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资库存预算与差异披露

浅谈合资库存预算与差异披露

一、谈谈合资企业存货预算及差异揭示(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宋哲[2](2020)在《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终观当前研究,由于研究者们拥有不同的研究关注点,使得至今仍未对企业战略变革得出一个的指导框架。怎样不断通过战略变革实现转型?怎样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怎样打破组织惯例刚性?怎样克服变革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这些问题业己成为战略变革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西部资源型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其丰富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随着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位下降、环保政策趋紧等原因,这类企业不得不考虑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启动新的战略。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中国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的占有为优势,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企业,该企业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进行的战略资源配置模式的改变。近30年来,学术界将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有效的战略变革,包括5种路径,尽管伴随着大量的争论,但基本上形成了理论界普遍的认识。无论哪一种战略变革都没有详细说明促成这样的战略所必须攻克的在显性战略下隐藏的隐性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障碍。能否攻克组织固有的障碍,使战略变革成为理想中、自然而然的。因此,在学术上战略变革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即组织惯例在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作用,是一种什么样的惯例使得一些企业总是能够积极采取正确的、适当的战略,很少出现错误,最终能够基业常青。由此引发了关于组织惯例、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探讨。一些学者认为组织惯例是一个难以为“外人道”的“黑箱”。本文引入以组织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破解“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的作用机理以及实践中的成功路径,丰富学理研究,解释战略变革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将“成功经验”的总结构造一套丰富的、有效的理论,指导企业应对内外部的变化,克服自身的不足。本研究构建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理论,为西部资源型企业提供指导帮助。本文在总结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互动的视角上,以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为影响因素,采用实地调研法、逻辑演绎法、实证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分析组织惯例、动态能力和战略变革关系,深刻揭示加快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本质要求,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过程、机理和机制等内容。首先,本文深化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理论研究。分析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经验、序贯、动力机制和情景机制,根据成长阶段分析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提出了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价值观、理念、治理结构、制度和流程,关键机制是组织学习、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制。揭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机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以企业战略演进和组织变革为载体,通过组织学习,按照组织惯例变异—搜寻—复制—保存四个程序推动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演化,并由探索式学习—知识外显化—利用式学习—知识内隐化四种方式来推动完成战略变革,而一旦形成新的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企业就可以据此摆脱“路径依赖”,实现竞争优势。本文深刻揭示了在战略变革程序中被遮蔽的过程及内生系统动力机理,为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壮大、做强、做优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其次,本文选取西部资源型企业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实证检验发现: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动态能力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动态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环境动态性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自主权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管理自主权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再次,本文选取昆明钢铁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4家西部资源型企业开展调研和验证性案例研究。一是研究公司战略变革的序贯、机制、过程,并细致刻画了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二是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发展与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对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逻辑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日趋紧张甚至枯竭的条件下,西部资源型企业突破资源陷阱,成功转型的另一种战略路径,即“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路径,展望了这一路径的学理价值。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贡献,提出了不足与展望。

费丽芳[3](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李玲玲[4](2020)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综合性企业集团作为现代企业综合高级组织形式之一,在中国更多存在的是拥有多项业务而其中单一业务的价值贡献占比不突出,呈现非相关多元化态势的民营企业集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发展与强化,民营企业集团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自身业务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新设、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介入新的事业领域。而一个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完整良好的资金链以及可持续且稳定的资金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范围逐渐扩大,发展增速却又临时放缓时期,而民营企业集团在不断扩展的同时,其所处经济竞争环境也日趋严峻,高负债经营成为民营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的经营模式。如何保证民营企业集团资金运营能力,降低资金链断裂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引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从现金池视角出发对集团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减少下属成员企业出现资金严重短缺或过剩的矛盾现象,同时结合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经过有效内部控制,发现并摒除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资金管理困难的问题,快速且有效实施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理论上,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研究中,将现金池如何在民营企业集团中有效实施的研究较少,实际中,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均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基于上述背景,将“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融入民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体系中,从集团银行账务设置,选择资金支付与归集模式以及相应的财务内控设计,对提高民营企业集团资金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财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贴合现在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着重选择介绍现金池模式。了解分析现金池的概念、理论基础、优势等之后,再结合对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的分析,应用现金池模式对D集团相关资金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首先,明确资金集中管理在大型集团公司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清晰认知不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意义、优势与弊端。之后,分析案例公司的资金管理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现金池的优势以及实施现金池的必要性,并以成功实施“现金池”模式的大型企业为模板学习,剖析成功案例公司,取长补短运用于D集团,用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优化D集团资金管理,最后提出成功运营现金池的保障措施。通过用现金池在D集团中运用的模拟分析过程,可以为民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出一个新型且有可实际操作性的理念。

吕天石[5](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徐斌龙[6](2019)在《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行业加大投资,工程机械行业随着房地产繁荣发展、高铁建设稳步推进等盛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诸多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借此东风,为了巩固国内市场,相继推出了“低门槛五万提车”等一系列销售政策,甚至是“零首付”的信用销售手段,虽然明显的提高了销量,但是厂家利润却不见增长,产生了未收回的巨大应收账款款项,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债权困境,从而影响了工程机械企业正常发展和生产。如今,大部分企业以裁员来降低成本,甚至因此濒临破产边缘,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中,挖掘机制造商如何解决企业债权困境、应对市场风险,同时能够突破各种政策方针的阻碍,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债权管理现状的研究,结合债权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山重建机公司为实际案例,着重探讨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相关内容,针对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状况,对企业债权管理制度进行了剖析,对债权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环境进行了债权环境分析,利用PEST工具分析山重建机公司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从而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的成因及后果进行了总结。依据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定位,结合重塑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进行了重塑设计,并提出了债权管理重塑的方法措施。针对山重建机公司的债权管理存在的成因,从债权差异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对资金运营的管理力度及债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的总体思路、策略及管理措施,最后通过葫芦岛飞跃案例揭示了债权管理措施的效果及意义。通过对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有利于其加强债权管理及打造自身特色创新的债权管理水平,同时为同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出借鉴意义。

张鑫[7](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薛琳[8](2011)在《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明确长远的战略目标,实行战略化经营。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必须构建一种将业绩评价指标与战略规划紧密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更具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业绩信息。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战略目标和业绩评价的重点会有所区别,应将生命周期作为构建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战略业绩评价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在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开展业绩评价新的逻辑起点,详细介绍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7个构成要素,分析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够满足特定企业生命周期进行战略管理需要的业绩评价体系。其次,在详细分析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由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现行指标与滞后指标有机结合。其中,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现金流状况等4个层面;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包括客户和市场能力、内部业务流程、员工素质、创新能力、与政府和社区关系、公司治理水平等6个层面。第三,全面归纳了影响战略业绩评价的内外部环境因素,针对政府宏观政策、行业垄断性、经营战略、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开展战略业绩评价的重点。第四,选择111家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通过确定样本所处生命周期、选择并计算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获得样本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战略业绩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崔立新[9](2010)在《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轿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新演变。,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在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的双重影响下,如何应对区域发展的特点,突破区域市场发展的瓶颈,抢占区域市场的最大份额,是当前轿车区域营销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轿车品牌区域营销的推进和实施的主体----轿车区域营销团队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由于区域市场外部环境的不同,以及在区域市场中采取的差异化措施的不同,区域营销所带来的结果不尽相同,如何对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是区域营销结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以往研究多是把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和普通营销渠道团队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但往往侧重于渠道的业绩评价,专门针对轿车区域营销团队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总的来说还是极少,尤其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少,因此可供参考的文献寥寥无几。本文立足于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实际,结合于绩效改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通过文献研究,对区域营销的特征及发展演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轿车4S网点经营业态和特征,使本文研究目的更明确;并对平衡计分卡原理、优势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对DEA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模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奠定了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运用平衡计分卡为我国轿车行业区域营销团队建立科学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对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的指标进行了初步识别,并邀请了专家对指标进行了讨论和评价,确定了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的绩效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价,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指标有些是可以计量的,比如财务指标;有些是不可以计量的,如团队因素和未来发展情况等,由于模糊评价能将定性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问题,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准确,邀请了30位专业人士选取了14个指标作为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并建立了权重集和评语集,构建了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神龙公司东风雪铁龙华北区域团队绩效进行了评价。将区域内4S网点绩效评价作为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建立了轿车区域4S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法对神龙公司东风雪铁龙华北区域的网点进行评价,选取了绩效优秀的网点作为标杆。对神龙公司东风雪铁龙华北区域营销团队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华北区域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华北区域团队绩效评价的结果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提出了经营改进的策略。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研究提出科学、系统的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从神龙轿车公司的企业实际角度,对区域营销团队的4S网点绩效和厂家团队绩效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对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探讨,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学习四个方面提供了绩效评价和改进的解决方案。从而持续改善区域营销团队的绩效,提升区域营销的业绩。

邓永勤[10](2008)在《证券市场盈余管理会计监管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降低系统风险,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证券市场而言,盈余管理是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而会计准则是会计监管的主要手段。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和反政府监管动机及其所表现的特征,就最有可能用于盈余管理的会计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及其组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结论,并据此为改进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特别是改进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追根溯源,从大量的文献中厘清了会计监管理论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应以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作为指导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我国正在运行的会计监管体系出发,界定了其目标、主体、客体和手段,指出了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会计监管体系的特点。进而,运用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的契约动机和反政府监管动机及其所表现的特征作出了理论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正了分红计划假设、负债权益比率假设和规模假设。在此基础上,本文抽取了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之前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通过建立有序分组的线性趋势检验模型研究证实,以0.05为显着水平,我国上市公司存货收发频繁程度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简化程度之间,并不显着存在一般认为应有的线性关系,排除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这一混杂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证实,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也并不显着受政治和契约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实,上市公司对非流动资产减值的会计职业判断,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规模和负债权益比率的高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与是否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和公司成立时间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一方面通过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盈余管理,其数额都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对会计选择的变更已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监管措施,所以,上市公司不太可能通过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但是,通过会计估计、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巨大,难以监管,所以上市公司在必要时完全可能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大肆操纵利润。不过这一结论最终是否成立,尚待对其他会计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准则,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相关的交易和事项的实务背景,制定更加严密的条款,对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规范,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时俱进、趋同等效,以加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维护社会公众和企业自身的利益,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二、谈谈合资企业存货预算及差异揭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合资企业存货预算及差异揭示(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演化经济学理论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第二节 战略变革文献综述
        一、战略变革的内涵
        二、战略变革的动因
        三、战略变革的过程
    第三节 组织惯例文献综述
        一、组织惯例的概念
        二、组织惯例的维度
        三、组织惯例的类别
    第四节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
        二、动态能力的维度
        三、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组织学习文献综述
        一、组织学习的概念
        二、组织学习的过程
第三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与理论研究
    第一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情况分析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经验
    第二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与模式分析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事件序贯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制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情景机制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成长阶段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研究
        一、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更新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机制
        二、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四、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分析
        五、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六、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第四章 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
        二、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
        三、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变量测度
        一、组织惯例的测度
        二、动态能力的测度
        三、环境动态性的测度
        四、管理自主权的测度
        五、战略变革的测度
    第三节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及处理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基本分析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直接效应分析
        四、中介效应分析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分析
        七、结论
第五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案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
        三、信度和效度
    第二节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等四户案例研究
        一、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昆钢战略变革原因、时点与过程分析
        三、昆钢战略变革事件序贯、动力与情景机制
        四、昆钢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分析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昆钢战略变革分析
        六、昆钢等四户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案例分析与结论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图谱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分析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政策与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贡献
        二、应用贡献
    第三节 研究启示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企业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 B 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成果
    二、课题成果

(3)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2 资金集中管理理论基础
    2.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委托代理理论
    2.4 交易成本理论
3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意义与对比分析
    3.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3.1.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3.1.2 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
    3.2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分类介绍
        3.2.1 统收统支模式
        3.2.2 拨付备用金模式
        3.2.3 结算中心模式
        3.2.4 内部银行模式
        3.2.5 财务公司模式
        3.2.6 现金池模式
    3.3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4 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D集团背景介绍
    4.2 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
        4.2.1 D集团现有资金管理模式
        4.2.2 D集团成员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4.3 D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D集团成员企业银行账户管理混乱
        4.3.2 D集团成员企业资金管理人员能力不均
        4.3.3 D集团成员企业无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
5 D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优化
    5.1 D集团选择现金池的原因
        5.1.1 现金池模式的优势
        5.1.2 现金池模式的必要性
        5.1.3 现金池模式的管理经验借鉴
    5.2 D集团公司“现金池”资金管理模式模拟运用
        5.2.1 D集团公司现金池准备工作
        5.2.2 信息系统的完善、部门的设立与人员的配备
        5.2.3 银行账户清理与设立
        5.2.4 现金预算的管理
        5.2.5 资金结算流程
        5.2.6 投融资管理
        5.2.7 资金内部控制
    5.3 D集团现金池模式运用的保障措施
        5.3.1 建立统一并完善的集团资金管理制度
        5.3.2 打造专业且高效的资金管理人才队伍
        5.3.3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5.3.4 提升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路
    四、概念界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2.1.1 棉纱的情况
        2.1.2 棉布的情况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小结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小结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小结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6.2.1 关税与主权
        6.2.2 城市与乡村
        6.2.3 洋货与国货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债权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债权及其属性
        2.1.1 债权
        2.1.2 债权的特征
    2.2 债权管理及内容
        2.2.1 债权管理
        2.2.2 债权管理内涵
    2.3 企业债权管理的范围
3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的现状
    3.1 山重建机公司企业概况
    3.2 山重建机公司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3.2.1 企业主要营销管理制度
        3.2.2 企业债权管理制度
    3.3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现状
        3.3.1 债权总额及增减趋势
        3.3.2 债权的主要特点
        3.3.3 债权产生的主要情形
    3.4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环境分析
        3.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4.2 中观环境(行业分析)
        3.4.3 微观环境
    3.5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5.1 债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后果
        3.5.2 债权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3.6 本章小结
4 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体系设计
    4.1 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定位
    4.2 债权管理重塑设计的主要目标与原则
        4.2.1 债权管理重塑设计的目标
        4.2.2 债权管理重塑的基本原则
    4.3 债权管理重塑的思路设计
        4.3.1 债权管理战略规划
        4.3.2 债权管理重塑的方法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山重建机公司遏制债权扩大保障措施
    5.1 对债权形式进行差异化管理
    5.2 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5.3 增加对资金运营的管理力度
    5.4 防止逾期债务占用资金规模
    5.5 加强债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5.6 实例分析
        5.6.1 问题总体概况及达成协议
        5.6.2 解决思路与对策
        5.6.3 总结与反思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一、妇女谋生自养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一、化妆品的进口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一、经营分流
        二、巧妙推销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三、大卖“国货”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有关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
        1.1.1 业绩
        1.1.2 业绩评价
        1.1.3 战略、战略管理与战略业绩评价
        1.1.4 企业生命周期
    1.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产生的背景
        1.2.1 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1.2.2 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的缺点
    1.3 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结构
2 战略业绩评价理论及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2.1 战略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2.1.1 有关业绩评价理论的演进
        2.1.2 国外关于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现状
        2.1.3 国内关于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现状
    2.2 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现状
        2.2.2 国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现状
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委托代理理论
        3.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3.1.2 委托代理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3 战略管理理论
        3.3.1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和主要观点
        3.3.2 战略管理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4 系统论
        3.4.1 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3.4.2 系统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5 权变理论
        3.5.1 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3.5.2 权变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6 组织行为学理论
        3.6.1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3.6.2 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3.7 企业成长理论
        3.7.1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3.7.2 企业成长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4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与战略目标
    4.1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
    4.2 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征
        4.2.1 初创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4.2.2 成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4.2.3 成熟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4.2.4 衰退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5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5.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概述
    5.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各构成要素的内部逻辑关系
    5.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主体
        5.3.1 业绩评价主体的演进
        5.3.2 本文确定的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主体
    5.4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客体
        5.4.1 业绩评价客体的三个层面
        5.4.2 本文确定的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客体
    5.5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目标
6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6.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的质量特征
    6.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6.3.1 从战略目标到关键业绩指标
        6.3.2 短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评价指标
    6.4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6.4.1 初创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6.4.2 成长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6.4.3 成熟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6.4.4 衰退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7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7.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和种类
        7.1.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
        7.1.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种类
    7.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评价方法
        7.2.1 构建分层次的评价因素集合
        7.2.2 确定单项指标的得分
        7.2.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8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8.1 样本的选择与分类
        8.1.1 样本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8.1.2 样本所处生命周期的判断
    8.2 运用熵权理论进行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
        8.2.1 运用熵权法进行业绩评价的步骤
        8.2.2 业绩评价的结果
    8.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9 战略业绩评价系统的环境因素分析
    9.1 影响战略业绩评价的环境因素
        9.1.1 企业外部环境
        9.1.2 企业内部环境
    9.2 政府宏观政策与战略业绩评价
    9.3 企业经营战略与战略业绩评价
        9.3.1 成本领先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9.3.2 差异化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9.3.3 集中化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9.4 企业行业垄断性与战略业绩评价
        9.4.1 垄断企业的经营特点
        9.4.2 垄断企业业绩评价的特点
    9.5 社会文化与战略业绩评价
        9.5.1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特点
        9.5.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10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论文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企业生命周期判定表
    附录B 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和标准化数据表
    附录C 熵权计算表
    附录D 企业综合得分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9)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2 轿车区域营销与团队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2.1 轿车区域营销的演变与特征分析
    2.2 轿车4S网点经营业态与特征分析
    2.3 DEA方法在营销绩效中的应用
    2.4 平衡计分卡模型在营销绩效中的应用
    2.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2.6 相关文献小结
3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引言
    3.2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财务指标
    3.4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顾客指标
    3.5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内部流程指标
    3.6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学习成长指标
    3.7 本章小结
4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 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2 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集的构建
    4.3 神龙公司华北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轿车销售4S网点绩效评价模型
    5.1 4S网点和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差异性分析
    5.2 轿车销售4S网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基于DEA基础上的轿车销售4S网点绩效评价模型
    5.4 神龙公司东风雪铁龙华北区域4S网点算例验证
    5.5 典型问题4S网点绩效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神龙公司华北区域营销团队综合评价研究
    6.1 神龙公司营销简介
    6.2 东风雪铁龙华北区域营销现状分析
    6.3 华北区域网点绩效改进研究
    6.4 华北区域营销团队绩效改进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目录

(10)证券市场盈余管理会计监管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证券市场盈余管理会计监管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2.1 基础性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1.2.2 当前西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1.2.3 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的逻辑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监管理论的缘起
        2.1.1 归纳主义的思想渊源
        2.1.2 归纳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2.1.3 从归纳主义方法论到会计监管理论
    2.2 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计价模型
        2.2.1 有效市场假说
        2.2.2 资本资产计价模型
        2.2.3 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与会计数据
    2.3 会计监管理论
        2.3.1 有效市场假说对早期会计监管理论的否定
        2.3.2 市场失灵论对会计监管解释的失败
        2.3.3 以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会计监管理论
第3章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监会计管体系分析
    3.1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目标
        3.1.1 会计监管的总体目标
        3.1.2 会计监管的具体目标
    3.2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主体
        3.2.1 财政部
        3.2.2 证监会
        3.2.3 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
    3.3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客体及其监管重点
        3.3.1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对象
        3.3.2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内容
        3.3.3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重点
    3.4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手段
第4章 盈余管理会计监管的理论分析和假设
    4.1 以管理人员报酬计划为动机的盈余管理及分红计划假设
        4.1.1 管理人员报酬计划以会计盈利为依据的原因
        4.1.2 管理人员报酬计划与会计政策的关系
        4.1.3 对分红计划假设的修正
    4.2 以债务契约为动机的盈余管理及负债权益比率假设
        4.2.1 以会计数据为依据的债务契约条款
        4.2.2 债务契约与会计政策的关系
        4.2.3 负责权益比率假设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
    4.3 以反政府监管为动机的盈余管理及规模假设
        4.3.1 政府监管对会计政策选择和制定的影响
        4.3.2 规模假设
        4.3.3 规模假设的理论缺憾及在我国运用的问题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动机的经验检验
    5.1 我国上市公司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理论分析
        5.1.1 允许我国上市公司选择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述评
        5.1.2 我国上市公司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2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混杂因素的排除
        5.2.1 研究设计
        5.2.2 研究的目的
        5.2.3 资料的收集整理
        5.2.4 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5.2.5 研究的质量控制
    5.3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动机的经验检验
        5.3.1 研究设计
        5.3.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5.3.3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目的
        5.3.4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5.3.5 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5.3.6 研究的质量控制
第6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流动资产减值职业判断动机的经验检验
    6.1 研究设计
    6.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6.2.1 因变量Y的定义
        6.2.2 自变量的定义
        6.2.3 所建立的模型
    6.3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目的
        6.3.1 研究对象选择
        6.3.2 对调查方式、暴露和结局的考虑
        6.3.3 数据资料列表
        6.3.4 资料统计分析的目的
    6.4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及其评价
        6.4.1 回归方程的整体假设检验及综合评价
        6.4.2 各自变量的假设检验与评价
        6.4.3 自变量的选择
    6.5 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6.6 研究的质量控制
    6.7 统计学关联与因果关系
第7章 其他会计政策及组合的选择和制定动机研究
    7.1 其他会计选择的动机研究
        7.1.1 因变量Y的定义
        7.1.2 各自变量的定义
        7.1.3 建立的模型参数估计
    7.2 其他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动机研究
        7.2.1 因变量Y的定义
        7.2.2 各自变量的定义
        7.2.3 建立的模型参数估计
    7.3 会计政策组合的选择和制定动机研究
        7.3.1 应变量及其值域的确定
        7.3.2 自变量的定义
        7.3.3 建立的模型参数估计
    7.4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7.4.1 调查设计计划
        7.4.2 研究资料的来源
        7.4.3 调查方案
        7.4.4 调查质量控制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 对改进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上市公司存货收发频繁程度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关系调查资料
附录2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分类表
附录3 本文可资利用的天软金融分析·NET已有模型列表
附录4 本文可资利用的天软金融分析·NET已有指标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谈谈合资企业存货预算及差异揭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D]. 宋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D]. 李玲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5]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6]山重建机公司债权管理重塑研究[D]. 徐斌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 薛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12)
  • [9]轿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 崔立新.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10]证券市场盈余管理会计监管实证研究[D]. 邓永勤. 中南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浅谈合资库存预算与差异披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