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

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

一、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友缘[1](2018)在《我国体育志愿者动机与心理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志愿者动机及心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对体育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我国相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人群不够广泛、研究的侧重点单一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对体育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研究朝着更深一步的方向发展。

张明亮,朱光明[2](2013)在《国内灾后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及热点主题》文中认为汶川地震以来,灾后心理研究受到群众、学界和政府高度关注,迅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以1993年至2011年共1365篇灾后心理研究的期刊论文作为样本,运用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绘制出灾后心理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挖掘近年来灾后心理研究的热点主题。

王洪松[3](2011)在《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从政治领域来说,这个转型的内容就是由传统的臣民社会转向公民社会。本文的基本预设是: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的联系。基于这个预设,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志愿行动,包括其组织结构、观念基础与行为模式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对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公民文化培育之间的高度正相关关系作出系统的阐述。鉴于公民社会包括组织结构、公民意识、公民行为三个方面,本文也主要从这三个角度揭示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一章:“志愿组织:公民社会的雏型”。从志愿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入手,探究当代中国志愿组织的组织结构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本章通过对志愿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分析,证明志愿组织是独立、平等的人的联合体;在对志愿组织内部组织管理方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志愿组织的民主性特征;而对志愿组织招募行为的分析则表明,志愿组织的形成进一步揭示了志愿组织具有自由人联合体的特征。志愿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雏型,两者有着明显的同构性。包括在构成原则、内部关系、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同构。志愿组织已经初步具备公民社会的特征,虽然其中大多是非政治性的,但公民在志愿组织内已经开始体验着公民社会的生活。第二章:“志愿精神与公民意识”。主要研究志愿者的心理机制及其政治文化影响,讨论志愿者精神中所包涵的公民意识,包括国家认同、社会认同以及效能感等问题。志愿者行动所体现的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对个人角色及其与同伴关系的认识,公共精神、慈善精神和社会互助精神等,都是现代公民意识的萌芽。本章以对公民文化内涵、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比较分析为基础,阐述了志愿精神所具有的公民意识的内涵;通过对志愿者国家认同的讨论,论述了志愿者所具有的现代国家认同感,他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又强化了现代公民的国家认同。对志愿者社会认同的讨论,则进一步分析了志愿者所具有的社会认知、对与同伴关系的认知、对自己角色的认知等,有助于形成现代公民的自尊与自信,以及对社会的信任感。通过对志愿者效能感的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表明志愿服务对培育公民积极参与的精神有帮助;而外部效能感普遍较低,表明中国的公民社会发育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心理变化,其中产生的价值认同对公民社会建设是非常有益的。第三章“志愿服务与公民行为模式”。主要研究志愿者的行为模式,以及它如何促进了现代公民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而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本章通过对三种类型的志愿组织即官方支持的志愿组织、国外支持的志愿组织和本土草根志愿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在三种类型的志愿组织内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虽然三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志愿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主动、自治、自律、理性、包容、妥协等行为模式,与现代公民行为模式是相契合的,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由于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正相关的关系,尽管当代中国志愿组织还存在不足和需要改革发展的空间,志愿服务的发展还有限,但它已经成为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非常理想的公民学校。

李猛[4](2020)在《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致使其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启动机制。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的正确树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习者并未明确自己的汉语学习动机或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动机缺失现象,由此产生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秩序。因此,了解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现状,探究造成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对于提高他们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解决教师在汉语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泰国职校学生为对象,选取了泰国北、中、南10所职业学校的700余名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以及查阅有关文献的方法调查研究泰国职校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造成他们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发现,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内部动机较弱,整体稳定性差,工具型动机较强,出现了明显的动机缺失。造成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是:1.泰国职校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学习者层面)2.多数泰国职校学生没有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学习者层面)3.环境因素和教师因素。(学习情境层面)最后,本研究分别从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应对策略。希望这些策略可以为激发泰国职校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改善泰国职校的汉语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不同系统、不同学习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出现动机缺失问题时,提供一般性的解决方案与参照。

高益青[5](2011)在《以文化看待发展 ——白鲁恂与政治发展的文化—心理范式》文中提出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倍受世界瞩目。在发展的诸多领域里,政治发展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国际上有关政治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尽管这些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它们在很多方面还是与我国的国情不尽相合。环顾海外发展政治学家,既真正熟悉中国文化,又精通政治发展理论学者很少,白鲁恂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作为美国政治学会和比较政治委员会的前主席,白鲁恂是美国政治学界的一位重量级学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白鲁恂在中国倍受冷落,除了在政治文化领域略被提及,有关他的研究寥寥无几。然而,生在中国的白鲁恂对中国的政治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是第一个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把社会主义中国当作发展中国家来理解的学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可谓是见解独到。因此,在研究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是不能忽略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的研究成果的。从研究领域上看,白鲁恂的研究涉及了比较政治、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尽管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国内鲜有介绍,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展现出美国比较政治委员会学术研究的一个侧面。事实上,白鲁恂的政治发展研究往往被其政治文化方面的成就所掩盖,然而,作为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领导者之一,白鲁恂的前半段学术生涯都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心理研究范式。这种不同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径通过从文化社会化的视角考察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者的典型人格及其成因来获得对转型社会政治发展的病理学诊断,它本质上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纯粹的政治文化研究,但与政治文化研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为白鲁恂后期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这种文化心理的研究方法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因分析和帕森斯的文化主义人格分析为基础,结合了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学说与拉斯韦尔有关政治人的精神病理学诊断,通过考察普世文化在向非西方世界扩散时所引发的人格再生产紊乱的情形,对非西方世界社会转型的政治动荡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对这样一种解释力与局限性都可能较大的理论范式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于一种简单的理论复述或要点概括,而应该从其理论基础、构成要件、逻辑主线等诸方面加以彻底的检视与分析。最终,对白鲁恂文化-心理范式的分析和批判足以形成下面这样一种判断,那就是:尽管文化-心理范式因使用了比较简单的文化决定论模型而招致批评,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文化、人格等因素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系统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角度出发,人们很容易发现政治发展不但不只是政治系统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蕴含着独特的合法性逻辑,这是与生活世界自身的合理化进程及其对政治系统的反抗分不开的。因此,作为生活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化、人格就不能被简单地排除在政治发展研究之外。但是,文化、人格等主观要素能否被加以客观化运用,以及文化对象能否被等同于物理对象即采取文化物化的处理方式则是分析中另一个着力展开的理论探讨之处。

周婧景[6](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袁亚婕[7](2014)在《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文中提出随着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的“三支一扶”计划的实行,极大鼓励了大学生利用暑期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支教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支教也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社会公益机构纷纷推出短期支教的项目,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或暑期开展支教活动。短期支教作为目前大学生参与较为广泛的一种支教类型,已成为大学生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行动不到位、志愿者培训的缺失等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效果,更阻碍了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施展和提高。由于目前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研究较少,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短期支教培训的实践出发,借鉴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设计以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参与培训双重目标为导向的培训模型,设计培训课程及培训后的支持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从相关文献中了解了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培训、短期支教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外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值得借鉴的地方和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时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的“支教能力”的涵义。其次,本文基于多个案例的研究,通过多个维度总结成功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培训的设计策略,结合教学设计、成人学习等理论和相关模型,使用任务分析的方法,构建基于过程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模型,设计、开发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课程及培训后的支持策略,结合培训所需的资源构建基于内容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结构模型。再次,将本文构建的培训设计模型应用于实验的培训项目中,从需求分析到培训效果的评估来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并总结实际应用的情况.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要点和创新点,进一步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设想。

孟佳琳[8](2020)在《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空间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延伸出来的新型社会样态,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对网络空间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效,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道德状态,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阶级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规范层面的体现,并通过实证调研来获取更为准确而客观的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一是对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阐释,认为网络空间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空间。二是对道德及道德的形成进行分析,认为道德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善恶矛盾和批判继承中不断发展的。三是对“道德教育”“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进行梳理,认为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发展。四是对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与意义进行诠释,彰显了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并在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道德教育的思想,孔子的“仁者安仁”思想、老子的“尊道贵德”思想、孟子的“扩充四端”思想、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为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思想借鉴。西方思想中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级理论”也为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思想借鉴。第三,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道德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泛娱乐主义盛行、散布网络负面舆论和网络诚信意识缺失等失范现象。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等原因,是造成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第四,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五,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一是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二是创新高校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三是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四是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五是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董惠娟[9](2006)在《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是极其惨重,它在造成物质毁坏的同时,也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心理救助是灾害救援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救援中不仅要注重物质救灾,更要注重对受灾者的心理救助。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其对人的心理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极大。纵观国内外灾害心理的研究历程,其研究着重于灾害发生时的具体心理救助技术,系统地对灾害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救助措施的尚不多见。地震灾害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既有特殊性,又有适用于其它灾害心理的普遍性,因此,本文针对地震灾害心理的研究,即可以在理论上完善灾害心理学体系,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灾害救援工作,给救灾者以支持。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灾害领域以及灾害心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灾害心理的概念及内涵,继而解析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体系及其生成的动力学机制,并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地震灾害同心理伤害的相关性,最后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地震灾害心理救助措施体系,能够在地震救援时对受灾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救助。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界定了灾害心理的概念及内涵。包括灾害心理的涵义、灾害心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地震灾害心理的消极影响、地震灾害心理的特征以及灾害、生存条件和灾害心理之间的关系。 (2) 系统研究分析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及结构。本文将地震灾害心理解析为九个方面,分别是灾时应激反应异常、灾后需求倾向的异常、灾后心理情绪的异常、灾后生理反应的异常、灾后心理适应的异常、灾后认知过程的异常、灾后交往心理的异常、灾后行为反应的异常、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3) 在研究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时间进程、生成过程、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地震灾害心理生成的动力学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唐山地震、岫岩地震、印度洋地震海啸三次灾害的数据,对地震灾害同心理伤害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地震灾害同灾害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 (4) 本文根据前述研究,结合地震灾害救灾实际,设计了地震灾害心理救助措施体系,提出了针对不同灾害心理类型的救助方法,最后讨论了我国开展灾

朱玉梅[10](2020)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现今已发生了转变,即已经转化成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国家和政府重大项目之一,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既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还处于试点工作阶段,社会心理服务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对社会心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社会心理服务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同时还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方法,预防、预警、干预社会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引导和控制社会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阐释了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并对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在服务认识、服务性质、服务效果和发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认知、资金、人才和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对策,包括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及民众的社会心理服务认知度,建设相关学科群、加强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来提升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能力,创建“市(区)+街道+社区”各层级、“线上+线下”各平台、“专业人员+社工人员+志愿者”各人员的多元联动模式,及明确社会心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完善环境、整合资源、建设政策法规等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机制。发展及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然和应然,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

二、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志愿者动机与心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对体育志愿者的动机研究成果
    1.1 精神回报动机与物质回报动机研究
    1.2 志愿者多样性动机研究
    1.3 社会性动机研究与个体性动机
2 对体育志愿者的心理研究成果
3 体育志愿者研究分析
4 建议

(2)国内灾后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及热点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及发现
    (一) 样本文献的选取。
    (二) 研究样本的文献计量情况。
    (三) 高频关键词的选定。
    (四) 聚类分析。
    (五) 社会网络分析。
    (六) 综合视角下的灾后心理研究知识图谱。
二、灾后心理研究热点主题讨论
    (一) 灾后心理障碍类别研究。
    (二) 灾后心理障碍重点人群研究。
    (三) 灾后心理干预研究。
    (四) 灾后心理援助志愿者。
    (五) 心理重建。
    (六) 医疗救援。
    (七) 突发事件中政府及相关组织的职责作用。
三、不足与启示
    (一) 政府宏观层面。
    (二) 理论研究中观层面。
    (三) 实践微观层面。

(3)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内容与意义
    二、核心概念分析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志愿组织:公民社会的雏型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背景下志愿组织的政治价值
        一、志愿组织:从君臣共同体到公民共同体转变的中介
        二、社会转型与志愿服务的兴起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法律框架中的志愿组织
        一、志愿组织与政府的一般关系模型
        二、中国志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自由平等的联合体:志愿组织的内部结构分析
        一、志愿组织的内部关系:平等者的关系网络
        二、志愿组织的民主结构和管理机制
        三、公民的自由联合: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招募
        四、志愿组织与公民社会的同构性
第二章 志愿精神与公民意识
    第一节 志愿精神:由臣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
    第二节 志愿者的国家认同
        一、国家认同与公民的国家认同
        二、志愿服务与国家认同关系的历史考察
        三、现代志愿服务:独立于国家和对国家的认同
        四、当代中国志愿者的国家认同
    第三节 志愿者的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的一般理论
        二、当代中国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分析
    第四节 志愿者的效能感
        一、效能感的一般理论
        二、当代中国志愿者的效能感分析
第三章 志愿服务与公民行为模式
    第一节 官方支持的志愿组织中的志愿者行为模式
        一、官方支持的志愿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
        二、官方支持的志愿组织中志愿者行为模式——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支持的NPO 中的志愿者行为模式
        一、国外支持的NPO 中的志愿者
        二、国外支持的NPO 中的志愿者行为模式:以“家”为例
        三、国外支持的NPO 志愿服务对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
    第三节 本土草根志愿组织中的志愿者行为模式
        一、本土草根志愿组织的特征:以社区志愿组织为焦点的考察
        二、社区志愿组织中的志愿者行为模式
        三、社区志愿者活动对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
尾论
参考文献

(4)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
    一、研究问题
    二、实验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实验过程
    五、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说明
第二章 分析与结果
    第一节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的分析
        一、内部动机
        二、外部动机
        三、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
        五、同泰国中学生、大学生和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缺失因素的结果分析
        一、语言层面
        二、学习者层面
        三、学习情境层面
        四、对造成汉语动机缺失因素的总结与讨论
    第三节 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结果
第三章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语言层面下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回避汉语教学难点,注重听说能力培养
        二、结合泰国职校汉语教学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三、语言教学结合文化教学
    第二节 学习者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增强汉语学习自信心
        三、鼓励学生开展彼此间的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 学习情境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作用下的应对策略
        二、学校作用下的应对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5)以文化看待发展 ——白鲁恂与政治发展的文化—心理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导论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化-心理范式
    三、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文化-心理范式
    四、国内外有关白鲁恂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
    五、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1 白鲁恂生平与学术
    1.1 白鲁恂的生平简介
        1.1.1 生在中国
        1.1.2 学术之路
        1.1.3 参政经历
        1.1.4 执教特色
        1.1.5 中国情结
    1.2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之概述
        1.2.1 军队与政治发展
        1.2.2 政党与政治发展
        1.2.3 政治精英与政治发展
        1.2.4 传播与政治发展
        1.2.5 国家建构与政治发展
        1.2.6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
    1.3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之学术背景与理论基础
        1.3.1 学术背景
        1.3.2 理论基础
        1.3.2.1 社会学基础
        1.3.2.2 人类学基础
        1.3.2.3 心理学基础
        1.3.2.4 政治学基础
2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形成与来源
    2.1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形成过程:一般性概述
        2.1.1 理论范式的萌发阶段
        2.1.2 理论范式的形成阶段
        2.1.3 理论范式的成熟阶段
        2.1.4 理论范式的完善阶段
        2.1.4.1 传统文化在文化-心理范式中的作用
        2.1.4.2 文化-心理范式在领袖人格分析中的运用
        2.1.4.3 文化-心理范式在现代中国政治分析中的运用
    2.2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来源
        2.2.1 来源之一:帕森斯有关文化冲突与病态心理的学说
        2.2.2 来源之二:拉斯韦尔有关病态心理与政治行为的学说
        2.2.3 来源之三:艾里克森有关价值取向转换障碍与认同危机的学说
3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理论特征
    3.1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范式
    3.2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特征
    3.3 文化-心理范式与行动理论范式之比较
        3.3.1 分析视角
        3.3.2 概念工具
        3.3.3 方法论
4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基本概念与理论预设
    4.1 基本概念
        4.1.1 世界文化(world culture)
        4.1.2 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
        4.1.3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4.1.4 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
        4.1.5 攻击性(aggression)
        4.1.6 不安全感(insecurity)
        4.1.7 认同(Identity)
    4.2 理论预设
        4.2.1 基于心理学路径的文化决定论
        4.2.2 个人主义的政治还原论
5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逻辑主线及其运用分析
    5.1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逻辑主线
    5.2 文化-心理范式的逻辑主线在政治发展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5.2.1 认同危机:新兴国家政治发展的困境与破解
        5.2.1.1 认同危机的概念
        5.2.1.2 认同危机的类型划分与解决之道
        5.2.1.3 认同危机的案例分析之一:马来亚共产主义者的认同问题
        5.2.1.4 认同危机的案例分析之二:缅甸的政治认同与国家构建
        5.2.1.5 白鲁恂在认同危机研究中的分析策略
        5.2.2 权威危机:近代东亚政治发展的难题
        5.2.2.1 权威/合法性危机的概念
        5.2.2.2 权威/合法性危机的类型
        5.2.2.3 白鲁恂权威危机分析的形成和演变
6 白鲁恂对现代中国政治的文化-心理分析
    6.1 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
        6.1.1 从政治文化研究到传统文化分析
        6.1.2 中间阶段反思:对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抽象何以可能
        6.1.3 白鲁恂现代中国政治的文化分析的基本策略
    6.2 现代政治的文化分析之典型案例:派系政治与中国文化
        6.2.1 军阀政治中的派系
        6.2.2 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派系
7 白鲁恂政治发展研究的文化-心理范式之解释力与局限性
    7.1 文化-心理范式的解释力
        7.1.1 文化-心理范式中的人的视角
        7.1.2 文化-心理范式中的文化的视角
        7.1.3 文化-心理范式中的心理的视角
    7.2 文化-心理范式的局限性
        7.2.1 人类行为与权力现象
        7.2.1.1 韦伯论官僚制中的权力与行为
        7.2.1.2 卢曼论社会系统中的权力与行为
        7.2.1.3 福柯论社会中无主体权力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7.2.2 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报告
        7.2.2.1 第三波(The Third Wave)
        7.2.2.2 服从权威实验(Obedience to Authority Experiments)
        7.2.2.3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8 对白鲁恂政治发展理论的简要评估
    8.1 前辈学者对白鲁恂理论的认识
    8.2 本文对白鲁恂政治理论的看法
    8.3 传教士风格的中国学研究
    8.4 文化-心理分析的贡献与不足
9 结语
    9.1 文化、人格因素与合法性逻辑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展开
    9.2 文化-心理范式在政治发展研究中的重构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范围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三、其他
    注释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注释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注释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注释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二、小结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第三节 小结
        一、0——3岁教育指南
        二、3——6、7岁教育指南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注释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思路与成果
        二、理论之凝练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一、研究展望
        二、前瞻未来
    注释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志愿服务的起源
        1.1.2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发展
        1.1.3 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的活动现状
    1.2 研究定位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现状研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
        2.1.2 支教能力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研究现状小结
第3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上海 Z 基金会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
    3.2 案例二:广州 D 计划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
    3.3 案例对比与分析
        3.3.1 培训概况及对比
        3.3.2 培训内容及方法分析
        3.3.3 案例分析小结
第4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模型构建
    4.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模型的构建
        4.1.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模型设计依据
        4.1.2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模型
    4.2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课程设计
        4.2.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需求分析
        4.2.2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设计
        4.2.3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效果评估的设计
    4.3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后支持策略设计
        4.3.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后支持策略设计依据
        4.3.2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后支持策略
        4.3.3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结构模型
第5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模型的应用
    5.1 老年大学志愿者培训的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
        5.1.1 项目简介
        5.1.2 需求调查与分析
        5.1.3 课程设计
    5.2 老年大学志愿者的培训实施与评价
        5.2.1 培训实施过程
        5.2.2 培训效果的评估
    5.3 培训设计模型应用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要点
    6.2 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对参与上海 Z 基金会培训相关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2:老年大学志愿者培训需求问卷
附录3:老年大学志愿者培训反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阶级分析法
        1.3.2 多学科分析法
        1.3.3 实证分析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空间”
        2.1.2 网络空间的特征
    2.2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2.2.1 道德及道德的形成
        2.2.2 道德教育
        2.2.3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
        2.3.1 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
        2.3.2 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2.3.3 教育场域的跨地域性
        2.3.4 教育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意义
        2.4.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2.4.2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2.4.3 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3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的思想
        3.1.1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
        3.1.2 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1.3 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
        3.1.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2.1 仁者安仁
        3.2.2 尊道贵德
        3.2.3 扩充四端
        3.2.4 化性起伪
    3.3 西方思想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3.1 道德选择理论
        3.3.2 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
        3.3.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4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
    4.1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1.1 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1.3 大力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4.1.4 积极投身网络公益事业
    4.2 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
        4.2.1 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
        4.2.2 泛娱乐主义盛行
        4.2.3 散布网络负面舆论
        4.2.4 网络诚信意识缺失
    4.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4.3.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
        4.3.2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4.3.3 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4.3.4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
第5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5.1 以习近平关于道德教育和网络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
        5.1.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2 “青少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5.1.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5.1.4 “建设网络强国”
    5.2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目标
        5.2.1 坚定理想信念
        5.2.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2.3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2.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
        5.3.1 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5.3.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5.3.3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5.3.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6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
    6.1 丰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内容
        6.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1.4 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6.1.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6.2 创新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
        6.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
        6.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
        6.2.3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
    6.3 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6.3.1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6.3.2 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
        6.3.3 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
    6.4 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6.4.1 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6.4.2 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
        6.4.3 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6.5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5.1 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6.5.2 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6.5.3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依据
        1.2.1 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目标设定
        1.2.2 研究依据
    1.3 有关灾害理论的综述
        1.3.1 灾害的定义
        1.3.2 灾害的分类
        1.3.3 灾害的特征
        1.3.4 地震灾害的特征
        1.3.5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1.3.5 灾害科学
    1.4 国内外灾害心理研究现状
        1.4.1 国外灾害心理研究进展
        1.4.2 国内灾害心理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灾害心理的理论研究
    2.1 灾害心理概述
        2.1.1 灾害心理的涵义
        2.1.2 灾害心理研究的目的
        2.1.3 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
        2.1.4 地震灾害心理的特征
        2.1.5 灾害、生存条件和心理之间的关系
    2.2 灾害心理的影响因素
        2.2.1 客观原因(灾害本身的原因)
        2.2.2 主观原因
        2.2.3 环境因素
    2.3 灾害心理生成的动力学机制
        2.3.1 时间进程
        2.3.2 生成过程
        2.3.3 心理伤害因素
    2.4 灾害心理内容分析
        2.4.1 灾时应激反应异常
        2.4.2 灾后需求倾向的异常
        2.4.3 灾后心理情绪的异常
        2.4.4 灾后生理反应的异常
        2.4.5 灾后心理适应的异常
        2.4.6 灾后认知过程的异常
        2.4.7 灾后交往心理的异常
        2.4.8 灾后行为反应的异常
        2.4.9 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章 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分析
    3.1 样本选择与分析方法
        3.1.1 样本介绍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2 唐山地震的心理伤害分析
        3.2.1 唐山地震心理伤害的内容分析
        3.2.2 唐山地震物质破坏性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分析
        3.2.3 结果分析
    3.3 岫岩地震心理伤害分析
    3.4 印度洋地震海啸心理伤害分析
        3.4.1 印度洋地震海啸心理伤害内容分析
        3.4.2 印度洋地震海啸心理伤害与其他应激事件的比较分析
        3.4.3 印度洋地震海啸心理伤害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3.4.4 结果分析
第四章 灾害心理救助的对策和措施
    4.1 心理救助概述
        4.1.1 心理救助的内涵
        4.1.2 心理救助的目的
        4.1.3 心理救助的意义
    4.2 心理救助的对象
        4.2.1 心理救助的客体
        4.2.2 心理救助主体
    4.3 灾害心理救助的措施
        4.3.1 灾前心理救助
        4.3.2 灾后初期心理救助
        4.3.3 灾后PTSD心理救助
    4.4 心理救助组织体系
        4.4.1 心理救助组织体系的建立
        4.4.2 组织体系运行机制
    4.5 建议与思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灾时个体行为的变异调查问卷
附件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件3 应付方式问卷
附件4 岫岩-海城地震影响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10)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2.2 国内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与意义
    2.1 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
        2.1.1 社会心理的概念
        2.1.2 社会心理服务的概念
        2.1.3 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
    2.2 社会心理服务的定位、目标与内容
        2.2.1 社会心理服务的定位
        2.2.2 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
        2.2.3 社会心理服务的内容
    2.3 社会心理服务的意义
        2.3.1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2.3.2 有利于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2.3.3 有利于提升社会软治理能力
        2.3.4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幸福中国”、“健康中国”的构建
第三章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
        3.1.1 国家政策支持,“试点”城市成果显着
        3.1.2 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增加
        3.1.3 社会各界关注,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发展之路
    3.2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面临的问题
        3.2.1 服务认识不够
        3.2.2 服务性质偏医疗
        3.2.3 服务效果不凸显
        3.2.4 服务发展不平衡
    3.3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认知不足
        3.3.2 资金短缺
        3.3.3 人才匮乏
        3.3.4 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对策研究
    4.1 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认知度
        4.1.1 普及民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认知
        4.1.2 规范政府及工作人员对社会心理服务的认识
    4.2 提升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能力
        4.2.1 加强科学研究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科学化
        4.2.2 发展相关学科群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体系化
        4.2.3 培育相关人才队伍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化
    4.3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的多元模式
        4.3.1 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各层级联动模式
        4.3.2 建立“线上+线下”各平台联动模式
        4.3.3 建立“专业人员+社工人员+志愿者”各人员联动模式
    4.4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机制
        4.4.1 明确社会心理服务的责任主体
        4.4.2 改善社会心理服务的环境
        4.4.3 整合社会心理服务的资源
        4.4.4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的政策法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志愿者动机与心理研究综述[J]. 李友缘.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3)
  • [2]国内灾后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及热点主题[J]. 张明亮,朱光明. 中国应急管理, 2013(02)
  • [3]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 王洪松.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4]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D]. 李猛.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以文化看待发展 ——白鲁恂与政治发展的文化—心理范式[D]. 高益青. 浙江大学, 2011(10)
  •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7]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D]. 袁亚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8]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D]. 孟佳琳. 辽宁大学, 2020(01)
  • [9]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 董惠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12)
  • [10]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朱玉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志愿者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