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本土教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运用本土教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冷旭[1](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部分青少年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怀疑,爱国热情减退,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课堂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变得格外重要。初中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优势。本文结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推进。首先,本文对爱国主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涵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调查《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课堂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方法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三种策略。

李文[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中,高中生是青少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是高中生的必备品格与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中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有之义,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合格人才。因此,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为研究基础,在引言部分就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研究意义、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做了简要概括后展开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重点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及重要意义进行了概括总结,为进一步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重点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调查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调查与访谈结果的整理,肯定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挖掘不深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活动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深入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和提高师资素养四个方面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希望为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胡箫[3](2021)在《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土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逐渐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一定程度上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这表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南京作为十朝古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乡土资源,包括实物资源、文献资源、口述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等,既便于新课标中关于乡土历史教学设想的实施,也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依据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要求及教学活动建议,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交代了研究目的、价值和创新之处。在评述学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其次,从整体上对乡土资源及其利用进行了论述,一方面厘清了乡土资源的相关概念和南京乡土资源的种类,另一方面,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发挥德育作用,倡导爱家爱国;继承传统文化,增民族凝聚力;丰富历史教材,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初高历史衔接;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再次,基于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探究了南京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点:乡土资源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程度问题;中学生对于乡土资源课程兴趣不高;中学历史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社会观念与现代教育趋势的冲突。最后,通过总结已有经验,进一步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的改革方向,提出以下策略:以教科书为中心,在课堂讲授中适当渗透乡土资源;打破传统历史课堂,例如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课外活动等,引发学生兴趣;加强对高校历史师范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多多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例如图书馆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等,消除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阻碍。并将策略运用于教学设计中,通过三个教学设计展示具体实践过程。总的来说,如何将乡土资源合理地融入到地方课程中,如何促进乡土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如何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者之间,架构良好的沟通桥梁以利于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些都是今后值得我们继续思考探究的问题。

黎克才[4](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伴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呼吁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以进一步弥补教材史料的不足。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要求有更多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地方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满足史料教学的需要,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增强学生对地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及书院文化原本就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等提出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践行新课程资源观、教育生活化理念和认知-发现理论,以及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论证了论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和书院文化等重要概念与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解读分析,为论文的研究理顺了思路,与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中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全面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激活书院文化在教学领域的新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师生们普遍认同开发与利用地方书院课程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书院课程资源作为辅助性材料,渗透于教学时,应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对课程教学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归纳为爱国文化、教学文化、修身文化、藏书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等六方面可用课程资源。文中还尝试以课程实例的形式,从理论说明、教学过程和归纳总结等对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活动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讨论法、图片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深度教学法等等交叉相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书院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示范。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果是多重的,包括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优化课程资源;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地方办学特色等等。最后,笔者还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表达了日后继续扩大对古代书院、现代书院研究的展望。

王晶[5](2021)在《将家国情怀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当中 ——以旅顺高中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将家国情怀作为十分重要的核心素养及培养目标。家国情怀需要在上课的时候具体地落实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是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中较高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历史教学中的最终的和重点的目标。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本文选取了旅顺高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旅顺高中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合家国情怀中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开展历史新课标“家国情怀”的公开课比赛、在教学准备中融入“家国情怀”内容设计、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家国情怀”演讲比赛等,这些为其他学校历史课堂融入“家国情怀”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同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旅顺高中在历史课堂融入“家国情怀”素养上存在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笔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对策建议探索,从积极改进“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资源、着重增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中学生主体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的策略。

黄文异[6](2021)在《遵义播州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我国提出并制定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对人的培养和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经过筛选的乡土资源,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特别是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中,乡土资源的作用不容小觑。播州区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盛衰成败,经验教训值得后人传承。对播州区乡土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提炼,并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应试的角度,高中历史教学以宏观历史作为教学重点更能适应考试要求,这就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对地方乡土资源的利用较少,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率低,乡土资源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两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界越来越重视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但针对具体地方资源应当如何与教学过程结合,在结合过程中如何对教材和资源进行整合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需要结合地方与教学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将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本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主要的目的,在论证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涉及的乡土资源进行概念界定,以保证对研究对象的定位准确。正文第一部分分别从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的政治层面、乡土资源的内容开发的教育价值层面、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实践层面、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层面论证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应用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在简要介绍播州历史概况的基础上,对播州乡土资源进行梳理,为后面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基本的素材。第三部分明确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后,结合播州乡土资源,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内、课下、课外的历史教学方案。第四部分针对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而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学校、社会、教师三方面提出利用乡土资源的途径和策略,对提高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借鉴。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认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刘亚茹[8](2021)在《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不断更新变化,而梳理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编制出符合时代特点又更加科学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3版、1957版、1959版、1982版、1990版、1991版、1996版、2000版、2004版和2019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农业地理”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农业地理”的要求,然后分析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最后探讨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教材发展建议。研究表明,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选取、表述方式、能力要求和思想与观念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演变特点。在知识选取方面,“农业地理”知识选取变化较大、内容逐渐精简且突出地理性、农业区位因素为核心内容;表述方式方面,课文表述越来越科学严谨、教学辅助材料类型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图像的数量和类型都有所增加、图文结合更加紧密;活动系统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同时活动系统、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之间密切融合。在能力要求方面,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在思想与观念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始终未变,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包含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内因主要包含地理教材编写依据的演变、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等。最后,对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内容修订和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适当增加地理实践类的活动;适当增加农业地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地理教学材料;重视图像的作用,养成学生读图习惯;借鉴旧版教材活动,新旧联系丰富教学。

陈晓明[9](2021)在《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乡土资源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人文特色与自然资源。盐城市具有悠久的海盐文化,又是老革命根据地,乡土资源丰富且具备教育价值,将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一方面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能够拓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渠道,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当挖掘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而乡土资源正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当前,对于乡土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发挥了一定的教育功能,但具体应用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本文以盐城市区四所初中学校为样本,通过对部分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分析,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缺失、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以及功利式教育的影响等方面,阐明存在问题的原因。在研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本文从溯源本土历史,弘扬本土文化,缅怀本土先烈,体验本土山水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课程、具体的案例对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总之,将盐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顺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刘爱军[10](2021)在《淮阴中等专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资源的运用》文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教师利用家庭藏物等资源,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遗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在淮阴中专历史教学中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既可以贯彻执行中职历史课标的要求,又可以顺利实施淮阴中专历史教学计划,还可以达到促进和提升淮阴中专历史教学水平、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合理、有效地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将其按照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历史名人、轶事、特产、地方戏曲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执行以教科书为准绳、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展现淮安文化为基调、以提高淮安在全国知名度为目标的原则,结合淮阴中专所用历史教科书制成《淮阴中专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概况表》,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用“两课四步”教学法实施教学,即在第一课堂中运用导入新课、课堂穿插、课堂总结、知识迁移等办法组织教学;在实境课堂中运用观赏参观、组织讲座、开展主题班会、举办社团活动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两课四步”教学法是可行的、有效的结论。在运用乡土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时,还需要在加强对教师乡土史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争取学校对乡土史教学工作的支持、引起社会对乡土史教学工作的关注等方面再下功夫。

二、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爱国主义概念界定
        二、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界定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涵
        一、坚持立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面向世界的爱国情怀
        二、聚集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意义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问卷信息
        一、调查设计
        二、问卷及信息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从过程看教师重视初中学生爱国情感体验
        二、从结果看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解读
        二、一些教师重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形式不丰富
    第四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不够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二、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挖掘不够
        三、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受到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二、适当补充教材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方法选择策略
        一、问题教学法
        二、情境教学法
        三、榜样引导示范法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策略
        一、家校合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1.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
        2.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
        1.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2.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1.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浓厚
        2.教师积极利用教材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3.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一定认知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挖掘不深入
        2.教学方法单一
        3.爱国主义教育缺少实践活动
        4.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理论研究不深入
        2.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3.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4.侧重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爱国主义认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2.充分挖掘爱国主义乡土文化资源
        3.利用时政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在议题式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在情境创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在案例探究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4.利用现场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利用走访调研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三)完善评价机制,巩固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1.重视过程性评价
        2.优化终结性评价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
附录B 高中思政政治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访谈
致谢

(3)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土资源概念的界定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第一节 乡土资源与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资源的概念
        二、课程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南京乡土资源基本情况及其分类
        一、南京乡土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南京乡土资源分类
        三、南京地区乡土资源与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对照表
    第三节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热情
        二、发挥德育作用,倡导爱家爱国
        三、继承传统文化,增民族凝聚力
        四、丰富历史教材,拓宽知识视野
        五、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促进初高历史衔接
        六、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章 南京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现状调查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问卷调查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调查
        一、教师访谈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访谈调查内容分析
    第三节 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第四节 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教科书为中心,适当渗透乡土资源
        二、结合南京乡土资源,打破传统历史课堂
        三、开展教师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四、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消除乡土资源应用障碍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南京乡土资源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二、《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拓展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现实需要
        3.书院文化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
    (二)选题的意义
        1.研究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3.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4.对两广端溪书院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地方传统书院文化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实施
    (二)问题与归因分析
三、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四、高中历史教学萃取与选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课程资源
    (一)整合与提炼两广端溪书院的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
        2.实物资源
        3.口述资源
        4.电子资源
    (二)突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主题内涵
        1.弘扬书院爱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渗透书院教学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3.关注书院修身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4.挖掘书院藏书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5.审视书院管理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6.提炼书院伦理文化,培育和谐观念
五、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书院文化
        1.新课导入时的有机渗透
        2.教学拓展处的有机渗透
        3.试题命制时的有机渗透
    (二)历史活动课拓宽书院文化渗透的渠道
        1.运用图片展或手抄报
        2.举行演讲比赛活动
        3.举办专题讲座
        4.组织实地参观
        5.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
结语
学生调查问卷
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将家国情怀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当中 ——以旅顺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概述及旅顺的案例
    一、“家国情怀”概念的理解
    二、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课标中的具体表述
        (二) 学科性质适合“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 教学内容契合“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章 旅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内容
    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旅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经验做法
        (二) 需要提升改进的地方
第三章 旅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法
        (一)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二) 打造开放式课堂
        (三) 丰富课内外活动
        (四) 在教学语言中注入情感
    二、利用教学资源
        (一) 有效结合教材与教辅资料
        (二)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
    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一) 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第四章 家国情怀培养教学案例—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
    一、《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实践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学目标
        (五) 教学方法
        (六) 教学过程
    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体会与反思
        (一)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家国情怀
        (二) 在预设情景中包涵家国情怀
        (三) 结合旅顺历史增强爱国情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旅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B 旅顺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致谢

(6)遵义播州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播州区乡土资源能够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2.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3.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乡土文化传承
        4.对乡土资源的整理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动态
    (四)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2. 文献研究法
        3. 案例分析法
    (五)乡士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多样化教学资源开发的需要
    (三)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播州区乡士资源梳理
    (一)播州区概况
    (二)播州区乡土资源介绍
        1. 物质资源
        2. 精神资源
三、播州区乡土资源应用
    (一)乡土资源应用原则
        1.针对性
        2.典型性
        3.科学性
    (二)乡土资源应用实践
        1. 课堂教学
        2. 课下学习
        3. 课外实践
四、利用乡士史资源进行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一)学校与社会层面
        1.学校对乡土资源的态度
        2.社会与乡土教学的关系
    (二)教师层面
        1.乡土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2.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的关系处理
        3.教师个人素质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2017 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
        2.2019 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颁布
        3.“农业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农业地理”是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二)研究现状
        1.地理教材的研究现状
        2.“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1.有利于了解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2.有利于从地理教材视角了解农业地理的发展历程
        3.有利于为教材编写者提供教材修订参考
        4.有利于教师更好研究和使用地理教材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文件中对“农业地理”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1.1981 年教学计划
        2.1986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3.1990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1.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2.2000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八)地理教育文件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1.“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出现具有不连续性
        2.“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内容逐渐精简
        3.“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要求更加全面
二、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具体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1.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2.199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3.1991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1.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2.200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八)不同版本教材“农业地理”中“水稻”内容的变化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米”内容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3.195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4.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谷”内容
        5.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水稻种植业”内容
        6.2004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季风水田农业”内容
        7.201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亚洲水田农业”内容
        8.总结
三、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一)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1.知识选取的演变特点
        2.知识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二)能力要求方面的演变特点
        1.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
        2.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
    (三)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
        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未变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完善
四、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科技因素
    (二)内部因素
        1.教材编写依据的变更
        2.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3.教育观念的变化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
        2.能力要求方面
        3.思想与观念方面
        4.影响因素方面
    (二)建议
        1.对“农业地理”内容修订的建议
        2.对“农业地理”内容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十本研究教材的封面和书籍信息
附录2 十本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致谢

(9)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乡土的概念
        (二) 乡土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三) 课程资源的概念
    二、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生活教育理论
        (三) 建构主义理论
第二章 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
        (一) 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
    二、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可行性
        (一) 乡土资源教育目的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相统一
        (二) 乡土资源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契合
        (三)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需要运用乡土资源教学
第三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概况
        (一) 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结果
    二、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应用主体方面的问题
        (二) 教学方面的问题
    三、乡土资源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缺失
        (二) 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
        (三) 功利式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的实践研究
    一、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应用原则
        (一) 目标性
        (二) 时事性
        (三) 教育性
        (四) 特色性
    二、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一) 溯源本土历史,促进家乡情怀提升
        (二) 弘扬本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三) 缅怀本土先烈,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四) 体验本土山水,促进生态意识普及
第五章 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一、课堂整体教学过程展示
    二、教学分析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淮阴中等专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资源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业务水平
        3.有利于补充历史教材内容,拓展历史课堂教学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5.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一、淮安乡土史资源及运用原则
    (一)淮安乡土史资源
        1.遗迹、遗址
        2.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
        3.历史名人
        4.轶事
        5.特产
        6.地方戏剧
    (二)淮安乡土史运用原则
        1.以教科书为准绳
        2.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为基础
        3.以展现淮安文化为基调
        4.以提高淮安在全国知名度为目标
二、淮安乡土史资源与淮阴中专历史教科书的整合
    (一)与中国古代史中对应的淮安乡土史资源
    (二)与中国近代史中对应的淮安乡土史资源
    (三)与中国现代史中对应的淮安乡土史资源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淮安乡土史资源的运用
    (一)在第一课堂中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
        1.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淮安乡土史资源
        3.在课堂总结里提炼淮安乡土史资源
        4.在知识迁移时应用淮安乡土史资源
    (二)在实境课堂中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
        1.观赏参观
        2.举办讲座
        3.开展主题班会
        4.举办社团活动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淮安乡土史资源的思考
    (一)加强对教师乡土史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
        1.加强教师乡土史教学的理论学习
        2.加强教师乡土史教学的业务培训
        3.加强教师乡土史教学的活动交流
    (二)争取学校对乡土史教学工作的支持
        1.设立校史馆
        2.构建评价体系
        3.编撰教学素材
    (三)引起社会对乡土史教学工作的关注
        1.鼓励免费开放相关场所
        2.发动家长全面参与
        3.动员其他院校师生交流互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冷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D]. 胡箫. 扬州大学, 2021(09)
  • [4]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D]. 黎克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将家国情怀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当中 ——以旅顺高中为例[D]. 王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遵义播州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文异.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D]. 刘亚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陈晓明. 扬州大学, 2021(09)
  • [10]淮阴中等专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资源的运用[D]. 刘爱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运用本土教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