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内容索引

《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内容索引

一、《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陈翠玉[1](2008)在《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制度是社会的基本制度,土地制度的变革是整个社会变革的基础。综观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每次巨变,农民们最强烈的愿望是获得土地及其收益。到了近代,很多社会团体及个人都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和主张,但都以失败告终。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自成立后,共产党就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沿着“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前进。建国后,共产党更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千百年来受封建土地制度奴役的中国农民获得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从中央到地方颁布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下简称为《土地改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为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即以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为论题,以档案材料为主要依托,力图从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两个层面对这段史实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就制度建设而言,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央及西南地区围绕《土地改革法》进行制度建设的情况,并对其中的核心规定进行了梳理说明。就实践运作而言,本文探讨了土地改革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性规定,在实践中被遵照执行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偏离土改政策法令的过激行为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上述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图跳出权力话语,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及其政策法令的历史命运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其间蕴含的独特社会治理模式,并由此考察其对中国社会及法制建设的深远影响。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及其《土地改革法》。本章首先对建国前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实践及制度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缘起与部署,继而详细考察了《土地改革法》出台的过程及主要内容,并指出以《土地改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的颁布,使建国初期土改运动得以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展开,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第二章为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及其基本制度。文章首先描述了西南地区土地改革的背景和开展情况,接着归纳分析了西南地区为了配合《土地改革法》的实施进行制度建设的情况。西南地区土改制度建设继承了中央一贯坚持的调查研究、典型试验和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等理念;西南地区制度建设的主体包括西南局、各行署或省、地市、县等;西南土改制度的种类可具体分为布置工作类、批复下级请示类、经验推广与教训警示类、补充细化类、其他类:西南地区土改制度建设的内容既包括较为宏观的对各地土改进行总体安排的基本制度,也包括较为微观的针对土改各环节问题的一些具体规定。笔者将西南地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制度归为三大类别:即分别指向农村一般地区、城市郊区和少数民族土改问题的土地改革实施办法或补充规定、城市郊区土改实施办法以及少数民族土改问题的特殊规定,这些规范文件及其规定构成了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制度。本章仔细梳理了《川东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川西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川南区对实施土地改革法的若干具体问题处理办法》、《川北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云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贵州省实施土地改革补充办法》、《西康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若干补充规定》以及《重庆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等基本规范,并将其与上位规范进行了对照分析,指出了西南地区围绕着实施《土地改革法》进行配套制度建设的几种做法。文章还简要了探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土改问题的制度建设情况。此外,西南地区围绕实施《土地改革法》具体环节中的问题也出台了大量政策法令,涉及到农民协会的整顿、阶级成份的划分、土地及其他资源的重新分配、土改人民法庭的组建与运作等等方面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制度建设与实践运作情况的探讨,将在随后几章里逐一展开。第三章为农民协会的整顿。农民协会是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本章首先梳理了中央及西南地区农民协会制度建设情况,指出了其核心在于对农协入会条件的规定,并对之进行了重点说明。在此基础上,从相关档案材料出发考察了农民协会在实践中存在的成份不纯问题及进行整顿的情况,并以重庆市江北县为个案,具体展现了整顿前后的农民协会在会员人数和领导成份等方面的变化。本章最后对农民协会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命运进行了反思,指出了虽然农民协会在制度上被设计为群众自治性组织,却在实践中部分地承担了基层政权组织及反封建统一战线的功能,并具有过渡性、依附性、综合性等特征,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视农民协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四章为阶级成份的划分。阶级成份划分是土地改革的重要工作,是农村重新分配生产资料和确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基本依据。本章首先对《土地改革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及其补充规定、《西南局关于划分农村阶级的若干问题与答复》、《西南局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几点意见》等文件进行了梳理,指出这些文件的核心内容在于界定和说明阶级成份划分的标准,并探讨了有关规定。随后,结合具体档案材料对阶级成份的划分及错划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并以成都市华阳县二区的王骏昌阶级成份申诉案件为分析对象,展现了乡村社会各阶级围绕着阶级成份定性问题进行激烈斗争的场景,进一步细致阐述了农村社会各阶级在土改中的思想动态与行为逻辑。相对而言,阶级成份划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最多。造成阶级成份错划的原因主要有基层指导情况、干部作风及群众心态等等。阶级成份错划的深层原因则蕴含在阶级成份的人为建构性与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冲突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革命前的中国乡村社会固然存在着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但它们绝不像共产党领导人和后来正统史学家们所说的那样严重和普遍。阶级成份划分以土地占有及其剥削关系为基本标准对乡村社会成员进行分类,但这种划分并非是基于自然、历史的传统,与传统的乡村文化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带有很强的人为建构色彩。共产党通过阶级成份的划分不仅对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也有效实现了民众动员、资源汲取和社会治理等目标。第五章为土地及其他资源的重新分配。土地及其他资源的重新分配无疑是土地改革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一阶段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土地及其他资源重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本章考察了中央及西南地区对此的相关规定,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展现了对乡村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具体情形,呈现了土地分配的大致结果。这一阶段实践中也同样出现了较多偏差,如分配标准混乱、偏离阶级路线、违反某些分配原则等等。本章以昆明市楚雄地委牟定县委违法征收富农土地规定的事件为个案,详尽分析了基层实践如何背弃了土改政策法令的规定、上级机关对此的态度及其纠正策略。笔者在陈述并分析这些偏差及现实原因的基础上,更试图揭示其深层根源所在。土地改革本身的固有性质使它带有某种没收财产的性质。而在组织者的治理策略中,和平土改必须反对,土改必须以无偿剥夺地主阶级的方式进行。最后笔者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对土地及其他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农村社会各阶级的行为策略。第六章为土改人民法庭的组建与运作。土改人民法庭是具有一定群众性的临时特别审判机关,它旨在镇压了阶级敌人的反抗与破坏,并力图适度规制土改中的群众行动,为《土地改革法》的实施提供保障。本章以人民法庭组建和运作为关注重点,梳理了中央及西南各地相关政策法令规定,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对土改人民法庭组建和运作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考察分析。最后以贵定市贵筑县白云区人民法庭公审恶霸案件为例,进一步展现了土改人民法庭组建和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章还特别阐述了土改人民法庭的实践功用与其制度定位间存在的偏离,分析了人民法庭组建和运作中的一些基本特点,如临时性、特殊性、仪式性和象征性及群众性等,在肯定人民法庭历史功绩的同时,分析了其历史局限。第七章为土地改革及其政策法令的评价与反思。本章试图在总结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史实的基础上,对土地改革及其政策法令进行理性反思,并透视其对中国社会及法制建设的深层影响。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同时也改变了乡村权力结构及运作方式,重塑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确立了运动型乡村治理模式,并由此奠定了此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格局。可以说,正是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共产党才得以将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实现了乡村治理的目标,并迅速型构了新的民族国家。作为思想革命的土改也极大地影响到民众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民众的心灵日益被阶级思维集体化。群众运动的大规模运用,使革命话语在宏观政策和微观心理层面得到了延续。土改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法令的指导。作为全国土改总纲领的《土地改革法》继承了以往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时代的要求有所发展。土改制度建设工作始终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全过程,为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必须承认的是,土改制度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很多规定本身还相当笼统和粗糙。另一方面,“行动中的法”与“文字中的法”也存在永恒的张力。文字中的法需要借助干部及群众的实践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应当看到,土改政策法令失范的深层根源在于群众运动与制度建设的“二律背反”。建国初期土改运动的依靠力量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群众一旦被发动起来,形成了大规模运动,则往往难以控制,有时难免会超越政策法令的边界。作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广阔的领域内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土地改革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重构了乡村社会的政治秩序,为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实施提供了常规行政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即后来学者所称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此外,土地改革中政策法律的混用和群众运动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也给未来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应当说,建国初期土改政策法令还带有很强的过渡色彩,它所创建的制度、组织、程序等基本上还是探索性的。总之,建国初期的土改法制,不是正常时期的法制,更不是理想的现代法制。在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今日,对这一段光明与歧途共存的法制旧路应当进行理性的反思。

江光亮[2](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黄大兵[3](2011)在《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其本质是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地理信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运行的信息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和服务内容,测绘科技在自我学习和发展中表现出多学科融合和边界的模糊性。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解决测绘发展中的外延性、边缘性问题中,出现理论上的困囿和实践上的障碍,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拓展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重点研究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实现信息化测绘的效度分析工具和可持续发展跟踪监控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可变论域的可测度、可效度实现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测绘测度平台,为我国实现有效率的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提供一种监测和评估手段,并使之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前导和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实践,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思维观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认识重构,并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统一于测度构架。在信息化测绘测度模型的规制下,综合分析这一重构体系的要素特征属性和互动机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绩效和发展进行全面测度,其工作主线和内容构架如下:1.首先基于哲理认识论对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进行了拓扑,在对其本体涵义和属性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基于测度基准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这是对信息化测绘进行的结构重构,从而构建了新的研究对象;2.在总结多科学领域测度理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信息化测绘的普适化测度理论,论证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可测度性,构建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定位了“结构-功能-绩效-发展”的测度变量与内容框架;3.在信息化测绘的结构测度中,研究了参与主体的结构区划,建立服务需求函数对客体的信息需求进行测度,以及制度约束下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研究其双方在动态优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结构和层次模型问题;4.在信息化测绘的功能测度中,基于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约束下信息化测绘服务功能的转变,在信息化测绘4A服务模式基准下,重新归纳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对地理信息资源配置(Anyone)、网络服务(Anytime and Anywhere),组合集成(Anything)三种功能形态进行了测度;5.在信息化测绘的绩效测度中,从微观角度基于数据包络(EDA)方法测度了其自身的运行效度,从中观角度应用灰色相关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与相关产业的依存关系,从宏观角度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信息化测绘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互动关系;6.在信息化测绘的发展测度中,提出并应用政策偏好模型、技术扩散模型、创新博弈模型、人才效用模型和广域物联网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主导,技术支撑,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组织保障”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7.以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进行测度实证,通过分析其发展环境和运行状况,运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测度,为陕西省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本文在信息化测绘研究的特殊视角,在理论、方法、实践和论域四个层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创新点归纳如下:1).理论层面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论域下信息化测绘的拓扑研究问题,以可测度理论为系统总线,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系统方法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重新构架,构建了信息化测绘的测度平台,拓扑了研究论域;2).方法层面上,首次提出了普适测度论概念,通过构建测度模型,统一定量与定性、模糊与精确的度量问题。推导和应用了多种数学模型,按照测度变量“结构-功能-绩效-发展”逻辑进行数理分析,实现多学科测度融合,拓展了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边界;3).实践层面上,将理论模型应用于信息化测绘实践,在技理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并且能动的适应论域的动态变化。通过模型的测度实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作为科学策略的依据;4).论域层面上,将测绘体系的发展过程上升为的自学习的可变论域逻辑过程,定量分析了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结构刚性、功能完备性、绩效优化性和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信息化测绘的“二次测量”过程和效度分析工具。是测绘论域拓展向更高级阶段的重要衔接阶段。通过上述研究,论证了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对于推动地理信息综合利用、优化测绘信息资源配置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解决了信息化测绘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评估问题,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哲理、数理、技理的辩证统一观。

杨丽媛[4](2017)在《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文中研究表明政治上的根本改变,也带来了文化教育工作的改变。旧学校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改造的目的在于将旧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塑造成为革命的学校。因此,中共在接管重庆市小学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小学的师生、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方面进行了必要的革新。解放初,重庆市小学的接管,采取一面接一面管的办法。由于缺乏接管干部,文管会派出联络员和军事代表,采取了“维持原校”的方针,迅速接收了重庆市各小学。在管理阶段,重庆市加强了学校的行政管理,调整了学校的领导成分,维持了全市公立小学,整顿与巩固了私立小学,完成了在渝各工矿子弟小学的移交,但忽视了私塾的改造。经过接管,重庆市稳步地建立了新的文教秩序,为重庆市小学教育的顺利改造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市根据“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办学,在办学体制和学生管理方面,为工人子弟入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解决了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和学校发展有限之间的矛盾。重庆市在致力于办好公办小学的同时,鼓励群众办学和厂矿办学,优先招收工人子弟。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和贫苦烈士及贫苦革命军人子弟的入学问题,重庆市对其实行减免学杂费政策。为使超龄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重庆市开办了超龄儿童速成班。但在师资、设备、毕业生安置等方面出现了尖锐矛盾。其根源在于新中国经济力量不足。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为落实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转变或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水平,重庆市历时3年左右,紧紧抓牢“政治可靠”的根本标准,采取了寒暑假集中改造、围绕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改造和经常性的在职学习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小学教师进行了初步的思想改造。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本次初步的思想改造教师都不曾脱离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并一度发展成为思想改造运动。在以政治学习为主的同时,重庆市小学教师也进行了必要的业务学习,为教学改革扫除了一些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可以说是向苏联学习的过程。在小学学制上改“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采用苏联的现行教学计划和部分教材,在教法改革中深受苏联教育专家凯洛夫教学原则的影响。重庆市在努力推进课程、教学计划和教材趋同的同时,允许学制改革和超龄儿童速成班带来的不同。但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和缺乏经验,在学习苏联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等问题。五年一贯制被暂缓推行。在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问题。所以,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坚持批判的精神,合理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新中国小学德育工作,关乎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将小学生塑造成为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重庆市在坚持课堂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开展隐性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改革了校园文化,依靠少年儿童队组织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此外,重庆市结合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组织儿童参加了游行示威等社会活动。但在做法上出现了课堂教育生硬、校外活动过多等问题,造成了学校教学混乱。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取得政权,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完全成功。很多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从事破坏活动。在经济水平较低、干部较少的条件下,中共采取了自己较为熟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方法”来进行小学改造工作。所以,在小学改造的过程中,政治运动成为了小学改造中的“法宝”,使小学改造的过程呈现了“运动化”和“阶级性”的特征。

王锋[5](2014)在《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高等教育生态的视角,运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要面对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自身活力,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第二章总结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行为生态,生态系统演化,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章考察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发展历史。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文化大革命”十年为转折点,把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回顾1949年至2013年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蕴藏其中的教育生态规律,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历史经验方面的指导。第四章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基本思路,解读从2010年至2020年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五章至第九章,以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一是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自身活力。高等教育自身活力是实现江苏从“教育大省”发展为“教育强省”的内在动力。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生态体制。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重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外部生态环境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教育生态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和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江苏高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措施。三是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江苏各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总体分布特点,分别对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了比较,就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布局提出了对策。四是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特点,着重探讨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五是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校资源计划”的视角,提出控制教育生态承载规模的措施,保持适度发展;从知识产生、加工、传播、应用的视角,提出完善知识传播体系的措施;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的视角,提出延长教师学术生命周期的措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对江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十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江苏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提出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建科[6](2003)在《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明时代是叙事文学兴盛的时代,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中国叙事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家庭家族在中国文化乃至古今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占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庭的变迁象征着整个社会的变迁、人性内容的变迁。家庭家族叙事文学中人物的精神追求和生命体验则映照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宋元戏文、元杂剧中的主要作品多以家庭家族问题为主题,涉及许多分母题;明代小说中的绝大多数作品则与家庭婚恋问题相关联,许多作品家国一体,形成以一家及天下的叙事模式。因此,从家庭家族这一社会基本结构去分析研究元明叙事文学的基本母题和叙事模式,对于认识中国民众的人生理想和幸福观念,对于认识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均是恰切而独到的切入点。本论文从叙事学、家庭学和主题学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系统研究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的内容及其艺术方式。 论文分绪论、元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和明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三大板块,后两大板块则为重点。论文所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即研究元明时代有关家庭家族的戏曲小说。研究的时间范围从元初(1297年)迄于明末(1644年),但一些作品成书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作家有跨代现象,因此所论范围略有逸出;文中对学界研究状况多有回顾,并指出其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在“绪论”中,论述了家庭家族与中国政治伦理文化的关系,探讨家庭家族与文学母题之联系,并对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进行了界说。在上编“元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中分三章论述了占全部现存元杂剧三分之二强的家庭剧,从主题学、历史文化批评的角度对元代家庭家族剧所涉及的分母题进行了研究,分“情爱与家庭”、“子女教育、家业传承与家庭”、“母慈子孝、兄弟相亲与家庭伦理”、“财产继承与家庭纠纷”、“青楼女性与元代家庭戏”、“发迹变泰与书生家庭困境”等节;借鉴西方叙事学和中国古代叙事理论,论述了元代家庭剧的叙事艺术和文体特征。在下编“明代家庭叙事文学研究”中,分三章主要论述了家庭家族小说应别立一派的意义;从“血缘亲情与万里寻亲”、“科举与明代家庭叙事作品”、“商品经济与明代家庭叙事作品”、“市井细民的婚恋思想”、“青楼女性与家庭叙事作品”、“士子的情爱理想与家庭理想”、“家庭伦理与明代叙事作品”及“赵氏家族复仇的文化意蕴”等方面,对明代家庭家族叙事从主题学、历史文化批评的角度进行了文化阐释;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了家庭家族与明代小说戏曲叙事艺术之关系,揭示了叙事作品与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清代和现当代家庭家族叙事作品是对元明此类作品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有: l、血缘关系是人们最重要的和主要的社会关系,人的初级本质是家庭婚姻关系。中国是血缘伦理型文化,家庭家族在古代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个人生活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人的人道观念源于家族观念,家庭家族的繁衍与繁荣,是中国人最为基本、最为持久的生活欲望。 2、家庭家族具有众多的文化指涉和文学母题,如情欲、爱情、婚变、礼教、发迹变泰、子女教育、来世与今生、血统传承、家族延续、科举与功名、家族复仇等等。论文一方面对元明家庭类戏曲小说中的分母题进行细致研究,探讨各种分母题的意义及其价值,另一方面侧重于对家庭家族叙事文学中各种基本母题主题进行历史的纵向研究,着眼于家庭家族主题以及相关的题材、母题、意象、人物在元明时代的不断重复和流变,系统地发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婚变情况,不同作家对同一母题或题材的接受心态和处理方式。 3、现存元杂剧中的家庭剧占全部现存剧作的三分之二强,家庭母题和家庭叙事在元代正式形成。关注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世俗生活是元杂剧的一大特色,具有近世性的倾向。 4、从主题学、历史文化批评的角度对元代家庭家族剧所涉及的母题进行了研究。元代家庭剧的婚恋意识已有近世性爱的因素,追求以爱为基础的婚姻;《陈母教子》、《东堂老》等剧作反映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功名意识和家业传承问题;“发迹变泰” 是元代家庭剧的常见母题,而《渔樵记》等剧作则形象地展示了书生家庭困境;元杂剧中青楼女性与家庭之关系为破家和立家,以《窦娥冤》为代表的剧作把家庭离合与社会悲剧相联系,社会问题则采取了家庭化的叙事谋略。 5、元代家庭剧形成特有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结构,以家庭成员为中心,家庭场景与社会场景相联系,家庭成员成为时空转换的自然联系点;元代家庭剧采取代言性的内视角和与观众相互交流的外视角,形成代言性叙事干预;“从元代家庭剧看元杂剧的文体特征”则以家庭剧为例,认为代言性、叙事性、抒情性是元杂剧以至中国戏曲的文体特征。 2 6、明代家庭家族小说应别立一派,“世情小说”这一概念具有模糊性。“家庭家族小说”这一概念更能准确地界定这类小说的内容对象,描述这类小说的叙事中心;便于清楚地认识元明清文学中家庭戏与家庭

王玉芳[7](2004)在《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回顾与反思》文中指出本文以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线索,揭示所遇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凸现这一世纪它所担负的历史文化责任,总结取得的成绩,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促进中国比较美术学科的建立。研究结果表明,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革在美术领域中的反映,西学东渐思潮催生了中国的比较美术,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它的发展;探讨中西绘画的异同、中外绘画交流及其影响是中国比较美术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但是,中国比较美术至今仍处于自发、摸索的阶段。中国比较美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亟待加强,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加紧培养比较美术人才,将中国比较美术逐步引向深入。

陈栋[8](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指出“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卞浩宇[9](2010)在《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文中认为1807年马礼逊来华传教,标志着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开端,同时也正式揭开了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的序幕。面对种种不利因素,马礼逊凭借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努力,很快掌握汉语并终成一代汉学大师。多年在华传教经历让马礼逊意识到,汉语学习对确保在华传教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为此他一方面大力呼吁推广汉语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创办汉语培训机构推广汉语教学。此外,马礼逊还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汉英、英汉字典、首次将《圣经》全文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多部汉语研究论着,为日后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继马礼逊之后,英、美等国来华传教士也纷纷加入到汉语学习与研究大潮中来。由美部会来华传教士裨治文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刊《中国丛报》以较为客观公正的报道和丰富翔实的史料,很快便成为这一时期西方了解、认识中国的主要媒介。从1832年创刊至1851年停刊,来华传教士们以《中国丛报》为交流平台,撰写、发表了大量研究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汉语学习与研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掀起了一轮汉语学习、研究热潮,其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的最高水平。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门户渐次开放。随着传教活动日益深入到中国各地,来华传教士们不得不面对中国的众多方言,于是方言学习和研究又成为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与研究的新特点。另一方面,西方各国在华设立领事馆,出于自身职业需求,来华外交官们亦加入到汉语学习与研究浪潮中,其中又以英国外交官威妥玛、翟理斯的研究最为突出。此外,这一时期汉语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也有效地实现了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模式从个体学习为主向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教育之转变。作为晚清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中、英混合语言,“别琴英语”无论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均深受汉语语言影响。因此,“别琴英语”在解决中西民间交往语言障碍的同时,也成为来华西方人认识、了解汉语的一种特殊渠道。从历史的角度对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不仅能够填补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空缺,完善学科发展;还能为今天西方人学习汉语提供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经验,同时对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深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肖雄[10](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二、《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三、概念界定与资料说明
第一章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及其《土地改革法》
    一、建国前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实践及制度
    二、建国初期土地改革部署与《土地改革法》的出台
    三、《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及其基本制度
    一、西南地区土地改革概况
    二、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制度建设概况
    三、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基本制度
第三章 农民协会的整顿
    一、农民协会的入会条件
    二、农民协会成份不纯问题及整顿
    三、个案透视:重庆市江北县农民协会整顿前后情况对照
    四、农民协会的性质、特点与历史命运
第四章 阶级成份的划分
    一、阶级成份划分的标准
    二、阶级成份的划分及错划问题
    三、个案透视:成都市华阳县二区王骏昌阶级成份申诉事件
    四、阶级成份错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土地及其他资源的重新分配
    一、土地及其他资源重新分配的原则与办法
    二、土地及其他资源的重新分配与出现的偏差
    三、个案透视:昆明市楚雄地委牟定县委违法征收富农土地事件
    四、资源重新分配中农村社会各阶级的行动策略
第六章 土改人民法庭的组建与运作
    一、土改人民法庭组建与运作的相关规定
    二、实践中的土改人民法庭及存在的问题
    三、个案透视:贵定市贵筑县白云区土改人民法庭公审恶霸案件
    四、土改人民法庭的职责、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七章 土地改革及其政策法令的评价与反思
    一、不同视角下的土地改革解读
    二、《土地改革法》及其相关政策法令建设情况与实践境遇反思
    三、土地改革及其政策法令对中国社会及法制建设的深层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回望大地的深情(代后记)

(2)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小结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小结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小结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小结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小结
结论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1.1.2 信息化测绘在国民经济和资源调控中意义重大
        1.1.3 信息化测绘在新的技术环境约束下的功能转变
        1.1.4 信息化测绘研究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
        1.1.5 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建立研究参考系
    1.2 问题的提出
    1.3 论题界定
        1.3.1 研究主题的逻辑地位
        1.3.2 三个概念的关系辨析
        1.3.3 体系的研究边界
        1.3.4 测度作为研究维度的必要性
    1.4 论题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4.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构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内容构架
第2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2.1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2.1.1 测绘体系的发展阶段
        2.1.2 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及其特征
        2.1.3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2.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本体研究
        2.2.1 地理信息服务的涵义
        2.2.2 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框架
        2.2.3 地理信息服务属性定位
    2.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2.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概念
        2.3.2 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2.3.3 构建原则与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测度的基本理论
        3.1.1 测度概念的普适化
        3.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
    3.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可行性
    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3.3.1 测度模型的功能定位
        3.3.2 测度模型的构建
    3.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变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结构测度
    4.1 主体构成与功能区划
        4.1.1 主体构成
        4.1.2 主体功能区划
    4.2 信息服务的需求测度
        4.2.1 基本定位
        4.2.2 地理信息服务旳需求函数
    4.3 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
        4.3.1 主体的协同机制
        4.3.2 制度效率约束下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
        4.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旳结构优化
    4.4 体系的信息结构与层次模型
        4.4.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信息结构
        4.4.2 整体层次模型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测度
    5.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形态
    5.2 资源配置测度
        5.2.1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
        5.2.2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的正外部效应
        5.2.3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5.3 网络服务测度
        5.3.1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发展
        5.3.2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结构
        5.3.3 网格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效度
    5.4 组合集成测度
        5.4.1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条件与动因
        5.4.2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功能与实现
        5.4.3 基于费用测度的地理信息服务最优组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测度
    6.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概述
        6.1.1 绩效的通常定义及研究方法
        6.1.2 信息化测绘的公共效益测度
        6.1.3 信息化测绘绩效的三级层次
    6.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运行效果测度
        6.2.1 评价指标体系
        6.2.2 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
        6.2.3 实证分析
    6.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产业关联测度
        6.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产业关联性分析
        6.3.2 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
        6.3.3 信息化测绘产业关联的测度结果分析
    6.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经济效应测度
        6.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拉动效应
        6.4.2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6.4.3 回归效果检验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测度
    7.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政策偏好
        7.1.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需求
        7.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偏好测度
    7.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技术扩散
        7.2.1 技术扩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途径
        7.2.2 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扩散速度测度
        7.2.3 信息化测绘的技术的保障对策
    7.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创新机制
        7.3.1 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7.3.2 创新主体间的技术转移博弈
    7.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人才效用
        7.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科技人才的内涵及其结构
        7.4.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科技人才效用测度
    7.5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组织保障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实证
    8.1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环境
    8.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8.2.1 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8.2.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实践
    8.3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构架
    8.4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测绘服务体系测度
        8.4.1 结构持续优化
        8.4.2 功能有待整合
        8.4.3 绩效相对较低
    8.5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8.5.1 发展战略:资源本位,创新驱动
        8.5.2 发展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国
        8.5.3 发展根本:稳定队伍,培养人才
        8.5.4 发展导向:强化基础,加速转型
        8.5.5 发展要求:提高质量,重视效率
        8.5.6 发展思维:软硬兼施,统筹协调
        8.5.7 发展保障:组织整合,统一监管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中国大陆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改造的研究
        (二)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改造的研究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界定
        (二)关于“重庆市”的界定
        (三)关于“小学”的界定
        (四)关于“改造”的界定
第一章“稳步前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接管
    一、解放前重庆市小学教育状况
    二、重庆市教育接管的必要性
    三、重庆市小学教育的接管
        (一)“接”:维持原状
        (二)“管”:维持整理
第二章 向工人开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管理体制改革
    一、办学体制改革
        (一)鼓励群众办学
        (二)要求厂矿办学
    二、学生管理改革
        (一)优先招收工人子弟
        (二)减免学杂费
        (三)开办超龄儿童速成班
第三章 重塑“旧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师思想改造
    一、政治可靠的教职员
    二、“不合时宜”的思想
    三、初步的教师思想改造
        (一)教师思想改造的方针
        (二)寒暑假集中改造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改造
        (四)经常性的在职学习
第四章 向苏联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学改革
    一、短暂摇摆的小学学制
        (一)重点实验五年一贯制
        (二)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
    二、“同”“异”之间的课程、教学计划与教材
        (一)相同的课程与多样的教学计划
        (二)求同存异的教材改革
    三、学习凯洛夫的教法
        (一)量力性原则
        (二)巩固性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第五章 塑造新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一、课堂思想品德教育
        (一)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
        (二)纪律教育
    二、课外活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校园文化改造
        (二)纠正社会活动偏向
结论
    一、“革故鼎新”
    二、教育向工人开门
    三、革命的工作方法
    四、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5)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二章 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2.1 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2.2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
    2.3 高等教育生态功能
    2.4 高等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5 高等教育行为生态
    2.6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演化
    2.7 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
第三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历史考察
    3.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
    3.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历史考察
第四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4.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
    4.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发展思路
    4.3 江苏 2020 年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第五章 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内在活力
    5.1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5.2 建立生态化管理体制
    5.3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5.4 重视高校文化生态建设
    5.5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六章 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
    6.1 自然环境
    6.2 人口资源
    6.3 经济环境
    6.4 政治环境
    6.5 文化环境
第七章 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
    7.1 全省高校总体布局
    7.2 苏南地区高校的分布
    7.3 苏中地区高校的分布
    7.4 苏北地区高校的分布
    7.5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校的平衡发展
第八章 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
    8.1 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的生态学分析
    8.2 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8.3 本科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8.4 高职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8.5 成人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8.6 国际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8.7 优化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
第九章 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9.1 实施高校资源计划
    9.2 完善知识生态体系
    9.3 延长学术生命周期
    9.4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江苏高等教育的应用前景
第十章 结论
    10.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10.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家庭家族与元明叙事文学
    一 家庭家族与中国政治伦理文化
    二 家庭家族与文学母题
    三 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界说
    四 元前文学中的家庭家族
上编 元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
    第一章 元杂剧概况及其分类
        第一节 元杂剧存目和现存作品概况
        第二节 元杂剧的古今分类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家庭剧及其分类意义
    第二章 元代家庭家族剧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情爱与家庭剧
        第二节 子女教育家业传承与家庭
        第三节 母慈子孝、兄弟相亲与家庭伦理
        第四节 财产继承与家庭纠纷
        第五节 青楼女性与家庭
        第六节 发迹变泰与书生家庭困境
    第三章 元代家庭剧的叙事艺术和文体特征
        第一节 元代家庭剧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结构
        第二节 元代家庭剧的叙事角度与代言体叙事干预
        第三节 元代家庭剧的时空艺术
        第四节 从元代家庭剧看元杂剧的文体特征
下编 明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
    第四章 明代家庭家族叙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家庭家族小说应别立一派
        第二节 血缘亲情与万里寻亲
        第三节 科举与明代家庭叙事作品
        第四节 商品经济与明代家庭叙事作品
        第五节 市井细民的婚恋思想
        第六节 青楼女性与家庭叙事作品
        第七节 士子的情爱理想与家庭理想
        第八节 家庭伦理与明代叙事作品
        第九节 赵氏家族复仇的文化意蕴
    第五章 家庭家族与明代小说戏曲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家庭家族在小说戏曲中叙事功能
        第二节 《金瓶梅》中西门家族的交际圈与叙事张力
        第三节 明代家庭戏时空结构的基本模式与功能
        第四节 李渔的家庭叙事的喜剧性叙事体制及其科诨艺术
    第六章 元明以降的家庭家族叙事作品述略
        第一节 清代家庭家族小说的历史流变
        第二节 家族叙事的典范之作--《红楼梦》
        第三节 现当代小说的家庭家族叙事模式
        第四节 现当代作家对明清家庭小说的认知与体悟
        第五节 《穆斯林的葬礼》的家族叙事特色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比较美术的界定
        1.2.2 比较与比较美术
    1.3 本课题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研究状况
    2.1 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萌发期
        2.1.1 前期研究概述
        2.1.2 后期研究概述
        2.1.2.1 平行研究方面
        2.1.2.2 影响研究方面
        2.1.3 小结
    2.2 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滞缓期
        2.2.1 研究概述
        2.2.1.1 平行研究方面
        2.2.1.2 影响研究方面
        2.2.2 小结
    2.3 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重新萌芽期
        2.3.1 研究概述
        2.3.1.1 对比较美术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2.3.1.2 对国外比较美术研究论着及成果的译介
        2.3.1.3 平行研究的论文
        2.3.1.4 影响研究的论文
        2.3.1.5 比较美术着作的陆续出版
        2.3.2 小结
3. 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特点
    3.1 西学东渐催生了中国的比较美术
        3.1.1 思想家与中西美术比较
        3.1.2 美术家与比较美术
    3.2 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比较美术的发展
        3.2.1.20 世纪初期东西文化论争与中国比较美术
        3.2.1.1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3.2.1.2 对传统的排斥
        3.2.2 改革开放与中国比较美术的复苏
        3.2.3 走向多元对话的中国比较美术
    3.3 探讨中西绘画的异同成为中国比较美术关注的重点
        3.3.1 中西绘画特征、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3.3.2 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与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的比较研究
        3.3.3 中西绘画表现技法的比较研究
        3.3.3.1 中西画法的比较研究
        3.3.3.2 中西时空的比较研究
        3.3.4 中西绘画类型的比较研究
        3.3.5 中西画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3.4 探讨中外绘画交流及其影响是中国比较美术的热点
        3.4.1 中西绘画关系
        3.4.1.1 明清西方绘画的影响研究
        3.4.1.1.1 传教士与外来影响
        3.4.1.1.2 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的“第二条途径”
        3.4.1.2 中欧影响研究
        3.4.2 中日绘画关系
4. 中国比较美术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4.1 比较美术的基础理论急需加强
        4.1.1 对比较美术这一概念认识上的模糊
        4.1.2 比较美术与简单的比附
        4.1.3 对可比较性和对等性原则的忽视
        4.1.4 比较方法的运用
    4.2 走出对峙: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4.2.1 西方中心主义的障碍
        4.2.2 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
        4.2.3 把握比较美术研究中的“模子”
    4.3 加紧培养中国比较美术人才
        4.3.1 学科范式的建立
        4.3.2 研究主体的“标准”
    4.4 将中国比较美术逐步引向深入
        4.4.1 开阔研究视野
        4.4.2 提高研究深度
        4.4.3 克服低水平重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萌发期的论文分类索引
附录B: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滞缓期的论文分类索引
附录C: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重新萌芽期的论文分类索引
附录D:20 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着作索引

(8)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晚清前来华西方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第一节 唐代来华景教士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一、景教在华传播概况
        二、景教士的译经活动及其汉语水平
    第二节 元代来华西方人对汉语的论述
        一、柏朗嘉宾与《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二、鲁布鲁克与《鲁布鲁克东行记》
        三、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四、孟高维诺等传教士的中国书简
    第三节 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一、16 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来华传教士对汉语的论述
        二、来华耶稣会士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第二章 马礼逊开创汉语学习与研究新时代(18005-18305)
    第一节 马礼逊与汉语学习
        一、马礼逊来华前的汉语学习
        二、马礼逊来华后的汉语学习
    第二节 马礼逊与早期汉语教学
        一、呼吁推广汉语学习
        二、担当汉语教师
        三、创办汉语培训机构
    第三节 马礼逊汉语研究成就
        一、以英语语法框架构建汉语语法体系——编着《通用汉言之法》
        二、第一部汉英、英汉字典——编纂《华英字典》
        三、第一部完整的《圣经》中译本——翻译《圣经》
        四、其他汉语研究成果
第三章 《中国丛报》和汉语学习与研究热潮(18305-18505)
    第一节 裨治文与《中国丛报》
        一、裨治文来华
        二、创办《中国丛报》
    第二节 以《中国丛报》为中心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一、倡导汉语学习
        二、论述汉语语言文字特点
        三、探讨汉字注音方案
        四、研究汉语语法
        五、交流汉语教、学方法
    第三节 汉语教材、工具书的编写
        一、《广州方言中文文选》
        二、《拾级大成》
第四章 汉语学习与研究的深入拓展(18605-19105)
    第一节 汉语学习与研究内容的拓展——方言学习与研究
        一、方言学习与研究的兴起
        二、传教士的方言学习方法
        三、传教士的方言研究成果
    第二节 汉语学习与研究主体的拓展——外交官的加入
        一、来华外交官的选拔和培训
        二、外交官的汉语研究成果
    第三节 汉语教学实践和理念的拓展——汉语培训机构的创办与发展
        一、内地会率先创办汉语培训学校
        二、教会各界对“课程教育”理念的探讨
        三、汉语培训学校的兴起
第五章 西方人认识了解汉语的特殊渠道——“别琴英语”
    第一节 “别琴英语”的历史演变
        一、“澳门葡语”——“别琴英语”的前身
        二、“广州英语”——“别琴英语”发展的早期阶段
        三、“洋泾浜英语”——“别琴英语”发展的鼎盛时期
        四、“别琴英语”的消亡
    第二节 “别琴英语”特点剖析及其再思考
        一、语言的“本土化”
        二、学习的“双向性”
        三、“别琴汉语”——对“别琴英语”的再思考
结语
    一、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之成就及影响
    二、历史的经验和借鉴——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论着
后记

(10)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四、《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地区实施《土地改革法》研究[D]. 陈翠玉. 西南政法大学, 2008(04)
  • [2]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3]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D]. 黄大兵. 长安大学, 2011(05)
  • [4]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D]. 杨丽媛. 西南大学, 2017(02)
  • [5]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 王锋.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6]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 王建科. 陕西师范大学, 2003(03)
  • [7]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回顾与反思[D]. 王玉芳. 南京艺术学院, 2004(03)
  • [8]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 卞浩宇. 苏州大学, 2010(10)
  • [10]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  ;  ;  ;  ;  

《陕西政报》1999年主要内容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