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4)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6)房山区平原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规划设计 ——以房山区平各庄、中干沟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概述
        1.2.1. 国外小流域治理研究概述
        1.2.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综述
        1.2.3. 北京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1.2.4. 北京市平原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模式的探索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小流域基本概况
    3.1. 小流域地理位置与功能定位
        3.1.1. 小流域地理位置
        3.1.2. 生态建设功能
        3.1.3. 小流域建设思路
    3.2. 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水文气象
    3.3. 人口经济社会状况
        3.3.1. 人口与经济
        3.3.2. 土地利用现状
    3.4. 小流域沟道情况
4. 小流域存在问题
    4.1. 厕所
    4.2. 污水
    4.3. 垃圾
    4.4. 环境
        4.4.1. 村庄环境
        4.4.2. 村庄雨水排除
        4.4.3. 村庄水站尾水
        4.4.4. 路面破损
    4.5. 沟道
    4.6. 产业
        4.6.1. 种植园现状排水
        4.6.2. 种植园农业废弃物
5. 小流域建设目标、功能分区和措施布局
    5.1. 建设目标
        5.1.1. 建设的必要性
        5.1.2. 建设目标
    5.2. 功能分区
        5.2.1. 村镇生态治理区
        5.2.2. 农田生态保护区
        5.2.3. 沟渠生态修复区
    5.3. 措施布局
        5.3.1. 村镇生态治理区措施
        5.3.2. 农田生态保护区措施
        5.3.3. 沟渠生态修复区措施
6. 小流域工程设计
    6.1. 村镇生态治理区措施
        6.1.1. 村庄美化
        6.1.2. 雨水花园
        6.1.3. 雨水边沟
        6.1.4. 尾水回用工程
        6.1.5. 路面修复工程
        6.1.6. 生活生产垃圾处置
        6.1.7. 污水处理
    6.2. 农田生态保护区措施
        6.2.1. 节水灌溉
        6.2.2. 膜面集雨工程
        6.2.3. 农业废弃物堆肥
        6.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6.3. 沟渠生态修复区
        6.3.1. 治理沟段现状
        6.3.2. 设计洪水
        6.3.3. 工程设计
7. 小流域监测
    7.1. 监测评价主要内容及总体布局
        7.1.1. 监测基本框架
        7.1.2. 监测内容
    7.2. 监测网点及监测方法
        7.2.1. 监测网点
        7.2.2. 监测方法
    7.3. 项目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
8. 小流域管理机制
    8.1. 小流域管护目标
        8.1.1. 村镇生态治理区管护目标
        8.1.2. 农田生态保护区管理目标
        8.1.3. 沟渠生态修复区管理目标
    8.2. 小流域管理措施
        8.2.1. 所管护设施的产权责任主体
        8.2.2. 小流域管护的组织形式
9. 投资概算
    9.1. 编制依据及原则
    9.2. 编制办法
        9.2.1. 基础单价
        9.2.2. 取费标准
        9.2.3. 工程费用
        9.2.4. 独立费用
        9.2.5. 预备费
        9.2.6. 工程投资
    9.3. 工程概算表
10. 效益分析与评价
    10.1. 水土资源保护效益
    10.2. 生态效益
    10.3. 经济效益
    10.4. 社会效益
11.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7)改善生存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坚持不懈地把伊盟的国土整治工作搞上去——在伊盟水土保持现场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土保持工作在伊盟的战略意义
二、伊盟水土保持工作的回顾
    (一)提高认识,特别是提高领导的认识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和前提
    (二)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治穷致富相结合,是有效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力量的根本途径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我盟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
    (四)在治理中加强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培训,既解决当前治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也为今后的治理工作探索新的路子
三、今后的工作意见
    (一)今后全盟水保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二)近期内水土保持工作的奋斗目标
    (三)当前以至今后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8)怀念王庭栋——追忆一位老一辈领导者的品德风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二) 陕北的工业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小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二) 以重工业为主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依依清河 ——明清以来三川河下游的水利与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时空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资料
    第五节 相关解释
第二章 历史时期的三川河下游的政区变化与区位特点
    第一节 孟门古县
    第二节 三镇发展
第三章 清河两岸: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的社会与民生
    第一节 利害三川河
    第二节 潺潺流水进农田
    第三节 靠水的过活
    第四节 河畔的小北京
第四章 穷山恶水: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社会与民生
    第一节 宁要坝地不要元宝
    第二节 敢叫天地换新装
    第三节 难以释怀的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对我区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D]. 吴国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4]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5]参与改革开放时期山西经济决策的回忆——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骥[J]. 苗长青,岳建俊,尹君,武小惠. 党史文汇, 2016(08)
  • [6]房山区平原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规划设计 ——以房山区平各庄、中干沟小流域为例[D]. 王一之.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7]改善生存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坚持不懈地把伊盟的国土整治工作搞上去——在伊盟水土保持现场会上的讲话[A]. 夏日.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我眼中的鄂尔多斯现象, 2012
  • [8]怀念王庭栋——追忆一位老一辈领导者的品德风范[J]. 陈家骥. 山西农经, 2011(06)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依依清河 ——明清以来三川河下游的水利与民生[D]. 李志强. 山西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我区小流域分户整治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