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富忠,温东辉[1](2021)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与理论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在该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巨大进步。首先总结了工业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体系的技术全貌,对各级处理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及其适用性、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其次重点论述了在污染物降解途径识别、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解析、高风险污染物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日益多元化和系统化的废水治理技术与理论体系将深刻影响未来工业发展的布局和路径。

陈博坤[2](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左陆珅[3](2020)在《高氨氮工业废水中典型抑制因子对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与模型研究》文中指出一体式厌氧氨氧化(PN/A)工艺以高效、经济、节能等特点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工业废水中存在的高盐度、抗生素等抑制因子成为限制PN/A系统工程化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以典型高氨氮工业废水中残留的高盐度、金霉素(CTC)为例,分别研究了两种抑制因子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PN/A系统的脱氮负荷(NRR)、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等变化,探究高盐度及CTC对PN/A系统的影响。同时,基于小试试验构建了高盐度及CTC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抑制模型,并在中试试验中验证该模型的拟合效果。此外,开发了高盐度抑制条件下投加外源甜菜碱(GB)的恢复策略,以及投加外源联氨(N2H4)强化厌氧氨氧化菌(An AOB)活性的策略,并构建了相应条件下的恢复及强化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高氨氮工业废水中高盐度的抑制问题,探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PN/A系统脱氮性能短期、长期的变化,以及投加外源甜菜碱的恢复策略。短期试验结果发现,Na Cl、Na2SO4及Na F对PN/A系统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2、12.7及1.46 g/L。投加外源GB可缓解不同高盐度条件下的抑制,最优投加浓度为1 m M。在长期试验过程中,进水盐度提升至30 g/L Na Cl时,系统NRR由0.360kg N/m3/d骤降至0.084 kg N/m3/d,随着系统对高盐度条件的适应,70天后系统NRR恢复至初始水平。通过投加外源GB来缩短PN/A系统的适应时间,结果发现仅投加一次GB的恢复时间为50天,连续投加GB的恢复时间进一步缩短为40天。此外,PN/A系统进一步处理了典型高氨氮高盐度稀土废水,NRR可达到0.5kg N/m3/d以上,证明了PN/A系统处理高氨氮高盐度废水的可行性。(2)构建了高盐度抑制及GB恢复条件下PN/A系统功能菌种活性变化模型,得出GB对氨氧化细菌(AOB)和An AOB的半饱和常数KGB,A和KGB,N分别为0.86和0.75 m M,GB的抑制常数KIG,A和KIG,N分别为9.5和24.2 m M。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PN/A系统处理高盐度模拟废水(R2=0.960)和实际稀土废水(R2=0.832)的脱氮性能,同时,对煤化工废水的中试研究(R2=0.778)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恢复模型提出了PN/A系统在处理高氨氮高盐度稀土废水过程中的最优污泥停留时间(SRT,50天)和GB的最优投加量(1 m M)。(3)针对高氨氮工业废水中抗生素的抑制问题,探究了不同CTC浓度条件下PN/A系统脱氮效能的变化。短期抑制结果发现,CTC对AOB和AnAOB的IC50分别为204.3和185.4 mg/L。长期抑制过程中,60 mg/L CTC条件下NRR从初始的0.70 kg N/m3/d逐渐降低至0.22 kg N/m3/d,进水CTC浓度下降至20 mg/L后系统NRR继续降低至0 kg N/m3/d,但是完全去除CTC干扰后,NRR在30天内仅恢复至0.10 kg N/m3/d。此外,成功构建了CTC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抑制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PN/A系统处理模拟废水和实际金霉素生产废水的脱氮性能变化(R2=0.978和0.903),证明了该抑制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针对PN/A工艺抑制后恢复较慢的问题,开发了投加外源N2H4提高AnAOB活性强化策略。短期试验结果发现,投加外源N2H4后AnAOB活性提高了42%,并加速了NO2--N的降解,其最大降解速率可达到212.02 mg N/g VSS/d。基于短期试验结果,成功构建了投加外源N2H4的An AOB活性强化模型,得出N2H4的半饱和常数KN2H4为5.88 mg/L,对NO2--N、NO3--N降解的促进系数CNO2和CNO3分别为20.7和55.2 mg/L。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长期投加外源N2H4后An AOB活性的恢复规律(R2=0.967),证明了该活性强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管鲲[4](2020)在《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黏土矿物及碳材料在催化、环境治理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累托石与生物炭因其优异的性能,被看作是负载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理想载体。一方面,累托石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所负载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累托石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污泥作为废弃物,如果做不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会引起众多环境问题。以生活污水污泥为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炭(SDBC)用作高效吸附剂或催化剂的载体并应用于去除污染废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以累托石和污泥为廉价原料制备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在此基础上负载多种功能性材料,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成功合成了制备一系列新型复合材料并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对印染废水的催化降解性能及对水体中金属的吸附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并表征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优于单一的累托石和污泥生物炭。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0.91mg/g和15.86mg/g。(2)制备并表征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MnO2@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受p H影响较大。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1.41mg/g和46.21mg/g。负载MnO2大幅提升了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3)制备并表征了尖晶石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CuFe2O4@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酸性橙7(AO7)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RSDBC对AO7的降解分段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的降解效率接近94%。检测到了多种中间产物,并绘制出对应得降解路线图。硫酸根自由基在降解AO7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4)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ZnO@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光催化及活化PS降解AO7的性能。结果表明:ZnO@RSDBC纳米复合材料降解AO7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ZnO@RSDBC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效率达96%。自由基竞争结果表明,空穴是造成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5)探讨了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应用于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处理,并比较了其处理性能和效果。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对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具有最佳效果,脱色效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率达到95%。同时发现复合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鉴定了纺织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及反应前后变化。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有机染料成分均具有良好效果,尤其是处理结构简单、分子量低的有机染料效率更为显着。

郑雅莉[5](2020)在《嗜硫原始红藻混养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联产藻胆蛋白》文中研究表明高氨氮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大、盐度高、毒性强、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传统处理方法面临能耗和成本高、造成二次污染、资源化利用率低等固有局限性。嗜硫原始红藻(Galdieria sulphuraria)是一种来自硫酸型温泉极端环境的单细胞微藻,能耐受强酸、高温、有毒金属等胁迫条件。该藻具有代谢多样性,可进行光合自养生长,也可利用多种有机碳源进行异养和混养生长并积累藻胆蛋白。目前对它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废水处理和耐热型藻胆蛋白的生产。利用嗜硫原始红藻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在去除废水中氨氮、净化水质的同时,还能将氨氮转化成富含蛋白(尤其是藻胆蛋白)的高价值生物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本研究在摇瓶系统中,首先采用标准培养基优化了嗜硫原始红藻的混养培养条件,随后采用高氨氮工业废水培养基,对处理该废水的混养培养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建立了高氨氮适应性培养策略。在5 L光发酵罐中,系统研究了该废水培养体系的放大工艺参数、氨氮去除效率与藻胆蛋白生产效率的协同性,建立了可放大的稳定、高效的光发酵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摇瓶系统中,系统研究了多种营养和环境因素对改良2MA培养基中细胞混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嗜硫原始红藻的优化混养条件为: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50-230μmol/(m2·s)、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0g/L、硫酸铵浓度为5.24 g/L(碳氮比为6,mol/mol)、初始p H为2.0、初始细胞密度为1×108cells/m L。在优化条件下培养8天,嗜硫原始红藻的最高细胞密度高达7.30×108cells/m L,最大生物量浓度为13.07 g/L;2.在摇瓶系统中,系统研究了多种工艺参数对嗜硫原始红藻混养处理废水联产藻胆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灭菌废水培养体系中,当光照强度为140-270μmol/(m2·s)、初始NH4+浓度为3.38 g/L、初始p H为3.0-4.0、培养期间补充全培养基元素(氮素除外)和葡萄糖(控制糖浓度为20 g/L)时,培养8天后的平均NH4+去除速率为0.39 g/L/d,最终NH4+去除率达到99.05%,回收生物质中的藻胆蛋白含量为66.92 mg/g,藻胆蛋白产量为1786.72 mg/L。在非灭菌废水培养体系中,优化的初始p H为1.0-3.0。在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0 g/L、初始p H为2.0、初始细胞密度为1×108cells/m L的条件下培养4天后,嗜硫原始红藻的最终细胞密度达到3.88×108cells/m L,而非藻颗粒密度仅为8.00×105cells/m L。平均NH4+去除速率最高可达到0.38 g/L/d,最高藻胆蛋白含量和产量分别为163.50 mg/g、1683.17 mg/L。在单一批次摇瓶培养中,非灭菌体系的NH4+去除速率显着低于灭菌体系(p<0.05);3.在摇瓶系统中研究了种子细胞的高氨氮适应性培养策略,比较培养前后的NH4+去除和藻胆蛋白生产速率,发现短期适应性培养能明显提高种子细胞对高氨氮浓度的耐受性,细胞的比生长速率和NH4+吸收均得到显着提升(p<0.05)。经过适应性培养后,将种子液以1.47×108cells/m L的初始细胞密度接种到NH4+浓度为6.78 g/L的废水中,在30℃、170-210μmol/(m2·s)的条件下培养4天,平均NH4+去除速率可达到0.38 g/L/d,是适应性培养前的1.8倍,最高藻胆蛋白含量和产量最大值分别为141.25 mg/g和1963.32mg/L;4.在5 L光发酵罐中,针对补料分批培养工艺进行了参数优化,放大验证了该藻可连续高效处理初始NH4+浓度高达3.52-5.46 g/L的高氨氮工业废水。采用灭菌光发酵体系,当中心光强为150-230μmol/(m2·s)、通气量为250 L/h、搅拌速率为200 r/min、补糖水平为17-35 g/L、初始细胞密度为5.74×108cells/m L时,平均NH4+去除速率达到最大值(1.60 g/L/d),NH4+去除率达95.32%,培养结束时回收的生物量浓度为61.55 g/L,生物质中藻胆蛋白含量为40.20 mg/g,藻胆蛋白产量和产率分别为2474.59 mg/L和691.17 mg/L/d。采用非灭菌光发酵体系,当中心光强为150-230μmol/(m2·s)、通气量为250 L/h、搅拌速率为200 r/min、补糖水平为17-35 g/L、初始细胞密度为5.03×108cells/m L时,平均NH4+去除速率达到最大值(1.71 g/L/d),NH4+去除率达到98.69%,培养结束时回收的生物量浓度为60.30 g/L,生物质中藻胆蛋白含量为32.54 mg/g,藻胆蛋白产量和产率分别为1961.92 mg/L和555.07 mg/L/d。结果表明,在非灭菌体系中进行光发酵,使用适应性培养的种子液后NH4+去除速率显着高于灭菌体系(p<0.05),这就节省了灭菌过程的能耗成本,在大规模废水处理应用中更具有经济优势。

黄宁[6](2019)在《基于专利挖掘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演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废水排放具有污染重、危害深、影响大等特点。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会对水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工业废水的成分复杂性和多变性,我国在该领域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技术研发存在方向不明确,创新难等问题。专利信息包含世界上95%的新技术信息,利用专利信息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能避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低水平高重复的盲目创新。本文将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将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作为数据来源,使用Python为编程语言,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专利分析、专利地图等方法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根据专利信息中的结构化数据,宏观的分析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定位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所处发展阶段。然后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了非结构化文本中的关键词,并计算关键词的相似连接值,实现了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利用TF-IDF算法与K-means聚类融合方法构建技术主题识别分析框架,结合IPC分类号识别并定义了四个技术主题,依据非结构化文本呈现的信息深层研究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热点。最后根据专利的引文关系,利用SPC主路径提取方法,提取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演化路径,对关键节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基于关键词的专利地图预测方法,识别技术发展空白点,预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专利始终呈上升趋势,技术处于发展期。生物处理法是研究热点,智能化设备出现趋势增强,高分子药剂制备和膜技术的改进创新成为主流趋势。技术发展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活性污泥法展开,第二阶段研究多元化,第三阶段研究方向为低能高效、寻循环利用的智能化处理设备。通过基于关键词的专利地图预测方法研究显示,工业废水处理装置或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研究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王维[7](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章淼淼[8](2019)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及技术进展探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我国的水资源,还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要想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就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作,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回收再利用。文章分析了工业废水分类、危害,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进展,以供参考。

罗钰翔[9](2010)在《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主要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约为71.6亿吨,其中62.1%是生物质废物。生物质废物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也是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资源。本文提出将生物质废物作为独立概念,重新综合审视固体废物管理与可再生资源开发,对于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提高污染控制系统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体系、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食物链产生的生物质废物占生物质废物产生量的95.2%,可以代表生物质废物领域的现状和需求。因此本文围绕食物链及其环境污染治理的全过程,以元素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基础,构建了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通过食物链元素流跟踪分析,全面、系统梳理了生物质废物的产生源和处理处置途径,开发了中国生物质废物研究模型。本文利用所开发的模型工具综合评价了我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的产生及处理处置过程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主要生物质废物产生量为42.64亿吨(13.06亿吨干物质)。生物质废物的富营养化污染潜势是城市污水和食品工业废水总和的2.98倍;生物质废物排放的CH4和N2O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为6.07%,其无害化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养殖业生物质废物是富营养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生物质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82%,16.87亿吨(4.78亿吨干物质)生物质废物向环境无控排放,无控排放是生物质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首要途径。生物质废物的表观资源利用率较高,但利用结构不合理。从降低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的优先次序是饲料资源开发、清洁高效能源开发和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废物饲料资源开发潜力为5.58亿吨干物质,燃料资源开发潜力为2.78亿吨干物质;资源化同时也是解决生物质废物污染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柯杰,陈强,柯棒[10](2022)在《工业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以工业废水传统处理技术为基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应用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高级氧化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建议,为工业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与理论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推动了废水处理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2)丰富与深化了废水处理技术的理论体系。
    3)促进工业生产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1 废水处理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1.1 预处理技术
        1.1.1 基于物质转移的预处理技术
        1.1.2 基于物质转化的预处理技术
    1.2 生物处理技术
        1.2.1 厌氧生物处理
        1.2.2 好氧生物处理
        1.2.3 生物强化策略
    1.3 深度处理技术
2 废水处理理论体系的丰富与深化
    2.1 基于高分辨物质检测的难降解污染物转化途径识别
    2.2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关键功能解析
    2.3 工业高风险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与削减
3 结论与展望

(2)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1.3.1 污水预处理
        1.3.2 生化处理
        1.3.3 深度处理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2.2.2 煤炭洗选废水
        2.2.3 煤气化废水
        2.2.4 煤液化废水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3.3 技术经济分析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3.3.3 水耗分析
        3.3.4 经济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4.2.1 酸化除油除尘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4.2.3 公用工程调整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4.3.3 萃取条件分析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4.4.1 酸水汽提塔
        4.4.2 溶剂回收塔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4.5.2 经济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5.3 能量集成方案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高氨氮工业废水中典型抑制因子对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与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高氨氮工业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1.2.1 高氨氮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及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处理技术
        1.2.2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2.3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现状
    1.3 高氨氮工业废水抑制因子的影响
        1.3.1 盐度对PN/A工艺的影响
        1.3.2 抗生素对PN/A工艺的影响
        1.3.3 抑制因子影响下PN/A工艺活性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技术抑制及恢复模型研究
        1.4.1 PN/A模型研究进展
        1.4.2 PN/A抑制模型研究进展
        1.4.3 模型研究现存问题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选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1.1 试验种泥
        2.1.2 试验用水
        2.1.3 试验装置
    2.2 盐度对PN/A系统脱氮性能影响试验
        2.2.1 短期试验
        2.2.2 长期试验
        2.2.3 稀土废水试验
    2.3 CTC对 PN/A系统脱氮性能影响试验
        2.3.1 短期试验
        2.3.2 长期试验
        2.3.3 CTC废水试验
    2.4 检测方法
        2.4.1 水质检测方法
        2.4.2 群落结构检测方法
    2.5 计算方法
    2.6 模型建立方法
        2.6.1 模型建立前期工作
        2.6.2 AQUASIM模型建立方法
        2.6.3 AQUASIM参数计算方法
        2.6.4 AQUASIM模型校验方法
    2.7 数据及统计分析
3 盐度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3.1 Cl~-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短期影响
        3.1.1 Cl~-对AOB菌种活性的影响
        3.1.2 Cl~-对AnAOB种活性的影响
        3.1.3 Cl~-对PN/A工艺功能菌种活性的影响
    3.2 其它典型阴离子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短期影响
        3.2.1 SO_4~(2-)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3.2.2 F~-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3.3 甜菜碱在不同盐度下对PN/A系统耐盐性能的短期影响
        3.3.1 甜菜碱在不同NaCl盐度条件下对AOB活性的影响
        3.3.2 甜菜碱在不同NaCl盐度条件下对AnAOB活性的影响
        3.3.3 甜菜碱在不同NaCl盐度条件下对PN/A功能菌种活性的影响
        3.3.4 甜菜碱在不同Na_2SO_4,NaF盐度对PN/A菌种活性影响
    3.4 盐分长期影响下甜菜碱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3.4.1 盐分长期影响下甜菜碱对 PN/A 系统菌种活性的影响
        3.4.2 盐分长期影响下甜菜碱对 PN/A 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
    3.5 高盐分稀土废水长期影响下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变化
        3.5.1 甜菜碱在实际废水条件下对功能菌种活性的短期影响
        3.5.2 甜菜碱在实际废水条件下对功能菌种活性的长期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盐度对PN/A系统脱氮性能影响模型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模型数据评估
        4.1.2 模型结构建立
        4.1.3 模型校准和验证
        4.1.4 模型模拟运行
    4.2 模型建立
        4.2.1 参数计算
        4.2.2 批量实验参数校正
    4.3 模型校正与验证
        4.3.1 批量实验校正
        4.3.2 长期实验验证
        4.3.3 实际废水实验验证
    4.4 模型模拟与优化
        4.4.1 模拟甜菜碱浓度对长期高盐条件下 PN/A 运行效果的影响
        4.4.2 模拟污泥停留时间对长期高盐条件下 PN/A 运行效果的影响
        4.4.3 模拟PN/A工艺处理实际废水优化运行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金霉素(CTC)对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5.1 CTC对 PN/A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5.1.1 CTC对 PN/A系统脱氮性能的短期影响
        5.1.2 CTC对 PN/A系统脱氮性能的长期抑制
        5.1.3 CTC对 PN/A系统抑制后恢复性能研究
        5.1.4 PN/A工艺处理实际CTC废水脱氮性能研究
    5.2 模型建立
        5.2.1 模型结构建立
        5.2.2 CTC冲击影响模型
        5.2.3 CTC累积影响模型
    5.3 模型验证
        5.3.1 CTC长期抑制实验验证
        5.3.2 CTC抑制后恢复实验验证
        5.3.3 实际金霉素废水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联氨对PN/A系统脱氮性能恢复影响模型研究
    6.1 实验方案
        6.1.1 模型数据评估
        6.1.2 模型结构建立
        6.1.3 模型校准和验证
    6.2 模型建立
        6.2.1 参数计算
        6.2.2 批量实验参数校正
    6.3 模型验证
        6.3.1 短期实验验证
        6.3.2 长期实验验证
    6.4 模型模拟与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1.1 累托石的特性
        1.1.2 累托石的改性
        1.1.3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1.1.4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应用
    1.2 污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污泥生物炭的特性
        1.2.2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
        1.2.3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1.2.4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应用
    1.3 过硫酸盐体系及其催化/活化研究进展
        1.3.1 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1.3.2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1.3.3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2.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2.1.4 吸附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2.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2.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2.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2.2.5 不同比例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优化实验
        2.2.6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2.2.7 吸附等温线
        2.2.8 吸附热力学
        2.2.9 吸附动力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3.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3.1.4 吸附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3.2.2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3.2.3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3.2.4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3.2.5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3.2.6 MnO_2负载前后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吸附效果比较
        3.2.7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3.2.8 吸附等温线
        3.2.9 吸附热力学
        3.2.10 吸附动力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4.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4.1.4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uFe_2O_4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4.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4.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4.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4.2.5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影响因素分析
        4.2.6 自由基淬灭实验
        4.2.7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4.2.8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降解机理研究
        4.2.9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5.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5.1.4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ZnO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5.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5.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5.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5.2.5 复合材料的光学带隙分析
        5.2.6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影响因素分析
        5.2.7 自由基淬灭实验
        5.2.8 复合材料降解水中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5.2.9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降解机理研究
        5.2.10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5.2.11 各种吸附剂/催化剂去除水中酸性橙7 效率的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6.1.2 纺织工业废水的预处理
        6.1.3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实验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效果比较
        6.2.2 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6.2.3 过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6.2.4 溶液初始p H值的影响
        6.2.5 温度的影响
        6.2.6 溶液初始色度的影响
        6.2.7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动力学研究
        6.2.8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选择性研究
        6.2.9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机理研究
    6.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嗜硫原始红藻混养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联产藻胆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1.1 水体氨氮污染现状
        1.1.2 高氨氮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1.3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1.2 微藻处理废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微藻处理废水体系的建立
        1.2.2 微藻处理废水体系的现状
    1.3 嗜硫原始红藻的研究进展
        1.3.1 嗜硫原始红藻的生长特性
        1.3.2 嗜硫原始红藻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摇瓶中嗜硫原始红藻混养培养条件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分析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营养模式
        2.2.2 碳源种类
        2.2.3 初始pH
        2.2.4 培养温度
        2.2.5 培养基碳氮比
        2.2.6 初始细胞密度和光照强度的交互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摇瓶中嗜硫原始红藻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条件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废水水质分析
        3.2.2 废水初始NH_4~+浓度
        3.2.3 种子液适应性培养
        3.2.4 初始pH
        3.2.5 光照强度
        3.2.6 营养元素补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发酵罐中嗜硫原始红藻高效处理废水工艺优化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灭菌条件下嗜硫原始红藻对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连续处理
        4.2.2 非灭菌条件下嗜硫原始红藻对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连续处理
        4.2.3 体系效率的对比评价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专利挖掘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相关研究
        1.2.2 专利分析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筛选与清洗
        2.1.3 数据字段说明
    2.2 专利分析法
    2.3 文本挖掘技术
    2.4 聚类算法
    2.5 专利地图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3.1 专利增长趋势分析
    3.2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3.3 专利主要研发区域
        3.3.1 专利公开国家分析
        3.3.2 专利优先权国家分析
    3.4 专利技术流向
    3.5 专利主要研发机构
        3.5.1 专利主要研发企业
        3.5.2 专利主要研发高校
    3.6 热点技术领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文本挖掘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题分析
    4.1 文本预处理
    4.2 共词分析
        4.2.1 关键词提取与识别
        4.2.2 关键词相似度计算
        4.2.3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4.3 聚类分析
        4.3.1 TF-IDF构建关键词矩阵
        4.3.2 K-means聚类
    4.4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题识别与分析
        4.4.1 类簇一技术主题: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4.4.2 类簇二技术主题: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及其构筑物
        4.4.3 类簇三技术主题:工业废水处理药剂及材料制备
        4.4.4 类簇四技术主题:典型的工业废水处理
    4.5 技术主题发展趋势研究
        4.5.1 词频和文档频率计算
        4.5.2 技术主题发展趋势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演进路径与预测
    5.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路径研究
        5.1.1 主路径提取
        5.1.2 技术演进路径分析方法
        5.1.3 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5.2 基于关键词的专利地图技术预测
        5.2.1 技术预测方法
        5.2.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预测研究
        5.2.3 识别并评价技术空白点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尺度
        1.5.2 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
        2.1.1 知识结构图谱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知识结构图谱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3.1 基础理论解析
        3.1.2 系统理论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长江经济带
        3.2.2 城市群
        3.2.3 经济系统
        3.2.4 生态系统
        3.2.5 环境系统
        3.2.6 能源系统
        3.2.7 教育系统
        3.2.8 协调发展
        3.2.9 时空格局
    3.3 本章小结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简明性原则
        4.1.3 客观性原则
        4.1.4 可比性原则
        4.1.5 可获得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总结归纳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共线性检验
        4.2.4 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5.1.4 评价方法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6.1.4 评价方法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7.1.4 评价方法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8.1.4 评价方法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9.1.4 评价方法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9.6 本章小结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6 本章小结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11.1.1 最小二乘法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11.2.1 因子的选择
        11.2.2 因子的处理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11.4 本章小结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12.3 本章小结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13.1 主要结论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及技术进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废水概述
    1.1 工业废水的定义
    1.2 工业废水的危害
    1.3 工业废水的防治
2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2.1 物理处理法
    2.2 生物处理法
    2.3 化学处理法
3 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进展
4 结语

(9)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1.1.2 生物质废物与固体废物管理
    1.1.3 生物质废物与资源环境问题
1.2 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2.1 生物质废物的概念和分类
    1.2.2 生物质废物的产生量
    1.2.3 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研究的方法和模型
2.1 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系统边界和建模方法
    2.1.3 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2.1.4 方法的特征
2.2 中国生物质废物分析模型
    2.2.1 基本概念和计算说明
    2.2.2 模型的框架结构
    2.2.3 种植业单元
    2.2.4 养殖业单元
    2.2.5 食品工业单元
    2.2.6 城市单元
    2.2.7 农村单元
2.3 模型检验
    2.3.1 模型的一致性检验
    2.3.2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2.3.3 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生物质废物产生和管理现状分析
3.1 生物质废物产生现状分析
    3.1.1 食物链元素流现状
    3.1.2 生物质废物产生量的结构特征
3.2 生物质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2.1 生物质废物处理处置的结构特征
    3.2.2 生物质废物处理处置问题探讨
3.3 小结 第4章 生物质废物的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和治理对策分析
4.1 中国富营养化污染及治理现状
4.2 生物质废物的富营养化污染物排放结构特征
4.3 生物质废物的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4.3.1 禽畜排泄物治理
    4.3.2 废水治理
    4.3.3 无控排放治理
    4.3.4 有机肥利用
4.4 小结 第5章 生物质废物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减排对策分析
5.1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5.2 生物质废物温室气体排放的结构特征
5.3 生物质废物温室气体减排对策分析
    5.3.1 种植业单元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5.3.2 养殖业单元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5.3.3 食品工业单元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5.3.4 城市单元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5.3.5 农村单元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5.4 小结 第6章 生物质废物综合治理策略分析
6.1 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1.1 种植业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1.2 养殖业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1.3 食品工业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1.4 城市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1.5 农村生物质废物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2 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的污染治理效果评估
    6.2.1 饲料资源化对污染治理的效果
    6.2.2 厌氧消化对污染治理的效果
    6.2.3 燃料利用对污染治理的效果
    6.2.4 堆肥处理对污染治理的效果
6.3 生物质废物综合治理策略建议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BIOWARE模型主要参数清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工业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3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原理及技术
    3.1 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3.2 常用高级氧化技术
        3.2.1 Fenton及类Fenton氧化法
        3.2.2 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
        3.2.3 臭氧氧化技术
        3.2.4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
        3.2.5 超声波氧化技术
4 建议
    4.1 推进氧化技术机理深度研究
    4.2 加大联用型复合废水氧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3 加强高级氧化技术标准制定与工业行业效果评估

四、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与理论的新进展[J]. 熊富忠,温东辉. 环境工程, 2021(11)
  • [2]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高氨氮工业废水中典型抑制因子对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与模型研究[D]. 左陆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4]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D]. 管鲲. 武汉大学, 2020
  • [5]嗜硫原始红藻混养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联产藻胆蛋白[D]. 郑雅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专利挖掘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演化路径研究[D]. 黄宁. 天津大学, 2019(01)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及技术进展探析[J]. 章淼淼. 化工管理, 2019(12)
  • [9]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D]. 罗钰翔. 清华大学, 2010(08)
  • [10]工业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J]. 柯杰,陈强,柯棒.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01)

标签:;  ;  ;  ;  ;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