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治疗咽部感觉异常105例临床观察

水针治疗咽部感觉异常105例临床观察

一、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1](1976)在《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咽喉异感症(梅核气)是神经衰弱症状之一。我科在三个月内采用水针治疗本病10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初步总结如下:一、治疗方法:1.注射部位:以左侧内关为主。2.注射液及用量:5%葡萄糖液2毫升。3.注射方法:病人取坐位,伸左臂仰掌平放于桌上,局部消毒后以注射器盛5%葡萄糖液2毫升,用6 1/2针头在内关穴直刺0.5~1

杨庭副[2](1998)在《内关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张诏[3](2010)在《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生精功能及RAAS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首先对“肾主生殖”与“肾主水”这两大生理功能等内容从文献角度进行系统阐释和论述;对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的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等基本概念,从其产生历史渊源角度进行探讨;又着重对补肾名方肾气丸、右归丸的功用及配伍规律做出了辨析,对两方功用、主治证候、古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肾气丸补肾气为主,主要侧重于恢复肾主水之功能;右归丸温补肾阳为主,主要侧重于恢复肾主藏精、主生殖功能”的假说。对此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以期对中医理论中“肾主生殖”、“肾主水”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并对补肾治法的机理进行初步比较。目的:在充分参考现有“肾阳虚”模型优劣基础上,采用“劳倦过度、房室不节”传统病因造模,与“庆大霉素”病理造模相结合的造模方法,建立“劳倦过度、房室不节加庆大霉素”的肾阳虚大鼠模型,利用该模型,主要从生殖机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入手,观察肾气丸、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的生殖机能及RAAS激素的影响,从而揭示两方在补肾机理方面的差异。方法:通过强迫大鼠游泳造成劳倦过度,并以College效应诱导房室不节,同时加用加注射庆大霉素造成肾阳虚模型;应用肾气丸、右归丸混悬液灌胃以分别进行药物干预;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分析、细胞组织化学等技术,对各实验组大鼠精子质量,血清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 T)、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ymphatic system, LH)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 ALD)等进行测定。结果:1.通过对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表明本实验采取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复制出肾阳虚大鼠模型。肾阳虚大鼠睾丸重量下降、精子数量减少、存活率、精子活动率低,畸形率高;而肾气丸、右归丸可提高大鼠睾丸重量、增加精子数量、提高存活率、增强精子活动率,降低畸形率。2.造模过程对肾素无明显影响,但可致AngⅡ、ALD水平升高,肾气丸、右归丸干预对升高的AngⅡ无明显影响,肾气丸对ALD有降低作用,右归丸可使高ALD水平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造模过程可使T、FSH、LH水平下降,肾气丸、右归丸对T、FSH、L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作用,但右归丸效果略优于肾气丸。结论:“劳倦过度、房室不节加庆大霉素”造模方法可成功复制出大鼠肾阳虚模型。肾阳虚大鼠出现了生精功能低下及部分RAAS激素的紊乱,肾气丸、右归丸可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生精功能,且右归丸略优于肾气丸。提示右归丸对“肾主生殖”的生理功能恢复略优于肾气丸。肾气丸对RAAS中的ALD水平有明显影响,提示肾气丸对“肾主水”的生理功能恢复略优于右归丸。

邢玉良[4](2012)在《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理论依据探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小柴胡汤主治病症的理论依据,形成系统认识,以很好的指导临床。主要采用方法有二:一、追本溯源、探究经旨,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上找依据,同时参照以清代郑钦安、黄元御、陈修园等为主的医家所论;古代医家,如郑钦安等对小柴胡汤的应用论述,乃是从原理上阐发,言及了根本之处。但不够详尽、明确,且为古文,不利今人领会应用,本文将穷究经典,本着以经解经的精神正经典研究之视听。二、参考现代医家在杂志上发表的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各类病症的汇总及经验总结。现代医家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往往走入误区。一种方式是放弃辨证论治,拿方药对应西医病名,做动物实验,或者拿病人做临床试验,实验、试验完毕统计有效率;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四大经典之旨未详加探究,人云亦云,认定小柴胡汤乃升发少阳之方剂。此处引用现代医家文章,目的在于为小柴胡汤治疗之种种病症提供现实证明。为保证论理与论证的纯粹性,现代医家的文章,凡是明确提及运用小柴胡汤进行动物实验者未予引用,凡是明确提及与西药和其它复杂方药合用观察疗效的尽量不予引用。以期论证,小柴胡汤之功用在治疗少阳相火逆冲所致诸症。现代中医临床或临床试验,运用小柴胡汤治疗之病种可谓繁杂,但概而言之,此间种种病症,皆是少阳相火逆冲所致,或曰必有小柴胡汤证,有少阳经症、少阳腑症、半表半里症。临床应用中,抓住主症,参照舌脉,符合病机则可应用。随其或然证的出现,观其病机而随症加减。若兼有它经病证,当与它方合用。若无少阳病症者,不可滥用。经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小柴胡汤的应用关键在明其原理、辨证论治。

于萍[5](2013)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梅核气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与小柴胡汤加减比较,观察临床疗效。通过比较得出运用中药治疗梅核气更好的方法。方法:根据简单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研究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的肝郁气滞型梅核气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咽部异物感症状、肝郁气滞型症状、舌象)、安全性观察指标(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分析病情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肝郁气滞中医证候疗效为83.4%:对照组为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率46.6%,显效率20%,有效率16.6%,总有效率为83.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33.3%,显效率23.3%,有效率20%,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26.6%,有效率13.3%,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6.6%,显效率33.3%,有效率13.3%,总有效率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其中在各中医症状消失率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均有疗效,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观察到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有明显损害,临床应用安全。结论:两组中药治疗梅核气的近期疗效均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的有效方剂。

李斐[6](2011)在《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咽喉反流和胃食道疾病的相关性;探讨咽喉反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中医、西医两种方法治疗咽喉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咽喉反流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肝郁脾虚型14例,肝胃不和型26例,均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20例,予以金奥康或耐信口服,根据需要配合蓝芩口服液或柴银口服液口服。治疗4周,服药期间停服用影响本病药物评价的其他药物。对两组病例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可比性分析,总结咽喉反流的典型症状、体征,探讨咽喉反流与胃食道疾病的相关性,并通过评分量表中各指标治疗前后改变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咽喉反流患者中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频繁清嗓、自觉痰多或后鼻孔滴漏,咽部异物感,反酸、嗳气、经常打嗝、腹胀等症状,不同程度发声问题,咳嗽,食后或躺下后咳嗽,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吞咽时阻塞感。喉内窥镜检查时体征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后联合肥厚、杓部粘膜肿胀肥厚,喉充血或红斑,喉部粘稠痰液附着,喉室消失或变浅,声带水肿或息肉形成,声门下水肿或出现声带假沟,喉粘膜水肿,60例患者中未见声带肉芽肿患者。全部患者中80.00%有反酸、嗳气、呃逆、胃胀等消化道症状,有61.67%患者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道病变(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浅表性胃炎),从反流症状与咽喉部症状的关联中可以看出声音嘶哑、阵发性的呼吸困难、频繁清嗓、咽喉部粘液多与反流关系密切。本研究治疗后中医辨证施治对咽喉反流的症状、主观不适感觉及总体病情的改善优于西医治疗,而两组对咽喉反流体征的改善无显着差异;中医药辩证施治对肝郁脾虚型患者效果最好。结论:咽喉反流症状以频繁清嗓、咽喉部粘液多、咽异物感症状最为常见,体征以后联合肥厚、喉充血或红斑最常见。本研究结果提示:咽喉反流与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关系密切。咽喉反流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肝强脾弱,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临床最常见的证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胃不和型。研究中中医组对患者主观症状、RSI量表中症状表现及总评分的改善优于西医组,中医组中肝郁脾虚型患者病情改善最好。中医辩证施治咽喉反流具有优势。

毛志勇[7](2011)在《咽舒方辅助咽舒饮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咽舒方辅助咽舒饮对梅核气的疗效,总结梅核气的治疗现况,体会诊疗经验。方法:35例梅核气观察对象采用咽舒饮(金银花、麦冬、石斛、玄参、射干、淡竹叶、青果、薄荷、甘草等)治疗,后期采用咽舒方(玄参、石斛、连翘、麦冬、桔梗、佛手、射干、陈皮、夜交藤、橘络、降香、珍珠母、甘草等)辅助治疗观察。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粗厚消失,咽后壁粘膜平坦光滑、润泽。异物感、痒、干咳、灼热痛等自觉症状消失。6-12个月无复发。好转: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粗厚消失,咽后壁粘膜欠润泽,呈轻度慢性充血。有轻微的间歇性咽异物感、痒、干咳、灼热痛等自觉症状。未愈: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粗厚消失,咽后壁粘膜较干燥,呈中度慢性充血。痒、干咳、灼热痛及异物感等自觉。结果:35例梅核气观察对象临床男性有效率88.9%,女性有效率84.6%,总有效率为85.7%。咽舒方辅助咽舒饮治疗男性与女性梅核气的疗效经X2检验, p>0.017,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体会:临床梅核气证型较多,应辩证论治。梅核气多发于女性,咽舒饮治疗男性与女性梅核气无差异。咽舒饮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润喉的功效,用咽舒方辅助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咽舒饮已制成泡腾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杜玉胜[8](2018)在《疏肝健脾利咽汤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与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利咽汤在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价值。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为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更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2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32)和对照组(n=132),采用顺序编码、不透光信封密封的完全隐藏方式,由门诊医生招募符合条件的入组患者,确认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领取密封信封,打开信封后按照提示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口服,1次/d,莫沙比利5mg口服,3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利咽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一月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中医证候评分、胃蛋白酶浓度变化,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三个时间段的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静息压力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类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临床干预前其RSI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RS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RS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RF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F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LES静息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4周时LES静息压力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着升高(P<0.05),且研究组LES静息压力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着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胃蛋白酶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蛋白酶浓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有效率分别为71.97%和93.18%(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06%和3.79%(P>0.05)。结论疏肝健脾利咽汤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明显,其可有效降低胃蛋白酶浓度、提高LES静息压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中医症候、安全可靠。

杨建龙[9](2009)在《《金匮要略》补法探微》文中认为仲景距今近两千年,所着一度散佚。后书分两部,“以六经论伤寒”部份幸仅隔数十寒暑,赖叔和以存之,原貌如璧。“以脏腑论杂病”部份时时隐现,至林亿等方得重辑,为后学所重,已隔八百余载,研究与实践皆迟滞良多,且脱简、错文恐不能免。是历代研究之难,亦当今研究之艰也。然前赴后继,成果亦日渐丰,范围、深度几已涉及《金匮》方方面面。补法乃《金匮》中重要之法,盖治病无非“攻”、“补”二字。《金匮》补法之研究自亦颇多。然补法大而广,各察一隅,恐难窥其全貌。本论文赖各先学之成就而成之,是欲成其大、成其全,而后得近仲景补法真意。然经学悠远,终不过一尝试而已!亦不失于一尝试也。自古独创惊世之说者鲜矣。仲景学虽浩瀚,仍不得尽离《内》、《难》、《本经》等之源。其自序中亦可见一斑,乃集多本古籍之大成而后发扬之。惜后世所能见者,惟以上三经而已。欲真正学习《金匮》,理解其理、法、方、药,必读以上三经,尤其是《内经》、《本经》。盖《难经》乃《内经》之发扬也。故本文开篇,先溯其源,总结探寻仲景与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关系,避免后续研究误入岐途。研究表明,仲景补法确多源承于前人,而在方、药方面应有所发扬增益。补法必有对象,所谓辩证然后施治,有的放矢。一般而言,虚则补之,古今大法也。故补法必用之于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查仲景诸方诸药,果然,并不足为奇。然细察之,实证者亦用之。虽居于辅助地位,毕竟对后世预防邪气伤正,及扶正有助祛邪等思想有重要启迪,扩大了后世补法应用的范围,丰富了补法的内容。既知当补,如何补之?气虚者补之以气,血亏者滋养以血,理之当然。此直接补益之法,人皆知之。直补既可,何须舍近以求远?所谓奇正相倚。有正无奇,偶有不逮,诸事皆然。若血虚因于脾失健运,脾失健运又因于脾气之不足,则直补其血,反碍脾胃。即能吸收,亦速为所耗,则补无穷尽矣!是故治病当求其本,直补有不逮时,则间补可为其补充。仲景于此,灵活多变,令人仰止。俗语云,以法统方,方以药成。补已虚之法,终以服药为主法。本论文穷《金匮》全书,观每一味药,察《本经》、《别录》之源,思仲景之意,考当今之用,将补益者,一一摘出。既便己查,亦利于后人深入研究。对于已有之现代研究资料,择其要者,一一罗列,以明取效之理。于补益之方,其补意更浓。亦一一摘出,展示主要之现代研究诸成果,为继续研究之参考。因论文篇幅所限,不能尽数列出,是其憾也。方药既尽览,对仲景补法运用似渐有轮廓,有必要尝试对其运用的关键点作一总结概括,也有与前面补法途径进行回顾、呼应之意。另外,临床病情往往是复杂的,补法经常不能独立于它法之外,而往往要相互配合,视其缓急,互有进退,方能应付自如。仲景深谙于此,堪称典范,足可启迪后学。当然,非药物补法——摄生,也是不可忽视的,仲景也极为注重。若保无病无灾,省去多少补药!此真大补也。然其效难现,贵在持之以恒,故从之者少,“准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者反多。殆至病灾,或以药物奏功,而正气暗馁,天年自见,悔之晚矣。故欲保命全身者,补益方药固知之有益,摄生之法尤在知药之前。是仲景诸言,不可不谨遵也。仲景法先圣之言而发扬之,而后世又法仲景之言发扬之。疾风劲草,烈火真金。仲景自亚圣之名,渐成医圣之尊,后世诸法受其影响必深,补法自不例外。然历时千年,如何渐次演变而来,又岂是寥寥数语所能概括?今概括之,乃冀抛砖引玉而已。

曹明安[10](2008)在《金嗓散结丸、利咽丸治疗声带小结、息肉及咽异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金嗓散结丸、利咽丸治疗声带小结、息肉及咽喉异物感的疗效。方法63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应用金嗓散结丸,42例咽喉异物感患者使用金嗓利咽丸,对照组80例采用开喉剑喷喉。结果声带小结、息肉治疗组显效54.0%(34/63),有效31.7%(20/63)。咽喉异物感组显效66.7%(28/42),有效28.6%(12/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金嗓散结丸是治疗声带小结、息肉方法之一;金嗓利咽丸为治疗咽喉异物感提供了一新的有效方法。

二、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3)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生精功能及RAAS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一、中医对肾的认识
        (一) 肾的解剖部位
        (二) 肾的生理功能
        (三) 与形体、官窍、脑等的关系
    二、"肾精"、"肾气"、"肾阴"、"肾阳"辨析
    三、肾阳虚中医病因学认识与肾阳虚模型建立
        (一) 肾阳虚证候
        (二) 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是导致肾阳虚的重要病因
        (三) 肾阳虚模型造模方法研究
    四、补肾名方肾气丸与右归丸对比研究意义
    五、肾气丸功效辨析及古代医家应用
        (一) 肾气丸功效辨析
        (二) 古代医家对肾气丸的应用
    六、右归丸功效及配伍规律探讨
        (一) 景岳全书对右归丸相关记载
        (二) 右归丸方义及配伍规律的阐释
    七、肾气丸与右归丸功效及主治比较
    八、肾气丸与右归丸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一) 肾气丸、右归丸临床应用进展
        (二) 肾气丸、右归丸实验研究进展
        (三) 比较
实验研究
    一、"劳倦过度、房室不节加庆大霉素"肾阳虚大鼠模型的复制及精子质量检测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二、肾阳虚大鼠模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的测定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肾阳虚大鼠性腺轴激素含量测定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讨论
    一、"劳倦过度、房室不节加庆大霉素"肾阳虚大鼠模型的复制
    二、实验动物一般情况的观察
    三、肾气丸、右归丸对精液质量、性腺轴激素的影响与"肾主生殖"
    四、肾气丸、右归丸对RAA轴激素的影响与"肾主水"
    五、结论
    六、创新点
    七、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一) 存在的不足
        (二)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4)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理论依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小柴胡汤方药解析
    1.1 小柴胡汤主药解析
    1.2 加减用药略析
    1.3 小柴胡汤方剂功用
    1.4 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的条文汇总解析
    1.5 小结
2 《伤寒论》少阳病篇的立论依据以及何为少阳病
    2.1 《伤寒论》少阳病篇的立论依据
    2.2 何为少阳病?
3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少阳病篇之主方
4 小柴胡汤证之舌、脉证
5 小柴胡汤治疗之常规病证解析
    5.1 头痛
    5.2 聴腺炎
    5.3 弦晕
    5.4 眼科疾患
    5.5 中耳炎
    5.6 咽喉疾病
    5.7 助软骨炎
    5.8 坐骨神经痛
    5.9 休作有时类疾病
    5.10 胆腑疾病
    5.11 发热
    5.12 胃病
    5.13 妇科病
6 小柴胡汤治疗之非常规病证的解析
    6.1 肝胆系统病
    6.2 抑郁症
    6.3 癫痫
    6.4 心系疾病
    6.5 肺系疾病
    6.6 脾胃系病
    6.7 泌尿系疾病
    6.8 其它病症
7 小柴胡汤之副作用、禁忌
    7.1 小柴胡汤之副作用原因分析
    7.2 禁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古代医家认识
        1.1.1 病名认识
        1.1.2 病因病机认识
        1.1.3 治疗认识
    1.2 现代中医学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认识
        1.2.2 辨证分型治疗
    1.3 半夏厚朴汤研究概况
    1.4 梅核气的现代研究概况
        1.4.1 中药治疗概况
        1.4.2 针灸治疗概况
    1.5 现代医学对咽异感症的研究概况
        1.5.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5.2 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1 诊断标准和临床症状判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2.1.5 疗效判定标准
        2.1.6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
        2.1.7 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可比性检查
        2.2.3 疗效比较
        2.2.4 安全性检测
        2.2.5 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3.1 咽异感症与梅核气的关系
    3.2 咽异感症的病因
        3.2.1 全身因素
        3.2.2 局部因素
        3.2.3 精神因素
    3.3 梅核气的病因病机
    3.4 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分析
    3.5 立法原则和组方用药特点
        3.5.1 立法原则
        3.5.2 组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检索
前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分析及讨论
        (一)、咽喉反流的症状及体征
        (二)、咽喉反流的病因病机
        (三)、咽喉反流与胃食道疾病的相关性
        (四) 中医对咽喉反流的辨证施治
        (五)、咽喉反流中医、西医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六)、远期疗效及复发问题
        (七)、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咽喉反流的研究概况
    一、概述
    二、咽喉症状与胃食道疾病的相关性
    三、咽喉反流的临床表现
    四、咽喉反流的发病机制
    五、咽喉反流的诊断
    六、咽喉反流的治疗
    七、中医对咽喉反流的认识
    八、小结
    参考文献

(7)咽舒方辅助咽舒饮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一般情况
        1.3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处方资料
        2.2 给药方法
        2.3 疗效评定
        2.4 统计分析
结果
    1 典型病例
    2 治疗效果
    3 结论
讨论
    1 病因病机
    2 治疗
        2.1 中医治疗梅核气的现况简介
        2.2 咽舒饮治疗梅核气的分析
    3 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2 数据说明
    3 发表论文
感谢

(8)疏肝健脾利咽汤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引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脱落/中止研究标准
    5 诊断
        5.1 西医诊断
        5.2 中医诊断
        5.3 肝郁脾虚证型标准
    6 研究方法
    7 观察指标
        7.1 症状程度评价
        7.2 电子喉镜体征评价
        7.3 中医症候积分评价
        7.4 LES静息压力检测
        7.5 胃蛋白酶检测
        7.6 疗效评价
        7.7 安全性指标
    8 统计学方法
    9 质量控制
    10 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2 症状程度评价
    3 反流体征评分
    4 中医症候积分
    5 两组患者LES静息压力变化
    6 胃蛋白酶检测
    7 疗效评价
    8 安全性分析
结论
讨论
本研究创新、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LPR与GERD的关系
    2 LPR症状分析
    3 LPR机制分析
    4 LPR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4.1 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坏
        4.2 食管清除能力障碍
        4.3 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
        4.4 心理、精神因素
        4.5 内分泌因素
    5 LPR的治疗
        5.1 西医治疗
        5.2 中医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金匮要略》补法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金匮要略》补法源承
    1.1 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和发展
        1.1.1 脏腑理论
        1.1.2 经络理论
        1.1.3 治则治法
    1.2 对《神农本草经》的继承和发展
        1.2.1 药物理论及组方原则
        1.2.2 药物功效的运用和发挥
    1.3 集汉以前方剂学之大成
        1.3.1 对汉代以前方的总结
        1.3.2 《汤液经法》的传承关系
        1.3.3 部分或出于乃师
        1.3.4 个人经验别立新方
2、补法适应证
    2.1 以虚为主证
    2.2 以实为主证
        2.2.1 既病防变
        2.2.2 半表半里
    2.3 虚实夹杂证
3、补法途径
    3.1 直接补益
        3.1.1 补气法
        3.1.2 补血法
        3.1.3 补阴法
        3.1.4 补阳法
        3.1.5 气阴两补法
        3.1.6 阴阳双补法
        3.1.7 气血阴阳俱补法
    3.2 间接补益
        3.2.1 祛邪以救正
        3.2.2 阶段性治疗
        3.2.3 阴阳平调法
        3.2.4 五行相生补法
        3.2.5 助用增补法
        3.2.6 类似《难经》补虚思路
4、补益药现代研究
    阿胶
    蜂蜜
    白石英
    白石脂
    白术
    柏实
    柏叶
    赤石脂
    葱
    附子
    大枣
    当归
    茯苓
    地黄
    干漆
    甘草
    桂枝
    滑石
    黄芪
    粳米
    苦参
    栝蒌根
    麦门冬
5、补益方现代研究
    5.1 百合地黄汤
        5.1.1 临床研究
        5.1.2 基础研究
    5.2 黄芪桂枝五物汤
        5.2.1 临床研究
        5.2.2 基础研究
    5.3 黄芪建中汤
        5.3.1 临床研究
        5.3.2 基础研究
    5.4 薯蓣丸
        5.4.1 临床研究
        5.4.2 基础研究
    5.5 酸枣仁汤
        5.5.1 临床研究
        5.5.2 基础研究
    5.6 甘草干姜汤
        5.6.1 临床研究
        5.6.2 基础研究
    5.7 麦门冬汤
        5.7.1 临床研究
        5.7.2 基础研究
    5.8 桂枝加桂汤
        5.8.1 临床研究
        5.8.2 基础研究
    5.9 人参汤
        5.9.1 临床研究
        5.9.2 基础研究
    5.10 当归生姜羊肉汤
        5.10.1 临床研究
        5.10.2 基础研究
    5.11 肾气丸
        5.11.1 临床研究
        5.11.2 基础研究
    5.12 四逆汤
        5.12.1 临床研究
        5.12.2 基础研究
    5.13 当归芍药散
        5.13.1 临床研究
        5.13.2 基础研究
    5.14 当归散
        5.14.1 临床研究
        5.14.2 基础研究
    5.15 白术散
        5.15.1 临床研究
        5.15.2 基础研究
    5.16 甘麦大枣汤
        5.16.1 临床研究
        5.16.2 基础研究
6、补法运用要点
7、补法与它法的配合
    7.1 缓急
    7.2 主辅
    7.3 其它
8、摄生补法
    8.1 饮食摄生
        8.1.1 季节禁忌
        8.1.2 食饮有节
    8.2 起居摄生
        8.2.1 顺应四时
        8.2.2 精神调养
9、《金匮》补法对后世影响
    9.1 继承
    9.2 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针治疗咽喉异感症105例临床观察[J].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新医药学杂志, 1976(01)
  • [2]内关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J]. 杨庭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8(S1)
  • [3]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生精功能及RAAS影响的比较研究[D]. 张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4]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理论依据探究[D]. 邢玉良.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7)
  • [5]《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D]. 于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6]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D]. 李斐.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7)
  • [7]咽舒方辅助咽舒饮治疗梅核气的疗效观察[D]. 毛志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8]疏肝健脾利咽汤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与价值[D]. 杜玉胜. 兰州大学, 2018(10)
  • [9]《金匮要略》补法探微[D]. 杨建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10]金嗓散结丸、利咽丸治疗声带小结、息肉及咽异感症的临床观察[J]. 曹明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3)

标签:;  ;  ;  ;  ;  

水针治疗咽部感觉异常105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