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一、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论文文献综述)

刘路[1](2018)在《“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文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双一流方案”的实施更是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诸多因素,而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具有“一流的治理”。为了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一流治理”的内在生成机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聚焦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综合运用统计分组、案例研究、比较分析、规范性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大学治理的“价值”、“制度”与“行动”三个维度探究其通过“良性治理”实现“一流治理”的关键成因,旨在弄清其权力关系、权利关系与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实现大学组织发展最优化目标的机制原理,进而提出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根据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观点,将大学治理视作大学系统中的“行动系统”,结合帕森斯对大学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大学治理的行动结构,阐释了大学自身的价值系统、制度系统、权力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大学治理的过中发挥着重要的A-G-I-L功能的同时与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价值一制度一行动”作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良性治理”目标运行逻辑的理论依据。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是为满足治理主体需要,有助于指导大学治理活动和一切治理行为以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理性化思维模式;“制度结构”是维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相关者权、责、利有效统一的内部规则结构方式;“行动模式”是在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三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有助于实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良性互动、有效合作和相互制约的行动机制。(2)通过比较ARWU、THE与QS三大排行榜2010-2016年前100名的大学排名结果,遴选出了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样本。研究发现,在过去7年中,始终位居三大排行榜前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有45所,这说明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但其中也有一些变动性较大的特殊“个体”,这些大学N年前不在三大排行榜的前100名之列,而现在却均已进入,本研究将其定义为“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这类大学共有14所。对于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而言,持续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定专项战略规划是其中一些大学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成因。以C9高校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在三大排行中的整体表现进步巨大,特别是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排名表现具有“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特征。虽然C9大学整体上与美国、英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双一流方案”的重点支持和大学自身的努力下,C9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在未来预计会继续提高,少数大学有望实现新突破。(3)对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进行考察,凝练了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在“价值维度”,构建基于“契约”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实现政府与大学的“共同治理”;完善学术自由权的司法保护与建立完善的学术伦理价值规范体系,维护学术自由精神;培育源于大学精神的平等、自由、协商、民主的治理文化,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是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和功能价值三个维度下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取向。此外,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实践中还通过坚持权力的互补性原则、权力的共享性原则及权力的互动性原则来实现对决策权的协调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在“制度维度”,一些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具有“法人性质”定位清晰,法人权力较强,政府管控与法人自治权责清晰等特点。在内部治理制度方面,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具有成员构成多元、职责权限清晰和运行机制完善的特点;学术委员会制度则体现了成员代表分配均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及职责权限清晰的共性特征。从“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权力机构的互动关系来看,董事会作为“指导核心”位于最顶部行使行政决策权,同时将有关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权的权力委托给评议会/学术委员会,把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交给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管理团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协调的关系。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学术取向”,其中,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充分体现了合法性、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教师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秉持着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学术评价制度具有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遵循教学和科研规律的学术评价内容与标准以及灵活的学术评价方式等特征。在“行动”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广泛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决策促进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决策提升了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积极吸纳校外人士参与决策有效缓解了冲突与矛盾。对“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参与及利益兼顾的决策模式成因分析发现,成熟的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科学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及松散联合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影响这一决策模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精简学校职能机构数量,建立“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以及建立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等举措对决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符合大学治理理念的“大部制”治理框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保障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建立包括决策制定过程监督、决策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策执行效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使多元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4)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9所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生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了改进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若干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一流大学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国家“依法治校”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在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下,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唯指标化导致的学术功利化、“人治”观念依然存在及缺乏对先进治理文化的充分关照等问题所引致的“价值取向偏离”问题;由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治理边界比较模糊、内部治理的方式仍以科层制与行政手段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凸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选择偏离了学术取向等问题所反映出的“制度创新缓慢”问题;由决策辅助和支持机制尚不健全、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仍比较薄弱、决策制定过程还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所造成的“行动模式滞后”问题。借鉴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经验,获得如下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宣传和灌输以共同治理为核心的大学治理文化,完善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及营造“共同治理”的民主氛围等手段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二是,通过重塑政府与大学关系格局,更新治理手段与方式,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学术取向等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三是,通过加强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完善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强化决策制定过程监督等举措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李浩,黎弘毅[2](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宋旭峰[3](2005)在《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第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二十一世纪初,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第二,制约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分别以何种方式、对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施加了何种影响?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 通过分析研究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科类分化—层次分化—类型分化—建构体系这样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后一阶段在总结前一阶段成功经验、强化并放大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趋势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新结构形式。如此,经过一个持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第二,建国以来,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关教育决策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政治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性模式”不断减弱和“隐性模式”不断增强的趋势;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不断增强,并出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局部经济化的趋势;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开始由互动模式向立体模式发展;高等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之间长期的制约性平衡关系被打破,形成了新型的“拉动—促进”关系: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由院校升格模式向学生升(转)学模式转变的趋势;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开始由单边决定走向多元协调;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由控制模式向博弈模式转化的趋势等。 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发展方式上,主要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调整;在调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由行政直接调节向多元调节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上,主要表现为围绕“科学分化和社会分工”所进行的分化与整合、多样化与综合化的矛盾运动;在发展结果上,主要表现为传统与变革的统一。 本论文的特色是:清晰描述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线索;具体分析了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制度因素和关键举措;深入剖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献资料翔实丰富,基本做到言必有据。

刘海兵[4](2016)在《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不同于一般地区乡镇政府,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承担着更加丰富的职能,它是民族政治关系的重要变量,其治理能力强弱影响到民族自治地方农牧民对现有民族政治体系的满意度大小,进而他们将这种满意度通过一定方式向民族政治秩序反馈,形成或认同维护、或抵触对抗的民族心理情绪,最终凝结为特定的民族关系。这一逻辑充分说明,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是和谐民族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最直接公共资源供给者,也是各个民族调适民族政治关系的理想舞台。而其治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对维护当地民族关系、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治理生态、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核心要素。本文以甘肃民族自治地方S县、J县、L县的6个乡镇为研究个案,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在从治理场域、治理特征、治理演进和治理面向分析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生态的基础上,深入田野,运用访谈、调查问卷等民族学方法深入分析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过程中的职能、权力、人员的运作逻辑,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治理的范式探讨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权力、人员的调适策略,并整合性地提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路径。治理生态决定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治理职能实现的基础,治理生态、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政府的分析框架。沿着这样的逻辑,论文共安排七个部分:绪论对本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作了说明。对“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治理型政府”等本文的核心概念作了界定。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管理”以及“治理型政府”的角度对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族群冲突理论、族际整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资料。第一章强调治理生态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政府建设的依据,即是治理职能选择、治理权力调适、治理人员发展的依据。本章首先介绍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S县、L县、J县乡镇政府治理场域,并分析了治理基质,进而以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空间和新中国建国以来乡镇政府治理演进为基础,深入剖析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治理生态与乡镇演进的互动规律,从而揭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治理面向。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职能是政府运行的目标,也是权力配置和人员优化的基础。本章对职能、乡镇政府职能、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并运用民族学方法梳理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职能结构。进而从民族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少数民族经济、宗教组织管理、族际关系、民族基层社会秩序、民族基层社会村政服务、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给予了回应。第三章首先分析了权力相关理论,进而在一个包括县、乡、村、宗教组织的空间格局中,以相互之间权力博弈的视角分析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权力结构。第四章首先阐释了人员厘定依据,进而深入考察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的规模、能力和职业发展,以及族群对少数民族干部晋升、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族际关系、基层群众的辐射。第五章以职能、权力、人员三要素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治理的语境中如何实现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权力和人员更加有序、规范地运行,从而推动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结语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族群冲突理论、族际整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进行了再探讨,在与服务型政府相区别的基础上,阐释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实质和运作逻辑。

张彦惠[5](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刘玉欣[6](2014)在《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是以兵团、师机关为领导,以团场为基本构成,以连队为支点,集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卫生为一体的管理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团场内部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凸现出其不适应性,引发很多矛盾和弊端,积极探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演变过程,理清其发展历程,有利于促进新时期团场内部管理的改革创新,有利于促进兵团的跨越式大发展。本文以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具体指兵团团场内部各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核心是机构设置、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制度等内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从管理协调性的角度出发,对团场内部管理的建立与演变进行梳理,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将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分为人民解放军团级管理时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农垦总局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分析团场内部管理体制在不同时期的沿袭与变化特点,本文发现团场内部管理体制面临城镇化的挑战,产业结构、职工需求等方面都要求管理体制的创新。因此,最后结合团场发展的新要求与内部改革创新,对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加以调研,对”场镇合一”、“连社合一”等创新模式进行分析,结合2013年兵团机构改革的相关指示,立足团场的实际,探求发展的途径,进而试图提出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武月清[7](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白立士[8](2019)在《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症结在于权力配置、运行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该制度结构过分依赖权力监督,影响了高校权力的公正、效率,以致偏离其内在目的。本文通过对高校权力本质属性的理论考察,根据权力运行与制约理论,以法治化的思路提出运用权力与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来实现高校权力的规范化与合目的性。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于权利。高校权力应当旨在保障学术共同体权利的良性发展。本文从高校权力的本质出发,试图为我国高校的权力制约机制绘制一个理想图景。高校权力应服务于高校自主、学术自由,以教授治学、学生自主、行政辅助为目标。各方主体的权利都应当保障,具体来说:应当维护学术权威,确保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授独立运用学术权力;学生应该处于高校中心位置,变单纯的被管理者为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被服务对象;高校行政权力是服务学术生产、创新的辅助力量,并与学术权力形成有效制约。要实现高校权力的内在目的,需要将之纳入法治轨道,严格尊重各方权利,鼓励师生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合理配置高校内、外部权力,从而实现高校权力的有效制约。完善相关规则要立足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入研究。通过考察现实权力结构和典型腐败案例可知,我国高校权力的法制规范有其历史演化路径,带有国家权力建构的明显特征。当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行政由上级任命导致了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逻辑。虽然受市场、社会和司法影响,高校与政府的外部关系是根本性的,并影响其内部权力关系。党委、校长的职权理应是决策、执行的关系,但二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党委、校长的权力处于绝对优势,普通师生员工的权力、本身也亟需规范的学术权力相对弱小。虽然与政府机构、权力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但高校学者共同体的本质使其权力滥用有着自身的特点:追求真理和科层官僚机构的伦理交织;研究高深学问、市场运作并存;侵犯财产利益和学生人身利益同在。多种因素并存、交织的特点增强了规制高校权力的难度和复杂性。在我国社会剧变、价值迷失、规则淡薄和“潜规则”滥觞的大背景下,权力结构及运行困境有着复杂的制度根源,比如高校自主权缺位,对外依附政府,对内权力呈现一元化;权力结构错乱、类型混杂,加之规则碎片化,权责不明,缺乏协调性、操作性。在分别对高校权力的应然与实然进行分析之后,自然需要考虑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现实距离。一般的规范分析更具有普遍性、借鉴性,需要从我国政治、文化实际出发,才能建构真正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机制本身具有现实性、创新性与契合性,体现各权力主体的博弈过程,是高校中真正鲜活的规则。在高校内部,要合理配置权力,保障学术自由,规范学术评价,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机制和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外部,加强制度建设促使高校与政府以及高校内部各权力关系法制化,维护高校自主权,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建立权威、高效的冲突解决机制。

张学娟[9](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干部和干部制度建设,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全面执政的背景下开启了现代干部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干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过程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干部制度建设更具有重要性与独特性。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从中探索出干部制度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意义,以史为鉴,能更好地回应当下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新命题。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政治功能以及经验与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干部制度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中。列宁在治国实践中首次形成了干部制度体系,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与监督等。毛泽东更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与干部管理方法。这些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也凸显出干部制度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必须置于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框架内考察,才能以正确的逻辑理顺其时代背景。新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在城乡关系重塑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定位,党要想顺利实现组织适应性转型,成功领导国家建设,必须要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另外,从制度的路径依赖看,这一时期的干部制度化建设既有着传统文官制度的遗留,又有着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制度的探索,更有着苏联干部制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路径影响。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着由大规模干部的吸纳、整顿到系统化干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1953年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为界,可将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分为两个历程。1949-1952年为干部队伍的扩充、整顿阶段,上海通过南下干部进驻、对旧人员的任用和提拔新干部,并对干部进行教育与整顿,扩充和规范了干部队伍。1953-1956年为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阶段,在党管干部原则的强化和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下,上海逐步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制、干部教育培训制、干部人事管理制、干部监督制等较为规范的干部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干部意识形态塑造奠定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同时,干部制度建设又强化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组织构成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党组织在党管干部原则下对干部制度建设起着核心作用;政府组织以其专业特色和职能分散特点,发挥着其在制度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政治运动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成为干部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在政治运动中,干部制度得以规范化。这三个要素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推进着干部制度化建设。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颇有成效,党成功构建上海新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网络体系。党在推进干部制度建设中,规范了党组织、稳定了政治秩序、积累了执政资源,实现了上海政权稳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其中更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干部制度化建设启示深刻。论文从制度与制度化建设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并选取1949-1956年上海作为案例。论文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程,还试图从微观上探讨干部制度化建设如何在组织、群体、事件、行为中推进。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能从总体上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城市干部建设中的努力,凸显城市干部制度建设的特色。干部制度建设既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之需。新时代,党应充分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互动,继续推进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陈兵[10](2018)在《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文中研究表明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指引下,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三部法律进行了一揽子协同修订,并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通过审议后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从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高校出现以来,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政策变迁的历程,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既带有深刻的历史传统印迹,也深受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政府主导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主旋律。高校缺乏自主办学的传统和主动追求学术自由的精神,与其作为追求高深学问和促进科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学术组织本质不相符合。为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增强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共中央1985年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并着手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立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法治”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两部法律规定了高校具有自主办学的权利。但二十多年来,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直接干预仍然过多,存在着立法与行政、放权和监管、司法审查与救济的矛盾关系。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法律规定层面存在着立法理念有偏差、法律关系不明确、性质不清晰、权利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在实施层面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司法审查界限模糊、政府管理的权力边界不清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困境。这促使笔者关注并思考高校自主办学的相关法权问题,冀以系统性研究来推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完善和运行保障。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立足于法学研究的视角,综合运用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性质、权能、配置、运行和保障等法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应当转变立法的主体视角,重构高校办学自主权权能和边界,进而构建科学的内外部运行机制和完善的保障约束体系。除了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论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主要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论域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是独具我国话语特色的一个术语表达,指的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各种办学活动中依法自主进行内部管理、对外参与公共行政,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法权,它体现出了相对性、工具性、集体性和交互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国家治理、高等教育发展、高校自身和学术主体几个层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至今,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历经变迁,高校自主办学空间随之波动,但始终以政府主导为主基调。当前,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乃至国家政策层面,都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相关规定,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依据以及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主要是从现实出发反思高校办学自主权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域外比较和启示。通过逐条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法律所规定的高校各项“权利”在运行中实际上并不顺利,表明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在实践中存在着立法与行政、放权和监管、司法审查与救济的矛盾关系。在理论适用方面,政府管制理论仍然强势,法人制度理论和消极自由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家社会治理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转变的现实迫使我们对高校组织的定位进行反思和重新界定。而公共行政概念的形成,也进一步回应了高校社会属性和自治属性的展现,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利”属性应当得到立法设计的系统保障。西方国家大学自治文化和制度历史悠久,但与我国国情诸多差异决定了我国高校不能照抄照搬,实事求是结合国情地借鉴学习是应有的态度。第三章主要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基本问题的理论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治理理论和第三部门理论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基础,为高校办学自主权提供了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证成。高校办学自主权所要展现的社会属性、自治属性时机已然成熟,但其法律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法律性质的复杂性。以民法中的权能理论为分析路径,结合高校在外部的运行空间以及内部管理的组织特性,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向度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进行了权能重构和边界的再造。从外部来说,高校具有知悉权、表达权、公平权、抵制权和合作权等参与性及保障性权利;在内部方面,高校应当具有对自身管理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自主权。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发展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在立法设计上以高校为主体视角,划定国家公权力的边界,保障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相关主体由此明晰各自活动的法定伸展空间。第四章主要是解决高校办学自主权“怎么安排”和“怎么运行”的问题。通过对选取的三所高校的样本考察,我们基本可以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在章程和校内制度建设上基本完备,内部治理也渐上轨道,基本具备依法独立自主办学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在现实和未来实际运行的挑战和考验。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比公办高校空间更大,但实际办学水平和能力和公办学校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决策、监督体系和学术组织的实际作用。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高校办学自主权还可以从公平权、抵制权、合作权的增加,财产经营收益权、学位授予自主权、学科专业自主权的扩展,以及通过加强合法性审查、管办评分离、理事会平台利用等方式的改进等方面予以实践性地拓展。在合法性、合理性原则的指引下,高校办学自主权由法律法规以及高校章程,对高校在外部和内部的各项权能予以配置,通过不同机构分别行使。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机制涉及内外部的主体很多,历史沉淀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认为应当按照法治、民主、科学的原则,抓住难点问题重点突破。在高校外部,加强党的领导,重点发挥执政党对人大和政府部门的协调和监督作用;明确人大职能,发挥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功能;政府依法行政,履行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行政职能;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发挥好社会主体功能的积极作用;高校依法制定章程,按照章程自主办学,承担好高等教育的主体责任。在高校内部,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校长负责;确立学术权力在自主权运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融合机制;发挥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完善内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着力完善民办高校的决策和监督机制。第五章研究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构建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建设具有同一性。立法机关应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主体功能,在法律上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给予应有的关切和及时的回应,包括高校的章程建设;加强对政府管理高校的各种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监察机关加强反腐败预防教育和监督调查工作。司法机关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以保障权利为主的原则,依法对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侵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为积极介入,对高校办学行为合理审查。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依法行政是对高校自主权保障和监督的同一性体现。而对于其他社会主体,尤其是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也应当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按照学校章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行使权力。承担政府委托的对高校评估和监督等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应当秉承客观、中立、公平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在高校内部,重点完善党和行政机构的纪律监督,建立依章程制定的决策规则和体现民主、正当程序、责任追究的学术规范制度,保障学术权力的自主规范运行。结语部分回顾并梳理了前文各章的基本研究成果,并分三个层面提出了关于法制建设的建议,作为法学研究的落脚点。一是加快立法,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建立表明身份、告知、说明理由、咨询、听证、回避、程序抵抗、行政决定公开等一系列制度。二是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包括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配套制度。三是完善并推进章程实施。章程重点规范内部管理体制,明确举办者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加强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同时指出,校内的管理制度是对章程的必要配套和细化,要重点注意细化决策规则、加强学术规范和民主管理监督机构的规则设定。除了章程的文本和配套管理制度,章程的完善和实施还涉及章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问题、章程的执行及监督问题。要体现利益相关者“合意、合议”原则;建议通过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建立独立的“学术仲裁委员会”;由人大负责高校章程的核准和监督。

二、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世界一流大学
        2.1.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
        2.1.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制度理论
        2.2.3 社会行动理论
第3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样本遴选
    3.1 排行榜的选用
    3.2 遴选方法
    3.3 遴选结果
第4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
    4.1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4.1.1 保持政府与大学之间张力的平衡
        4.1.2 维护学术自由精神
        4.1.3 营造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
    4.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实践原则
        4.2.1 权力互补性原则
        4.2.2 权力共享性原则
        4.2.3 权力互动性原则
第5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制度结构
    5.1 大学治理制度结构的理想框架
        5.1.1 保障大学自治的法人制度
        5.1.2 协调权力配置的内部治理制度
        5.1.3 遵循学术逻辑的内部管理制度
    5.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
        5.2.1 大学法人制度的缘起
        5.2.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制度的特点
    5.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制度
        5.3.1 董事会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5.3.2 学术委员会制度
        5.3.3 权力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5.4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
        5.4.1 教师聘用制度
        5.4.2 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5.4.3 学术评价制度
第6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行动模式
    6.1 决策制定
        6.1.1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建立的逻辑起点
        6.1.2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的特点
        6.1.3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6.2 决策执行
        6.2.1 学校职能机构数量的精简
        6.2.2 “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的构建
        6.2.3 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建立
    6.3 决策监督
        6.3.1 决策制定过程监督
        6.3.2 决策执行过程监督
        6.3.3 决策执行效果监督
第7章 国外经验对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启示
    7.1 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现状
        7.1.1 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7.1.2 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7.1.3 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7.2 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7.2.1 价值取向偏离
        7.2.2 制度创新缓慢
        7.2.3 行动模式滞后
    7.3 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
        7.3.1 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
        7.3.2 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7.3.3 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致谢

(2)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附录

(3)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特色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国初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成型
    第一节 近代江苏高等学校的变迁
        一、清末高等学堂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新制大学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学校
        四、苏皖边区的高等教育机构
    第二节 院系调整
        一、接管与调整
        二、1951年的院系调整
        三、1952年的院系调整
    第三节 层次变化特征
        一、专修科的设立
        二、工农速成中学的设立
    第四节 科类结构的成型
        一、科类结构变化的过程
        二、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章 探索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展开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与大调整
        一、高等教育“大跃进”
        二、初步调整与继续增设
        三、高等教育大调整
    第二节 层次结构的展开
        一、层次结构展开的过程
        二、层次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科类结构的展开
        一、科类结构的展开过程
        二、管理体制调整与科类结构展开
    第四节 办学形式的探索
        一、函授教育与夜大学的初步发展
        二、江苏函授大学
        三、江苏劳动大学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科类结构的变化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院校
        二、专业结构的变化
        三、影响专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第二节 办学形式的变化
        一、“七·二一”大学
        二、“社来社去”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发展
        一、高等学校的恢复与新建
        二、层次结构发展的过程
        三、影响层次结构发展的政策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发展
        一、科类结构发展的过程
        二、影响科类结构发展的重大改革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发展
        一、成人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
        二、职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 稳定规模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调整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调整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调整
        一、联合办学
        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三、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应用性高层次专门人才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调整
        一、职业大学的调整与改革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改革
第六章 走向大众化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新发展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新发展
        一、发展过程
        二、发展政策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新发展
        一、发展过程
        二、发展政策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新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
第七章 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 建国以来江苏结构发展的总体考察
        一、层次结构
        二、科类结构
        三、型式结构
    第二节 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三、高等教育决策
    第三节 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调整与发展
        二、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三、多样化与综合化
        四、传统与改革
    第四节 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将展示出新的特点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江苏省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
附录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普通高校沿革情况
后记

(4)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进路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
    七、研究资料
    八、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生态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场域
        一、S县J县L县乡镇概况
        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基质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环境
        一、少数民族群体收入水平很低
        二、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三、民族关系多样复杂
        四、宗教组织多而交错
        五、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演进
        一、以控制和约束为核心的代理型基层政权(1949-1982)
        二、以“分开”和放权为核心的汲取型基层政权(1982-2000)
        三、以意识和机制转换为核心的服务型基层政权(2000-至今)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面向
        一、民族生态与乡镇演进的互动
        二、少数民族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治生活的影响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演展
第二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关于“政府职能”
        二、关于“乡镇政府职能”
        三、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职能“应然”结构
        一、提供民族基层社会公共设施
        二、提高少数民族群体收入
        三、调节族际关系
        四、保护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实然”回应
        一、民族基层社会公共服务比较短缺
        二、少数民族经济欠发展
        三、宗教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四、族际关系调节尚有挑战
        五、民族基层社会秩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民族基层社会村政服务仍需改善
        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第三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权力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路径与配置
        一、权力相关理论
        二、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获得路径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配置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县乡权力博弈
        一、“天大的责任”
        二、“巴掌大的权力”
        三、权力配置失序下的“混沌”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内部博弈
        一、权力边界模糊
        二、机构设置模式化
        三、党政权力关系有一元化倾向
        四、决策过程不精细
        五、基层公权力威信不高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权力博弈
        一、不得不干预村政
        二、不得不依赖村政
    第五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与宗教组织的权力博弈
        一、宗教组织治理的实践不断丰富
        二、宗教治理中的“条块”关系尚不顺畅
        三、在不同领域整合社会资本
第四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的厘定依据
        一、决定因素:“民族”生态下的政府职能
        二、直接依据:“民族”生态下的政府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规模
        一、“职责同构”下的“专干”
        二、存在临时性借调
        三、人权事权相对独立的“条条”人员较多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能力
        一、年龄以“80 后”“90 后”为主
        二、第一学历为本科和大专的比例较低
        三、素质和能力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四、服务意识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五、政策水平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职业发展
        一、职位晋升比较困难
        二、人员流动性较高
        三、身份“天花板”
        四、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激励机制缺失
    第五节 族群的能量
        一、对少数民族干部晋升的辐射
        二、对乡镇政府人员族际关系的辐射
        三、对民族社会基层群众的辐射
第五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路径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厘定
        一、推进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建设
        二、提升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能力
        三、增加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投入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权力调适
        一、平衡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结构
        二、完善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过程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优化
        一、适度扩大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规模
        二、着力优化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结构
        三、构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治理考评系统
结语 理论反思
    一、对四个理论基础的再探讨
    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实质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运作逻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难点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二、外资企业进入
        三、民营经济起步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6)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兵团体制研究
        1.2.2 兵团的综合性研究
        1.2.3 兵团城镇化建设研究
        1.2.4 兵团团场有关问题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重难点
        1.4.2 创新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
    2.1 人民解放军的团级管理体制
    2.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2.2.1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立
        2.2.2 团场机构的确立
        2.2.3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
    2.3 农垦总局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2.3.1 团场机构的变化
        2.3.2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2.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2.4.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恢复
        2.4.2 团场机构的变化
        2.4.3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团场内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3.1 城镇化建设的挑战
        3.1.1 团场城镇化的推进
        3.1.2 连队功能的变化
    3.2 产业结构变化的挑战
        3.2.1 种植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挑战
        3.2.2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的挑战
        3.2.3 第二产业发展的挑战
        3.2.4 第三产业发展的挑战
    3.3 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
        3.3.1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人本理念
        3.3.2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民生理念
        3.3.3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制度理念
    3.4 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新要求
        3.4.1 居住模式变化的要求
        3.4.2 生活方式变化的要求
        3.4.3 思维观念变化的要求
第四章 新时期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路径
    4.1 团场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
        4.1.1 石河子北泉镇“场镇合一”管理模式
        4.1.2 农一师八团探索“团镇合一”管理模式
    4.2 完善“连社合一”管理体制
        4.2.1 中心连队建设
        4.2.2 连队与社区功能整合
    4.3 单一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推进
        4.3.1 加快推进团场行政职能转变
        4.3.2 不断完善团场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制度
        4.3.3 大力推进团场经济结构调整
        4.3.4 切实增强团场社会管理能力
        4.3.5 重视开展团场民主管理工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类
    二、外文文献类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3.3.3 开展电教实验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4.2.2 出版管理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4.3.2 开展对外交流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第5章 结语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8)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域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规范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历史分析法
第一章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高校权力的本质属性
        一、高校权力的理论界定
        二、高校权力的独立属性
        三、高校权力的政治属性
        四、我国高校权力政治、独立属性的协调
    第二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原则
        一、高校自主原则
        二、学术自由原则
        三、有限干预原则
    第三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主体定位
        一、教授治学
        二、学生自主
        三、行政辅助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高校权力制约的机理与法治化
    第一节 高校权力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权力造“势”现象的固有弊端
        二、道德制约权力的内在缺陷
    第二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的模式转型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溯源
        二、监督机制向制约机制转化
    第三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法治化的表现形式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以权利制约权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现实结构
    第一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历史演进
        一、建国前高校的权力结构
        二、建国后高校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内部关系
        一、党委和校长
        二、学术委员会
        三、普通教职工
        四、学生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外部关系
        一、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二、高校与市场的关系
        三、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司法在高校权力外部关系中的作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高校权力滥用产生的环境因素
        一、社会生活的剧变
        二、价值观念的迷失
        三、规则意识的淡薄
        四、“潜规则”的滥觞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主要特征
        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同化
        二、基建工程领域权力滥用频发
        三、查处权力滥用依赖政策导向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障碍
        一、高校的自主权缺位
        二、权力结构错乱混杂
        三、制度规则设计粗放
第五章 我国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构建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规范性基础
        一、机制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
        二、机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路径
        三、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优化
        一、合理配置高校权力结构
        二、完善学术自由保障机制
        三、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四、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培养机制
        五、健全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三节 高校外部权力制约机制完善
        一、加强法规机制建设
        二、落实高校的自主权
        三、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
        四、建立权威、高效冲突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电子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干部
        (二)制度与制度化
    四、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干部制度建设的理论论述
        一、建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二、建设廉洁高效的行政队伍——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
    第二节 列宁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强调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二、重视干部的培训与教育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毛泽东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一、制定干部标准与干部路线
        二、干部工作要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干部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执政空间转换下中国共产党组织适应性分析
        一、反应性适应:中共执政方式亟待调整
        二、结构性适应:政党组织结构亟待优化
        三、功能性适应:中共执政能力亟待提升
    第二节 历史与环境视角下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
        一、中国传统官僚体制下文官考试、培训与管理制度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管理的制度探索
        三、苏联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
    第三节 城乡关系重塑下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
        一、从消费性城市到生产性城市:新政权建立初期资源短缺下的上海城市发展路径
        二、从异质化到同质化: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三、从失序到有序: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再组织化的定位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1949-1952 年:上海干部队伍的扩充与整顿
        一、上海城市管理模式与干部现状
        二、上海干部吸纳工作的展开
        三、上海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与干部制度的酝酿
    第二节 1953-1956 年:上海干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确立与上海干部制度建设
        二、上海党管干部原则和分部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三、上海具体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四、上海干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特征与变量考察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价值理念:干部意识形态的塑造
        一、意识形态与制度: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一种理论关联
        二、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新定位
        三、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再塑造
    第二节 组织载体: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
        一、组织嵌入与制度演进:干部制度化建设行动空间的一个分析框架
        二、权力空间:权力集中与党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三、行政空间:职能分散与政府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基础意义
        四、社会空间:力量支撑与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节 政治运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政治策略
        一、破与立:政治运动对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双重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干部制度建设相关的政治运动梳理
        三、整党运动:政治运动中推进干部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案例考察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强化组织:上海市社会整合与政权稳固
        一、构建了上海市的干部网络系统
        二、完成了上海市各级政权建设
        三、实现了党组织适应性转变
    第二节 稳定秩序: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城市专业化干部管理队伍形成
        二、上海城市的高效管理
        三、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
    第三节 积累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奠定
        一、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巩固
        二、中共执政群众资源的丰富
        三、中共执政组织资源的优化
        四、制度执政资源的初步构建
    第四节 增强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升
        一、强化党生存抗变能力
        二、提升党社会整合能力
        三、增强党领导城市发展的能力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与现代启示
    第一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注重理论传承与干部制度创新同步
        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与干部队伍治理并举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与干部制度建设互动
        四、坚持宏观系统性与微观灵活性相结合
    第二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组织机构中出现干部配备不合理的现象
        二、干部管理中存在红与专区分上的盲目性
        三、大众参与在干部制度运行中的弱点
    第三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具体启示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与包容性建设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三、加强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四、加强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社会性建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10)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论域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意涵
        一、主要内涵
        二、基本特征
        三、现实价值
    第二节 高校自主办学之演变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二、中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现行规定
        一、法律规定
        二、政策规定
第二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实反思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实践反思
        一、运行现状
        二、实践困境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理论反思
        一、理论适用
        二、功能定位
        三、基本属性
    第三节 高校自主办学之域外比较与启示
        一、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内涵
        二、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历程
        三、西方国家大学自治对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发展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理论基础之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第三部门理论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属性之理顺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社会属性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自治属性
        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属性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权能与边界之再造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能重构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边界重塑
        三、厘清相关主体的伸展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配置和运行
    第一节 高校办学实践之样本考察
        一、样本高校的制度设计
        二、样本高校的实际运行
        三、分析与启示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拓展
        一、权利项目的增加
        二、权利内容的扩展
        三、权利行使或保障方式的改进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合理配置
        一、配置原则
        二、配置主体和方式
        三、配置内容和对象
    第四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科学运行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运行应遵循的原则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外部运行机制
        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部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和约束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保障体系构建
        一、完善以救济制度为主体的外部保障机制
        二、健全以权利保障为导向的内部保障机制
        三、强化以全民守法为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约束机制完善
        一、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
        二、高校办学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三、建立权力约束为导向的立体监督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D]. 刘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 宋旭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4]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D]. 刘海兵. 兰州大学, 2016(06)
  • [5]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D]. 刘玉欣.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7]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8]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D]. 白立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D]. 张学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D]. 陈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撤销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